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中草药口服液对幼犬生长性能、血常规、血清生化、血清免疫指标及粪便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其真 吴海涛 +2 位作者 王成丽 卢炜 蔡丙严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5-149,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发酵中草药口服液对幼犬生长性能、血常规、血清生化、血清免疫指标及粪便菌群的影响。选取42日龄健康且体重相近的中华田园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犬。对照组口服2 mL/kg生理盐水,试验组分别口服1(低... 试验旨在探讨发酵中草药口服液对幼犬生长性能、血常规、血清生化、血清免疫指标及粪便菌群的影响。选取42日龄健康且体重相近的中华田园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犬。对照组口服2 mL/kg生理盐水,试验组分别口服1(低剂量组)、2(中剂量组)、3 mL/kg(高剂量组)发酵中草药口服液。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绝对值、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能够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白细胞介素-10含量(P<0.0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极显著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1),显著降低沙门氏菌的数量(P<0.05),显著增加芽孢杆菌的数量(P<0.05)。中剂量组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组极显著增加(P<0.01)。研究表明,发酵中草药口服液能够增强中华田园幼犬的免疫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结构,降低腹泻率,改善生长性能,口服剂量为2 mL/kg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草药口服液 幼犬 生化指标 免疫 粪便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振莲 于天力 +2 位作者 任靖宇 韩怡静 裴彩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中药复方对绵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抗炎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30只体重(20.81±1.27)kg的3月龄杜寒杂交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基础饲粮精粗比... 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中药复方对绵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抗炎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30只体重(20.81±1.27)kg的3月龄杜寒杂交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基础饲粮精粗比为75∶25,对照组、Z1组和Z3组的中药复方添加量分别为0、10、30 g/d。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5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0 g/d中药复方可以提高绵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提高粗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降低血清尿素氮的含量(P<0.05),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P<0.05),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提高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P<0.05),降低血清中丙二醛含量(P<0.05),提高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溶菌酶活性以及免疫球蛋白、干扰素-γ含量(P<0.05),降低血清中一氧化氮、脂多糖、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P<0.05)。研究表明,在高精料饲粮中添加30 g/d的中药复方可以提高绵羊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缓解机体炎症,提高绵羊的日增重和养分表观消化率,对保持绵羊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料饲粮 中草药添加剂 绵羊 生长性能 免疫力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提取物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脂代谢紊乱
3
作者 刘园 金玉良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111,共8页
研究旨在探究复方中草药方剂中的活性成分对高脂饮食小鼠脂代谢的影响。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复方中草药方剂(柴胡、决明子、泽泻、黄芪、姜黄、陈皮)中的活性成分,并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高脂日粮组(HFD组)、复方中草药... 研究旨在探究复方中草药方剂中的活性成分对高脂饮食小鼠脂代谢的影响。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复方中草药方剂(柴胡、决明子、泽泻、黄芪、姜黄、陈皮)中的活性成分,并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高脂日粮组(HFD组)、复方中草药提取物低剂量组(L-CCME组)、复方中草药提取物高剂量组(H-CCME组)4组,试验为期6周。试验期间每周称重;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清、肝脏和肠道组织,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及肠道中IL-6和TNF-α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CPT-I)表达量。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HFD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C和TG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明造模成功。