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0
1
作者 姜华军 刘建社 +4 位作者 朱忠华 王全胜 张晓丽 王玉梅 冯玉锡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7-551,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Ⅰ型受体(AT1)拮抗剂坎地沙坦(candesartan)对糖尿病肾病(D 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肾...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Ⅰ型受体(AT1)拮抗剂坎地沙坦(candesartan)对糖尿病肾病(D 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将正常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肾病组(D组)、Candesartan治疗组(DC组)。治疗8 wk后取肾组织,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肾皮质SGK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的表达;W estern b lot检测各组肾皮质中SGK1及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D组小鼠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量,肾小球滤过率均明显增加;肾皮质中SGK1、CTGF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均明显升高。经Candesartan干预后(DC组),相应生化指标较D组有明显改善,SGK1、CTGF的表达水平较D组亦有明显下调。纤维化指标CTGF的表达与SGK1呈正相关。结论Candesartan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纤维化过程,它对细胞内SGK1信号转导途径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的主要环节,该作用与AngⅡ-AT1途径被阻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中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低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洋 刘晓军 +2 位作者 孙昊 吴玉仙 金志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检测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85例宫颈癌组织样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 目的检测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85例宫颈癌组织样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分别检测RACK1、HIF-1α、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宫颈癌组织中RACK1、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及肿瘤直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三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ACK1、HIF-1α、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2%(69/85)、63.5%(54/85)、89.4%(76/85)。RACK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均<0.05),HIF-1α和VEGF表达均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均<0.05)。RACK1、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ACK1 vs HIF-1α:r=0.523,P=0.0439;RACK1 vs VEGF:r=0.428,P=0.0337;HIF-1αvs VEGF:r=0.689,P=0.0245)。结论RACK1、HIF-1、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三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可作为判断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在梗阻性肾病肾小球中的表达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彬 王全胜 +4 位作者 朱锐 汪永辉 张丽哓 徐敏 刘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45-248,I0001,共5页
目的:探索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性肾病变进程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右侧输尿管接扎术诱导大鼠UUO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3组,每组1... 目的:探索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性肾病变进程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右侧输尿管接扎术诱导大鼠UUO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3组,每组18只。术后第3、7及14 d分别随机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检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中SGK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中的SGK1蛋白的表达第3 d开始上调,第7 d和14 d继续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BUN、SCr的改变不明显,但肾小球中的SGK1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结论:随UUO肾病变发展,肾小球中SGK1持续高表达,进一步提示SGK1在梗阻性肾病的肾小球纤维化病变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姜黄素能抑制肾小球中SGK1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球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单侧输尿管梗阻性肾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在糖尿病小鼠肾皮质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全胜 张阿丽 +5 位作者 谢纪文 刘建国 李仁康 冯玉锡 邓安国 朱忠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索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肾脏病变进程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erum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 1,SGK1)在肾皮质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DM模... 目的探索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肾脏病变进程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erum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 1,SGK1)在肾皮质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DM模型,设DM组和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在DM模型1、3、4、6和12周时,检测肾重指数、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SGK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皮质SGK1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肾皮质中肾小球的SGK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从第1周末起到第12周末DM组小鼠肾重指数、血糖和HbA1c均显著增加;第1周末肾皮质SGK1 mRNA和蛋白以及肾小球中SGK1蛋白的表达即开始上调,到第4周末肾皮质SGK1 mRNA和蛋白表达达到顶峰,第6周至第12周仍有较高表达。