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4篇文章
< 1 2 2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纳滨对虾肌质钙结合蛋白纯化鉴定、理化特性及抗原表位分析
1
作者 陈伟 周军君 +2 位作者 陈雅纯 贾英民 马爱进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7,共8页
以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原料,分离纯化和鉴定过敏原肌质钙结合蛋白(sarcoplasmiccalcium-binding protein,SCP),对其理化性质(免疫活性、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及消化稳定性)、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蛋白... 以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原料,分离纯化和鉴定过敏原肌质钙结合蛋白(sarcoplasmiccalcium-binding protein,SCP),对其理化性质(免疫活性、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及消化稳定性)、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蛋白粗提、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纯化得到的蛋白分子质量为21.6 kDa,经鉴定,该蛋白为凡纳滨对虾SCP,肽段覆盖率达93.26%。凡纳滨对虾SCP具有较强的免疫活性,在热处理温度≥65℃和强酸强碱条件下免疫活性减弱;SCP对肠液消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对胃液消化稳定性较差。凡纳滨对虾SCP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6%、16.9%、17.5%、39.6%。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结合免疫学技术最终预测识别出8条凡纳滨对虾SCP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肌质钙结合蛋白 稳定性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4促进创伤性脑损伤后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炎症反应
2
作者 张晓亚 王昆鹏 +3 位作者 李爽 郑保平 孙震 王海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在调控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野生型C57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Fabp4基因敲除(Fabp4^(-/-))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每组6只。通过West...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在调控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野生型C57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Fabp4基因敲除(Fabp4^(-/-))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每组6只。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脑组织Fabp4、IL-1β、TNF-α、NLRP3、Caspase-1和ASC蛋白的表达;采用干湿重量比法测定脑含水量;尼氏染色评估神经损伤;组织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小胶质细胞M1极化标志物(CD86和iNOS)、M2极化标志物(CD206)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极化标志物(C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BV2细胞培养上清中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MitoSOX Red荧光染料评估各组BV2细胞线粒体ROS水平;ELISA检测TBI后脑组织中丙二醛和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免疫荧光检测BV2细胞中NLRP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野生型小鼠中,与假手术组相比,TBI组损伤部位脑组织中Fabp4蛋白表达在损伤后12 h开始显著升高(P<0.01),并在3 d时达到高峰(P<0.01)。与野生型TBI组相比,Fabp4^(-/-)小鼠TBI组的IL-1β和TNF-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脑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Fabp4敲除显著减小了TBI后的脑损伤体积(P<0.05)。免疫荧光实验显示,Fabp4敲除抑制TBI后小胶质细胞M1极化,促进M2极化,但对星形胶质细胞极化无显著影响。细胞实验表明,Fabp4过表达显著增加BV2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均P<0.01)及线粒体ROS生成(P<0.01)。LPS刺激BV2细胞后Fabp4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Fabp4抑制剂BMS309403干预可显著降低IL-1β和TNF-α水平(均P<0.05)及线粒体ROS生成(P<0.01)。在小鼠模型中,Fabp4^(-/-)小鼠TBI组的丙二醛和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TBI组(均P<0.01)。此外,Fabp4过表达导致BV2细胞中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水平显著增加(均P<0.01),ROS清除剂可显著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P<0.05,P<0.01)。在小鼠模型中,Fabp4^(-/-)小鼠TBI组的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TBI组(P<0.05,P<0.01)。结论Fabp4通过调控线粒体ROS产生和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促进TBI后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反应,为TBI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4 创伤性脑损伤 小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线粒体ROS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及钙结合蛋白与植物耐盐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程 杜春艳 +5 位作者 崔现芬 李延璨 李景娟 宋杰 崔冰 高建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0,共8页
