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Ion Implantation on in Vitro Pollen Germination and Cellular Organization of Pollen Tube in Pinus thunbergii Parl. (Japanese Black Pine)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国平 黄群策 +3 位作者 杨鹭生 代西梅 秦广雍 霍裕平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18-623,共6页
Low-energy ion implantation, as a new technology to produce mutation in plant breeding,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agriculture in China. But so far there is a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sponsi... Low-energy ion implantation, as a new technology to produce mutation in plant breeding,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agriculture in China. But so far there is a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its biological effects at the cellular level. Here we report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a nitrogen ion beams of 30 keV on the pollen grains of Pinus thunbergii Parl. In general, ion implantation inhibited pollen germination. The dose-response curve presented a particular saddle-like pattern. Ion implantation also changed the dimension of the elongated tubes and significantly induced tip swelling. Confocal microscopy indicated that the pollen tube tips in P. thunbergii contained an enriched network of microtubules. Ion implantation led to the disruption of microtubules especially in swollen tips. Treatment with colchicine demonstrated that tip swelling was caused by the disruption of microtubules in the tip, indicating a unique role for microtubules in maintaining the tip integrality of the pollen tube in conif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on implantation induce the disruption of microtubule organization in pollen and pollen tubes and subsequently caus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the pollen tubes.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 clue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w-energy ion beams and pollen tube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implantation ion beam pollen tube CYTOSKELETON MICROTUBULES pinus thunbergii pa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碱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林间试验 被引量:46
2
作者 赵博光 吴如其 李小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13-117,共5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在筛选到天然化合物—苦豆碱具有对松材线虫极强的杀线活性[1]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用苦豆碱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多次林间试验,发现苦豆碱制剂具内吸性,能成功地控制松树中松材线虫的繁殖,使病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在筛选到天然化合物—苦豆碱具有对松材线虫极强的杀线活性[1]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用苦豆碱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多次林间试验,发现苦豆碱制剂具内吸性,能成功地控制松树中松材线虫的繁殖,使病松树得以康复。在林间试验证实苦豆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碱 松材线虫 黑松 林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侵染的黑松钻蛀性害虫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武海卫 朱文成 +3 位作者 康智 亓玉昆 迟宗钦 季延平 《中国森林病虫》 2019年第6期6-10,共5页
为给暖温带沿海地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黑松Pinus thunbergii病死木的清理提供依据,对越年枯死和当年枯死黑松上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2015-2017年连续3 a诱集监测林间成虫发生期。结果表明:松材线虫侵... 为给暖温带沿海地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黑松Pinus thunbergii病死木的清理提供依据,对越年枯死和当年枯死黑松上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2015-2017年连续3 a诱集监测林间成虫发生期。结果表明:松材线虫侵染黑松病死木主要钻蛀性害虫有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和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越年枯死黑松伐桩及以下部分没有钻蛀性害虫侵入;在地上部分,褐梗天牛主要分布在2 m段以下,纵坑切梢小蠹在垂直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当年枯死黑松伐桩和树干均有钻蛀性害虫分布,伐桩内主要为褐梗天牛和纵坑切梢小蠹,松墨天牛主要分布在树干中部。松墨天牛成虫在烟台地区始见期为5月中下旬,盛期为7月中旬;褐梗天牛在林间羽化始期为5月上中旬,6-8月种群密度较高。因此,当年枯死黑松罹病木需在翌年4月底前清理完毕,并对伐桩除害处理;越年枯死黑松罹病木的伐桩作剥皮处理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墨天牛 黑松 垂直分布 钻蛀性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不同浓度松材线虫的黑松光谱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马跃 吕全 +3 位作者 赵相涛 何邦令 刘会香 张星耀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2-16,共5页