结论随DM肾脏病变发展,肾皮质及肾小球中SGK1持续高表达,进一步提示它在DM肾脏病变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糖尿病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和缺氧在子痫前期发病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战玉峰 董晓静 +1 位作者 张雪蕊 任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63-1367,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s-inducible kinase-1,SGK1)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以及缺氧对胎盘滋养细胞SGK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 目的:研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s-inducible kinase-1,SGK1)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以及缺氧对胎盘滋养细胞SGK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剖宫产分娩的50例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子痫前期轻度组25例,子痫前期重度组25例,以同期行择期性剖宫产术的25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SGK1在胎盘组织的分布及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GK1在胎盘组织蛋白水平的表达。在常氧条件下(21%O2、5%CO2)和缺氧条件下(1%O2、5%CO2)培养HTR-8/SVneo滋养层细胞,Western blot检测SGK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子痫前期轻度组、重度组SGK1的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0),子痫前期重度组SGK1的蛋白表达量较子痫前期轻度组明显增加(P=0.028)。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子痫前期轻度组、重度组SGK1的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0),子痫前期重度组SGK1的蛋白表达量较子痫前期轻度组明显增加(P=0.000)。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子痫前期轻度组、重度组的纤维化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0),子痫前期重度组纤维化率较子痫前期轻度组明显增加(P=0.000)。细胞实验部分: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缺氧组SGK1的蛋白表达量较常氧组明显增加(P=0.000);缺氧组CTGF的蛋白表达量较常氧组明显增加(P=0.001)。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缺氧组纤维化率较常氧组明显增加(P=0.000)。结论:SGK1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表达明显升高,提示SGK1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缺氧通过刺激SGK1表达升高,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缺氧 胎盘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刺激引起的蛋白激酶B磷酸化与PTEN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钟海兰 胡先福 林建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65-1068,1072,共5页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突变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中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CNE-1细胞用含100 m L/L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并分别转染野生型PTEN(wt PTEN)质粒、突变型PTEN C124...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突变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中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CNE-1细胞用含100 m L/L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并分别转染野生型PTEN(wt PTEN)质粒、突变型PTEN C124S质粒和突变型PTEN G129E质粒。各组细胞加刺激前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饥饿过夜,用0.15 IU/m L胰岛素或0.3μg/m L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刺激,Western blot法检测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胰岛素和rh EGF刺激均可导致CNE-1细胞Akt信号激活;wt PTEN可抑制胰岛素或rh EGF刺激引起的Akt信号激活;PTEN C124S突变体可激活胰岛素刺激引起的Akt信号,但不可激活rh EGF刺激引起的Akt信号;PTEN G129E突变体抑制胰岛素刺激引起的Akt信号激活。结论 wt PTEN可抑制胰岛素或rh EGF刺激引起的Akt信号激活,但PTEN C124S和G129E突变体不能一致性激活Akt信号表达。这表明PTEN基因突变可能与Akt信号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 基因突变 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 胰岛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CNE-1人鼻咽癌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B和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付金栋 卢雪峰 +3 位作者 姜大磊 高艳景 季锐 许建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B(protienkinaseB,PKB)、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RT-PCR法检测2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KB1、PKB2、PKB3及HIF-1α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64例胃癌及26例癌...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B(protienkinaseB,PKB)、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RT-PCR法检测2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KB1、PKB2、PKB3及HIF-1α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64例胃癌及26例癌旁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PKB,pPKB)蛋白和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1)胃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KB1、2、3mRNA的表达阳性率皆为100%,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36±0.14vs0.54±0.18,P<0.05)。(2)胃癌组织中pPKB、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分别为26.936、15.950,P<0.05)。(3)胃癌组织中pPKB、HIF-1α蛋白表达率均与TNM分期、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PKB表达异常发生于翻译或翻译后水平;PKB、HIF-1α过表达于胃癌组织,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转移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蛋白激酶B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PINK1与炎症及免疫反应
