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窄带隙IV-VI族半导体PbTe(111)的表面氧化及氧的热脱附机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海飞 吴珂 +2 位作者 张寒洁 廖清 何丕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2-1256,共5页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以及低能电子衍射(LEED),对PbTe(111)薄膜的表面氧化及氧的热脱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Te(111)薄膜经500VAr+轰击加上250℃高温退火循环处理,可得到呈(1×1)周期性排列的清洁表...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以及低能电子衍射(LEED),对PbTe(111)薄膜的表面氧化及氧的热脱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Te(111)薄膜经500VAr+轰击加上250℃高温退火循环处理,可得到呈(1×1)周期性排列的清洁表面.将此清洁表面暴露于大气两天后,表面被氧化形成了PbO2、PbO和TeO2,氧化层的厚度大于2个单原子层(ML),与清洁PbTe(111)表面相比,被氧化的PbTe(111)表面的Te3d5/2与Pb4f7/2芯态谱峰的面积比明显减小,表明被氧化的PbTe(111)表面是富Pb的.在热脱附处理过程中,PbO2和TeO2的芯态峰消失,且O1s芯态峰的强度迅速减弱,表明加热处理不仅使PbO2和TeO2发生了分解,同时也使氧发生了脱附,但PbO即使在350℃退火仍吸附于PbTe(111)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氧化 脱附 pbte(1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 扫描隧道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e基合金的热压制备与热电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荣归 李兴 +1 位作者 张艳华 徐桂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1-274,共4页
以Pb粉,Te粉和PbI2粉为原料,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了掺杂PbI2(0.03,0.05,0.1,0.3at%)N型PbTe合金,XRD分析表明,合金具有NaCl型面心立方结构。采用热压烧结法将PbTe合金粉末烧结成块体材料,运用XRD,SEM方法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 以Pb粉,Te粉和PbI2粉为原料,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了掺杂PbI2(0.03,0.05,0.1,0.3at%)N型PbTe合金,XRD分析表明,合金具有NaCl型面心立方结构。采用热压烧结法将PbTe合金粉末烧结成块体材料,运用XRD,SEM方法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明热压烧结后材料仍保持NaCl型面心立方结构,出现偏析现象,分为富Te相和富Pb相,其中富Pb相呈现片状。通过材料热电性能参数的测试,研究了20MPa下不同热压烧结温度,不同含量PbI2掺杂对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热压烧结温度对材料的热电性能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当PbI2含量为0.1at%时,PbTe合金在350℃具有最高的功率因子2.48mW/(m.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e PbI2掺杂 热压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块体热电材料PbTe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勤勇 雷晓波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81-87,共7页
PbTe作为应用在中温(500~900 K)段的块体热电材料,是最早被深入研究的半导体热电材料体系之一。最近,通过提高Seebeck系数和降低晶格热导率,其热电无量纲优值ZT达到了1.4~1.8左右,是目前块体热电材料中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本文综述... PbTe作为应用在中温(500~900 K)段的块体热电材料,是最早被深入研究的半导体热电材料体系之一。最近,通过提高Seebeck系数和降低晶格热导率,其热电无量纲优值ZT达到了1.4~1.8左右,是目前块体热电材料中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本文综述了近期国外对该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包括能带结构、声子谱、Seebeck系数提高方法、晶格热导率降低方法等,并讨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pbte SEEBECK系数 晶格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e(111)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及其表面结构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海飞 陈耀 +3 位作者 徐珊瑚 鄢永红 斯剑霄 谭永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9-425,共7页
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方法在Ba F_2(111)衬底上直接外延生长了Pb Te薄膜。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实时监控的衍射图样揭示了Pb Te在Ba F_2(111)表面由三维生长向二维生长的变化过程。转动对称性的研究结合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 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方法在Ba F_2(111)衬底上直接外延生长了Pb Te薄膜。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实时监控的衍射图样揭示了Pb Te在Ba F_2(111)表面由三维生长向二维生长的变化过程。转动对称性的研究结合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揭示了在富Pb及衬底温度(Tsub)为350°C的生长条件下,得到的Pb Te(111)薄膜具有稳定的(2×1)重构表面。Pb Te(111)-(2×1)表面覆盖Te膜后,通过300°C的退火处理,重构表面可完全复原,这为大气环境下Pb Te薄膜表面结构的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重构 DFT RHEED 转动对称性 pbte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合物半导体PbTe单晶的制备及其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姜振益 张方辉 许淑慧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3期58-60,共3页
采用布里奇曼法合成了PbTe单晶,测试了其伏安特性、阻温特性、热电特性及光电导特性.实验发现,所合成的PbTe单晶是P型半导体,具有显著的温差电动势,对可见光灵敏度较高,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电材料.
