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变暖、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1
作者 王萌萌 刘晓辉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76,共18页
在封闭经济的新凯恩斯理论模型基础上,纳入全球变暖因素,并假设全球变暖影响经济增长率,考察全球变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导致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上涨。基于全球192个经济体1981—2022年的数据,实证考察全球变暖对... 在封闭经济的新凯恩斯理论模型基础上,纳入全球变暖因素,并假设全球变暖影响经济增长率,考察全球变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导致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上涨。基于全球192个经济体1981—2022年的数据,实证考察全球变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短期中全球变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呈U型关系,即通货膨胀会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先下降后上升。这一结论不受通货膨胀计算指标的影响,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程度越低、越接近热带地区的经济体,全球变暖与通货膨胀的U型关系越显著。长期中全球变暖会显著增加通货膨胀。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变暖会通过影响农产品产量以及能源消耗量而影响通货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价格水平与货币政策
2
作者 郝威亚 张瑞恒 赵一凡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6,共14页
本文探讨人口老龄化的通缩效应及其对货币政策调控空间的约束。本文认为:老龄化使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水平降低,并将拉低投资乘数,从而降低全社会总需求,拉低一般物价水平;同时,人口老龄化将拉低均衡实际利率,与通缩效应共同作用,... 本文探讨人口老龄化的通缩效应及其对货币政策调控空间的约束。本文认为:老龄化使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水平降低,并将拉低投资乘数,从而降低全社会总需求,拉低一般物价水平;同时,人口老龄化将拉低均衡实际利率,与通缩效应共同作用,降低名义利率水平,压缩货币政策空间。为检验以上观点,本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存在通缩效应;对消费水平的抑制是老龄化通缩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人口老龄化对实际利率造成负向影响,约束货币政策调控空间。此外,本文构建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研究发现: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在职家庭与退休家庭的消费都有所降低,且对投资与政府购买造成负向冲击,形成通缩效应;受零利率下限的约束,货币政策空间受到压缩;反事实模拟发现,削弱通胀关注型货币政策将扩大货币政策应对空间,通缩效应减缓,但社会福利损失进一步增大;加强通胀关注型货币政策的效果与之相反。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价格水平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率 消费水平 人口结构 养老金融 银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宏观经济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应对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宁 丁一兵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2022年以来,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这一政策变动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为全面阐释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利用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评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研究显示:第一... 2022年以来,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这一政策变动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为全面阐释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利用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评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研究显示:第一,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通常是在重大事件窗口期产生传递效应,而在常态化时期基本不会产生影响;第二,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的反馈较弱,但通货膨胀和跨境资本流动对加息冲击的反馈较为灵敏,因此,应警惕由美联储加息引发的通货紧缩效应和资本外逃风险;第三,在政策应对层面,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早期倾向于采取被动的“顺风而动”型调整以避免较大的经济波动,而随着经济体量逐渐上升,政策调整逐渐转向“以我为主”的主动型调节;第四,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后疫情时期的回升阶段,加息冲击对宏观变量和政策变量的影响较弱,这为“以我为主”型的宏观调控争取了宝贵空间,同时也为经济平稳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政府应理性看待并正确认识现阶段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综合影响,货币政策仍应坚持“以我为主”,为实体经济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并不断扩大自身经济体量,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打造顺畅联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提高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强化经济发展韧性,最终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美联储加息 宏观经济波动 通货膨胀 跨境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全要素生产率、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
4
作者 张伍涛 盘业哲 姚金海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8,共11页
通过在研发部门引入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具有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机制的DSGE模型,研究在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机制下经济波动对产出、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探究内生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分析内生全要素生产率与通货... 通过在研发部门引入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具有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机制的DSGE模型,研究在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机制下经济波动对产出、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探究内生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分析内生全要素生产率与通货膨胀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在内生TFP机制下,需求侧冲击是经济变量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是货币政策冲击;投资品价格冲击是供给侧最主要的外部冲击。第二,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货币政策冲击是内生全要素生产率波动最重要驱动因素;技术转化率的波动上升是中国内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三,内生全要素生产率对通货膨胀产生抑制作用,内生TFP机制下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更平稳;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货膨胀波动最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货币政策冲击 通货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实证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龙革生 曾令华 黄山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6,共7页
