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与混合卷积神经网络的受端电网直流闭锁频率紧急控制决策优化
1
作者 曹镇 庄俊 +3 位作者 薛金花 齐航 李华瑞 李常刚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1-721,共11页
针对直流闭锁事故后受端电网频率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和混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频率紧急控制决策优化方法。首先,协调考虑紧急切负荷和抽蓄切泵控制措施,对受端电网频率紧急控制优化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然后,使用粒子群优化... 针对直流闭锁事故后受端电网频率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和混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频率紧急控制决策优化方法。首先,协调考虑紧急切负荷和抽蓄切泵控制措施,对受端电网频率紧急控制优化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然后,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最优控制策略,并基于对立学习机制和混沌Tent映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保证紧急控制策略动态安全可行性前提下提高全局收敛性。最后,在粒子群优化过程中基于混合CNN构建多任务动态安全评估模型,快速判断紧急控制策略是否满足系统动态安全约束,提高频率紧急控制决策优化效率,并以某多直流馈入受端系统为例,验证所提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闭锁 受端电网 频率紧急控制 粒子优化 混合卷积神经网络 多任务动态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系统鲁棒合作控制
2
作者 吴球业 张勇威 张顺超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6-91,103,共7页
针对带有不确定项和部分输入受限的非线性系统多玩家合作博弈问题,设计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事件触发鲁棒合作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改进的值函数,将带有输入受限的鲁棒控制问题转化为针对标称系统的合作博弈问题。通过引入近似动... 针对带有不确定项和部分输入受限的非线性系统多玩家合作博弈问题,设计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事件触发鲁棒合作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改进的值函数,将带有输入受限的鲁棒控制问题转化为针对标称系统的合作博弈问题。通过引入近似动态规划方法,利用粒子群优化的评判神经网络求解哈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无需手动设定合格的初始权重。然后,设计事件触发条件以减少控制策略的更新频率,从而节省计算资源。此外,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闭环系统是稳定的。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设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动态规划 合作博弈 事件触发控制 鲁棒控制 神经网络 粒子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光伏逆变器控制参数辨识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建 孙越 江丽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光伏电站为实际参照模型,首先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逆变器的工作区间划分为3个阶段,利用数学扰动法分别对3个阶段中的待辨识参数划分灵敏度高低等级,并由此提出不同阶段不同灵敏度参数分步辨识策略;其次,分阶段采集实际光伏电站工作数据,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各待辨识参数的初始取值范围,设计同步辨识参数实验作为参照;最后提出改进的混沌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chaos genetic algorithm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GAPSO)作为辨识算法,分步分工作阶段辨识相关参数,通过对比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并将辨识结果代入仿真模型。结果结果表明,低灵敏度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误差远超过可接受范围,而CGAPSO分步辨识出的相关参数误差皆在1.1%以下,精度远高于同步辨识结果。结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构建的辨识模型输出数据与实际逆变器工作数据契合度高,可准确反映逆变器实际工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逆变器控制策略 参数辨识 数学扰动法 改进粒子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混合粒子群优化DMC及其在脱硫系统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惠杰 李绍鑫 +1 位作者 许小刚 秦志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3,142,共10页
为提高脱硫系统动态矩阵算法(DMC)的控制精度,使控制器参数能够自动寻优,提出采用自适应混合粒子群算法优化DMC中的参数。首先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加入自适应权重和局部因子构建自适应混合粒子群,并通过Griewank函数验证自适应混合粒子... 为提高脱硫系统动态矩阵算法(DMC)的控制精度,使控制器参数能够自动寻优,提出采用自适应混合粒子群算法优化DMC中的参数。首先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加入自适应权重和局部因子构建自适应混合粒子群,并通过Griewank函数验证自适应混合粒子群的寻优性能;接着搭建DMC模型,使用自适应混合粒子群算法对DMC的控制时域、优化时域等参数进行迭代寻优,最后以浆液密度和机组负荷作为干扰因素对脱硫系统进行控制仿真及抗干扰测试。以某电厂600 MW机组配置脱硫塔浆液pH值为研究对象,将电厂实际运行数据作为输入检验控制系统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以及Smith预估控制相比,自适应混合粒子群优化DMC控制下浆液pH值上升时间更短,控制更集中,波动范围小,在设定值±0.02范围内覆盖率达到9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混合粒子算法 动态矩阵 PH值 控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粒子群滑模观测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静 李贵远 +1 位作者 刘杰 崔安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167,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高频滑模噪声,从而导致精度低、较大抖振以及相位延迟的问题,以及使用固定的滑模参数会使估算精度受到参数干扰而产生误差的情况,造成控制精度比较低,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超螺旋滑模...