关键词 pbte单晶 化和物半导体 布里奇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e/Pb_(1-x)Sr_xTe多量子阱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斯剑霄 吴惠桢 +2 位作者 翁斌斌 何展 蔡春锋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93-395,共3页
为了提高Ⅳ-Ⅵ族中红外激光器的工作温度,采用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在Cd0.96Zn0.04Te(111)衬底上外延生长了以PbTe/Pb1-xSrxTe量子阱为有源区的p-n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高分辨X衍射(HRXRD)和光致发光谱(PL)测量表明,PbTe/Pb1-xSrxTe量子... 为了提高Ⅳ-Ⅵ族中红外激光器的工作温度,采用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在Cd0.96Zn0.04Te(111)衬底上外延生长了以PbTe/Pb1-xSrxTe量子阱为有源区的p-n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高分辨X衍射(HRXRD)和光致发光谱(PL)测量表明,PbTe/Pb1-xSrxTe量子阱具有很好晶体质量和发光特性。制作的二极管I-V特性测量显示正向工作开启电压为0.35V左右,工作电流1.6mA。正向耐压特性表明二极管可承受70mA的电流注入,表明二极管具有很好的正向开启电压和反向截止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e 量子阱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e薄膜及单晶的电磁特性研究
7
作者 姜振益 张方辉 牟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6,共3页
采用布里奇曼法在 Ar气气氛中于石英坩锅内合成了 Pb Te单晶 ,并运用真空蒸镀法制成了其多晶薄膜 ,测试了它们的伏安特性、热电特性、光电导效应 .实验发现 :所合成的 Pb Te单晶是 P型半导体 ,对可见光较敏感 ;Pb Te薄膜及单晶的温差电... 采用布里奇曼法在 Ar气气氛中于石英坩锅内合成了 Pb Te单晶 ,并运用真空蒸镀法制成了其多晶薄膜 ,测试了它们的伏安特性、热电特性、光电导效应 .实验发现 :所合成的 Pb Te单晶是 P型半导体 ,对可见光较敏感 ;Pb Te薄膜及单晶的温差电动势具有相同的数量级 ,均具有显著的热电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e 薄膜 单晶 布里奇曼法 真空蒸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e中红外光伏探测器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晓东 蔡春峰 +8 位作者 张兵坡 胡炼 吴惠桢 张永刚 冯靖文 林加木 林春 方维政 戴宁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296,共4页
利用自主的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CdZnTe(111)基底上生长PbTe半导体探测器材料,通过在PbTe薄膜上沉积In2O3透明导电薄膜、ZnS绝缘保护层和In薄膜做电极,制成PbTe结型中红外光伏探测器.在77 K温度下,器件响应波长为1.5~5.5μm,实验测量... 利用自主的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CdZnTe(111)基底上生长PbTe半导体探测器材料,通过在PbTe薄膜上沉积In2O3透明导电薄膜、ZnS绝缘保护层和In薄膜做电极,制成PbTe结型中红外光伏探测器.在77 K温度下,器件响应波长为1.5~5.5μm,实验测量的探测率为2×1010 cm.Hz1/2W-1,由R0A值计算的探测器峰值探测率达到4.35×1010 cm.Hz1/2W-1.随着温度的升高,截止波长发生蓝移,探测率降低.分析了影响探测器探测率和R0A值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e 光伏探测器 中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e0.8Se0.2基热电材料载流子浓度优化与Mg合金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岳贤强 朱铁军 赵新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5-629,634,共6页
PbTe基合金是目前性能最好的中温区热电材料,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载流子浓度对Na掺杂PbTe0.8Se0.2合金热电性能的影响,在Na含量为2%时,ZT可以达到1.73。在此基础上,利用Mg合金化降低材料晶格热导率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材料的... PbTe基合金是目前性能最好的中温区热电材料,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载流子浓度对Na掺杂PbTe0.8Se0.2合金热电性能的影响,在Na含量为2%时,ZT可以达到1.73。在此基础上,利用Mg合金化降低材料晶格热导率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热电性能。结果表明,在Mg含量为1~3%的时,ZT值在800K附近都达到了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P-型pbte 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束外延PbTe薄膜中的红外光电导探测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展 魏晓东 +5 位作者 蔡春锋 斯剑霄 吴惠桢 张永刚 方维政 戴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中红外探测器在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目前,我国在PbTe、PbSe中红外探测器方面研制较少,通过分子束外延技术、以CdZnTe(111)为衬底生长PbTe外延薄膜,XRD表征表明:PbTe外延薄膜是单晶薄膜,且与衬底具有相同(111)取向,光吸收光谱测量得... 中红外探测器在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目前,我国在PbTe、PbSe中红外探测器方面研制较少,通过分子束外延技术、以CdZnTe(111)为衬底生长PbTe外延薄膜,XRD表征表明:PbTe外延薄膜是单晶薄膜,且与衬底具有相同(111)取向,光吸收光谱测量得到外延薄膜的光学吸收边位于3.875μm,光致发光谱显示发光波长位于3.66μm,蓝移是红外激光泵浦导致PbTe温升所致。以PbTe为有源区材料、ZnS薄膜作为钝化和绝缘材料,用AuPtTi合金作为欧姆接触电极,研制了PbTe光电导中红外探测器原型器件,探测器在78K温度下的光电导响应在红外波段的1.5~5.5μm,探测率约为2×109cm·Hz1/2·W-1。最后,对影响探测器工作的因素和改进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e 中红外探测器 光电导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弱场霍尔效应判断分子束外延Pb_(0.88)Sn_(0.12)Te/PbTe量子阱能带类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智盛 陈伟立 +3 位作者 宋航 杨慧 傅义 金亿鑫 《红外研究》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55-261,共7页
