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鸽疱疹病毒gB基因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李鹏 苏和 +4 位作者 韩慧敏 孟海 王昊 王凤雪 温永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99,共7页
为建立检测鸽疱疹病毒(PiH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研究根据PiHV gB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PiHV 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PiHV qPCR方法最低DNA检出... 为建立检测鸽疱疹病毒(PiH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研究根据PiHV gB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PiHV 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PiHV qPCR方法最低DNA检出浓度为8.62×10^(2)拷贝/μL,敏感性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可特异性区分鸽疱疹病毒与其他多种常见感染鸽的细菌和病毒,其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批间变异系数小于2%;应用该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赛鸽公棚和鸽养殖场采集的30份疑似病鸽肝脏样品进行检测,可快速准确地检出样品中的PiHV,并且检出率比普通PCR方法高。研究表明,建立的PiHV q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能够应用于赛鸽、肉鸽等的鸽疱疹病毒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疱疹病毒 SYBR Green 荧光定量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 G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双向开启硫黄素T/G四链体探针无标记检测牛奶中沙门氏菌方法研究
2
作者 尚慧杰 徐建国 +2 位作者 彭育勃 陈伟 姚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681,687,共6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硫黄素T(ThT)/G-四链体探针无标记检测牛奶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方法。以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为检测目标,设计特异性发卡引物,通过PCR和特异功能的G-四链体实现对沙...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硫黄素T(ThT)/G-四链体探针无标记检测牛奶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方法。以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为检测目标,设计特异性发卡引物,通过PCR和特异功能的G-四链体实现对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在最优反应体系下,沙门氏菌的浓度与信号输出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27.149X+0.292,R^(2)=0.981,其线性范围为10^(2)~10^(6) CFU/mL。纯菌样品和实际样品都能在细菌浓度为10^(2) CFU/mL时检测出信号,表明该方法具有抗基质效应。研究结果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四链体 硫黄素T 沙门氏菌 无标记检测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凝胶芯片的数字PCR精准定量葡萄汁中的大肠杆菌O157
3
作者 易子涵 林星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共9页
建立一种可对葡萄汁中大肠杆菌O157(Escherichia coli O157)直接检测的水凝胶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该方法直接将样本与水凝胶PCR体系混合,通过热裂解释放细菌DNA,利用水凝胶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 建立一种可对葡萄汁中大肠杆菌O157(Escherichia coli O157)直接检测的水凝胶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该方法直接将样本与水凝胶PCR体系混合,通过热裂解释放细菌DNA,利用水凝胶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实现靶标DNA的原位数字PCR扩增,扩增后形成的荧光信号以荧光点形式呈现,荧光点数量与DNA分子数量一一对应,从而实现精确定量分析。针对大肠杆菌O157设计PCR引物,建立方法体系,并进行可行性、灵敏性、特异性及真实样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可低至单细菌水平,无需DNA提取纯化;特异性强,只检出目标细菌;无需样品前处理,并具有良好的抗抑制效果;从制样到结果报告的检测时间可降至40 min以内。所有葡萄汁污染样品均可直接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0%,与稀释涂布平板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平均回收率为96.9%~112.0%,相对标准偏差为3.6%~12.4%。本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无需样品前处理和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于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大肠杆菌O157 水凝胶 数字化聚合酶链式反应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重定量PCR荧光串扰校正
4