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高频滑模噪声,从而导致精度低、较大抖振以及相位延迟的问题,以及使用固定的滑模参数会使估算精度受到参数干扰而产生误差的情况,造成控制精度比较低,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超螺旋滑模观测器作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然后建立超螺旋滑模观测器,最后应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超螺旋算法采用积分形式来消除高频噪声,减小误差抖振以及相位延迟。引入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滑模观测器参数进行滑模参数寻优,通过在线调整滑模系数可以获得较高的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系统抖振,减小相位延迟,且估计精度高,进一步说明该策略在电动汽车中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改进的粒子优化算法 滑模参数 高频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PID的加速度计组件温控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国 朱旭 +3 位作者 高春峰 侯承志 程嘉奕 陈迈伦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9-366,共8页
在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和惯性重力测量系统中,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温变特性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导航精度和重力测量系统精度,加速度的高精度信息测量对加速度计组件工作环境温度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温控精度和抗扰动能力,提... 在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和惯性重力测量系统中,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温变特性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导航精度和重力测量系统精度,加速度的高精度信息测量对加速度计组件工作环境温度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温控精度和抗扰动能力,提出了基于PSO-BPNN-PID控制器,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反向传播算法对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进行离线和在线的连接权值整定,实现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组件一体化温度控制算法,满足加速度计组件的自适应智能控制需求。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温度稳定性,可实现±0.002℃的温度稳定控制。同时,验证了系统具备快速响应温度变化的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温度调整至设定值附近,并有效抑制超调现象。此外,实验还模拟了外部扰动情况,验证了系统在面对扰动时能够迅速恢复稳定状态,表现出优越的抗扰动能力,可以满足多种温度环境下的加速度计组件高精度温控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 温度控制 粒子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PID控制参数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训爱 杨光永 +2 位作者 樊康生 陈旭东 徐天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2,98,共5页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低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中垂线策略的中垂线粒子群算法(MAPSO),同时引入惯性权重余弦调整策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基于中垂线策略的游离粒子位置更新方法,能够加快粒...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低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中垂线策略的中垂线粒子群算法(MAPSO),同时引入惯性权重余弦调整策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基于中垂线策略的游离粒子位置更新方法,能够加快粒子的收敛速度,从而增强算法的寻优速度和寻优精度。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用于PID控制器参数优化,与Ziegler-Nichols(Z-N)公式法、线性递减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MeanPSO)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中垂线粒子群算法精度更高,能够快速地整定PID参数,使控制系统响应函数性能指标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垂线策略 粒子 游离粒子 PID控制器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ID参数优化的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转向控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欢欢 刘辉 +1 位作者 盖江涛 李训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6-924,共9页
针对电驱动履带车辆转向灵敏度不高、控制精度难的问题进行转向控制策略研究,对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开展动力学分析,利用数学仿真软件建立转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比例-微分-积分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 针对电驱动履带车辆转向灵敏度不高、控制精度难的问题进行转向控制策略研究,对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开展动力学分析,利用数学仿真软件建立转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比例-微分-积分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 controller,PID)参数优化的转向控制策略,以改进型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指标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目标函数,对PID转向控制策略中的控制参数进行实时优化,动态调节控制参数,实现车辆转向控制系统优化输出。利用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和实车试验,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动履带车辆 粒子优化算法 转向控制 耦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离散粒子群优化的控制模式分配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曾裕钦 蔡华洋 +3 位作者 周茹平 刘耿耿 黄兴 徐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6-2849,共14页
