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sons and Improving Strategies of Slow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1
作者 ZHOU Yifan WANG Xingyuan CAI Yuqi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1年第3期92-96,共5页
In order to establish modern agriculture and reduce harmful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to agriculture,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improving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are essential. This paper firstly... In order to establish modern agriculture and reduce harmful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to agriculture,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improving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are essential. This paper firstly elaborated the feasibility and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analyzed some reasons which restricted China 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veloping speed, and then gave some improving suggestions in the 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rmers' Perception and Awareness and Factors Affecting Awareness of Farmers Regarding Crop Insurance as a Risk Coping Mechanism Evidence from Pakistan 被引量:9
2
作者 Sidra Ghazanfar Zhang Qi-wen +2 位作者 Muhammad Abdullah Zeeshan Ahmad Majid Lateef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1期76-82,共7页
This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ree districts of Punjab Province namely, Dera Ghazi Khan, Rajan Pur and Bahawalpur of Pakistan. The study showed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300 farmers which was organized to assess ... This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ree districts of Punjab Province namely, Dera Ghazi Khan, Rajan Pur and Bahawalpur of Pakistan. The study showed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300 farmers which was organized to assess awareness level of farmers regarding crop insuranc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wareness level among farmers and the perception of farmers about crop insurance. Based on exploratory research work upon the responses of farmers, the averag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were calculated. Probit model 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wareness level of farmers. SPSS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data.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out of 300 farmers, 184 farmers were aware with crop insurance and rests of the 116 farmers were not aware. Banks and E-media were found to b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the awareness for the respondent farmers. In the study area, the climatic risks were reported as the most severe risks faced by the farmers. 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negative perceptions of the farmers about crop insurance i.e. farmers perceived crop insurance as a kind of tax and they believed premium was so high that it was out of range of poor farmers and only large scale farmers could afford it. Results obtained by applying Probit model revealed that "education" and "previously availed agricultural credit" we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awareness of the farmers regarding crop insu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 insurance AWARENESS PERCEPTION agricultural risk climatic ri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补贴对农机互助保险供需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谭崇静 杨仕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9-305,共7页
为分析财政补贴对农机互助保险供需的影响,以陕西省为例,运用t检验和双对数线性回归进行纵向比较。结果表明,保费收入、保险密度、赔付支出和简单赔付率补贴后都比补贴前有明显提高;财政补贴每增长1%就会使保费收入增加0.98%,保险密度增... 为分析财政补贴对农机互助保险供需的影响,以陕西省为例,运用t检验和双对数线性回归进行纵向比较。结果表明,保费收入、保险密度、赔付支出和简单赔付率补贴后都比补贴前有明显提高;财政补贴每增长1%就会使保费收入增加0.98%,保险密度增加0.78%,赔付支出增加2.08%,简单赔付率增加0.96%。进一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陕西省保费收入比湖北省显著增多,但与湖南省相比无明显差异;陕西省保险密度、赔付支出和简单赔付率都比湖北省、湖南省显著增多。总体而言,财政补贴对农机互助保险供需的正向影响显著。建议中央财政给予农机互助保险保费补贴;扩大地方财政补贴地域范围;加大补贴力度;降低保险费率,提高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补贴 农机互助保险 供给 需求 农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作物保险风险保障的现状、挑战与思考——基于CRRS数据的调查分析
4
作者 董翀 邓晗 孙同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72,208,共17页
粮食作物保险扩面提标是近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探索的重要内容。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对粮食作物保险风险保障的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粮食作物保险覆盖广度和深度仍待拓展,风险管理意识不足是粮食种植户参保积极性低的重... 粮食作物保险扩面提标是近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探索的重要内容。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对粮食作物保险风险保障的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粮食作物保险覆盖广度和深度仍待拓展,风险管理意识不足是粮食种植户参保积极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保险服务可得性差是粮食作物保险有效供给不足的关键问题,且粮食作物保险保额的提升并不必然意味着保障水平的提升,承保理赔不精准可能导致高保障保险不能有效引导规模经营。因此,应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完善粮食产业风险保障体系,建立有效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农业保险市场多元发展机制;激发农业保险体系创新力,改善粮食作物保险的可得性;优化农业保险行业生态,促进构建多元参与的粮食产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破除阻碍农业保险行业发展的制度和技术障碍,促进农业保险行业提升承保理赔精准度,切实提升粮食作物保险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作物保险 完全成本保险 风险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5
