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0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蛋白酶高温菌株筛选及豆粕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军燕 张焕新 +4 位作者 吴平 刘萍 黄延莉 代春华 何荣海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从云烟卷烟中分离纯化后得到1株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高温菌株YYC4。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确定YYC4菌株高温固态发酵未灭菌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 从云烟卷烟中分离纯化后得到1株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高温菌株YYC4。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确定YYC4菌株高温固态发酵未灭菌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80 g/mL、发酵温度55℃、接种量10^(7)CFU/g含水基质、相对湿度80%、发酵时间50 h、MgSO_(4)质量分数0.12%。在此条件下发酵,豆粕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由4.92%升高至18.57%,总蛋白质量分数由40.42%增加至47.95%,胰蛋白酶抑制剂质量分数则由8.19 mg/kg降低至3.1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高温固态发酵 菌株筛选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来用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7,F0002,共11页
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是打赢反腐败持久战攻坚战的必然要求。目前,学界一致认同用改革的办法来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但普遍将改革视为一种工具。事实上,改革是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思维方法,因为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 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是打赢反腐败持久战攻坚战的必然要求。目前,学界一致认同用改革的办法来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但普遍将改革视为一种工具。事实上,改革是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思维方法,因为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改革是不断促进腐败向廉洁转化的过程,是意识能动性的运用和发挥,需要运用系统观念以及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哲学原理推进,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改革的效果。当下用改革的方法来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系统观念和统筹思维落实不到位、铲除腐败不精准、用遏制腐败效果检验改革成效不足等短板,因此今后的改革需要继续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人民至上,要注重效率质量,以实现文化自觉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腐败 土壤 条件 反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发展水平测量——基于全国东中西部五省份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涛 黄嘉欣 +1 位作者 王娜 陈泓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6,共18页
2021年底,我国已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阶段正式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在两个阶段的均衡评估中,办学条件指标改善历来都属重中之重,准确及时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动态变化对于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在实现总... 2021年底,我国已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阶段正式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在两个阶段的均衡评估中,办学条件指标改善历来都属重中之重,准确及时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动态变化对于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在实现总体巩固的同时也需警惕差异系数小幅上涨态势;“乡弱于城”和“东强西弱”的基本特征及格局需要持续改善;“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三项指标差距最明显;办学条件优质均衡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城乡、区域等指标呈现“弱均衡性”特征,“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两项新指标均衡性最弱。应高度重视社会舆情关注的其他敏感办学指标,如住宿、卫生、安全和医疗、交通、心理健康、数字化建设、破解大班额等方面的改善,着力解决上述指标数量供给不足、配备质量不佳、更新维护不到位等问题。鉴于此,建议优化均衡指标评估与监管体系、优化“城—镇—乡”教育资源配置、开展义务教育强校提质增供优配行动、科学规划城镇乡学校布局、增加西部薄弱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持续推动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条件均衡 优质均衡 基本均衡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深凹区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长伟 陈家旭 +6 位作者 柴公权 刘国全 崔宇 宋舜尧 董文韬 张绍辉 张睿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共15页