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是生物化学实验自动化、微型化的革命性技术.多路复用器的控制模式分配作为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自动化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是难的NP(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优化问题.现有工作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控制模式... 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是生物化学实验自动化、微型化的革命性技术.多路复用器的控制模式分配作为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自动化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是难的NP(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优化问题.现有工作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控制模式分配问题存在过早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以及算法稳定性差的缺点.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下基于混合离散粒子群优化的控制模式分配算法.首先,为了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及避免过早陷入局部最优解,提出了离散的自适应区域搜索策略.其次,通过基于样例的社会学习机制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然后,采用等距抽值的方式筛选出自适应区域搜索策略中重要参数的最佳组合,以进一步提高分配方案的质量.最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多路复用器中阀门使用数量上平均优化了19.01%,在算法稳定性上提高了29.18%,且在现实的生化应用中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 控制模式分配 离散粒子优化 样例学习 自适应区域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RBF-PID的液肥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成钟 尤泳 +1 位作者 马朋勃 王昭宇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3-61,共9页
针对阀控液压马达液肥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稳态精度低和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RBF-PID(PSO-RBF-PID)控制的液肥变量施肥控制算法。首先建立液肥变量施肥控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对RBF神经网络关键参数进... 针对阀控液压马达液肥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稳态精度低和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RBF-PID(PSO-RBF-PID)控制的液肥变量施肥控制算法。首先建立液肥变量施肥控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对RBF神经网络关键参数进行寻优,并以传统PID控制和RBF-PID控制为对照,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PSO-RBF-PID控制下系统调节时间和跟踪误差均最小,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搭建液肥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试验台架并进行室内试验,对系统流量测量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测量相对误差小于4%,满足测量要求。不同算法控制下进行系统静态和动态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统PID控制、RBF-PID控制和PSO-RBF-PID控制下系统流量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5.33%、3.83%、2.50%,目标流量突变时系统平均调节时间分别为5.16、3.80、2.19 s。所提出的PSO-RBF-PID控制算法各个指标均优于传统PID和RBF-PID控制算法,能够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满足液肥变量施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肥 变量施肥 RBF-PID控制 粒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旋冲钻进系统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勇 曹凯 +3 位作者 丁陈林 赵阳 高强 王节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3-63,共11页
旋冲钻进系统作为钻机的核心传动系统,其动态性能直接影响整机装备的运行可靠性。针对常规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存在参数设定主观性较大、整定较复杂,会导致旋冲钻进系统在复杂地层钻进过程中给进速度和转速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探... 旋冲钻进系统作为钻机的核心传动系统,其动态性能直接影响整机装备的运行可靠性。针对常规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存在参数设定主观性较大、整定较复杂,会导致旋冲钻进系统在复杂地层钻进过程中给进速度和转速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探究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基于钻机工作机理,设计了旋冲钻进液压传动系统;利用AMESim建立旋冲钻进系统仿真模型,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采用AMESim-Simulink-ADAMS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模糊PID控制方法的系统耦合模型。结果表明:不同载荷下,相较于常规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模糊PID控制能够有效降低旋冲钻进系统超调量,缩短调整时间,减小稳态误差,对系统起步阶段的振荡现象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更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冲钻进系统 模糊PID控制 粒子优化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四轮驱动汽车模糊PID控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巧曼 刘妮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4-749,共6页
