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桃病程相关蛋白PR-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敏 宋雅林 +7 位作者 林苗苗 王然 李玉阔 孙艳香 方金豹 苏彦苹 孙雷明 齐秀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4-1533,共10页
【目的】探究猕猴桃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PR-1基因在响应丁香假单胞杆菌中的功能。【方法】以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为材料,克隆得到PR-1同源基因AePR-1全长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探究猕猴桃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PR-1基因在响应丁香假单胞杆菌中的功能。【方法】以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为材料,克隆得到PR-1同源基因AePR-1全长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AePR-1基因在不同组织、花器官以及接种细菌性溃疡病菌(Psa)和不同激素(SA、ABA、GA_(3))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情况。利用亚细胞定位技术分析AePR-1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位置。通过在本氏烟草中过表达AePR-1基因,验证其在溃疡病菌响应过程中的功能。【结果】猕猴桃AePR-1基因序列全长522 bp,编码173个氨基酸,序列中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结构基序和4个allergen V5/Tpx-1 related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发现AePR-1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AePR-1在猕猴桃根和雌蕊中高表达,且能够响应溃疡病菌及激素处理。过表达AePR-1的烟草在接种溃疡病菌后,叶片病斑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AePR-1基因在溃疡病菌和激素诱导下显著表达且过表达能够增强烟草对溃疡病的抗性,说明猕猴桃PR-1基因在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pr-1基因 细菌性溃疡病菌(Psa)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PR-1和PR-5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宗利 邓磊 +2 位作者 姚楠 罗敏 陈国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72,共6页
分别克隆番茄PR-1和PR-5基因片段,并以之制备探针,采用Northern blot方法研究了PR-1和PR-5基因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番茄根、茎、叶、果实发育中的表达模式,研究了干旱、复水和内外源乙烯对这两种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主要在... 分别克隆番茄PR-1和PR-5基因片段,并以之制备探针,采用Northern blot方法研究了PR-1和PR-5基因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番茄根、茎、叶、果实发育中的表达模式,研究了干旱、复水和内外源乙烯对这两种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主要在衰老叶片、B期果实和根部表达,干旱抑制了这两个基因的表达,复水和乙烯诱导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r-1 pr-5 番茄 表达特性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BI-1基因与ER PR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孟圈 李靖若 +2 位作者 冯宗刚 苏静 李建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68-87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BI-1基因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乳腺癌及配对正常组织中BI-1的表达,并分析与ER、PR受体的关系。结果:乳腺癌及配对正常组织中BI-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08%、18.75%,两组间相比... 目的:探讨乳腺癌BI-1基因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乳腺癌及配对正常组织中BI-1的表达,并分析与ER、PR受体的关系。结果:乳腺癌及配对正常组织中BI-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08%、18.75%,两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R阴性组BI-1表达阳性率高于ER阳性组,阳性率分别为94.74%和65.52%差异有显著性(P<0.05);PR阳性和阴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组BI-1表达率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BI-1与ER的联合检测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I-1 ER 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DM1和GATA2基因mRNA作为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鉴别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艳华 王若 +6 位作者 杨秉芬 曹志红 翟斐 孙雯娜 苏瑾文 俞珊 程小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595-1598,1603,共5页
