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心荷载作用下钢楔式活络端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谢治天 牛晓凯 +3 位作者 李鹏飞 张明聚 刘晓 宋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1,共13页
为了解决钢楔式活络端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工作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该文定量研究钢楔式活络端的抗弯性能,首先建立经过试验结果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偏心载荷作用下钢楔式活络端的变形和受力机理,并对... 为了解决钢楔式活络端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工作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该文定量研究钢楔式活络端的抗弯性能,首先建立经过试验结果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偏心载荷作用下钢楔式活络端的变形和受力机理,并对钢楔式活络端的抗弯性能进行参数化分析,基于参数分析结果,建立适用于钢楔式活络端的弯矩-转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钢楔式活络端的抗弯性能随偏心距、钢楔高度和中肋板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随钢楔长度、钢楔宽度、槽钢厚度和钢管壁厚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本文所建立的弯矩-转角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钢楔式活络端的弯矩-转角曲线、初始抗弯刚度和塑性抗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钢楔式活络端 抗弯性能 弯矩-转角模型 有限元模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模态分析与并行遗传算法的车辆动力参数识别
2
作者 施剑锋 丁勇 +2 位作者 沈伯衡 韩凌霞 谢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51,共10页
获取准确的车辆动力参数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与桥梁健康监测的前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模态分析与多核并行遗传算法的车辆动力参数快速识别方法。首先,改进了复模态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取车辆自振频率、阻尼比、模态振型的算法;然后... 获取准确的车辆动力参数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与桥梁健康监测的前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模态分析与多核并行遗传算法的车辆动力参数快速识别方法。首先,改进了复模态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取车辆自振频率、阻尼比、模态振型的算法;然后,提出了车辆动力参数识别的多核并行遗传算法,采用多目标适应度评价,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车辆刚度、阻尼、转动惯量;最后,采用车轮跌落振动实验和环境激励峰值法实测车辆的模态,获取用于适应度评价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振型。通过对轻型汽车、重型卡车的动力参数进行识别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识别的车辆动力参数计算得到的车辆振动模态,与实测振动模态吻合,其中前3阶固有频率的最大误差为0.8%、阻尼比最大误差为1.3%,计算与实测振型向量之间的夹角余弦接近1;车辆的分析模型有必要增加车体的扭转阻尼,以准确反映实际车辆的扭转振动特性;多核并行算法大大加速了识别过程。16核心CPU在15核心并行时的加速比达到最大值12.5,在复杂车辆的多目标、多参数识别中,采用多核并行算法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振动 车辆有限元模型 复模态分析 动力参数识别 多核并行计算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U型橡胶外风挡低温下收缩性能分析
3
作者 顾铖 徐磊 +1 位作者 俞成涛 王加政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基于橡胶的低温拉伸试验数据,利用Ansys软件拟合得到橡胶材料Mooney-Rivlin超弹性本构模型参数,并根据3种实际工况对U型橡胶外风挡进行热固耦合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工况对U型橡胶形变的影响;并且对U型橡胶外风挡和3块不同厚度压条预紧的... 基于橡胶的低温拉伸试验数据,利用Ansys软件拟合得到橡胶材料Mooney-Rivlin超弹性本构模型参数,并根据3种实际工况对U型橡胶外风挡进行热固耦合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工况对U型橡胶形变的影响;并且对U型橡胶外风挡和3块不同厚度压条预紧的橡胶样件进行低温试验,研究温度及压条厚度对其形变的影响。结果表明,U型橡胶的形变主要因温度变化产生,U型橡胶高度明显减小,而侧壁厚度与橡胶长度的形变量较小;另外,压条的厚度对螺栓孔处橡胶的形变量影响较大,相对于5、6 mm厚度的压条,4 mm压条在螺栓预紧力作用下产生了较大的形变,导致螺栓孔处形变较大,进而增加压条的厚度可有效减小脱孔风险;将有限元仿真数据与低温试验的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基本一致,表明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与低温试验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对U型橡胶外风挡低温下应用的可靠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橡胶外风挡 Mooney-Rivlin超弹性本构模型 热固耦合 有限元分析 低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probabilistic analysis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for bladed disk assemblies of aeroengine 被引量:3
4
作者 白斌 白广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722-3735,共14页
