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实然问题、应然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6
1
作者 钟绍春 杨澜 范佳荣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33,共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破解个性化学习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感知与状态评价精度不高...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破解个性化学习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感知与状态评价精度不高、学习特征挖掘不准、学习规律挖掘不全、学习问题溯源不深、学习干预精度不佳等瓶颈性难题。为此,研究从情境感知、主体理解和智能干预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的应然逻辑。在此基础上,从学习行为数据有效感知与理解、学习效果精准评估的个性化学习追踪、薄弱知识点和异常学习行为的学习问题成因溯源、潜在交互学习规律发现的教育知识图谱高阶推理、公共学习路网构建与高适配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方面,讨论了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的实现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 数据驱动 情境感知 学习路径规划 教育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复杂驱动模式:能力、动机与机会的组合效应
2
作者 刘雨展 王永伟 耿森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9-149,共11页
越轨创新能够帮助员工实现创新目标,为企业提供发展新动能,但目前学界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驱动路径的探究缺乏系统性。从越轨创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入手,基于AMO理论框架,采用fsQCA分析方法,对368份科创企业员工样本进行分析,探... 越轨创新能够帮助员工实现创新目标,为企业提供发展新动能,但目前学界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驱动路径的探究缺乏系统性。从越轨创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入手,基于AMO理论框架,采用fsQCA分析方法,对368份科创企业员工样本进行分析,探讨创造力、创新自我效能感、建设性责任知觉、绩效压力、领导创意拒绝、游戏动态性多个前因条件匹配联动效应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复杂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存在4种驱动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等价组态,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包括创意驱动型动机激发、效能主导型机会赋能、动机推动型效能驱动;创新自我效能感与领导创意拒绝是驱动越轨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建设性责任知觉、绩效压力在驱动越轨创新行为的组态路径中具有替代作用。研究从整体性视角揭示员工越轨创新行为驱动路径,可以为管理者引导越轨创新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轨创新 员工创新 创新驱动路径 AMO理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感知差异驱动的样本梯度自适应渲染算法
3
作者 姚伟勋 陈纯毅 +2 位作者 申忠业 于波 胡小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76-2182,共7页
当使用蒙特卡罗路径跟踪方法渲染三维场景时,由于采样不足,可能会出现噪声和细节缺失等问题.直接提升采样数水平则会产生冗余计算.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梯度的自适应渲染算法.首先在预处理阶段,获取粗渲染结果图.然后计算图像的... 当使用蒙特卡罗路径跟踪方法渲染三维场景时,由于采样不足,可能会出现噪声和细节缺失等问题.直接提升采样数水平则会产生冗余计算.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梯度的自适应渲染算法.首先在预处理阶段,获取粗渲染结果图.然后计算图像的恰可察觉差异值和熵值,进而获取控制渲染所需的阈值.随后对样本梯度进行池化和平滑滤波,然后通过对比样本差异和阈值来判断像素点是否达到收敛状态.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感知驱动渲染方法相比,其PSNR和SSIM分别提升了4.75%~9.98%,9.88%~1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跟踪 三维场景 感知驱动渲染 恰可察觉差异值 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质驱动分布式推进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研究
4
作者 王笑晨 贾琳渊 +2 位作者 陈玉春 吴吉昌 张鑫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8,共13页
为对工质驱动分布式推进系统的性能、尺寸、质量进行评估与多学科优化设计,从部件技术水平出发,基于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优化模型及部件几何/结构/性能耦合模型建立了推进系统多学科设计方法。以此为支撑,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工质驱动... 为对工质驱动分布式推进系统的性能、尺寸、质量进行评估与多学科优化设计,从部件技术水平出发,基于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优化模型及部件几何/结构/性能耦合模型建立了推进系统多学科设计方法。以此为支撑,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工质驱动分布式推进系统和涡轮电分布式推进系统进行了多学科优化设计。针对40 kN级巡航推力分布式推进系统的设计结果显示,工质驱动分布式推进系统相对于涡轮电分布式推进设计点耗油率降低4.5%,推进系统质量降低38%,但推进系统中各子系统具有更大的尺寸。从质量和耗油率而言,工质驱动分布式推进系统是降低飞行任务油耗的可行技术途径,但其换热器及传输管路尺寸较大,是在工程实践中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推进 工质驱动 流路尺寸预估 多学科设计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驱动学术评价的理论框架与中国道路
5
作者 伍宸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共10页
