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合成酶调控线粒体功能影响PDLSCs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张玖久 张宁 +2 位作者 焦晨 贺小涛 李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1-467,共7页
目的:探索内源性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芳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AANAT)和乙酰羟色胺O-甲基转移酶(ASMT)对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成骨分化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健康牙用于培养PDLSCs,PDLSCs分别转染si-AANAT和si-ASMT或阴... 目的:探索内源性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芳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AANAT)和乙酰羟色胺O-甲基转移酶(ASMT)对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成骨分化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健康牙用于培养PDLSCs,PDLSCs分别转染si-AANAT和si-ASMT或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NC)。RT-q PCR检测AANAT和ASMT基因的沉默效率以及PDLSCs的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AANAT和ASMT干扰后对PDLSCs的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探针MitoSOX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氧(mtROS)产量;RT-qPCR检测线粒体DNA(mtDNA)的相对含量;ATP试剂盒检测各组的PDLSCs内ATP的含量;利用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JC-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和定量分析各组的PDLSCs的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变化。结果:si-AANAT和si-ASMT转染PDLSCs后,PDLSCs中AANAT和ASMT基因被有效沉默。干扰AANAT和ASMT的表达后,PDLSCs的成骨分化相关基因OCN、RUNX2和COL-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DLSCs的mtROS产量增加,而mtDNA、细胞内ATP含量以及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显著降低。结论:AANAT和ASMT可能通过调控PDLSCs的线粒体功能,进而影响PDLSCs的成骨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NAT ASMT 牙周膜干细胞 线粒体功能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SC⁃Exo对牙周膜干细胞迁移和成纤维分化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张宁 胡月 +4 位作者 时小婷 曹楠珏 刘克达 孟圆 王蔚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336-1343,共8页
目的:探究牙周膜干细胞来源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Exo)对牙周膜干细胞迁移和成纤维分化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提取PDLSCs;超速离心法提取PDLSC-Exo,应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示踪和Western... 目的:探究牙周膜干细胞来源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Exo)对牙周膜干细胞迁移和成纤维分化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提取PDLSCs;超速离心法提取PDLSC-Exo,应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示踪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PDLSCs经20μg/mL PDLSC-Exo处理后,MTT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RT-PCR检测细胞成纤维分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DLSCs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3信号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抑制SMAD3磷酸化后,PDLSC-Exo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PDLSCs光镜下呈长梭形贴壁生长,具有成骨和成脂向分化能力,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73、CD90和CD105,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31和CD45;PDLSC-Exo透射电镜下呈杯状囊泡结构,直径为30~150 nm,阳性表达外泌体特异性标记蛋白Alix和CD63,不表达细胞内质网特异性蛋白Calnexin;PDLSC-Exo处理组中PDLSCs细胞活性升高,细胞凋亡呈下降趋势,成纤维相关基因COL1和FAP表达增加,细胞划痕愈合率呈增加趋势,TGF-β经典信号P-SMAD2/3水平上调;SMAD3磷酸化抑制后,下调了PDLSC-Exo促进的PDLSCs细胞迁移能力。结论:PDLSC-Exo可能通过TGF-β/SMAD3信号通路促进牙周膜干细胞迁移和成纤维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外泌体 成纤维分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机械牵张力对HPDLSCs和PPDLSCs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佳 郭冬会 +2 位作者 秦文 杨平 李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健康牙周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和牙周病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PPDLSCs)在静态机械牵张力作用下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同。方法:采用低密度接种法分离培养HPDLSCs和PPDLSCs,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种细胞的表面间充质... 目的:探讨健康牙周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和牙周病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PPDLSCs)在静态机械牵张力作用下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同。