断陷湖盆深凹区勘探程度低,是寻找战略资源接替的重要勘探领域,深凹区油气成藏系统研究有待开展。以黄骅坳陷沧东深凹区和歧口深凹区为例,深入开展了深凹区沉积、储层、烃源岩和圈闭条件研究,明确了深凹区控砂成储机制与成藏模式。结果... 断陷湖盆深凹区勘探程度低,是寻找战略资源接替的重要勘探领域,深凹区油气成藏系统研究有待开展。以黄骅坳陷沧东深凹区和歧口深凹区为例,深入开展了深凹区沉积、储层、烃源岩和圈闭条件研究,明确了深凹区控砂成储机制与成藏模式。结果表明,沧东深凹为盆缘深凹,距离物源区近,源-断-凹配置控制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具备“砂泥互层-下生上储型”源储空间配置和“早充注-早深埋型”源储时间配置。与之对比,歧口深凹为盆中深凹,距离物源区远,源-沟-坡配置控制发育远岸水下扇沉积,具备“泥包砂-立体充注型”源储空间配置和“晚充注-晚深埋型”源储时间配置。2类深凹区均呈现出泥岩与砂岩富集的特征,深凹区优质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具备规模生烃的条件,同时也具备发育大砂体的有利条件,“优势矿物-有机酸溶蚀-异常超压”三大控储因素造就深凹区有效储层发育。深凹区圈闭条件优越,以岩性油气藏为主,具备源储耦合、近源充注、带状富集的特点。研究进一步证实断陷湖盆深凹区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为深凹区油气勘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黄骅坳陷 深凹区 成藏条件 油气成藏 富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预训练的条件文本生成方法
5
作者 邵党国 孔宪媛 +3 位作者 马磊 安青 黄琨 相艳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37,共11页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需要从产品的评论中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品信息,高质量的评论文本对于客户黏度和社会舆论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中文文本生成模型表现良好,却不能有效结合先验知识并根据条件情感输入生成对应情感极性的文本。该...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需要从产品的评论中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品信息,高质量的评论文本对于客户黏度和社会舆论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中文文本生成模型表现良好,却不能有效结合先验知识并根据条件情感输入生成对应情感极性的文本。该文提出一种条件评论文本生成模型,将预训练语言模型与生成对抗网络结合起来,利用预训练模型较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学习真实文本中概率分布。该文通过在生成器层标准化中引入条件层标准化,达到根据输入情感标签自动生成对应情感极性文本的目的。在电商评论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模型相较于传统的Seq2Seq模型和SeqGAN模型,不仅引入条件情感输入,并且生成效果更优、文本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T SeqGAN 条件层标准化 条件文本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强碱条件下膨润土物理性能的时效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召田 张瀚彬 +2 位作者 吕海波 车东泽 潘斌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6,共8页
在深地质处置库运营过程中,作为缓冲层材料的膨润土将长期处于高温强碱环境中,其物理性能会随时间发生劣化效应。为探讨高温强碱条件下膨润土物理性能的时效性,对MX-80膨润土粉末进行不同时长(t=0、15、30、45、60、90 d)的高温强碱作... 在深地质处置库运营过程中,作为缓冲层材料的膨润土将长期处于高温强碱环境中,其物理性能会随时间发生劣化效应。为探讨高温强碱条件下膨润土物理性能的时效性,对MX-80膨润土粉末进行不同时长(t=0、15、30、45、60、90 d)的高温强碱作用预处理(温度T=90℃,碱溶液浓度CNaOH=0.5 mol/L),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MX-80膨润土的比重、比表面积和膨胀指数等物理性能指标随反应时长t的变化规律,并选择部分代表性试样进行X射线衍射(XRD)试验和热重分析(TGA)试验,从微观角度对高温强碱条件下膨润土物理性能的时效性进行解释。结果表明,高温强碱作用预处理后,MX-80膨润土的比重、比表面积和膨胀指数在0~45 d内急剧下降,45 d后趋于稳定,90 d后三者降幅分别为13.6%、18.5%、58.1%;膨润土的主要矿物蒙脱石含量大幅减少,钠长石含量有所增加,90 d后二者变化量分别为-23.3%、+3.7%;膨润土颗粒吸附的自由水、弱结合水和强结合水的含量减少,90 d后三者含量分别减少2.84%、0.13%、0.24%;高温强碱条件下膨润土物理性能随时间发生劣化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膨润土中有效成分蒙脱石发生溶解,其含量下降导致比重、膨胀指数和比表面积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高温强碱条件 物理性能 时效性 蒙脱石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份糜子种质对黑穗病的抗性评价及发病条件研究
7
作者 郭成 洪流 +5 位作者 周天旺 王春明 张磊 张小杰 董孔军 杨天育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0-246,共7页
为明确不同糜子种质抗黑穗病类型和差异,于2022年-2023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对32份糜子种质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同时以‘陇糜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时间和接菌量对糜子黑穗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两年... 为明确不同糜子种质抗黑穗病类型和差异,于2022年-2023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对32份糜子种质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同时以‘陇糜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时间和接菌量对糜子黑穗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两年对黑穗病均表现免疫(IM)的材料仅有1份,为‘HANACKE MANA’,占比3.1%;其余31份材料均表现高感,占比为96.9%。播种时间越早,越容易发生糜子黑穗病。当接种菌土含菌量达0.1%及以上时,糜子种质均能充分发病。该研究结果对规范糜子抗黑穗病鉴定方法,品种合理布局以及为抗病育种部门提供核心抗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黑穗病 抗性 发病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几何拓扑优化非齐次边界条件施加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书亭 谢晴天 +3 位作者 杨奥迪 李小兵 熊体凡 谢贤达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535,共11页