目的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差异表达基因有望成为结核病新的诊断靶标。本研究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下人外周血中PR/SET域1(PR/SET domain 1,PRDM1)和GATA结合蛋白2(GATA binding protein 2,GATA2... 目的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差异表达基因有望成为结核病新的诊断靶标。本研究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下人外周血中PR/SET域1(PR/SET domain 1,PRDM1)和GATA结合蛋白2(GATA binding protein 2,GATA2)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其作为诊断标志物的能力。方法收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外周血,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m RNA水平,分析各组受试者PRDM1和GATA2基因表达差异及其鉴别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诊断能力。结果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表达显著低于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H=69.27,P<0.0001;H=37.97,P<0.0001)。PRDM1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7,灵敏度为80.22%,特异度为87.1%。GATA2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1,灵敏度为82.35%,特异度为70.97%。PRDM1和GATA2联合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诊断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100%。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mRNA表达水平是鉴别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者的潜在标志物,有助于活动性结核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潜伏感染 诊断标志物 pr/SET域1 GATA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T和ABEEM方法研究HIV-1 PR活化位点的化学性质
5
作者 丁艳丽 杨忠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0-455,共6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并研究了HIV-1 PR活化位点的硬度、软度、化学势和电负性,分析了酶-水络合物、酶-抑制剂络合物及酶-抑制剂-水络合物的性质.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ABEEM)计算研究了活化位点的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并研究了HIV-1 PR活化位点的硬度、软度、化学势和电负性,分析了酶-水络合物、酶-抑制剂络合物及酶-抑制剂-水络合物的性质.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ABEEM)计算研究了活化位点的电荷分布和Fukui函数值,分析了活化位点的化学性质,本研究也支持HIV-1PR的水解反应应有水分子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理论 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 HIV-1 pr 活化位点 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1共聚物复鞣剂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洪渧 朱清泉 +1 位作者 王照临 蒲德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2年第4期26-31,共6页
以水作溶剂,过氧化物为引发剂,用顺丁烯二酸酐和乙烯基类为单体。合成多元共聚物(PR—1)复鞣剂。PR—1属多官能团聚离子型复鞣剂,试产品经成都、四川、浙江、河南、山东、新疆等地制革厂家应用结果表明,PR—1是制造猪、牛、羊软革产品... 以水作溶剂,过氧化物为引发剂,用顺丁烯二酸酐和乙烯基类为单体。合成多元共聚物(PR—1)复鞣剂。PR—1属多官能团聚离子型复鞣剂,试产品经成都、四川、浙江、河南、山东、新疆等地制革厂家应用结果表明,PR—1是制造猪、牛、羊软革产品的优良复鞣剂。它具有使成革丰满、柔软、增厚明显。粒面细致、毛孔清晰、pH值使用范围宽,对染色影响小等优异性能。复鞣剂主要有天然聚合物及其改性产品和合成聚合物两大类。合成聚合物主要有聚丙烯酸类,聚氨酯类和顺丁稀二酸酐的共聚物。顺丁烯二酸酐与芳烃共聚物由于用芳烃作溶剂,有机过氧化物作引发剂,该产品不仅对环境带来污染而且成本高,使用受到限制。PR—1顺丁烯二酸酐与乙烯基单体共聚物采用水作溶剂,生产过程基本无三废,还具有原料成本低且性能优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复鞣剂 复鞣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Zr原子比对Pr_(x)Zr_(1−x)O_(2−δ)催化氧化脱硝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龚宥精 何人广 +5 位作者 赵光垒 贾丽娟 高冀芸 王访 段开娇 刘天成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6-1006,共11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Pr/Zr原子比的Pr_(x)Zr_(1−x)O_(2−δ)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脱硝。结果表明,催化氧化脱硝效率随Pr原子比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当Pr/Zr原子比为5∶5时,在250°C下,最佳脱硝活性可达94.62%。采用SEM、N_(2)吸...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Pr/Zr原子比的Pr_(x)Zr_(1−x)O_(2−δ)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脱硝。