方法:采用低密度接种法分离培养HPDLSCs和PPDLSCs,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种细胞的表面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表达进行检测,使用Flexcell Tension Unit对HPDLSCs和PPDLSCs进行不同力值静态机械牵张力(SMS)加载,实时定量RT-PCR检测HPDLSCs和PPDLSCs中破骨相关基因RANKL和C-fos的表达。结果: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STRO-1、CD146、CD90、CD29在HPDLSCs和PPDLSCs中均强阳性表达,且HPDLSCs中的表达显著高于PPDLSCs(P<0.05)。在未加载SMS情况下,PPDLSCs中RANKL和C-fos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PDLSCs(P<0.05);当加载SMS≤12%形变量时,HPDLSCs中两种破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较未加力时无明显变化(P>0.05),而形变量达到14%时,二者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PPDLSCs组,当SMS≤8%形变量时,RANKL和C-fos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SMS≥10%形变量时,可明显激活两种破骨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HPDLSCs和PPDLSCs对SMS的反应不同,过大的静态牵张力会导致PPDLSCs表达破骨相关基因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静态机械牵张力 牙周炎 破骨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超声提取物对hPDLSCs表达VEGF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建霞 邵磊 +1 位作者 Peter M Loomer Barron Hong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超声提取物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超声提取物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标准厌氧培养环境下培养Pg,收集细菌菌落,离心,制备细菌的超声提取物,然后以不同的浓度加入hPDLSCs的培养液中。培养6d,分别观察第2、4、6天时hPDLSCs的增殖情况。提取蛋白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EGF和MMP-9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第2天时,10μg/ml和100μg/mlPg轻度促进hPDLSCs的生长,第4天时,10μg/ml和100μg/mlPg则明显抑制hPDLSCs的生长(P<0.05),第6天时,3种浓度的Pg均明显抑制hPDLSCs的生长(P<0.05);1μg/ml和10μg/mlPg上调VEGF的表达,100μg/mlPg明显抑制VEGF的表达;3种浓度的Pg均上调hPDLSCs中MMP-9的表达。结论:作为牙周炎病原菌,大量的Pg可能通过抑制hPDLSCs的生长增殖,抑制局部血管重建以及加速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降低了牙周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牙龈卟啉单胞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激素相互作用蛋白1对牙周炎症的调控研究
5
作者 张彩霞 周怡文 +5 位作者 闻娟 黄子维 林爽 杨任 李煌 李贵凤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1-528,共8页
目的:探索卵泡激素相互作用蛋白1(folliculin interacting protein 1,FNIP1)对牙周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牙周健康患者和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FNIP1表达变化。体外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分为对照组、牙... 目的:探索卵泡激素相互作用蛋白1(folliculin interacting protein 1,FNIP1)对牙周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牙周健康患者和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FNIP1表达变化。体外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分为对照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组、FNIP1敲减组、FNIP1敲减+P.g组、FNIP1敲减+P.g+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剂组。Western blot检测FNIP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AMPK、p-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lalpha,PGC-1α)及线粒体复合物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活性氧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与健康牙龈相比,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FNIP1表达明显升高。P.g刺激能提高人牙周膜干细胞FNIP1、TNF-α表达,降低细胞p-AMPK、PGC-1α表达,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FNIP1敲减后可以缓解该现象。而AMPK抑制剂可以部分抵消FNIP1敲减对牙周炎症及线粒体功能紊乱的缓解作用。结论:FNIP1可以通过AMPK通路调控牙周炎症及牙周膜干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抑制FNIP1可能可以缓解牙周炎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激素相互作用蛋白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周膜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甲双胍碳点促进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6
作者 王凯 李永凯 +2 位作者 黄姣 徐凌 危晶晶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60-1770,共11页