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基函数缺乏插值性,导致等几何拓扑优化方法无法直接在控制顶点处施加非齐次边界条件。为此,介绍了面向等几何分析的两类非齐次边界条件处理方法,通过强施加方法和弱施加方法分别对边界条件施加的精度进行提升。... 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基函数缺乏插值性,导致等几何拓扑优化方法无法直接在控制顶点处施加非齐次边界条件。为此,介绍了面向等几何分析的两类非齐次边界条件处理方法,通过强施加方法和弱施加方法分别对边界条件施加的精度进行提升。数值算例结果验证了前述方法在等几何分析非齐次边界条件施加过程的可行性。将前述方法嵌入至等几何拓扑优化流程,创新性地提出惩罚因子自适应的非齐次边界条件处理方法,提高了等几何拓扑优化求解的精度,进一步论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几何拓扑优化 非齐次边界条件 边界配点法 自适应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与迁移学习的暂态电压稳定超前判别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渝红 何其多 +5 位作者 郑宗生 周旭 马欢 程定一 赵康 周辰予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解决样本不平衡导致的暂态电压稳定判别准确性不足的问题以及实现暂态电压稳定超前判别,提出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与迁移学习的暂态电压稳定超前判别方法。考虑暂态电压稳定样本类型,利用CGAN定向扩增暂态电压样本集,解决... 为解决样本不平衡导致的暂态电压稳定判别准确性不足的问题以及实现暂态电压稳定超前判别,提出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与迁移学习的暂态电压稳定超前判别方法。考虑暂态电压稳定样本类型,利用CGAN定向扩增暂态电压样本集,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从而提升暂态电压稳定判别准确性;考虑到CGAN生成器与暂态电压时序预测模型具有相似的学习任务,将CGAN生成器模型迁移至暂态电压时序预测模型,结合工程判据实现暂态电压稳定超前判别,并进一步提升暂态电压稳定判别准确性。在CEPRI-VC暂态电压稳定分析系统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 稳定超前判别 迁移学习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数据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气赋存条件与聚集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满 黄正良 +1 位作者 马占荣 陈如彪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43,共19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是中国北方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赋存条件和富气特征尚未被勘探界充分认识。依据岩心、分析测试、测井和地震等基础资料,通过对李105井、忠平1井等重点井解剖和区域地质分析,探索揭示乌拉力克组...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是中国北方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赋存条件和富气特征尚未被勘探界充分认识。依据岩心、分析测试、测井和地震等基础资料,通过对李105井、忠平1井等重点井解剖和区域地质分析,探索揭示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富集条件和聚集模式。斜坡相环境控制形成有利生储盖组合,下段发育深水斜坡相硅质页岩、钙质硅质混合页岩和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形成主力烃源岩和储层,上段发育浅水斜坡相黏土质页岩、钙质泥岩或泥灰岩,构成良好封盖层;地球化学指标达到中—好烃源岩标准,以自生油型裂解气为主,气源条件较好;储层段普遍具有高脆性特征,脆性指数平均为51.6%;储集空间以基质孔隙和顺层裂缝系统为主,总孔隙度平均为4.7%,裂缝孔隙度平均高达1.8%(占比超过38%);顶板封盖性总体较好,在中段和南段为黏土质页岩封盖,在北段为泥灰岩封盖;页岩气赋存以游离气为主,占比超过64%。综合分析认为,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富集受下段高脆性页岩稳定分布、气源条件、构造背景和裂缝发育程度、上段良好的封盖层等四大要素控制,裂缝发育期主体为早白垩世中期至今,与生气高峰期同步;存在两种主要页岩气聚集模式,南段主体为受构造控制的裂缝型页岩气藏,以反倾断层遮挡形成的断鼻、断背斜聚集为主,北段为混合型页岩气藏,以大面积连续性聚集为主;乌拉力克组具有良好勘探前景,南段和北段为现实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西北缘 奥陶系 乌拉力克组 页岩气 赋存条件 聚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恒燕 许航 郑鑫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型,通过与已有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得到了与试验结果最接近的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然后采用该边界条件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地震波作用下,采用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与实际砌体填充墙与框架连接施工方法最接近的模型,得到的模型纵向加速度峰值和位移峰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较好。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分析砌体填充墙与框架的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简化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填充墙 边界条件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结构响应分析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条件下诱偏源工作效能仿真分析方法
12
作者 邹雄 耿方志 +4 位作者 董文锋 冷毅 罗威 黎静 钱欢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共6页