与HFD组相比,H-CCME组小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束时,与HFD组相比,H-CCME组小鼠TC、TG和LDL-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5);此外,与HFD组相比,H-CCME组小鼠血清和肠道中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脂肪含量升高(P<0.05);与HFD组相比,H-CCME组小鼠肝脏中CPT-I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A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提取物能够有效治疗因高脂饲喂导致的脂质代谢异常,且最适添加量为4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提取物 高脂饮食 小鼠 脂代谢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减肥口服液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肖红 赵卫国 +2 位作者 杨凤爱 李琼 杨红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7-151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减肥口服液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组服用中药减肥口服液,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进行临床治疗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 目的:观察中药减肥口服液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组服用中药减肥口服液,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进行临床治疗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减肥口服液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单纯性肥胖 中药减肥口服液 健脾化浊 祛痰逐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强放大样品进样-毛细管电泳技术对中药制剂中苯甲酸与山梨酸的测定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玉琴 崔英杰 +3 位作者 贾宝秀 刘彩红 武洋洋 齐永秀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2-836,共5页
利用场强放大样品进样一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测定中药口服制剂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2Cm×75μm,有效长度40cm),以pH9.5的50mmol/L硼砂为运行缓冲液,柱温25℃,分离电压20kV,PAD检测... 利用场强放大样品进样一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测定中药口服制剂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2Cm×75μm,有效长度40cm),以pH9.5的50mmol/L硼砂为运行缓冲液,柱温25℃,分离电压20kV,PAD检测,检测波长228nm。阳极进样,进样前压力进水3.45kPa×5s,电动进样-10kV×3s。在最佳富集条件下,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富集倍数(以峰面积计)可达259.7和231.9倍;在0.5—20.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95,检出限分别为0.67、0.53μg/L。将此方法用于两种液体中药制剂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苯甲酸的回收率为98%~103%,山梨酸的回收率为100%-101%。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灵敏度高、无需复杂仪器,为液体中药制剂中防腐剂的含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放大样品进样 毛细管电泳 苯甲酸 山梨酸 液体中药口服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川芎中的四种内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21
6
作者 曹建敏 王宗花 +2 位作者 丁明玉 杨学东 寇怀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1-533,共3页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川芎中的4种主要内酯类成分(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瑟丹酸内酯和蒿本内酯).采用XDB-C8柱,以甲醇-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甲醇-1%乙酸水溶液的体积比在15 min内从55:45线性变化至100:0...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川芎中的4种主要内酯类成分(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瑟丹酸内酯和蒿本内酯).采用XDB-C8柱,以甲醇-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甲醇-1%乙酸水溶液的体积比在15 min内从55:45线性变化至100:0,流速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0 nm.4种内酯类化合物的检测限为0.011~0.027 μg,回收率为96% ~108%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川芎药材及饮片中4种内酯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洋川芎内酯-H 洋川芎内酯-Ⅰ 瑟丹酸内酯 蒿本内酯 川芎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苍术中的两种聚乙炔类化合物 被引量:27
7
作者 陈炎明 侴桂新 王峥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7,共4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苍术中的2种主要聚乙炔类成分(苍术素、苍术素醇)。采用Polaris-C18柱,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340nm.2种聚乙炔类化合物的检测限分别为0.069和0.016...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苍术中的2种主要聚乙炔类成分(苍术素、苍术素醇)。采用Polaris-C18柱,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340nm.2种聚乙炔类化合物的检测限分别为0.069和0.016μg,回收率为97.4%~104.6%。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苍术药材及饮片中2种主要聚乙炔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苍术素 苍术素醇 聚乙炔 苍术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芩藿饮对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伟 白景英 +3 位作者 杜红旭 熊文 明珂 刘家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7-103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芩藿饮对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300只健康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只。试验组分别为芩藿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病毒组、空白组。6日龄时,除空白组外,其他各试验组雏鸭腿部肌肉...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芩藿饮对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300只健康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只。