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含量对Cu-Fe合金凝固特性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庆娟 闫田荣 +2 位作者 任新龙 许博凡 丰竟翔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通过JmatPro软件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不同Fe含量铸态Cu-Fe合金进行热力学计算与DSC实验,研究了Fe含量对Cu-Fe合金凝固过程、铸态组织演变的影响,并对Cu-Fe合金的显微硬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Fe含量分别为5%、20%、40%和50%时,随着Fe含... 通过JmatPro软件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不同Fe含量铸态Cu-Fe合金进行热力学计算与DSC实验,研究了Fe含量对Cu-Fe合金凝固过程、铸态组织演变的影响,并对Cu-Fe合金的显微硬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Fe含量分别为5%、20%、40%和50%时,随着Fe含量的增加,Cu-Fe合金液固转变(δ-Fe+L→γ-Fe)温度升高,温度由1201.4℃增加到1440.0℃,凝固过程中液固转变产生的焓值减小,包晶反应与共析反应产生的焓值增大。Fe含量的增加使合金铸态组织由细小的胞状晶转变为发达的等轴晶,分布更加均匀,初生Fe相尺寸增加。当Fe含量从5%增加到50%,铸态合金的显微硬度从87.34 HV增加至146.09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合金 凝固特性 DSC法 显微硬度 二元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0Cr-5Al合金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工艺、热处理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倪小南 明亮 +3 位作者 胡子健 杨温鑫 王安森 邓欣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63,共11页
目的探索FeCrAl合金在增材制造中的应用潜力,通过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优化其工艺参数,以改善合金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抗氧化特性,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方法(RSM)对SLM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 目的探索FeCrAl合金在增材制造中的应用潜力,通过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优化其工艺参数,以改善合金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抗氧化特性,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方法(RSM)对SLM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采用SLM技术对Fe-20Cr-5Al合金进行打印。结果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SLM打印的Fe-20Cr-5Al合金的相对密度达到了98.6%。未经热处理的合金抗拉强度为824.8MPa,延伸率为12.3%;热处理后,抗拉强度略有降低,但延伸率提升至20.5%。此外,该合金在800℃条件下展现出完全的抗氧化性,在1000℃下的氧化速率为0.042 g/(m^(2)·h),且在氧化时间不超过80 h的情况下,仍保持良好的抗氧化性能。结论通过优化SLM工艺参数,为FeCrAl合金在增材制造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展示了该合金在高温环境下的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0Cr-5Al合金 选区激光熔化 响应曲面法 力学性能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形貌调控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周容平 郭忠龙 +1 位作者 殷博 朱继华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0-174,共5页
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沉积法成功制备出不同形貌的过渡金属Fe基纳米粒子催化剂,并深入探讨了Fe基纳米粒子表面电沉积的早期生长过程及机制,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恒电... 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沉积法成功制备出不同形貌的过渡金属Fe基纳米粒子催化剂,并深入探讨了Fe基纳米粒子表面电沉积的早期生长过程及机制,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恒电位法制备得到的Fe纳米粒子分布均匀且具有立方体结构,其修饰的玻碳电极电活性面积达到1.485 cm^(2),是裸玻碳电极的22倍。对邻苯二酚(CC)和对苯二酚(HQ)的电催化性能实验表明,恒电位法制备得到的Fe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Q和CC的氧化峰电流信号明显高于循环伏安法制备的Fe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同时恒电位法得到的Fe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两种酚类物质的氧化电位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纳米粒子 电沉积 形貌控制 恒电位法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Fe价态原位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4
作者 张超 李晓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5-600,共16页
