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径向井辅助前置液酸压裂缝扩展数值模拟
1
作者 齐宁 甘俊冲 +3 位作者 章泽辉 刘毅龙 申玉洋 刘练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基于扩展有限元及双尺度连续模型理论建立径向井辅助前置液酸压裂缝扩展模型,引入偏离系数作为量化评价指标,分析各因素对裂缝形态的影响,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明确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径向井对前置液酸压裂缝扩展具有显著引导作用,... 基于扩展有限元及双尺度连续模型理论建立径向井辅助前置液酸压裂缝扩展模型,引入偏离系数作为量化评价指标,分析各因素对裂缝形态的影响,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明确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径向井对前置液酸压裂缝扩展具有显著引导作用,裂缝优先沿径向井方向起裂并扩展一定距离,而后逐渐偏向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径向井方位角、水平地应力差和地层弹性模量越小,径向井长度越长,偏离系数越小,径向井引导效果越好,其中水平地应力差为主控因素;当径向井方位角为15°时,前置液酸压裂缝沿着径向井方向扩展14.32 m后偏向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径向井的引导效果最好,偏离系数为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 前置液酸压 裂缝扩展 扩展有限元 双尺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第二界面固井质量的钻井液与前置液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马文英 张辉 +5 位作者 田军 吴健 王依建 张浩 孙善刚 耿晓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0,共4页
针对提高第二界面固井质量的问题,研究出了多功能钻井液和SF-1冲洗前置液。对这两种体系的性能评价表明:加入矿渣后多功能钻井液的滤失量大大降低,泥饼的胶结强度提高,从而降低了钻井液对地层的损害;加有活性组分的SF-1前置液具有较强... 针对提高第二界面固井质量的问题,研究出了多功能钻井液和SF-1冲洗前置液。对这两种体系的性能评价表明:加入矿渣后多功能钻井液的滤失量大大降低,泥饼的胶结强度提高,从而降低了钻井液对地层的损害;加有活性组分的SF-1前置液具有较强的稀释钻井液、降低粘度和切力的作用,提高了钻井液和水泥浆的相容性。现场应用表明,多功能钻井液须与MTC固井液配合使用,才具有提高第二界面固井质量的效果;SF-1前置液改善了水泥环与套管和水泥环与井壁的胶结环境,增强胶结力,提高了水泥浆的顶替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固井质量。密度介于钻井液与水泥浆之间的加重前置液在现场使用效果良好,固井质量优质,钻井液与水泥浆界面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界面 固井质量 钻井液 前置液 地层损害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解除水平井段压差卡钻技术——在磨溪地区钻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坤 李明华 +5 位作者 万永生 李家龙 谭宾 黄平 梁益 罗明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58,共3页
由于勘探工作的需要,目前国内各油气田水平井钻井数量越来越多,钻井中在水平井段出现的压差卡钻事故也经常发生,现场一般采用大吨位提拉活动钻具、反复震击、条件允许时替入足量的低密度钻井液降压差、在卡点附近浸泡解卡液、泡酸、爆... 由于勘探工作的需要,目前国内各油气田水平井钻井数量越来越多,钻井中在水平井段出现的压差卡钻事故也经常发生,现场一般采用大吨位提拉活动钻具、反复震击、条件允许时替入足量的低密度钻井液降压差、在卡点附近浸泡解卡液、泡酸、爆炸松扣、套铣等方法处理此类事故,但很难奏效。为此,从水平井段发生压差卡钻的成因及解卡途径、SPJ解卡液研制与评价入手,摸索出解除水平井段压差卡钻的关键技术——SPJ解卡液技术。该技术在磨溪地区的应用表明,为解除水平井段发生的压差卡钻,用前置冲洗液降低井筒液柱压力和浸泡SPJ优质解卡液的综合手段十分有效。适合在类似磨溪地区的钻井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水平井 压差卡钻 SPJ解卡液 前置)中洗液 解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超低密度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左景栾 孙晗森 +2 位作者 吴建光 王成文 王瑞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76-2082,共7页