试验组分别为芩藿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病毒组、空白组。6日龄时,除空白组外,其他各试验组雏鸭腿部肌肉注射DHAV-1人工染毒造模;雏鸭感染病毒1h后,芩藿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按照高剂量(0.6mL·只^(-1))、中剂量(0.4mL·只^(-1))、低剂量(0.2mL·只^(-1))添加芩藿饮于饮水中进行治疗,连续给药3d;病毒组和空白组饮水中不给予任何药物。在给药治疗的第4、8、48小时采集病料测定相关指标。比较各试验组雏鸭的病死率;观察肝病理剖检及HE染色切片;分析雏鸭血液中DHAV-1 VP1基因拷贝数;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AST、ALT、TP、ALB、GLO)和细胞因子(IL-2、IL-6、IL-8、IFN-β)含量;评价芩藿饮对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芩藿饮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雏鸭的病死率;与病毒组相比,芩藿饮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雏鸭血液中DHAV-1 VP1基因拷贝数(P<0.05);修复DHAV-1对肝造成的损伤;降低感染雏鸭血清中AST、ALT含量,增加TP、ALB、GLO含量;促进机体IL-2、IL-6、IL-8、IFN-β细胞因子的分泌。高剂量芩藿饮对实验感染性鸭肝炎病毒雏鸭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鸭病毒性肝炎 芩藿饮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颖 周建良 李萍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2-689,共8页
中药化学成分分析是中药药效物质阐明及质量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中药成分分析一直存在着分离难度大、分析时间长等问题。为此,针对这些问题发展起来的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主要包括超高压液相色谱、基于... 中药化学成分分析是中药药效物质阐明及质量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中药成分分析一直存在着分离难度大、分析时间长等问题。为此,针对这些问题发展起来的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主要包括超高压液相色谱、基于整体柱的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温液相色谱)备受关注。本文结合本实验室近年的研究,对该技术在中药复杂体系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做简要综述,内容主要包括这些技术的原理、分离性能及其在中药复杂体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压液相色谱 整体柱高效液相色谱 高温液相色谱 中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方法用于中药水提液膜过程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立玮 董洁 +3 位作者 樊文玲 陆文聪 刘亮 陈念贻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3期42-47,共6页
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常见的7种中药水提液体系中淀粉、果胶等高分子物质组成、物理化学性质与Al2O3陶瓷膜膜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本实验体系:(1)中药水提液的粘度、粒径分布(D50)分别与有关变量呈近线性关系,且果胶含量对粘度、粒径... 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常见的7种中药水提液体系中淀粉、果胶等高分子物质组成、物理化学性质与Al2O3陶瓷膜膜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本实验体系:(1)中药水提液的粘度、粒径分布(D50)分别与有关变量呈近线性关系,且果胶含量对粘度、粒径分布(D50)的影响较大;(2)中药水提液的pH值与X1(固含物)、X3(果胶)等变量没有简单的线性关系,但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可以找到pH值的定性规律;(3)初步认识到中药水提液这一复杂体系影响Al2O3陶瓷微滤膜膜通量的主要因素,即水提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原液pH值和粒径分布(D50);(4)利用自行开发的数据挖掘软件处理有关数据,得到膜通量下降速率与原液中粒径分布参数、pH值之间的定量关系,“留一法交叉验证”表明该定量关系的预报结果正确,基本锁定了造成该体系通量衰减的主要因素,使得中药水提液膜过程优化设计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过程优化 挖掘方法 Al2O3 液膜 数据挖掘技术 物理化学性质 粒径分布 模式识别方法 线性关系 定量关系 水提液 陶瓷微滤膜 蛋白质含量 突破性进展 pH值 膜通量 物质组成 实验体系 果胶含量 复杂体系 软件处理 自行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丽娜 宋凤瑞 刘志强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42-353,共12页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阐述LC-MS/MS法在农残分析中的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该技术在中药农残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由于样品前处理是农残分析中耗时最多、最易...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阐述LC-MS/MS法在农残分析中的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该技术在中药农残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由于样品前处理是农残分析中耗时最多、最易引起误差的关键环节,本文也讨论了最近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前处理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从而为我国中药行业在农药残留方面的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农药残留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草药中22种三唑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娇 吴桐 +6 位作者 王新全 刘真真 徐浩 汪志威 狄珊珊 赵慧宇 齐沛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0-338,共9页
