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浸提液对木荷和枫香树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1
作者 卜亚奎 李鹏 +4 位作者 谭健晖 陈虎 曾敏 符韵林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3期310-316,共7页
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下各物质层对木荷(Schima superba)和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并为马尾松针阔混交林营建提供理论支持,以不同林龄(9、17、30、38和56年生)马尾松林下未分解和半分解凋落物及... 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下各物质层对木荷(Schima superba)和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并为马尾松针阔混交林营建提供理论支持,以不同林龄(9、17、30、38和56年生)马尾松林下未分解和半分解凋落物及表层土壤为化感物质来源,通过水浸提法制备浓度为100 g/L浸提液,分析不同浸提液对木荷和枫香树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并对其种子萌发综合化感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马尾松林下未分解凋落物浸提液对木荷和枫香树种子各发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在不同林龄马尾松林下半分解凋落物浸提液处理中,木荷种子各发芽指标均差异显著,均随马尾松林龄增加逐渐降低,化感效果也由促进转为抑制;枫香树种子对半分解凋落物浸提液的耐受程度较高,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林龄马尾松林下土壤浸提液处理中,木荷种子各发芽指标均在17年生处理下最低,均显著低于30年生处理;枫香树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差异不显著,发芽指数在38年生处理下最低。从综合化感效应指数来看,马尾松林下浸提液对枫香树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总体低于木荷种子;9年生马尾松林下半分解凋落物和土壤浸提液均促进木荷种子萌发,30年生马尾松林下半分解凋落物和土壤浸提液均促进枫香树种子萌发。木荷较适合在马尾松幼龄林阶段进行混交,枫香树较适合在马尾松近成熟林阶段进行混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提液 种子萌发 化感作用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丸粒化种子质量检验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德欣 吴萍 +4 位作者 夏阳 张海军 邱艳红 王红阳 徐秀兰 《蔬菜》 2025年第8期15-22,共8页
随着种子丸粒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其质量检验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和官方种子检验员协会(AOSA)已建立了完善的丸粒化种子检验标准体系,而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T 3543.7—1995》与最新ISTA规程(2025版)存在较大... 随着种子丸粒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其质量检验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和官方种子检验员协会(AOSA)已建立了完善的丸粒化种子检验标准体系,而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T 3543.7—1995》与最新ISTA规程(2025版)存在较大差异。现从扦样、净度、发芽率、含水量、品种纯度、质量测定及包衣质量等关键指标入手,系统对比了国内外检验技术的异同,指出我国多项地方标准在不同作物间存在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的差异,急需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同时,针对当前丸粒化种子检验技术及包衣质量评价中存在的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未来,无损检测技术如多光谱成像、X射线、深度学习等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丸粒化种子质量评估的效率和精度,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丸粒化种子 种子质量 检验技术 国际标准 扦样 品种纯度 发芽率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有机酸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晓蔓 李敏 丁贵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6,共7页
以3种浓度的棕榈酸、硬脂酸和邻苯二甲酸对马尾松种子和一年生幼苗进行处理,探讨各处理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及土壤特性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除硬脂酸和低浓度棕榈酸对发芽率具有促进作用外,其余处理均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 以3种浓度的棕榈酸、硬脂酸和邻苯二甲酸对马尾松种子和一年生幼苗进行处理,探讨各处理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及土壤特性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除硬脂酸和低浓度棕榈酸对发芽率具有促进作用外,其余处理均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以邻苯二甲酸抑制作用最显著,同时,邻苯二甲酸对芽苗生长也具有抑制效应,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3种有机酸对马尾松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具有低促高抑效应,邻苯二甲酸对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具有不显著促进作用,棕榈酸和硬脂酸则呈低促高抑效应,并在低浓度时达显著水平。1 mg/mL和0.5 mg/mL的3种有机酸会导致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并在1 mg/mL时达显著促进作用。硬脂酸对土壤多酚氧化酶、磷酸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脲酶具有低促高抑效应,而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对以上3种酶分别具有促进、抑制和低促高抑效应。3种有机酸除对土壤pH值、全磷和速效钾具有显著影响外,对土壤其他理化性质均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3种有机酸类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均有一定影响,化感效应与有机酸种类、浓度及受体生长时期有关,总体以邻苯二甲酸对种子萌发、芽苗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硬脂酸对土壤酶活和土壤理化特性影响较显著,推测实际生产中的硬脂酸和邻苯二甲酸是影响马尾松天然更新的主要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有机酸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铝胁迫对马尾松种子萌发与芽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赵志刚 丁贵杰 唐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以石英砂为基质,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培养液配制方法,研究了酸、铝胁迫(各设5个处理)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强度的酸、铝胁迫对发芽势及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芽苗根、茎长及根、茎、叶的干质量、鲜质... 