对分子束外延(MBE)法在BaF_2衬底上生长的N型Pb_(0.88)Sn_(0.12)Te/Pb Te多量子阱材料进行了变温(16~300K)弱场霍尔效应测量。通过分析霍尔系数判断Pb_(0.88)Sn_(0.12)Te/PbTe量子阱能带类型为Ⅰ型。由费密能级的位置估算PbTe导带边高... 对分子束外延(MBE)法在BaF_2衬底上生长的N型Pb_(0.88)Sn_(0.12)Te/Pb Te多量子阱材料进行了变温(16~300K)弱场霍尔效应测量。通过分析霍尔系数判断Pb_(0.88)Sn_(0.12)Te/PbTe量子阱能带类型为Ⅰ型。由费密能级的位置估算PbTe导带边高于Pb_(0.88)Sn_(0.12)Te<111>方向能谷导带边约36m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nTe pbte 量子阱 能带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折射率长波红外材料PbTe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迎春 马勉军 《红外》 CAS 2007年第12期34-37,共4页
本文综述PbTe材料及其薄膜的当前研究进展,并针对PbTe薄膜的不同制备方法及特点进行了探讨,得出了PbTe薄膜的化学组成、组织结构、形态、光学特性与材料自身性质、基底特性、沉积温度、制备方法有直接关系的结论.上述结论对今后的PbTe... 本文综述PbTe材料及其薄膜的当前研究进展,并针对PbTe薄膜的不同制备方法及特点进行了探讨,得出了PbTe薄膜的化学组成、组织结构、形态、光学特性与材料自身性质、基底特性、沉积温度、制备方法有直接关系的结论.上述结论对今后的PbTe薄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光学薄膜 pbte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温度对PbTe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迎春 马勉军 《红外》 CAS 2008年第8期26-29,48,共5页
采用电阻热蒸镀法,分别以不同的沉积温度在锗基底上制备了PbTe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红外光谱测试仪(System2000)表征了不同沉积温度下薄膜的微结构和光学特性.结果表明,沉积温度对PbTe薄膜的结构、择优取向、... 采用电阻热蒸镀法,分别以不同的沉积温度在锗基底上制备了PbTe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红外光谱测试仪(System2000)表征了不同沉积温度下薄膜的微结构和光学特性.结果表明,沉积温度对PbTe薄膜的结构、择优取向、生长方向、晶粒大小、禁带宽度以及短波吸收限均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e 沉积温度 XRD 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材料碲化铅PbTe的晶体生长及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锡华 王明华 新明正弘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5期475-478,共4页
研究了用于热电变换器件的半导体材料碲化铅晶体气相生长和区熔生长的生长特性,测试了碲化铅的热电性质.结果表明,不掺杂的碲化铅室温下为P型,温差电动势率随温度的升高先缓慢增大然后快速减小。
关键词 半导体材料 热电变换 碲化铅 晶体生长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the thermoelectricity of PbTe alloys 被引量:1
15
作者 Jinze Zhai Teng Wang +4 位作者 Hongchao Wang Wenbin Su Xue Wang Tingting Chen Chunlei W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7-38,共12页
Th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the new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ir reversible heat and electricity conversion.Lead telluride(Pb Te) is regarded as an ex... Th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the new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ir reversible heat and electricity conversion.Lead telluride(Pb Te) is regarded as an excellent mid-temperatur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due to its suitable intrinsic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So tremendous efforts have been done to improve th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Pb Te,and figures of merit,zT 〉 2.0,have been reported.Main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th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have been focused as the main line of this review.The band engineering and phonon scattering engineering as two main effective strategies are systemically summarized here.The band engineering,like band convergence,resonant levels,and band flatting have been addressed in improving the power factor.Additionally,phonon scattering engineerings,such as atomic-scale,nano-scale,meso-scale,and multi-scale phonon scatterings have been applied to reduc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Besides,some successful synergistic effects based on band engineerings and phonon scatterings are illustrated as a simultaneous way to optimize both the power factor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Summarizing the above three main parts,we point out that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should be effectively exploited,and these may further boost th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Pb Te alloys and can be extended to other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electric pbte alloys band engineering phonon scattering synergistic eff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PbTe晶体的热电性质研究
16
作者 李锡华 王明华 新明正弘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2-54,共3页
介绍了利用区熔法生长掺杂热电变换材料PbTe晶体,并对生长样品的杂质分布、热电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关键词 区熔法 热电 杂质分布 碲化铅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束外延PbTe/Pb_(0.88)Sn_(0.12)Te量子阱持续光电导与导带不连续