价值驱动学术评价概念的提出有深刻现实背景:肇始于西方的现代学术评价体系有自身的局限性,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要求学术评价理论得到创新。所谓价值驱动学术评价,即在人类的学术生产实... 价值驱动学术评价概念的提出有深刻现实背景:肇始于西方的现代学术评价体系有自身的局限性,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要求学术评价理论得到创新。所谓价值驱动学术评价,即在人类的学术生产实践活动中,评价者基于理论和方法论创新对学术研究实践客体属性(成果)满足主体(人及人类)需要的价值确认(学术评价)的一个动态、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致力于建立起实践主体(研究者)与实践客体(研究对象)的内在逻辑联系,以此驱动和唤醒实践主体(研究者)的学术生命自觉以专注于学术研究客体(研究对象)的价值内涵而非外在符号意义的动态循环的创价活动。价值驱动学术评价概念所具备的深刻理论内涵和先进方法论为学术评价中国道路的开拓夯实了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驱动 学术评价 理论框架 中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驱动的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技术综述
6
作者 陈肖楠 王奕首 卿新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0-1892,共13页
发展基于气路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对于提高发动机安全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基于气路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发展的总体概况。其次,以模型驱动、数据驱动和混合驱动分类方式,系统总结气路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 发展基于气路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对于提高发动机安全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基于气路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发展的总体概况。其次,以模型驱动、数据驱动和混合驱动分类方式,系统总结气路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并介绍基于数模混合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同时,综述航空发动机建模方法、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和航空发动机气路性能预测技术,并讨论这些方法的特点、优势及不足。最后,总结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混合驱动方法在提升气路故障诊断精度、泛化性以及工程适用性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为复杂工况下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驱动方法 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 传感器故障诊断 数据驱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人类活动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路径解析
7
作者 张琼 刘睿 +3 位作者 张静 郑达燕 张柳柳 郑财贵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1-715,共15页
为辨析土地利用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陆源驱动的直接影响和营养状况驱动的间接影响,基于土地利用数据、水质营养状况数据和DOM组分数据,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技术,探究2022年8月(雨... 为辨析土地利用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陆源驱动的直接影响和营养状况驱动的间接影响,基于土地利用数据、水质营养状况数据和DOM组分数据,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技术,探究2022年8月(雨季)三峡库区澎溪河流域的DOM组分特征,并运用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量化多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对DOM陆源驱动的直接影响和营养状况驱动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共检测出三种主要荧光组分,并以类腐殖质为主。流域水体DOM受到陆源输入和内源输入的双重影响。(2)整体上,土地利用对河流DOM陆源驱动的直接影响小于营养状况驱动的间接影响,其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对内源输入更为敏感;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对陆源输入更为敏感。(3)水田和河渠对DOM陆源驱动的直接影响较大,水库坑塘、灌木林和中覆盖度草地对DOM营养状况驱动的间接影响较大,斑块密度(PD)和斑块结合度(COHESION)对DOM陆源驱动的直接影响和营养状况驱动的间接影响均较大。(4)土地利用对不同DOM组分陆源驱动的直接影响各异,营养状况驱动的间接影响多在子流域较为显著。单个土地利用指标(如水田、疏林地、其它林地和PD等)对河流DOM陆源驱动的直接影响多在500 m河岸带缓冲区最大,对营养状况驱动的间接影响(如水田、灌木林、中覆盖度草地和河渠等)多在子流域最大。研究揭示了人类活动对河流DOM的影响机制,为科学规划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格局和有效调控三峡库区水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土地利用 陆源驱动的直接影响 营养状况驱动的间接影响 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电工电子教学模式研究
8