氧化还原状态不仅是评估星球宜居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地球内部圈层和表层环境之间物质循环和耦合演化的重要驱动力。铁(Fe)是类地行星中含量最高的变价元素,因此Fe价态(通常用Fe^(3+)/ΣFe或Fe^(3+)/Fe^(2+)表示)是反映体系氧逸度的关键... 氧化还原状态不仅是评估星球宜居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地球内部圈层和表层环境之间物质循环和耦合演化的重要驱动力。铁(Fe)是类地行星中含量最高的变价元素,因此Fe价态(通常用Fe^(3+)/ΣFe或Fe^(3+)/Fe^(2+)表示)是反映体系氧逸度的关键参数。该文详细探讨了电子探针在测定地质样品Fe价态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方法,分析了与之相关的X射线的激发与吸收原理、自吸收效应以及配位场理论,阐释了Fe价态测定依赖的L线系谱线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峰肩法与峰位漂移法的优缺点,展示了不同样品在电子轰击下的损伤情况。研究表明,电子探针直接测定Fe价态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明显的技术优势,但仍需根据不同样品的特点优化测试条件和流程,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推广Fe价态测定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地球科学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逸度 fe价态 电子探针 峰位漂移法 峰肩法 自吸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Fe基添加剂对准东煤热解特性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
5
作者 刘健 朱玉雯 +3 位作者 王愿洁 王帅 马天明 刘汉桥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采用热重法研究Fe基添加剂种类与升温速率对准东脱灰煤热解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单一反应模型(Doyle积分法)和分布活化能模型(Miura积分法)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Fe基添加剂均增加煤热解的质量损失率,其中Fe(NO_(3))_(3)对煤热解... 采用热重法研究Fe基添加剂种类与升温速率对准东脱灰煤热解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单一反应模型(Doyle积分法)和分布活化能模型(Miura积分法)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Fe基添加剂均增加煤热解的质量损失率,其中Fe(NO_(3))_(3)对煤热解质量损失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Fe_(2)(C_(2)O_(4))_(3)和FeCl_(3)。随着升温速率增大,煤热解质量损失速率曲线朝着高温方向偏移,最大质量损失速率对应的温度升高。采用Doyle积分法计算10℃/min升温速率下的煤样热解动力学参数,与脱灰煤相比,4种铁源均降低了煤热解活化能。负载Fe(NO_(3))_(3)煤样在活泼热解和热缩聚阶段的活化能均为最低,分别为10.61和14.50 kJ/mol,其次为负载FeCl_(3)、Fe_(2)(C_(2)O_(4))_(3)、Fe的煤样,但该积分法只能求得某一较窄温度范围内活化能的平均值。采用Miura积分法得到各煤样转化率在0.1—0.9的连续分布的活化能,且随着转化率增加,热解活化能逐渐增大。其中,添加Fe(NO_(3))_(3)煤样的热解活化能最低,分布在12.58—84.95 kJ/mol,其次为添加FeCl_(3)和Fe_(2)(C_(2)O_(4))_(3)的煤样,与Doyle积分法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fe基添加剂 Doyle积分法 Miura积分法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场法研究Cr含量对Fe-Cr合金中α′相析出的影响
6
作者 王康红 许洋洋 +2 位作者 郭斌峰 位明光 张中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3-158,共6页
通过耦合CALPHAD热力学数据库,建立了一个3D相场模型,并研究了时效过程中Cr含量对Fe-Cr合金中α'相的析出动力学和相变机制的影响。结合Fe-Cr合金的相图和自由能曲线对α'相的析出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时效过程中,Cr含... 通过耦合CALPHAD热力学数据库,建立了一个3D相场模型,并研究了时效过程中Cr含量对Fe-Cr合金中α'相的析出动力学和相变机制的影响。结合Fe-Cr合金的相图和自由能曲线对α'相的析出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时效过程中,Cr含量越高,α'相的析出时间越短。随着Cr含量的增加,α'相体积分数和平均颗粒半径增大,而α'相的数量密度则先增大后迅速减少。Cr含量的变化会导致α'相的析出机制从形核长大转变为调幅分解,进而影响α'相的粗化方式、形貌和α'相中Cr成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法 fe-CR合金 α'相 析出动力学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萝制备蓝色荧光碳量子点及对Fe^(3+)的检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吴聪影 薛佳佳 +1 位作者 刘玉慧 吴琪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1,217,共7页
以绿萝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蓝色荧光碳量子点(CQDs),考察了原料质量浓度、水热温度、CQDs浓度对CQDs荧光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原料质量浓度3.3g/L、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4h,此条件下制备的CQDs荧光强度最高。同时研究... 以绿萝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蓝色荧光碳量子点(CQDs),考察了原料质量浓度、水热温度、CQDs浓度对CQDs荧光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原料质量浓度3.3g/L、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4h,此条件下制备的CQDs荧光强度最高。同时研究了盐离子浓度、紫外灯光照射时间、溶液pH对CQDs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QDs有较好的盐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对pH有一定的依赖性,酸性条件下CQDs荧光强度相对较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CQDs表面含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在水中有良好的溶解性。Fe^(3+)对CQDs的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其他金属离子对其干扰性小,基于荧光强度与Fe^(3+)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CQDs能快速地检测水溶液中Fe^(3+)浓度,最低检测限为0.77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萝 水热法 荧光碳量子点 fe^(3+)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i-B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备及吸波性能
