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积液常规细胞学检查辅助诊断原发性胸膜黑色素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安平平 郭杰 +4 位作者 潘雪 宋姗姗 周利华 张善芳 陈燕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78,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因“右侧胸壁闷痛症状持续半年、加重2周”于2024年1月8日收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患者1周前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胸膜占位性病变,疑似恶性肿瘤(间皮瘤可能性大)。患者既往体健... 1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因“右侧胸壁闷痛症状持续半年、加重2周”于2024年1月8日收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患者1周前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胸膜占位性病变,疑似恶性肿瘤(间皮瘤可能性大)。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史及其他慢性病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及传染病史,否认粉尘、有毒化学物品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入院体格检查:正常面容,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瘙痒,无皮疹、皮下出血,无皮下结节、瘢痕,无皮肤巨痣、黑痣突然增大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胸廓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胸廓叩诊浊音,左侧叩诊未闻及明显异常;心、肺、腹及四肢关节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黑色素瘤 常规细胞学检查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安天棋 田建辉 +6 位作者 周奕阳 罗斌 阙祖俊 刘瑶 于盼 赵瑞华 杨蕴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38,共6页
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的重要肿瘤治疗措施。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临床应用,不仅提高了难治性或复发性肿瘤患者的... 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的重要肿瘤治疗措施。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临床应用,不仅提高了难治性或复发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也极大地优化了肿瘤治疗的整体策略。然而,随着接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人群的逐渐扩大,免疫治疗在带来临床获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特殊的不良反应,即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在肿瘤患者中,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均有显著影响。通常,肿瘤相关胸腔积液多为胸膜转移,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产生迅速、难以控制且易反复。但随着新药物的批准以及现有药物适应证的拓展,接受ICIs治疗的癌症患者数量越来越多,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也逐渐引起了重视。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但其与患者的治疗选择和生存预后紧密相关。与MPE不同,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除了非特异性的免疫激活导致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外,还可能与胸膜结节病样肉芽肿反应、嗜酸粒细胞性慢性胸膜炎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相关。在诊断方面,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通常采用排除性诊断的方法,诊断过程中需排除肿瘤进展、放疗及化疗等其他肿瘤相关治疗引起的胸腔积液,这无疑增加了诊断的复杂性和难度。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的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或英夫利西单抗等药物,通过抑制过强的免疫反应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改善预后。预防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的发生同样重要,这要求医师在应用ICIs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在治疗期间持续监测,以期在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通过这种综合管理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同时优化患者的整体治疗结果。本综述旨在探讨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等,通过深入分析ICIs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的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并发症,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胸腔积液 不良反应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升高性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成人斯蒂尔病一例
3
作者 牛超 麦毓麟 +2 位作者 李寒雪 钱君岩 曹玮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7-1061,共5页
本文报道1例以发热、肌痛伴胸腔积液起病的患者,病程中炎症指标显著升高,胸腔积液为渗出液伴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经充分排除感染,最终诊断为成人斯蒂尔病,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托珠单抗抗炎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本... 本文报道1例以发热、肌痛伴胸腔积液起病的患者,病程中炎症指标显著升高,胸腔积液为渗出液伴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经充分排除感染,最终诊断为成人斯蒂尔病,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托珠单抗抗炎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本例患者的诊治经过给临床带来了启示,感染是引起炎症指标升高的重要原因,但并非绝对因素。针对此类患者,应细致观察病情,充分筛查评估,合理作出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渗出性 成人斯蒂尔病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干预前并发肝性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远珍 田仁海 +4 位作者 张映媛 许丹青 常丽仙 刘春云 刘立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3,共9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干预前并发肝性胸腔积液(HH)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0月—2021年10月首次就诊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并诊断为PHC的35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HH分为胸...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干预前并发肝性胸腔积液(HH)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0月—2021年10月首次就诊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并诊断为PHC的35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HH分为胸腔积液组(n=153)和非胸腔积液组(n=200)。