建立了“浙八味”中草药中22种三唑类杀菌剂农药残留的简便、快速和精准分析方法。以白术为代表性基质,对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改良,样品经乙腈萃取后,选取10 mg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和20 mg C18组合作为净化吸附剂,并采用液相色谱-串... 建立了“浙八味”中草药中22种三唑类杀菌剂农药残留的简便、快速和精准分析方法。以白术为代表性基质,对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改良,样品经乙腈萃取后,选取10 mg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和20 mg C18组合作为净化吸附剂,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考察,糠菌唑、氟环唑和乙环唑的线性范围为2.5~200μg/L,其余农药的线性范围为1~200μ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在10、20、100和200μg/kg的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7.0~11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9.4%;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2.5μg/kg,定量限为10~20μg/kg;通过添加回收试验验证该方法对“浙八味”其他中草药的适用性,目标农药在不同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6.4%~123%,RSD均低于12.2%。利用该方法检测了市售30份“浙八味”中草药中三唑类农药残留,结果显示,浙贝母和杭白菊中有三唑类农药检出,其中浙贝母中均检出苯醚甲环唑,含量为41.4~110μg/kg,杭白菊中检出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三唑醇和丙环唑,含量为16.1~250μg/kg。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满足“浙八味”中三唑类杀菌剂准确定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三唑类农药残留 浙八味 中草药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鱼腥草中槲皮素变异规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爱莲 钱慧琴 +3 位作者 诸燕 吴令上 斯金平 赵强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4-318,共5页
为了揭示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种质资源中槲皮素量变异规律,为鱼腥草优良品种选育奠定基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2个种源鱼腥草中槲皮素的质量分数,并分析植物形态特征、地理位置和生长性状与槲皮素质量分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 为了揭示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种质资源中槲皮素量变异规律,为鱼腥草优良品种选育奠定基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2个种源鱼腥草中槲皮素的质量分数,并分析植物形态特征、地理位置和生长性状与槲皮素质量分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鱼腥草中槲皮素的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与植物形态存在一定的关系,与植株高度显著相关,与地理位置和植株地径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鱼腥草种质资源槲皮素的质量分数存在一定的变异规律。针对鱼腥草中槲皮素选择新品种时,应重点考虑鱼腥草植株的形态特征和植株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鱼腥草 种源 高效液相色谱法 槲皮素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中的富马酸单甲酯与富马酸二甲酯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柏彬 郗存显 +5 位作者 邹芸 陈冬东 王国民 李贤良 张雷 张进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材中富马酸单甲酯(MMF)和富马酸二甲酯(DMF)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氨基复合石墨碳固相萃取柱净化后,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在0.025~5.0μg/mL浓度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分析物浓度呈... 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材中富马酸单甲酯(MMF)和富马酸二甲酯(DMF)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氨基复合石墨碳固相萃取柱净化后,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在0.025~5.0μg/mL浓度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分析物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MMF和DMF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15、0.020 mg/kg,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0.05、0.06 mg/kg.当加标浓度水平为0.1、0.2、0.5mg/kg时,MMF和DMF的回收率为78.9%~97.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7%~6.0%.方法灵敏、可靠,能够满足中药材中MMF和DMF残留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中药材 富马酸单甲酯 富马酸二甲酯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中药材猴耳环中47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纯 熊颖 +2 位作者 顾利红 侯惠婵 栗建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3-188,共6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中药材猴耳环中47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高速匀浆提取,亲水亲油平衡材料(简称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扫描(ESI+)、依赖保留时间的多反应监测模式(scheduled MRM)测定...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中药材猴耳环中47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高速匀浆提取,亲水亲油平衡材料(简称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扫描(ESI+)、依赖保留时间的多反应监测模式(scheduled MRM)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7种农药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20),定量限在0.001~0.015 mg/kg之间,平均回收率在54%~117%之间,RSD在2.0%~15%之间,其中40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0%~120%之间,满足痕量分析要求。该法操作简便快捷,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猴耳环中农药多残留的监控与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猴耳环 农药多残留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草药提取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 被引量:12
16