结果表明,催化氧化脱硝效率随Pr原子比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当Pr/Zr原子比为5∶5时,在250°C下,最佳脱硝活性可达94.62%。采用SEM、N_(2)吸附-脱附、XRD、XPS、H_(2)-TPR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最好的催化剂(Pr_(0.5)Zr_(0.5)O_(2−δ))具有“层状”形貌,表面孔隙多,比表面积大,孔体积分别为77.74 m^(2)/g和0.66 cm^(3)/g。此外,随着Pr原子的增加,晶相从c-ZrO_(2)转变为Pr_(2)Zr_(2)O_(7)。XPS和H_(2)-TPR结果表明,表面化学吸附氧和表面Pr^(4+)氧化物增加,Pr原子比的上升有利于产生氧空位(Vӧ),有利于提高催化氧化脱硝效率。FT-IR表征结果表明,Pr_(0.5)Zr_(0.5)O_(2−δ)固溶体具有较高的NO选择性,有利于NO的催化氧化。抗SO_(2)和H_(2)O毒性实验表明,5∶5的Pr/Zr原子比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抗毒性。此外,利用IC分析吸收产物,结果表明,吸收液中的主要产物是NO_(2)^(-)和N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氮氧化物 pr_(x)Zr_(1-x)O_(2-δ) pr/Zr原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凸轮驱动的单自由度PRS型并联机构及其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树军 张艳丽 +1 位作者 吴宇峰 任奇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002-2005,共4页
提出一种用直动从动件空间凸轮驱动的PRS型并联机构,应用一套齿轮传动系统使各分支联动,构成单自由度并联机构。通过设计各分支的运动周期,可使机构在一个很长的公共周期内实现特定的运动。另外,可通过改变分支的相位,实现动平台的随机... 提出一种用直动从动件空间凸轮驱动的PRS型并联机构,应用一套齿轮传动系统使各分支联动,构成单自由度并联机构。通过设计各分支的运动周期,可使机构在一个很长的公共周期内实现特定的运动。另外,可通过改变分支的相位,实现动平台的随机任意空间运动,模拟一种多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模糊控制效果。给出了系统的结构简图及相关参数设计的公式,讨论了设计参数对动平台运动输出的影响,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驱动 单自由度 prS并联机构 长周期 随机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尾丝虫ASP1蛋白佐剂活性区不同标签融合表达与佐剂活性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威 卢会鹏 +4 位作者 张晓凯 李洋洋 张鑫宇 夏晓莉 孙怀昌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50,共7页
为了探明纯化标签对盘尾丝虫活化相关分泌蛋白1(activation-associated secreted protein 1,ASP1)佐剂活性的影响,将其佐剂活性区PR-1编码序列分别与类弹性蛋白多肽(elastin-like polypeptide,ELP)、ELK16自聚肽或His标签进行融合表达,... 为了探明纯化标签对盘尾丝虫活化相关分泌蛋白1(activation-associated secreted protein 1,ASP1)佐剂活性的影响,将其佐剂活性区PR-1编码序列分别与类弹性蛋白多肽(elastin-like polypeptide,ELP)、ELK16自聚肽或His标签进行融合表达,用相变循环、离心洗涤和镍亲和层析进行融合蛋白纯化;将ELP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VP2基因片段进行融合表达,用蛋白酶切除ELP标签后与不同标签融合PR-1免疫小鼠,两次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VP2特异IgG、IgG1和IgG2c滴度,用试剂盒检测免疫小鼠血清的IFN-γ、TNF-α、IL-6、IL-10浓度。结果显示,ELP-PR1、ELK-PR1、His-PR1和ELP-VP2融合蛋白在重组大肠杆菌中均获得正确表达,纯化蛋白纯度大于90%;3种标签融合PR-1均能增强免疫小鼠的抗原特异IgG、IgG1和IgG2应答,并能刺激小鼠产生IFN-γ、TNF-α、IL-6或IL-10细胞因子。在3种PR-1融合蛋白中,ELP-PR1的佐剂活性最强,ELK-PR1与不完全弗氏佐剂相当。本研究探索了不同纯化标签对PR-1免疫佐剂活性的影响,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型亚单位疫苗佐剂研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尾丝虫活化相关分泌蛋白1 pr-1佐剂活性区 融合标签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后T_1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10
作者 李南林 张震 王岭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T1期(肿瘤直径<2cm)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绝经前后在肿瘤大小、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率和数目。方法:常规病理检验以及应用免疫组化、HE法分别测定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者的ER、PR。结果:两组患者在肿...    目的:分析T1期(肿瘤直径<2cm)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绝经前后在肿瘤大小、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率和数目。方法:常规病理检验以及应用免疫组化、HE法分别测定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者的ER、PR。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上无明显差异,但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浸润导管癌的百分比为 84. 7%,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浸润导管癌百分比为 62. 2%,经χ2 检验,P<0. 01。两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39. 3%和 25. 5%,经χ2 检验,P<0. 01。