作者 郑军 宁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2,I0003,共18页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具有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和生产普惠效应,农业保险的保障性表现为分散风险和改变农户生产预期,提升劳动力的经济效率和生产活动的灵活性,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表现为减轻农民负担和促进农业生产投资与技术创新、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增强市场活力,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形成生产普惠效应。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农业保险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中介机制。同时进一步的拓展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农村现代产业融合程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自然禀赋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此外,通过对农业保险多维生产普惠效应的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进步、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产品市场标准化和农业生产绿色化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劳动力资源配置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场景和发展建议
6
作者 冯文丽 刘慧秀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9,共11页
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但仍然存在营销困难、承保理赔不精准等问题,这些问题依靠传统技术手段很难解决。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为农业保险发展带来机遇。它通过基础层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层分析挖... 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但仍然存在营销困难、承保理赔不精准等问题,这些问题依靠传统技术手段很难解决。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为农业保险发展带来机遇。它通过基础层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层分析挖掘及应用层业务赋能路径,在农业保险智能营销、核保、理赔、风控和增值服务等场景发挥作用,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然而,人工智能在农业保险应用中面临数据安全、算法精准度、技术适配性等问题,监管机构也面临数据、技术和业务协同监管的挑战。为此,论文提出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优化算法、开发差异化模型、统一技术标准等对策建议,旨在丰富理论研究,为农业保险行业应用人工智能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稳产增产的作用效果评估研究
7
作者 祝丽云 赵君彦 +2 位作者 胡建辉 董静怡 李彤 《农业展望》 2025年第3期3-11,共9页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粮食生产风险管理工具,对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3—2022年中国产粮大省河北省11个市的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准确评估了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稳产增产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样本...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粮食生产风险管理工具,对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3—2022年中国产粮大省河北省11个市的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准确评估了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稳产增产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河北省农业保险密度和广度的增长速度不断提高,但农业保险深度的增长速度呈现放缓趋势,且各市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农业保险密度、深度和广度均显著正向影响粮食产量,但由于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高,保额设定不科学、费率厘定不精准以及保费补贴效能不足导致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稳产增产的作用程度有限。为进一步优化河北省农业保险政策,提升其对粮食产出的激励效果,应注重加强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因地制宜设计保额与费率,优化农业保险补贴制度,进而全面推进农业保险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产出 保障水平 固定效应模型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董克用 沈国权 秦菁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3,共9页
目的:评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方法: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概率和非农就业质量(工资收入、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及... 目的:评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方法: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概率和非农就业质量(工资收入、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渠道,并考察不同整合模式的异质性效果。结果:第一,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显著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概率和质量;第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通过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提高健康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拓宽就业地域选择三种作用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第三,相比于“一制多档”,“城乡一档”整合模式的政策效果更优。结论与建议: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对于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潜能、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建议加快向“城乡一档”模式过渡,并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作物保险的收入效应研究——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千峰 王可山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5,共10页
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实证分析了粮食作物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购买粮食作物保险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购买粮食作物保险对大规模经营及非平原地区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 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实证分析了粮食作物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购买粮食作物保险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购买粮食作物保险对大规模经营及非平原地区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随着分位点的提升,粮食作物保险的增收效应呈下降趋势。机制分析表明,购买粮食作物保险通过强化规模化经营和促进机械化作业的机制影响农户收入水平。因此,应提升保险服务效率,提高粮食作物保险的保障水平;发挥保险的要素配置作用,充分释放粮食作物保险的收入效应;提高农户投保意识,满足农户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从而保障农户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保险 农业保险 要素配置 收入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承保规模越大越好吗?——基于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铭 任天驰 杨汭华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2,共8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探究农业保险承保规模对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保险承保规模在初期扩张阶段对于分散承保风险具有正面作用。然而,随着承保规...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探究农业保险承保规模对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保险承保规模在初期扩张阶段对于分散承保风险具有正面作用。然而,随着承保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风险逐步积累,导致其对于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影响转为负面。“偿二代”监管体系的引入能够延缓因承保规模扩张而造成的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变化趋势。鉴于此,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保险公司的特点进行偿付能力分类监管,引导保险公司控制农业保险经营规模,确保其维持在既能有效应对大灾风险又能保持稳定经营的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承保规模 大灾风险 应对能力 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防贫增收效应——基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视角
11
作者 富丽莎 汪三贵 李干琼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95,共12页