8
作者 李悦 袁子洲 张香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149,165,共10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利用硼氢化钠水溶液还原氯化亚铁和氟硅酸钠水溶液中的Fe和Si,制备出一种粒径为200~500 nm的球形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选区电子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 采用正交试验法,利用硼氢化钠水溶液还原氯化亚铁和氟硅酸钠水溶液中的Fe和Si,制备出一种粒径为200~500 nm的球形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选区电子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表明该粉末是成分为Fe87.6Si1.08B11.31的非晶态合金。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研究了该粉末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该粉末在14.56 GHz处最小反射损耗为-44.8 dB,对应的匹配厚度为1.5 mm,有效带宽为6.16 GHz且为最大吸收带宽。对电磁波的损耗以磁损耗为主,介电损耗为辅,其中介电损耗以偶极极化为主,磁损耗以涡流损耗和自然共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化学还原法 fe-Si-B非晶合金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基拉瓦锡骨架材料(MILs)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振华 何静瑄 侯晨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8,90,共12页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是由无机金属离子或离子簇与有机配体配位而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网状结构的新型多孔晶体材料。在众多MOFs材料中,Fe基拉瓦锡骨架材料(MILs)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独特的骨架柔性、突出的比表面积及高度稳定...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是由无机金属离子或离子簇与有机配体配位而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网状结构的新型多孔晶体材料。在众多MOFs材料中,Fe基拉瓦锡骨架材料(MILs)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独特的骨架柔性、突出的比表面积及高度稳定性,在医学、传感、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者们通过合成方法创新、结构修饰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等方式对Fe基MILs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了Fe基MILs及相关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扩展了应用范围。该文从Fe基MILs的种类及其结构特征入手,重点综述了其常见的合成方法、调控因素及改性方法,总结了Fe基MILs在药物载体、传感、吸附和催化方面的应用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Fe基MILs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优势及局限性,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MILs 合成方法 改性方法 药物载体 传感 吸附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_2Mn_(0.5)Fe_(0.5)SiO_4 cathode material with sol-gel method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10
作者 胡传跃 郭军 +1 位作者 文瑾 彭秧锡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285-1289,共5页
Li2Fe0.5Mn0.5SiO4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by a citric acid-assisted sol-gel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oichiometric ratio value of n(citric acid) to n(Fe2+-Mn2+)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2Fe0.5Mn0.5... Li2Fe0.5Mn0.5SiO4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by a citric acid-assisted sol-gel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oichiometric ratio value of n(citric acid) to n(Fe2+-Mn2+)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2Fe0.5Mn0.5SiO4 was studied. The final sample was identified as Li2Fe0.5Mn0.5SiO4 with a Pmn21 monoclinic structure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phases components and crystal phase structure of the Li2Fe0.5Mn0.4SiO4 material were improved as the increase of the stoichiometric ratio value of n(citric acid) to n(Fe2+-Mn2+). 