作者 李旋旋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149-152,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电工电子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电工电子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的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电工电子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电工电子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的精准调整。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电工电子教学模式,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其学习行为与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性地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辅导建议,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未来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个性化教学 电工电子 教学模式 学习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协同: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双重路径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社瑞 韩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00,共9页
新乡贤文化是由传统乡贤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新型文化形态,以其独特作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政府和社会是新乡贤文化建设的两种力量,并以此形成了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和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以做好顶层设... 新乡贤文化是由传统乡贤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新型文化形态,以其独特作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政府和社会是新乡贤文化建设的两种力量,并以此形成了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和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以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各种资源、注重授权赋能为主要抓手,通过行政纵向推动力量引领新乡贤文化建设;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则以乡村内生力量、特色化的优势资源和参与式行动为依托,通过内生横向协商方式践行新乡贤文化建设。双重建设路径虽共存于乡村场域,但二者属性不同,需通过纵横协同形成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使新乡贤文化建设更具持续性和实效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双重路径的纵横协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双重建设路径应顺应时代新要求,遵循互嵌互融逻辑,在互动-嵌入-融合中实现纵横协同,共同服务于新乡贤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文化 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 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 协同 互嵌互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矩阵理论在高速路关键路径辨识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芳 王菲 孙宝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9-326,共8页
高速公路网络是我国各地区相互连接的重要纽带,高速公路网络关键路径辨识对确保高速网络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关键路径分析方法基于拓扑结构,未考虑交通网络的运输量特性;而现有的基于运输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只考虑部分路径的... 高速公路网络是我国各地区相互连接的重要纽带,高速公路网络关键路径辨识对确保高速网络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关键路径分析方法基于拓扑结构,未考虑交通网络的运输量特性;而现有的基于运输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只考虑部分路径的运输量特性,难以反映交通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利用路径运输量数据,搭建运输量随机矩阵模型,针对高速公路网络异常后的运输量变化特性,定义关键路径评估指数,实现异常影响程度的量化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高速公路网络关键路径辨识方法。最后,采用辽宁省高速公路网络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城市路网案例中,进一步证明该方法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关键路径辨识 数据驱动 复杂网络 随机矩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驱动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打印路径设计方法
11
作者 金文杰 袁上钦 +3 位作者 刘童 李亚敏 李琛阳 朱继宏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2-110,共9页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是一种新兴的原位成型技术,将此技术与数字化制造方法相结合,具有高效设计与快速制造的优势。为充分发挥其设计自由度,进一步实现复合材料结构轻量化的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波投影函数的应力驱动连续纤维填...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是一种新兴的原位成型技术,将此技术与数字化制造方法相结合,具有高效设计与快速制造的优势。为充分发挥其设计自由度,进一步实现复合材料结构轻量化的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波投影函数的应力驱动连续纤维填充的设计方法;根据承载结构应力场分布优化纤维的分布形态,并通过设定不同的填充密度以调控结构的承载性能。同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生成具有最少间断与最短路径总长度的连续纤维轨迹。二维卫星舱板和三维无人机翼段的应用案例进一步体现了上述方法的适用性。此种复合材料结构的衍生式设计是典型的增材制造驱动方法,有望为未来复合材料结构的功能设计制造一体化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 波投影法 路径规划 应力驱动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艺驱动的采煤机智能截割调控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闯 李丹宁 冯银辉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7,150,共6页