收集PHC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入院首次临床检测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经多重共线性检验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使用“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使用“Calibration Curves”程序包绘制校准曲线,使用“rmda”程序包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及临床影响曲线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353例PHC患者中存在胸腔积液有153例,患病率为43.34%。Child-Pugh分级B级(OR=2.652,95%CI:1.050~6.698,P=0.039)、Child-Pugh分级C级(OR=7.963,95%CI:1.046~60.632,P=0.045)、总蛋白(OR=0.947,95%CI:0.914~0.981,P=0.003)、超敏C反应蛋白(OR=1.007,95%CI:1.001~1.014,P=0.025)、白细胞介素2(OR=0.801,95%CI:0.653~0.981,P=0.032)是PHC干预前并发HH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χ2=5.006,P=0.757),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0.701~0.803),灵敏度为78.40%,特异度为63.50%。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PHC干预前并发HH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显示在一定阈值范围内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Child-Pugh分级、总蛋白、白细胞介素2、超敏C反应蛋白是PHC干预前发生HH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发生HH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胸腔积液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标志物胞质型色氨酸-tRNA连接酶与腺苷脱氨酶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5
作者 范春红 胡文龙 +4 位作者 朱丽梅 杨锐富 蔡大霞 卢少华 蔡兴东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406-2411,共6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胞质型色氨酸-tRNA连接酶(SYWC)和腺苷脱氨酶(AD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120例...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胞质型色氨酸-tRNA连接酶(SYWC)和腺苷脱氨酶(AD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120例胸腔积液患者[TPE组64例,非TPE(NTPE)组56例]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胸腔积液中SYWC检测采用ELISA法。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指标对TPE诊断价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TPE组患者年龄、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血清CE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低于NTPE组,而在胸腔积液腺ADA、总蛋白、SYWC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NTPE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胸腔积液CEA、糖类抗原199、ADA、SYWC及血清CEA、NLR为TPE的预测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A(OR=1.064,95%CI:1.017~1.228)、SYWC(OR=6.695,95%CI:2.794~16.04)为诊断TPE的独立危险因素。SYWC最佳截断值16.935μg/L时,诊断TP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0%、98.21%。ADA最佳截断值为36.5 U/L时,诊断TPE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89.29%;联合SYWC及ADA检测使敏感度提升至95.56%,特异度达98.0%,诊断准确率97.87%。ROC分析显示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73(95%CI:0.943~1.000),高于ADA(0.897)和SYWC(0.938)单独检测。结论SYWC与ADA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TPE诊断效能,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腔积液 胞质型色氨酸-tRNA连接酶 腺苷脱氨酶 新型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对恶性胸腔积液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阿格尔 王芹 +5 位作者 焦丽静 周海伦 甘姗珊 韩阳 刘睿潮 龚亚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128,共8页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患者生存期。尽管传统的治疗手段(胸腔穿刺引流和胸膜固定术等)已被广泛使用,但疗效有限且复发率较高,因此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变得尤为迫切。近年来,免疫...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患者生存期。尽管传统的治疗手段(胸腔穿刺引流和胸膜固定术等)已被广泛使用,但疗效有限且复发率较高,因此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变得尤为迫切。近年来,免疫疗法因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系统综述,主要探讨CD4+T细胞亚群,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Th9细胞和Th22细胞在MPE免疫抑制微环境中的作用。上述细胞亚群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MPE的免疫抑制状态的形成,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免疫检查点分子,如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其配体PD-L1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在MPE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其异常表达为肿瘤细胞提供了逃避免疫系统监视的机会。同时本文对过继性细胞疗法(ACT)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等新型免疫治疗策略在MPE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上述创新疗法通过激活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为改善MPE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免疫耐受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细胞 辅助性T细胞9细胞 辅助性T细胞2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诊断模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焦家欢 孙长峰 +2 位作者 吴刚 黄富礼 盛云建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3-1061,共9页
