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孔的标准化设计及工程应用研究
1
作者 陶钧 张运强 +5 位作者 李小梅 岳国印 邢宪宁 李晓波 石平非 赵栓柱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针对目前实际工程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需要对压力容器人孔零部件进行非标设计的现状,本文在对现行人孔行业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实际工程设计中需对人孔进行非标设计的原因。基于美洲体系的管法兰标准对人孔标准施工图进行了研究和编制... 针对目前实际工程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需要对压力容器人孔零部件进行非标设计的现状,本文在对现行人孔行业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实际工程设计中需对人孔进行非标设计的原因。基于美洲体系的管法兰标准对人孔标准施工图进行了研究和编制,对人孔标准施工图的零部件范围、材料范围、紧固件的选用原则以及标记规则进行了阐述,列出了人孔标准施工图的工程应用实例,最后从材料角度对人孔部件的紧固件选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人孔 标准化设计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设计方法的进步 被引量:22
2
作者 薛明德 黄克智 +1 位作者 李世玉 寿比南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0年第6期1-13,共13页
介绍了力学促进压力容器设计方法进步的两个范例:其一是国标《管壳式换热器》(GB 151)中的管板设计方法,其二是在内压与接管外载作用下的圆柱壳大开孔接管分析设计方法。这两个国际压力容器界曾经公认的难题得以在我国领先解决,得益于... 介绍了力学促进压力容器设计方法进步的两个范例:其一是国标《管壳式换热器》(GB 151)中的管板设计方法,其二是在内压与接管外载作用下的圆柱壳大开孔接管分析设计方法。这两个国际压力容器界曾经公认的难题得以在我国领先解决,得益于力学与工程的密切结合。文章还对我国压力容器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三点看法。指出:提高我国压力容器设计规范的技术水平是提高我国压力容器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而开展标准的基础技术研究是解决标准水平偏低的治本之策;应当以学习、研究但不迷信的科学态度对待国外标准规范;压力容器设计规范的自主创新必须依靠理论、实验与工程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标准规范 分析设计 板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国家标准技术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军 杨国义 +5 位作者 陈志伟 段瑞 章小浒 崔军 元少昀 黄勇力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71,82,共7页
基于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多年的实施情况,介绍了该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重点阐述了新制定的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国家标准的结构变化、适用范围的调整、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等。以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理念... 基于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多年的实施情况,介绍了该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重点阐述了新制定的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国家标准的结构变化、适用范围的调整、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等。以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理念为统领,实现该系列标准的有机结合,阐明标准制定的意义和现实作用。该标准作为TSG 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协调标准将对法规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分析设计 标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的设计制造技术在国家技术标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学东 崔军 +4 位作者 章小浒 杨铁成 王冰 寿比南 谢铁军 《压力容器》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GB 150《压力容器》(2011修订版,以下简称"新版GB 150")已于2011年11月发布,将于2012年3月起替代GB 150—1998正式实施,"新版GB 150"与2009年12月实施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协调一致,适应近十年来... GB 150《压力容器》(2011修订版,以下简称"新版GB 150")已于2011年11月发布,将于2012年3月起替代GB 150—1998正式实施,"新版GB 150"与2009年12月实施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协调一致,适应近十年来国内外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理念与技术进步,吸纳了一些成熟的科研成果,确保压力容器的本质安全并提高经济性,其中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控制失效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设计制造技术就是"新版GB 150"的一个重要特点。受标准编制组委托,本文结合近十年国家科研项目成果与应用实践,就标准中的相关条款做一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风险评估 失效模式 设计制造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等强度原则下压力容器不连续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高炳军 杜雅飞 +1 位作者 刘鸿雁 王俊宝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8-441,共4页
提出一种压力容器不连续区基于分析设计的准等强度设计原则。以高压球壳接管整体补强锻件为例,建立准等强度原则下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提供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及优化模块OPT,进行优化计算,实现压力容器不连续区分析设... 提出一种压力容器不连续区基于分析设计的准等强度设计原则。以高压球壳接管整体补强锻件为例,建立准等强度原则下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提供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及优化模块OPT,进行优化计算,实现压力容器不连续区分析设计意义上的结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压力容器 分析设计 准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站用高压气态储氢容器标准体系现状分析和若干建议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志伟 贾晓亮 +2 位作者 李翔 薄柯 吉方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56,共7页