传统采煤机截割调控缺乏对采煤机滚筒状态的分析,导致截割模板生成质量低;未充分考虑工作面起伏情况和地质环境条件,无法得到最优截割路径;依赖采煤机自身控制单元无法及时调整滚筒高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驱动的采煤机... 传统采煤机截割调控缺乏对采煤机滚筒状态的分析,导致截割模板生成质量低;未充分考虑工作面起伏情况和地质环境条件,无法得到最优截割路径;依赖采煤机自身控制单元无法及时调整滚筒高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驱动的采煤机智能截割调控方案。按照工作面液压支架编号,实时采集对应的滚筒截割高度数据,并结合滚筒截割高度历史数据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符合工作面顶底板曲线趋势的采煤机截割模板;基于工作面顶底板写实数据、人工割煤经验,规划采煤机截割路径并进行实时干预,实现采煤机滚筒截割高度与工作面顶底板曲线的自适应耦合;通过编辑采煤工艺和设置截割模板数据,形成采煤工艺表文件,并依此调节采煤机滚筒截割高度,实现采煤机自适应调高控制。基于工艺驱动的采煤机智能截割调控方案应用于神东煤炭集团榆家梁煤矿43207工作面,实现了无人化采煤常态化作业,将生产班工作面作业人员由3人减少至工作面中部无人,采煤机自动割煤率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截割调控 工艺驱动 截割模板 路径规划 滚筒调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式创新的演进逻辑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天悦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4,共12页
中国式创新凸显了不同情境下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的中国探索实践,为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借鉴启迪。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作用下的技术阶段性演进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果转化应用,是纵向观察中国式创新的最佳切入点。从经... 中国式创新凸显了不同情境下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的中国探索实践,为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借鉴启迪。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作用下的技术阶段性演进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果转化应用,是纵向观察中国式创新的最佳切入点。从经济追赶时期的“以市场换技术”到大变局下的技术与市场并重,是技术与市场内涵及范畴的深刻变化,二者的关系嬗变加速了中国式创新的逻辑转向。面对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更为迫切的内部需求,在发挥国内大循环主导作用的同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将为新时代新征程下推进中国式创新提供重要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以市场换技术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驱动下农村金融机构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洋洋 唐文婷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2期20-23,28,共5页
数字普惠金融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重因素驱动作用下,农村金融机构实施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然而,机构转型面临战略风险大、数字创新能力低、业务技术融合不深等诸多挑战,严重制约... 数字普惠金融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重因素驱动作用下,农村金融机构实施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然而,机构转型面临战略风险大、数字创新能力低、业务技术融合不深等诸多挑战,严重制约其通过数字金融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因此,该文依据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挖掘实施数字化转型的风险、困境与短板,探索成功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旨在为农村金融机构成功转型推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数字化转型 数字金融 多重驱动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驱动的多路径分析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平 李清宝 崔晨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5-147,185,共4页
针对动态二进制程序分析方法存在路径覆盖不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路径驱动的多路径分析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在可控的模拟调试环境中动态执行被分析的二进制程序,通过修改CPU程序计数器PC值,驱动程序执行在当前输入条件下无法访问的程序路... 针对动态二进制程序分析方法存在路径覆盖不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路径驱动的多路径分析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在可控的模拟调试环境中动态执行被分析的二进制程序,通过修改CPU程序计数器PC值,驱动程序执行在当前输入条件下无法访问的程序路径,实现对多条程序路径的访问。基于该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路径驱动的多路径二进制程序分析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全面地发掘程序执行路径,有效提高了分析代码的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驱动 动态分析 二进制程序 模拟调试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引导车路径偏差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伦辉 刘景柠 +3 位作者 朱群强 王晴 谢岩 索圣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针对差速驱动的AGV路径偏差控制,建立了小车路径偏差的运动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分析路径偏差与车轮速度的关系,深入分析,得到两驱动轮驱动电压与偏差变量的等量关系,从而得到系统的结构框图,从根本上分析了AGV的控制原理。