8
作者 张召茹 周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4-1220,共7页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蛋白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是一种与线粒体自噬、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蛋白激酶。PINK1蛋白由58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表达广泛。除了帕金森病,PINK1还...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蛋白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是一种与线粒体自噬、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蛋白激酶。PINK1蛋白由58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表达广泛。除了帕金森病,PINK1还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调控,如肿瘤、糖尿病、心肺功能异常等。近年的研究表明,PINK1的表达影响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线粒体抗原递呈,参与调节机体固有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另外,炎症小体NLRP3对肺内皮细胞的调节作用也与PINK1表达有关。PINK1也能通过NLRP3调节炎症介质的释放,参与脓毒症诱导的免疫代谢活动。本文就近年来PINK1与炎症、免疫反应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蛋白激酶1 T淋巴细胞 抗原递呈 免疫反应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和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贾慧琼 冷雪芹 +1 位作者 李燕 鲁志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4-1219,共6页
目的检测PTEN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其在两民族之间的表达差异,及两种因子在胃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 目的检测PTEN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其在两民族之间的表达差异,及两种因子在胃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胃癌患者57例,其中蒙古族27例,汉族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和HIF-1α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TEN和HIF-1α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RNA的表达。比较两民族胃癌患者不同组织PTEN和HIF-1α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与汉族胃癌患者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蒙古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TEN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与汉族胃癌患者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PTEN mRNA相对表达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TEN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仅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有表达,而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中不表达。蒙古族与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mRNA仅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可见电泳条带,而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未见显像。蒙古族与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与HIF-1α在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424、-0.408,P<0.05)。结论 PTEN在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中均呈低表达,而且在蒙古族胃癌患者中的表达低于汉族;HIF-1α仅在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癌组织中有表达。PTEN失活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HIF-1α是促进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二者共同促进了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ten基因 低氧诱导因子-1Α 蒙古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者CD4^+T细胞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激酶1(SGK1)表达上调且与RORC及IL-17A正相关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守振 张晓燕 周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78-1382,共5页
目的检测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激酶1(SGK1)在川崎病(KD)患者CD4^+T细胞中的表达,探讨SGK1与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C(RORC)及白细胞介素17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KD患者30例,正常同年龄对照30例,同年龄感染性疾病(ID)患者25例。利用流式细... 目的检测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激酶1(SGK1)在川崎病(KD)患者CD4^+T细胞中的表达,探讨SGK1与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C(RORC)及白细胞介素17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KD患者30例,正常同年龄对照30例,同年龄感染性疾病(ID)患者25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实时定量PCR检测CD4^+T细胞中SGK1和RORC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IL-17A和IL-6水平。结果与健康儿童和ID患者相比,KD患者中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与ID患者和健康儿童相比,KD患者血清中IL-17A和IL-6水平明显升高,SGK1和RORC mRNA水平升高。SGK1在KD冠状动脉损害(CAL)组的表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CAN)组。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后,SGK1的表达明显下降;其中,CAL组下降高于CAN组。KD患者中,SGK1 mRNA的表达与RORC及血清IL-17A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血清IL-6水平不相关。结论 KD患者CD4^+T细胞中SGK1 mRNA表达升高,与RORC和IL-17A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 IL-17 RORC 川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叶珊瑚苷通过PINK1/Parkin通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线粒体自噬
11