目的拟制备一种新型二甲双胍碳点(metformin carbon dots,MCDs),以促进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的成骨分化潜能。方法以二甲双胍(metformin,Met)为前体,分别联合柠檬酸(citric acid,... 目的拟制备一种新型二甲双胍碳点(metformin carbon dots,MCDs),以促进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的成骨分化潜能。方法以二甲双胍(metformin,Met)为前体,分别联合柠檬酸(citric acid,CA)、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或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S)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3种不同类型的MCDs(分别记为MCDsCA、MCDsAA、MCDsCS),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表征其理化特性。使用CCK-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估3种MCDs的生物相容性及其细胞摄取能力。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ALP活性测定筛选出在炎症微环境下促进hPDLSCs成骨分化效果最佳的MCDs类型。通过ALP和茜素红S(alizarin red S,ARS)染色、qRT-PCR、Western blot等实验评估最适浓度下MCDsCS及其原料(Met+CS)对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成功合成3种具备良好理化性质和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级MCDs,且其均能被hPDLSCs成功摄取。MCDsCA和MCDsAA在较低浓度(0~0.50 mg/mL)内均能显著促进hPDLSCs的增殖,MCDsCS在较宽浓度(0~2.00 mg/mL)内表现出优异的细胞相容性;在炎症微环境下,MCDsCA和MCDsAA对hPDLSCs的ALP表达无明显改善,而MCDsCS则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显著促进hPDLSCs的ALP表达,以0.10 mg/mL效果最佳(P<0.05)。0.10 mg/mL的MCDsCS相较于Met+CS更能显著促进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的ALP表达和钙结节形成,提高成骨相关基因(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Ⅰ型胶原、骨钙素)和蛋白质(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素)的表达(P<0.01),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P<0.01)。结论成功制备出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新型MCDsCS,可有效促进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的成骨分化,并发挥抗炎作用,有望成为牙周炎治疗的潜在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碳点 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微环境下miR-210调控Twist1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7
作者 郑兴 何家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炎症微环境下微小RNA(miR)-210调控Twist1对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PDLSCs,分为对照组、炎症组、miR-阴性对照(NC)组、炎症+miR-NC组、炎症+miR-210组、miR-NC+NC质粒组、炎症+miR-NC+NC质粒组、炎症+m... 目的:研究炎症微环境下微小RNA(miR)-210调控Twist1对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PDLSCs,分为对照组、炎症组、miR-阴性对照(NC)组、炎症+miR-NC组、炎症+miR-210组、miR-NC+NC质粒组、炎症+miR-NC+NC质粒组、炎症+miR-210+NC质粒组、炎症+miR-210+Twist1质粒组,各炎症组均采用10μg/L肿瘤坏死因子-α处理的方式建立炎症微环境,采用脂质体转染miR序列或质粒。处理24 h后检测miR-210和Twist1的表达水平;成骨诱导分化2周后检测茜素红染色的A590水平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的表达水平。结果:炎症组的miR-210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Twist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miR-NC组的miR-210表达水平及成骨诱导后的A590水平、Runx2及OCN表达水平均低于miR-NC组,Twist1表达水平高于miR-NC组(P<0.05);炎症+miR-210组的miR-210表达水平及成骨诱导后的A590水平、Runx2及OCN表达水平均高于炎症+miR-NC组,Twist1表达水平低于炎症+miR-NC组(P<0.05);miR-210组的Twist1表达水平及野生型Twist1报告基因的荧光值均低于miR-NC组(P<0.05);炎症+miR-210+Twist1质粒组的Twist1表达水平高于炎症+miR-210+NC质粒组,成骨诱导后的A590水平、Runx2及OCN表达水平均低于炎症+miR-210+NC质粒组(P<0.05)。结论:炎症微环境下miR-210表达降低,进而增加Twist1表达并抑制PDL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膜干细胞 MIR-210 TWIST1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CNQ1OT1靶向miR-218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8
作者 王思青 张茂奇 +1 位作者 胡婷婷 叶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9-564,共6页
目的探究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OT1)靶向miR-218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DLSC,随机分为hPDLSC组、LPS组、pcDNA-KCNQ1OT1组、pcDNA组、miR-218组、miR-NC组。观察各组细胞增殖... 目的探究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OT1)靶向miR-218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DLSC,随机分为hPDLSC组、LPS组、pcDNA-KCNQ1OT1组、pcDNA组、miR-218组、miR-NC组。观察各组细胞增殖和茜素红染色情况,分别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KCNQ1OT1和miR-218表达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细胞中骨桥蛋白(OPN)、骨钙素(OC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水平。双萤光素酶实验验证KCNQ1OT1和miR-218的关系。结果LPS组与hPDLSC组相比,miR-218组与pcDNA-KCNQ1OT1组相比,细胞增殖率、ALP活性、KCNQ1OT1以及OPN、OCN、RUNX2、BMP2表达水平降低,miR-218表达水平以及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P<0.05);pcDNA-KCNQ1OT1组与LPS组相比,细胞增殖率、ALP活性、KCNQ1OT1以及OPN、OCN、RUNX2、BMP2表达水平升高,miR-218表达水平以及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5)。hPDLSC组、pcDNA-KCNQ1OT1组、miR-NC组钙化结节较多,为暗红色,LPS组、pcDNA组、miR-218组暗红色钙化结节较少。KCNQ1OT1和miR-218间有靶向关系。KCNQ1OT1-WT+miR-218组萤光素酶活性低于KCNQ1OT1-WT+miR-NC组(P<0.05)。结论KCNQ1OT1能够下调miR-218,促进LPS诱导的hPDLSC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KCNQ1重叠转录物1 MIR-218 人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调控叉头转录因子1/β-连环蛋白通路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牙周膜干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9
