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黑青杨和小黑杨在山地栽培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孙红英 刘云良 +2 位作者 董春利 山海涛 刘锋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对栽植在四平市铁东区山地不同坡位的21年生小黑杨和欧黑青杨进行材积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杨对水分的需要更重于对土壤养分的需要,其人工林抚育浇水重于施肥;品种杨通常适宜在平地和山坡下腹地栽培,而对于速生的欧黑青杨适于在... 对栽植在四平市铁东区山地不同坡位的21年生小黑杨和欧黑青杨进行材积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杨对水分的需要更重于对土壤养分的需要,其人工林抚育浇水重于施肥;品种杨通常适宜在平地和山坡下腹地栽培,而对于速生的欧黑青杨适于在平地和山坡中腹、下腹部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欧黑青杨 平阶台地 山坡地 生长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etA基因小黑杨的耐盐性分析及优良转基因株系的选择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桂丰 杨传平 +2 位作者 蔡智军 程贵兰 詹立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3-36,共4页
在前期获得13个小黑杨转胆碱脱氢酶基因(betA)株系的基础上,选择9个生长正常的转基因株系与非转基因对照,用0、100、140、170、200mmol·L-15种浓度的NaCl处理盆栽苗木,分2、7、12、17、22d取处理材料叶片,测定转基因株系叶片中外... 在前期获得13个小黑杨转胆碱脱氢酶基因(betA)株系的基础上,选择9个生长正常的转基因株系与非转基因对照,用0、100、140、170、200mmol·L-15种浓度的NaCl处理盆栽苗木,分2、7、12、17、22d取处理材料叶片,测定转基因株系叶片中外源基因的最终合成产物———甜菜碱含量。盐处理60d后,测定苗木高度及转基因株系的盐害指数。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与对照间的甜菜碱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9个转基因株系的甜菜碱平均含量超过对照的27.1%;转基因株系的平均盐害指数较对照低15.8%;转基因株系的平均高度超过对照44.1%。综合转基因株系的生长速度,兼顾其耐盐性,初步选择转基因株系T4、T6、T5、T1作为生长速度快耐盐性高的优良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转基因株系 胆碱脱氢酶基因(betA) 甜菜碱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TaLEA基因小黑杨株系变异及生长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志新 赵曦阳 +6 位作者 杨成君 汪广宇 王福森 张连飞 张连才 刘桂丰 姜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62,共6页
以6个地点栽培的11个转TaLEA基因小黑杨株系及1个对照株系为材料,对2年生株系的树高和地径进行调查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在不同地点间、不同株系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株系×地点间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P&... 以6个地点栽培的11个转TaLEA基因小黑杨株系及1个对照株系为材料,对2年生株系的树高和地径进行调查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在不同地点间、不同株系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株系×地点间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地点12个小黑杨转基因株系2年生树高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28~235cm,地径变化范围为13~24mm;不同地点参试株系树高和地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9.84%~33.38%和24.21%~49.16%;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497~0.952,表明相同地点不同株系树高和地径差异较大,但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有利于株系选择。采用Tai模型对各株系的遗传稳定性进行评价,其中XL11株系为不稳定株系,其他11个为稳定性较强的株系。根据各株系的稳定性参数和树高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效应值,预测了各株系的适生地区,其中XL9、XL1、XL14等3个株系在6个试验地点的生长量大、稳定性强,是6个试验点推广的首选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基因 小黑杨 多点试验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染色体行为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君 康向阳 +2 位作者 李代丽 景艳春 张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31-2238,共8页
在温室水培条件下对通辽杨(Populus simonii Carr.×P.nigra L,‘Tongliao’)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其染色体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与其雄花芽/花序外部特征和花药颜色有着密切关系,前... 在温室水培条件下对通辽杨(Populus simonii Carr.×P.nigra L,‘Tongliao’)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其染色体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与其雄花芽/花序外部特征和花药颜色有着密切关系,前期Ⅰ作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最关键而复杂的一个阶段,大约占整个减数分裂进程90%的时间;中期Ⅰ存在单价体,后期Ⅰ有落后染色体出现,表现出较强的遗传杂合性,而且中期Ⅱ平行纺锤体的出现与天然花粉中大花粉的存在之间可能有着一定的联系;(2)在通辽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仁数目存在1~8个的动态变化,这种现象可能与杨属植物古多倍性起源有关,并推测通辽杨染色体组内至少存在8对带有次缢痕的染色体;(3)在同一个花芽,同一个小花,乃至同一个花药中,往往能同时观察到5~9个不同的分裂相,这种减数分裂不同步性是通辽杨适应环境的一种进化表现,对其种群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辽杨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进程 多核仁 杂合性 大花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杨快繁与再生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5