利用光谱学进行植物病害的早期诊断是近年来植物病害监测预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试验采用人工接种不同浓度松材线虫的方法,研究了野外健康黑松不同发病阶段黑松松针的反射光谱特征曲线,分析了多个光谱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绿光波段(500~... 利用光谱学进行植物病害的早期诊断是近年来植物病害监测预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试验采用人工接种不同浓度松材线虫的方法,研究了野外健康黑松不同发病阶段黑松松针的反射光谱特征曲线,分析了多个光谱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绿光波段(500~560 nm)和近红外波段(750~900 nm)反射光谱曲线对松树发病程度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红边(680~780 nm)位置蓝移、绿峰(510~580 nm)反射高度及红谷(640~700 nm)吸收深度降低、红边斜率减小等光谱特征参数的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松树的感病情况。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进行松材线虫病监测与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黑松 光谱分析 光谱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松-美味牛肝菌菌根辅助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郭霞 李茜茜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5-319,共5页
为筛选并鉴定黑松和美味牛肝菌菌根生长的辅助细菌(MHB),进一步探明根际微生物互作关系及其互作对黑松生长的作用,通过分离黑松-美味牛肝菌根际细菌、检测其胞外代谢产物对美味牛肝菌(Be)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筛选出MHB潜力菌株。以MHB... 为筛选并鉴定黑松和美味牛肝菌菌根生长的辅助细菌(MHB),进一步探明根际微生物互作关系及其互作对黑松生长的作用,通过分离黑松-美味牛肝菌根际细菌、检测其胞外代谢产物对美味牛肝菌(Be)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筛选出MHB潜力菌株。以MHB潜力菌株对松苗的苗高、地径、茎根比、根侵染率的影响,筛选出菌根辅助细菌。通过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16S r DNA序列鉴定细菌的种类。结果表明,菌株H12代谢产物可以显著促进Be菌丝生长,双接种Be+H12的黑松苗,苗高提高23.5%,地径提高50.5%,根侵染率提高了472.9%,茎根比下降37.9%。经鉴定,确定菌株H12为蜂房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lvei)。蜂房类芽孢杆菌对菌根的促生作用明显,可进一步开发为菌塘微生物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 美味牛肝菌 菌根辅助细菌 蜂房类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黑松枝条筛选杀松材线虫剂的生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博光 王建斌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共4页
该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黑松枝条进行化合物对松材线虫作用的生测方法。通过研究枝条的接种线虫数量、含水量以及灭菌处理后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生测条件,并对几种生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生测 黑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花柏扦插育苗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尹擎 罗方书 但国丽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72-76,共5页
美洲花柏(ChamaecyporislawsonianaParl.)是一种优良的庭园绿化树种。通过对其扦插育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洲花柏全年可进行扦插,同一技条的上部,长度为12~13cm的插穗生根率最高;最好的基... 美洲花柏(ChamaecyporislawsonianaParl.)是一种优良的庭园绿化树种。通过对其扦插育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洲花柏全年可进行扦插,同一技条的上部,长度为12~13cm的插穗生根率最高;最好的基质配方为:珍珠岩:树皮、木屑:滇池草炭为2:1:1;用50~100×10-6NAA液浸插穗基部1h,可使插条生根率明显提高,发根时间随光照强度增加而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花柏 扦插 育苗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n Implantation Hampers Pollen Tube Growth and Disrupts Actin Cytoskeleton Organization in Pollen Tubes of Pinus thunbergii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国平 黄群策 +1 位作者 杨鹭生 秦广雍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91-393,共3页
Pollen grains of Pinus thunbergii Parl. (Japanese black pine) were implanted with 30 keV nitrogen ion beams and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ion implantation on pollen tube growth in vitro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actin c... Pollen grains of Pinus thunbergii Parl. (Japanese black pine) were implanted with 30 keV nitrogen ion beams and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ion implantation on pollen tube growth in vitro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 in the pollen tube cell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after fluorescence labeling. Treatment with ion implantation significantly blocked pollen tube growth. Confocal microscopy showed that ion implantation disrupted actin filament cytoskeleton organization in the pollen tube.