目的: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MLA)构建的诊断模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四川省乐山市... 目的: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MLA)构建的诊断模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33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内部实验组,按是否诊断为TPE,将患者分为结核组(106例)和非结核组(127例)。运用R 4.1.1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利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并依此分别构建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线性核(SVM-linear)、支持向量机-多项式核(SVM-polynomial)、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4种MLA开发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不同模型的诊断性能,并与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另纳入同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41例胸腔积液患者(结核组101例,非结核组40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LASSO回归分析显示,胸腔积液总蛋白、ADA、单核细胞占比,以及血清中性粒细胞占比、血小板计数、发热及盗汗均是发生TPE的危险因素(惩罚系数分别为0.216、0.058、0.003、0.049、0.000、0.045、1.605),而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多核细胞占比,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与TPE出现概率更低相关(惩罚系数分别为-0.072、-0.029、-0.567)。构建的RF、SVM-linear、SVM-polynomial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4种MLA开发的诊断模型对TPE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1.8%、84.5%、86.9%、85.4%;特异度分别为99.0%、81.6%、93.8%、81.6%;AUC值分别为0.988、0.875、0.959和0.886,均高于胸腔积液ADA(分别为83.1%、77.9%、0.820)。在外部验证中,RF、SVM-linear、SVM-polynomial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34、0.827、0817和0.815。结论:基于RF算法构建的TPE诊断模型具有最优质的诊断性能,可以更加简单、快速、有效地识别T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胸腔积液 诊断 计算机辅助 模型 统计学 算法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美他尼防治肝胆外科常规手术后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8
作者 谢志超 张治国 +2 位作者 马三省 黄益闯 刘凌云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63-1568,共6页
目的 探讨布美他尼对比其他利尿剂防治肝胆外科常规手术后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68例肝胆外科常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美他尼组及对照组(其他利尿剂)。布美他尼组予布美他尼注射液治疗,每次1 mg静脉注射,每天1次;对照组... 目的 探讨布美他尼对比其他利尿剂防治肝胆外科常规手术后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68例肝胆外科常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美他尼组及对照组(其他利尿剂)。布美他尼组予布美他尼注射液治疗,每次1 mg静脉注射,每天1次;对照组予呋塞米注射液20 mg治疗,静脉注射每天1次或呋塞米片40 mg口服每天2次或呋塞米片40 mg口服联合螺内酯片60 mg口服治疗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在术后3 d内给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术后发生中重度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布美他尼组入组患者82例,对照组入组8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比较,除性别和ALT(P <0.05)外,其余一般基线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中重度胸腔积液发生率较布美他尼组更高,分别为9.3%和1.2%;对照组住院时间相对较长[(19.94±0.90) d vs.(17.15±1.06) d],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布美他尼组和对照组胸腔穿刺抽液例数分别为2例和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布美他尼组和对照组总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4%和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乙肝病史、肝硬化及使用布美他尼是预测肝胆外科常规手术是否发生中重度胸腔积液的独立因素(均P <0.05)。结论 布美他尼注射液防治肝胆外科常规手术后胸腔积液较其他常规利尿剂更有优势,可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美他尼 利尿剂 胸腔积液 手术 肝胆疾病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伟峰 何约明 +6 位作者 庄锡彬 黄弘 真滢 朱秀妮 方耀堂 庄梓勋 曾玉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1-2094,2100,共5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积液量分为3组:少量胸腔积液组(35例)、中量胸腔积液组(42例)、大量胸腔积液组(27例)。根据患者疾病实际发展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29例未出现复发和转移)和预后不良组(75例出现复发和转移)。另选取同期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治疗的60例肺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胸腔积液中MEG3表达。收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CD4^(+)T细胞比例,并计算Th17/CD4^(+)T。对比各组患者lncRNA MEG3及外周血Th17、CD4^(+)T细胞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胸腔积液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对照组(P<0.05)。大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大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P<0.05)。预后不良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百分比低于预后良好组,而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lncRNA MEG3为NSCLC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Th17/CD4^(+)T不同,且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可作为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诊断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lncRNA MEG3 Th17/CD4^(+)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远喜 邱洁净 +3 位作者 唐雯桢 滕艳娟 陈似霞 莫新少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病人行肝切除术后发生难治性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建立肝切除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的早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临...