土壤盐渍化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Ca^(2+)是植物细胞的第二信使,在应对盐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植物的钙结合蛋白通过结合Ca^(2+)来响应外界信号。钙结合蛋白属于一个庞大的基因超家族,包含四个亚家族,分别是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s)及其相... 土壤盐渍化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Ca^(2+)是植物细胞的第二信使,在应对盐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植物的钙结合蛋白通过结合Ca^(2+)来响应外界信号。钙结合蛋白属于一个庞大的基因超家族,包含四个亚家族,分别是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s)及其相关蛋白激酶(CRKs)、钙调蛋白(CaM)、类钙调蛋白(CMLs)和类钙调磷酸酶B蛋白(CBL)及CBL相互作用蛋白激酶(CIPK)。植物在应对盐胁迫时,钙结合蛋白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Ca^(2+)及钙结合蛋白在植物耐盐中的研究进展,主要探讨了Ca^(2+)对盐胁迫作物的调节作用,以及钙结合蛋白在作物耐盐机制中的功能,最后对钙结合蛋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结合蛋白 盐胁迫 耐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种子小蜂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婕 薛赵卓 +3 位作者 师文丽 郑海霞 牛颜冰 张仙红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8,共14页
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在黄芪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huonchili Liao et Fan识别并为害中药材黄芪种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明黄芪种子小蜂的嗅觉识别机理,本研究建立了黄芪种子小蜂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 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在黄芪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huonchili Liao et Fan识别并为害中药材黄芪种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明黄芪种子小蜂的嗅觉识别机理,本研究建立了黄芪种子小蜂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和鉴定嗅觉识别相关的气味结合蛋白基因。采用Illumina HiSeq平台对黄芪种子小蜂成虫触角转录组进行分析,在COG、GO、KEGG、KOG、Pfam、Swissprot、TrEMBL、eggNOG、Nr等公共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注释,根据注释信息筛选黄芪种子小蜂OBP基因;利用DNAMAN和MEGA 11.0软件分析OBP基因结构特点及进化关系;通过RT-qPCR技术检测黄芪种子小蜂雌、雄成虫触角中OBP基因的表达量及被不同挥发物诱导后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从黄芪种子小蜂成虫触角转录组中共获得98655条unigenes,其中54670条unigenes在公共数据库被注释到,从注释结果中筛选到25个BhuoOBPs,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除BhuoOBP14、BhuoOBP19外,其余23个BhuoOBPs均包含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属于classic OBPs。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大部分BhuoOBPs与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等小蜂总科昆虫的OBPs氨基酸序列聚到一起,表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较近。RT-qPCR结果显示,在10μg/μL的引诱剂罗勒烯诱导下,雌虫触角中BhuoOBP18和雄虫触角中BhuoOBP21表达上调最显著,分别为对照的147.4倍和615.6倍;在100μg/μL的驱避剂4-萜烯醇诱导下,雌虫触角中BhuoOBP22和雄虫触角中BhuoOBP10上调最显著,分别为对照的742.4倍和1684.4倍。本研究建立了黄芪种子小蜂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鉴定并分析了BhuoOBPs基因在不同挥发物诱导下触角中的表达量,为进一步研究黄芪种子小蜂嗅觉识别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种子小蜂 转录组测序 气味结合蛋白 触角 RT-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带结合蛋白ZPBP2在公猪睾丸中的表达调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张霞 冯彩平 +2 位作者 王瑞 贺莹 王海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443,共9页
【目的】研究ZPBP2在滇南小耳猪(Diannan small-eared pig,DSE)中的基因结构和蛋白网络调控特征,探寻其在猪受精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RNA测序技术对成年DSE的睾丸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ZPBP2在睾丸中的表达量,分析ZPBP2... 【目的】研究ZPBP2在滇南小耳猪(Diannan small-eared pig,DSE)中的基因结构和蛋白网络调控特征,探寻其在猪受精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RNA测序技术对成年DSE的睾丸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ZPBP2在睾丸中的表达量,分析ZPBP2基因结构和蛋白特征;分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邻近基因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而挖掘ZPBP2的互作蛋白,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预测潜在调控的ceRNA并构建调控网络图。