作者 张丽 彭世元 +3 位作者 唐飞扬 蹇静薇 袁硕声 徐晓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9-569,共11页
目的探究柚皮素(NAR)对氧化应激状态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成骨潜能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过氧化氢(H_(2)O_(2))建立hPDLSCs氧化损伤模型,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NAR及0.5μmol/L的叉头转录因子1(FOXO1)抑制剂AS1842856对其进... 目的探究柚皮素(NAR)对氧化应激状态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成骨潜能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过氧化氢(H_(2)O_(2))建立hPDLSCs氧化损伤模型,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NAR及0.5μmol/L的叉头转录因子1(FOXO1)抑制剂AS1842856对其进行干预。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CCK8)筛选出H_(2)O_(2)及NAR的最适作用浓度。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hPDLSCs中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的表达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活性氧荧光探针(DCFH-DA)染色检测各组hPDLSCs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情况。同时,使用q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FOXO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_(2)O_(2)暴露导致hPDLSCs氧化损伤增加,细胞内ROS水平上升,MDA、LDH表达升高(P<0.05);成骨分化降低,ALP染色变浅和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X2、OCN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NAR共处理可缓解H_(2)O_(2)所致的hPDLSCs氧化损伤并提升其抗氧化能力、恢复其成骨能力。FOXO1抑制剂AS1842856可下调β-catenin的表达(P<0.05),明显减弱NAR的抗氧化作用及恢复成骨的能力(P<0.05)。结论NAR可以通过激活hPDLSCs内的FOXO1/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提升hPDLSCs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其所致的成骨能力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叉头转录因子1/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柚皮素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作用下牙周膜干细胞调控骨重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行 李颖辉 +2 位作者 李雯雯 徐书奎 马文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7,共13页
力诱导的牙周组织重塑在口腔稳态调控中具有重要意义。牙周膜为正畸牙移动(OTM)过程提供微环境支持,而牙周膜干细胞(PDLSC)作为重要的间充质干细胞,在调控牙周组织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机械力刺激下PDLSC调控骨重塑的研究进展... 力诱导的牙周组织重塑在口腔稳态调控中具有重要意义。牙周膜为正畸牙移动(OTM)过程提供微环境支持,而牙周膜干细胞(PDLSC)作为重要的间充质干细胞,在调控牙周组织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机械力刺激下PDLSC调控骨重塑的研究进展,指出PDLSC可通过多种途径感知机械力刺激,是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及免疫调节作用的间充质干细胞。PDLSC通过调控骨骼系统细胞,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细胞的活动调节骨重塑,还可通过调控免疫系统活动间接影响骨重塑。本文总结了PDLSC在OTM骨重塑中的功能作用,为进一步探索机械力调控骨重塑的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 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激活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小雪 周政 +1 位作者 李启期 姜丹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PDLSCs,用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后续西格列汀实验浓度。采用1μg/mL LP...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PDLSCs,用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后续西格列汀实验浓度。采用1μg/mL LPS刺激诱导24 h建立hPDLSCs炎症模型并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西格列汀低浓度组(0.5μmol/L)、西格列汀中浓度组(1μmol/L)、西格列汀高浓度组(2μmol/L)、西格列汀高浓度+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 (CXCR4)通路抑制剂(AMD3100)组(2μmol/L+10μg/mL)。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培养24、48、72 h后的hPDLSCs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72 h后hPDLSCs凋亡情况;诱导成骨分化21 d后茜素红染色检测hPDLSCs成骨分化能力,试剂盒测定hPDLSCs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hPDLSCs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hPDLSCs中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 (RUNX2)、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及SDF-1和CXC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PDLSCs中SDF-1、CXCR4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hPDLSCs增殖活性、矿化结节数量、染色强度、ALP活性和RUNX2、OCN、OPN mRNA及SDF-1、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西格列汀低、中、高浓度组hPDLSCs增殖活性、矿化结节数量、染色强度、ALP活性和RUNX2、OCN、OPN