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verified that the Li2Fe0.5Mn0.5SiO4 particles are agglomerates of Li2Fe0.5Mn0.5SiO4 primary particles with a geometric mean diameter of 220 nm. The Li2Fe0.5Mn0.5SiO4 sample was used as an electrode material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Li2Fe0.5Mn0.5SiO4 electrode delivered a first discharge capacity of 230.1 mAh/g a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g in first cycle and about 162 mAh/g after 20 cycles a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20 m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battery Li2fe0.5Mn0.5SiO4 citric acid assisted sol-gel method cath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掺杂Sn_(3)O_(4)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11
作者 主欢 闵威 +2 位作者 邹倩 徐冰霜 谢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184,共6页
本文采用水热法,将非贵金属Fe掺杂到Sn_(3)O_(4)纳米片晶格中制备了铁掺杂的Fe-Sn_(3)O_(4)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多晶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合成的材料进行形貌、结构表征;以罗丹明B(RhB)为模拟污染物... 本文采用水热法,将非贵金属Fe掺杂到Sn_(3)O_(4)纳米片晶格中制备了铁掺杂的Fe-Sn_(3)O_(4)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多晶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合成的材料进行形貌、结构表征;以罗丹明B(RhB)为模拟污染物,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Fe-Sn_(3)O_(4)为纳米片状,Fe成功掺杂入Sn_(3)O_(4)晶格中,Fe的掺杂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促进光生电荷分离和传输,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由此得到了提高。当n(Sn)∶n(Fe)为100∶1时,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最好,300 W氙灯照射120 min,降解率为87.77%,是纯Sn_(3)O_(4)(40.35%)的2.2倍。循环利用多次,材料仍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锡 水热法 铁掺杂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元素对Al-Si系再生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12
作者 孟达 夏岽尊 +2 位作者 范玉虎 薛帅 闫亮亮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13,共7页
Al-Si系铸造铝合金以其良好的铸造工艺性,高强度、耐磨和抗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交通、建筑车等具有轻量化需求的行业。同时Al-Si系铸造铝合金可多次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然而,铝合金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Fe... Al-Si系铸造铝合金以其良好的铸造工艺性,高强度、耐磨和抗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交通、建筑车等具有轻量化需求的行业。同时Al-Si系铸造铝合金可多次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然而,铝合金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Fe元素杂质累积问题,影响了其品质和综合性能。综述了Fe含量对铝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并对添加元素中和法、熔体处理法以及热处理方法对Fe元素的控制进行了论述,对铝合金中Fe杂质元素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系铸造铝合金 fe元素 元素中和法 熔体处理法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FE-SEA方法的汽车驾驶室声学包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一鸣 卢剑伟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3期61-65,共5页
以某车型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方法建立了驾驶室的中频噪声预测模型,通过实车试验,获取待测工况下的激励信号,并验证构建的驾驶室混合FE-SEA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分析车内噪声贡献度,确定声学包优化的主要方向,采用拉丁... 以某车型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方法建立了驾驶室的中频噪声预测模型,通过实车试验,获取待测工况下的激励信号,并验证构建的驾驶室混合FE-SEA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分析车内噪声贡献度,确定声学包优化的主要方向,采用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以此构建克里金近似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声学包布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验证了优化方案效果。结果表明,合理优化关键板件的声学包布置参数能够有效降低驾驶室噪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fe-SEA方法 汽车驾驶室 实车工况测试 声学包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材料NaNi_(1/3)Fe_(1/3)Mn_(1/3)O_(2)的合成与性能
14
作者 王洪波 张亚兰 +2 位作者 张佳怡 马大千 张天然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2-616,共5页