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下农业保险是否具有助力农业现代化的防贫增收效果亟待探讨。该研究基于5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及门槛模型,从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视角出发,就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防贫增收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进... 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下农业保险是否具有助力农业现代化的防贫增收效果亟待探讨。该研究基于5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及门槛模型,从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视角出发,就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防贫增收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研究发现:①就影响效应看,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可显著提升农户的农业经营收入与家庭总收入,具有防贫增收效果,但其防贫增收效果存在门槛效应,仅在越过门槛值后,保障水平的提高才可显著促进农户增收助力防贫。②就作用机制看,有效区间内,保障水平的提高主要通过扩大土地投入规模、加强农机应用、增强农业技术采纳以及优化种植结构来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而助力实现防贫增收。③就农户异质性看,在有效区间内,保障水平对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具有防贫增收效果,但其对小农户的作用更强。为此,需通过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健全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融资协同互动机制、增强农业保险政策指向性以提升农户内生发展动力等,推动农业保险助力防贫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障水平 防贫增收 农业现代化 异质性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保险+期货”主体利益协同机制及提升策略——基于案例的演化博弈分析
12
作者 陈紫凌 徐媛媛 +1 位作者 李剑 李兴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60,共13页
本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保险+期货”模式下农户、保险公司、期货交易所(包括期货公司)及地方政府各方主体的行为策略,结合X县生猪产业案例的调研分析和仿真模拟,探索强化多元主体利益协同的提升策略。第一,四方演化博弈分析表明存... 本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保险+期货”模式下农户、保险公司、期货交易所(包括期货公司)及地方政府各方主体的行为策略,结合X县生猪产业案例的调研分析和仿真模拟,探索强化多元主体利益协同的提升策略。第一,四方演化博弈分析表明存在演化均衡点,即理论上能够实现“保险+期货”各方主体利益协同,期货交易所和地方政府的补贴支持是影响演化稳定策略和收益均衡的关键因素。第二,通过X县生猪产业“保险+期货”的案例分析,阐释了各方主体协同合作的条件和实现过程,强调了统筹各方主体利益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三,基于案例的仿真模拟发现,相比期货交易所,地方政府的补贴行为对主体利益协同的影响更大,进一步提升合作效率的重点在于完善政府政策支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推进项目市场化。基于此,本文围绕财政支持机制优化、主体职能重构与评价体系完善等维度,提出促进“保险+期货”模式下多元主体利益协同的对策建议,进而助力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期货 演化博弈 农业保险 财政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促进了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吗?
13
作者 李丹 李春澎 魏帅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5-325,共11页
在我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保护性耕作成为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利用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方向。基于黑龙江省7个主要产粮县(市)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Oprobit模型验证和分析农业保险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结果... 在我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保护性耕作成为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利用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方向。基于黑龙江省7个主要产粮县(市)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Oprobit模型验证和分析农业保险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会促进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尤其会促进其采用效果更佳的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组合;农业保险通过推动农地规模经营、提升贷款可得性以及种植结构专业化水平3种方式促进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越强,促进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果越明显。根据此结果,在丰富保险产品体系、推进农业保险赋能农地流转市场、强化农业保险对多样化种植的替代作用以及优化农机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业技术采用风险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对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PSM的实证模型
14
作者 沈如彬 黄森慰 +2 位作者 辛俞静 林汉瑜 邢耀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8-306,共9页
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激发农户耕地保护的内生动力,已成为关注焦点。研究基于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在江苏省调研的微观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农业保险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 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激发农户耕地保护的内生动力,已成为关注焦点。研究基于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在江苏省调研的微观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农业保险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该影响对政府补贴的作用机理,分析土地承包年限、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农业保险能显著提升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政府补贴与农业保险正向影响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且两者具有替代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承包年限越久,学历水平越高、越厌恶风险的农户更积极参与耕地质量保护。据此提出,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模式和加强财政支持政策以进一步引导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耕地保护 倾向得分匹配 农户行为 政府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促进农民增收了吗?——基于省域面板门限模型的分析
15
作者 李爽 李博 《农业展望》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农业保险,是保险人对农户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因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经济赔偿的一种保险形式,能有效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保障农民的收益。本研究在分析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10—2021年中国30... 农业保险,是保险人对农户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因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经济赔偿的一种保险形式,能有效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保障农民的收益。本研究在分析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及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失剔除)的面板数据,对农户收入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总体上起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积极作用;受农民收入水平制约,农业保险对农户农业收入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门限”特性:农户的收入水平高于某一阈值时,农业保险才会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如果农民的收入不高,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从整体上看,农业保险对农户增收具有正向效应。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使更多农户参与到农业保险中来,使其在灾害前的风险分担和灾害后的赔付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达到提高农户收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民收入 门限模型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对蔬菜生产的影响研究及作用机制——基于2004—2021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数据分析