以石英砂为基质,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培养液配制方法,研究了酸、铝胁迫(各设5个处理)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强度的酸、铝胁迫对发芽势及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芽苗根、茎长及根、茎、叶的干质量、鲜质量等生长指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芽苗生长指标随pH值(5.5-3.0)的下降,先缓慢上升后下降,随铝离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H值4.5-5.0时,芽苗生长最好;根受酸、铝胁迫影响最大,是反应最敏感的部位,茎、叶次之;根鲜、干质量占总量的比例随酸、铝胁迫的加剧先上升而后降低,茎、叶的鲜、干质量占总量的比例变化较小;当pH值低于4.5,铝离子浓度达到50 mg.L-1时,即可对马尾松芽苗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酸胁迫 铝毒害 种子萌发 芽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异养转自养生理过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莹 刘淑欣 +5 位作者 彭鸽 齐芪 刘炳梅 齐力旺 盖颖 蒋湘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6,共8页
以马尾松成熟种子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马尾松种子萌发过程中的5个时期作为观测点,测定了各时期种子生长量的变化,并通过GC-MS技术检测了脂肪酸的差异;用HLPC-MS技术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质;利用Li-6400光合测量仪测定了光合作用的起... 以马尾松成熟种子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马尾松种子萌发过程中的5个时期作为观测点,测定了各时期种子生长量的变化,并通过GC-MS技术检测了脂肪酸的差异;用HLPC-MS技术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质;利用Li-6400光合测量仪测定了光合作用的起始点。结果显示:在前2个检测时期,马尾松种子的脂肪酸、淀粉含量最高,随着萌发活动的进行转变为小分子物质供给根和芽的生长,在幼苗期含量降至0。由单向电泳可知,在出芽前3个时期的蛋白质条带位置基本不变,仅丰度降低;而在出芽时出现了大分子量的条带,于幼苗期汇聚于52.0 ku的位置。选取成熟期与幼苗期的明显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分析,结果分别表示为贮藏性蛋白——松球蛋白和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说明随着贮藏性蛋白质的降解供能,形成了新的功能性蛋白质以调控生长。马尾松因其脂肪含量高,在生长初期主要依靠动员贮藏性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和原料,尤其是在胚根突破种皮时,物质代谢旺盛。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了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根据G2期出现的Rubisco和CO2补偿点判定此期为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种子 萌发 异养 自养 蛋白质组学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菌马尾松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晓宁 黄宁 +3 位作者 覃子海 姚瑞玲 杨红 刘海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35-943,共9页
该研究利用液氮将不同含水量的无菌马尾松种子(27.4%、24.6%、22.7%、16.8%、15.8%、10.7%、7.5%、6.1%、4.8%、3.2%)进行超低温保存。结果表明:(1)在3.2%~6.1%含水量范围内,经液氮冷冻保存后的发芽率随着含水量升高而逐渐升高,在含水量... 该研究利用液氮将不同含水量的无菌马尾松种子(27.4%、24.6%、22.7%、16.8%、15.8%、10.7%、7.5%、6.1%、4.8%、3.2%)进行超低温保存。结果表明:(1)在3.2%~6.1%含水量范围内,经液氮冷冻保存后的发芽率随着含水量升高而逐渐升高,在含水量6.1%时,发芽率达到最大值(91.33%);当含水量大于6.1%时,发芽率逐渐下降,尤其是当含水量大于15.8%时,发芽率迅速下降;在3.2%~7.5%含水量范围内冻存后发芽率在80%以上。(2)冷冻、化冻方式影响超低温保存效果。种子无需低温预冷,直接投入液氮保存(快速冷冻)效果最好;室温空气化冻(缓慢化冻)较42℃水浴化冻发芽率高,且后者容易发生种皮炸裂现象。(3)种皮对马尾松种子超低温保存过程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免受机械损伤,去掉外种皮的种子冻存后发芽率显著下降,且容易出现形态不正常的幼苗。(4)超低温保存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具有一定“刺激”作用,在最适含水量6.1%时,经超低温保存后种子的发芽率显著大于对照种子。总之,含水量、冷冻方法、化冻方法、种皮结构显著影响超低温保存效果,马尾松种子超低温保存的最优方法是将种子含水量控制在6.1%,直接投入液氮快速冷冻后室温空气缓慢化冻,冻后发芽率可在90%以上。马尾松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体系的建立,为其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种子 超低温保存 干燥 含水量 安全含水量范围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亲本家系选择增益估算 被引量:24
7
作者 白天道 徐立安 +2 位作者 王章荣 林能庆 张森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9-455,共7页