通过对比... 本文针对差速驱动的AGV路径偏差控制,建立了小车路径偏差的运动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分析路径偏差与车轮速度的关系,深入分析,得到两驱动轮驱动电压与偏差变量的等量关系,从而得到系统的结构框图,从根本上分析了AGV的控制原理。通过对比激光导航,磁导航,视觉导航等控制方式,最后选择无适应性,稳定性更强的无轨导航,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将系统简化为以偏差变量为输入,驱动电压差为输出的双输入单输出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路径纠偏能力。同时也为无轨AGV路径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V 差速驱动 路径偏差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径节点驱动的低代价最短路径树算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灵 王建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1-728,共8页
Dijkstra算法是一个优秀的最短路径求解算法,同时也产生一棵最短路径树SPT(shortestpathtree);该算法在网络计算与优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对最短路径树进行代价优化,提出了路径节点驱动的思想.基于这种思想设计了路径节点驱动的最... Dijkstra算法是一个优秀的最短路径求解算法,同时也产生一棵最短路径树SPT(shortestpathtree);该算法在网络计算与优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对最短路径树进行代价优化,提出了路径节点驱动的思想.基于这种思想设计了路径节点驱动的最低代价最短路径树算法LCSPT(least-costshortestpathtreealgorithm).通过LCSPT算法一个正计算节点能够最大化与当前最短路径树中的路径共享,因而进一步优化SPT树代价性能,生成高性能的SPT树.作为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从理论上分析了LCSPT算法的代价性能,以及和同类算法相比如何取得最小代价性能;同时,对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3个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在构建SPT时的正确性和其最小代价最短路径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T算法 最小代价 组播 路径节点驱动 算法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差速驱动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混合控制律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武星 朱琳军 +2 位作者 石陈陈 楼佩煌 钱晓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8,共8页
针对双差速驱动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问题,建立了双输入-双输出的非线性运动学模型并进行了输入-输出线性化,分析了冗余运动约束的速度协同条件,提出了一种融合偏差智能转化评价函数法和指数稳定控制的混合控制律。评价函数法可针对不... 针对双差速驱动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问题,建立了双输入-双输出的非线性运动学模型并进行了输入-输出线性化,分析了冗余运动约束的速度协同条件,提出了一种融合偏差智能转化评价函数法和指数稳定控制的混合控制律。评价函数法可针对不同的偏差状态智能选择合适的控制量以将其转化到指数稳定控制的适用范围,再通过指数稳定控制实现姿态角偏差和距离偏差向零的同步收敛。数字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混合控制律可平滑转化偏差状态、同步消除位姿偏差,使移动机器人精确、稳定地跟踪直线和圆弧导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跟踪 双差速驱动 评价函数 指数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零售”的含义、消费驱动与演化路径 被引量:20
19
作者 蓝海燕 刘旭晔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6,共9页
在共享经济热潮中,国美凭借"社交+商务+利益共享"的零售模式,从2017年的电商混战中脱颖而出,获得互联网业界最高荣誉,"共享零售"也因此被正式定义为国美第五代商业创新模式。共享零售的出现并非偶然,共享经济理论... 在共享经济热潮中,国美凭借"社交+商务+利益共享"的零售模式,从2017年的电商混战中脱颖而出,获得互联网业界最高荣誉,"共享零售"也因此被正式定义为国美第五代商业创新模式。共享零售的出现并非偶然,共享经济理论、零售轮转理论、新零售之轮理论可构成其理论基础,"新世代"中产阶级成为网络消费主体、消费者主权渐占主导、消费行为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是共享零售产生的消费驱动因素,在经历了单渠道零售、多渠道零售、跨渠道零售、全渠道零售和新零售后,共享零售顺应时代潮流而生。共享零售重构了传统的人货场管理,以人为核心,从员工管理转向顾客管理,满足顾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以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消除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流通损耗,重塑零售价值;构筑多层次的全生态共享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共享。共享零售将推动电商与实体零售企业的改革创新,最终形成OMO(Online-Merge-Offline)商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零售 消费驱动 演化路径 O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学原理的企业成长路径共轭机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拓 朱发根 傅毓维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基于系统学原理提出企业竞争力与成长力的共轭机理,从起源、特性和机理3个方面对企业竞争力与成长力进行共轭关系分析,得出6类典型的企业成长路径。
关键词 共轭 企业成长路径 双驱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