为改善四轮驱动汽车行驶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并对优化后的控制系统输出效果进行仿真验证。建立四轮驱动的汽车车辆模型,推导了汽车运动学方程式。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对传统粒... 为改善四轮驱动汽车行驶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并对优化后的控制系统输出效果进行仿真验证。建立四轮驱动的汽车车辆模型,推导了汽车运动学方程式。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PID控制器参数,使得模糊PID控制系统在汽车行驶稳定性方面发挥更佳,进一步提高汽车在转弯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四轮驱动汽车为例,利用Matlab软件对汽车横向位移误差、偏航角速度、左侧前轮转矩和右侧前轮转矩进行仿真,检验优化模糊PID控制系统输出效果。结果显示:汽车采用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系统,横向位移跟踪误差减小了8.1%,偏航角速度降低了22.2%。所提出的优化模糊PID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汽车行驶期望运动路径的跟踪精度,还改善了四轮驱动汽车转向行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驱动 汽车 模糊PID控制 改进粒子算法 优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reto控制的多目标PSO算法在铣削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奇 陈曦 +2 位作者 刘海妹 赵彻 徐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7-247,共11页
工艺参数是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节是改善加工工艺的最有效方法。针对铣削加工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实例的多目标切削参数优化方法。首先,以材料去除率、切削力和刀具寿命为目标函数,建立了... 工艺参数是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节是改善加工工艺的最有效方法。针对铣削加工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实例的多目标切削参数优化方法。首先,以材料去除率、切削力和刀具寿命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统一的切削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随后,使用切削数据对目标函数进行组合,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适用的求解方法以获得最优解,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参数优化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为加工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 参数优化 刀具寿命 pareto控制的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志强 郭伟鹏 +3 位作者 桑孜良 李博文 龙志强 李晓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3-841,864,共10页
为进一步优化和改善高速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控制性能,以高速磁浮列车导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基于搭接结构导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基础上进行导向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实验;分析高速磁浮列车在通过弯道时的情况,考虑了2种工作条件(磁浮列车以不... 为进一步优化和改善高速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控制性能,以高速磁浮列车导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基于搭接结构导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基础上进行导向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实验;分析高速磁浮列车在通过弯道时的情况,考虑了2种工作条件(磁浮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弯道、磁浮列车受到不同大小的侧向干扰力)建立考虑扰动的导向系统数学模型,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设计导向系统标称控制器,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导向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平台分析导向系统在2种特定工作条件下的系统响应,并将优化前后算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2、3 kN模拟干扰力情况下,导向间隙波动幅值分别减小9.46%、9.70%、11.82%,相比于优化前的算法,优化后导向系统间隙恢复速度有所提升;优化后的算法在改善列车通过弯道及受到横风干扰时的性能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证明了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导向系统 粒子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混沌粒子群算法的交通信号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鹏 叶宝林 +2 位作者 吴维敏 陈滨 张一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76-1884,共9页
由于全局搜索能力有限,基于传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交通信号控制(TSC)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另外,采用固定信号周期的TSC模型在应对随时间变化的复杂交通流量时缺乏灵活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混沌粒子群优化(ICPSO)... 由于全局搜索能力有限,基于传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交通信号控制(TSC)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另外,采用固定信号周期的TSC模型在应对随时间变化的复杂交通流量时缺乏灵活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混沌粒子群优化(ICPSO)算法的TSC方法,利用混沌运动增强全局搜索能力以克服局部最优。所提ICPSO算法为种群中适应度较高的精英粒子引入邻域半径参数,实施邻域混沌搜索,保留粒子有利特性的同时可提高其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此外,设计了一种根据时变车流量动态调整信号周期长度的变周期TSC模型(VTSC),以灵活应对复杂交通状况。为了评估所提方法的性能,在VISSIM仿真环境中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基线方法相比,所提方法降低了9.34%的平均排队长度和15.28%的最大排队长度,并减少了9.45%的平均延误时间和5%的平均停车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控制 粒子优化 邻域混沌搜索 可变周期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PSO轨迹追踪LQR横向控制优化
16
作者 黄益绍 郭钦 周润湘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7,共9页