高压储氢作为氢能产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标准在引领氢能技术进步、引导产业变革、指引氢能发展方向中的重要性,我国和其他国家已开始进行高压气态储氢容器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从高压气态... 高压储氢作为氢能产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标准在引领氢能技术进步、引导产业变革、指引氢能发展方向中的重要性,我国和其他国家已开始进行高压气态储氢容器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从高压气态储氢容器材料、设计制造、在役检验、管理维护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的高压气态储氢容器标准进行了对比,阐述了我国在高压气态储氢容器材料、建造、在役检验及管理维护等方面的标准的优势和劣势,并对我国未来高压气态储氢容器标准化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气态储氢容器 加氢站 标准 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有限元应力分析的齿啮式快开压力容器设计 被引量:53
7
作者 郑津洋 苏文献 +1 位作者 徐平 刘爱平 《压力容器》 2003年第7期20-24,共5页
通过接触单元来数值模拟啮合齿的接触过程 ,建立了基于整体有限元应力分析和应力分类的齿啮式快开压力容器设计方法。大量工程设计表明 。
关键词 齿啮式快开压力容器 有限元应力分析 设计 接触单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塑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52
8
作者 陆明万 寿比南 杨国义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9,共7页
以ASMEⅧ-2 2007版为主线,结合欧盟标准EN 13445 2002介绍和评论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塑性分析方法,包括ASME的极限载荷分析方法、弹塑性应力分析方法和欧盟的直接方法等。
关键词 极限载荷分析 弹塑性分析 直接方法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压力容器有限元分析结果中分解一次弯曲应力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高炳军 杨国政 +1 位作者 董俊华 李金红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在压力容器分析设计中,如何将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总应力场分解成规范中定义的各类应力是应用中最为关心且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深入分析基于一次结构的应力分类两步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叠加原理构建一次结构的方法,该方法不必将原有限... 在压力容器分析设计中,如何将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总应力场分解成规范中定义的各类应力是应用中最为关心且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深入分析基于一次结构的应力分类两步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叠加原理构建一次结构的方法,该方法不必将原有限元模型分割为一次结构,而是根据结构与载荷特点通过适当的分步加载获得一次结构及相应的一次弯曲应力。以与筒体连接的平板封头为例,讨论该方法的实施步骤。与极限载荷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文中方法给出结果稍显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分析设计 叠加原理 一次结构 一次弯曲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航钛合金气瓶优化设计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4
10
作者 莫立华 周倩青 +4 位作者 高杰 张士宏 齐瑞昌 李东 刘东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1-96,共6页
本文用有限元法对 7升 TC4钛合金气瓶进行应力分布计算和结构优化设计 ,并用水压爆破试验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 :结构优化设计使气瓶接嘴部分最大经向应力降低 1 36MPa,约 1 3% ,7升气瓶减重 2 1 0 g,约 7.7% ,提高了气瓶... 本文用有限元法对 7升 TC4钛合金气瓶进行应力分布计算和结构优化设计 ,并用水压爆破试验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 :结构优化设计使气瓶接嘴部分最大经向应力降低 1 36MPa,约 1 3% ,7升气瓶减重 2 1 0 g,约 7.7% ,提高了气瓶的实际水压爆破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应力分析 优化设计 TC4钛合金气瓶 航天器件 爆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方法的进展和评述 被引量:44
11
作者 陆明万 寿比南 杨国义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4-40,共7页
以ASMEⅧ-2 2007版为主线介绍应力分类法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我国JB 4732标准和欧盟标准EN 13445 2002来进行讨论和评述。同时也对近年来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方法的进展作了总体性的简介。
关键词 应力分类法 分析设计 ASME规范 筒体开孔补强 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等效线性化处理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2
12
作者 叶夏妮 刘福江 陆明万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58,32,共6页
针对有限元计算应力等效线性化处理时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应力分类线和坐标系的选择、横剪应力的线性化、薄膜加弯曲应力强度大于总应力强度的原因、厚度方向正应力和平行于中面的剪应力的处理等。通过对典型算例中出现的一些... 针对有限元计算应力等效线性化处理时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应力分类线和坐标系的选择、横剪应力的线性化、薄膜加弯曲应力强度大于总应力强度的原因、厚度方向正应力和平行于中面的剪应力的处理等。通过对典型算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应力等效线性化处理的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线性化处理 分析设计 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切向开孔接管区的应力分析设计 被引量:33
13
作者 王定标 魏新利 +2 位作者 向飒 郭茶秀 吴金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85,共3页
对压力容器切向开孔接管区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容器筒体、接管及其连接部位的应力分布信息,并与压力容器正交开孔接管连接结构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比较。根据JB4732分析设计标准对压力容器切向开孔接管进行了强度评定。结果表明,压... 对压力容器切向开孔接管区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容器筒体、接管及其连接部位的应力分布信息,并与压力容器正交开孔接管连接结构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比较。根据JB4732分析设计标准对压力容器切向开孔接管进行了强度评定。结果表明,压力容器切向开孔接管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且应力集中系数随接管与筒体连接处距离的增大而快速降低;各类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接管与筒体连接处且位于接管上部位的内侧区域,是筒体失效的危险区域;与压力容器正交开孔接管相比,压力容器切向开孔接管的应力分布更趋复杂,有更明显的应力集中,但切向接管的强度足够,满足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切向开孔接管 有限元 应力分析设计 强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作用下圆柱壳开孔接管的分析设计方法 被引量:36
