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规制下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博弈分析
1
作者 苏义坤 袁紫露 郑志哲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00-3412,共13页
为激励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政府与资源化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基于学习效应理论和复合型环境规制政策,从内部研发动机和外部监管角度探讨资源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并进行仿真分析。... 为激励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政府与资源化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基于学习效应理论和复合型环境规制政策,从内部研发动机和外部监管角度探讨资源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显示:在静态补贴和静态碳税复合型政策下,系统无法渐进稳定于中心点;动态补贴和静态碳税、静态补贴和动态碳税、动态补贴和动态碳税3种复合型政策均能使系统演化达到均衡状态;当品牌收益小于阈值5.6时,静态补贴和动态碳税为最优复合型政策;当品牌收益大于阈值5.6时,动态补贴和动态碳税为最优复合型政策;当考虑学习效应时,学习率与政府实施环境规制的概率呈负相关,与资源化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概率呈正相关;政府的补贴力度过高,补贴效应出现反转;差异型碳税激励作用显著,但其边际影响逐渐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环境规制 建筑垃圾 资源化利用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建设、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毅 刘俊娇 +1 位作者 黎晓青 苏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数字经济时代下,这种外部条件能否更好地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绿色创新动力,亟须深入探讨。...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数字经济时代下,这种外部条件能否更好地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绿色创新动力,亟须深入探讨。基于此,该研究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6—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及数字经济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①创新型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量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该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异质性分析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对非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更为明显。③机制检验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提升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有效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④调节效应结果显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同时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基于以上结论,该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政府要持续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化试点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视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多维路径的协同创新作用;明确企业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地位,根据企业不同性质制定差异化绿色创新激励策略;建立数字监管和评估机制,促进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建设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视角下全球主要经济体绿色金融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克 黄若晨 林迎蕾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8,共10页
当下全球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建设迫在眉睫。绿色金融不仅可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也可为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备受青睐,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对绿色金融给予高度关注。论文试图探索绿... 当下全球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建设迫在眉睫。绿色金融不仅可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也可为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备受青睐,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对绿色金融给予高度关注。论文试图探索绿色金融、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的内在联系,并从WTO视角研究全球主要经济体绿色金融支持生态建设的现状,提出我国应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制度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参与度,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技术创新,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技术创新 生态建设 W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能否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曾龙 易子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2,110,共12页
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对全面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数字政府建设能否促进以及如何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尚无定论。论文基于我国2005—2020年285个地级市的数据,探讨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对全面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数字政府建设能否促进以及如何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尚无定论。论文基于我国2005—2020年285个地级市的数据,探讨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智慧城市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多种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仍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中部、东北地区以及大规模城市和环境规制高强度城市样本下,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3)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可以通过推动数字经济和绿色技术的发展来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官员任期过长会弱化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正向作用,而官员在职年龄的影响则并未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建设 城市绿色发展 数字经济 绿色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挑战与制度回应
5
作者 贾宸妍 晋海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3,共9页
为推动现代水利行业革新,需全方位、多维度推进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法治保障是核心内驱力。法治在培育新质水利劳动者、革新新质水利生产资料、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当前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引发了多重... 为推动现代水利行业革新,需全方位、多维度推进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法治保障是核心内驱力。法治在培育新质水利劳动者、革新新质水利生产资料、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当前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引发了多重法治挑战,主要体现在水利新兴领域立法不足、执法整体效能低下、司法资源配置不合理、水利市场主体守法意识淡薄等方面。应健全动态水利立法体系,构建水利智慧执法配套制度,创新流域司法协同治理机制,完善守法激励机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回应法治挑战。通过将法治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既能保障水利新质生产力在法治保障下高效高质发展,又能为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筑牢制度根基,最终实现水安全、水生态与水利经济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 法治保障 制度构建 技术创新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建设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评估——兼论数字经济与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6
作者 李毅 胡宗义 +1 位作者 周积琨 黎晓青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71,共13页
低碳城市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客观评估低碳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当下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本文选取2006—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结合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方法,探究低碳城市建设对... 低碳城市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客观评估低碳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当下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本文选取2006—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结合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方法,探究低碳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考察其在不同所有制属性、污染程度与技术水平企业中的异质性,并进一步分析数字经济与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从创新产出层面来看,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也有效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质量的提高;从创新方向层面来看,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推动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低碳城市建设通过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居民绿色消费水平,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和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进一步增强低碳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本文研究不仅拓宽低碳城市建设成效评估的视野,还有助于促进政府、金融机构、公众和企业形成低碳转型的合力,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建设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 制度环境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建设对生态韧性的影响效应与机制——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明斗 杨雨欣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1,共13页
文章基于中国2008—2022年25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低碳城市建设对生态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增强生态韧性,这一结论在... 文章基于中国2008—2022年25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低碳城市建设对生态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增强生态韧性,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城市建设对东部地区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城市、大型城市以及高碳排城市的生态韧性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低碳城市建设能够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强化环境治理三条路径提升生态韧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低碳城市建设的效用价值及拓展生态韧性的提升路径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韧性 低碳城市建设 绿色技术创新 能源利用效率 环境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老矿区转型发展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延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6,共7页
我国作为一个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的发展中大国,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压力,将倒逼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而煤炭作为传统能源将首当其冲。在深入分析了老矿区转型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 我国作为一个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的发展中大国,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压力,将倒逼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而煤炭作为传统能源将首当其冲。在深入分析了老矿区转型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能源企业转型的经验和主要做法,并提出下一步转型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着力构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转型发展新格局,开辟老矿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矿区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 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创新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否提升企业ESG表现?