以福建省白砂国有林场的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分析了5、6年生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及材积)及形质指标(通直度、冠幅及侧枝粗度)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材积、胸径、树高生长性状及冠幅... 以福建省白砂国有林场的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分析了5、6年生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及材积)及形质指标(通直度、冠幅及侧枝粗度)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材积、胸径、树高生长性状及冠幅、通直度、侧枝粗度等形质指标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且家系内变异大于家系间。家系、单株遗传力分别在0.493 0.731、0.080 0.199之间。利用最佳线性预测的单性状(材积)及多性状联合(材积、冠幅、侧枝粗度及通直度)估算了6年生家系育种值。分析了材积单性状选择方式、多形状联合选择以及冠幅约束选择在不同入选率下亲本家系的预测及现实遗传增益(材积及通直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等权重条件下,联合材积及通直度指标进行亲本家系选择是最佳选择方式,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遗传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实生种子园 子代测定 最佳线性预测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枝叶及枯落物水浸提液对火力楠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林文欢 卢雅莉 +1 位作者 路光超 陈红跃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2-54,共3页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马尾松枝叶及枯落物水浸提液对火力楠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马尾松枝叶及枯落物水浸提液对火力楠种子的萌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浓度的马尾松枝叶及枯落物水浸提液对火力楠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而低...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马尾松枝叶及枯落物水浸提液对火力楠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马尾松枝叶及枯落物水浸提液对火力楠种子的萌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浓度的马尾松枝叶及枯落物水浸提液对火力楠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水浸提液 火力楠 种子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子代变异分析和家系选择 被引量:66
9
作者 季孔庶 樊民亮 徐立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49,共7页
以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树高、胸径、材积、冠幅、通直度、高径比、冠径比、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和宽度、管胞长宽比等性状,发现家系间除管胞长宽比性状差异显著,其余性状... 以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树高、胸径、材积、冠幅、通直度、高径比、冠径比、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和宽度、管胞长宽比等性状,发现家系间除管胞长宽比性状差异显著,其余性状均达差异极显著,暗示着马尾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具选育潜力。8年生林分内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以树高性状为最高(0·691),其次是木材基本密度(0·640)。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长量性状的改良可间接改善通直度,且生长量性状与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木材基本密度与管胞长度和宽度不相关。采用10%入选率,发现5年生林分和8年生林分入选家系一致,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19·74%和19·23%,且5年生林分和8年生林分生长量性状的遗传相关极显著,认为马尾松制浆造纸材短轮伐期的初选年龄可确定为5年生;根据性状遗传力的相对大小和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认为马尾松家系选择可适当注重树高生长量指标。以树高和材积为选择指标,按照10%入选率,兼顾材性和种子园内无性系的开花结实情况,筛选出制浆造纸材短轮伐期优良家系1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无性系种子园 子代测定 性状变异 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林生长性状分析及家系选择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虎 冯源恒 +3 位作者 苏沃榜 梁远毅 梁桂峰 杨章旗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4-18,共5页
以2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的50个家系子代林为研究对象,采用15年生和21年生时测定的树高、胸径等关键生长因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在半同胞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1年生时3个因子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235、0.... 以2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的50个家系子代林为研究对象,采用15年生和21年生时测定的树高、胸径等关键生长因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在半同胞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1年生时3个因子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235、0.320和0.320,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27、0.277、0.310,均属中等遗传力。以材积为主要指标进行选择,共选出5个优良家系,27株优良单株,单株材积遗传增益达到35.03%,同时选出全期生长型优良家系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子园 子代林 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化马尾松苗木根际土壤浸提物有效成份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晓蔓 丁贵杰 王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2-38,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苗木根际土壤浸提物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响,阐明根际土壤浸提物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菌根化育苗及马尾松天然更新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以接种和未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1年生... 【目的】对比分析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苗木根际土壤浸提物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响,阐明根际土壤浸提物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菌根化育苗及马尾松天然更新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以接种和未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1年生马尾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和甲醇两种浸提剂分别萃取分离接种和不接种苗木根际土壤,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物质鉴定,研究不同马尾松苗木根际土壤浸提物化学成分和含量的差异,再运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浸提物对马尾松种子的化感效应。