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病人行肝切除术后发生难治性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建立肝切除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的早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χ^(2)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617例肝切除术病人中,54例(8.8%)病人发生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OR=1.985,95%CI(1.071,3.681)]、手术时间≥234 min[OR=1.986,95%CI(1.031,3.828)]、开腹手术[OR=7.927,95%CI(1.876,33.494)]、术中出血量≥300 mL[OR=2.934,95%CI(1.488,5.785)]是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5.953,P=0.652;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0.719,0.832]。结论: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医务人员术后早期筛查高危病人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难治性胸腔积液的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难治性胸腔积液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囊泡化肿瘤靶向治疗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1
作者 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 +4 位作者 刘艳粉 秦国慧 王丹 黄波 张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2-758,共7页
随着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细胞外囊泡在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转化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载药囊泡化肿瘤靶向治疗术”是中国原创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其以肿瘤细胞来源的微囊泡作为载体,包裹或负载临床常用小分子化疗药物,通过药物靶... 随着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细胞外囊泡在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转化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载药囊泡化肿瘤靶向治疗术”是中国原创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其以肿瘤细胞来源的微囊泡作为载体,包裹或负载临床常用小分子化疗药物,通过药物靶向递送、趋化和激活中性粒细胞、逆转巨噬细胞极化表型及促进肿瘤抗原提呈等多重作用机制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有效杀伤。历经十余年的抗肿瘤机制探究、临床前评估及临床试验,该技术已成功完成临床转化,获批临床应用。为进一步推动“载药囊泡化肿瘤靶向治疗术”在临床的规范和科学应用,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细胞外囊泡及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技术和临床专家,经过多次商讨与修订,最终撰写了《“载药囊泡化肿瘤靶向治疗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本共识就“载药囊泡化肿瘤靶向治疗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该技术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建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肿瘤细胞来源的载药囊泡 肿瘤免疫治疗 恶性胸腹水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积液检测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莹 刘允 +5 位作者 刘佳慧 王璐 侯文瑞 李小利 向俊馨 李殿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7,52,共6页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检测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首次由胸腔积液中检测出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有无合并其他基础...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检测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首次由胸腔积液中检测出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有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COPD、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胸水部位、胸水性质、TNM分期等],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26例,其中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19del)患者61例(48.41%),外显子21 L858R突变(21L858R)患者56例(44.44%),非经典突变患者9例(7.14%)。单因素分析显示:3种突变亚型在性别、年龄、吸烟史、有无合并COPD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胸水部位、胸水性质、肿瘤大小及有无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有无远处转移、纵膈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21 L858R突变相对19del突变多好发于男性、年龄大、非吸烟、合并有COPD的患者;非经典突变相对于19del突变患者多好发于男性。结论3种突变亚型在性别、年龄、吸烟史、有无合并COPD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21 L858R突变多好发于男性、年龄大、非吸烟、合并有COPD的患者,而非经典突变多好发男性患者。但仍需要更多病例数研究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阳性 胸腔积液 肺腺癌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在晚期NSCLC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预后和胸膜自发固定中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谈思含 李为民 田攀文 《中国肺癌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1-939,共9页
背景与目的 基于营养状况和炎症的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已被开发并证明与恶性肿瘤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然而,PNI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患者中的预测作用仍不确定。本研究旨在探究PN... 背景与目的 基于营养状况和炎症的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已被开发并证明与恶性肿瘤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然而,PNI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患者中的预测作用仍不确定。本研究旨在探究PNI在MPE患者预后和胸膜自发固定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伴MPE患者病例资料,并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训练集(60%)和验证集(40%)。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外周血炎症指标并计算全身炎症系数,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Kaplan-Meier法、Nelson-Aalen累积风险曲线分析PNI对MPE患者预后和胸膜自发固定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261例晚期NSCLC伴MPE患者(训练集157例,验证集104例),其中年龄<65岁占58.2%,男性患者占53.6%,腺癌占95.8%。