作者 王鹏 王振亚 +8 位作者 汪舜 张杰 张哲 杨天航 王弼陡 罗刚银 翁良飞 张翀宇 李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1157,共7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分子生物学常用的检测手段,主要用于对生物的DNA或RNA进行检测。由于荧光光谱重叠和滤光片过滤带宽限制,检测时所获得的荧光数据通常会包含荧光通道之间的串扰,串扰的存在使PCR结果分析变得复杂,并可能影响最终的...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分子生物学常用的检测手段,主要用于对生物的DNA或RNA进行检测。由于荧光光谱重叠和滤光片过滤带宽限制,检测时所获得的荧光数据通常会包含荧光通道之间的串扰,串扰的存在使PCR结果分析变得复杂,并可能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光学元件,并确定通道间的补偿矩阵,可以降低甚至消除荧光串扰。目前荧光补偿矩阵大多通过迭代计算获得,还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从混合的多通道荧光数据中找到荧光补偿矩阵。为了快速获得荧光补偿矩阵,减小计算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中确定主成分的方式,基于搭建的测试平台进行单一染料实验,获得染料的荧光信号在各个检测通道的分布情况,计算得到荧光补偿矩阵。通过分析补偿矩阵,发现对于搭建的硬件系统,Cy5染料对Cy5.5通道串扰较大,串扰比例为8.76%,同时Cy5.5染料对Cy5通道串扰影响也相对较大,比例约为6.2%;其次是ROX染料对HEX通道串扰,比例约为2.68%;HEX染料对FAM通道串扰,比例约为1.58%;FAM染料对HEX通道串扰相对较小,比例约为0.25%,其余通道无明显串扰,与荧光光谱反映的结果一致。采用得到的荧光补偿矩阵对单一染料实验得到的原始荧光数据进行处理,有效去除了非目标通道的荧光串扰,实现了荧光通道数据的解耦,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最后设计了染料颜色分辨实验,将不同浓度的多种染料进行组合测试,并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将得到的数据进行荧光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荧光通道各自的线性相关性较高,五个荧光通道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光谱分析 主成分分析 多重荧光检测 荧光串扰 荧光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利亚姆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恒 李占鸿 +5 位作者 宋子昂 高林 李卓然 廖德芳 肖雷 李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400,共6页
本研究拟建立帕利亚姆病毒(Palyam virus,PALV)血清型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方法用于临床样本或媒介中PALV血清型鉴定。根据我国流行PALV毒株的基因节段2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PALV血清型特异型qRT-PCR方法,... 本研究拟建立帕利亚姆病毒(Palyam virus,PALV)血清型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方法用于临床样本或媒介中PALV血清型鉴定。根据我国流行PALV毒株的基因节段2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PALV血清型特异型qRT-PCR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与重复性进行评估;以我国分离的28株PALV和90份核酸阳性血液样本评估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利用建立的方法对采集库蠓样本中携带的PALV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PALV血清型q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可检出核酸拷贝数下限在22至28 copies·μL^(-1)。对28株PALV的qRT-PCR检测结果与病毒测序鉴定结果一致;对PALV不同感染阶段哨兵动物血液(90份)中的qRT-PCR鉴定结果与分离病毒的血清型鉴定结果一致;建立的方法可准确鉴定库蠓中携带PALV的血清型。本研究建立的PALV血清型qRT-PCR定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强、敏感性与重复性,可用于PALV感染动物与媒介中PALV血清型的鉴定,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亚姆病毒 血清型鉴定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ARM的微流控PCR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帅 胡志刚 +3 位作者 杜喆 祖向阳 王新征 马蓓蓓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79,83,共5页
为了实现微流控设备功能的集成化、提高交互系统的可操作性,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ARM的微流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控制系统及上位机软件的设计方案。系统硬件采用多个嵌入式ARM控制器与功能模块相互协调,制定可扩展的通信机制和协议,实现... 为了实现微流控设备功能的集成化、提高交互系统的可操作性,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ARM的微流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控制系统及上位机软件的设计方案。系统硬件采用多个嵌入式ARM控制器与功能模块相互协调,制定可扩展的通信机制和协议,实现微流控PCR检测过程中的流路运动、温度控制、荧光信号采集等功能的集成控制。采用Qt结合SQLite数据库设计了上位机软件,利用多线程和节点映射,实现对硬件模块的协调控制以及检测信息存储。实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人机交互效果好,可操作性高,满足微流控PCR的集成功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ARM 微流控聚合酶链式反应 控制系统 上位机软件 Q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LFIA的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向四意 苏晓娜 +4 位作者 张咏仪 陈俊杰 杨旭琼 沈玉栋 杨金易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8-932,共5页
