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困境纾解:基于痛点-堵点-难点的解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邵伟德 朱丹阳 李启迪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又要体现体育学科特有的育人规律,更要立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诉求。自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当前改革进程仍面临“学生素养提升有限”痛点、“多元协调路径梗阻”堵点,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缺失”难点等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构建“1+2+4”立体化的发展模型: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构建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完善理念保障、政策保障、手段保障、质量保障四维支撑系统。在实践路径层面,提出“研制评价标准、研判发展状态、探究关键因素、提供破解策略”的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于素梅 王晓燕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基于党的二十大的背景,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3方面探究当下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思想、理论、实... 基于党的二十大的背景,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3方面探究当下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思想、理论、实践与保障4方面构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四大体系”的构成要素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思想体系是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灯塔”,理论体系是“根基”,实践体系是“阵地”,保障体系是“磐石”。研究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对推动新时代强国建设、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思想体系 理论体系 实践体系 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困境审视及实践方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甘荔桔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72,共8页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涵盖了环境革新目标驱动、权威保障规制引导、主体适应行为博弈3个方面,但目前仍存在多系统合作协调机制亟待完善、软硬件短板明显且发展后劲不足、基础教学环节任务落实保障缺乏有效支撑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实践方略:宏观环境政策引导,借助人才聚力推进系统联动;中观科技创新赋能,打造资源优化和均衡共享引擎;微观提升主体协同内驱力,促进新时代新任务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人才聚力 科技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提升乡村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质量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柳鸣毅 龚海培 +4 位作者 孔年欣 蔡静洁 尹子康 杜志伟 彭李奥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促进乡村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教育部门的职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可探索与建立新机制。研究基于全国8个省(自治区)218所乡村学校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的整体政策效应,并引入两步回归法识... 促进乡村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教育部门的职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可探索与建立新机制。研究基于全国8个省(自治区)218所乡村学校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的整体政策效应,并引入两步回归法识别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显著提升了学生在体育课程参与、体育课外活动频率、体育支教志愿者认可、体育技能掌握与体能水平等多个维度的表现,验证了其在改善乡村学校体育教学供给与激发学生体育参与方面的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效果在少数民族与初中学段的学生中更为显著,特别是在体育技能掌握和体能水平提升方面,边际效应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主要通过资源支持、师生互动、能力提升3类机制,构建了从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供给改善到促进学生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完整作用路径。研究建议: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多元并举改善乡村学校体育教育基础条件;二是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提高乡村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教学水平;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协同联动促进乡村体育支教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支教志愿服务 乡村教育质量 中小学体育教育 教育公平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导向下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与实践探索
5
作者 全海英 杨宁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梳理高质量教育导向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以供需理论为基础审视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供需矛盾的具体表现及存在原因,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在供需理论下学校体育...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梳理高质量教育导向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以供需理论为基础审视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供需矛盾的具体表现及存在原因,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在供需理论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依旧存在质量需求高期望与供给偏低的矛盾、内容需求多元与供给单一的矛盾和现实需求激增与供给滞后的矛盾。学校体育课后服务要想寻求高质量发展,要从供给侧、需求侧、供需侧出发,做到多方协同拉动供给弹力,内容适配释放需求潜力和制度健全优化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后服务 高质量教育 供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干扰式智能监测的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特征
6
作者 郭强 陈志强 杨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1,56,共10页
目的通过非干扰式智能监测设备探索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性别、年级、项目特征,考察课堂运动负荷达标率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A市某中学初中生(男生89人、女生67人,4720人次)及其118节体育课为研究对象,对... 目的通过非干扰式智能监测设备探索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性别、年级、项目特征,考察课堂运动负荷达标率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A市某中学初中生(男生89人、女生67人,4720人次)及其118节体育课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课运动负荷达标率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①运动负荷达标率均为大体育课>篮球课>田径课;②不同性别(t=1.682,P<0.05)、不同年级(t=−3.335,P<0.01)的运动负荷达标率具有显著性差异;③在80%(OR80%=3.02,P<0.05)和85%运动负荷达标率界值点(OR85%=4.33,P<0.05),男生达成目标的概率显著高于女生;在75%运动负荷达标率界值点时,八年级达成目标的概率显著高于七年级(OR75%=6.91,P<0.05)。结论①运动负荷达标率存在显著的项目、年级和性别差异;②不同体测等级和体重等级下的运动负荷达标率不存在差异性;③运动负荷达标率达到80%及以上水平时,男生达标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运动负荷 智能穿戴 中学体育 非干扰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7