9
作者 李维 熊鼎 陈建国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5,共12页
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提升效应存在一定滞后性,... 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提升效应存在一定滞后性,且影响幅度呈上升趋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够通过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优化以及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ESG表现。异质性检验表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政策效果在东部省份、非资源型城市、低数字化水平城市、高污染行业、高技术行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成熟期企业更加显著。拓展性研究发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较低ESG水平企业带来了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新冠疫情削弱了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效应;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效应呈现显著的溢出效应;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与企业ESG表现具有协同效应,能够产生共同作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企业ESG表现 绿色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 融资约束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理念下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分析
10
作者 胡国柱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渐严峻,低碳理念成为现今时代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该文在清晰认知低碳理念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用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全面地查阅大量的资料数据,紧抓植物选择与配置、土壤改良与保护、水资源收集与利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渐严峻,低碳理念成为现今时代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该文在清晰认知低碳理念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用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全面地查阅大量的资料数据,紧抓植物选择与配置、土壤改良与保护、水资源收集与利用、园林建筑与节能设计等方面的施工质量,旨在实现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低碳理念 绿化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贸易新视野下数字经济赋能建筑产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11
作者 谢泗薪 薛冰欣 杨明娜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全球贸易的发展加速了我国企业在绿色智能建造技术上的全面布局。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数字经济水平对建筑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影响,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21年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 全球贸易的发展加速了我国企业在绿色智能建造技术上的全面布局。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数字经济水平对建筑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影响,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21年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建筑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利用2013—2022年32家建筑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结合哈肯模型探究建筑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演化机制。研究发现:①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水平对建筑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数字经济水平对于建筑业智能化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②绿色技术创新及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渐进性绿色技术创新两个维度在数字经济对建筑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较大;③建筑企业绿色化是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主导系统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贸易 数字赋能 绿色智能建造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2
作者 张明斗 张子钰 王传超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23,共11页
本文以全国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低碳城市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内在机制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 本文以全国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低碳城市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内在机制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验证了该结论的可靠性;(2)低碳城市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应存在城市区位、资源禀赋和碳排放强度的异质性,其中,低碳城市建设可以显著促进东、西部地区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高碳排放城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3)低碳城市建设能够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提高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三条路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并且财政分权在低碳城市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4)低碳城市建设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对试点城市和周边城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本研究结论为加强低碳城市建设和拓宽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提供了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低碳城市建设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集聚 绿色金融 城市区位 资源禀赋 碳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科技推广助力“四高”绿美江淮建设的策略研究
13
作者 冯伟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本文探讨了林业科技推广在实现“高颜值”“高价值”“高品质”“高质量”绿美江淮建设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安徽省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推广体系建设、强化推广人才培养、加大推广资金投入、加强技术与... 本文探讨了林业科技推广在实现“高颜值”“高价值”“高品质”“高质量”绿美江淮建设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安徽省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推广体系建设、强化推广人才培养、加大推广资金投入、加强技术与需求对接等策略,旨在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江淮地区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支撑,有力推动安徽省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技推广 绿美江淮 生态建设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如何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长健 杨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0,共10页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包含了“宜居”“宜业”和“和美”三大方面,是新时代对当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型发展要求。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新发展理论,亦有助力乡村建设的实践功用,在促进乡村的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可带来...