两组ER和PR阳性伴淋巴结转移的比例经χ2 检验,P<0. 0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在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率及数目、ER、PR阳性伴淋巴结转移上有显著性差异。对于T1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均应行癌肿切除伴Ⅰ、Ⅱ级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Li^+,Na^+,K^+,Ca^(2+),Ba^(2+)掺杂Lu_2O_3:Pr^(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庹娟 王林香 +1 位作者 叶颖 赵海琴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7-314,共8页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u_2O_3∶x Pr^(3+)与Lu_2O_3∶0.1%Pr^(3+),y M(M=Li^+,Na^+,K^+,Ca^(2+),Ba^(2+))荧光粉。用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量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发光衰减曲线,分析了金属离子Li^+、Na^+、K^+、Ca^(2+)、Ba^(2+)掺杂对...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u_2O_3∶x Pr^(3+)与Lu_2O_3∶0.1%Pr^(3+),y M(M=Li^+,Na^+,K^+,Ca^(2+),Ba^(2+))荧光粉。用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量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发光衰减曲线,分析了金属离子Li^+、Na^+、K^+、Ca^(2+)、Ba^(2+)掺杂对Lu_2O_3∶Pr^(3+)样品发光强度及荧光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掺杂金属离子后的样品仍为纯Lu_2O_3立方晶相结构;与Lu_2O_3∶0.1%Pr^3样品在632 nm处的发光强度比较,分别掺杂12%的Li^+、8%的Na^+、8%的K^+获得样品的发光强度提高了7.32,4.11,2.55倍,掺杂了Ca^(2+)和Ba^(2+)的样品发光强度均减弱;与Lu_2O_3∶0.1%Pr^(3+)样品荧光寿命比较,掺杂Li^+、Na^+、K^+、Ca^(2+)、Ba^(2+)获得的样品~1D_2能级荧光寿命均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金属离子掺杂Lu2O3∶pr3+ 发光强度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箭一号分离系统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浩亮 王英诚 +1 位作者 张延瑞 薛子旺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针对力箭一号(PR-1)一二级分离时刻结构壳段不憋压失效,二级姿态可控,火箭滑行阶段零过载条件下,整流罩无过载分离以及三四级分离不因火工品而产生多余物的需求,进行分离系统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一二级分离采用被动排焰热分离,三四级... 针对力箭一号(PR-1)一二级分离时刻结构壳段不憋压失效,二级姿态可控,火箭滑行阶段零过载条件下,整流罩无过载分离以及三四级分离不因火工品而产生多余物的需求,进行分离系统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一二级分离采用被动排焰热分离,三四级分离采用非火工分离冲量装置,整流罩基于能量法设计零过载下旋转分离。通过大型地面和飞行试验,验证了PR-1采用的3种新型分离设计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箭一号 被动排焰热分离 非火工分离 整流罩零过载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磐石散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大鼠着床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音吟 谈勇 周惠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24-2426,I0005,共4页
目的:探讨泰山磐石散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大鼠着床的可能机制。方法:取85日龄正常大鼠、克罗米芬(CC)促排卵的PCOS模型大鼠分别与雄鼠合笼,选取妊娠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妊娠组)20只;B组(PCOS促排卵组)12只;C组(PCOS促排... 目的:探讨泰山磐石散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大鼠着床的可能机制。方法:取85日龄正常大鼠、克罗米芬(CC)促排卵的PCOS模型大鼠分别与雄鼠合笼,选取妊娠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妊娠组)20只;B组(PCOS促排卵组)12只;C组(PCOS促排卵+泰山磐石散组)12只。妊娠d5 ELISA测定E2、P;免疫组化测定子宫内膜PR、ICAM-1水平。妊娠d8取双侧子宫计算胚泡数量。结果:胚泡着床率A组>C组>B组;胚泡着床数3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种植窗期E2在B组、C组高于A组,P在A组、C组高于B组,E2/P3组组间差异显著(均P<0.01);PR表达A组高于B组,ICAM-1表达A组、C组高于B组(均P<0.05);PR表达与E2、P、E2/P均无相关性(P>0.05);ICAM-1与P呈正相关,与E2/P呈负相关(P<0.01)。结论:PCOS促排卵大鼠低着床率可能与种植窗期E2、P及其比例失衡,子宫内膜PR、ICAM-1低表达有关。泰山磐石散可能通过调整种植窗期P、E2/P水平,上调子宫内膜PR、ICAM-1表达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早期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磐石散 多囊卵巢综合征 着床 孕激素受体 细胞间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鸡Ⅱ型胶原对关节炎大鼠的免疫治疗作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卢延旭 陈敏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 :考察口服小剂量可溶性鸡Ⅱ型胶原(SCCⅡ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检测脾细胞、肠系膜淋巴结细胞 (MLNCs)和肠派伊尔结细胞 (PPCs)的ConA增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 (PMΦ)和滑膜细胞 (SMCs)产生IL 1和TNFα水... 