为解决山地条件下的地面诱偏源部署问题,利用诱偏源和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建立诱偏源工作效能仿真模型。根据反辐射武器与诱偏源的位置关系,比较信号俯仰角与该方向上山体坡度大小,进而判断反辐射武器和诱偏源是否满足通视条件;同时,考... 为解决山地条件下的地面诱偏源部署问题,利用诱偏源和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建立诱偏源工作效能仿真模型。根据反辐射武器与诱偏源的位置关系,比较信号俯仰角与该方向上山体坡度大小,进而判断反辐射武器和诱偏源是否满足通视条件;同时,考虑强信号暴露和诱偏源时序变化等仿真条件,实现了对山地条件下反辐射攻击的模拟,并利用主源和诱偏源的毁伤概率,以及反辐射武器落点分布图评价诱偏源的诱偏效能。以山体坡度45°为例,仿真分析了反辐射武器从不同方向进攻时,各辐射源的毁伤概率,结果表明:当山体坡度较大时,诱偏源需前置部署。该仿真分析方法能较好地评价诱偏源的布阵方式、布阵距离以及山体坡度对其工作效能的影响,对于诱偏源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进行合理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偏源 山地条件 反辐射攻击 工作效能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地协同测绘在城市综合体规划条件核实中的应用
13
作者 卢荣 黎煜昭 +1 位作者 冯文江 林腾辉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4-228,共5页
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已在工程测量领域广泛应用。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万达茂大型城市综合体规划条件核实测量项目为依托,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与空中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相融合,生成高精度的正射影像和三维模型。结果... 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已在工程测量领域广泛应用。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万达茂大型城市综合体规划条件核实测量项目为依托,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与空中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相融合,生成高精度的正射影像和三维模型。结果表明,空-地协同测绘技术可高效获取大规模、高密度点云数据,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可为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提供可靠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倾斜摄影测量 点云 规划条件核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剪条件下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中明 肖喆臻 +2 位作者 袁振 贺松涛 杨雪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为深入认识地下储气库FRP-混凝土界面在压剪条件下的黏结性能,采用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FRP-混凝土界面在法向应力、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胶层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4种影响因素变化条件下的黏结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压剪条件下,FRP-混凝... 为深入认识地下储气库FRP-混凝土界面在压剪条件下的黏结性能,采用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FRP-混凝土界面在法向应力、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胶层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4种影响因素变化条件下的黏结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压剪条件下,FRP-混凝土界面主要产生混凝土表层的剥离破坏;界面剪应力与位移之间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变化特征;界面的剪切强度和刚度随着界面法向应力、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胶层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摩尔-库仑强度准则可用于描述界面在压剪条件下的屈服破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混凝土界面 压剪条件 混凝土表面粗糙度 胶层厚度 界面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薯酸浆中淀粉絮凝菌的筛选、絮凝条件优化与絮凝成分分析
15
作者 侯颖 李毅昊 +3 位作者 李海阳 赵仕达 李阳 孟祥武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2-180,共9页
为获得具有良好红薯淀粉絮凝功能的乳酸菌,促进酸浆法红薯淀粉加工,本文对自然发酵红薯酸浆中具有红薯淀粉絮凝功能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高效絮凝菌株的絮凝条件,探究了其具有絮凝... 为获得具有良好红薯淀粉絮凝功能的乳酸菌,促进酸浆法红薯淀粉加工,本文对自然发酵红薯酸浆中具有红薯淀粉絮凝功能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高效絮凝菌株的絮凝条件,探究了其具有絮凝作用的细胞成分。结果表明,利用MRS培养基从自然发酵红薯酸浆中分离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HS1、棒状腐败乳杆菌(Loigo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HS2、沙克广布乳酸杆菌(Latilactobacillus sakei)HS3、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HS4和弯曲广布乳酸杆菌(Latilactobacillus curvatus)HS5等五种乳酸菌,其中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HS1具有最高的淀粉絮凝能力。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菌株HS1絮凝淀粉的最优条件为: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44 h和发酵液添加量10%,在此条件下其对红薯淀粉的实际絮凝率为64.1%±1.87%。通过絮凝活性分布及加热、添加金属离子和酶处理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S1具有絮凝作用的细胞成分主要存在于发酵上清液中,且该成分的絮凝活性对温度、蛋白酶和金属离子比较敏感,因此推测其为某种胞外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酸浆 植物乳植杆菌 淀粉絮凝 絮凝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株YM3-3的鉴定和抑菌能力测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16
