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及恢复期间葡萄幼苗叶片光合机构PSⅡ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范苓 段伟 +3 位作者 程杰山 李绍华 王利军 刘国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3-627,共5页
以葡萄京秀(Vitisvinifera L.cv.Jingxiu)幼苗为试材,用0.1mmol·L-1水杨酸喷施葡萄幼苗,进行高温胁迫(43℃,5h),然后进行恢复处理(25℃,4d),在此处理过程中利用便携式脉冲调制式荧光仪(FMS-2型)和植物效率分析仪测定葡萄叶片光合机... 以葡萄京秀(Vitisvinifera L.cv.Jingxiu)幼苗为试材,用0.1mmol·L-1水杨酸喷施葡萄幼苗,进行高温胁迫(43℃,5h),然后进行恢复处理(25℃,4d),在此处理过程中利用便携式脉冲调制式荧光仪(FMS-2型)和植物效率分析仪测定葡萄叶片光合机构PSⅡ的荧光参数,探讨了水杨酸能否减轻高温胁迫对葡萄叶片PSⅡ的抑制或伤害。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高温胁迫抑制了葡萄叶片光合机构PSII(包括供体侧和受体侧以及反应中心)的功能,外施水杨酸不能减轻PSⅡ受到的直接高温伤害,但是能够使PSII功能恢复的更快,从而最终减轻了高温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叶片 高温胁迫 ps供体侧 ps受体侧 ps反应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龙眼叶片PSⅡ反应中心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永裕 潘腾飞 +1 位作者 余东 邱栋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866-7873,共8页
酸雨对植物光合机构的伤害机理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探讨叶面酸化导致的PSⅡ反应中心损伤和光合机构自由基累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1年生龙眼(Dimocarpus longana Lour.)实生小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胁迫... 酸雨对植物光合机构的伤害机理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探讨叶面酸化导致的PSⅡ反应中心损伤和光合机构自由基累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1年生龙眼(Dimocarpus longana Lour.)实生小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胁迫对龙眼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胁迫改变了龙眼叶片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形状,伤害PSⅡ反应中心;pH2.5酸雨胁迫5d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反应中心活性(1/FO-1/FM)、反应中心含量(RC/CSO)急剧下降;有活性反应中心的关闭程度(VJ)、失活反应中心的比例(Non-QA和Non-QB)显著增加,QA迅速还原;放氧复合体(OEC)被破坏;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体数(Sm)、电子转化效率(ψO)和电子传递速率(φEo)明显降低,叶面酸化导致光系统线性电子传递受损。pH2.5酸雨胁迫5d后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转化为氧化型,还原型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下降,叶绿体内自由基不能被及时清除,过多的自由基损伤光合器官,导致龙眼叶片PSⅡ受伤害。模拟酸雨胁迫伤害龙眼叶片PSⅡ反应中心供体侧和受体侧的电子传递体,造成同化力不足,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导致叶绿体自由基累积,光合机构受到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酸雨 ps反应中心 电子传递 叶绿素荧光 自由基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Acacia holosericea PSⅡ反应中心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永铸 张惠英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用拉曼技术研究低温胁迫及光胁迫条件下 ,高原植物绢毛相思 ( Acacia holosericea)PS 反应中心的变化 ,所测得的拉曼谱表明 ,在低温胁迫条件下 ,光诱导的光抑制更为严重 ,表现为光强下降 ,但低温胁迫再加光胁迫测得光强反而上升 ,较好... 用拉曼技术研究低温胁迫及光胁迫条件下 ,高原植物绢毛相思 ( Acacia holosericea)PS 反应中心的变化 ,所测得的拉曼谱表明 ,在低温胁迫条件下 ,光诱导的光抑制更为严重 ,表现为光强下降 ,但低温胁迫再加光胁迫测得光强反而上升 ,较好的体现了绢毛相思在光合作用方面的抗逆性。并且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光系统 ps 反应中心复合物 拉曼谱 光合作用 绢毛相思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体PSⅡ光能耗散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晓萍 陈贻竹 郭俊彦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光能固定和过剩光能的耗散两个方面,在光能耗散方面,除了人们以前所认识的光呼吸、Mehler反应等生化机制外,近几年人们发现在光合系统Ⅱ(PSⅡ)复合体内还存在三种光能耗散方式:a.围绕PSⅡ的电子循... 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光能固定和过剩光能的耗散两个方面,在光能耗散方面,除了人们以前所认识的光呼吸、Mehler反应等生化机制外,近几年人们发现在光合系统Ⅱ(PSⅡ)复合体内还存在三种光能耗散方式:a.围绕PSⅡ的电子循环;b.与类囊体膜的能量化和叶黄素循环有关的热耗散;c与PSⅡ反应中心异质化及D1蛋白修复循环有关的能量耗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光合系统 光能耗散 ps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诱导衰老过程中大豆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和PSⅡ光化学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锡冬 代金明 +2 位作者 孙宁 李鹏民 高辉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28-32,共5页