作者 李洁 李元 +5 位作者 周美云 邓炎尧 林芳波 万慧伟 宋炯 梁俊俊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1,共7页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调节PTEN诱导激酶蛋白1(PINK1)/细胞质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海马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通过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建立IS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IS组、低剂量AU组(AU-L)、中剂...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调节PTEN诱导激酶蛋白1(PINK1)/细胞质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海马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通过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建立IS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IS组、低剂量AU组(AU-L)、中剂量AU组(AU-M)、高剂量AU组(AU-H)以及高剂量AU联合3-MA组(AU-H+3-MA),以不结扎的大鼠为Sham组,Zea Longa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TTC染色检测脑梗塞体积比;制备海马组织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线粒体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线粒体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p62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PINK1/Parkin相关蛋白表达。结果:IS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P<0.05),TTC染色观察到脑梗死,同时观察到海马组织中线粒体自噬蛋白p62表达上调(P<0.05),LC3B表达下调(P<0.05),自噬小体数量减少(P<0.05),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加(P<0.05),海马组织中PINK1、ARKIN蛋白表达下调(P<0.05),AU干预后,可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梗塞体积百分比,同时下调海马组织中p62阳性表达(P<0.05),上调LC3B阳性表达(P<0.05),增加自噬小体数量(P<0.05),降低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P<0.05),上调海马组织中PINK1、ARKIN蛋白表达(P<0.05),3-MA阻断了AU的治疗作用,加重大鼠神经损伤。结论:AU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线粒体自噬,改善IS大鼠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IS) pten诱导激酶蛋白1(PINK1)/细胞质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桃叶珊瑚苷(AU)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丙酮酸激酶、Akt、缺氧诱导因子-1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2
作者 范真 赵桂秋 +5 位作者 赵超 高昂 王谦 徐强 林红 孙为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5-539,共5页
背景研究发现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M2-PK)已成为多种肿瘤组织的一种新型标志物,脉络膜黑色素瘤(CM)组织中M2-PK的表达及P1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对CM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观察M2一PK... 背景研究发现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M2-PK)已成为多种肿瘤组织的一种新型标志物,脉络膜黑色素瘤(CM)组织中M2-PK的表达及P1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对CM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观察M2一PK在CM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M2-PK、Akt、HIF-1三者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C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1992--2012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病理室存档的CM标本30例和眼睑色素痣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2-PK、Akt、HIF-1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对M2-PK、Akt、HIF-1与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检验对M2-PK、Akt、HIF-1在不同细胞类型的CM中、不同大小CM中及不同巩膜浸润情况CM组织中表达率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M2-PK、Akt、HIF-1在CM与眼睑色素痣中表达率的差异进行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关联性分析评估M2-PK、Akt、HIF-1在CM中表达的关联性。结果M2-PK、Akt在CM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3%(22/30)和80%(24/30),在眼睑色素痣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12/30)和47%(14/30),二者在CM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眼睑色素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787,P=0.009;x2=7.177,P=0.007);HIF-1在CM中和在眼睑色素痣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21/30)和50%(1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00,P=0.114)。M2-PK在梭形细胞型CM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8/14),在类上皮细胞型CM中为87%(7/8),在混合细胞型CM中为87%(7/8),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17,P:0.172)。M2-PK在小CM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4/9),中等CM为85%(11/13),大CM为8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08,P=0.064)。M2-PK在未浸润巩膜和浸润巩膜的CM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14)、94%(1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08,P=0.007)。在CM中M2-PK与Akt、M2-PK与HIF-1、Akt与HIF-1的阳性表达均有关联(x2=12.315,P=0.000;x2=17.175,P=0.000;x2=10.159,P=0.001),列联系数分别为0.539、0.603、0.503。结论M2-PK在CM细胞的增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和激活可能与P13K/Akt—HIF-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肿瘤 黑色素瘤 M2丙酮酸激酶 蛋白激酶B 缺氧诱导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探讨黄芪散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机制
13