作者 王春明 郭成 +3 位作者 周天旺 洪流 徐生海 许永锋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65-372,共8页
为开发安全、高效的微生物农药提供生防菌株资源,对玉米叶片内分离得到1株具有优良生防潜能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拮抗菌株YM3-3进行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为生防菌剂防治玉米病害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平板... 为开发安全、高效的微生物农药提供生防菌株资源,对玉米叶片内分离得到1株具有优良生防潜能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拮抗菌株YM3-3进行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为生防菌剂防治玉米病害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其对玉米穗腐病病原菌(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西瓜蔓枯病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茄子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马铃薯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番瓜绵腐病菌(Pythiun aphanidermatum)、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和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esinfectum)等10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菌株YM3-3对这些病原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为(53.19±3.78)%~(81.94±1.54)%,表明其具有显著的生防潜能。通过形态学及16SrDNA和gyrB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为进一步优化其发酵条件,进行了培养条件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时间为3 d,最佳培养温度为27℃,最佳转速为150 r/min,最佳pH为7,最佳装液量为90 mL;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15.0 g/L甘露醇、2.5 g/L蛋白胨、7.5 g/L硝酸钾、5.0 g/L碳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YM3-3 抑菌能力 发酵条件 正交试验 培养条件 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条件与四环素浓度对大肠杆菌生长与突变的联合影响
17
作者 沈洪艳 周阳 +3 位作者 姚泽宇 杨雷 孙昊宇 边永欢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9-337,共9页
为探究不同营养条件下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胁迫效应,设计了基于Luria-Bertani(LB)和Mueller-Hinton(MH)这2种培养基营养条件下四环素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突变实验,并通过交互效应值判别培养基条件调整与四环素胁迫对其的联合作用模式。结... 为探究不同营养条件下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胁迫效应,设计了基于Luria-Bertani(LB)和Mueller-Hinton(MH)这2种培养基营养条件下四环素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突变实验,并通过交互效应值判别培养基条件调整与四环素胁迫对其的联合作用模式。结果表明,在LB和MH培养基中,四环素对大肠杆菌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培养基浓度增加,EC_(50)降低,毒性效应增强,此外在低浓度MH培养基中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Hormesis效应。与MH培养基相比,LB培养基中四环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H)对E.coli的毒性作用更为显著。且随着培养基浓度增加,EC_(50)逐渐减小,TH对大肠杆菌的毒性逐渐增强。TH在LB和MH培养基中诱导大肠杆菌的突变频率促进率表现为先增大再减小最后转为抑制作用,其最大值分别为11.1%~32.3%和14.9%~313.6%,表明营养成分丰富度减少有利于大肠杆菌突变。培养基浓度降低和四环素胁迫对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促进突变的联合作用模式分别表现为拮抗、协同,相反地,浓度增加则分别表现为协同、拮抗。综上,基于低营养条件下的四环素虽然对大肠杆菌的毒性降低,却产生了更大的突变效应,这可能导致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加剧,进而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系统安全,所以建议将其纳入抗生素风险评估的考量要素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条件 四环素 大肠杆菌 细菌突变 Hormesis效应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条件下植被混凝土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
18
作者 刘大翔 徐志海 +5 位作者 高贤 许博阳 郑蔚 夏栋 许文年 杨悦舒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9-591,共13页