mRNA及SDF-1、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依次降低(P<0.05);AMD3100可部分逆转高浓度西格列汀对LPS诱导的hPDLSCs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 西格列汀可能通过激活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抑制hPDLSCs凋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脂多糖 人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趋化因子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巨噬细胞通过调控氧化-抗氧化体系和线粒体自噬影响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成牙骨质分化潜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甘典 陈发明 李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2,共9页
目的:探索巨噬细胞(Mφ)极化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成牙骨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THP-1人单核细胞分别诱导为M0、M1和M2型Mφ,用RPMI 1640基础培养基或不同极化状态Mφ来源的上清液与成牙骨质诱导液等比例混合制备条件培养... 目的:探索巨噬细胞(Mφ)极化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成牙骨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THP-1人单核细胞分别诱导为M0、M1和M2型Mφ,用RPMI 1640基础培养基或不同极化状态Mφ来源的上清液与成牙骨质诱导液等比例混合制备条件培养基(CM-Control、CM-M0、CM-M1和CM-M2)用于培养hPDLSCs,将条件培养基培养的hPDLSCs形成的细胞膜片包裹人脱矿牙本质基质(TDM)移植至裸鼠皮下进行异位牙骨质形成实验。以CM-Control组作为对照,通过HE染色实验观察类牙骨质样组织的形成;免疫荧光染色(IMF)和qRT-PCR,检测成牙骨质分化标记物骨涎蛋白(BSP)、牙骨质附着蛋白(CAP)和牙骨质蛋白-1(CEMP-1),氧化-抗氧化体系标记物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和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以及线粒体自噬标记物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和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中,CM-M2组形成的类牙骨质样组织更多,CAP、CEMP-1蛋白表达量更高且伴随SOD1蛋白和PINK1、LC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RF2蛋白未见明显差异。体外实验中,CM-M2组BSP(P<0.01)、CAP(P<0.001)和CEMP-1(P<0.01)的mRNA水平上升,SOD1的mRNA水平上升(P<0.05),而NRF2的m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PINK1的mRNA水平上升(P<0.05)。结论:M2型Mφ可能通过上调hPDLSCs的氧化-抗氧化体系和线粒体自噬水平促进hPDLSCs的成牙骨质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牙骨质分化 巨噬细胞极化 牙周膜干细胞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对牙周膜干细胞增殖、迁移、成骨分化的影响
13
作者 李克朋 沈振国 +2 位作者 刘向东 程甜甜 王元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2-1398,共7页
目的 探究不同极化类型巨噬细胞(Mφs)对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增殖、迁移、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法分离培养PDLSCs;刺激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活化为未分化的Mφs (M0)型后诱导极化为Ⅰ型Mφs(M1)和Ⅱ型Mφs(M2),实时荧光... 目的 探究不同极化类型巨噬细胞(Mφs)对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增殖、迁移、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法分离培养PDLSCs;刺激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活化为未分化的Mφs (M0)型后诱导极化为Ⅰ型Mφs(M1)和Ⅱ型Mφs(M2),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表达水平;收集不同极化类型Mφs的培养上清液后刺激PDLSCs,对照(NC)组不添加Mφs的培养上清液,噻唑蓝(MTT)法检测对PDLSCs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对PDLSCs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碱性磷酸酶(ALP)蛋白表达以及茜素红染色探究PDLSCs钙化结节沉积。结果 qPCR显示M1型Mφs中TNF-α、IL-1β和IL-6表达量较M0和M2型Mφs升高(P<0.05),M2型Mφs中IL-10和TGF-β表达量较M0和M1型Mφs升高(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NC组相比,M0和M2组PDLSCs中RUNX2和ALP蛋白表达升高(P<0.05);茜素红染色显示,相较于NC组,M0、M1和M2组PDLSCs中钙化结节沉积增多;MTT结果表明M0和M1组PDLSCs的增殖较NC组受抑制(P<0.05);划痕实验显示M1和M2组PDLSCs迁移能力强于NC组。结论 M0和M1型Mφs抑制PDLSCs增殖,M1和M2型Mφs促进PDLSCs迁移,不同类型的Mφs均促进PDL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牙周膜干细胞 增殖 迁移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讨柚皮素对脂多糖作用下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俊玉 徐晓梅 +3 位作者 刘兴玉 曾婷 张丽 郑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20,共9页
