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醋制减毒”理论探究乳香毒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娜 王园 +2 位作者 饶近秋 王凯 邱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167,共4页
乳香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效,富含三萜、二萜和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然而乳香生品具有一定毒性,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易引发过敏性鼻炎、湿疹、恶心、关节疼痛、腹泻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在实验动物层面也表现出肝脏、... 乳香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效,富含三萜、二萜和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然而乳香生品具有一定毒性,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易引发过敏性鼻炎、湿疹、恶心、关节疼痛、腹泻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在实验动物层面也表现出肝脏、心脏、肾脏、胚胎等毒性,这为乳香的临床安全用药及发展带来极大挑战。“醋制入肝”这一传统中药炮制理论在临床应用广泛,近现代多通过醋制来降低乳香生品的毒性,而醋乳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唯一收载炮制品,与生品相比刺激性小,但目前乳香毒性成分不明、炮制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层出不穷。通过查阅大量古籍及现代文献资料,对乳香毒性及炮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从乳香的临床不良反应、毒理学研究现状、毒性成分、炮制工艺研究现状以及醋制减毒机理等多方面进行阐述,期望为乳香的质量评价、合理开发、安全应用和醋制减毒机理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对于科学阐释中医药传统炮制理论及优化炮制工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醋制减毒 毒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热交换系统直管口双缩柯水室模具设计
2
作者 叶卫文 陈镇森 +1 位作者 姜炳春 吴光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4,共8页
根据热交换系统直管口双缩柯水室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详细的工艺方案,采用PA66/30%GF材料成型。方案中包括塑件特性分析、结构设计、工作原理以及产品预变形技术等内容。重点研究了直管口双缩柯水室设计和产品预变形的关键技术。通过多... 根据热交换系统直管口双缩柯水室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详细的工艺方案,采用PA66/30%GF材料成型。方案中包括塑件特性分析、结构设计、工作原理以及产品预变形技术等内容。重点研究了直管口双缩柯水室设计和产品预变形的关键技术。通过多次验证,设计出最佳的管口水室产品数学模型,同时开发出相应的注塑模具。结果表明,双缩柯滑块结构设计在模具空间利用和塑件成型质量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改善;该设计使得模具空间更加紧凑,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优化的结构使得塑件成型缺陷较小,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过采用PA66/30%GF材料和开模设计方案,将原来的金属件替换为塑料件,大幅降低了加工和材料成本;这一轻量化设计不仅减轻了整车质量,还提高了汽车的续航能力。本研究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工程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工艺 双缩柯滑块机构 结构原理 预变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处理工艺中甾体雌激素的去除及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青松 高乃云 +2 位作者 马晓雁 楚文海 蒋增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23,32,共6页
综述了甾体雌激素(SEs)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及其控制研究进展。文献表明,现有水处理工艺对SEs处理效果不佳,其在水处理工艺中会进一步发生迁移转化。根据SEs的研究进展,目前亟需进行SEs去除条件下的毒性削减技术研究,为确保水质安全提... 综述了甾体雌激素(SEs)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及其控制研究进展。文献表明,现有水处理工艺对SEs处理效果不佳,其在水处理工艺中会进一步发生迁移转化。根据SEs的研究进展,目前亟需进行SEs去除条件下的毒性削减技术研究,为确保水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雌激素(SEs) 水处理工艺 去除 毒性削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的毒性成分及减毒炮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馥嘉 陈静 +5 位作者 李海东 刘显军 葛冬冬 吴查文 刘新洋 于淼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98,共5页
炮制能够降低一部分中药的毒性,不同的炮制技术会改变中药的毒性或毒性大小。半夏是一种含有毒性的中药,不合理地服用或过多服用会中毒,危及生命,需加工炮制后使用。文章对半夏的毒性成分、毒性作用机制、减毒炮制方法及在动物生产中的... 炮制能够降低一部分中药的毒性,不同的炮制技术会改变中药的毒性或毒性大小。半夏是一种含有毒性的中药,不合理地服用或过多服用会中毒,危及生命,需加工炮制后使用。文章对半夏的毒性成分、毒性作用机制、减毒炮制方法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半夏在牧畜生产过程中的探索给予有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半夏 毒性成分 减毒技术 炮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效团和分子对接探究诃子制草乌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介导的减毒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米硕 韩舒 +6 位作者 刘凯洋 包丽媛 张凤婷 王宏月 李文汇 赵颖 杜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645-1652,共8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药效团、分子对接及实时反转录PCR(RT-PCR)方法探究诃子制草乌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介导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Discovery Studio 4.0软件构建基于TRPV1激动剂分子共同特征的TRPV1激活药效团,虚拟筛选出草乌中... 