通过分析光合速率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研究了乙烯诱导衰老过程中大豆叶片PSⅡ光化学特征的变化.随着大豆叶片的衰老,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但是Fv/Fm只有轻微下降.这表明,大豆衰老过程中光合速率的下降不是PSⅡ光化学活性下... 通过分析光合速率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研究了乙烯诱导衰老过程中大豆叶片PSⅡ光化学特征的变化.随着大豆叶片的衰老,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但是Fv/Fm只有轻微下降.这表明,大豆衰老过程中光合速率的下降不是PSⅡ光化学活性下降造成的;随着衰老,光合机构中的QB降解,QB的降解可能是导致PSⅡ光化学活性下降的关键因素.叶绿素荧光猝灭分析表明,在衰老初期,非光化学猝灭NPQ是强光下耗散过剩激发能的一个重要机制,然而当叶片严重衰老时,PSⅡ反应中心的失活可能成为光合机构耗散过剩激发能的另一种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非光化学猝灭 ps反应中心失活 热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Ⅱ反应中心D1蛋白的小肽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晓鹏 杜林方 +1 位作者 梁厚果 吴宛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3-285,288,共4页
用人工合成的PSⅡ反应中心D1蛋白中 ( 2 2 9~ 2 4 0 )的 1 2肽 ,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后做为抗原免疫家兔 ,获得抗菠菜D1蛋白抗体 .免疫双扩散法测得其具较高的效价 ,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该抗体仅与D1蛋白有免疫亲和反应 .
关键词 植物 光系统 反应中心 心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叶女贞遮阴复绿过程中光系统Ⅱ功能转变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钟传飞 张运涛 +4 位作者 姚洪军 武晓颖 王桂霞 董静 高荣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9,共5页
金叶女贞的阳生金叶经遮阴后可以复绿。借助调制式与非调制式2种叶绿素荧光仪,探测了该生物学现象中叶片光系统Ⅱ(PSⅡ)生理功能的转变过程。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前,阳生金叶Fv/Fm、F0均比阴生绿叶低;阳生金叶OJIP的P峰实际强度显著低于... 金叶女贞的阳生金叶经遮阴后可以复绿。借助调制式与非调制式2种叶绿素荧光仪,探测了该生物学现象中叶片光系统Ⅱ(PSⅡ)生理功能的转变过程。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前,阳生金叶Fv/Fm、F0均比阴生绿叶低;阳生金叶OJIP的P峰实际强度显著低于阴生绿叶,而OP双重标准化后阳生金叶J相的相对强度强于阴生绿叶。遮阴处理后,金叶逐渐变绿,荧光参数变化表明PSⅡ生理功能分两阶段恢复:2周前,F0增加,而Fv/Fm降低;2周后,F0减小,而Fv/Fm增加。经过2个月的遮阴处理,阳生金叶的F0、Fv/Fm以及OJIP均恢复到了阴生绿叶的水平。自然光照条件下,金叶女贞叶片上大部分PSⅡ单元受到光胁迫而失活,而剩余有活性的PSⅡ反应中心的受体侧的相对活性较低;遮阴处理后,阳生金叶的PSⅡ天线系统和反应中心的恢复速率并不同步,但最终能够恢复到阴生绿叶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女贞 复绿 叶绿素荧光 ps反应中心 捕光天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缺乏对大豆光系统Ⅱ和光能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晶晶 龚丽丽 +2 位作者 韩涛 张雪 许晓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5-610,共6页
研究田间条件下大豆叶绿素缺乏突变体以及野生型叶片逐步展开过程中的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等特性,并分析了二者在叶片展开过程中吸收光能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叶绿素缺乏导致突变体大豆有活性的PSⅡ反应中心数目减... 研究田间条件下大豆叶绿素缺乏突变体以及野生型叶片逐步展开过程中的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等特性,并分析了二者在叶片展开过程中吸收光能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叶绿素缺乏导致突变体大豆有活性的PSⅡ反应中心数目减少,每个反应中心的光能吸收和激发能捕获增加,但是PSⅡ电子传递受阻,致使每个反应中心的激发能耗散增加。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大豆叶片所吸收的能量中分配给热耗散的能量较多,而过剩的激发能较少;同时随着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电子传递中向光呼吸分配的比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绿素缺乏 突变体 ps反应中心 光能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亚纳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的测量 被引量:5