本文对比研究了5种度量方法下的核心通货膨胀序列,发现不对称截尾法、中位数法得出的序列受食品类权重过大的影响,不适合作为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对不对称截尾法、剔除法、共同趋势法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法产生的序列的进一步研究中,... 本文对比研究了5种度量方法下的核心通货膨胀序列,发现不对称截尾法、中位数法得出的序列受食品类权重过大的影响,不适合作为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对不对称截尾法、剔除法、共同趋势法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法产生的序列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它们都与CPI序列一样是一阶平稳的,虽然它们与CPI的相关系数很大,除了30%比率截尾平均法外,与CPI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果检验表明,除共同趋势法的序列是CPI的原因外,其余序列的因果关系不是很明确,但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C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微观基础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肖争艳 姚一旻 唐诗磊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4,共7页
通货膨胀预期的微观基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但至今相关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采用中国人民银行的《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系统》数据库,从经济主体的经济特征和人口统计特征两方面详细研究哪些因素会显著影响居民通货膨胀预期。... 通货膨胀预期的微观基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但至今相关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采用中国人民银行的《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系统》数据库,从经济主体的经济特征和人口统计特征两方面详细研究哪些因素会显著影响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未来家庭经济状况的信心、风险厌恶程度和金融参与及熟悉度、家庭所处阶层、人们对现阶段经济运行状况的满意程度以及最近家庭所处的经济环境都是形成异质性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对于制定更加科学的货币政策和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胀预期 异质性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货膨胀冲击的财产再分配效应——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争艳 程冬 戴轶群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8,共10页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中美两国通胀冲击的财产再分配效应。本文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胀冲击将侵蚀中国家庭部门的财产,并进一步恶化家庭间的财产分布;而美国的情况却截然相反。从通胀再分配效应的视角出发,本文建议我国在制定货...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中美两国通胀冲击的财产再分配效应。本文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胀冲击将侵蚀中国家庭部门的财产,并进一步恶化家庭间的财产分布;而美国的情况却截然相反。从通胀再分配效应的视角出发,本文建议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当更加重视民生目标,逐步建立起多种形式的通胀补贴制度,以增强社会底层的通胀承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净名义头寸 财产再分配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董秀良 帅雯君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50,共8页
全球金融危机使各国财政赤字激增,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通货膨胀治理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与货币数量理论相比,新近发展的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对于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提出通货膨胀治理的建议更有优势。本文基于FTPL视角,选... 全球金融危机使各国财政赤字激增,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通货膨胀治理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与货币数量理论相比,新近发展的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对于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提出通货膨胀治理的建议更有优势。本文基于FTPL视角,选取我国1982-2011年度数据,应用状态空间模型识别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区制,结果表明1982-1996年为M区制,1997-2011年为F区制;再选取1997-2011年季度数据,应用SVAR法结合货币政策研究F区制下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短期和长期动态效应,实证研究表明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而且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有长期效应,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货币政策不是导致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抑制通货膨胀要依靠财政政策,应实行相机选择的财政政策来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 FTPL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检验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虎 陈峥嵘 冯彩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9,共9页