作者 梁响玲 马艳红 +1 位作者 籍婷暄 相云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学校体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新质生产力以高效率、高效能的特性激活学校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蓝海”。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 学校体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新质生产力以高效率、高效能的特性激活学校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蓝海”。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逻辑理路和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学校体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其逻辑理路体现在通过科技创新、要素优化、资源开放与跨界流通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驱动力、支撑力、拓展力和协同力。其实现路径包括:强化创新驱动,促进学校体育创新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学校体育协调发展;构建绿色生态环境,推动学校体育绿色发展;加强内外联动,推动学校体育开放发展;注重合作创新,实现学校体育共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教育现代化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精准化供给的理论框架、现实困境与纾解之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曲腾飞 陈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
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精准化供给和提质增效是推动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由常态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抓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从精准需求分析、精准决策制定、协同服务产出、动态评估反馈4个方面,明确学校... 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精准化供给和提质增效是推动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由常态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抓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从精准需求分析、精准决策制定、协同服务产出、动态评估反馈4个方面,明确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精准化供给的理论框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需求层识别能力不强,供给“标的”模糊;决策层决策依据不明,决策主体单一;执行层协同机制不畅,服务动能不足;评估层监管评估失效,供需匹配失衡。据此,提出相应的纾解之策:采集分析数智化,提升需求精准识别能力;决策规划系统化,提高精准决策制定水平;主体协同高效化,激发精准服务供给动能;服务评估全面化,保持供需匹配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后服务 需求导向 精准化供给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化与均等化: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及纾解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健 何浩 +1 位作者 张铁民 王惠国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7,共9页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面临多维现实挑战。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系统论述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底层逻辑及纾解路径。研究发现,当前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呈现显著差异:... 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面临多维现实挑战。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系统论述我国乡村体育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挑战、底层逻辑及纾解路径。研究发现,当前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呈现显著差异:城市中心主义引发的人才选择机制差异,导致城乡教育失衡;传统观念扎根以及“离农”“为农”矛盾相互交织,进一步扩大了乡村体育教师的缺口;重智轻体的痼疾长期存在,促使传统体育文化和乡土知识内容逐渐消弭;教师“易下难留”与生源“城挤村空”的局面并存,加剧了教育内卷化。为解决乡村体育教师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基于政府、教师和实践三个层面的底层逻辑,提出了以下纾解路径:借鉴“定期流动制”填补乡村体育教师缺口,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扭转“离农为农”矛盾,通过均衡配置编制资源与完善法治保障体系,为乡村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提供坚实支撑;培育共生共荣关系,激活教师的多元角色赋能,共同促进课程文化的软实力建设;塑造乡村教育思维新格局,缓解教育内卷化问题,形成教育多元协同发展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体育教师 城乡体育一体化 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问题与进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凌云 王健 史航昊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1,46,共10页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亦是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在理论层面对“何为高质量”进行剖析和阐释,又要在实践层面对“何以高质量”展开探索和思考。通过逻辑分析、文献...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亦是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在理论层面对“何为高质量”进行剖析和阐释,又要在实践层面对“何以高质量”展开探索和思考。通过逻辑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探索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问题和路径。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聚焦更高质量、更好地满足教育主体获得优质体育教育需求的学校体育发展取向。“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体育课程”“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教融合”“校园足球”“体质健康”“体育教师”等学校体育领域的核心热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秉持育人为本价值立场,系统构建重德重人学校体育教育体系;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构筑素养本位型体育与健康课程模体;实施深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探索强师路径,推进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善治,凝聚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核心素养 高质量课程 深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基于35部教材的分析研究
11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2 位作者 张凯 潘建芬 范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0,共12页