作者 张运辉 袁云川 +4 位作者 杨梦琳 伍大华 刘霞 杨昆 程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2-623,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黄芪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模型中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Norm)、模型组(model group,Mod)、黄芪散低剂量组(Huangqisan low dos... 本研究旨在探究黄芪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模型中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Norm)、模型组(model group,Mod)、黄芪散低剂量组(Huangqisan low dose group,HQS-L;1.2 g/kg)、黄芪散高剂量组(Huangqisan high dose group,HQS-H;4.8 g/kg)及阳性对照组(positive group,Pos),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双侧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造模。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Niss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情况;JC-1探针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大鼠海马中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帕金蛋白(Parkin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microtub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B)、泛素结合蛋白p62(ubiquitin-binding protein p62,p62)、动力相关蛋白1(dynmin-related protein 1,Drp1)、线粒体融合素1(mitofusion 1,Mfn1)、线粒体融合素2(mitofusion 1,Mfn2)、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subunit 2B,NR2B)、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e protein95,PSD95)、突触素(synaptosin,SY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表达。与Norm组比较,Mod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显著降低(P<0.01),海马组织神经元胞内尼氏体减少或消失,海马区的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线粒体结构受损,自噬溶酶体形成,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PINK1、Parkin、LC3B、Mfn1、Mfn2、GAP43、NR2B、PSD95、SYP、BDNF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p62、Drp1、NLRP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Mod组比较,HQS-L组、HQS-H组和Pos组能显著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主要表现为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过平台的次数增加(P<0.05,P<0.01);海马组织神经元胞内尼氏体增多,海马区的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受损减轻,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线粒体自噬显著增多;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ROS水平明显降低(P<0.01),PINK1、Parkin、LC3B、Mfn1、Mfn2、GAP43、NR2B、PSD95、SYP、BDNF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p62、Drp1、NLRP3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黄芪散改善AD大鼠突触可塑性的机制可能与其激活海马中PINK1-Parkin通路促进线粒体自噬,改善线粒体功能,降低ROS水平,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自噬 pten诱导激酶1/帕金蛋白信号通路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相关基因α-突触核蛋白和PINK1对Nurr1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鲁玲玲 施予晴 +3 位作者 魏雨菲 贾焕珍 乔芳伟 杨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5-901,共7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相关基因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PTEN诱导的蛋白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对转录因子Nurr1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的...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相关基因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PTEN诱导的蛋白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对转录因子Nurr1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的方法检测α-syn与Nurr1的相互作用。同时,在PINK1基因敲减的细胞模型中,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PINK1对Nurr1转录激活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 FRET检测显示,CFP-α-syn与YFP-Nurr1之间发生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现象。其FRET效率大约为20.52%。提示α-syn与Nurr1之间可能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对于PINK1基因敲减的细胞进行研究发现,在PINK1被抑制表达24 h或48 h后,Nurr1的活性显著下调。结论以往研究提示α-syn可能是Nurr1的抑制因子。研究显示α-syn可能与Nurr1直接结合而抑制其活性。而PINK1对Nurr1可能存在一个正性调节作用。因此,二者对Nurr1的调节可能存在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pten诱导的蛋白激酶1 核受体相关因子1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的系膜细胞SGK1及CT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彩蓉 蔡飞 +2 位作者 黎荣 赵辛元 李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6-960,共5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醛固酮(Ald)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血清与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系膜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1)对照组;(2)不同浓度及时间Ald组;(3)Ald(10-7mol/L...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醛固酮(Ald)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血清与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系膜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1)对照组;(2)不同浓度及时间Ald组;(3)Ald(10-7mol/L)+SPI(安体舒通10-9mol/L)组;(4)Ald(10-7mol/L)+LY294002(PI3K抑制剂20μmol/L)组;(5)Ald(10-7mol/L)+SB203580(P38MAPK抑制剂20μmol/L);(6)Ald(10-7mol/L)+F(氟伐他汀10-7、10-6、10-5mol/L)组;(7)Ald(10-7mol/L)+F(氟伐他汀10-5mol/L)+MVA(甲羟戊酸10-4mol/L)组;(8)Ald(10-7mol/L)+F(氟伐他汀10-5mol/L)+FPP(法尼酯焦磷酸10-5mol/L)组;(9)Ald(10-7mol/L)+F(氟伐他汀10-5mol/L)+GGPP(焦磷酸牛儿基牛儿酯10-5mol/L)组。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SGK1、CTGF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N)、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含量。结果:Ald呈剂量依赖性上调SGK1和CTGF蛋白表达(P<0.05)。