在未来储能市场和低速车领域,钠离子电池前景广泛,正极材料的选择很关键。采用共沉淀法并结合高温烧结制备层状氧化物NaNi_(1/3)Fe_(1/3)Mn_(1/3)O_(2)(NFM333),借助XRD、SEM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分析NFM333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 在未来储能市场和低速车领域,钠离子电池前景广泛,正极材料的选择很关键。采用共沉淀法并结合高温烧结制备层状氧化物NaNi_(1/3)Fe_(1/3)Mn_(1/3)O_(2)(NFM333),借助XRD、SEM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分析NFM333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NFM333材料为典型的O3结构,呈现多晶特征,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倍率性能和稳定的循环性能。材料以0.3C在2.0~4.0 V充放电,-20℃、-30℃和-40℃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0℃下的85.55%、72.88%和45.19%。循环伏安(CV)测试发现,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较高的离子扩散速率和良好的离子迁移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NaNi_(1/3)fe_(1/3)Mn_(1/3)O_(2)(NFM333) 多晶材料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薄板切割变形的机理研究及预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江超 杜仕忠 +4 位作者 陈相飞 牛业兴 杨洋 赵宏权 吴磊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7,共9页
[目的]为有效控制高强钢薄板的火焰切割精度,研究切割面外失稳变形及面内弯曲变形的产生机理,提出动态辅助加热减小火焰切割变形的工艺方法。[方法]以3mm厚的Q550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火焰切割试验和三坐标测量等方法,观测到高强钢薄板... [目的]为有效控制高强钢薄板的火焰切割精度,研究切割面外失稳变形及面内弯曲变形的产生机理,提出动态辅助加热减小火焰切割变形的工艺方法。[方法]以3mm厚的Q550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火焰切割试验和三坐标测量等方法,观测到高强钢薄板切割件的面外失稳变形和面内弯曲变形;应用大变形理论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高强钢薄板切割的热力学响应,以及辅助加热对高强钢薄板切割变形的影响。[结果]预测的切割变形趋势和数值,都与实际测量结果高度吻合;在远离割缝区域辅助加热,切割面外失稳变形可降低90%,且面内弯曲变形降低40%以上。[结论]基于切割变形产生的力学机理,可采用不同的辅助加热工艺,提高薄板火焰切割的精度;同时,应用高通量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可以得到减小火焰切割变形的优化工艺,指导高强钢薄板的高精度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切割变形 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 辅助加热工艺 反向弯曲力矩 纵向收缩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土镍矿碳热还原制备负载型铁镍双金属及其活化过硫酸盐去除四环素研究
16
作者 陈江安 黄金秋 +1 位作者 万志豪 余文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0-1438,共9页
以红土镍矿和无烟煤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硅酸盐负载铁镍双金属材料(SiO_(2)@Fe-Ni),并将其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四环素。首先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SiO_(2)@Fe-Ni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Fe-Ni中... 以红土镍矿和无烟煤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硅酸盐负载铁镍双金属材料(SiO_(2)@Fe-Ni),并将其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四环素。首先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SiO_(2)@Fe-Ni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Fe-Ni中主要物相为铁纹石、镍纹石、石英、镁铁橄榄石等,Fe-Ni合金颗粒尺寸呈微纳米尺度(数十至数百纳米),且均匀分散在硅酸盐矿物表面。研究了反应条件对SiO_(2)@Fe-Ni/PS体系去除四环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温度为30℃、SiO_(2)@Fe-Ni用量0.2 g/L、溶液初始pH值7.3、PS用量2 mM、四环素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60 min后四环素去除率达到68 36%。对活性自由基种类进行鉴定,并阐述其产生以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iO_(2)@Fe-Ni/PS体系中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羟基自由基(·OH)均存在,且·OH是主要的活性自由基;SO_(4)^(-)·的产生是通过材料表面的Fe^(2+)和Ni^(2+)活化PS得来的,·OH是通过SO_(4)^(-)·与溶液中的H_(2)O或OH^(-)反应生成的。总有机碳分析仪结果表明四环素矿化率60 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碳热还原法 铁镍双金属 过硫酸盐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潮流控制器设计的参数优化及性能分析
17
作者 颜湘武 连凯歌 李昱臻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3,共8页