【结果】ZPBP2编码区全长981 bp,含有8个外显子以及7个内含子,编码326个氨基酸;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的占比最高,含有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并且含有信号肽;进化分析表明,ZPBP2在各物种中均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以及同源性;蛋白互作分析发现ZPBP2与ZP3R、CCT6A、CCT8、ZPBP、CCT3等多种蛋白均存在互作关系;GO与KEGG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蛋白主要富集在受精、精子与透明带的结合、糖解与糖代谢合成以及碳代谢等信号通路上;功能注释发现ZPBP2在免疫球蛋白产生的负向调节、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调节以及精子与透明带的结合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ceRNA网络图分析表明ZPBP2受ssc-miR-122-5p靶向调控。【结论】ZPBP2基因在DSE受精过程中参与了表达调控,获得的结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猪精子发生过程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带结合蛋白2 精子发生 蛋白互作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冷诱导RNA结合蛋白与脓毒症
6
作者 杨冬梅 孟子烨 +2 位作者 王小荣 牛春雨 赵自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8-1228,共11页
应激时,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CIRP)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外CIRP(extracellular CIRP,eCIRP)作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通过多种机制扩大炎症,引起炎症反应失控,进而参与了脓毒症等危... 应激时,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CIRP)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外CIRP(extracellular CIRP,eCIRP)作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通过多种机制扩大炎症,引起炎症反应失控,进而参与了脓毒症等危重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靶向CIRP的一些药物,通过降低CIRP表达、减少eCIRP释放、中和eCIRP或干预受体结合等不同路径,发挥了良好的抗脓毒症作用。本文综述CIRP的释放机制以及eCIRP在脓毒症进程中的作用,期望靶向eCIRP为防治脓毒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 脓毒症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4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岩 杨永林 +3 位作者 杨华 余乾 张文喆 张宾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77,共6页
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的一员,主要表达于动物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内,通过脂肪酸转运参与细胞代谢和细胞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与炎症反应、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在畜禽生产中,FABP... 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的一员,主要表达于动物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内,通过脂肪酸转运参与细胞代谢和细胞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与炎症反应、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在畜禽生产中,FABP4可通过调控脂肪沉积速度影响畜禽生长与饲料利用效率,通过改变脂肪沉积位置与方式影响肉质风味,检测FABP4水平可以预防一些代谢类疾病的发生。在遗传改良中,FABP4可作为潜在的遗传标记,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加快育种进度。同时,FABP4与蛋、奶等畜禽副产品生产有关。文章将对FABP4的基因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概述,以期为畜禽生产实践和育种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4 生物学作用 畜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色素结合蛋白与载脂蛋白B乘积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李国花 蔡文玉 +6 位作者 张登庆 陈子敏 杨洁 曾建兴 张一帆 金诗佳 陈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4-962,972,共10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复合标志物血色素结合蛋白(hemopexin,Hpx)与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的乘积(Hpx·apoB)与冠心病的关系,评估其在临床风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107例冠心病患者和33...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复合标志物血色素结合蛋白(hemopexin,Hpx)与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的乘积(Hpx·apoB)与冠心病的关系,评估其在临床风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107例冠心病患者和33例非冠心病对照者血浆Hpx,收集临床资料后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x·apoB与冠心病的关联强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净重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冠心病组Hpx·apo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px·apoB值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中均显著升高(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x·apoB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54,95%CI:1.336~4.881,P<0.01)。