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igsTrack跟踪器的群养生猪多目标跟踪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丽雯 周昊 朱启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81-190,共10页
基于视频的生猪行为跟踪和识别对于实现精细化养殖具有重要价值。为了应对群养生猪多目标跟踪任务中由猪只外观相似、遮挡交互等因素带来的挑战,研究提出了基于PigsTrack跟踪器的群养生猪多目标跟踪方法。PigsTrack跟踪器利用高性能YOLO... 基于视频的生猪行为跟踪和识别对于实现精细化养殖具有重要价值。为了应对群养生猪多目标跟踪任务中由猪只外观相似、遮挡交互等因素带来的挑战,研究提出了基于PigsTrack跟踪器的群养生猪多目标跟踪方法。PigsTrack跟踪器利用高性能YOLOX网络降低目标误检与漏检率,采用Transformer模型获取具有良好区分特性的目标外观特征;基于OC-SORT(observation-centric sort)的思想,通过集成特征匹配、IoU匹配和遮挡恢复匹配策略实现群养生猪的准确跟踪。基于PBVD(pigs behaviours video dataset)数据集的试验结果表明,PigsTrack跟踪器的HOTA(higher order tracking accuracy),MOTA(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accuracy)和IDF1得分(identification F1 score)分别为85.66%、98.59%和99.57%,相较于现有算法的最高精度,分别提高了3.71、0.03和2.05个百分点,证明了PigsTrack跟踪器在解决外观相似和遮挡交互引起的跟踪过程中身份跳变问题方面的有效性。随后,利用Slowfast网络对PigsTrack跟踪器的跟踪结果进行了典型行为统计,结果显示PigsTrack在群养生猪个体行为统计方面更准确。此外,通过在ABVD(aggressive-behavior video)数据集上的试验,PigsTrack跟踪器的HOTA、MOTA和IDF1得分分别为69.14%、94.82%和90.11%,相对于现有算法的最高精度,提高了5.33、0.57和8.60个百分点,验证了PigsTrack跟踪器在群养生猪跟踪任务中的有效性。总而言之,PigsTrack跟踪器能够有效应对外观相似和遮挡交互等挑战,实现了准确的生猪多目标跟踪,并在行为统计方面展现出更高的准确性,为生猪养殖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 检测 群养生猪 pigstrack跟踪器 遮挡恢复匹配 生猪个体行为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固定阵列太阳能自动跟踪控制器设计
2
作者 郑晓斌 王麟珠 林恒青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9-163,共5页
为保证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船舶固定阵列偏离程度最小,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设计了船舶固定阵列太阳能自动跟踪控制器。依据船舶固定阵列太阳能发电系统结构,分析固定光伏阵列的运行特性,以MCU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二自由度跟踪器,嵌入补偿式... 为保证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船舶固定阵列偏离程度最小,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设计了船舶固定阵列太阳能自动跟踪控制器。依据船舶固定阵列太阳能发电系统结构,分析固定光伏阵列的运行特性,以MCU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二自由度跟踪器,嵌入补偿式跟踪控制方法,通过太阳视位置补偿,控制偏离程度,保证船舶固定阵列的自动跟踪效果。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光照条件的跟踪控制需求,确保光伏阵列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跟踪控制性能均在0.95以上,最大输出功率点为607.3 W,并且输出功率的震荡程度均低于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固定阵列 太阳能 自动跟踪 二自由度跟踪 补偿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踪微分模糊PID复合控制的结晶器脱模系统分析
3
作者 刘于凯 陈新元 +1 位作者 崔银 程常桂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2,共12页
为解决结晶器脱模系统在非线性和时变负载等复杂条件下运行时所面临的控制挑战,提出了一种结合跟踪微分器和模糊PID的创新控制策略,称为跟踪微分模糊PID复合控制。该控制拥有两个关键特征:误差信号的快速跟踪和PID参数的动态自整定。使... 为解决结晶器脱模系统在非线性和时变负载等复杂条件下运行时所面临的控制挑战,提出了一种结合跟踪微分器和模糊PID的创新控制策略,称为跟踪微分模糊PID复合控制。该控制拥有两个关键特征:误差信号的快速跟踪和PID参数的动态自整定。使用AMESim和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证明:跟踪微分模糊PID复合控制在多个方面优于传统PID和模糊PID控制。首先,该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同时减少了响应滞后和稳态误差。其次,在存在高频噪声和未知大负载干扰的情况下,该控制表现出卓越的轨迹跟踪性能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为结晶器脱模系统的高精度液压伺服控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微分模糊PID 模糊PID 跟踪微分 机电液伺服控制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跟踪微分器和“当前”统计模型的光电跟踪系统脱靶量补偿方法
4
