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China-blight”的组建及运行 |
胡同乐
张玉新
王树桐
杨军玉
张瑜
曹克强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
2
|
马铃薯晚疫病数量抗性相关基因的SNP位点检测与抗病育种值分析 |
张朝辉
李永杰
白成娇
卢丽丽
包丽仙
赵志坚
白建明
杨静
潘哲超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不同植保机械喷雾施药的农药利用率和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 |
邹婷婷
张瑞珂
杜亚辉
罗嵘
王忠华
胡彦
王勇
杨代斌
袁会珠
杨春震
闫晓静
|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致病疫霉菌与多种病毒复合侵染马铃薯叶片的细胞病理研究 |
廖珍凤
吕明芳
王甄
宋西娇
沈梦梦
张恒木
|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山区马铃薯品种抗晚疫病特性的时空演变 |
肖春芳
王甄
曾钰婷
许娟妮
沈艳芬
高剑华
|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
王喜刚
刘东川
郭成瑾
陈雪荣
沈瑞清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7
|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
贺亚娥
|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25 |
1
|
|
|
8
|
施用不同药剂对山丹县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效的影响 |
周颖
|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25 |
0 |
|
|
9
|
117份高抗晚疫病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孙邦升
宋继玲
杨梦平
邢金月
胡尊艳
郝智勇
李菁华
|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0
|
地质高背景区晚疫病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 |
刘芳
刘鸿雁
王旭莲
居贤杭
李春燕
赵群
彭贵兰
|
《中国马铃薯》
|
2024 |
2
|
|
|
11
|
基于CARAH模型的重庆春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特征模拟分析 |
罗孳孳
武强
朱玉涵
刘晓菱
陈东东
阳园燕
唐余学
毕淼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2
|
基于CARAH预警系统对8种马铃薯晚疫病新型杀菌剂的防效评估 |
霍超
曹继芬
韩伟君
胡慧芬
王乾
徐小波
赵志坚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3
|
3种施药方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
何蓉
江金明
李小玲
周芝蓉
张迎凤
代朝辉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4
|
马铃薯晚疫病及抗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
李飞洋
姜超
李景伟
尹嘉诚
李莉
王英琪
|
《园艺与种苗》
CAS
|
2024 |
5
|
|
|
15
|
马铃薯StRac5、StRac7和StRac13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
高婉婷
刘志达
孙学桃
李志平
吕文霞
李爱珍
赵君
张之为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6
|
28%唑嘧菌胺·氟吡菌胺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
师正浩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
2
|
|
|
17
|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物—寄主互作机制及病害防治方法 |
高安琪
李欣悦
栾昕豫
吕禹樨
王郡
张冬野
|
《中国马铃薯》
|
2024 |
0 |
|
|
18
|
马铃薯抗晚疫病及病毒病种质资源分子标记辅助筛选 |
卢瑶
金鑫
沈日敏
范向斌
毛向红
白小东
|
《中国马铃薯》
|
2024 |
0 |
|
|
19
|
云南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
杨艳丽
罗文富
国立耘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0
|
|
|
20
|
表达Harpin_(Ea)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的晚疫病抗性分析 |
李先平
何云昆
陈善娜
赵志坚
李树莲
李汝刚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2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