ROC曲线显示其单独预测冠心病的AUC为0.667,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联合后预测效能显著提升:ΔAUC=0.106(P<0.05),NRI=15.6%(P<0.05)。与临床风险模型整合后展现出更高的预测价值,整合Framingham评分:ΔAUC=0.076(P=0.139),NRI=27.0%(P<0.01);整合SCORE评分:ΔAUC=0.142(P=0.093),NRI=37.55%(P<0.001)。亚组分析显示,Hpx·apoB在男性、吸烟者和肾功能受损患者中对冠心病的预测能力更强(P<0.05)。结论:Hpx·apoB作为氧化应激-脂质代谢的复合指标,可独立预测冠心病风险,与临床风险评分联合时显著改善风险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色素结合蛋白 载脂蛋白B 风险分层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结合蛋白4基因突变致少年型肾消耗病1例报告
9
作者 姜治仲 高宇 +1 位作者 蔡斌 周霖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9-702,共4页
1病例资料患儿男,年龄为12岁1个月,因“多饮多尿1年,下肢酸痛1周、加重伴乏力2 d”,于2021年6月27日收入我院。2021年6月27日患儿至我院儿科就诊,血生化检查示血钾1.7 mmol/L、尿素14.6 mmol/L、肌酐280μmol/L,尿常规示蛋白质弱阳性,... 1病例资料患儿男,年龄为12岁1个月,因“多饮多尿1年,下肢酸痛1周、加重伴乏力2 d”,于2021年6月27日收入我院。2021年6月27日患儿至我院儿科就诊,血生化检查示血钾1.7 mmol/L、尿素14.6 mmol/L、肌酐280μmol/L,尿常规示蛋白质弱阳性,心电图示T波改变、ST段缩短。曾在7岁时行鼻息肉切除术,转归良好;1年前可疑“腰部外伤”史,未处理。否认家族性肾脏疾病、周期性麻痹病史。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16/66 mm Hg(1 mm Hg=0.133k Pa),BMI27.3kg/m^(2);颈下、腋窝及腹股沟可见色素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消耗病 结合蛋白4 基因突变 终末期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4对卡介苗感染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分泌的调控作用
10
作者 赵燕萍 王晓平 +3 位作者 于嘉霖 宫照乾 吴晓玲 邓光存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84-3494,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对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的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分泌的调控作用。首先,本研究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靶细胞,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敲减FABP4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对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的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分泌的调控作用。首先,本研究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靶细胞,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敲减FABP4的表达,并结合BCG感染,通过荧光定量PCR、ELISA等方法检测趋化因子的表达差异。随后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先通过腹腔注射FABP4抑制剂BMS-309403抑制FABP4功能,随后以气道灌注的方式感染BCG,利用Western blot、ELISA检测肺脏趋化因子分泌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损伤;涂布平板法检测小鼠肺组织菌载量。结果显示:与未感染组相比,BCG感染的RAW264.7细胞趋化因子CCL2、CCL3、CXCL2、CXCL10、CXCL11的mRNA表达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上调。并在感染复数为10感染时间为12 h时已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与BCG组相比,FABP4敲减结合BCG组,细胞内与细胞上清中CCL3(P<0.001)、CXCL2(P<0.01)的表达量极显著下调,而CCL2、CXCL10、CXCL11的表达量无差异;小鼠研究发现,BMS-309403会降低小鼠肺组织以及血清中趋化因子CCL3(P<0.001)、CXCL2(P<0.001)的表达,并减弱BCG感染后C57BL/6J小鼠肺组织损伤。平板涂布法检测发现,BMS-309403极显著上调BCG感染后小鼠肺部菌的含量(P<0.001)。综上表明,FABP4促进BCG感染的RAW264.7巨噬细胞、小鼠肺组织趋化因子的表达和肺部病菌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巨噬细胞 脂肪酸结合蛋白4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冻蛋白冰结合位点特征及其研究综述
11
作者 杨如意 廖丽 胥义 《极地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冰结合位点(Ice-binding site,IBS)是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与冰晶冰面结合、发挥抗冻作用的关键部分,对揭示AFPs调控冰晶成核的作用和机制十分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AFPs与冰结合机制及其IBS;其次,分别选取了动物、植... 冰结合位点(Ice-binding site,IBS)是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与冰晶冰面结合、发挥抗冻作用的关键部分,对揭示AFPs调控冰晶成核的作用和机制十分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AFPs与冰结合机制及其IBS;其次,分别选取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来源的AFPs,并对其IBS氨基酸序列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AFPs的IBS都存在一个或多个重复的氨基酸序列与冰晶结合,而且这些氨基酸通常具有疏水性或者亲水性弱、侧链短等特点,使IBS相对疏水和平坦。一般而言,相同类型AFPs的IBS结构类似。AFP I的IBS氨基酸序列为TAA(A),Ca^(2+)依赖型AFP II的IBS均为DTTLTE,昆虫AFPs的IBS一般由TXT序列构成。微生物来源的AFPs可能因种属间差异大,IBS氨基酸序列、结构特征无明显规律。最后,归纳了2种IBS鉴定方法。氨基酸定点突变是IBS鉴定的主要方法,而分子模拟是对氨基酸定点突变的辅助验证。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AFPs的IBS规律,为AFPs IBS的比较研究及抗冻机制解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冻蛋白 结合位点 氨基酸突变 分子模拟 热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结合蛋白对小鼠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12