16
作者 李春华 刘泰悦 +2 位作者 程知行 李惠芳 吴望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蔬菜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探究农业保险对广西蔬菜生产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对推动广西蔬菜生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4—2021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农业保险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并使用中介效应和... 蔬菜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探究农业保险对广西蔬菜生产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对推动广西蔬菜生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4—2021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农业保险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并使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蔬菜生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蔬菜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得到了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的验证。机制分析发现,农业保险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中介作用助力蔬菜生产,农业技术在农业保险影响蔬菜生产的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应大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农业保险推动蔬菜生产发展的作用,以及加速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蔬菜生产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水土流失治理成效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汪亚楠 宋艳霞 万梦玥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基于2009—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水土流失治理成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替换核心变量的测算方法、剔除... 基于2009—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水土流失治理成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替换核心变量的测算方法、剔除直辖市、采用系统GMM方法和工具变量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从区域来看,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尤为突出。从粮食产区来看,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粮食产销平衡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最为明显。从影响机制来看,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通过发挥脱贫攻坚、农业繁荣和金融普惠等效应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据此,建议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嵌入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贫困治理和防范规模性返贫风险,统筹地区发展差距和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加快完善多层次可持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水土流失治理 脱贫攻坚 农业繁荣 金融普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与障碍识别
18
作者 刘素春 范泽然 梁子敏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6,共14页
基于2012-2022年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总指数的构建,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别在全国整体和省际层面上实证计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2年,我... 基于2012-2022年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总指数的构建,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别在全国整体和省际层面上实证计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2年,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从耦合度看,总体处于协调发展类型,22个省(区、市)的耦合度等级均有所上升,从耦合协调度看,总体处于过渡发展类型,除四川和宁夏外,各省(区、市)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均有提升;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层面,影响耦合协调模型的关键障碍因子包括农业重点企业规模、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及农村劳动力流失,而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层面,关键障碍因子则为农业保险深度、农业保险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及县级农险服务机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风险偏好与农户土地转入——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19
作者 胡斌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6,共12页
传统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对农户土地转入的影响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基于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考察儒家文化对农户土地转入影响的研究发现,儒家文化对农户土地转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收入水平较低... 传统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对农户土地转入的影响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基于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考察儒家文化对农户土地转入影响的研究发现,儒家文化对农户土地转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收入水平较低和教育水平较低农户的影响作用更强。降低农户风险偏好是儒家文化影响农户土地转入的重要渠道。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在儒家文化影响农户土地转入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研究拓展了对非正式制度在土地流转领域作用的认识,基于此,应赋予儒家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加大农业保险推广力度,促进农户转入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土地转入 风险偏好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促进农民增收的效用及机制分析——基于农险直接、间接“增收效应”理论模型
20
作者 沈芳 江生忠 贾士彬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65,I0001,I0002,共21页
农险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工具。根据理论分析和模型推导,本文运用我国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农险的“增收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险可以促进农民经营收入、工资收入和... 农险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工具。根据理论分析和模型推导,本文运用我国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农险的“增收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险可以促进农民经营收入、工资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增长,具有直接、间接和广义的“增收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种植业欠发达地区农险的直接、间接、广义“增收效应”更明显。在牧业发达地区农险的广义“增收效应”发挥较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险的直接、广义“增收效应”更显著。机制研究发现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分别是农险直接“增收效应”和间接“增收效应”的有效传输渠道。农险通过服务于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基于本文研究,我国应继续坚定地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适当增加农险在支农政策中的比例,将农业直接补贴转为间接补贴。优化保险合约设计,构建满足不同农户需求的多层次农险保障体系,并将农险保费补贴适当向种植业欠发达、牧业发达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民经营收入 农民工资收入 农民可支配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