In order to describe and control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otal deformation of bladed disk assemblies used in the aeroengine, a highly efficient and precise method of probabilistic analysis which is called extremum... In order to describe and control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otal deformation of bladed disk assemblies used in the aeroengine, a highly efficient and precise method of probabilistic analysis which is called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ERSM) is produced based on the previous deterministic analysis results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FEM). In this work, many key nonlinear factors, such as the dynamic feature of the temperature load, the centrifugal force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the model. The changing patterns with time of bladed disk assemblies about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otal deformation are obtained during the deterministic analysi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largest deformation and stress nodes of bladed disk assemblies are found and taken as input target of probabilistic analysis i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 Not only their reliability, historical sample, extreme response surface(ERS) and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but also their sensitivity and effect probability are obtained.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otal deformation of bladed disk assemblie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model. Finally, compared with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 and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new approach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ed disk assemblies probabilistic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model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sensitivity analysis transient dynam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管内外表面腐蚀缺陷力学-电化学相互作用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鹏 赵明 +1 位作者 罗梓洋 许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11,共8页
为进一步研究弯管内外表面腐蚀缺陷力学-电化学(M-E)相互作用规律,建立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弯管内外表面含腐蚀缺陷的三维模型,研究内压和缺陷几何形状对M-E相互作用规律及对弯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弯管内外表面存在腐蚀缺陷时,弯... 为进一步研究弯管内外表面腐蚀缺陷力学-电化学(M-E)相互作用规律,建立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弯管内外表面含腐蚀缺陷的三维模型,研究内压和缺陷几何形状对M-E相互作用规律及对弯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弯管内外表面存在腐蚀缺陷时,弯管内侧的M-E效应更强,增加应力和腐蚀的增长速率,使内侧更容易发生失效;当缺陷几何增长时,应力在缺陷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增长,腐蚀主要在缺陷长度方向上增长;外表面缺陷附近的应力和腐蚀增长规律基本一致,而内表面缺陷附近的应力增长较腐蚀增长更为复杂。研究结果可为含腐蚀缺陷弯管评估模型的完善以及管道系统完整性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管 内外表面缺陷 腐蚀 多物理场耦合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胞子弹冲击泡沫夹芯梁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6
作者 张元瑞 朱玉东 +3 位作者 王克鸿 周琦 虞吉林 郑志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27,共16页