该文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进行扩增后,以侧流免疫层析方法(LFIA)对核酸进行检测,建立了一种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设计引物,构建了pUC57-ASFV-(1-1941)质粒作为阳性质控品,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用... 该文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进行扩增后,以侧流免疫层析方法(LFIA)对核酸进行检测,建立了一种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设计引物,构建了pUC57-ASFV-(1-1941)质粒作为阳性质控品,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用于标记抗体建立免疫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在质粒浓度1.6×10^(-2)~1.6×10^(8)copies/μL范围内,得到pUC57-ASFV-(1-1941)阳性质粒的检出限为1.6 copies/μL。该方法与其他猪病毒无交叉,特异性良好,可作为非洲猪瘟现场筛查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免疫层析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PCR方法检测巴氏奶中致病菌的鲁棒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芝荣 张英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51,共9页
为解决巴氏奶货架期短与致病菌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相矛盾问题,建立一种检测巴氏奶中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鲁棒性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方法。旨在常规mPCR的基础上深入研究,... 为解决巴氏奶货架期短与致病菌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相矛盾问题,建立一种检测巴氏奶中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鲁棒性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方法。旨在常规mPCR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提高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首先,针对每个目标菌株选择两种基因,并设计两组特异性引物,建立两套mPCR扩增体系,进行双重检测;然后,在不改变方法灵敏度的前提下,对优化了的退火温度进行范围稳定性选择;最后,将提出方法与国标方法 GB 4789.40-2016、GB 4789.38-2012、GB 4789.4-2016进行比较,同时检测人工污染样品并评价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第一套mPCR检测巴氏奶中三种致病菌可在退火温度59~59.5℃(温差0.5℃)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检测准确性和稳定性,灵敏度为10 CFU/mL。第二套mPCR检测巴氏奶中三种致病菌可在退火温度57.5~58.5℃(温差1℃)的范围内,不影响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灵敏度为10 CFU/mL。采用建立的鲁棒性mPCR方法对人工污染的50份巴氏奶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一致。在检测时效上需要4 h,较国标方法(检测时间为62~148 h)显著(P<0.05)缩短检测时间。该方法对微生物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尤其是对巴氏奶中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和安全控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pcr) 巴氏奶 致病菌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口线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9
作者 周璐露 要慧中 +5 位作者 刘天缘 张佳琳 马丽 任洪英 杨钰莹 林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9,共5页
为特异性检测羊感染仰口线虫的情况,基于仰口线虫IT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退火温度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其属特异性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奥斯特线虫、夏伯特线... 为特异性检测羊感染仰口线虫的情况,基于仰口线虫IT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退火温度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其属特异性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奥斯特线虫、夏伯特线虫、筒线虫、毛圆线虫的DNA样本进行扩增,仅能特异性扩增出仰口线虫的目的条带;该方法成功从仰口线虫中扩增出约500 bp的特异性片段,最低检测浓度为3.6×10^(3)copies/μL;该PCR检测方法对临床奶山羊粪便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羊粪便样品中仰口线虫卵的阳性率为10%,且与显微镜镜检所得的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建立的仰口线虫PCR检测方法敏感性较高且特异性良好,可以应用于临床羊粪便样品中仰口线虫的虫卵检测,为羊仰口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一种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仰口线虫 聚合酶链反应 ITS基因 虫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三温区微流控PCR扩增平台的研制
10