目的联合使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生信分析,探究柚皮素(Nar)对脂多糖(LPS)刺激下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 目的联合使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生信分析,探究柚皮素(Nar)对脂多糖(LPS)刺激下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Nar对LPS刺激下hPDLSCs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情况,筛选出Nar的最佳抗炎浓度。采用RNA-seq,以|log2FC|≥1且P≤0.05为标准筛选出显著差异基因(DEGs)。采用火山图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的MCODE模块筛选核心基因。ELISA、qRT-PCR和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Nar可减轻LPS刺激下hPDLSCs的炎症因子表达,促进其增殖,20μmol/LNar抗炎效果最佳。RNA-seq提示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显著富集。Nar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产生抗炎作用,Nar与NF-κB抑制剂BAY11-7802效果相似。结论Nar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Nar可能是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一种潜在的药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人牙周膜干细胞 抗炎作用 核因子ΚB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纳米形貌对牙周膜干细胞衰老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孙艳萍 廖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0,共9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钛纳米管形貌对衰老牙周膜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阳极氧化法,分别于20、70 V电压下制备出2种具有二氧化钛纳米管形貌的钛片(20V-NT、70V-NT),观察其表面形貌特征。在成骨诱导条件下培养年轻牙周膜干细胞,挑选具... 目的探讨二氧化钛纳米管形貌对衰老牙周膜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阳极氧化法,分别于20、70 V电压下制备出2种具有二氧化钛纳米管形貌的钛片(20V-NT、70V-NT),观察其表面形貌特征。在成骨诱导条件下培养年轻牙周膜干细胞,挑选具有促进成骨分化作用的表面形貌。用RO3306和Nutlin-3a诱导年轻牙周膜干细胞衰老,获得衰老的牙周膜干细胞。诱导衰老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观察表面形貌对衰老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阳极氧化法可在钛片表面形成纳米管形貌,且纳米管直径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直径纳米管形貌对年轻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20V-NT表面纳米形貌促成骨分化效果更明显。与光滑钛片相比,20V-NT表面纳米形貌提高了衰老牙周膜干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数量,促进了钙沉积以及成骨标志性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桥蛋白、骨钙素的表达。结论特定的表面纳米形貌能增强衰老牙周膜干细胞的分化能力,为牙周再生和进一步提高种植体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形貌 纳米管 成骨 衰老 牙周膜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地塞米松改性丝胶蛋白水凝胶支架促进大鼠下颌骨缺损修复:基于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
16
作者 范毅平 罗梦琳 +5 位作者 黄东宗 刘琳 傅博 王潇宇 关淼升 李鸿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3-540,共8页
目的 探究改性丝胶蛋白水凝胶(SMH-CD/DEX)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方法 将地塞米松搭载于丝胶蛋白水凝胶构建SMH-CD/DEX水凝胶。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细胞活性实验和释放曲线测定,对SMH-CD/DEX水凝胶的形貌... 目的 探究改性丝胶蛋白水凝胶(SMH-CD/DEX)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方法 将地塞米松搭载于丝胶蛋白水凝胶构建SMH-CD/DEX水凝胶。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细胞活性实验和释放曲线测定,对SMH-CD/DEX水凝胶的形貌、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进行表征分析。通过Western blot、RT-qPCR、流式细胞术检测THP-1巨噬细胞中iNOS和Arg-1蛋白表达量,IL-6、IL-10、Arg-1、iNOS基因表达水平及CD86、CD206的表达比例。在共培养条件下通过Western blot,RT-qPCR检测h PDLSCs人牙周膜干细胞COL1A1和Runx2蛋白的表达量,ALP、Runx2、OCN、BMP2基因表达量,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在大鼠下颌骨骨缺损模型植入水凝胶,通过Micro-CT扫描和组织病理染色分析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与化学偶联改性丝胶蛋白水凝胶,成功构建SMH-CD/DEX水凝胶。SMH-CD/DEX水凝胶能够有效提高巨噬细胞M2极化相关标志物的IL-10及Arg-1的表达量(P<0.001);并降低M1极化相关标志物IL-6及iNOS表达(P<0.001)。在共培养体系中,SMH-CD/DEX水凝胶可提高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相关标志物ALP、BMP2(P<0.05)及COL1A1(P<0.001)、Runx2表达量(P<0.01)。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SMH-CD/DEX水凝胶能够有效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Micro-CT及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SMH-CD/DEX水凝胶有效促进骨缺损再生修复(P<0.05)。结论 SMH-CD/DEX水凝胶能够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促进干细胞成骨分化并促进骨缺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人牙周膜干细胞 免疫调节 骨再生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周膜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34
17
作者 高秦 刘宏伟 +2 位作者 金岩 聂鑫 刘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表型特点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胶原酶和D ispase酶联合消化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将克隆形成的细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表型特点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胶原酶和D ispase酶联合消化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将克隆形成的细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抗波形丝蛋白(V im en-tin)、STRO-1、骨粘素(ON)、骨涎蛋白(BSP)的表达。结果:获得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在透射电镜下,这种细胞核质比例大,核大,细胞器少;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大多数细胞处于G0/G1期,为慢周期性;该细胞抗波形丝蛋白、STRO-1表达阳性、骨粘连素、骨桥蛋白弱阳性表达。结论:提供了比较有效的分离纯化牙周膜干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分离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及表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克隆 超微结构 细胞周期 免疫细胞化学 纯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秦子顺 殷丽华 +6 位作者 王开娟 刘琪 程文晓 高鹏 孙可墨 钟梅 余占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0-376,共7页