为了研究均匀/梯度多胞子弹冲击泡沫夹芯梁的耦合响应过程和多胞子弹对夹芯梁的加载效果,对该冲击过程开展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通过将泡沫夹芯梁等效为单梁以简化分析,基于多胞子弹的冲击波模型和泡沫夹芯梁的等效单梁响应... 为了研究均匀/梯度多胞子弹冲击泡沫夹芯梁的耦合响应过程和多胞子弹对夹芯梁的加载效果,对该冲击过程开展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通过将泡沫夹芯梁等效为单梁以简化分析,基于多胞子弹的冲击波模型和泡沫夹芯梁的等效单梁响应模型,构建了多胞子弹冲击泡沫夹芯梁的耦合分析模型,给出了冲击过程中各响应阶段的控制方程,并结合龙格-库塔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基于三维Voronoi技术,开展了均匀/梯度多胞子弹冲击泡沫夹芯梁的细观有限元模拟;在多胞子弹的冲击测试平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高速摄影技术获取了多胞子弹和泡沫夹芯梁的速度响应。结果表明:耦合分析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多胞子弹和泡沫夹芯梁的速度历程曲线以及多胞子弹产生的冲击压强;在初始动量相同但密度分布或初速度不同的多胞子弹冲击下,同一构型的泡沫夹芯梁展现出不同的力学响应,这说明多胞子弹的加载不能简单地等效为脉冲加载,多胞子弹与夹芯梁之间的耦合效应不可忽略;相较于均匀多胞子弹,梯度多胞子弹的冲击压力波形更加尖锐,在其衰减过程中展现出更强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胞子弹 泡沫夹芯梁 耦合分析模型 有限元模拟 冲击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热耦合的XLPE电缆缺陷暂态温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新岗 宋欣 +5 位作者 马志鹏 谭世耀 范益杰 李宁一 黄宇杨 邹政廷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9,共8页
针对10 kV电缆常见的3种缺陷,本文建立了三维电缆缺陷模型并进行电磁-热耦合温度场分析,研究3种缺陷电缆的暂态温度模型,分析不同工作电流与不同敷设条件对3种缺陷电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对电缆的危害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金属尖... 针对10 kV电缆常见的3种缺陷,本文建立了三维电缆缺陷模型并进行电磁-热耦合温度场分析,研究3种缺陷电缆的暂态温度模型,分析不同工作电流与不同敷设条件对3种缺陷电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对电缆的危害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金属尖端缺陷、气隙缺陷、划痕缺陷;在相同载流量的情况下,金属尖端缺陷处温度高于其他两种缺陷处温度;确定了电缆在出现缺陷时隧道敷设的散热效果最好;无缺陷试样电缆内部温度从线芯至外护套沿径向逐渐降低,在缺陷的作用下电缆内部温度场发生畸变;缺陷电缆线芯温度与外护套温度的拟合系数、电缆缺陷处温度与电缆线芯温度的拟合系数均接近1。仿真拟合结果为电缆缺陷的判断与识别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热耦合 缺陷模型 敷设方式 拟合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结构的航空壁板铆接变形快速仿真计算模型构建方法
8
作者 罗群 康永刚 王天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航空大壁板是构成飞机气动外形的重要组件,具有尺寸大、薄壁弱刚性的特点,在进行自动钻铆装配连接过程中极易产生装配变形,包括连接部位局部变形、壁板整体弯扭变形等。文中针对航空壁板铆接数量多、变形仿真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 航空大壁板是构成飞机气动外形的重要组件,具有尺寸大、薄壁弱刚性的特点,在进行自动钻铆装配连接过程中极易产生装配变形,包括连接部位局部变形、壁板整体弯扭变形等。文中针对航空壁板铆接数量多、变形仿真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结构的有限元快速仿真建模方法,先将壁板的铆接部位划分为局部子结构单独计算,再将子结构与外围壁板进行装配,最后将单独计算得到的弯矩作为载荷施加在装配体上进行计算。通过建立子结构模型,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条件下极大地简化了最终仿真模型,改进了连续计算模型计算数据量庞大、效率低和易出现单元畸变的问题,使得对大型壁板大数量铆钉铆接过程仿真计算和整体铆接变形的预测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壁板 装配铆接 变形分析 数值建模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起爆条件下双钢壁LNG储罐抗爆性能分析
9
作者 于双锴 李晓琳 +4 位作者 芦烨 丁宇奇 尹青锋 李巧珍 谢清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7,67,共14页
由于双钢壁储罐具有建造周期短、投资小等优点,在LNG储存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易在外罐受到外部冲击时引发内罐的破坏。为了分析储罐在不同外爆载荷条件下的破坏行为,以双钢壁LNG储罐为研究对象,考虑内、外罐及保冷材料之间的载荷传递... 由于双钢壁储罐具有建造周期短、投资小等优点,在LNG储存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易在外罐受到外部冲击时引发内罐的破坏。为了分析储罐在不同外爆载荷条件下的破坏行为,以双钢壁LNG储罐为研究对象,考虑内、外罐及保冷材料之间的载荷传递与相互作用,建立了外罐-保冷材料-内罐多介质的多相耦合有限元模型,并对多影响因素下储罐在外爆载荷作用下的破坏进行了分析,探究其抗爆性能。结果表明:在外爆载荷作用下,内、外罐从迎爆面中心向内凹陷直至发生破坏,最大应力均在迎爆面中心,且越靠近中心应力值越大;内、外罐材料均先达到屈服强度后发生塑性变形,随后达到失效应变值并发生破坏;与外罐相比,内罐发生破坏的时间晚42.9%,变形范围和破坏范围分别小12.3%、6.7%;储罐的抗爆性能随着储存液位的升高和罐体容积的增大而增强,随着起爆位置从罐壁中心向上、下两侧移动而提高,在罐壁中心起爆时储罐的破坏程度最大。该研究成果可为双钢壁LNG储罐的设计和储存液位的控制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壁LNG储罐 抗爆性能分析 外爆载荷 多相耦合有限元模型 失效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展式铁路抢修梁的技术方案研究与力学分析
10
作者 张非凡 徐光兴 李明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5,共9页
为解决既有铁路梁部抢修器材存在的强度刚度低、通车速度慢、拼架时间长、储存运输不便等问题,基于可展结构的特点,提出一种可展式铁路抢修梁的技术方案和架设方法:通过不同数量中间构架的纵向拼组并调整构架的展开状态,可使抢修梁适应3... 为解决既有铁路梁部抢修器材存在的强度刚度低、通车速度慢、拼架时间长、储存运输不便等问题,基于可展结构的特点,提出一种可展式铁路抢修梁的技术方案和架设方法:通过不同数量中间构架的纵向拼组并调整构架的展开状态,可使抢修梁适应32 m和24 m跨度的桥梁抢修;通过小型机具的辅助,可使抢修梁实现导梁架设以加快抢修进度;利用ANSYS软件建立32 m跨度抢修梁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抢修梁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利用UM软件建立C70敞车和CRH380A高铁动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对抢修梁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结果表明:抢修梁跨中上弦杆、梁端右倾斜腹杆和梁端销轴对抢修梁的安全性起控制作用;抢修梁一阶自振频率为5.965 Hz,对应振型为横向弯曲,说明抢修梁的横向刚度较弱;货运列车通过抢修梁时,重车编组对桥梁响应不利,空车编组对车辆响应不利;影响桥梁安全性和车辆运行安全性的指标均随车速的提高而非线性增长。经分析,可展抢修梁的力学性能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且货运列车和高铁列车能够分别以最高60 km/h和100 km/h的车速安全通过抢修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铁路抢修梁 可展桥梁 架设方案 有限元模型 车桥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型磁通切换电机特性分析的时步有限元模型