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a distin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hibition of pollen tube growth and the disrup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 organization, indicating that an intact actin cytoskeleton is essential for continuous pollen tube elongation in Pinus thunbergii. Although the detailed mechanism for the ion-implantation-induced bioeffect still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the present study assumes that the cytoskeleton system in pollen grains may provide a key target in response to ion beam implantation and is involved in mediating certain subsequent cytological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implantation pollen tube CYTOSKELETON actin filament pinus thunbergii pa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质海岸黑松人工林立地因子数量化表编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景伟 王卫东 +4 位作者 王月海 康智 董治良 田敏华 徐向荣 《防护林科技》 2003年第3期24-25,38,共3页
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对山东省沙质海岸黑松人工林树高生长与立地因子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编制出沙质海岸黑松人工林立地因子数量化得分表,经检验,其精度较高,可应用于生产,为黑松人工林科学规划和合理经营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沙质海岸 黑松 人工林 立地因子 数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本松干蚧松树种间自然杂种选择及应用的研究
10
作者 李世杰 赵鸿宾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6-312,共7页
通过对黑松、赤松、油松及其种间自然杂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比较、主分量分析及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析,在日本松干蚧疫区,选择出“黑赤松”和“黑油松”两类种间自然杂种,它们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均高于同龄父、母本和对照(樟子松... 通过对黑松、赤松、油松及其种间自然杂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比较、主分量分析及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析,在日本松干蚧疫区,选择出“黑赤松”和“黑油松”两类种间自然杂种,它们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均高于同龄父、母本和对照(樟子松)的38%以上。10龄左右种间自然杂种的松干蚧危害表症率为0,而对照油松、赤松则分别为22.92%和30.77%。该2杂种的引种范围可达辽宁中部和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 赤松 种间自然杂种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松花粉致突变效应的评价
11
作者 刘聪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36-38,共3页
本文报道了黑松花粉对动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致畸变作用,并测定其畸变率。结果表明:黑松花粉无明显致突变效应。
关键词 黑松 梁色体 突变 松粉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的判决(上)——世界上最快的10位吉他手
12
作者 孔祥龙 《乐器》 2003年第6期76-77,共2页
钟爱电吉他音乐的人,无论他的年龄如何,喜好程度如何,琴技如何,性格如何,口才如何甚至口吃与否,在谈论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们都会神采奕奕,口沫飞扬——谁究竟弹得最快! 这种“研究”由于资讯的短缺。
关键词 吉他手 演奏速度 人物介绍 凯瑟琳·托马斯 Petrcci parl·Gilbert Rusty·Ciiley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胁迫对黑松幼苗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诺 张萍 +2 位作者 李哲 姜海明 杨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265-12266,12269,共3页
[目的]探讨保护酶系统及丙二醛(MDA)在黑松中的抗盐碱作用。[方法]以1年生黑松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海水盐度及胁迫时间对其根、茎、叶中活性氧和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低盐度的海水胁迫下,... [目的]探讨保护酶系统及丙二醛(MDA)在黑松中的抗盐碱作用。[方法]以1年生黑松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海水盐度及胁迫时间对其根、茎、叶中活性氧和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低盐度的海水胁迫下,SOD活性呈非线性上升趋势;在高盐度的海水胁迫下,SOD活性呈降低趋势,且海水浓度组的SOD活性最低。第3天,1/2海水浓度组的POD活性达最大值,比对照组高88.23%。第6天,1/2海水浓度组的POD活性比第3天下降95.86%;海水浓度组的POD活性是对照组的309.00%,仅比1/4海水浓度组低29.19%。第9天,1/4海水浓度组的SOD活性达最大值,比对照组高96.27%,比第6天高13.75%;海水浓度组的MDA含量达最大值,比对照组高320.00%,比第3天高130.00%,比第6天高52.30%。[结论]黑松幼苗具有良好的抗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胁迫 黑松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过氧化物酶活性 MDA含量 植物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花粉破壁率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英梅 韩晓弟 +1 位作者 王文龙 高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0-402,共3页
提出了一种测定黑松花粉破壁率的新方法。运用超声波破壁技术对黑松花粉破壁处理,根据超声波工作次数的差异获取不同的花粉破壁率,并借用分光光度法测出相同质量的花粉在不同超声波工作次数下的脯氨酸吸光度,同时显微镜下镜检其相应花... 提出了一种测定黑松花粉破壁率的新方法。运用超声波破壁技术对黑松花粉破壁处理,根据超声波工作次数的差异获取不同的花粉破壁率,并借用分光光度法测出相同质量的花粉在不同超声波工作次数下的脯氨酸吸光度,同时显微镜下镜检其相应花粉的破壁率。结果表明:花粉中脯氨酸吸光度与其破壁率正相关。该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高,简单易操作,本方法为检测花粉破壁率提供了一项快速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 花粉 超声波 破壁率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