作者 高雨轩 侯远龙 顾晓辉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101,105,共9页
针对延迟环节,提出一种使用基于改进的离散系统最速控制综合函数的跟踪微分器的直接预测补偿法,提取延迟信号的跟踪及微分信号,根据跟踪信号和原信号的间距来自适应调整跟踪微分器的参数,并根据泰勒展开补偿对延迟环节进行补偿。针对采... 针对延迟环节,提出一种使用基于改进的离散系统最速控制综合函数的跟踪微分器的直接预测补偿法,提取延迟信号的跟踪及微分信号,根据跟踪信号和原信号的间距来自适应调整跟踪微分器的参数,并根据泰勒展开补偿对延迟环节进行补偿。针对采样保持环节,引入根据当前加速度调整加速度极值的机动目标修正的“当前”统计模型,以及设计基于修正的“当前”统计模型的自适应调整预测协方差的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KF),并针对采样保持环节的特性对观测噪声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对采样保持环节的补偿。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脱靶量补偿方法有效降低了延迟环节和采样保持环节带来的影响,具有可与其他先进脱靶量补偿方法相等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靶量补偿 跟踪微分 直接预测补偿法 “当前”统计模型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模型和跟踪微分器的主动磁轴承自适应控制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纪历 陈美豪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3-1370,共8页
为了提高主动磁轴承(AMB)系统在面对噪声干扰和外部冲击时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模型和跟踪微分器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在线辨识AMB系统的特征模型参数,并基于辨识得到的特征模型设计了黄金分割自适应... 为了提高主动磁轴承(AMB)系统在面对噪声干扰和外部冲击时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模型和跟踪微分器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在线辨识AMB系统的特征模型参数,并基于辨识得到的特征模型设计了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器。该方法推导了AMB系统的特征参数范围,采用带非线性饱和函数的投影梯度法进行系统的参数辨识,并且利用跟踪微分器对控制系统的量测数据进行跟踪滤波,进一步提高了AMB系统在面对噪声干扰时的鲁棒性。在高速磁悬浮电机试验平台上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跟踪微分器可有效滤除外部噪声对量测数据的干扰;相较于常用的不完全微分PID控制方法,所提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AMB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能,磁悬浮转子在升速过程中的振动峰值最大降低了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模型 跟踪微分 主动磁轴承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跟踪微分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双时间尺度滑模控制
6
作者 车志远 余海涛 +1 位作者 庞玉毅 章嘉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49-1259,共11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流响应远快于机械动态,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跟踪微分器的双时间尺度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在两相同步旋转正交坐标系上建立数学模型,并基于准稳态理论得到快慢子系统.其次,为了解决传统指数趋近律中趋近速度与抖振现象相互...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流响应远快于机械动态,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跟踪微分器的双时间尺度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在两相同步旋转正交坐标系上建立数学模型,并基于准稳态理论得到快慢子系统.其次,为了解决传统指数趋近律中趋近速度与抖振现象相互矛盾的问题,引入一种新型趋近律,并对其能达时间和切换带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在双时间尺度内分别设计控制律,构建基于跟踪微分器的复合非级联滑模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和实验结果验证方法的优势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实现无超调跟踪,且伺服系统的动态响应迅速;在永磁同步电动机发生反转和受到外部负载扰动时,控制系统仍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双时间尺度 跟踪微分 滑模控制 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孪生网络视觉跟踪器
7
作者 王东辉 任红格 史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5,共5页