PNI的二分类截断值为44.1,与PNI较低(PNI<44.1)的患者相比,PNI高(PNI≥44.1)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36.5 vs 24.3个月,P=0.02),胸膜自发固定发生率更高(P=0.009)。多因素Cox分析发现,较高的PNI是患者良好预后和胸膜自发固定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Cox回归分析结果确定PNI-预后和PNI-胸膜自发固定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694(95%CI:0.620-0.776)和0.673(95%CI:0.590-0.737)。结论 PNI是衡量MPE患者预后和胸膜自发固定的可靠生物标志物,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状态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和胸腔积液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恶性胸腔积液 预后营养指数 预后 胸膜自发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诸气膹郁”与“诸湿肿满”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病机与治疗
14
作者 葛杉 亓润智 +3 位作者 许海慧 花宝金 蒋树龙 施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1,共3页
恶性胸腔积液是胸部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当前中医肿瘤理论认为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病与中焦运化、津液代谢失常密切相关,主要病理改变离不开肺、脾两脏,与《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恶性胸腔积液是胸部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当前中医肿瘤理论认为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病与中焦运化、津液代谢失常密切相关,主要病理改变离不开肺、脾两脏,与《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的理论相符,而不是单一脾脏病变所主导。肺、脾之间不仅存在“亢害承制”关系,还共同调节肿瘤患者机体的津液代谢、气机升降、气血运行以及邪正盛衰,密切影响恶性胸腔积液的形成与反复蓄积。临证中诸多医家也以肺脾同治、扶正祛邪为基本法则。文章基于“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中医经典理论,从津液代谢、气机升降、气血运行以及邪正盛衰等方面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病机,以及对恶性胸腔积液临床治疗的指导,以期为临证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诸湿肿满 诸气膹郁 病机十九条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灰阶强度定量分析在胸腔积液性质鉴别中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唐大川 张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灰阶强度定量分析在鉴别胸腔积液性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因临床需要行胸腔穿刺引流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在穿刺前均行常规超声并测量超声灰阶强度(echo intensity,EI)值。并行胸水生化和血生... 目的探讨超声灰阶强度定量分析在鉴别胸腔积液性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因临床需要行胸腔穿刺引流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在穿刺前均行常规超声并测量超声灰阶强度(echo intensity,EI)值。并行胸水生化和血生化检测,测定胸水及血清的总蛋白(total protein,T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根据临床检验结果将胸腔积液性质分别区分为渗出液、漏出液以及恶性胸腔积液、良性胸腔积液。建立超声强度EI值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最佳截断值。结果120例胸腔积液中,渗出液90例[平均EI值为(-46.55±6.35)],漏出液30例[平均EI值为(-55.51±5.30)];恶性胸腔积液62例[平均EI值为(-47.24±5.37)],良性胸腔积液58例[平均EI值为(-50.46±7.92)]。渗出液组平均EI值明显高于漏出液组(P<0.05);良性胸腔积液组平均EI值低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I值对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为0.856),最佳截断值为-50.95,其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83.3%。胸腔积液超声EI值+TP值+LHD值对鉴别胸腔积液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736),最佳截断值为89.10,其灵敏度为98.4%,特异度为46.6%。结论超声灰阶强度定量EI值对鉴别胸腔积液渗出液和漏出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胸腔积液EI值+TP值+LHD值对胸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灰阶强度 定量分析 胸腔积液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来源肿瘤细胞的小鼠PDX模型构建及实验验证
16
作者 王梦婷 陈怡楠 +1 位作者 轩辕欣阳 袁海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443,共9页
目的·构建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肿瘤细胞来源的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集(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人肺... 目的·构建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肿瘤细胞来源的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集(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人肺癌伴MPE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公共数据GSE131907和人肺癌实体瘤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公共数据GSE203360,对数据进行聚类、差异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明确应用MPE建模的可行性。同时收集肺癌患者的MPE样本,经离心、裂解红细胞等富集细胞操作后,将其植入非肥胖型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n-obese diabetic/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NOD/SCID)小鼠皮下,待移植瘤生长至1000 mm³时进行瘤体传代及保存。对稳定传代移植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细胞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肺癌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经单细胞数据分析发现MPE中肿瘤细胞的增殖功能更强,提示MPE中肿瘤细胞PDX建模或具备更佳成瘤效果;共收集35例肺癌MPE样本,成功构建13例PDX模型,成功率达37.14%;在组织病理学检测中,H-E染色可见移植瘤组织细胞异型性明显,IHC检测显示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和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等肺癌标志物均呈阳性表达。结论·通过富集肺癌患者MPE中的肿瘤细胞,成功构建了更为简便高效、可实时动态建模的PDX模型。该模型保留了肺癌患者肿瘤细胞的恶性特征及蛋白表达特性,为肺癌伴MPE患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用药指导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模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原代细胞培养 患者来源的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贴敷联合肿瘤深部热疗治疗肺癌癌性胸水30例