作者 孔振翔 姚延禄 周新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微流控芯片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可提高检测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但目前把核酸提取、扩增、检测功能集成到一块芯片上仍比较困难,此外,微流控芯片专用PCR仪也存在温度控制不够快速、精准的问题。作者采用空间上温度循环代替时间上温度... 微流控芯片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可提高检测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但目前把核酸提取、扩增、检测功能集成到一块芯片上仍比较困难,此外,微流控芯片专用PCR仪也存在温度控制不够快速、精准的问题。作者采用空间上温度循环代替时间上温度循环的设计思路,搭建了一套旋转式三温区微流控PCR扩增平台,对大肠杆菌进行核酸提取和扩增。结果表明,旋转式三温区微流控PCR扩增平台拥有较好的热均匀性和热稳定性,平台的升降温速率分别为3.5℃/s和2.67℃/s,单次循环时间为110 s。与9700型PCR仪相比,所建平台的温度控制方案更为简单、升降温速率更高、循环时间更短。本研究结果可为实现核酸提取、扩增一体化的微流控PCR设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核酸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喙羽症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1
作者 彭腾 王茜晨 +5 位作者 杨尚彤 李藤 朱小甫 吴旭锦 尹宝英 郑红青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9期25-27,共3页
为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检测鹦鹉喙羽症病毒PCR方法,给临床快速诊断鹦鹉喙羽症提供技术支持,根据Genbank上公开的鹦鹉喙羽症病毒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找出高保守区域,设计了1对检测引物,提取鹦鹉喙羽症病毒阳性样品DNA模板,对扩增体系和反应... 为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检测鹦鹉喙羽症病毒PCR方法,给临床快速诊断鹦鹉喙羽症提供技术支持,根据Genbank上公开的鹦鹉喙羽症病毒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找出高保守区域,设计了1对检测引物,提取鹦鹉喙羽症病毒阳性样品DNA模板,对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一系列调整,确定理想的PCR反应方案;通过10倍梯度稀释DNA模板法,确定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极限;应用该方法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痘病毒和Ⅰ群禽腺病毒4型这6种禽病病原,确定方法的特异性;运用该PCR方法检测90份临床样品,测试其实用性。结果表明,设计的检测引物能特异性扩增鹦鹉喙羽症病毒,其它6种家禽病毒均为阴性,其检测DNA浓度的下限是3.725×10^(-6)ng/μL。临床应用表明,90份疑似病料有28份为阳性,阳性率为31.1%。成功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鹦鹉喙羽症病毒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喙羽症 病毒 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转化体通用PCR检测体系建立
12
作者 王晶 张晓磊 +3 位作者 白玉 盛宇欣 关海涛 温洪涛 《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44,共11页
【目的】为解决不同转化体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不统一问题,建立通用PCR检测体系,进而提升转化体鉴定效率。【方法】通过收集国内外转基因材料的转化体特异性PCR鉴定方法,比较其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的差异,选择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参数作为... 【目的】为解决不同转化体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不统一问题,建立通用PCR检测体系,进而提升转化体鉴定效率。【方法】通过收集国内外转基因材料的转化体特异性PCR鉴定方法,比较其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的差异,选择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参数作为通用参数。利用不同玉米转基因材料,验证转化体特异性通用PCR定性检测方法。【结果】建立通用普通PCR扩增体系:总体积25.0μL、25 mmol/L MgCl_(2)溶液1.5μL、2.5 mmol/L dNTPs混合溶液2.0μL、靶标和内参上下游引物终浓度0.4μmol/L、Taq DNA聚合酶0.025 U/μL、25 mg/L DNA模板2.0μL,LOD 0.1%;反应条件: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8℃退火30 s,72℃延伸30 s、共进行35次循环、72℃终延伸7 min。通用实时荧光PCR定性鉴定扩增体系:总体积20.0μL、25 mmol/L MgCl_(2)溶液2.0μL、dNTPs混合溶液(各2.5 mmol/L)1.6μL、靶标和内参上下游引物和探针终浓度0.4μmol/L、Taq DNA聚合酶0.04 U/μL、25 mg/L DNA模板2.5μL,LOD 0.1%;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5 min、95℃起始变性15 s、60℃退火延伸60 s、40个循环。【结论】不同转化体材料可以利用本研究建立的通用PCR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体 聚合酶链式反应 扩增体系 反应条件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63
13
作者 胡清海 刘晓文 +5 位作者 赵世华 张知良 丁铲 苗晋锋 刘华雷 赵东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1-473,共3页