作者 钟敏 孙业祥 方皓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8-1484,共7页
目的通过对比C57BL/6J野生型(WT)小鼠和LBP基因敲除(LBP-/-)小鼠烫伤创面的愈合速度及愈合质量差异,探索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对皮肤重建过程的影响。方法基于WT小鼠和LBP-/-小鼠,建立背部皮肤烫伤模型,烫伤后定期观察小鼠背部皮肤创面... 目的通过对比C57BL/6J野生型(WT)小鼠和LBP基因敲除(LBP-/-)小鼠烫伤创面的愈合速度及愈合质量差异,探索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对皮肤重建过程的影响。方法基于WT小鼠和LBP-/-小鼠,建立背部皮肤烫伤模型,烫伤后定期观察小鼠背部皮肤创面愈合情况,并进行图像采集与称重。待瘢痕成熟后,取材进行HE染色、油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估新生皮肤质量。结果WT小鼠和LBP-/-小鼠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分别为18 d和24 d,LBP缺失会导致创面愈合速度变慢。皮肤组织病理染色结果表明,相比WT小鼠,LBP-/-小鼠的皮肤新生脂肪层更薄、毛囊数量较少,且附属器腺体发育不良;LBP-/-小鼠的成熟瘢痕组织更厚,且胶原含量更高。结论LBP-/-小鼠烫伤后,LBP缺失会导致创面愈合速度减慢且存在皮肤结构重建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结合蛋白 烫伤模型 创面修复 脂代谢 蛋白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CELF1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严妍 张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3-677,共5页
CELF1是一种多功能RNA结合蛋白,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在机体生长和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CELF1参与mRNA剪接、稳定性和翻译调控,影响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进程。近年来,CELF1被发现参与多种非肿瘤疾病的进程,如1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心肌肥... CELF1是一种多功能RNA结合蛋白,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在机体生长和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CELF1参与mRNA剪接、稳定性和翻译调控,影响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进程。近年来,CELF1被发现参与多种非肿瘤疾病的进程,如1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心肌肥大、白内障和2型糖尿病。此外,CELF1在多种癌症中异常表达,如结直肠癌、肝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胶质瘤和乳腺癌,与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耐药性密切相关。CELF1被视为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但仍有待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F1 RNA结合蛋白 疾病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蝙蛾气味结合蛋白EsigOBP8与桉树挥发物的结合特性
14
作者 张森哲 刘佳欣 +3 位作者 付恒飞 邱峙嵩 杨振德 胡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目的】桉蝙蛾是近年来在广西、广东地区危害桉树最严重的蛀干害虫之一。为了研发高效的防控技术,本研究从桉蝙蛾嗅觉识别机制入手,分析桉扁蛾关键嗅觉基因EsigOBP8的结构特征和结合特性,为基于嗅觉识别干扰的新型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 【目的】桉蝙蛾是近年来在广西、广东地区危害桉树最严重的蛀干害虫之一。为了研发高效的防控技术,本研究从桉蝙蛾嗅觉识别机制入手,分析桉扁蛾关键嗅觉基因EsigOBP8的结构特征和结合特性,为基于嗅觉识别干扰的新型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转录组筛选,采用RACE技术获得EsigOBP8全长序列,采用SWISS-MODEL构建其三维结构,利用Procheck等评估软件评估其质量。随后,借助AutoDock Tools软件对EsigOBP8与64种桉树主要挥发物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EsigOBP8基因的mRNA全长805 bp,ORF区全长549 bp,编码182个氨基酸。其中5′非编码区108 bp,具有真核生物帽子结构(m7GPPPN结构),3′非编码区148 bp,具有ployA尾结构。序列对比显示,EsigOBP8与冈比亚按蚊OBP47(NT_078265.2)的相似性为33%。分子对接结果表明,EsigOBP8与葑酮的结合能力最强,其次依次为罗汉柏烯、(+)-香橙烯、左旋樟脑(-)和桉叶油醇。5种桉树挥发物的关键结合点位为ALA-126、ILE-25和PHE-129残基,关键作用力均为疏水作用。【结论】桉叶油醇作为桉树主要挥发物,为主要配体与气味结合蛋白EsigOBP8结合,可诱导桉蝙蛾幼虫产生电生理反应,该嗅觉识别在桉蝙蛾3龄幼虫的寄主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左旋樟脑(-)、(+)-香橙烯和罗汉柏烯虽为桉树受害树干中的微量挥发物,但其通常对昆虫具有引诱活性,也可能参与了桉蝙蛾幼虫嗅觉识别过程。