17
作者 顾晨奕 严桂英 +2 位作者 沈璟 张佳慧 胡宗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25,共3页
目的在肺癌癌性胸水的治疗中引入中药贴敷疗法联合深部热疗,并就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纳入60例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伴胸水患者为对象,病例入选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9月,分组时引入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30例给予... 目的在肺癌癌性胸水的治疗中引入中药贴敷疗法联合深部热疗,并就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纳入60例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伴胸水患者为对象,病例入选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9月,分组时引入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口服予呋塞米口服,基于此,治疗组30例加用中药贴敷及肿瘤深部热疗,观察项目为胸水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较之对照组,治疗组胸水改善总有效率更高,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P>0.05)。结论对肺癌癌性胸水患者应用中药贴敷疗法联合深部热疗可显著改善其病情和生活质量,用药安全性也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积液 恶性 深部热疗 医学 中药贴敷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对548例不明病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18
作者 徐智 林科雄 +4 位作者 姚伟 王长征 张明周 王苹 吴国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211-2215,共5页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对不明病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548例不明病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镜检查的确诊率、并发症和未确诊患者的转归。并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277例闭式胸膜活检相比较,评...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对不明病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548例不明病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镜检查的确诊率、并发症和未确诊患者的转归。并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277例闭式胸膜活检相比较,评估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病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内科胸腔镜组确诊率明显高于闭式胸膜活检组[88.9%(487/548)vs 61.7%(171/277),χ2=83.918,P=0.000]。内科胸腔镜组检查失败率显著低于闭式胸膜活检组[1.1%(6/548)vs 6.8%(19/277),χ2=16.312,P=0.000]。内科胸腔镜组与闭式胸膜活检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6.8%(92/548)vs 14.1%(39/277),χ2=1.011,P=0.315]。内科胸腔镜组未确诊病例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的治愈率显著高于闭式胸膜活检组[78.8%(26/33)vs 57.0%(49/88),χ2=4.109,P=0.043]。结论内科胸腔镜诊断不明病因胸腔积液确诊率及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且对未确诊病例正确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胸腔镜 闭式胸膜活检 胸腔积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fra21-1、NSE、SCCA和CRP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19
作者 佟威威 佟广辉 +3 位作者 王婧 秦晓松 卢丽萍 刘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NSE、CRP、SCCA、Cyfra21-1及胸腔积液中NSE、Cyfra21-1在肺癌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0例肺癌患者和50例感染性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NSE、Cyfra21-1、SCCA、CRP的浓度及胸水中... 目的:探讨血清NSE、CRP、SCCA、Cyfra21-1及胸腔积液中NSE、Cyfra21-1在肺癌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0例肺癌患者和50例感染性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NSE、Cyfra21-1、SCCA、CRP的浓度及胸水中NSE、Cyfra21-1的浓度。结果:肺癌血清中SCCA、Cyfra21-1、NSE及胸水中NSE、Cyfra21-1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感染性疾病组(P<0.05)。血清中SCCA、Cyfra21-1、NSE阳性率在Ⅲ、Ⅳ期均显著高于Ⅰ、Ⅱ期,血清中CRP和胸水中Cyfra21-1、NSE阳性率在Ⅱ-Ⅳ期均显著高于Ⅰ期(P<0.05)。鳞癌中血清和胸水Cyfra21-1阳性率最高(P<0.05),小细胞肺癌中血清和胸水NSE阳性率最高(P<0.05),鳞癌中血清SCCA、CRP阳性率最高(P<0.05)。联合检测血清四种标志物与单项检测相比,其灵敏度升高,特异性降低(P<0.05),而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胸水Cyfra21-1、NSE相比灵敏度和特异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NSE、Cyfra21-1、CRP、SCCA及胸腔积液中NSE、Cyfra21-1在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助于临床鉴别肺癌的分型和分期,联合检测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积液 NSE CYFRA21-1 CRP S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新高 刘冬媛 +4 位作者 李素英 黎联 邓治平 李大才 赵烈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6-378,共3页
目的 探讨尿激酶对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在病因治疗同时 ,对 6 7例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随机分 3组 ,其中 2 5例胸腔内注入尿激酶 10~ 2 0万U +NS 10 0ml ,2 2例胸腔内注入糜蛋白酶 10~ 15万U +NS 10 0ml,2 0例胸... 目的 探讨尿激酶对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在病因治疗同时 ,对 6 7例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随机分 3组 ,其中 2 5例胸腔内注入尿激酶 10~ 2 0万U +NS 10 0ml ,2 2例胸腔内注入糜蛋白酶 10~ 15万U +NS 10 0ml,2 0例胸腔内注入NS 10 0ml作对照。结果 用药后 ,分隔小房的溶解尿激酶组优于糜蛋白酶组 ,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引流量尿激酶组优于糜蛋白酶组 ,二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生理盐水对分隔小房 ,引流量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胸腔积液 小房 B超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