针对煤储层低压、低渗、胶结性差等特点引发的固井难题,通过减轻剂、水泥体系基准配方、低温早强稳定剂、降失水剂和分散剂的实验优选,研发出中空玻璃微珠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并研究设计了暂堵型前置液体系,形成了煤层气超低密度固井技... 针对煤储层低压、低渗、胶结性差等特点引发的固井难题,通过减轻剂、水泥体系基准配方、低温早强稳定剂、降失水剂和分散剂的实验优选,研发出中空玻璃微珠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并研究设计了暂堵型前置液体系,形成了煤层气超低密度固井技术。优选的中空玻璃微珠减轻剂的表面不存在孔洞等毛细孔道,具备很好的耐压和抗剪切性能。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具有无游离液、浆体稳定、API失水量小(≤45 mL/30 min)、稠化时间可调、低温早强等优异性能。暂堵型前置液体系控制滤失能力强(≤19 mL/30 min),能有效地封堵住3号煤层岩芯的裂缝和孔隙,与水泥浆相容性良好。应用研发的超低密度固井技术在沁南示范区成功进行了2口井的现场试验,固井水泥浆密度分别为1.15,1.20 g/cm3,固井质量合格率为100%,优质率达到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超低密度水泥浆 固井技术 中空玻璃微珠 暂堵型前置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预处理在水力压裂中降低伤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平礼 兰夕堂 +2 位作者 李年银 罗志锋 刘书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0-155,共6页
低渗透储层进行常规加砂压裂常常由于压裂液破胶不彻底、残渣和滤液伤害等问题而影响压裂改造效果。压裂前的酸预处理技术可降低压裂过程中伤害,改善压裂效果。利用激光粒度仪对常规压裂液破胶与酸性环境下压裂液破胶过程中瓜胶分子尺... 低渗透储层进行常规加砂压裂常常由于压裂液破胶不彻底、残渣和滤液伤害等问题而影响压裂改造效果。压裂前的酸预处理技术可降低压裂过程中伤害,改善压裂效果。利用激光粒度仪对常规压裂液破胶与酸性环境下压裂液破胶过程中瓜胶分子尺寸进行定量观测,研究不同破胶环境下岩石基质伤害的主要因素;通过电镜扫描对注入破胶液与酸液后伤害的岩芯进行微观分析。研究表明,在酸液存在条件下压裂液破胶后瓜胶分子尺寸大幅度降低,瓜胶分子尺寸的降低比酸性环境对降低岩石渗透率伤害贡献更大,酸液能够很好地解除压裂液伤害,提高岩芯渗透率,同时由于酸溶蚀可形成较为明显的溶蚀孔道,进一步提高基质渗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液 预处理 水力压裂 压裂液 瓜胶尺寸 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钻井的固井技术难点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童杰 李明 +3 位作者 魏周胜 辜涛 刘小利 郭小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0,1-2,共4页
油基钻井液具有优良的抑制性及抗温性等优点,近年来在复杂深井和页岩气井中得到了大量应用。由于油基钻井液与固井水泥浆间存在相容性问题,因此为固井工程带来诸多难题。为促进油基钻井液的应用,提高固井质量,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 油基钻井液具有优良的抑制性及抗温性等优点,近年来在复杂深井和页岩气井中得到了大量应用。由于油基钻井液与固井水泥浆间存在相容性问题,因此为固井工程带来诸多难题。为促进油基钻井液的应用,提高固井质量,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指出油基钻井液钻井的固井难点主要包括井壁和套管清洗困难、滤饼难以清除、前置液评价方法不完备、流体接触污染严重、顶替效率低等。针对上述难点,提出应加强高效前置液体系、前置液性能评价方法与相应装置、油基钻井液驱替与置换机理研究,形成适用于油基钻井液钻井的配套固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固井技术 前置液 研究现状 技术对策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功能钻固一体工作液 被引量:4
7
作者 焦少卿 郭小阳 +3 位作者 李早元 房志毅 樊凌云 王威林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46,92-93,共4页
针对目前钻井工程面临的恶性漏失和絮凝虚泥饼无法固化的难题,研究出一种具有润湿、渗透、乳化、冲洗、固化功能于一体的特殊工作液。该工作液主要由黏土类增黏剂、纤维素衍生物增黏剂、木质素类稀释剂、表面活性剂、激活剂、固化剂和... 针对目前钻井工程面临的恶性漏失和絮凝虚泥饼无法固化的难题,研究出一种具有润湿、渗透、乳化、冲洗、固化功能于一体的特殊工作液。该工作液主要由黏土类增黏剂、纤维素衍生物增黏剂、木质素类稀释剂、表面活性剂、激活剂、固化剂和密度调节剂组成,介绍了其作用机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工作液具有优良的悬浮能力和流变性以及很高的抗压强度、抗盐能力、对泥饼的冲刷能力和激活钻井液的能力,与钻井液、水泥浆的相容性好。它可作为一种可固化堵漏液使用,也可作为一种可固化滞留于界面上絮凝虚泥饼的前置液使用,能有效堵漏和提高固井质量,降低钻井成本,延长油井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堵漏钻井液 前置液 固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液体系在龙17井固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香艳 韩喜龙 +2 位作者 陈浩 李云杰 徐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5-57,共3页