有近90年历史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材伴随着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无论是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效果,还是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效果看,《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均... 有近90年历史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材伴随着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无论是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效果,还是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效果看,《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均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为了指出问题及其原因,收集了迄今出版的以“体育教材教法”为名称的教材共35部,在与相关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和《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等术科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解构性的研究。研究发现,《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存在着由于课程目标和内容定位不清晰而导致的与其他教材内容重复、教材内容结构不稳定、教材篇幅差别大并趋向臃肿、教材内容偏离教学实际需要、教法分类不科学等缺陷和不足。基于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提出应将《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定位于“体育教材与教法的中观理论体系”的思路,并同时对“体育教材的中观理论体系”与“体育教法的中观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 学校体育发展 体育教材 体育教法 中观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助推学校体育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问题阐释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秀丽 姚思齐 +3 位作者 周阳 霍傲钵 张磊 毛振明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0,共10页
人工智能(AI)已然引发了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变革,现阶段学校体育领域表现为功能有限、技术表浅、范围较小的“浅应用”,主要体现在技能学习、兴趣提升、体质测试、负荷测评、锻炼管理、场馆管理、竞赛裁决等7个领域。AI具备助推学校体... 人工智能(AI)已然引发了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变革,现阶段学校体育领域表现为功能有限、技术表浅、范围较小的“浅应用”,主要体现在技能学习、兴趣提升、体质测试、负荷测评、锻炼管理、场馆管理、竞赛裁决等7个领域。AI具备助推学校体育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要素,但当前在标准、功能、法规、供需、理念等方面存在限制。随着设备功能丰富完备,AI将更加适配体育特性,引发学校体育场景革新,其应用程度在谨慎探索中稳步加深,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体育教育,有力推动未来人才培养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围绕困境与前景,融入AI云边协同前沿技术理念,提出政府、企业、学校、教师多方协同的具体路径和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校体育 体质健康 新质生产力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国建设背景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发展路径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弘 马丽 彭国强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时代要求,新时代赋予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三大属性。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应体现理念体系的高定位,治理体系和治理... 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时代要求,新时代赋予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三大属性。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应体现理念体系的高定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高水准,体教融合的实突破,监测评价的高赋能,条件保障的高标准。具体实现路径上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建设工程、学校体育师资和场地设施强基工程、体教融合一体化教学训练竞赛体制创新工程、学校体育数字化智慧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工程、学校体育立法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三大属性 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PP模型的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4
作者 李菲菲 郭富强 +2 位作者 禹华森 周家玉 汪晓赞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4,共8页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关键支撑,而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为中小学学校体育质量提升提供了目标导向和实施准则。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CIPP模型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关键支撑,而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为中小学学校体育质量提升提供了目标导向和实施准则。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CIPP模型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构建了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层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该指标体系包含背景质量、投入质量、过程质量、成果质量4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以及57项三级指标。研究表明,背景质量的关键内核体现在价值取向,投入质量的核心动力重在师资力量,过程质量的主要路径指向课程实施,成果质量的直接体现则是学生发展。由此,构建价值引领的治理生态、创新资源配置的优化范式、完善质量生成的管控机制以及建立增值导向的评价体系,推动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践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CIPP模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机理、挑战与突破路向——基于TOE理论视角
15
作者 李磊 李恬 刘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9,共7页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TOE理论视角,对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在技术层面,体育课堂教学数...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TOE理论视角,对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在技术层面,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构筑底层架构;在组织层面,全要素协同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创新驱动体育课堂数字化转型;在环境层面,教育空间的多维构建保障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过程。然而,当前转型过程中仍存现实挑战:数字化教学设施“量质不足”,“数字体育+”复合型人才匮乏;教学主体内生能力偏弱,组织协同联动机制缺乏;政策理念偏差,数字化路径不清晰。据此提出突破路向:推动数字化教学场景增量提质,拓宽“数字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转型内生能力,构建共享共建的组织间全要素联动机制;加强数字化转型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数字化转型 TOE理论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职教 行在跨界——专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朱德全