作者 付成平 欧阳华学 刘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2-524,共3页
样品经提取、过滤、离心后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达到了国际上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要求,外标法定量。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限为0.1μg/kg,线性范围为1.0~45μg/kg,加标回收率为80%-110... 样品经提取、过滤、离心后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达到了国际上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要求,外标法定量。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限为0.1μg/kg,线性范围为1.0~45μg/kg,加标回收率为80%-110%,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柱前衍生 黄曲霉毒素B1 中草药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鉴定中药虎杖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被引量:44
17
作者 董静 王弘 +2 位作者 万乐人 端裕树 陈世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5-430,共6页
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中药虎杖中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IT-TOFMS)对蒽醌类以及羟基二苯乙烯类对照品,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和虎杖苷进行了... 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中药虎杖中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IT-TOFMS)对蒽醌类以及羟基二苯乙烯类对照品,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和虎杖苷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多级裂解规律。建立了虎杖甲醇提取物的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及质谱检测条件,根据负离子模式下获得的各组分多级质谱数据,对比对照品碎裂特征并参考文献,对主要色谱峰进行指认,共鉴别了10个化合物,包括白藜芦醇-4′-O-葡萄糖苷、虎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白藜芦醇、决明松-8-O-葡萄糖苷、大黄素-1-O-葡萄糖苷、决明松-8-O-(6′-乙酰基)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6′-乙酰基)葡萄糖苷和大黄素,其中决明松-8-O-(6′-乙酰基)葡萄糖苷和大黄素甲醚-8-O-(6′-乙酰基)葡萄糖苷为虎杖中新发现的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工作中,采用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可提高中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效率并有利于新化合物的发现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 主要成分 鉴定 虎杖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北药膳中药材资源调查与开发现状——以铜仁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建军 宁娜 +2 位作者 杨政水 郁建生 文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028-14028,14056,共2页
对贵州铜仁地区中药材在药膳行业中的利用现状进行调研,从该区300多种中药材资源中筛选出10种资源丰富并可以作为药膳使用的中药材,并对其相关药膳的制作、功效等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铜仁地区 中药材 筛选 药膳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药性特征标记的PLS统计模式识别模型 被引量:9
19
作者 齐方 蓉蓉 薛付忠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8-631,637,共5页
目的阐明物质成分与中药药性间的内在联系和定量关系,建立物质成分与药性之间的统计模式识别模型,确定药性特征标记物质,实现利用物质成分识别和预测中药药性。方法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数据,在数据预处理基础上,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 目的阐明物质成分与中药药性间的内在联系和定量关系,建立物质成分与药性之间的统计模式识别模型,确定药性特征标记物质,实现利用物质成分识别和预测中药药性。方法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数据,在数据预处理基础上,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模型建立色谱数据的中药药性统计模式识别模型,并比较不同预处理的变量标准化或转换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变量经过均值标准化的Ctrl/PLS-DA模型不仅具有很高的判别率(100%)和较高的预测准确度(92.31%),且由其参数确定的药性特征标记适宜解释中药药性的寒热特征。结论色谱数据的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数据维度,抑制噪声,提高数据质量。运用PLS-DA建立的中药药性识别模型具有较高的判别正确率和预测精度,根据模型参数可以确定表征中药寒热药性的特征标记,为进一步的临床或动物实验验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标记 高效液相色谱 数据预处理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黎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513-516,521,共5页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独特的疗效及其对疑难杂症治疗的突出效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复杂的中药物质,对中药质量控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不利于中药走向现代化...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独特的疗效及其对疑难杂症治疗的突出效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复杂的中药物质,对中药质量控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不利于中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在中药质量控制的众多分析检测手段中,液质联用技术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现以液质联用技术为切入点,主要阐述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制剂的主要成分或特征性成分的鉴别与含量测定,同时阐述部分非法添加成分检查方法等内容,拟为中药质量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质量控制 液质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