目的:本研究利用药效团、分子对接及实时反转录PCR(RT-PCR)方法探究诃子制草乌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介导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Discovery Studio 4.0软件构建基于TRPV1激动剂分子共同特征的TRPV1激活药效团,虚拟筛选出草乌中的潜在活性成分;对草乌成分及诃子制草乌中引入的诃子成分进行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研究;根据结果选出代表性成分,采用实时反转录PCR验证是否可促进心肌细胞中TRPV1 mRNA表达。结果:药效团共筛选出草乌中包括毒性较大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在内的13个成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这13个成分及诃子制草乌引入的诃子成分均有潜力与TRPV1结合。RT-PCR实验中没食子酸和新乌头碱在浓度≥25μmol/L时,均可明显促进大鼠H9c2心肌细胞中TRPV1 mRNA表达的增加,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表达量增加,新乌头碱促进TRPV1 mRNA表达的作用更强。药效团、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诃子和草乌中均含有多种具备TRPV1激活潜力的成分。结论:实验证明新乌头碱、没食子酸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TRPV1通道,可作为TRPV1的激动剂。根据结果推测,诃子可能会通过拮抗草乌中的活性成分与TRPV1的结合,从而降低草乌通过TRPV1介导的毒性;也可能是诃子制草乌在引入没食子酸等诃子成分后,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TRPV1通道快速脱敏从而实现减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团 分子对接 新乌头碱 没食子酸 诃子制草乌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通道 H9C2心肌细胞 炮制减毒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工艺削减垃圾渗滤液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万玉山 温馨 +2 位作者 黄利 沈梦 韩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1106,共6页
利用斑马鱼胚胎及幼鱼评价垃圾渗滤液的生物毒性,并结合理化指标对混凝沉淀-厌氧-电化学氧化-好氧组合处理工艺的毒性削减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垃圾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去除率分别达93.28%和96.84%,出水水质... 利用斑马鱼胚胎及幼鱼评价垃圾渗滤液的生物毒性,并结合理化指标对混凝沉淀-厌氧-电化学氧化-好氧组合处理工艺的毒性削减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垃圾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去除率分别达93.28%和96.84%,出水水质满足排放标准。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胚胎和幼鱼的毒性单位分别由63.69和99.01降至12.78和19.49,组合工艺的毒性削减率分别为79.93%和80.32%。研究表明,组合工艺能显著降低垃圾渗滤液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垃圾渗滤液 组合工艺 毒性削减率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卤染料废水采用UV/SO_(3)^(2-)工艺减毒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其毒性变化规律研究
7
作者 任航 熊富忠 +1 位作者 李菲菲 陈吕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5-236,共12页
染料废水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其中的有机卤代物通常具有较大的毒性和生态风险,但这类物质在常规的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工艺中的去除效果不佳。针对染料废水的脱卤困境,研究采用UV/SO_(3)^(2-)高级还原工艺对染料废水进行还原脱卤... 染料废水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其中的有机卤代物通常具有较大的毒性和生态风险,但这类物质在常规的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工艺中的去除效果不佳。针对染料废水的脱卤困境,研究采用UV/SO_(3)^(2-)高级还原工艺对染料废水进行还原脱卤。在初始pH为8.5,SO_(3)^(2-)投加量为40 mmol·L^(-1)的条件下,废水中52.2%的可吸附有机卤素(adsorbable organic halogens,AOX)可以在反应开始6 h后被去除,更高的初始pH和更大的SO_(3)^(2-)投加量均有利于提升AOX的去除率。中间体的定性和半定量研究揭示了染料废水中部分氯代苯胺类物质的还原脱卤路径,发现苯胺很可能是这些物质还原脱卤的主要产物。废水中有机物的平均预测毒性揭示了还原过程中废水急性毒性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与T_(3)发光杆菌和小球藻的急性毒性评价结果一致。此外,染料废水的AOX浓度与T_(3)发光杆菌的发光抑制率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且染料废水经过还原脱卤后,尽管水中盐含量有所增加,其EC_(50)由1.26 mg·L^(-1)增加到5.94 mg·L^(-1),这也证明了还原脱卤过程可以降低出水的急性毒性。因此,UV/SO_(3)^(2-)过程可以通过对水中有机卤代物的还原脱卤降低出水中的AOX,降低废水急性毒性和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可吸附有机卤素 毒性评价 高级还原 UV/SO_(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红泥膜沼气池猪尿降解工程工艺应用及减排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肖和良 《养猪》 2019年第6期73-77,共5页
新型红泥膜沼气池猪尿降解工程工艺为:尿水预处理→预处理暂存池→红泥膜沼气池→好氧池→净化池→氧化塘(或鱼塘、人工湿地)→达标排放。研究表明:净化池后尿水污染物平均降解率85.46%,氧化池后尿水污染物平均降解率92.32%,红泥膜沼气... 新型红泥膜沼气池猪尿降解工程工艺为:尿水预处理→预处理暂存池→红泥膜沼气池→好氧池→净化池→氧化塘(或鱼塘、人工湿地)→达标排放。研究表明:净化池后尿水污染物平均降解率85.46%,氧化池后尿水污染物平均降解率92.32%,红泥膜沼气池猪尿降解工程能达到尿水污染物减排90%的目的。指出了红泥膜沼气池猪尿降解工程优缺点,优点是代替常规沼气池(地下),能有效提高沼气池内温度和微生物活性,提高沼气池成倍产气量,特别是冬季近3倍的产气量,将氨氮降解率提高近三分之一,SS(悬浮物)等污染物降解率也有所提高,具有较强并优于常规沼气池的去污功能。缺点是大型养殖场污水未达标排放,应增加曝气生物滤池和填料等环保设施和工艺,预期达到猪尿减排90%的目的。并提出工厂设计红泥膜沼气池时应设置一套排出沼气自动化装备,自动化排出沼气,防止暴膜安全事故的发生。结论是:红泥膜沼气池猪尿降解工程工艺可行,污水排放达标,投入资金比例合适,产沼气量大,沼气发电、供暖等资源化利用率高,经济实用,值得大力宣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尿 降解工艺 原理 红泥膜沼气池 好氧池 水质检测 减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