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minent Manifestations of National Thoughts i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1
作者 Wang Chunya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7-262,共6页
It is analyzed from the time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at the social nature was subject to concrete change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middle and latter periods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late Qing Dynasty due ... It is analyzed from the time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at the social nature was subject to concrete change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middle and latter periods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late Qing Dynasty due to different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backgrounds,but the establishing target of the national thought subject in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is not transferred. The revitaliz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is considered as the fundamental to establish positive national spirit and directly safeguard and defend the national dignity,so that the litera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becomes the cultural thought action force to promote developing and growing Chinese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发展 民族精神 清代 突出 社会发展 背景分析 社会背景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 被引量:3
2
作者 蒲清平 向往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2,329,共16页
顺应科技进步趋势,瞄准外围困局态势,聚焦高质量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新概念,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将这些重要论述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从“出场逻辑(由何而来)—主要内容(... 顺应科技进步趋势,瞄准外围困局态势,聚焦高质量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新概念,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将这些重要论述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从“出场逻辑(由何而来)—主要内容(由何构成)—原创贡献(有何创新)—时代意义(有何作用)”四个维度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萌芽于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生发于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的经验总结,成型于对“两个大局”时代命题的科学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由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构成,对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发展规律、价值意蕴、实践方法作出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回答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性、规律性、价值性和实践性问题,对唯物史观、中国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新时代生产力发展实践作出原创性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具有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创新性完善的理论意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方略的实践意义,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方式转型贡献中国智慧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 体系化 学理化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宁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宁夏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承梁 张弼 吴月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美丽宁夏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宁夏考察,就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明确了宁夏在全国生态全局和黄河流域生态大局的战略定位,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美丽宁夏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宁夏考察,就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明确了宁夏在全国生态全局和黄河流域生态大局的战略定位,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提出了美丽宁夏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早期关于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思考和实践探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源泉和重要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相关重要讲话和科学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彰显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是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美丽宁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水利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闻笛 陈佳川 魏杨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7,共6页
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水利文创产业能够有效发挥“小文创传播大文化”的蝴蝶效应,对促进水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新时代水文化建设与水利文创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总结新形势下水利文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 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水利文创产业能够有效发挥“小文创传播大文化”的蝴蝶效应,对促进水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新时代水文化建设与水利文创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总结新形势下水利文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提出推动水利文创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厚植于新时代水利工作、充分展示中国形象,具体路径应包括发掘水文化内涵、完善产业链、打造文创品牌等,并从把握“七个着力”、鼓励水利传统宣传出版单位开展文创业务、引入社会资本、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培养人才队伍、打造亮点案例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水利文创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水利文创产业 水文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融入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
5
作者 王润 楼嘉辉 +1 位作者 龙飞 夏龙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84-88,共5页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该文旨在探索生态文明思想在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中的落实途径。通过梳理问题和分析培养要求,该文提出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中的课程设计原则、积累生态文明指导下乡村生态...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该文旨在探索生态文明思想在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中的落实途径。通过梳理问题和分析培养要求,该文提出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中的课程设计原则、积累生态文明指导下乡村生态可持续发展数据和案例教学实践库、评估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的教育教学效果等落实途径,从而在农村发展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以期增强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的生态意识,提升生态知识和技术水平,为乡村区域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思想 农村发展专业硕士 培养体系 绿色发展 农业硕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鲜明特征与理论意义
6
作者 周文 白佶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3,F0002,共19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伟大实践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伟大实践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解决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展现出了鲜明的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回应了我国经济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也为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与当代价值
7
作者 顾成敏 杨哲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规律,提出“两山理论”等生态文明发展范式,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协同演进;在辩证法层面,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统筹供给需求关系、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和量变质变转化机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体系;在认识论层面,坚持实践导向与理论创新的辩证统一,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形成“理论—政策—实践”的动态反馈机制;在唯物史观维度,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推动经济体系现代化,并通过人民主体性实践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习近平经济思想以系统观念为方法论核心,创新提出的“六个坚持”战略原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又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 系统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创”与“两个结合”的过程性互动关系与逻辑