综上,EsigOBP8可能是桉蝙蛾3龄幼虫识别寄主(尤其是寄主中桉叶油醇)的关键嗅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蝙蛾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气味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介导细胞焦亡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赫名扬 王成志 +3 位作者 杨振耀 许宇飞 李东东 刘培民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3-1051,共9页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与炎症小体密切相关,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是最常见的炎症小体,可通过上调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和消皮素D(GSDMD)的表达,启动经典途径激...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与炎症小体密切相关,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是最常见的炎症小体,可通过上调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和消皮素D(GSDMD)的表达,启动经典途径激活细胞焦亡。天然产物具有来源广泛、结构多样等特点,大量研究证明,天然产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如皂苷类化合物柴胡皂苷-D、重楼皂苷VI等;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黄芩苷等;生物碱类化合物苦参碱、紫杉醇等;多糖类化合物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等;酚类化合物姜黄素、大黄酚;萜类化合物葫芦素B以及天花粉蛋白、黄独素B等均具有通过调节NLRP3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细胞焦亡 肿瘤 胱天蛋白酶-1 消皮素D 皂苷类 黄酮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编码基因的体外转录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16
作者 周雪 高磊 +3 位作者 张瑾宬 袁思凌 操蓉 刘丽娜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为获得能表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体外转录mRNA,将设计、优化并合成的RBD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BD;重组质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293T后,We... 为获得能表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体外转录mRNA,将设计、优化并合成的RBD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BD;重组质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293T后,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RBD的表达;以表达RBD的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包含T7启动子的RBD基因片段作为体外转录模板,之后利用T7转录试剂盒体外转录获得修饰的RBD mRNA,添加多聚腺苷酸尾后使用RNA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纯化后的RBD mRNA转染至293T细胞中,利用Western blot进行目的蛋白表达鉴定。结果显示,编码RBD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在293T细胞中表达外源蛋白,体外转录获得修饰的RBD mRNA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翻译,表达的RBD蛋白能与抗RBD的单克隆抗体反应,具有免疫反应原性,为SARS-CoV-2 RBD mRNA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刺突蛋白 受体结合结构域 体外转录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磷脂酶A2、S100钙结合蛋白B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联系
17
作者 贾燕燕 孙翊嘉 +1 位作者 赵迪 宋彦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49,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磷脂酶A2(PLA2)、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将115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非进展组,100例健康...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磷脂酶A2(PLA2)、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将115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非进展组,100例健康人员为健康组。将观察组分为无斑块组34例、斑块稳定组45例和斑块不稳定组41例。分析血清PLA2、S100B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ROC分析二者对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价值。随访1年,以复发和死亡为终点事件分析生存率。结果斑块稳定组、斑块不稳定组血清PLA2、S100B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LA2、S100B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ROC显示二者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P<0.05)。结论血清PLA2、S100B在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水平升高,与颈动脉斑块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磷脂酶A2 S100钙结合蛋白B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米稻血红素结合蛋白rHBP2抗氧化的功能
18
作者 黄卉 汪海洋 +5 位作者 张彩云 李志作 安建辉 曾智 卢延克 方庆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6-153,共8页