龙17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和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在九龙山构造的一口重要预探井,设计井深为5850m。为解决φ177.8mm套管悬挂固井前钻井液漏失严重的难题,经固井专家对固井方案和工艺设计的研究,决定采用西南... 龙17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和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在九龙山构造的一口重要预探井,设计井深为5850m。为解决φ177.8mm套管悬挂固井前钻井液漏失严重的难题,经固井专家对固井方案和工艺设计的研究,决定采用西南石油大学研制的具有高效抗污染和提高界面胶结质量的前置液体系。应用结果表明,前置液在改善界面胶结质量和保证有效层间封隔的效果明显,不仅能保证固井施工安全,而且还避免了因顶替效率低、界面胶结质量差导致的测井质量差和潜伏的环空油气水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液 井漏 污染 胶结强度 固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H184井组胶束/聚合物驱油先导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德辰 杨天瑞 +2 位作者 杜天平 方本富 杨承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49,共3页
H184井组位于玉门老君庙油田L油藏顶部,由1口注入井和4口采油井构成反五点井网,井点圈定面积为9247m2,采出程度已达46%,含水高于99%。该井组L油层富含钙、镁离子并亲油,数量很少的残余油呈油膜覆于岩石颗粒表... H184井组位于玉门老君庙油田L油藏顶部,由1口注入井和4口采油井构成反五点井网,井点圈定面积为9247m2,采出程度已达46%,含水高于99%。该井组L油层富含钙、镁离子并亲油,数量很少的残余油呈油膜覆于岩石颗粒表面,针对此特点,先导试验注入分3个阶段:碱性溶液预冲洗(为使L油层形成碱性环境,降低驱油剂的损失);注入胶束溶液;分4段注入聚丙烯酰胺溶液。该次先导试验总增产原油431t,采油动态反映驱油前缘推进均匀,体积波及系数较高;但驱油剂洗油效果不佳,原因是胶束溶液段塞未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加之表面活性剂油溶性太强,油未形成流动相;总投入产出比为10∶1,化学剂费用占总费用的66.7%,经济效益不佳。提高L油层采收率主要应提高驱油剂的洗油效率,需研制低价格、高效能的化学剂,因此老君庙油田不宜用先导试验所用胶束/聚合物驱油。图4参2(郭海莉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 高聚物 驱油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固井前置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欧红娟 李明 +3 位作者 王崇榆 汪垚 陈林 郭小阳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6年第2期1-5,11,共6页
国内外对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前置液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于前置液评价方法和前置液体系材料的研发;目前研究所存在的不足突出表现在前置液评价方法不完善、清洗效率低、前置液用处理剂选材机理研究偏少等。针对上述不足,分析提... 国内外对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前置液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于前置液评价方法和前置液体系材料的研发;目前研究所存在的不足突出表现在前置液评价方法不完善、清洗效率低、前置液用处理剂选材机理研究偏少等。针对上述不足,分析提出前置液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建立模拟井下条件并实时观察冲洗过程的评价方法、建立前置液用表面活性剂选材方法、开发与油基钻井液和水泥浆相容性良好的前置液体系等,以促进适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固井前置液技术进步,为提高复杂深井及页岩气井的固井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固井前置液 顶替效率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型微乳酸前置冲洗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志刚 钟明镜 +4 位作者 冯茜 霍锦华 罗文嘉 刘高峰 张博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89,共7页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因使用油基钻井液而产生的油基泥饼往往难以被冲洗,进而造成固井时顶替效率低、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差。为解决上述难题,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以土酸、长链季铵盐C-223、聚氧乙烯醚Z-15等为主要原料配制出W/...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因使用油基钻井液而产生的油基泥饼往往难以被冲洗,进而造成固井时顶替效率低、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差。为解决上述难题,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以土酸、长链季铵盐C-223、聚氧乙烯醚Z-15等为主要原料配制出W/O型柴油—土酸微乳固井前置冲洗液的设计及配方,并通过室内实验对其冲洗性能开展评价及微观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C-223∶Z-15=3∶2的复配比作为主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辛醇=1∶2的比例作为助表面活性剂、柴油∶土酸=5∶4的比例配置的微乳酸稳定性良好,与油基钻井液相容性好,冲洗效率可达96.86%;(2)微乳酸冲洗后的界面接触角发生明显改变,套管壁的水相润湿性大幅度提高,套管无明显腐蚀现象;(3)微乳酸在形成过程中,随酸液浓度的不断增加,体系呈现由澄清向混浊的相态变化,增溶酸量多且预留油空间大;(4)微乳酸中布朗运动的微粒平均粒径在21.2 nm左右;(5)土酸、柴油的单相横向弛豫时间均为单一的时间峰,且土酸的弛豫时间分布在柴油的弛豫时间分布范围之内,有利于二者溶合成稳定的微乳酸。