11
作者 杜巍 吴玉磊 +1 位作者 闻程 马增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5-32,共8页
针对直线型双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DLFSPM)结构相对复杂,现阶段运行特性研究不充分的问题,以时步有限元为工具,建立了一种研究DLFSPM运行特性的场路耦合分析模型。阐述了DLFSPM电动运行原理,并推导出ABC坐标系下的运行特性方程。为解决... 针对直线型双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DLFSPM)结构相对复杂,现阶段运行特性研究不充分的问题,以时步有限元为工具,建立了一种研究DLFSPM运行特性的场路耦合分析模型。阐述了DLFSPM电动运行原理,并推导出ABC坐标系下的运行特性方程。为解决直线电机仿真环境下的开域处理问题,建立圆弧形电机仿真拓扑,以一台额定输出电磁推力为400 N的DLFSPM样机为例,得到可以同时考虑DLFSPM内部磁场和外电路特性的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最后,利用该时步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其空载特性和力角特性,仿真与实测的相关对比曲线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进一步验证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型双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DLFSPM) 场路耦合 运行原理 时步有限元分析模型 空载特性 力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E160柴油机活塞组热负荷及机械负荷耦合分析 被引量:48
12
作者 冯立岩 高希彦 +1 位作者 夏惠民 许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1-446,共6页
采用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套耦合的方法对 8E16 0型柴油机的活塞、活塞环、气缸套进行了三维温度场分析。以此为基础 ,对活塞组进行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耦合分析 ,计算了活塞耦合应力场 ,以深入了解活塞的热负荷状态及综合应力分布情况 ,... 采用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套耦合的方法对 8E16 0型柴油机的活塞、活塞环、气缸套进行了三维温度场分析。以此为基础 ,对活塞组进行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耦合分析 ,计算了活塞耦合应力场 ,以深入了解活塞的热负荷状态及综合应力分布情况 ,进而为完成降低热负荷、改善应力分布的改进设计和进一步强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讨论了 8E16 0型柴油机活塞和活塞销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过程 ,并将本次温度场分析所采用的活塞组—气缸套耦合模型与活塞单一模型作了比较 ,结论为前者加载负荷的试算量比后者大大减少 ,并且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E160柴油机 活塞组 热负荷 机械负荷 耦合 温度场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机械”耦合场理论的电力变压器绕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74
13
作者 王丰华 段若晨 +2 位作者 耿超 钱国超 卢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55-2562,共8页
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变压器绕组的振动特性,通过建立实体变压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使用超弹性Mooney-Rivlin模型模拟变压器绕组垫块的非线性材料特性,基于"磁–机械"耦合场理论实现了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由电动力激励到绕组振... 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变压器绕组的振动特性,通过建立实体变压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使用超弹性Mooney-Rivlin模型模拟变压器绕组垫块的非线性材料特性,基于"磁–机械"耦合场理论实现了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由电动力激励到绕组振动响应的全过程仿真分析,得到了变压器绕组在电磁力激励下正常与松动状态下的振动特性。对某35 k V电力变压器振动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变压器绕组振动波形的计算结果与直接布置于绕组上的光振传感器的测试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此外,变压器绕组松动即预紧力的下降相当于垫块材料刚度的增加,此时,绕组振动信号中的100 Hz分量及其倍频均随之增大,但增幅各异。研究结果可为变压器绕组结构优化及绕组变形振动检测法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超弹性模型 耦合场 变压器 绕组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有限元模型的集成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夏利娟 吴卫国 +2 位作者 翁长俭 金咸定 袁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4-547,共4页
探讨了混合模型的建模问题 ,对两种方案运用 Super SAP进行比较分析 ,对如何准确实现艉部三维空间结构和船体梁之间的动力特性的耦合进行了分析研究 。