8
作者 季乃礼 陈颖异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4,124,共14页
“两创”与“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研究仅将二者关系进行单向定位,未视为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消解概念边界,将“两创”与“两个结合”动态过程作为共同主视角进行考察可知二者互为必要理论前提和有效实践工... “两创”与“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研究仅将二者关系进行单向定位,未视为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消解概念边界,将“两创”与“两个结合”动态过程作为共同主视角进行考察可知二者互为必要理论前提和有效实践工具。互动逻辑为以“两创”为载体,推动“两个结合”时代化、大众化;以“两个结合”为引领,实现“两创”多元性、价值性发展。两个过程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接轨。未来应在融合发展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探赜:核心要义、价值意蕴与实践导向
9
作者 李金桥 刘苏醒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根本遵循。核心要义包含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明确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确保文化建设方向正确;强调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根本遵循。核心要义包含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明确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确保文化建设方向正确;强调文化自信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主张文化繁荣助力民族复兴;坚持文化为民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倡导文化交流增进文化理解。在价值阐释上,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文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导向聚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民参与文化建设,强化核心价值观舆论引导,全方位推动新时代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建设 文化领导权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和实践意义
10
作者 王永兴 郭恺钊 +1 位作者 徐凤琴 王大树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0,共18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安全”这个“头等大事”之间的辩证联系,实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两大理论创新的...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安全”这个“头等大事”之间的辩证联系,实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两大理论创新的有机连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性、有机性的重要证明。深入理解这一思想和方法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处理好发展和安全这一对国家治理核心命题之间关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目标、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对“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阐明了其理论来源和历史脉络。研究结果表明,“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不但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的赓续和发展。本文还对“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索,发现其内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本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指导性。最后,本文从解决主要矛盾、化解系统风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在当代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发展和安全 习近平经济思想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及功能的阐释与澄明——对教育、职业及其与职业教育关系的辨析
11
作者 姜大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13,共8页
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其发展定位和功能的确立,涉及职业教育目标的阐释与澄明:需要在教育原则的解放性与功能性的融合,教育思想的职业与教育的适配,以及教育类型的职教与普教的本原这三个层面,对其所关涉的三个“二元论”问题展开深入... 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其发展定位和功能的确立,涉及职业教育目标的阐释与澄明:需要在教育原则的解放性与功能性的融合,教育思想的职业与教育的适配,以及教育类型的职教与普教的本原这三个层面,对其所关涉的三个“二元论”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哲学反思。上述三个问题的破解,与通过职业教育使个体获得自我生存权及其生涯发展权的关键因素——就业密不可分。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就业不仅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个性发展和生涯发展;就业既可使人才需求侧的职业与人才供给侧的教育得以良性匹配,又是个体走向成熟的主体化和社会化过程的必经之路。由此,职业教育强调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或就业优先,因其本原的差异导致在教育导向上的区别,促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为两种不同教育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发展定位 功能 教育原则 教育思想 教育类型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精神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基点、现实堵点与纾解之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亿久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1,共8页
企业家精神作为内驱动力,发挥着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企业家精神的现实嬗变投契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其构成要素兼容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其作用机制意蕴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解题方案。文章在... 企业家精神作为内驱动力,发挥着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企业家精神的现实嬗变投契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其构成要素兼容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其作用机制意蕴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解题方案。文章在理清企业家精神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原点,分析了企业家精神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现实堵点,主要包括供需结构性矛盾、企业家认知偏差、政府政策供给缺口及社会舆论环境支持弱化。据此,在问题导向指引下,从价值认同、制度保障和社会生态三方面出发探寻纾解之策,以期为深入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弘扬企业家精神、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历史嬗变、演进特征与未来展望
13
作者 降佳俊 尹志华 +1 位作者 周清源 孙铭珠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6,共8页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作为体育课程中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决定着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设计与实施,对体育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我国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历史嬗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演进特征,并提出未来展...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作为体育课程中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决定着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设计与实施,对体育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我国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历史嬗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演进特征,并提出未来展望。历史嬗变: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经历了萌芽探索期、转折发展期和成熟完善期三个阶段;演进特征:思想脉络始终与时代的发展需求同频共振,思想内涵在历史语境赓续中实现三重转变,思想内容强调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有机统一,思想取向从工具价值向人文关怀范式转移;未来展望:继续坚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服务于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强化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历史嬗变 演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永续发展: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厘定、时代使命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盼 王沐阳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6,共10页