醛固酮刺激6h即可增加SGK1蛋白表达(P<0.05),12h达高峰,CTGF蛋白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安体舒通和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可阻断Ald对SGK1的激活作用(P<0.01)。氟伐他汀可呈剂量依赖性下调Ald诱导的系膜细胞内SGK1和CTGF蛋白表达,以及其下游趋化因子MCP-1和ICAM-1表达(P<0.05)。甲羟戊酸和GGPP可逆转氟伐他汀的作用(P<0.05)。结论:醛固酮可通过抑制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PI3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内SGK1和CTGF蛋白的表达,氟伐他汀可通过SGK1信号转导通路缓解Ald的致纤维化作用。甲羟戊酸可部分逆转氟伐他汀的作用,可能与甲羟戊酸通路中的Rho蛋白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诱导乏氧HeLa细胞HIF-1α和DNA-PK相互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华 于世英 +2 位作者 袁响林 邹燕梅 庄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4-768,841,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辐射效应诱导下乏氧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表达相关性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免疫印迹法检测乏氧状态下HeLa细胞接受射线照射后HIF-1α和DNA-PK(包括DNA-PKcs及Ku80)表达情... 目的初步探讨辐射效应诱导下乏氧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表达相关性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免疫印迹法检测乏氧状态下HeLa细胞接受射线照射后HIF-1α和DNA-PK(包括DNA-PKcs及Ku80)表达情况;运用靶向抑制HIF-1α或DNA-PKcs的小发卡样干扰RNA(shRNA)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乏氧HeLa细胞,经辐射诱导后检测不同时间点各自DNA-PKcs或HIF-1α表达的变化。结果乏氧HeLa细胞经辐射诱导后0、12、24、48h时间点检测到HIF-1α、DNA-PKcs和Ku80表达随时间增加逐渐增高,其中HIF-1α和DNA-PKcs的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816,P=0.041);运用HIF-1α-shRNA表达质粒明显抑制乏氧HeLa细胞内HIF-1α表达,检测到细胞经照射后12、24、48h时间点DNA-PKcs的表达与转染空白质粒的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DNA-PKcs-shRNA表达质粒抑制DNA-PKcs表达后检测各时间点HIF-1α的表达与转染空白质粒的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辐射诱导乏氧HeLa细胞内HIF-1α表达与DNA-PKcs的表达水平相关;通过抑制DNA-PKcs的表达能显著降低乏氧HeLa细胞HIF-1α表达水平,对HIF-1α的调控机制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DNA依赖蛋白激酶 乏氧诱导因子-1Α 乏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诱导人胚肾293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利能 俞强 查锡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4-208,共5页
为了研究抑癌基因PTEN过表达对HEK2 93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的作用 ,以野生型PTEN和PTEN突变子 (T910G)表达质粒分别转染无PTEN表达的人胚肾 2 93细胞 ,采用细胞质梯度DNA方法检测细胞凋亡 ,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发现PTEN过表... 为了研究抑癌基因PTEN过表达对HEK2 93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的作用 ,以野生型PTEN和PTEN突变子 (T910G)表达质粒分别转染无PTEN表达的人胚肾 2 93细胞 ,采用细胞质梯度DNA方法检测细胞凋亡 ,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发现PTEN过表达能够诱导人胚肾 2 93细胞质中出现梯度DNA ,2 93细胞发生凋亡 ,PTEN过表达改变细胞周期分布 ,G0 /G1期细胞增加 13% ,S期细胞下降 15 % .PTEN突变子对细胞凋亡和G1细胞停滞的影响略弱于野生型PTEN .PTEN基因过表达明显下调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诱导的蛋白激酶B (PKB)和p4 2 ,p4 4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磷酸化水平 ,PTEN突变子对p4 2 ,p4 4 MAPK磷酸化水平的调节作用略弱于野生型PTEN .PTEN通过抑制细胞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诱导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停滞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K1对Cyclin B/Cdc2通路介导小鼠G_(1)期受精卵卵裂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慧灵 韩迪 +2 位作者 郭文秀 庞海垚 孟峻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8-637,共10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在小鼠细胞周期G_(1)期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并阐明相关机制。方法:取若干只4~6周龄且体质量约为20 g的雌鼠和若干只8周龄以上且体质量约为30 g的雄鼠,雌鼠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在小鼠细胞周期G_(1)期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并阐明相关机制。方法:取若干只4~6周龄且体质量约为20 g的雌鼠和若干只8周龄以上且体质量约为30 g的雄鼠,雌鼠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每只10 IU,48 h后腹腔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每只10 IU,并将注射HCG的雌鼠与雄鼠1∶1合笼过夜。取交配成功的雌鼠受精卵,注射HCG后分别于12~21 h、21~26 h、26~28 h和28~30 h收集细胞周期G_(1)期、S期、G2期及M期的受精卵,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形态表现。收集小鼠超排卵后G_(1)期受精卵,体外转录生成mRNA后,分为未注射组、Tris-EDTA缓冲液注射组(TE注射组)和SGK1-mRNA注射组。采用SGK1抗体与KSOM培养液配置1∶25、1∶50、1∶100、1∶200和0共5种不同浓度SGK1抗体组的培养液,培养小鼠G_(1)期受精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受精卵中SGK1蛋白表达水平和各组小鼠及不同浓度SGK1抗体组HCG注射不同时间受精卵中磷酸化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Cdc2)酪氨酸15位点(Cdc2-pTyr15)去磷酸化情况,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和不同浓度SGK1抗体组受精卵发育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CG注射不同时间小鼠受精卵中磷酸化SGK1-苏氨酸256位点(SGK1-pThr256)和Cdc2-pTyr1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未注射组和TE注射组比较,SGK1-mRNA注射组SG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HCG注射后27~28 h,SGK1-mRNA注射组小鼠受精卵中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逐渐消失,至HCG注射29 h,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完全消失;HCG注射后28~29 h,未注射组和TE注射组小鼠受精卵中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逐渐消失,至HCG注射后30 h,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完全消失;随着SGK1抗体浓度升高,不同浓度SGK1抗体组受精卵中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减弱和磷酸化信号消失的时间逐渐延长。