解答货币政策是否应干预金融资产价格的膨胀和波动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判断一国的金融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有何关联性。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以股票价格为代表的金融资产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票... 解答货币政策是否应干预金融资产价格的膨胀和波动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判断一国的金融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有何关联性。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以股票价格为代表的金融资产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票价格的变动对产出缺口存在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太稳定,说明我国股票价格通过总需求渠道对未来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比较微弱。同时,我国股票价格的变动能引起未来CPI和WPI的同向变化,说明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我国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因此,央行可以将金融资产价格作为参考指标,用以帮助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和通货膨胀变动趋势,从而充分发挥金融资产价格的指示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价格 通货膨胀 向量自回归模型 货币政策指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心如何影响中国通货膨胀 被引量:20
10
作者 潘建成 唐诗磊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32,共8页
通过假设成本加成定价幅度是信心的函数,本文构造了基于信心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并通过VAR模型和B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信心如何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研究发现,企业家信心指数能够影响也能预测中国通胀,而消费者信心指数无法影响也无法... 通过假设成本加成定价幅度是信心的函数,本文构造了基于信心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并通过VAR模型和B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信心如何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研究发现,企业家信心指数能够影响也能预测中国通胀,而消费者信心指数无法影响也无法预测中国通胀;企业家信心指数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类似于总需求冲击影响机制;VAR模型和BVAR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这证实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心 通货膨胀 新凯恩斯主义 菲利普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胀率动态与通胀惯性度量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守东 刘洋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32,共18页
本文从通胀惯性的理论模型出发,构建无限状态Markov区制转移的计量模型,实现对通胀惯性的有效度量。对美国通胀惯性的实证分析,证实货币政策工具的频繁使用会付出通胀惯性的代价,暴露出其单一目标货币政策框架的缺陷。我国央行的调控也... 本文从通胀惯性的理论模型出发,构建无限状态Markov区制转移的计量模型,实现对通胀惯性的有效度量。对美国通胀惯性的实证分析,证实货币政策工具的频繁使用会付出通胀惯性的代价,暴露出其单一目标货币政策框架的缺陷。我国央行的调控也已经对市场利率形成了显著的传导作用,谨慎地使用货币政策工具,使我国的通胀惯性在被货币政策短暂影响后,得以有效恢复。这表明坚持实行多目标、多手段与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调控模式,对维护经济环境稳定与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十国通胀惯性的度量结果与对比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本文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胀惯性 货币政策 Gibb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凯恩斯框架下中国通货膨胀动态变化及货币政策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耿强 李群 张永杰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99,共8页
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为分析框架,在考虑利率滞后项和预期项的情况下,通过最优化中央银行的目标损失,构建中国的通货膨胀方程,并采用1992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事后调... 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为分析框架,在考虑利率滞后项和预期项的情况下,通过最优化中央银行的目标损失,构建中国的通货膨胀方程,并采用1992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事后调节和事前引导的实际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主要受经济主体通货膨胀预期和产出缺口的影响;利率变化在短期内并不改变通货膨胀的变化方向,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逐步显现;预期实际利率对当期物价波动有着正向引导作用,并且在子样本的稳健性分析中证实这种关系有加强趋势。这些实证检验结果对我国调控物价水平及制定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凯恩斯主义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预期 利率滞后和预期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汇占款的通货膨胀效应——基于1998-2005年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海海 曹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8-42,共5页
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引起的内生性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不断走高。本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外汇占款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内在传导机制。最后从汇率、货币政策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汇占款 货币政策独立性 通货膨胀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通货膨胀视角的物价走势判定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慧 范从来 钱丽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3,共8页
核心通货膨胀对于央行准确判定物价走势、更好实现稳定物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广义动态因子模型与频谱分解技术测度的核心通货膨胀相比于CPI通胀率能更准确反映我国物价变动的周期特征与长期趋势,对于央行更合理地引导社会公众... 核心通货膨胀对于央行准确判定物价走势、更好实现稳定物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广义动态因子模型与频谱分解技术测度的核心通货膨胀相比于CPI通胀率能更准确反映我国物价变动的周期特征与长期趋势,对于央行更合理地引导社会公众的通胀预期,实现物价稳定与产出稳定的动态平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鉴于中国转型时期通胀因素的叠加性与复杂性,本文还提出金融宏观调控应综合考虑包括核心CPI、CPI在内的多种通货膨胀指标,在维持长期物价稳定的同时,兼顾物价的短期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广义动态因子模型 频谱分解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周期性变化的宏观经济动因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西征 刘志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56,共16页