9
作者 叶彤 崔岩 +6 位作者 侯建敏 陈耀东 于振宝 唐崇钦 王水才 匡廷云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高等植物光系统Ⅱ是光合作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它是与裂解水放氧相关的功能结构,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是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场所,在其内部发生的光能的吸收、激发态的传递、电荷的分离重组以及迁移等等过程,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发... 高等植物光系统Ⅱ是光合作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它是与裂解水放氧相关的功能结构,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是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场所,在其内部发生的光能的吸收、激发态的传递、电荷的分离重组以及迁移等等过程,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发生的,其时间尺度在10 ̄(-15)~10 ̄(-7)s之间,本文建立了亚纳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量装置,并对菠菜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复合体D1/D2/cytb─559,在不同波长激发下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进行了测量,经过解卷积和多指数数据拟合,获得4个寿命组分,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在不同的激发波长激发下的荧光衰减曲线的差异可能源于被激发的组分不同和能量传递路径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 光系统 反应中心 植物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木柳叶PSII对盐胁迫的响应及耐盐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鹏 陈庆生 +2 位作者 张敏 张强 方炎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101,106,共5页
为探讨盐胁迫对柳树叶PSⅡ的影响机理及其耐盐性,以两个耐盐性差异显著的灌木柳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水培法培养幼苗,盐胁迫(NaCl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 mmol·L-1)处理幼苗7 d,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盐胁迫对柳树叶片... 为探讨盐胁迫对柳树叶PSⅡ的影响机理及其耐盐性,以两个耐盐性差异显著的灌木柳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水培法培养幼苗,盐胁迫(NaCl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 mmol·L-1)处理幼苗7 d,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盐胁迫对柳树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抑制了灌木柳生长,且灌木柳无性系JW2345受抑制程度小于无性系JW2367;盐胁迫下灌木柳Fv/Fm荧光图变化明显,荧光参数Fv/Fm、Fm、F'v/F'm和ΦP,SⅡ值均显著下降,qP则有所上升,但耐盐型JW2345的变化幅度均明显低于盐敏感型JW2367,叶片的损伤情况也符合此规律;经50 mmol·L-1NaCl处理能显著提高耐盐型JW2345的NP,Q值,而100、150和200 mmol·L-1NaCl处理对其NP,Q无明显影响,与此同时,盐胁迫下Fo显著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柳 盐胁迫 叶绿素荧光成像 ps反应中心可逆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选择激发研究光系统Ⅱ反应中心β-Car的物理特性(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俊芳 王水才 +4 位作者 蔡霞 刘晓 彭菊芳 董凤琴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87-1191,共5页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包含有 2个去镁叶绿素分子 (Pheo) ,2个 β胡萝卜素分子 (β Car)和 6个叶绿素a分子 (Chla) 对反应中心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表明 ,两个β Car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 ,吸收峰分别为 4 89nm(Car4 89)和 5 0 7nm(Car5 0 7) ,C...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包含有 2个去镁叶绿素分子 (Pheo) ,2个 β胡萝卜素分子 (β Car)和 6个叶绿素a分子 (Chla) 对反应中心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表明 ,两个β Car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 ,吸收峰分别为 4 89nm(Car4 89)和 5 0 7nm(Car5 0 7) ,Car4 89靠近吸收峰为 6 6 7nm和 6 75nm的叶绿素a(Chla)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反应中心免受单态氧的破坏 ,而不能将激发能传递给光化学反应活性的色素分子P6 80 ;Car5 0 7靠近吸收峰为 6 6 9nm的Chla分子 ;能够将激发能传递给P6 80 ,进行电荷分离 采用全局优化拟合的方法对荧光光谱进行处理 ,Car4 89在 6 1ps时间内将能量传递给Chla6 72 ,随后传给Chla6 77,处于激发态的Chla6 77在 3ns衰减到基态 ;Car5 0 7在 2 74ps时间内将能量传递给P6 80 ,P6 80 + Pheo- 的电荷重组发生在 3.8ns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系统 反应中心 β-Car 电荷重组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内组氨酸参与给体端次级电子转移反应的人工模拟ESR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海锋 刘扬 +1 位作者 王鹏 张启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4-726,共3页