针对传统孪生网络视觉跟踪器,在跟踪过程当中只采用初始模板,不能适应目标变化,信息编码方式冗余效率低下,导致跟踪器出现漂移的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孪生网络特征和图注意力机制的跟踪算法。该算法首先分析了不同模板与搜索区域... 针对传统孪生网络视觉跟踪器,在跟踪过程当中只采用初始模板,不能适应目标变化,信息编码方式冗余效率低下,导致跟踪器出现漂移的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孪生网络特征和图注意力机制的跟踪算法。该算法首先分析了不同模板与搜索区域的特征响应,然后构建三孪生特征提取网络,将跟踪器预测的结果作为补充模板送入到三孪生特征提取网络;其次,为了使得信息编码更加有效,引入图注意力机制,加强搜索区域和模板间的信息匹配;最后,采用无锚框的方式对目标的位置进行分类预测,对边框进行回归预测。在GOT-10K,OTB100和UAV123基准数据集上进了测,并与目前主流的跟踪器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这里提出的算法有效地抑制了跟踪器的漂移现象,提高了跟踪器的跟踪成功率,为跟踪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跟踪 三孪生网络 目标跟踪 图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水下航行器事件触发自适应神经渐近轨迹跟踪控制
8
作者 唐思星 邓英杰 赵运利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0,共7页
针对六自由度自主水下航行器在水平面的高精度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事件触发自适应神经渐近跟踪控制的方法。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未知模型和环境干扰等非线性不确定项进行逼近,将积分有界函数融入控制律和自适应律中,以实现跟踪误... 针对六自由度自主水下航行器在水平面的高精度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事件触发自适应神经渐近跟踪控制的方法。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未知模型和环境干扰等非线性不确定项进行逼近,将积分有界函数融入控制律和自适应律中,以实现跟踪误差的渐进收敛;通过最小学习参数技术压缩神经网络权值,构造出单参数的自适应律;在控制器至执行器通道上应用事件触发机制,构造变量式事件触发条件,避免了Zeno现象的发生;通过Lyapunov直接法和Barabalat引理对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优越性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 渐近跟踪控制 最小学习参数 事件触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自抗扰的液压阻尼器试验台加载位移跟踪控制研究
9
作者 胡佳 强红宾 +3 位作者 刘凯磊 康绍鹏 杨静 王联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0,共8页
针对液压阻尼器试验台在位移加载过程中易受非线性因素、参数不确定及未知扰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针对传统自抗扰控制器结构复杂及响应速度慢的问题,通过设计滑模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来代替传统自抗扰控制中的非线... 针对液压阻尼器试验台在位移加载过程中易受非线性因素、参数不确定及未知扰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针对传统自抗扰控制器结构复杂及响应速度慢的问题,通过设计滑模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来代替传统自抗扰控制中的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进而简化控制系统结构并提高响应速度,并运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该方法的稳定性。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针对控制模型参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搭建试验台进行验证并对比自抗扰控制、滑模控制及滑模自抗扰控制性能。结果表明:滑模自抗扰控制兼具自抗扰控制稳态误差小、抗扰性强以及滑模控制调节速度快的特点,提升了液压阻尼器试验台的位移跟踪控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试验台 滑模自抗扰控制 遗传算法 位移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浩亮 柴亚星 +3 位作者 王丹 刘陆 王安青 彭周华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4-1034,共11页
针对考虑外部海洋环境扰动和内部模型不确定性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研究其在通信资源受限和机载能量受限下的协同路径跟踪控制问题.首先,针对水声通信信道窄造成的通信资源受限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事... 针对考虑外部海洋环境扰动和内部模型不确定性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研究其在通信资源受限和机载能量受限下的协同路径跟踪控制问题.首先,针对水声通信信道窄造成的通信资源受限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Event-triggered mechanism,ETM)的协同通信策略;然后,针对模型不确定性和海洋环境扰动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来逼近水下航行器的未知动力学,并降低了系统采样次数;最后,针对机载能量受限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动力学控制律,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执行机构的动作频次,从而节省了能量消耗.应用级联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分别验证了闭环系统是输入状态稳定的且系统不存在Zeno行为.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 事件触发机制 协同路径跟踪 扩张状态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分布优化器的混合光伏-温差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博 谢蕊 +1 位作者 武少聪 韩一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25,共14页