生态文明教育是解决生态矛盾、缓解生存危机,实现国民生态素养不断提升的重要举措。中国生态文明教育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与根本遵循,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形态转变、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驱动、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引领、美丽中... 生态文明教育是解决生态矛盾、缓解生存危机,实现国民生态素养不断提升的重要举措。中国生态文明教育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与根本遵循,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形态转变、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驱动、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等多重背景的驱动下,逐渐明晰了概念内涵,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特征。推进和发展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把握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建设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关注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实现意识培养到思维转型的模式更替。新时期,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实现永续发展,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各项保障;注重组织协同,统筹生态文明教育的多方力量;提升教师能力,打通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环节;完善课程模式,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人民性:思想溯源、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
15
作者 李松楠 杨兆山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8,共11页
教育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价值属性,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创新与超越,并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教育历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探究教育的人民性的理论内涵需从多重维度出发。在主... 教育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价值属性,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创新与超越,并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教育历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探究教育的人民性的理论内涵需从多重维度出发。在主体之维,教育的人民性是个体的人与群体的人的统一;在过程之维,教育的人民性指向“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在目标之维,教育的人民性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最终走向人类解放。新时代,践行教育的人民性应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确立人民的教育主体地位;健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提升人民的教育参与水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保障人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更好地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的人民性 教育强国 以人民为中心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硕士研究生植物基因组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究与实践
16
作者 王森 李蕊 +1 位作者 李玮瑜 郑轶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125-128,共4页
为探索在科教融合理念下构建科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对植物基因组学课程存在的部分学生知识基础薄弱、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科研与教学存在脱节、思政元素融入不足以及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为探索在科教融合理念下构建科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对植物基因组学课程存在的部分学生知识基础薄弱、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科研与教学存在脱节、思政元素融入不足以及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以学生为主体,调查其选课的动机与诉求等基本情况,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设计模块化授课内容,将理论部分教学划分为植物基因组研究现状与进展、植物群体基因组等6个模块,并以综述文献的方式授课,展现系统前沿的研究成果;开展以科研项目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通过分组研讨、教师点评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科学家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引入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课题项目的评价、课堂讨论的表现、项目报告的评估和实践能力等,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其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育高质量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植物基因组学 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基础教育教材高质量发展
17
作者 王日春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155,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一系列重大创新观点,为建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精品教材提供了重要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建设文化强国、推动基础教育教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其融入基础教育...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一系列重大创新观点,为建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精品教材提供了重要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建设文化强国、推动基础教育教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其融入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全过程: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彰显基础教育教材的文化自信力;秉持“两个结合”的方法论指引,强化基础教育教材的文化创新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锻造基础教育教材的文化引领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基础教育教材的文化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基础教育教材 教材体系建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研究
18
作者 宋宗君 李斌雄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1,共13页
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规律性认识对党的建设、党的长期执政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10余年中国共产党人对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形成过... 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规律性认识对党的建设、党的长期执政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10余年中国共产党人对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形成过程及其制度化表达进程为标准,划分为深化认识阶段、全面深化认识阶段和认识高度自觉自信阶段。党对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规律性认识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既表现为规律性认识的对象、直接思想指引、重点内容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又突出地表现为规律性认识的成果的发展。这些主要成果既体现在对“三大规律”,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更表现为对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性认识、党的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还具体地表现为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和对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迈向新征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的主要内容可从利益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角度,概括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实质和建设原则等七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自我革命 党的自我革命规律性认识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和美乡村建设的作用及路径
19
作者 陆双双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87-91,共5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乡村建设的精准洞察和农民群众的期待。该文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和美乡村建设的作用与路径方面进行介绍,梳理总结出如下路径,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乡村建设的精准洞察和农民群众的期待。该文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和美乡村建设的作用与路径方面进行介绍,梳理总结出如下路径,即要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多主体共同参与等,推动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美乡村 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思想 乡村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库+碳库”理念促进绿色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
20
作者 王楠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5期58-63,共6页
“三库+碳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该理念是以人民至上和问题导向为根本逻辑起点,通过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协同联动构建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构建了基于系统思维的生态价值... “三库+碳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该理念是以人民至上和问题导向为根本逻辑起点,通过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协同联动构建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构建了基于系统思维的生态价值理论框架。福建省宁德市深化落实“三库+碳库”理念,构建起“山海联动”的绿色发展新格局。其实践路径为:以系统保护夯实生态根基、通过产业融合激活绿色经济、依托碳汇创新挖掘减排潜力并拓展“三库+碳库”内涵与联动发展,多维发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库+碳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绿色发展 宁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