为解决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中的系数矩阵Q和R选取困难的问题,针对LQR算法进行优化。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提出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SA-PSO)算法,并且对于学习因子提出线性异步变化优化方法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基于二自由度动... 为解决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中的系数矩阵Q和R选取困难的问题,针对LQR算法进行优化。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提出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SA-PSO)算法,并且对于学习因子提出线性异步变化优化方法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基于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建立前馈LQR,加入预测模型模块提高模型控制精度。利用LQR的代价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优化权重参数矩阵,分析对比提出的SA-PSO算法和粒子群(PSO)优化算法的跟踪控制效果。通过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SA-PSO算法相较于PSO算法在同等横向控制精度前提下前轮转角控制降低28.83%,相较于固定权值LQR,其前轮转角控制降低44.58%。提高了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平滑性,且具有较高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横向控制 粒子算法优化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网络双服务器架构的碱回收智能控制系统及优化方法
17
作者 汤伟 郑晓虎 +3 位作者 王孟效 王其林 周国庆 高启帆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5,86,共11页
目前,大部分制浆造纸厂的减排脱碳效果不佳,信息化水平较低。本研究以碱回收工段为例,提出了基于双网络双服务器架构的碱回收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双环以太网双冗余服务器架构,下位机选用西门子S7-400系列PLC控制器,CPU和I/O模块等... 目前,大部分制浆造纸厂的减排脱碳效果不佳,信息化水平较低。本研究以碱回收工段为例,提出了基于双网络双服务器架构的碱回收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双环以太网双冗余服务器架构,下位机选用西门子S7-400系列PLC控制器,CPU和I/O模块等硬件均采用冗余设计,对碱回收蒸发、燃烧和苛化工段进行稳定可靠的分散控制;上位机配备Web服务器、企业办公互联网和远程服务通道,不仅可以增强系统内部的信息共享能力,还可实现对系统的远程诊断与维护;最后,采用高级控制算法对各工段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控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有效提升黑液的处理效率,还可以减少生产过程的能量损失,并为碱回收工段智能化和信息化转型升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回收工艺流程 双网络双服务器架构 高级控制算法 软测量 粒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reto熵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140
18
作者 胡旺 Gary G. YEN 张鑫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5-1050,共26页
粒子群优化算法因形式简洁、收敛快速和参数调节机制灵活等优点,同时一次运行可得到多个解,且能逼近非凸或不连续的Pareto最优前端,因而被认为是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最具潜力的方法之一.但当粒子群优化算法从单目标问题扩展到多目标问题... 粒子群优化算法因形式简洁、收敛快速和参数调节机制灵活等优点,同时一次运行可得到多个解,且能逼近非凸或不连续的Pareto最优前端,因而被认为是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最具潜力的方法之一.但当粒子群优化算法从单目标问题扩展到多目标问题时,Pareto最优解集的存储与维护、全局和个体最优解的选择以及开发与开采的平衡等问题亦随之出现.通过目标空间变换方法,采用Pareto前端在被称为平行格坐标系统的新目标空间中的分布熵及差熵评估种群的多样性及进化状态,并以此为反馈信息来设计进化策略,使得算法能够兼顾近似Pareto前端的收敛性和多样性.同时,引入格占优和格距离密度的概念来评估Pareto最优解的个体环境适应度,以此建立外部档案更新方法和全局最优解选择机制,最终形成了基于Pareto熵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IGD性能指标上,与另外8种对等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由ZDT和DTLZ系列组成的12个多目标测试问题集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问题 粒子优化 平行格坐标系统 pareto 自适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无功电压综合控制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33
19
作者 周晖 周任军 +1 位作者 谈顺涛 周皓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45-49,共5页
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结合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适用于离散型变量的改进PSO算法,该算法将全局型和局部型算法有效结合起来,将问题分层解决,并引入了变异算子。在IEEE14节点系统和130节点实际系统的仿真计算中,改进PSO算法... 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结合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适用于离散型变量的改进PSO算法,该算法将全局型和局部型算法有效结合起来,将问题分层解决,并引入了变异算子。在IEEE14节点系统和130节点实际系统的仿真计算中,改进PSO算法与其他人工智能算法相比,可在较短的计算时间内取得更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电压综合控制 粒子优化算法 电能质量 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有约束模型预测控制器 被引量:24
20
作者 董娜 陈增强 +1 位作者 孙青林 袁著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65-969,共5页
研究了模型预测控制(MPC)中解决带约束的优化问题时所用到的优化算法,针对传统的二次规划(QP)方法的不足,引入了一种带有混沌初始化的粒子群优化算法(CPSO),将其应用到模型预测控制中,用于解决同时带有输入约束和状态约束的控制问题.最... 研究了模型预测控制(MPC)中解决带约束的优化问题时所用到的优化算法,针对传统的二次规划(QP)方法的不足,引入了一种带有混沌初始化的粒子群优化算法(CPSO),将其应用到模型预测控制中,用于解决同时带有输入约束和状态约束的控制问题.最后,引入了一个实际的带有约束的线性离散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分别用二次规划和粒子群优化两种算法去解决,通过仿真结果的比较,说明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粒子优化算法 带约束的优化 线性离散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