对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的超分子模型化合物光诱导电子转移(PET)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初电子给体P680与其还原侧电子受体间的电子转移反应[1,2].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高等植物光合放氧过程的关注, 又开展了对氧化侧次级电子... 对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的超分子模型化合物光诱导电子转移(PET)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初电子给体P680与其还原侧电子受体间的电子转移反应[1,2].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高等植物光合放氧过程的关注, 又开展了对氧化侧次级电子转移历程的化学模拟研究. 初步获得的实验结果反映出与天然PSⅡ体系类似的结论: 光激发导致由酪氨酸向原初光活性反应中心的次级电子转移[3]. 高等植物光系统Ⅱ中的ESR实验[4]与理论计算结果[5]都显示, 氧化侧电子供体酪氨酸Y(D2-Try 106)与原初电子给体P680的空间距离约为1.4 nm. 然而在此长程电子转移的距离范围内, 除Try 106外, 还存在若干具有较强给电子能力的组氨酸残基. 虽然组氨酸通过氢键或配位键对PET过程起辅助作用[6~8], 但仍有参与次级电子传递的可能. 因在PSⅡ颗粒内很难确证反应历程, 本文设计咪唑/卟啉/醌模型PET体系, 以探索次级电子传递过程中的自由基中间体以及它对电荷分离态寿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自由基 次级电子转移 光系统 反应中心 人工模拟 电子自旋共振 组氨酸 植物 E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光合作用的低温光抑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辉 郭延平 胡美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8-342,共5页
利用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和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短期低温光照对杨梅幼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光照处理后,杨梅叶片的Pn(净光合速率)、Gs(气孔导度)、Fv/Fm(最大的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qP(光化学猝灭系数)和ФPSⅡ(光系... 利用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和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短期低温光照对杨梅幼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光照处理后,杨梅叶片的Pn(净光合速率)、Gs(气孔导度)、Fv/Fm(最大的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qP(光化学猝灭系数)和ФPSⅡ(光系统Ⅱ的量子产量)下降,Ci/Ca(细胞间隙CO2浓度/环境CO2浓度)、Fo(初始荧光)、qN(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Fi-Fo)/(Fp-Fo)(失活的PSⅡ反应中心数量)上升。此外在同一水平低温下,中等强光(350μmolm-2s-1)加剧了PSⅡ反应中心的失活或破坏并且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这些结果说明低温和有光照条件下引起的杨梅光合作用下降是由于光合机构活性下降所致,即主要是PSⅡ反应中心的失活或破坏;我们推测QA-(还原态质体醌A)和非还原QB(质体醌B)数量的积累可能是导致PSⅡ反应中心失活或破坏的原因,在低温光抑制过程中非辐射能量耗散对保护光合机构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光合作用 低温 光抑制 光系统反应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浓度下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及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晓昌 许可 +1 位作者 黄悦 罗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3,共7页