【结果】采用乙醇浸提,接种Sl12和Sl13菌株苗木根际土壤浸提物中物质种类分别比非菌根化苗木多22和23种,其中酸类是数量最多且比例较大的一类化合物,两种接种苗木酸类所占比例分别为51.20%和48.80%,非接种苗木酸类所示比例为34.17%;采用甲醇浸提,未接种苗木根际土壤浸提物中物质种类23种,两种接种苗木物质种类分别为34和32种,其中酸类、酯类相对含量较大,两种接种苗木酸类所占比例分别为39.06%和34.86%,酯类分别为32.01%和38.91%,非接种苗木酸类所示比例为33.96%,酯类所示比例为39.59%;菌根化苗木根际土壤乙醇、甲醇浸提物均能检测出棕榈酸、硬脂酸、2,4-二叔丁基苯酚;非菌根化苗木只能检测出棕榈酸;菌根化苗木根际土壤乙醇浸提物对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胚根长、胚轴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感效应指数为负值。【结论】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影响苗木根际土壤中分泌物的化学组成成分,增加分泌物的种类和数量;3种苗木根际土壤浸提物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马尾松 苗木 根际土壤浸提物 种子萌发 化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潘佳 李荣 +1 位作者 郭耘欣 胡小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2-1048,共7页
采用标准发芽法、胚根突出法、低温发芽法、电导率法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10个种子样品的种子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基于标准发芽法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可将10个种子样品的种子质量分为3级;基于胚根突出法中胚根突出数可将其... 采用标准发芽法、胚根突出法、低温发芽法、电导率法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10个种子样品的种子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基于标准发芽法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可将10个种子样品的种子质量分为3级;基于胚根突出法中胚根突出数可将其分为6级,计数胚根突出数的最适时间为24和28h;基于低温发芽法的活力指数和发芽势可将其分为6级;而电导率法可将其分为7级。因而,电导率法作为紫花苜蓿种子活力评价指标最为敏感,其次为胚根突出法和低温发芽法,标准发芽法最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子活力 标准发芽法 胚根突出法 低温发芽法 电导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浸种对马尾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韦小丽 廖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6,共3页
用不同浓度的Ca2+处理马尾松种子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用5~20mtmol/L Ca2+浸泡马尾松种子24h,马尾松幼苗的苗高、根长、幼苗含水量均随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则随Ca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a2+浓度为20mtmol/L最有利于... 用不同浓度的Ca2+处理马尾松种子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用5~20mtmol/L Ca2+浸泡马尾松种子24h,马尾松幼苗的苗高、根长、幼苗含水量均随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则随Ca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a2+浓度为20mtmol/L最有利于马尾松种子发芽,其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以及幼苗高、根长、根细胞膜稳定性均明显高于对照.而25~30mtmol/L的高Ca2+溶液处理种子则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CA^2+浓度 浸种 质膜相对透性 种子发芽率 发芽实验 活力指数 发芽指数 膜稳定性 种子萌发 溶液处理 抑制作用 幼苗生长 含水量 根细胞 苗高 根长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代马尾松林土壤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沈凌 丁贵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2,共4页
采用1、2代马尾松林土壤浸提液,研究1、2代马尾松林的不同浓度土壤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土壤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极显著,随着浸提液浓度降低,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均增加。栽种代数对种子萌... 采用1、2代马尾松林土壤浸提液,研究1、2代马尾松林的不同浓度土壤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土壤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极显著,随着浸提液浓度降低,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均增加。栽种代数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1代林土壤当浸提液浓度为1︰20时,芽苗生长的最好,而2代林土壤当浸提液浓度为1︰10时,芽苗生长最好。浸提液浓度与栽种代数对芽苗生长的影响均不显著。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连栽2代后,自毒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连栽 土壤浸提液 种子萌发 芽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成群 黄宝灵 牟继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71-74,共4页
用不同浓度的稀土(RE)处理马尾松种子,结果表明,RE能明显地提高种子活力、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促进根芽的生长;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IAA氧化酶活性,提高IAA含量;各项指标以300mg/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
关键词 稀土 马尾松 种子萌发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种子发芽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喻方圆 王麒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9,共3页