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包含了“宜居”“宜业”和“和美”三大方面,是新时代对当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型发展要求。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新发展理论,亦有助力乡村建设的实践功用,在促进乡村的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可带来农民个体的思维革新,实现乡村整体与农民个体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绿色化发展和数智化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乡村的产业兴旺,更可作用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理论研判看,新质生产力较之传统生产力,其构成要素历经“传统-工业-新质”的转变,是以绿色化、数字化和科技化为核心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发展逻辑上,不仅追求“物”的现代化,亦追求“人”的新质发展,乃至整个乡村社会治理及体系的现代化。在实现机制上,可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三要素及生产关系调优助推乡村产业升级,提升要素流通,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共同体,使乡村更快更好迈入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 数智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盐碱地园林改良的绿化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常乐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180-183,共4页
土壤在不合理灌溉与土质本身的影响下,会出现盐分过高的盐碱地情况,导致树木根系难以吸收水分与养分,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为了改良盐碱地,做好城市生态化建设工作,则要重视对盐碱地园林的绿化改良,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提供更好的生长环... 土壤在不合理灌溉与土质本身的影响下,会出现盐分过高的盐碱地情况,导致树木根系难以吸收水分与养分,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为了改良盐碱地,做好城市生态化建设工作,则要重视对盐碱地园林的绿化改良,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对盐碱地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并从物理、生物、化学三方面提出盐碱地改良手段,然后对城市盐碱地园林改良工作中的绿化施工技术深入研究,旨在能够为改良园林盐碱地情况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 盐碱地 改良 绿化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向仙虹 张瀚月 杨国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0,共18页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立足空间视角,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空间效应。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能够在规模和效率上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并且具有明显...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立足空间视角,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空间效应。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能够在规模和效率上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即对邻近地区表现为政策红利的扩散效应,对相似地区则表现为虹吸效应;进一步对政策红利的扩散效应进行分解,发现空间红利溢出具有叠加效应,即在试点城市之间的溢出效应大于对非试点城市,激发了“1+1>2”的倍增效应,实现政策试点强强联合。“宽带中国”战略可以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绿色技术创新及创业活跃度来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在科教资源较好、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行政等级较高和人口集聚越明显的城市中,“宽带中国”战略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包容性低碳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 绿色技术创新 创业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品牌建设与绿色经济效率--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明斗 张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63,共17页
以2003-2020年中国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剖析城市品牌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能够提升绿色经济... 以2003-2020年中国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剖析城市品牌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能够提升绿色经济效率。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在地理区位较优、品牌依赖度较高及品牌相对稀缺的城市更加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品牌建设能够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强化环境规制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绿色经济效率。研究结论为充分识别城市品牌建设效应及拓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路径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 城市品牌建设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绿化施工中大树移栽技术的实践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邱恒 崔雨暾 刘羽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2期53-54,94,共3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园林绿化施工中大树移栽技术的意义及技术应用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从大树起挖、大树起运、树木栽植、肥水管理等全过程角度,对园林绿化施工中大树移栽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为该技术的实践应用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园林绿化施工中大树移栽技术的意义及技术应用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从大树起挖、大树起运、树木栽植、肥水管理等全过程角度,对园林绿化施工中大树移栽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为该技术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施工 大树移栽技术 养护 肥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成型轻型屋顶绿化技术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杰 胡永红 +1 位作者 李海英 刘庆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4-196,共3页
屋顶绿化作为地面绿化的有益补充,逐渐成为城市绿化建设中具有潜力的绿化形式之一。完善的轻型屋顶绿化技术不但可以大大加速屋顶绿化的进程。对通过植物材料筛选、轻型介质材料筛选、草坪毯的生产、屋面施工流程等的系统研究,突破传统... 屋顶绿化作为地面绿化的有益补充,逐渐成为城市绿化建设中具有潜力的绿化形式之一。完善的轻型屋顶绿化技术不但可以大大加速屋顶绿化的进程。对通过植物材料筛选、轻型介质材料筛选、草坪毯的生产、屋面施工流程等的系统研究,突破传统的屋顶绿化形式,形成了一套造价低、维护简易,又有良好生态效益的轻型屋顶绿化形式,成为提高上海市及其它城市市区绿地率的一个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屋顶绿化 一次成型 技术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东煤矿绿色矿山建设集成技术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社平 刘建功 +1 位作者 祁泽民 赵庆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为了实现邢东煤矿资源和环境协调友好开采,结合矿井实际客观条件,从矿井建设到矿井生产,开展了煤矿绿色矿山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经过研究实践,该矿在煤矸石不升井、深井巷道支护、噪声治理、矿井水处理及循环利用、高次谐波治理和地面... 为了实现邢东煤矿资源和环境协调友好开采,结合矿井实际客观条件,从矿井建设到矿井生产,开展了煤矿绿色矿山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经过研究实践,该矿在煤矸石不升井、深井巷道支护、噪声治理、矿井水处理及循环利用、高次谐波治理和地面工业广场布置优化及绿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煤矿今后建设和生产指明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体系建设 集成技术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