根据已发表的鸭疫里默氏杆菌 15型CVL110 / 89株编码 4 2_kDa主要外膜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 ,建立PCR方法 ,对 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及野外病死鸭病料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 根据已发表的鸭疫里默氏杆菌 15型CVL110 / 89株编码 4 2_kDa主要外膜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 ,建立PCR方法 ,对 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及野外病死鸭病料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DNA都可扩增出 80 9bp的DNA片段 ,而对照的 2株大肠杆菌和 1株沙门氏菌纯培养物DNA扩增结果为阴性 ;在对 2 4只不同鸭场病死鸭肝、脑的检测中 ,脑的检出率为 19/ 2 4 (高于细菌分离的 13/ 2 4 ) ,肝脏的检出率为 11/ 2 4 (高于细菌分离的 8/ 2 4 )。由此可见 ,建立的PCR技术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鉴定和快速诊断 (取脑组织 )。但此方法是否对其他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也适用 ,有待于收集这些血清型的菌株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鸭疫里默氏杆菌 检测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法快速检测鸭疫里氏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杨建远 邓舜洲 何后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9-442,共4页
根据Gen-Bank中25株鸭疫里氏杆菌(RA)的外膜蛋白A(OmpA)基因序列,在其高度保守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建立了鸭疫里氏杆菌的快速、准确PCR检测方法。RA参考菌株J04(2型)、J07(JX1型)均能扩增出671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鸭源大... 根据Gen-Bank中25株鸭疫里氏杆菌(RA)的外膜蛋白A(OmpA)基因序列,在其高度保守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建立了鸭疫里氏杆菌的快速、准确PCR检测方法。RA参考菌株J04(2型)、J07(JX1型)均能扩增出671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鸭源大肠杆菌、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源沙门氏菌、鸭源葡萄球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PCR产物经EcoRI酶切鉴定得494bp和177bp两个预期条带。最低检出基因组DNA浓度为800fg。用全菌体进行PCR时,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60株RA均能够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25份临床疑似病例的分离菌株的PCR扩增阳性率与生化鉴定率完全一致。该方法表明能从病料组织培养8h的混合菌群中快速、准确地检测到RA,可用于RA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快速检测 pcr pcr检测方法 多杀性巴氏杆菌 流行病学调查 特异性引物 pcr产物 DNA浓度 pcr扩增 基因序列 外膜蛋白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葡萄球菌 酶切鉴定 分离鉴定 生化鉴定 分离菌株 疑似病例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环状病毒2型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5
15
作者 曹胜波 陈焕春 +3 位作者 肖少波 何启盖 徐引弟 刘军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6,共4页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猪环状病毒 2型 (PCV 2 )的全基因组序列 ,设计一对 2型特异性引物 ,对可疑病料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MD 18 T载体上并克隆到大肠杆菌DH5α中 ,经提取质粒进行PCR、酶切、测序鉴定 ,证明扩增出了PCV 2的目的...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猪环状病毒 2型 (PCV 2 )的全基因组序列 ,设计一对 2型特异性引物 ,对可疑病料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MD 18 T载体上并克隆到大肠杆菌DH5α中 ,经提取质粒进行PCR、酶切、测序鉴定 ,证明扩增出了PCV 2的目的片段。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收录的PCV 2序列进行比较 ,发现同源性均在90 %以上。用该PCR方法在 43份可疑病料中检测到了 12份PCV 2阳性病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环状病毒2型 检测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7
16
作者 钟伟军 赵明秋 +1 位作者 张彩虹 陈金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6-1221,共6页
目的寻求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技术方法支持。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编码侵袭蛋白E(invasion protean E,invE)的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对沙门氏菌株及非沙门氏株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建立了沙门氏菌特异、敏感和快速的PCR检测方法,并对食... 目的寻求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技术方法支持。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编码侵袭蛋白E(invasion protean E,invE)的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对沙门氏菌株及非沙门氏株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建立了沙门氏菌特异、敏感和快速的PCR检测方法,并对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该方法能检测出3.0×102cfu/mL纯培养的沙门氏菌,4种人工染菌食品的模拟检测结果显示,当各食品中初始含菌量分别为1.5cfu/g(火腿肠)、2.4cfu/g(鲜猪肉)、1cfu/ml(包装鲜奶)和1cfu/g(鲜鸡蛋)时,分别经过6h、18h、12h和18h增菌,PCR检测为阳性,而阴性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方法具有耗时少,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费用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沙门氏菌 聚合酶链反应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Dx5的PCR检测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晓科 魏益民 +5 位作者 王新中 李小军 魏凌基 刘斌 高云村 李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8,48,共6页