磷(P)常被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之一,对藻类生长及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实验对象,测定低磷浓度下小球藻的生物量、营养盐的吸收利用和光合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氮磷浓度范围(NO_3-... 磷(P)常被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之一,对藻类生长及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实验对象,测定低磷浓度下小球藻的生物量、营养盐的吸收利用和光合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氮磷浓度范围(NO_3-N:1~8 mg/L;PO_4~3-P:0.2~1.0 mg/L),小球藻生物量受初始磷浓度的影响较大,P=0.4 mg/L时小球藻生长最好.在实验磷浓度范围内,初始供磷水平影响小球藻对外源氮的吸收利用,氮(N)的吸收量会随着初始供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在固定磷浓度条件下,提高氮浓度,小球藻叶绿体中PSⅡ反应中心的最大光合作用效率(F_v/F_m)均值也会随之增加,发生磷胁迫的F_v/F_m阈值为0.18~0.24.F_v/F_m值可综合表征小球藻的生长指标、氮和磷的吸收利用率并且研究营养盐胁迫下藻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氮(N) 磷(P) 磷胁迫 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当遮光对高温强光下番茄幼苗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尹赜鹏 鹿嘉智 +4 位作者 魏雪莹 王哓慧 齐明芳 孟思达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51,共9页
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验材料,研究适当遮光对番茄越夏栽培过程中常遭遇的高温强光(HH,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light)对叶片光系统Ⅱ及光合机构恢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HH和HH下适当遮光(HL, HH with proper shading)均导致番茄... 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验材料,研究适当遮光对番茄越夏栽培过程中常遭遇的高温强光(HH,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light)对叶片光系统Ⅱ及光合机构恢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HH和HH下适当遮光(HL, HH with proper shading)均导致番茄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显著降低,非气孔性限制起主导作用。番茄幼苗叶片PSⅡ反应中心活性降低,PSⅡ电子传递受阻,PsbO和PsbA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即HH和HL对番茄幼苗叶片的主要作用位点为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和PSⅡ受体侧QA向QB的传递过程,其原因主要与OEC功能的破坏及D1蛋白的降解有关。HH胁迫下PsbA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幅度大于PsbO,并且标准化OJIP曲线上2 ms处相对可变荧光(VJ)的增加幅度大于0.3 ms处相对可变荧光(VK);HL胁迫下PsbA和PsbO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有降低,但幅度小于HH。说明HH胁迫对番茄幼苗PSⅡ受体侧的伤害程度大于供体侧,HL胁迫下番茄PSⅡ供体侧和受体侧均有损伤,但伤害程度较弱。经12 h恢复后,HH和HL的光合作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适当遮光提高的程度较多,且PSⅡ供体侧和受体侧基本可以恢复到对照水平。此外,HH和HL下番茄幼苗PSⅡ反应中心对光能的捕获及利用能力降低,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的数量和吸收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多以热能形式进行耗散。HH和HL经12 h恢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HL增加的幅度较明显。因此,在番茄设施越夏栽培的种植和推广时,可以考虑通过遮光网适当遮光的方式缓解高温强光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高温强光 遮光 ps供体侧 ps受体侧 ps反应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氮杂大环配合物催化的甘氨酸振荡体系的非线性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原春兰 李宗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30-1234,共5页
以甘氨酸为振荡底物,研究了四氮杂大环镍髤配合物[以NiL(ClO4)2表示](L为5,5,7,12,12,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7,14-二烯)催化的氨基酸-KBrO3-H2SO4-丙酮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通过所获得的该振荡体系的振荡波形、振荡诱导期ti... 以甘氨酸为振荡底物,研究了四氮杂大环镍髤配合物[以NiL(ClO4)2表示](L为5,5,7,12,12,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7,14-二烯)催化的氨基酸-KBrO3-H2SO4-丙酮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通过所获得的该振荡体系的振荡波形、振荡诱导期tin及振荡周期tp数据,估算了动力学参数(诱导期及周期的速率常数kin、kp,表观活化能Ein、Ep及指前因子Ain,Ap),进而依据Oregonator模型及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理论,获得了该振荡体系的热力学函数(ΔHin,ΔGin,ΔSin及ΔHp,ΔGp,ΔSp)。结果表明,四氮杂大环配合物不仅能催化丙二酸等有机羧酸参与的化学振荡反应,也是以甘氨酸为底物的B-Z(Belousov-Zhabotinskii)振荡反应的催化剂。该振荡体系的诱导期和周期的熵变ΔSin和ΔSp均为负值,从而进一步证明化学振荡反应是具有耗散结构的非平衡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振荡反应 甘氨酸 四氮杂大环镍髤配合物 动力学参数 热力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