HCG注射后27 h,SGK1-mRNA注射组小鼠受精卵开始卵裂;HCG注射后31 h,SGK1-mRNA注射组受精卵几乎全部分裂为G2期细胞受精卵;HCG注射后33 h,0和1∶200 SGK1抗体组受精卵全部发生卵裂;随着SGK1抗体浓度升高,1∶25、1∶50和1∶100 SGK1抗体组受精卵卵裂逐渐减少,在1∶25 SGK1抗体组受精卵卵裂减少最明显。HCG注射后31 h,与未注射组和TE注射组比较,SGK1-mRNA注射组小鼠受精卵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卵裂率明显升高(P<0.05)。注射HCG后31和33 h,随着SGK1抗体浓度升高,与1∶200 SGK1抗体组比较,1∶100、1∶50和1∶25SGK1抗体组受精卵死亡率逐渐升高(P<0.05),卵裂时间延长,受精卵卵裂率降低(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1∶25 SGK1抗体组受精卵卵裂率最低。HCG注射后27 h,小鼠受精卵中SGK1-pThr256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或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HCG注射后28~29 h,小鼠受精卵中Cdc2-pTyr15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并于HCG注射后30 h完全消失。结论:过表达或抑制SGK1均会影响小鼠G_(1)期受精卵进入M期的时间,SGK1蛋白可能是小鼠G_(1)期受精卵早期发育的调控因子之一,其可能通过Cdc2调节G_(1)期受精卵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 受精卵 细胞分裂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卵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藁本内酯调控PKD1/HIF-1α/VEGF通路对心力衰竭大鼠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岚 武永新 +1 位作者 张涛 王东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探讨藁本内酯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分析其对蛋白激酶D1(PKD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藁本内酯组、PKD1/HIF-1α/VEGF信号通... 目的:探讨藁本内酯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分析其对蛋白激酶D1(PKD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藁本内酯组、PKD1/HIF-1α/VEGF信号通路阻断剂CID755673(CID)组和藁本内酯+CID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藁本内酯组大鼠尾静脉注射藁本内酯20 mg·kg^(-1),CID组大鼠腹腔注射CID 50 mg·kg^(-1),藁本内酯+CID组大鼠腹腔注射CID 50 mg·kg^(-1)后尾静脉注射藁本内酯20 mg·kg^(-1),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q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区心肌组织中PKD1、HIF-1α、CD31和VEGF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CID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间隙增宽,排列紊乱,可见肌纤维断裂和炎性细胞浸润;藁本内酯组和藁本内酯+CID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相对整齐,心肌纤维断裂相对较少,炎性细胞数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增大(P<0.05),心肌组织中PKD1、HIF-1α、CD31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藁本内酯组大鼠LVEF和LVFS升高(P<0.05),LVESD和LVEDD减小(P<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PKD1、HIF-1α、CD31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CID组大鼠LVEF和LVFS降低(P<0.05),LVESD和LVEDD增大(P<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PKD1、HIF-1α、CD31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藁本内酯组比较,藁本内酯+CID组大鼠LVEF和LVFS明显降低(P<0.05),LVESD和LVEDD增大(P<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PKD1、HIF-1α、CD31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CID组比较,藁本内酯+CID组大鼠LVEF和LVFS升高(P<0.05),LVESD和LVEDD减小(P<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PKD1、HIF-1α、CD31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藁本内酯可通过激活PKD1/HIF-1α/VEGF通路发挥促进心力衰竭大鼠血管生成、缩小其心肌梗死面积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再生 藁本内酯 蛋白激酶D1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PINK1/parkin通路激活线粒体自噬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6
20
作者 魏思灿 林天来 +2 位作者 黄玲 苏志伟 魏梅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51-2257,共7页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PTEN诱导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究其减轻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槲皮素组、三甲...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PTEN诱导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究其减轻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槲皮素组、三甲基腺嘌呤(3-MA)组和槲皮素+3-MA组。各组均在造模前3 d开始给药,每天1次,末次给药30 min后,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I/R模型。各组大鼠均在造模结束后当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价神经功能;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线粒体形态变化;ELISA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缩合法检测检测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PINK1、parkin及LC3-Ⅱ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和槲皮素+3-MA组大鼠海马组织可见线粒体肿胀、内部嵴破坏或消失等病理损伤,脑梗死体积、海马组织IL-6、TNF-α和MDA含量及PINK1、parkin和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DS评分及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和槲皮素+3-MA组相比,槲皮素组海马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脑梗死体积、海马组织IL-6、TNF-α和MDA含量均降低(P<0.05),NDS评分、SOD含量及PINK1、parkin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3-MA组大鼠组上述指标与槲皮素组趋势相反。I/R组与槲皮素+3-MA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槲皮素可通过调控PINK1/parkin通路蛋白表达,激活线粒体自噬,减轻脑缺血灌注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脑缺血再灌注 线粒体自噬 pten诱导激酶1 帕金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