16
作者 曹渡帆 朱德全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4,共12页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层次”到“类型”的历史性跨越。这期间离不开一批职业教育学者做出的学术贡献。朱德全教授躬耕于职业教育领域二十余年,致力于开展课程与教学领域和职业教育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围绕着...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层次”到“类型”的历史性跨越。这期间离不开一批职业教育学者做出的学术贡献。朱德全教授躬耕于职业教育领域二十余年,致力于开展课程与教学领域和职业教育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围绕着农村综合中学、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区域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与行动研究,形成了“职业教育融通与课程教学统整”的独特研究域。他将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职业教育研究的动力源泉,将“职普融通”与“区域融通”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逻辑理路,矢志不移地践行“问题导向、实证取向与社会服务”的学术精神,取得了卓著成就。在长期的学术探索与田野考察中,朱德全教授将课程教学统整于职业教育研究中,鲜明地提出中国职业教育要坚持“跨界共生”的发展理念,要自觉围绕产业人才需要而“转”、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朱德全教授的理论成果与田野实践体现了他“顶天立地”的学术追求。他寄语职业教育领域的广大青年学者:要有一种大思路、大眼界、大胸襟,以超越学科局限的宏观视野,高屋建瓴地做职业教育研究;要有扎根精神,深入田野,面向事实本身和现实问题,做活生生的职业教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农村综合中学 职普融通 区域融通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跨界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17
作者 王洪彪 周成林 王丽岩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03,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成就与优化路径。特征: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首要特征,均衡的资源配置是重要基础,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力量,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重要载体,科学的评价机制...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成就与优化路径。特征: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首要特征,均衡的资源配置是重要基础,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力量,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重要载体,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关键手段。成就:从分散规则到制度协同的体系化演进,从形式达标到内涵发展的专业性进阶,从被动改善到主动发展的主体性觉醒,从学校主导到多元参与的生态化重构。优化路径:理念引领与评价革新的双向赋能,资源均衡与制度保障的协同推进,师资专业与课程创新的融合发展,协同治理与文化培育的系统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体育学科史研究(1949—1956)
18
作者 李信厚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在当代体育学术研究日益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体育学科史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研究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梳理高等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历史经验。研究结果如下: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是在国家全... 在当代体育学术研究日益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体育学科史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研究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梳理高等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历史经验。研究结果如下: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是在国家全面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的背景下逐步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学科建设受到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多重影响。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历史成就表现为:其一,改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其二,改革教学内容和形式,倡导教师全面负责;其三,搭建平台,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研究工作;其四,制订相应的政策和计划,为学校体育教学予以保障。承前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体育学院坚持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全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学位点建设为重点,合理布局学科,构建学科创新体系,注重内涵式发展,提升整体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学科史 学科定位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优先发展视域下学校体育高质量育人的理论意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19
作者 燕凌 孙璞 +1 位作者 王莉芳 刘海元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高质量发展是教育优先发展在新阶段的重要表征。学校体育高质量育人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构成,体现出育人目标的素养导向、育人过程的生本导向和要素导向以及育人功效的多元导向等...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高质量发展是教育优先发展在新阶段的重要表征。学校体育高质量育人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构成,体现出育人目标的素养导向、育人过程的生本导向和要素导向以及育人功效的多元导向等特征。新时期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育人需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获得感,提高体育师资培养质量,推进体育家校合作;科学认识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体功能和育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优先发展 学校体育 高质量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多维机制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洪波 张贝尔 姜勇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多维机制,并提出实践路径。价值:激发新动力,形成新合力,提升持续力。多维机制:自主创新驱动提升学校价值,协同创新驱动提升组织价值,环境创新驱动提升...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多维机制,并提出实践路径。价值:激发新动力,形成新合力,提升持续力。多维机制:自主创新驱动提升学校价值,协同创新驱动提升组织价值,环境创新驱动提升系统价值。实践路径:构建政策支撑新体系,凝聚发展合力;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内部治理效能;构建组织协同新模式,打造共建共享新格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 创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