为解决混合光伏-温差(photovoltaic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PV-TEG)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问题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分布优化器(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optimizer,E... 为解决混合光伏-温差(photovoltaic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PV-TEG)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问题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分布优化器(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optimizer,EDO)的混合PV-TEG系统MPPT技术。EDO通过模拟指数分布的随机变化来搜索潜在的解空间,由于随机性,算法可有效避免在局部遮蔽条件(partial shading condition,PSC)下陷入局部最优,并在搜索空间中广泛探索以找到最优解。算例研究包括启动测试、太阳辐照度阶跃变化、随机变化、香港地区四季实际算例4个部分,并与其他5种算法进行对比分析,以较为全面地验证所提EDO技术在混合系统MPPT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EDO的混合PV-TEG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均能稳定、高效地实现最优越的MPPT性能,尤其是在春季低辐照度的条件下,EDO产生的能量分别超过蜻蜓算法(dragonfly algorithm,DA)、增量电导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 method,INC)、扰动观测法(perturbation observation method,P&O)能量输出的68.85%、66.13%和5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分布优化 最大功率点跟踪 混合光伏-温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长时地面目标跟踪技术
12
作者 卢晓燕 沈猛 +5 位作者 王洁 李嘉恒 杨一洲 何曦 曹玉举 庞澜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54,共12页
目标跟踪作为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智能视频监控、军事侦察等领域。但在面对物体形变以及遮挡等复杂应用场景时,相关滤波算法由于缺乏目标和背景判别区分以及遮挡状态判断等策略,存在跟错目标、缓慢漂移到背景等现象,... 目标跟踪作为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智能视频监控、军事侦察等领域。但在面对物体形变以及遮挡等复杂应用场景时,相关滤波算法由于缺乏目标和背景判别区分以及遮挡状态判断等策略,存在跟错目标、缓慢漂移到背景等现象,在遮挡后目标重新出现时,缺乏重检测机制,这些问题导致了跟踪性能在实际工程中大幅下降。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设计,首先在跟踪过程中,使用网络优化器更新多层深度特征提取网络,优化损失函数提高目标与背景的判别能力;其次,采用多重检测抗遮挡优化机制,确定跟踪器状态更新机制;最后,基于深度学习进行检测跟踪识别一体化设计,实现跟踪前典型目标的自动捕获,目标受遮挡后重新出现时实现对典型目标的重新捕获定位。在实验分析中,分别从跟踪精度、可视化定量损失以及算法速度等方面进行了性能验证。实测数据显示,本文采用的方法在以上方面性能表现良好,优于改进前的ECO(efficientconvolution operators for tracking)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特征网络优化 检测跟踪识别一体化 重新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跟踪揭示过境贵阳红隼迁徙路线
13
作者 李超 雷宇 刘强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1,共1页
2019年4月1日在贵阳机场(106°48'E,26°32'N)巡检时于雾网设置区发现1只雄性红隼Falco tinnunculus个体,为其佩戴了卫星跟踪器(编号:L-100;YH-GTG0306,粤海)。选择精确度为±5 m(PDOP<2)的定位点进行分析,跟踪... 2019年4月1日在贵阳机场(106°48'E,26°32'N)巡检时于雾网设置区发现1只雄性红隼Falco tinnunculus个体,为其佩戴了卫星跟踪器(编号:L-100;YH-GTG0306,粤海)。选择精确度为±5 m(PDOP<2)的定位点进行分析,跟踪器工作至2020年5月11日在繁殖地信号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 卫星跟踪 信号丢失 贵阳机场 迁徙路线 定位点 红隼 繁殖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跟踪微分器的增量动态逆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符式康 刘俊辉 +1 位作者 陈昊 单家元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20-3826,共7页