5
作者 杜兆伟 郑唐春 +3 位作者 李爽 臧丽娜 曲冠证 由香玲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4-907,914,共5页
利用已获得小黑杨无菌苗叶片,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激素对不定芽诱导、丛生苗抽茎及幼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和激素对小黑杨叶片不定芽的诱导及幼苗生根有一定影响。小黑杨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6-BA 0.5 mg·L-1+... 利用已获得小黑杨无菌苗叶片,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激素对不定芽诱导、丛生苗抽茎及幼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和激素对小黑杨叶片不定芽的诱导及幼苗生根有一定影响。小黑杨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6-BA 0.5 mg·L-1+NAA 0.05 mg·L-1,诱导率为100%。丛生苗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6-BA0.2 mg·L-1+NAA 0.05 mg·L-1。幼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有两种:MS+NAA 0.25 mg·L-1或MH+IBA 0.2mg·L-1,生根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组织培养 不定芽诱导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杨和桑树叶片光合特性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响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金微微 张会慧 +5 位作者 李鑫 滕志远 张书博 张秀丽 许楠 孙广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3,共6页
为明确小黑杨和桑树光合功能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响应,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小黑杨和桑树幼苗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硝态氮(NO_3^--N)和氨态氮(NH_4^+-N)的响应。结果表明:在硝态氮(NO_3^--N)和氨态氮(NH_4^+-N)处理下,小... 为明确小黑杨和桑树光合功能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响应,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小黑杨和桑树幼苗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硝态氮(NO_3^--N)和氨态氮(NH_4^+-N)的响应。结果表明:在硝态氮(NO_3^--N)和氨态氮(NH_4^+-N)处理下,小黑杨的光合特性大致形似;桑树在氨态氮(NH_4^+-N)处理下桑树叶片的桑树幼苗叶片的P_n、G_s和T_r显著低于硝态氮(NO_3^--N)处理,同时F_v/F_m、F_v/F_o、Ф_(PSⅡ)、ETR、q_P也显著低于硝态氮(NO_3^--N)处理,NPQ显著高于硝态氮(NO_3^--N)处理;在氨态氮(NH_4^+-N)处理下桑树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明显降低,激发能更多以无效热能的形式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桑树 氮形态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NAC7转录因子基因应答盐胁迫表达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雪梅 姚文静 +2 位作者 赵凯 姜廷波 周博如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13,共5页
从小黑杨中克隆915 bp的NAC7转录因子基因(Potri.007G099400.1)cDNA,其编码304氨基酸,该蛋白属热稳定性较高的亲水性蛋白。用RT-qPCR分析杨树盐胁迫条件下NAC7基因表达情况,表明该基因对盐胁迫具有应答反应,且基因主要在根部表达。克隆... 从小黑杨中克隆915 bp的NAC7转录因子基因(Potri.007G099400.1)cDNA,其编码304氨基酸,该蛋白属热稳定性较高的亲水性蛋白。用RT-qPCR分析杨树盐胁迫条件下NAC7基因表达情况,表明该基因对盐胁迫具有应答反应,且基因主要在根部表达。克隆获得1 062 bp的NAC7基因启动子DNA序列,其中含有许多胁迫应答元件,其驱动的GUS报告基因主要集中在根中表达,而在茎和叶中的表达很少,这个结果与NAC7基因表达进行RT-qPCR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基因表达 启动子 转录因子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木生物量模型的误差结构和可加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董利虎 张连军 李凤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6,共9页
【目的】从确定生物量模型误差结构和建立可加性生物量模型2方面进行立木生物量研究,为构建生物量模型提供建议。【方法】以黑龙江西部平原地区人工林小黑杨为例,利用似然分析法判断总生物量及各分项生物量模型的误差结构,在此基础... 【目的】从确定生物量模型误差结构和建立可加性生物量模型2方面进行立木生物量研究,为构建生物量模型提供建议。【方法】以黑龙江西部平原地区人工林小黑杨为例,利用似然分析法判断总生物量及各分项生物量模型的误差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 SAS/ETS模块的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建立其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并采用“刀切法”对生物量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经似然分析法判断,人工林小黑杨生物量模型的误差结构都为相乘的,对数转换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应当被选用。所建立的人工林小黑杨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的调整后确定系数 Ra2为0.92~0.99,绝大多数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都较小,所有模型的预测精度都在85%以上,且总生物量、地上和树干生物量模型效果较好,树根、树枝、树叶和树冠生物量模型效果较差。总的来说,各分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较好。【结论】模型的误差结构和可加性是构建生物量模型中所存在的2个关键问题,建议在构建生物量模型时考虑并解决这2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小黑杨 误差结构 似然分析 可加性 “刀切法”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氮素施肥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烁 张宇 +2 位作者 吴海波 刘洋荥 张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390,共7页