目的 :考察口服小剂量可溶性鸡Ⅱ型胶原(SCCⅡ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检测脾细胞、肠系膜淋巴结细胞 (MLNCs)和肠派伊尔结细胞 (PPCs)的ConA增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 (PMΦ)和滑膜细胞 (SMCs)产生IL 1和TNFα水平 ,结合观察踝关节继发炎症、胸腺指数等指标变化。结果 :SCCⅡ (0 .0 3、0 .30和 3.0 0mg·kg- 1·d- 1,ig)治疗 (d 1 2~1 8) ,能提升患鼠脾细胞低下的ConA增殖反应 ,进一步抑制MLNCs和PPCs低下的ConA增殖反应 ,显著抑制PMΦ和SMCs产生IL 1和TNFα,明显减轻大鼠AA的炎症反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鸡Ⅱ型胶原 口服免疫耐受 佐剂性关节炎 免疫疗法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胸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冷暴露对肥胖大鼠模型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郜琨 杨历新 +1 位作者 王叶 许海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74-1279,共6页
目的探究低氧/冷暴露对肥胖大鼠模型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喂食构建肥胖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体脂的变化,利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脂肪组织细胞形态变化并比较... 目的探究低氧/冷暴露对肥胖大鼠模型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喂食构建肥胖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体脂的变化,利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脂肪组织细胞形态变化并比较脂肪细胞面积,利用免疫荧光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2(PPAR-γ2)、PR结构域结合因子16(PRDM16)和解偶联蛋白1(UCP-1)基因的表达及UC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大鼠体质量、体脂均降低,且低温低氧组大鼠体质量、体脂低于低氧组、低温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大鼠脂肪细胞面积减小,且低温低氧组大鼠脂肪细胞面积低于低氧组、低温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PPAR-γ2、PRDM16、UCP-1基因表达均升高(F=378.495、102.061、322.443,P<0.05),肾周白色脂肪组织PPAR-γ2基因表达均降低(F=4.555,P<0.05),PRDM16、UCP-1基因表达均升高(F=24.387、163.660,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低温低氧组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与肾周白色脂肪组织UCP-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低温低氧组相比,低氧组、低温组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与肾周白色脂肪组织UCP-1蛋白表达均更低(P<0.05)。结论低氧/冷暴露可通过调控脂肪内PPAR-γ2、PRDM16通路使UCP-1高表达,诱导白色脂肪棕色化并影响大鼠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冷暴露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2 pr结构域结合因子 解偶联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科学研究方法改进的基本方向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来平 刘君钦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前,我国软科学研究的突出问题是:方法缺席;方法浮浅;方法落后。因此,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软科学研究水平,今后一个时期,软科学界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软科学的研究方法:搞好课题组的知识结构搭配;鼓励定量研究;普及系统科学方法... 目前,我国软科学研究的突出问题是:方法缺席;方法浮浅;方法落后。因此,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软科学研究水平,今后一个时期,软科学界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软科学的研究方法:搞好课题组的知识结构搭配;鼓励定量研究;普及系统科学方法;推广计算机仿真方法;支持科学方法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远景研究 系统科学方法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浊合剂通过调节TLR4/IκBα/NF-κB信号通路影响肥胖大鼠糖脂代谢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琼 江丹娜 +2 位作者 钟钊 周开 龚文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7-635,共9页