目的:探究从红米稻中克隆的血红素结合蛋白(heme-binding protein,HBP)基因rHBP2的原核表达产物的抗氧化功能。方法:分子克隆目标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大肠杆菌转化、表达进而分离目标蛋白rHBP2,鉴别其体外结合血红素与抗氧化活性;进一... 目的:探究从红米稻中克隆的血红素结合蛋白(heme-binding protein,HBP)基因rHBP2的原核表达产物的抗氧化功能。方法:分子克隆目标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大肠杆菌转化、表达进而分离目标蛋白rHBP2,鉴别其体外结合血红素与抗氧化活性;进一步采用rHBP2蛋白饲喂秀丽隐杆线虫N2,而后鉴别线虫对氧化、高温应激能力,以及线虫氧化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序列和分子结构分析显示,rHBP2的全长编码DNA序列为651 bp,编码一个含21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在稻属植物中保守性超过90%;rHBP2分子结构具“内外兼容”特征,数个折叠片形成的“口袋”可能为血红素结合提供了重要位点;而典型的α螺旋位于外围,可能为其他潜在分子互作提供了条件。大肠杆菌成功表达了rHBP2蛋白,大小近25 kDa。rHBP2对1.0 mmol/L氯化血红素亲和性极强,并具有较高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1 mg/mL rHBP2对羟自由基相对清除率接近30%。饲喂rHBP2的线虫在H2O2氧化和35℃高温处理条件下的存活率分别可达对照组的5.7倍(1.5 h)和2.4倍(8 h),表明rHBP2具有显著增强线虫耐受氧化、高温的功能。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饲喂rHBP2的线虫内源活性氧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且氧化调控基因如SOD-3、CAT-1等表达水平显著提升。以上结果表明,rHBP2具有相对较强的抗氧化功能,本研究为发现和利用红米稻抗氧化蛋白质资源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米稻 抗氧化 血红素结合蛋白 秀丽隐杆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在植物抗病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吕悦 张杰伟 王勃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6,共15页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持续面临复杂的环境胁迫,严重制约其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和生产力。为应对病原菌侵染等生物胁迫,植物进化出多层次的精密调控网络。近年来,转录后调控作为植物免疫研究的新兴热点领域,其通过动态调控信使RNA(mRNA)...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持续面临复杂的环境胁迫,严重制约其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和生产力。为应对病原菌侵染等生物胁迫,植物进化出多层次的精密调控网络。近年来,转录后调控作为植物免疫研究的新兴热点领域,其通过动态调控信使RNA(mRNA)代谢过程,在植物抗病反应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RNA结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s,RBPs)作为植物抗病调控网络的核心执行者,通过识别特定RNA基序调控pre-mRNA选择性剪接、mRNA稳定性、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翻译进程及RNA修饰等关键环节,在植物-病原菌互作中发挥“分子开关”的作用。本文系统阐述了RBP介导的转录后调控机制及其在植物响应病原菌感染过程中的功能,如在病原识别阶段,RBP通过调控免疫受体mRNA的稳定性实现防御信号的快速启动;抗病应答阶段中,RBP介导抗病基因的选择性剪接,产生具有不同亚细胞定位或功能活性的转录本变体。此外,近年研究发现m6A等RNA表观修饰通过调控RBP的招募效率,在植物免疫中形成新的路径。本文深入探讨了植物通过RBP构建的多层次防御体系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并对RBP抗病机制研究方向、结合多组学改造RBP调控元件、构建作物抗病育种新策略等进行了展望。深入解析植物抗病过程中的RNA调控密码,为创制广谱抗病种质提供理论支撑,为开发创新绿色防控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结合蛋白 选择性剪接 翻译 MRNA稳定性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枝瘿姬小蜂气味结合蛋白基因OBPs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
作者 谢金婷 李俊珏 +4 位作者 周乐明 刘雅 宾贵辉 杨振德 周静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1,共10页
为明确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的嗅觉感受机制,本研究利用克隆技术从桉树枝瘿姬小蜂中成功克隆7个LinvOBPs基因:LinvOBP2、LinvOBP5、LinvOBP7、LinvOBP9、LinvOBP11、LinvOBP18、LinvOBP23。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7个基因序... 为明确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的嗅觉感受机制,本研究利用克隆技术从桉树枝瘿姬小蜂中成功克隆7个LinvOBPs基因:LinvOBP2、LinvOBP5、LinvOBP7、LinvOBP9、LinvOBP11、LinvOBP18、LinvOBP23。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7个基因序列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和结构特征;构建进化树分析桉树枝瘿姬小蜂OBPs及其它昆虫OBPs的进化关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在不同挥发物处理下OBPs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7个LinvOBPs基因长度约400 bp,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序列N端具有信号肽切割位点,在二级结构预测中均含有大量的α-螺旋结构,有利于疏水结合腔的形成,能够促进其与气味分子的结合。桉树枝瘿姬小蜂的LinvOBPs与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的CcOBPs聚在同一分支,亲缘性很高,推测二者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不同LinvOBPs对于不同挥发物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特定挥发物对LinvOBPs表达的调控作用,尤其是对伞花烃、桉叶油醇、右旋萜二烯能够上调多个LinvOBPs的表达量。7个LinvOBPs基因均在识别寄主桉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LinvOBPs对对伞花烃、桉叶油醇、右旋萜二烯的识别有利于揭示桉树枝瘿姬小蜂特异性识别寄主桉树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瘿姬小蜂 气味结合蛋白 植物挥发物 基因克隆 寄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