为 Dx5基因设计了 1对特异引物 ,选用 HMW- GS在 Glu Dx1位点已知的 2 2个材料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该引物的准确率达到 10 0 %,完全可以作为 Dx5基因的检测引物。利用这 1对引物 ,通过 PCR技术对 4 0种材料的 Dx5基因进行了检测 ... 为 Dx5基因设计了 1对特异引物 ,选用 HMW- GS在 Glu Dx1位点已知的 2 2个材料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该引物的准确率达到 10 0 %,完全可以作为 Dx5基因的检测引物。利用这 1对引物 ,通过 PCR技术对 4 0种材料的 Dx5基因进行了检测 ,发现仅有 986 0 5 ,陕 2 5 3,郑州 891,97- 2 14 3,绵阳 96 171- 10 ,绵阳 19,中 1813- 1和绵阳 11等 8个品种 (系 )携带 Dx5基因 ,占待测材料总数的 2 0 .0 %,远远低于北美小麦品种中 Dx5基因的携带率。研究中还发现 ,对检测优质面包烘烤品质基因而言 ,PCR方法是最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检测 小麦品质 pcr技术 Dx5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48
18
作者 钟伟军 赵明秋 +2 位作者 邓中平 陈金顶 徐艳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0-224,共5页
根据编码鼠伤寒沙门氏菌肠毒素st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和荧光探针,通过对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摸索,建立了检测沙门氏菌的核酸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沙门氏菌结果均为阳... 根据编码鼠伤寒沙门氏菌肠毒素st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和荧光探针,通过对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摸索,建立了检测沙门氏菌的核酸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沙门氏菌结果均为阳性,而非沙门氏菌均为阴性;对带有沙门氏菌肠毒素stn基因的阳性质粒的检测敏感性为4个/μL。用该方法对人工污染沙门氏菌的鲜猪肉和鲜鸡蛋进行检测,当检样中沙门氏菌初始含菌量分别为1 CFU/g(鲜猪肉)和1 CFU/g(鲜鸡蛋),经过12 h的增菌后,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此研究为食品中沙门氏菌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同时检测水中多种肠道病毒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崇淼 刘永军 +1 位作者 王晓昌 薛小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通用引物RT-PCR技术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方法.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B3型作为参考病毒株,根据肠道病毒RNA5′非编码区中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序列来设计通用引物.比较了M-MLV酶和AMV酶的逆转录效果,AMV酶能够成... 建立了一种利用通用引物RT-PCR技术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方法.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B3型作为参考病毒株,根据肠道病毒RNA5′非编码区中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序列来设计通用引物.比较了M-MLV酶和AMV酶的逆转录效果,AMV酶能够成功地从地表水和生活污水中逆转录病毒RNA,更适于实际应用.对比研究了PCR过程中的退火温度,c(Mg2+)等因素对RT-PCR检测结果的影响,选择退火温度55℃,c(Mg2+)为2 mmol/L的反应条件,优化了RT-PCR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水样中接种的连续稀释的病毒,确定了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38 CCID50.考察人工污染的地表水、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样品发现,检测灵敏度基本一致.该方法可应用在实际环境的肠道病毒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通用引物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样品中志贺氏菌的快速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胡建华 李洁莉 +1 位作者 马兆飞 陆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33-437,共5页
建立牛奶中快速检测志贺氏菌的有效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志贺氏菌ipa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筛选合适的DNA模板制备方法,采用快速常规PCR和定量实时PCR结合,对培养液中及牛奶阳性样品中的志贺氏菌进行检测,检测敏感度可达到2... 建立牛奶中快速检测志贺氏菌的有效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志贺氏菌ipa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筛选合适的DNA模板制备方法,采用快速常规PCR和定量实时PCR结合,对培养液中及牛奶阳性样品中的志贺氏菌进行检测,检测敏感度可达到2CFU/ml,检出时间小于20h。新建的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快速、准确检测牛奶中志贺氏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志贺氏菌 ipaH:牛奶 REAL-TIME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