关键词 振动 混合模型 耦合 有限元分析 船舶艏部 三维空间结构 船体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E160柴油机活塞组有限元三维耦合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立岩 高希彦 +2 位作者 夏惠民 许锋 孙秀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2-545,共4页
为提高 6E1 60柴油机的可靠性 ,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活塞、活塞环、气缸套和活塞销进行了组合分析 ,对活塞组进行了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耦合分析 ,计算了活塞的温度场和耦合应力场 ,以深入了解活塞的热负荷状态及综合应力分布情... 为提高 6E1 60柴油机的可靠性 ,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活塞、活塞环、气缸套和活塞销进行了组合分析 ,对活塞组进行了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的耦合分析 ,计算了活塞的温度场和耦合应力场 ,以深入了解活塞的热负荷状态及综合应力分布情况 ,进而为完成降低热负荷、改善应力分布的改进设计和进一步强化奠定理论基础 .为提高温度场的分析精度 ,采用了活塞组 -缸套耦合模型进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E160柴油机 活塞组 有限元三维耦合分析 温度场 机械负荷 热负荷 耦合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活塞组耦合模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立岩 范立云 +1 位作者 隆武强 孙秀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建立了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缸套的耦合模型 ,采用接触对、设定接触热阻的方法对耦合模型进行了二维和三维瞬态温度场的分析。对采用接触模型和粘贴方式模型的分析结果做了比较。
关键词 柴油机 活塞组 耦合模型 有限元分析 接触模型 粘贴方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活塞组有限元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秀峰 冯立岩 许锋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13,共4页
概述了有限元分析在内燃机活塞组的应用及进展情况 ,比较了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总结出未来内燃机活塞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研究将渐渐以耦合模型、瞬态传热和CFD。
关键词 内燃机 活塞组 有限元分析 耦合方法 瞬态传热分析 机械应力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构模型参数的肌肉主动力响应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凡 粟思橙 +2 位作者 胡伟 黄晶 杨济匡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9-54,共6页
研究了肌肉主动力有限元模型的力学性能与稳定性,使其适用于头颈部动力学响应的仿真研究.运用准线性黏弹性被动单元与Hill主动单元相耦合的方法,建立了兔子胫前肌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对比Myers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在不同应变率下离心收... 研究了肌肉主动力有限元模型的力学性能与稳定性,使其适用于头颈部动力学响应的仿真研究.运用准线性黏弹性被动单元与Hill主动单元相耦合的方法,建立了兔子胫前肌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对比Myers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在不同应变率下离心收缩的应力应变特性.同时研究了等长收缩与轴向压缩模式下的肌肉的力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仿真模型与实验输出应力应变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相同应变情况下,最大应力误差仅为0.07MPa.该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稳定性与生物逼真度,能够满足人体颈部肌肉建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肌肉主动力 有限元分析 准线性黏弹性材料 本构模型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水热力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63
19
作者 李洪升 刘增利 梁承姬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1-629,共9页
将冻土体视为空间弹性体,提出了土体在冻结过程中水分场、温度场、应力场三场耦合的 一般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离散方程及其解法.最后给出了数值算例;并与实测值比较, 证明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冻土 水热力耦合 数学模型 有限元分析 冻胀位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耳传声数值模型 被引量:42
20
作者 刘迎曦 李生 孙秀珍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根据健康志愿者(右耳)完整的CT数据,建立了包括外耳道、鼓膜、听骨链、中耳韧带/肌肉以及内耳液体在内的有限元模型,真实完整地再现了其复杂结构及边界约束.通过鼓膜和镫骨底板位移模拟结果和文献实验数据的比较,说明了本数值模型是可信... 根据健康志愿者(右耳)完整的CT数据,建立了包括外耳道、鼓膜、听骨链、中耳韧带/肌肉以及内耳液体在内的有限元模型,真实完整地再现了其复杂结构及边界约束.通过鼓膜和镫骨底板位移模拟结果和文献实验数据的比较,说明了本数值模型是可信的.利用模型进行了外耳、中耳和内耳的声固耦合分析,研究了外耳道、镫砧关节和内耳液体对传声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人耳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研究其声学力学特性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力学 有限元模型 声压增益 声固耦合 听骨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