目的:探究降浊合剂影响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的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降浊合剂组,每组各10只,其中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对照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降浊合剂组在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给... 目的:探究降浊合剂影响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的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降浊合剂组,每组各10只,其中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对照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降浊合剂组在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给予50 g/kg降浊合剂浓缩液灌胃。各组干预8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白色、棕色脂肪中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解偶联蛋白1(UCP1)信使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白色、棕色脂肪中PRDM16以及各组大鼠白色脂肪中Toll样受体4(TLR4)、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α)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白色、棕色脂肪中U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白色脂肪质量(P<0.01)、白色脂肪系数(P<0.05)和Lee’s系数(P<0.01)均显著升高;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含量均升高,其中三酰甘油含量升高明显(P<0.05);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PRDM16、UCP1的信使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降浊合剂组的白色脂肪质量、白色脂肪系数和Lee’s系数均明显降低(均P<0.01);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三酰甘油含量明显降低(P<0.01);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中PRDM16、UCP1的信使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升。此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白色脂肪中TLR4、磷酸化IκBα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降浊合剂组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对于模型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降浊合剂可以通过调节SD大鼠体内TLR4/IκBα/NF-κB信号通路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体脂增加、生化指标异常表达及促进关键转录因子UCP1和PRDM16在白色、棕色脂肪中的表达,进而抑制肥胖大鼠的体脂形成,降低体重,缓解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浊合剂 肥胖 脂代谢 糖代谢 pr结构域蛋白16 解偶联蛋白1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托那韦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18
作者 王琰 夏玉明 +4 位作者 朱仁弟 欧阳紫微 程远志 周仁鹏 胡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5年第9期1193-1199,共7页
目的:评价健康成年受试者交叉给予受试制剂利托那韦片和参比制剂利托那韦片(商品名:Norvir®),在空腹和餐后状态时口服利托那韦两种制剂后的生物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设计生... 目的:评价健康成年受试者交叉给予受试制剂利托那韦片和参比制剂利托那韦片(商品名:Norvir®),在空腹和餐后状态时口服利托那韦两种制剂后的生物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设计生物等效性试验研究方案。不同给药条件组各入组健康男性和女性36例,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利托那韦的药物浓度。药动学参数采用非房室模型用PhoenixWinNonlin8.1软件统计分析血浆中利托那韦药动学参数。结果:空腹组口服受试试剂和参比试剂的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为(792.010±369.282)ng/mL和(856.939±394.427)ng/mL,AUC_(0-t)为(6463.043±2876.849)ng·mL^(-1)·h和(6907.690±3046.132)ng·mL^(-1)·h,AUC_(0-∞)为(6603.617±2916.352)ng·mL^(-1)·h和(7051.614±3093.047)ng·mL^(-1)·h;高脂餐后口服受试试剂和参比试剂的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为(574.380±289.566)ng/mL和(615.796±297.382)ng/mL,AUC_(0-t)为(5084.796±2435.557)ng·m L^(-1)·h和(5414.167±2416.952)ng·mL^(-1)·h,AUC_(0-∞)为(5219.144±2487.793)ng·mL^(-1)·h和(5551.060±2490.604)ng·mL^(-1)·h;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受试试剂和参比试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比值(受试制剂/参比制剂)的90%置信区间均位于统计学中的等效范围。结论:两种制剂-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两种给药条件:空腹及高脂餐后,均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托那韦片 生物等效性 药代动力学 HIV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