本文为了揭示中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周期性变化的宏观经济动因,构建了一个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水平对中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周期性变化... 本文为了揭示中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周期性变化的宏观经济动因,构建了一个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水平对中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机理。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季度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随着货币政策宽松、宏观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增加,中国上市公司提供的商业信用净额都显著降低。这些研究结果折射出,当货币政策收紧或宏观经济收缩时,商业信用资金从上市公司部门流向非上市企业部门;反之,当货币政策过度宽松或宏观经济过度扩张时,上市公司部门通过商业信用渠道从非上市企业部门吸纳商业信用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通货膨胀 商业信用 经济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任碧云 高鸿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79,共4页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搞清楚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十分必要。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增长不是推动GDP增长的因素,但...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搞清楚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十分必要。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增长不是推动GDP增长的因素,但是不能否定其在反经济危机中的巨大作用;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CPI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制定货币供应量政策时,既要考虑到推动GDP增长的目的,也要受到CPI上涨的制约,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要研究均衡的利率,实际利率要向均衡利率靠近,并且要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以达到最大的资本积累量,保证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趋势与结构因素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超愚 胡乃武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8,共6页
在经历了198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初中期与1990年代后期的三阶段演化过程后,中国通货膨胀机制已经完成从高核心通货膨胀率向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结构转变。虽然2007年以来中国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长期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性质,但... 在经历了198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初中期与1990年代后期的三阶段演化过程后,中国通货膨胀机制已经完成从高核心通货膨胀率向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结构转变。虽然2007年以来中国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长期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性质,但是中国通货膨胀已经并且继续呈现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历史趋势。中国货币政策应该采取以CPI指数核心通货膨胀率度量的价格稳定目标,通过积极需求管理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历史趋势 结构主义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花秋玲 薛绯 周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9-32,共4页
从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原油期货和大豆期货的价格出发,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2000~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展开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原油期货和大豆期货的价格都与CP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 从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原油期货和大豆期货的价格出发,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2000~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展开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原油期货和大豆期货的价格都与CP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得出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原油期货和大豆期货价格对CPI的动态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因子模型的我国核心通货膨胀估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华川 赵娜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3,共8页
本文利用我国CPI分类数据,基于多层因子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通过与单层因子模型方法的对比研究发现:单层因子模型会高估核心通货膨胀的波动性,原因在于其无法识别仅影响大类价格变化的局部因子,并将局部因子的大部分... 本文利用我国CPI分类数据,基于多层因子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通过与单层因子模型方法的对比研究发现:单层因子模型会高估核心通货膨胀的波动性,原因在于其无法识别仅影响大类价格变化的局部因子,并将局部因子的大部分作用归于具有普遍性影响的全局因子。而多层因子模型不仅能够识别局部因子,并且利用分离局部因子之后的全局因子构造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具有更小的波动性,且更符合核心通货膨胀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因子模型 核心通货膨胀 标题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影响通胀的非对称性效应研究——基于预期通胀率不同水平的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任琇卿 朱鸿粟 封思贤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7,128,共11页
采用LSTR模型实证分析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通胀预期环境下治理通胀的效果。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对通胀水平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当预期通胀率低于2.1%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比提高利率更容易有效控制通胀水平;当预期通胀率在2.1%... 采用LSTR模型实证分析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通胀预期环境下治理通胀的效果。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对通胀水平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当预期通胀率低于2.1%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比提高利率更容易有效控制通胀水平;当预期通胀率在2.1%~4.2%之间时,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两种工具都能有效治理通胀;当预期通胀率大于4.2%时,利率工具治理通胀的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非对称效应 LST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