结论认为,该冲洗液体系能有效提高第一、第二界面的润湿性,将亲油性界面转变为亲水性界面,有利于提高固井顶替效率和固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酸 固井 前置冲洗液 三相图 粒径分析 低场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界面润湿性 固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瓜多尔TAMBOCOCHA油田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凯 刘小利 刘钰龙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3期113-117,共5页
TAMBOCOCHA油田主力油层M1层产量高(平均产油量为300~800 m^(3)/d),油水活跃,采用旋转尾管固井,φ215.9 mm井眼下φ177.8 mm尾管,环空间隙窄,后期完井试采措施的开展及产能建设对底水油藏固井质量要求高。为此开展复合酸性前置液体系、... TAMBOCOCHA油田主力油层M1层产量高(平均产油量为300~800 m^(3)/d),油水活跃,采用旋转尾管固井,φ215.9 mm井眼下φ177.8 mm尾管,环空间隙窄,后期完井试采措施的开展及产能建设对底水油藏固井质量要求高。为此开展复合酸性前置液体系、强触变微膨胀胶乳水泥浆体系及相应固井工艺技术措施研究,并通过33口井的现场试验,形成了厄瓜多尔TAMBOCOCHA油田油水活跃油藏固井技术,提高了该油田底水油藏固井封固质量,并对国内底水油藏及高含水调整井防水窜固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MBOCOCHA油田 底水油藏固井 复合酸性前置液 强触变微膨胀胶乳水泥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岩矿非均质性的前置液酸压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薛衡 黄祖熹 +3 位作者 赵立强 蒋卫东 刘平礼 梁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6,共8页
前置液酸压工艺采用高黏非反应性前置压裂液压开储层形成水力裂缝,然后高压挤入酸液刻蚀裂缝表面,形成非均匀溶蚀缝面以此来增强裂缝的导流能力。为了给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前置液酸压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在建立多种矿物存在的裂缝酸化数... 前置液酸压工艺采用高黏非反应性前置压裂液压开储层形成水力裂缝,然后高压挤入酸液刻蚀裂缝表面,形成非均匀溶蚀缝面以此来增强裂缝的导流能力。为了给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前置液酸压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在建立多种矿物存在的裂缝酸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裂缝拟三维延伸模型,构建了能够正确描述前置液酸压物理、化学过程的综合控制方程组;基于控制方程,模拟分析了岩矿层理、岩矿组分占比和排量等关键因素对前置液酸压改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岩矿层理对酸蚀裂缝形态起主导作用,且水平层理有助于提高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2)石灰岩在碳酸盐岩矿物中所占比例越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越短;(3)在考虑岩矿非均质性的前置液酸压改造中,大排量能增加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但酸蚀缝宽相应变窄。结论认为:(1)与常规酸压模拟方法相比,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受地质沉积影响的岩矿分布特点,较真实地模拟了岩矿非均质性所引起的裂缝非均匀刻蚀形态;(2)该研究成果为碳酸盐岩储层前置液酸压改造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丰富了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矿物组分 非均质性 储集层 增产改造 前置液酸压改造 裂缝扩展 酸蚀裂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井前置液冲洗效率评价方法--改进的旋转黏度计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辜涛 郑有成 +4 位作者 郑友志 李维 赵军 王锐 舒秋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126,共7页