14
作者 薛明德 杜青海 黄克智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24,共8页
对于带径向接管的圆柱形压力容器,提出了一种以薄壳理论为基础的应力分析方法。与前人采用各种简化理论解不同,该方法基于精确的圆柱壳Morley方程解以及两圆柱壳交贯线处精确的边界条件,从而提高了解的精度,其适用范围扩大至开孔率0.93... 对于带径向接管的圆柱形压力容器,提出了一种以薄壳理论为基础的应力分析方法。与前人采用各种简化理论解不同,该方法基于精确的圆柱壳Morley方程解以及两圆柱壳交贯线处精确的边界条件,从而提高了解的精度,其适用范围扩大至开孔率0.93。一系列密网格三维有限元解验证了解的可靠性。本文根据作者所提出的理论解给出了圆柱壳大开孔补强的分析设计方法,分析表明:在大开孔情况下等面积补强法没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圆柱壳 薄壳理论解 开孔补强 分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5
15
作者 惠虎 柏慧 +1 位作者 黄淞 杨宇清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63,共11页
介绍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分类和应用,归纳了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在国内外常用的相关标准,并针对其设计优化和健康监测与检测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压力容器 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树脂 标准 设计 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SMOSWorks的钢制压力容器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文杰 曾庆良 +2 位作者 于涛 胡昊 殷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35,共3页
压力容器设计的常规方法是采用薄膜理论和第一强度理论进行设计,以保证压力容器不允许出现塑性变形的前提下确定主要受压元件用材和焊缝系数。由于在设计中未对实际应力进行严格而详细的计算,设计选取的安全系数较大,经济性不好。利用CO... 压力容器设计的常规方法是采用薄膜理论和第一强度理论进行设计,以保证压力容器不允许出现塑性变形的前提下确定主要受压元件用材和焊缝系数。由于在设计中未对实际应力进行严格而详细的计算,设计选取的安全系数较大,经济性不好。利用COSMOSWork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功能,模拟实例容器加载后的应力、应变、位移情况,揭示出了压力容器承载时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情况,进而对初步设计进行修改和优化,达到节约材料或明确工作能力的潜力的目的,为实现压力容器优化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设计 有限元分析 COSMOS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的压力容器分析设计规范——ASME Ⅷ-2 2007简介 被引量:26
17
作者 陆明万 寿比南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2-47,61,共7页
美国ASME Ⅷ-2 2007版已于2007年7月1日颁布。它总结了分析设计方法在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方面的重大进展,全面整理并改写了老规范,是新一代的分析设计规范。本文将简要介绍其在"设计要求"方面的主要特点和新变化,并作些讨论。
关键词 压力容器 分析设计 ASME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机用铸铁烘缸缸体设计计算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洪玉 檀润华 卞学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8-40,共3页
对于烘缸缸体的设计计算,过去是按内压作用下的圆柱壳计算,为考虑其他载荷影响引入一个修正系数。但是这样做忽略了不同烘缸尺寸及不同荷载工作条件下的应力状态。分析了烘缸缸体设计过程中,不同的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综... 对于烘缸缸体的设计计算,过去是按内压作用下的圆柱壳计算,为考虑其他载荷影响引入一个修正系数。但是这样做忽略了不同烘缸尺寸及不同荷载工作条件下的应力状态。分析了烘缸缸体设计过程中,不同的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综合应力计算公式,该公式可用于烘缸缸体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缸 缸体 压力容器 设计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性分析与评估方法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郑小涛 轩福贞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6-45,共10页
从标准规范、简化设计方法和试验测试三个方面介绍并对比了关于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性分析与评估的主要方法,重点比较了近年来发展的关于比例载荷及非比例载荷下安定极限载荷的简化算法(弹性补偿法和非线性叠加法)。结果表明:与直接法和... 从标准规范、简化设计方法和试验测试三个方面介绍并对比了关于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性分析与评估的主要方法,重点比较了近年来发展的关于比例载荷及非比例载荷下安定极限载荷的简化算法(弹性补偿法和非线性叠加法)。结果表明:与直接法和弹性补偿法相比,非线性叠加法具有较高的效率、精度及广泛的适用范围。该研究对压力容器与管道及其他结构的安定性分析和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性 设计方法 标准规范 压力容器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棘轮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小涛 轩福贞 喻九阳 《压力容器》 2013年第1期45-53,59,共10页
介绍了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棘轮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考虑蠕变和不考虑蠕变两种条件下结构的棘轮极限评估方法。结果表明,与直接法相比,Adibi-Asl和Reinhardt等提出的弹性模量修正法、Martin等提出的混合方法及Abou-Hanna等提... 介绍了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定/棘轮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考虑蠕变和不考虑蠕变两种条件下结构的棘轮极限评估方法。结果表明,与直接法相比,Adibi-Asl和Reinhardt等提出的弹性模量修正法、Martin等提出的混合方法及Abou-Hanna等提出的修正屈服面法均可更高效地评估棘轮极限载荷,适于工程计算。该研究对压力容器与管道及其他结构的安定性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性 棘轮 设计方法 标准规范 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