17
作者 宋航 陈伟立 +1 位作者 史智盛 傅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61-366,共6页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分子束外延生长的PbTe/Pb_(0.88)Sn_(0.12)Te多量子阱结构材料中的持续光电导过程.认为材料中持续光电导的衰减是依赖于隧穿协助的电子-深中心复合过程.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通过对持续光电导衰减规律的理论拟合...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分子束外延生长的PbTe/Pb_(0.88)Sn_(0.12)Te多量子阱结构材料中的持续光电导过程.认为材料中持续光电导的衰减是依赖于隧穿协助的电子-深中心复合过程.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通过对持续光电导衰减规律的理论拟合,得到了PbTe/Pb_(0.88)Sn_(0.12)Te量子阱材料的导带不连续值及两类能谷间的能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 光电导性 外延生长 碲化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 overlayers on PbTe(111): Substitutional adsorption and interface formation
18
作者 吴海飞 张寒洁 +4 位作者 陆赟豪 鄢永红 李海洋 鲍世宁 何丕模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497-501,共5页
The formation of the Mn/Pb Te(111) interface is investigated by photoemission spectrum. The core level behavior of Mn 2p is consistent with Mn substitutional adsorption during the initial Mn deposition, forming a(... The formation of the Mn/Pb Te(111) interface is investigated by photoemission spectrum. The core level behavior of Mn 2p is consistent with Mn substitutional adsorption during the initial Mn deposition, forming a(√3 ×√3)R30?-Pb0.67Mn0.33 Te phase of the second layer. Further deposition of Mn can cause metallic Mn islands to cover the substitutional substrate. Ultraviolet photoemission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Fermi level is shifted into the conduction band, indicating Ohmic contact formation at the Mn/Pb Te(111) interface. The valence band maximum associated with the Pb0.67Mn0.33 Te layer is located at 1.27 e V below the Fermi level, and a schematic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Mn/Pb Te(111)interface is given. The work function of the substituted substrate with Pb-covered Mn islands is determined to be 4.16 e V,in comparison with 4.35 e V for the Pb-covered substituted substrate and 3.95 e V for the pristine Pb Te(111)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emission spectrum metal–semiconductor electronic structure pb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PRETATION OF ANOMALOUS QUANTUM SIZE EFFECTS IN PbTe-Bi SUPERLATTICES
19
作者 YANG Ruiqi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2期83-84,共2页
A new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for the anomalous quantum size effects in PbTe-Bi superlattices has been proposed.The calculated thickness of Bi layers at which the semimetal-semiconductor transition occurs is in goo... A new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for the anomalous quantum size effects in PbTe-Bi superlattices has been proposed.The calculated thickness of Bi layers at which the semimetal-semiconductor transition occur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SEMI pb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defects in Te-Rich PbTe Bulk Crystal
20
作者 WANG Geya SHI Tiansheng ZHANG Suyi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8期469-472,共4页
The microdefects in Te-rich PbTe coating material grown by Bridgman technique have been studied vi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jor microdefects in Te-rich PbTe crystal are plate-l... The microdefects in Te-rich PbTe coating material grown by Bridgman technique have been studied vi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jor microdefects in Te-rich PbTe crystal are plate-like defects lying on{100}plane and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matrix with density about 1.7×10^(16)/cm^(3).They are originated from the precipitation of native point defects in Te-rich PbTe which occured in the cooling and annealing process and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plates consisting of Te anti-site atoms or interstitial Te a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e originated DEF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