冲洗效率是评价固井前置液性能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着前置液优选、用量与排量设计,进而影响固井质量。为了克服评价前置液冲洗效率的传统旋转黏度计法存在的结果误差大、重复性差等方面的不足,改进了转筒结构和残留钻井液质量确定方法,... 冲洗效率是评价固井前置液性能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着前置液优选、用量与排量设计,进而影响固井质量。为了克服评价前置液冲洗效率的传统旋转黏度计法存在的结果误差大、重复性差等方面的不足,改进了转筒结构和残留钻井液质量确定方法,实验分析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利用改进后的评价方法对Y井区页岩气水平井固井前置液洗油剂类型进行了优选,优化了前置液冲洗时间。研究结果表明:①改进后的方法避免了转筒内壁无法被有效冲洗与转筒上残留冲洗液或清水的影响,大幅度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多次平行实验结果的标准偏差均在3%以内;②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提高,使得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具有可对比性;③对Y井区页岩气水平井固井而言,S80洗油剂具有最高的冲洗效率,前置液用量按照冲洗时间8~10 min时设计具有较高的冲洗效率和经济性。结论认为,改进后的旋转黏度计法能够准确评价前置液冲洗效率,可以为前置液优选和应用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前置液 冲洗效率 改进的旋转黏度计法 准确性 可重复性 页岩气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驱油清洗液的研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家瑞 屈勇 +2 位作者 郝海洋 何吉标 刘俊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5-400,共6页
页岩气水平井油基钻井液施工过程中,泥饼和油膜清除困难,易出现固井质量差、甚至环空带压等工程技术难题。基于微乳增溶原理,以脂肪醇、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制备了改性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并与十二烷基苯磺酸... 页岩气水平井油基钻井液施工过程中,泥饼和油膜清除困难,易出现固井质量差、甚至环空带压等工程技术难题。基于微乳增溶原理,以脂肪醇、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制备了改性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并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制得驱油清洗剂QX-1。将QX-1与隔离剂GL-1、加重剂重晶石粉(23μm)和水混合制得高效驱油清洗液。评价了该清洗液的沉降稳定性、清洗效率、界面胶结强度及相容性等,并在涪陵页岩气井产层固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效驱油清洗液在60~90℃下的沉降稳定性良好,驱油清洗效率高。QX-1加量为20%时,高效驱油清洗液对模拟固井一界面的清洗效率达93.94%,对模拟固井二界面的泥饼去除效率达91.16%;且清洗后的界面具有润湿反转特性,有效增大了界面的胶结强度。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效驱油清洗液与涪陵页岩气田油基钻井液和固井水泥浆的配伍性良好,固井合格率100%,固井优质率达92.73%,可改善由于界面胶结质量差导致的套管环空带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油基钻井液 驱油清洗液 清洗效率 固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井前置液室内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翀 谢飞燕 刘爱萍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4,102,共3页
针对缺乏统一的前置液评价方法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和室内实验研究,将现阶段常用方法分为提高顶替效率和促进界面胶结2大类,并对每种方法的特点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六速旋转黏度计模拟实验和润湿角测试实验的合理性,提出了相应... 针对缺乏统一的前置液评价方法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和室内实验研究,将现阶段常用方法分为提高顶替效率和促进界面胶结2大类,并对每种方法的特点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六速旋转黏度计模拟实验和润湿角测试实验的合理性,提出了相应的量化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及对比性,可以用于前置液体系开发及室内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前置液 钻井液 冲洗效率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固井质量的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喆 左小丹 +2 位作者 肖增宇 常志强 张健伟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177-177,共1页
钻井完井过程中,完井固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油井的开发效率和成本。本文从提高前置液性能、提高固井液性能和泥饼与水泥浆整体固化胶结三个方面综述了提高固井质量的方法与技术。
关键词 胶结强度 固井 冲洗液 水泥浆固井 泥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及其对策 被引量:41
18
作者 袁进平 于永金 +3 位作者 刘硕琼 徐明 李连江 沈吉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2,共8页