分离鉴定冻融条件下植被混凝土中的自生固氮菌,探究其对植被混凝土理化性质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采用选择性固氮培养基从经历多次冻融循环的植被混凝土中分离得到自生固氮菌GDJ-1与GDJ-2,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以及系统... 分离鉴定冻融条件下植被混凝土中的自生固氮菌,探究其对植被混凝土理化性质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采用选择性固氮培养基从经历多次冻融循环的植被混凝土中分离得到自生固氮菌GDJ-1与GDJ-2,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等方面对菌株进行种类鉴定,探究目标菌株对植被混凝土理化指标以及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GDJ-1为蛋白水解微杆菌(Microbacterium proteolyticum),革兰氏阳性菌,菌落呈圆形黄色。经GDJ-1菌液处理后,黑麦草的地上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9.09%、5.05%,地下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分别增加13.40%、16.40%。植被混凝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得到提高,其中碱解氮的提升高达62.95%。菌株GDJ-2为皮氏罗尔斯顿菌(Ralstonia pickettii),革兰氏阴性菌,菌落呈圆形米色。经GDJ-2菌液处理后,黑麦草的地上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35.71%、4.93%,地下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分别增加46.38%、13.79%。植被混凝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得到提高,其中有效磷的提升达到35.73%。两菌株在形态学、产酶代谢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均可改善植被混凝土的养分状况,促进黑麦草生长。在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中,自生固氮菌GDJ-1与GDJ-2具备应用潜力。其中,GDJ-1具有较强的固氮作用,能够有效转化土壤中的养分,更适用于土壤贫瘠或养分缺乏的地区。GDJ-2的环境适应性较好,尤其对碱性环境有更高的耐受性,更适用于盐碱地等环境较为苛刻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 自生固氮菌 分离与鉴定 冻融条件 黑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致密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
19
作者 白雪峰 杨雨 +1 位作者 李军辉 王有智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7,共14页
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LG163井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超压致密砂岩气获得勘探突破,标志着须五段有望成为陆相致密油气效益规模增储的重要领域。基于LG163井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发现及前须家河组油气勘探成果,结合分析化验资料,围绕须五... 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LG163井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超压致密砂岩气获得勘探突破,标志着须五段有望成为陆相致密油气效益规模增储的重要领域。基于LG163井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发现及前须家河组油气勘探成果,结合分析化验资料,围绕须五段生烃中心,对仪陇—平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及其成藏演化展开系统研究。研究认为,仪陇—平昌地区须五段发育厚层暗色页岩,页岩平均TOC普遍大于1%,有机质类型为Ⅱ2—Ⅲ型,处于高—过成熟阶段,整体属于好烃源岩;东南部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砂岩储层,砂岩横向分布稳定,孔隙度为1.5%~7.7%,平均为4.8%,微裂缝发育,储层物性较好。须五2亚段致密砂岩储层包裹在须五段烃源岩内部,垂向上形成“源包砂”优质成藏组合。须五段普遍发育地层超压,由斜坡向湖盆中心地层压力系数逐渐加大,致密砂岩气超压充注保存。综合烃源岩条件和储层物性特征,认为研究区须五段优质烃源岩分布面积为5600km^(2),富砂带面积为3553km^(2),预测勘探有利区致密气资源量达到5600×10^(8)m^(3),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可成为规模天然气勘探发现的重要接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仪陇—平昌地区 须五段 致密砂岩气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条件对碾压混凝土强度相关性影响分析
20
作者 张清峰 艾长发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25,共5页
研究目的:抗弯拉强度是碾压混凝土基层(RCC)的材料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指标,由于碾压混凝土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与水泥混凝土等存在明显差异,现有抗弯拉强度换算公式是否适宜于碾压混凝土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 研究目的:抗弯拉强度是碾压混凝土基层(RCC)的材料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指标,由于碾压混凝土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与水泥混凝土等存在明显差异,现有抗弯拉强度换算公式是否适宜于碾压混凝土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f_(c))和抗弯拉强度(f_(f))试验,分析室内标准养护、现场洒水养护以及养护不当条件下的碾压混凝土抗弯拉与抗压强度发展规律,探究两者之间的定量相关关系,并建立适宜于RCC基层的抗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换算模型。研究结论:(1)现有规范推荐的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预估模型不适宜于碾压混凝土,其显著低估了碾压混凝土的抗弯拉能力;(2)养护条件对RCC早期强度形成及长期强度发展影响极为显著:养护不当条件下,1d抗弯拉强度仅为标准养护的50%,28d抗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约为标准养护的82%和66%;早期充分保湿养护对保障RCC基层最终强度与耐久性至关重要;(3)与碎石混凝土、卵石混凝土及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RCC具有更大的折压比;(4)本文研究成果可应用在道路路面基层工程领域,为碾压混凝土基层材料设计与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基层 抗弯拉强度预估 养护条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