以小黑杨当年播种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12,24和48 mg·株^(-1))和不同形态氮素(有机氮和无机氮)施肥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讨小黑杨对氮基酸类有机氮素施肥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无论施无机氮(硝酸铵)还是有机氮(精氨... 以小黑杨当年播种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12,24和48 mg·株^(-1))和不同形态氮素(有机氮和无机氮)施肥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讨小黑杨对氮基酸类有机氮素施肥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无论施无机氮(硝酸铵)还是有机氮(精氨酸),小黑杨幼苗的苗高、地径、总生物量都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中等施氮量处理的幼苗氮利用效率最高。无机氮(硝酸铵)和有机氮(精氨酸)处理的幼苗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生长表现无明显差异,施用有机氮可以与施用无机氮获得相同的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不同氨基酸及其组合肥料施用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显著。单一氨基酸施肥情况下,施用精氨酸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最好,谷氨酸次之,甘氨酸最差;氨基酸组合施肥情况下,有精氨酸的组合施肥苗木生长好,有甘氨酸的组合施肥苗木生长差。不同氨基酸施肥处理对小黑杨幼苗各器官氮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幼苗形态 氨基酸态氮 生物量 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蜘蛛杀虫肽与Bt毒蛋白C肽基因小黑杨对杨扇舟蛾的抗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海娟 胡春祥 +1 位作者 王志英 刘桂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0-785,共6页
为评价转蜘蛛杀虫肽与Bt毒蛋白C肽融合蛋白基因小黑杨对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的抗性,采用苗木套笼饲喂法和石蜡切片法,对取食转基因小黑杨的杨扇舟蛾幼虫的发育、死亡情况和中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扇舟蛾幼... 为评价转蜘蛛杀虫肽与Bt毒蛋白C肽融合蛋白基因小黑杨对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的抗性,采用苗木套笼饲喂法和石蜡切片法,对取食转基因小黑杨的杨扇舟蛾幼虫的发育、死亡情况和中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扇舟蛾幼虫分别取食TT3(转基因无性系3)、TT1(转基因无性系1)和CK(非转基因对照)小黑杨后总历期依次为35.63天、30.39天和28.74天,幼虫化蛹率依次为12.1 %、29.3 %和44.3 %,平均蛹重依次为0.1077g、0.1714 g和0.1893 g。转基因小黑杨能明显延长杨扇舟蛾幼虫的发育历期,降低化蛹率和蛹重。同时,转基因小黑杨有抑制幼虫蜕皮、增加其死亡率和致蛹畸形的作用,且能破坏幼虫中肠,使中肠细胞排列松散、肠腔食物减少、中肠变形,其破坏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加剧。一般来讲,TT3对杨扇舟蛾的各种影响作用均大于T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蜘蛛杀虫肽 BT 杨扇舟蛾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盐碱地转betA基因小黑杨的生长表现 被引量:4
11
作者 穆怀志 李志新 +4 位作者 李玉珠 唐潇威 姜静 杨传平 刘桂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25,28,共3页
在前期获得11个转胆碱脱氢酶基因(betA)小黑杨株系的基础上,将转基因株系与非转基因对照株系在轻度盐碱地上造林,5 a后对试验林的转基因株系进行PCR分子检测,并运用SPSS软件对其树高、胸径、材积和保存率4个生长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 在前期获得11个转胆碱脱氢酶基因(betA)小黑杨株系的基础上,将转基因株系与非转基因对照株系在轻度盐碱地上造林,5 a后对试验林的转基因株系进行PCR分子检测,并运用SPSS软件对其树高、胸径、材积和保存率4个生长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转betA基因小黑杨外源基因稳定,目前尚未丢失;转基因株系与对照株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和保存率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利用隶属函数法选择的转基因株系T1、T6和T8,为生长速度快、耐盐性高的优良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BETA基因 生长性状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杨FLC基因的克隆及功能解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琦 曲春浦 +1 位作者 郑美珠 刘关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3-369,377,共8页
MADS-box家族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调控开花的转录因子,FLC是其家族成员的编码基因之一。FLC在调节开花过程,其功能的发挥受多个途径的调控。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在小黑杨雄花芽中克隆出FLC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PnFLC。该基因的开放读码框... MADS-box家族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调控开花的转录因子,FLC是其家族成员的编码基因之一。FLC在调节开花过程,其功能的发挥受多个途径的调控。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在小黑杨雄花芽中克隆出FLC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PnFLC。该基因的开放读码框为726bp,编码24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量为27.559kD的蛋白质,蛋白质的等电点为9.37。实时定量荧光PCR结果显示,春化能够使PnFLC在小黑杨根、茎、叶各组织中表达量下调57.9%~84%;启动子GUS染色结果表明,PnFLC启动子在分裂活跃的组织中活性较高。