旋转潮流控制器(rotary power flow controller,RPFC)作为目前三种典型的潮流控制装置之一,在电网调节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受核心部件旋转移相变压器(rotary 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s,RPST)的影响,不同RPST结构参数下RPFC所... 旋转潮流控制器(rotary power flow controller,RPFC)作为目前三种典型的潮流控制装置之一,在电网调节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受核心部件旋转移相变压器(rotary 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s,RPST)的影响,不同RPST结构参数下RPFC所表现出的工作性能各有不同,为提高RPFC的工作性能,应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根据一台额定容量40 kVA的RPFC样机,首先建立了基于RPST的二维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田口实验法及权重计算确定了RPST内部结构的最优参数组合;最后利用Matlab、Maxwell及Simplorer实现场路网耦合的联合仿真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下RPFC运行效率及功率因数分别了提升1.4%和2.7%,为大容量RPFC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潮流控制器 参数优化 田口法 有限元 场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Bi_2WO_6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许雪棠 黄碧芬 +3 位作者 苏海峰 苟攀 苏海艳 王凡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6,共5页
以硝酸铋、钨酸钠、硝酸铁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铁掺杂的钨酸铋(Fe/Bi2WO6)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结构... 以硝酸铋、钨酸钠、硝酸铁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铁掺杂的钨酸铋(Fe/Bi2WO6)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及分析,并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水热反应温度为160℃、水热反应时间为16 h、前驱液p H为1、铁掺杂量为5%(物质的量分数)条件下,制得的Fe/Bi2WO6样品结晶度高,主要是由薄片组成的花球状颗粒;以Fe/Bi2WO6为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1 h及双氧水助剂存在下,质量浓度为10 mg/L的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99.5%,与纯钨酸铋(Bi2WO6)催化剂相比,罗丹明B溶液光催化降解率提高了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掺杂 钨酸铋 水热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掺杂TiO2光催化纤维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6
19
作者 苏碧桃 孙佳星 +3 位作者 胡常林 张小红 费鹏 雷自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61-1566,共6页
以棉花纤维为模板制备了一系列Fe3+掺杂的、具有中空纤维结构的TiO2光催化材料(Fe3+/TiO2),利用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zeta电位、红外光谱(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对其形貌、晶体结构及表面结... 以棉花纤维为模板制备了一系列Fe3+掺杂的、具有中空纤维结构的TiO2光催化材料(Fe3+/TiO2),利用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zeta电位、红外光谱(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对其形貌、晶体结构及表面结构、光吸收特性等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不同Fe3+掺杂量的样品在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用模板法制备的Fe3+/TiO2中空纤维结构材料表面存在大量纳米微粒(平均尺寸约12nm);Fe3+可能均匀分散于锐钛矿结构的TiO2中,部分取代Ti4+的晶格位置,既拓宽了TiO2的光谱响应范围,又形成了TiO2晶体结构的缺陷,使其表面带负电荷.在太阳光条件下,该纤维结构材料较纯TiO2对MB溶液具有更好的光催化脱色降解效果,且Fe3+的掺入量显著影响该纤维材料的催化性能;当Fe3+掺杂量为0.15%(w),在500℃焙烧2h所得中空纤维材料的催化性能最好,2h即可使MB溶液的脱色降解率达93%;重复使用5次仍可使MB溶液的脱色降解率保持在90%以上,且该催化剂材料易于离心分离去除.因此,以该模板合成法,通过Fe3+的掺杂有望使TiO2成为一种低或无能耗、高活性的绿色环保型催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2 fe3+掺杂 棉花纤维 模板法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Ga合金磁特性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17
20
作者 翁玲 罗柠 +2 位作者 张露予 王跃虎 王博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1,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Fe-Ga合金磁特性测试装置。建立了该测试装置磁路部分三维有限元磁场分析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通过调整结构和元件尺寸优化了磁路结构,并制作了样机。搭建了磁特性测试装置的实验平台,进行了Fe-Ga合金磁特性测试。实验结... 设计了一种新型Fe-Ga合金磁特性测试装置。建立了该测试装置磁路部分三维有限元磁场分析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通过调整结构和元件尺寸优化了磁路结构,并制作了样机。搭建了磁特性测试装置的实验平台,进行了Fe-Ga合金磁特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对Fe-Ga合金磁致伸缩棒材磁致伸缩效应和逆磁致伸缩效应进行静态、准静态和动态测量,测量结果与国外报道的结果一致。设计的磁特性测试装置具有稳定可靠、精度高、操作简单、自动记录等优点。该装置还适用于Fe-Ni、Fe-Co等饱和磁场低的磁致伸缩材料的磁特性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特性 弱磁场 有限元法 fe-GA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