针对大迎角飞行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强气动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跟踪微分器的增量动态逆控制方法。考虑飞行器大迎角飞行姿态控制动力学特性,设计了外环为动态逆、内环为增量动态逆的控制器。针对采用传统跟踪微分器获得... 针对大迎角飞行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强气动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跟踪微分器的增量动态逆控制方法。考虑飞行器大迎角飞行姿态控制动力学特性,设计了外环为动态逆、内环为增量动态逆的控制器。针对采用传统跟踪微分器获得增量动态逆所需的角加速度信息时存在的信号颤振和滤波效果差的问题,采用非线性函数和线性函数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跟踪微分器。通过大迎角飞行数值仿真,验证了设计的跟踪微分器在准确提取角加速度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抗噪性,基于此微分器设计的增量动态逆控制器对气动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跟踪微分 非线性 增量动态逆控制 气动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在X-Y平台恒力控制中的应用
15
作者 刘福才 韩录 杜浩森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534,共9页
针对X-Y平台中模型误差和扰动未知等问题,本文以夹胶玻璃自动切膜为应用背景,设计自动切膜恒力控制系统,并对系统中的交互力进行分析与建模。提出了一种改进线性自抗扰(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LADRC)力控制器... 针对X-Y平台中模型误差和扰动未知等问题,本文以夹胶玻璃自动切膜为应用背景,设计自动切膜恒力控制系统,并对系统中的交互力进行分析与建模。提出了一种改进线性自抗扰(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LADRC)力控制器,将滑模控制嵌入到基于预报的线性跟踪微分器(tracking differentiator,TD)中,平衡滤波与相位滞后间的矛盾,利用分数阶比例微分(fractional order proportion differentiation,FOPD)快速响应跟踪力误差,并通过Lyapunov函数对改进线性跟踪微分器进行稳定性证明。通过与线性自抗扰进行比较,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玻璃位置等参数发生变化时,基于改进跟踪微分器的线性自抗扰控制系统仍能较好地实现对切刀的交互力控制,有效保证切膜效果,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切膜 线性自抗扰 跟踪微分 X-Y平台 恒力跟踪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建模及阻尼力跟踪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记杨 张泽 +1 位作者 崔龙 杜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0-265,285,共7页
为了提升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跟踪控制的精度,采用向量加权平均算法和贝叶斯非线性回归网络分别建立阻尼器的正向和逆向动力学模型;构建前馈逆模型与模糊控制反馈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来实现半主动阻尼力跟踪控制。开展试验比较逆模型前... 为了提升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跟踪控制的精度,采用向量加权平均算法和贝叶斯非线性回归网络分别建立阻尼器的正向和逆向动力学模型;构建前馈逆模型与模糊控制反馈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来实现半主动阻尼力跟踪控制。开展试验比较逆模型前馈控制与复合控制策略的跟踪效果以及复合控制策略在各个频率段的跟踪适用性。结果表明,复合控制策略能够达到较好的跟踪效果且比前馈逆模型控制策略的跟踪精度提高了6.4%;复合控制策略在0~7 Hz的频率段逼近精度基本在95%以上;在7~10 Hz,也能达到85%以上的逼近精度,验证了力跟踪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模型 磁流变阻尼 跟踪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跟踪微分器与前馈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星 曹太强 邓元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3-559,共7页
经典PID控制器在工程领域应用广泛,但其快速性和超调量之间不能很好地实现协调控制,且误差信号在经典意义上不可微,导致微分难以被有效利用。基于此,在典型跟踪微分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滤波功能的改进非线性跟... 经典PID控制器在工程领域应用广泛,但其快速性和超调量之间不能很好地实现协调控制,且误差信号在经典意义上不可微,导致微分难以被有效利用。基于此,在典型跟踪微分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滤波功能的改进非线性跟踪微分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快速、无超调跟踪。并结合前馈控制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跟踪微分器与前馈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以移相全桥变换器为控制对象,用经典PID与其进行对比分析。仿真与实验波形分析发现,所提控制器的鲁棒性更高,同时可将调节时间缩短至40%,响应速度也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跟踪微分 模糊自适应PID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微分跟踪器的宽度学习系统