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结果显示,PnFLC可以调控AtAP1、AtSOC1和AtFT基因的表达,同时延迟拟南芥的开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FLC基因 开花调控 春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杨转几丁质酶基因及酶活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志英 张福丽 王占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小黑杨(Populus simonii xP.nigra)是以小叶杨为母本、欧洲黑杨为父本,经人工杂交后选种而得(赵天锡等,1994),具有速生、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及材质好等优点(周以良等,1986),是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之一。但是随着... 小黑杨(Populus simonii xP.nigra)是以小叶杨为母本、欧洲黑杨为父本,经人工杂交后选种而得(赵天锡等,1994),具有速生、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及材质好等优点(周以良等,1986),是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之一。但是随着杨树的广泛栽培,真菌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杨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转化 几丁质酶基因 几丁质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杨PsnAP1-1及PsnAP1-2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爽 郑唐春 +2 位作者 代丽娟 臧丽娜 曲冠证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8-504,共7页
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程中,APETALA1(AP1)基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2个杨树AP1同源基因全长cDNA,暂时命名为PsnAP1-1(GenBank No.KC866354)和PsnAP1-2(GenBank No.KC866355)。PsnAP1-1编码241个氨基酸,... 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程中,APETALA1(AP1)基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2个杨树AP1同源基因全长cDNA,暂时命名为PsnAP1-1(GenBank No.KC866354)和PsnAP1-2(GenBank No.KC866355)。PsnAP1-1编码241个氨基酸,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26 bp,蛋白质分子量为28.1 kD,等电点为8.19;PsnAP1-2编码249个氨基酸,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50 bp,蛋白质分子量为28.7 kD,等电点为9.07。同源性分析表明,PsnAP1-1的核苷酸序列与拟南芥AP1同源基因的一致性为71%,而PsnAP1-2的同源性为67%。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杨树PsnAP1-1和PsnAP1-2基因在根、茎、叶中均不表达,仅仅在花芽组织中表达。分别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PsnAP1-1和pET-PsnAP1-2,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以IPTG诱导该融合蛋白体外表达,结合SDS-PAGE分析,证实这2个基因均表达了约35 kD的蛋白,该结果为深入研究AP1与其他MADS-box蛋白的互作机制及花分生组织的分子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树 APETALA1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杨花粉离体萌发和细胞学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丽娟 李淑娟 +2 位作者 于金海 王柏臣 杨传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41,共6页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的液体培养基组分、温度、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子试验中,蔗糖、H3BO3和CaCl2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温度和pH...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的液体培养基组分、温度、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子试验中,蔗糖、H3BO3和CaCl2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温度和pH值也是如此。在正交试验中,蔗糖、H3BO3、CaCl2、温度和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小黑杨花粉萌发最适的培养基为150g·L-1蔗糖+20mg·L-1H3BO3+40mg·L-1CaCl2,在21℃和pH6.0条件下,花粉的萌发率可以达到46.23%,花粉管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小黑杨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率逐渐提高,花粉管不断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花粉 离体萌发 液体培养基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8个转基因小黑杨株系的抗逆性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海娇 胡雪婷 +3 位作者 李慧玉 姜静 李志新 王雷 《森林工程》 2009年第4期14-18,共5页
以3种转基因(codA、betA、lea)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为材料,选取XC1、XB1、XB2、XB3、XL1、XL5、XL6、XL11共8个株系,非转基因小黑杨为对照,对其进行浓度为0.8%的NaCl胁迫处理,胁迫第6天分别测定叶绿素含量及主要生理... 以3种转基因(codA、betA、lea)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为材料,选取XC1、XB1、XB2、XB3、XL1、XL5、XL6、XL11共8个株系,非转基因小黑杨为对照,对其进行浓度为0.8%的NaCl胁迫处理,胁迫第6天分别测定叶绿素含量及主要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转基因株系的平均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小黑杨的7.9%;POD活性、CAT活性、APX活性都高于对照;膜的损伤程度低于对照;XL1、XL5、XL6、XB4的SOD活性高于对照。总体表现为转基因小黑杨在膜的伤害程度上低于对照,在抗氧化能力上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转基因株系 MDA含量 POD活性 SOD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单倍体小黑杨对天幕毛虫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孟繁君 熊忠平 +4 位作者 范海娟 王志英 刘桂丰 胡春祥 谢淑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39,共2页