目的采用体外和体内方法研究淫羊藿苷(ICA)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 PDLSCs)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酶消化组织块法培养h PDLSCs,有限稀释克隆法分离纯化,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以进行鉴定。体外实验:h PDLSCs与1×10-7 mol... 目的采用体外和体内方法研究淫羊藿苷(ICA)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 PDLSCs)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酶消化组织块法培养h PDLSCs,有限稀释克隆法分离纯化,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以进行鉴定。体外实验:h PDLSCs与1×10-7 mol·L-1 ICA共同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其增殖情况,经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后采用酶联免疫仪检测其骨向分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成骨基因的表达情况,茜素红染色检测其骨量表达。体内实验:将h PDLSCs和纳米羟磷灰石(n HAC)复合物经1×10-7 mol·L-1 ICA共同诱导培养后,将其植入免疫缺陷小鼠,术后30 d采用组织切片法观察成骨状况。结果体外实验:1×10-7 mol·L-1 ICA作用于h PDLSCs后,与不含ICA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从培养的第2天开始,h PDLSCs增殖明显;培养3、5、7 d,实验组ALP活性明显升高;培养7 d,成骨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培养14、21、28 d,实验组钙化结节的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体内实验:实验组骨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1×10-7 mol·L-1 ICA可以促进h PDLSCs的增殖及骨向分化,提示采用ICA代替常规生长因子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干细胞 淫羊藿苷 增殖 分化 纳米羟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膜干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定向诱导分化实验 被引量:9
19
作者 贺慧霞 刘洪臣 +3 位作者 王东胜 曹均凯 张海钟 鄂玲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向脂肪细胞定向分化潜能,分析其分化过程中形态与功能变化。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人PDLSCs,用成脂诱导液连续诱导21d,通过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诱导... 目的探讨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向脂肪细胞定向分化潜能,分析其分化过程中形态与功能变化。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人PDLSCs,用成脂诱导液连续诱导21d,通过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诱导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分析其表面脂肪细胞特异性标志——低密度脂蛋白(LP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PPAR-γ)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时相及表达量,油红O染色检测脂滴分泌情况。结果诱导21d,诱导细胞呈脂肪细胞样圆形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可见胞浆中大量脂肪细胞特征性脂滴。流式分析结果显示,有96.54%的PDLSCs向脂肪细胞分化。诱导细胞表达脂肪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LPLmRNA和PPAR-γmRNA及PPAR-γ蛋白,且随诱导时间延长PPAR-γ蛋白表达量增加。诱导细胞产生油红O阳性染色的脂滴。结论人PDLSCs在适当条件下可定向分化为脂肪细胞样细胞,并具有脂肪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具有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诱导 分化 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法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 被引量:12
20
作者 申涛 常慧君 +2 位作者 简从相 杨彦春 周继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78,共5页
目的改良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酶消化组织块法获得人牙周膜细胞,通过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分离得到PDLSC,用含10%FBS的α-MEM培养液培养并传代;测定克隆形成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角蛋白及波形蛋... 目的改良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酶消化组织块法获得人牙周膜细胞,通过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分离得到PDLSC,用含10%FBS的α-MEM培养液培养并传代;测定克隆形成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角蛋白及波形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表面标志物STRO-1、CD146的表达;并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实验。结果本研究所得细胞有较强的克隆形成能力,波形蛋白染色阳性,角蛋白阴性,细胞周期分析大多细胞处于G0/G1期,STRO-1及CD146高表达,成骨、成脂诱导实验证明所得细胞有多向分化能力。结论改良法克隆化培养可成功分离得到PDLSC,为进一步研究PDLSC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干细胞 鉴定 细胞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