18
作者 廖律超 邹伟东 +3 位作者 杨佳龙 卢辉煌 夏元清 高建磊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3-593,共11页
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BLS)具有模型结构简单、训练效率高、易于解释等优势,但存在特征学习能力不足以及泛化性能不稳定的缺点.为缓解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微分跟踪器(tracking differentiator,TD)的宽度学... 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BLS)具有模型结构简单、训练效率高、易于解释等优势,但存在特征学习能力不足以及泛化性能不稳定的缺点.为缓解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微分跟踪器(tracking differentiator,TD)的宽度学习系统,记为A-TD-BLS.在模型结构上,A-TD-BLS在原始BL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自注意力机制,通过注意力加权的方式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融合与变换,以提高原始BLS的特征学习能力.在训练算法上,提出一种基于TD的权重优化算法,通过限制权重值的大小有效地缓解了原始BLS模型的过拟合现象,显著降低了模型中隐藏层节点数量对模型性能的影响,使得模型泛化性能更加稳定.将该训练算法扩展到BLS模型的增量学习框架中,使得改进模型可以通过动态增加隐藏层节点的方式提升性能.在基准数据集上对A-TD-BLS进行多项试验,结果显示,相比原始BLS模型,在分类数据集上A-TD-BLS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平均提升了1.27%,在回归数据集上A-TD-BLS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0.53,并且A-TD-BLS模型的泛化性能受隐藏层节点数量影响更小.A-TD-BLS模型提升了原始BLS模型泛化性能的稳定性,降低了模型性能对超参数的敏感程度,能够有效抑制过拟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宽度学习 自注意力机制 微分跟踪 特征提取 增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自适应的减震阻尼器试验台加载位移跟踪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钰琦 刘凯磊 +2 位作者 强红宾 康绍鹏 陈茂泽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3,共10页
减震阻尼器是用于建筑、桥梁、风电、管道等领域减震的核心零部件,减震阻尼器试验台是测试减震阻尼器动/静态特性的试验装置。针对减震阻尼器试验台在位移加载时实际位移与期望位移跟踪误差较大的问题,建立试验台液压伺服位移控制系统... 减震阻尼器是用于建筑、桥梁、风电、管道等领域减震的核心零部件,减震阻尼器试验台是测试减震阻尼器动/静态特性的试验装置。针对减震阻尼器试验台在位移加载时实际位移与期望位移跟踪误差较大的问题,建立试验台液压伺服位移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设计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验证控制器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鲁棒自适应的位移跟踪控制方法。搭建Simulink与AMESim联合仿真模型,对试验台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分析;搭建试验台并对比验证鲁棒自适应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器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跟踪误差较PID控制器减少了55%,响应速度提高了66.7%,较大程度提高了试验台加载系统的位移跟踪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震阻尼 电液伺服系统 鲁棒自适应 位移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DO的自主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宇辰 闫勋 +3 位作者 贾晋军 高德峰 陈子峰 姜大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针对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在速度约束和未知外界环境干扰下的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和干扰观测器的复合控制方案。首先,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设计一种考虑速度极限约束以及速度增量约束的轨迹跟踪运动学控制器。其... 针对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在速度约束和未知外界环境干扰下的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和干扰观测器的复合控制方案。首先,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设计一种考虑速度极限约束以及速度增量约束的轨迹跟踪运动学控制器。其次,针对海洋作业环境下存在的外界干扰,设计干扰观测器对其进行实时估计,并基于所设计的干扰观测器,设计精确跟踪期望速度的动力学控制器,并对控制方案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最后,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自主水下航行 干扰观测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