以转基因单倍体小黑杨对天幕毛虫幼虫抗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转基因小黑杨可延缓天幕毛虫幼虫发育,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TT1和TT3分别使1~3龄的幼虫发育延缓1.24d和2.92d;取食TT18~19d的幼虫平均体质量与对照相比下降1.42%~17.37%... 以转基因单倍体小黑杨对天幕毛虫幼虫抗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转基因小黑杨可延缓天幕毛虫幼虫发育,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TT1和TT3分别使1~3龄的幼虫发育延缓1.24d和2.92d;取食TT18~19d的幼虫平均体质量与对照相比下降1.42%~17.37%、取食TT38~19d幼虫平均体质量下降10.77%~24.80%;取食TT14~18d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9.52%~49.32%、取食TT34~18d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11.11%~52.70%;取食转基因植株TT1幼虫的蜕皮指数2.969~3.769、毒力为0.010~0.026,取食转基因植株TT3幼虫的蜕皮指数2.906~3.714、毒力为0.032~0.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抗虫基因 天幕毛虫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林1号杨组培叶片不定根的发生与内、外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士杰 姜静 +2 位作者 冯昕 李同华 常万霞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黑林1号杨(小黑杨×波兰15ACL)叶片在外源激素0.3 mg/L NAA的诱导下不定根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诱导10 d左右,叶脉处薄壁细胞开始旺盛活动并脱分化,形成不定根根原基,随后这些根原基细胞群不断分裂和分化,15 ...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黑林1号杨(小黑杨×波兰15ACL)叶片在外源激素0.3 mg/L NAA的诱导下不定根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诱导10 d左右,叶脉处薄壁细胞开始旺盛活动并脱分化,形成不定根根原基,随后这些根原基细胞群不断分裂和分化,15 d以后组培叶片上陆续形成肉眼可观察到的不定根。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测定叶片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IAA、ZR、GA3和ABA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内、外源激素与叶片不定根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定根的发生与内源IAA水平状况有密切关系;ZR对不定根根原基的发生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在不定根的进一步生长发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低水平的GA3、高水平ABA和较高比值的ABA/GA3利于不定根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林1号扬 不定根 根原基 外源激素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杨PsnAP1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爽 郑唐春 +1 位作者 臧丽娜 曲冠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278-2281,2308,共5页
[目的]研究杨树APETALA1基因的功能,为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及杨树成花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杨树为研究对象,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叶盘,并对转基因烟草进行分子水平鉴定。[结果]杨树APETALA1基因已经整合入烟... [目的]研究杨树APETALA1基因的功能,为缩短林木育种周期及杨树成花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杨树为研究对象,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叶盘,并对转基因烟草进行分子水平鉴定。[结果]杨树APETALA1基因已经整合入烟草基因组中,且转基因烟草比野生型提早开花。[结论]杨树APETALA1基因能促进转基因植株开花,为研究杨树成花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AP1 烟草 早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杨应拉木上下侧cDNA文库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凯旋 赵桂媛 +3 位作者 刘关君 刘桂丰 杨传平 魏志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3,共6页
为了研究小黑杨应拉木的形成机制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模拟重力对小黑杨茎生长产生影响后,进行了以下研究:以小黑杨茎应拉木未成熟木质部组织为材料,分别构建了弯曲茎上侧(TW)与下侧(OW)cDNA文库,共获得了6048条高质量的ESTs序列,... 为了研究小黑杨应拉木的形成机制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模拟重力对小黑杨茎生长产生影响后,进行了以下研究:以小黑杨茎应拉木未成熟木质部组织为材料,分别构建了弯曲茎上侧(TW)与下侧(OW)cDNA文库,共获得了6048条高质量的ESTs序列,代表了5007条单一基因,鉴定出437条可能与应拉木形成有关的ESTs。通过比较TW与OW中的ESTs发现,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FLA等细胞壁相关蛋白基因以及MYB等转录因子均在TW中高表达,而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在OW中表达量较高。此外,一些参与信号转导和多糖代谢的基因在TW和OW中出现不同的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应拉木 相对木 木质部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