针对四川盆地威远一长宁国家级页岩示范区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固井中所面临的油基钻井液与水泥浆不相容、高密度油基钻井液驱替困难、水泥环在大型体积压裂条件下易破坏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水泥环密封力学参数理论依据、保证界面... 针对四川盆地威远一长宁国家级页岩示范区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固井中所面临的油基钻井液与水泥浆不相容、高密度油基钻井液驱替困难、水泥环在大型体积压裂条件下易破坏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水泥环密封力学参数理论依据、保证界面胶结的驱油前置液、满足压裂条件的韧性水泥石和有利于井筒密封的固井工艺技术等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①建立了考虑水泥环塑性特征及界面胶结强度的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理论模型,可指导页岩气水平井水泥石力学性能设计,减小微间隙的发生;②开发了驱油前置液,其对油基钻井液的冲洗效率超过90%且与油基钻井液及水泥浆相容性好;③根据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理论模型所开发的韧性水泥石,在保证相对较高抗压强度的同时杨氏模量降低30%;④确定了清水顶替等适用于页岩气井的固井技术,有利于保证井筒的密封性能。该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的12口井,水平段平均固井优质率达到92%,后期压裂效果良好,有效地保证了井筒的密封完整性,为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威远—长宁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威远区块 页岩气水平井 井筒完整性 驱油前置液 韧性水泥 理论模型 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型可加重固井前置液作用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8,共6页
表面活性剂型可加重固井前置液是摈弃常规固井前置液中使用的无机和有机聚合物类悬浮剂,直接利用表面活性剂通过形成胶束进行增稠,使其溶液具有一定的黏度和切力,从而达到悬浮固相颗粒的目的。对该前置液的悬浮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 表面活性剂型可加重固井前置液是摈弃常规固井前置液中使用的无机和有机聚合物类悬浮剂,直接利用表面活性剂通过形成胶束进行增稠,使其溶液具有一定的黏度和切力,从而达到悬浮固相颗粒的目的。对该前置液的悬浮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表面活性剂型可加重固井前置液体系,适应密度范围宽、悬浮稳定性能好,最高抗温可达150℃,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流变性能可调,与钻井液和水泥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针对不同工况,改变前置液的流变性能,使体系保持较低的黏度,实现紊流或塞流顶替,最大程度地提高冲洗顶替效果;能够改善环空界面的胶结环境,兼具有隔离作用。对应用该前置液的2口具有代表性的大位移水平井及特殊工艺井进行介绍,经现场验证,该体系可依据实际井况进行流变性能调节,实现最佳的顶替流态,冲洗顶替效果好,且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沉降稳定性能,有助于固井质量的提高和确保固井施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前置液 表面活性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两种预冲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明 陈竹 +3 位作者 胡娟 刘艳 王丽 黄亮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4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预冲流程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100例采取DPMAS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的肝衰竭患者,按照不同预冲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优化预... 目的探讨优化预冲流程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100例采取DPMAS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的肝衰竭患者,按照不同预冲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优化预冲方法)和对照组(传统预冲方法)各50例,比较2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均完成DPMAS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及血浆氨等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生堵管、提前下机及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操作步骤更少,其操作时间及操作失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预冲流程的DPMAS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氨,还因其操作更为简便、省时、失误率少,较传统预冲流程具有更高的护理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肝衰竭 预冲 方法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