该文分别采用国家标准和国际规程对马尾松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认为,用国际规程进行发芽试验,其结果更能体现种子样品的活力水平,对育苗生产更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尾松 种子检验 发芽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马尾松二代种子园土壤营养诊断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元镇 陈杰 李宝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33,共8页
【目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我国分布极广,是南方地区重要的用材林树种。通过对闽北马尾松二代种子园土壤养分及母树球果产量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影响种子园球果产量的土壤养分主导因子及其作用规律,并通过营养诊断确定... 【目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我国分布极广,是南方地区重要的用材林树种。通过对闽北马尾松二代种子园土壤养分及母树球果产量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影响种子园球果产量的土壤养分主导因子及其作用规律,并通过营养诊断确定建议配方施肥方案,为马尾松二代种子园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对土壤的N、P、K、Ca、Mg、B、Mo等7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种子园母树球果产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土壤营养诊断,探寻土壤养分与母树球果产量的相关性,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研究影响母树球果产量的主导因子及各营养元素间的交互规律,确定主要营养元素的最适宜浓度,提出马尾松二代种子园的施肥配方与施肥量。【结果】影响球果产量的主导因子为氮、镁、钼以及氮-钙、氮-硼,磷-钾、磷-钙,钾-镁、钾-硼等营养元素间的互作效应;磷-钾、氮-硼、氮-钙、钾-镁之间交互效应显著,对产量促进作用明显;而钾-硼、硼-钼、钾-钙之间的互作对产量有负增产效应。氮与磷、钾、钙之间以及钼与钙、镁之间表现为拮抗关系,而其它各种元素呈协同关系。种子园土壤养分的最适浓度为:水解氮78.92~108.28 mg·kg-1,有效磷3.66~4.94 mg·kg-1,速效钾185.41~280.85 mg·kg-1,交换钙27.23~57.11 mg·kg-1,交换性镁7.66~18.08 mg·kg-1,有效硼0.20~0.48 mg·kg-1,有效钼0.46~0.70 mg·kg-1。【结论】科学配方施肥能有效提高马尾松种子园母树球果的产量和种子质量,建议闽北地区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比较合理的施肥配比为P2O5∶K2O∶CaO∶Mo=1∶10∶2∶0.03,每株母树施P2O517.23~47.44 g、K2O 90.62~240.78 g、CaO 2.88~73.40 g、Mo 0.42~1.56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二代种子园 土壤养分 球果产量 营养诊断 测土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源恒 陈虎 +3 位作者 梁远毅 杨章旗 苏沃榜 梁桂峰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以2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子园自由授粉的81个子代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树高、胸径等生长因子,在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力、表现稳定性分析和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家系间胸径存在显著差异,树高、材积间均存在极... 以2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子园自由授粉的81个子代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树高、胸径等生长因子,在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力、表现稳定性分析和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家系间胸径存在显著差异,树高、材积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4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079、0.027、0.048,均属低等遗传力。以材积为指标,采用综合法选择优良家系,共选出7个优良家系,30株优良单株,单株材积遗传增益达到18.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子园 子代测定 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种子园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郑天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对6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园子代林材积、胸径、树高3个性状生长量明显大于对照的当地商品种.材积性状比对照增长40%,平均遗传增益达27%,最高家系材积增长率为126%,遗传增益达86%;胸径性状比对照增长17.8%... 对6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园子代林材积、胸径、树高3个性状生长量明显大于对照的当地商品种.材积性状比对照增长40%,平均遗传增益达27%,最高家系材积增长率为126%,遗传增益达86%;胸径性状比对照增长17.8%,平均遗传增益15%,最高遗传增益38%;树高性状比对照增长6.1%,平均遗传增益5%,最高遗传增益16%.筛选出一批生长性状优良家系,可为新建的马尾松种子园提供选择材料,同时为现有种子园的去劣疏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子园 优良家系选择 遗传增益 自由授粉 子代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S法处理马尾松种子之原理和效果
20
作者 冯德宾 段琼 《四川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38-43,共6页
本文分析不同质量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lLamb .)种子在同等条件下的吸、失水速率及湿培养时达到湿平衡所需时间。据此 ,用IDS法 (I =培养 [incubation],D =干燥 [drying],S =分离 [separate])对发芽率74 %、发芽势 5 7%的马尾松种子... 本文分析不同质量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lLamb .)种子在同等条件下的吸、失水速率及湿培养时达到湿平衡所需时间。据此 ,用IDS法 (I =培养 [incubation],D =干燥 [drying],S =分离 [separate])对发芽率74 %、发芽势 5 7%的马尾松种子进行处理 ,剔除掉样品中死种子后 ,剩下种子的室内发芽率提高到 92 % ,发芽势提高到 81%。活力测定表明 ,IDS处理对马尾松种子活力不带来坏的影响 ,相反大幅度提高了种子活力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子吸水速率 IDS处理法 种子处理 种子活力 种子失水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