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QQ依赖性呕吐毒素脱氢酶的鉴定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洋 赵冬蕾 +2 位作者 王楠希 杨永坛 郭宝元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79-187,共9页
谷物及其制品中呕吐毒素(DON)的污染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利用生物酶将真菌毒素转化为低毒产物的生物脱毒技术是一种环保且高效的脱毒方法。本研究基于同源比对方法,从呕吐毒素脱毒菌株德沃斯氏菌Devosia sp.FJ2-5-3的基因组中挖... 谷物及其制品中呕吐毒素(DON)的污染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利用生物酶将真菌毒素转化为低毒产物的生物脱毒技术是一种环保且高效的脱毒方法。本研究基于同源比对方法,从呕吐毒素脱毒菌株德沃斯氏菌Devosia sp.FJ2-5-3的基因组中挖掘鉴定了1个呕吐毒素(DON)脱毒酶编码基因adh2,对该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进一步对其编码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dh2基因长度1770 bp,其编码的ADH2酶原由589个氨基酸组成,N端前1~24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属于Ⅰ型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依赖性醇脱氢酶。该酶最适反应pH=9,最适反应温度为35℃,在65℃孵育4 h后仍保留50%以上的酶活,显示了较好的热稳定性;另外,Ca^(2+)是其必须辅因子,而1%的乙醇和异丙醇均对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ADH2对DON的Km和Kcat值分别为(708.00±47.01)μg/mL和(3.37±0.11)S^(-1),该研究结果可为PQQ依赖性呕吐毒素脱氢酶后续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毒素 生物 pqq依赖性醇脱氢酶 学性质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诱导物对白地霉中高级醇脱氢酶的影响
2
作者 朱静 杨晓聪 +4 位作者 陈亚蓝 刘海波 陈龙 郑雪珂 师俊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41,共14页
化学或物理因子作为诱导物,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菌体基因转录表达。为探索高级醇底物对白地霉的诱导效果,以分离自土壤的白地霉S12为对象,采用五种高级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己醇和异戊醇)作为诱导物,研究不同高级醇的诱导剂量... 化学或物理因子作为诱导物,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菌体基因转录表达。为探索高级醇底物对白地霉的诱导效果,以分离自土壤的白地霉S12为对象,采用五种高级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己醇和异戊醇)作为诱导物,研究不同高级醇的诱导剂量、诱导时间对菌体S12降解不同高级醇活性及脱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己醇和异丁醇分别作为诱导剂时,胞内酶活力较高。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和正己醇作为诱导剂时,最适诱导时间均为6 h;而以异戊醇为诱导剂时,最佳诱导时间为12 h。以正丙醇和正己醇为诱导剂时,最适的诱导浓度为1.5 g/L;以正丁醇、异丁醇和异戊醇为诱导剂时,最适诱导浓度分别为1.0、0.5和2.5 g/L。NativePAGE电泳结果表明,以五种高级醇为诱导剂均能使菌体合成分子量为223 kDa左右的脱氢酶。其中,以正己醇为诱导剂时所得菌体同时降解多种高级醇的能力最强,其降解产物均为其相应的酸类和酯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高级 诱导物 活性 诱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中高级醇形成关键酶丙酮酸脱羧酶和醇脱氢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罗玉桥 吴正云 +2 位作者 刘恒宇 张文学 五味胜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6-43,共8页
高级醇是酒的呈香呈味组分和健康风险因子。高级醇的控制是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与高级醇形成特异性关键酶有关的研究报道很少。该文对异戊醇、异丁醇和正丙醇3种主要高级醇生成途径中涉及的两类关键酶-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 高级醇是酒的呈香呈味组分和健康风险因子。高级醇的控制是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与高级醇形成特异性关键酶有关的研究报道很少。该文对异戊醇、异丁醇和正丙醇3种主要高级醇生成途径中涉及的两类关键酶-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e decarboxylases,PDCs)和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s,ADHs)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从底物、微生物来源、酶基因的表达、酶活力4个方面以关键酶的角度讨论了酿酒中高级醇的控制。结果显示,UniProt数据库中的PDCs和ADHs序列均来自真菌,以酵母菌属为主。不同微生物PDCs的理论等电点为5.51~5.80,ADHs的理论等电点为5.76~6.60。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PDCs和ADHs均为胞内酶。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减少酿酒中高级醇生成作用的中药材茯苓、黄芪、人参、甘草、白术和桑叶中的多数组分与PDCs和ADHs有较低的结合能。该研究可为酿酒中高级醇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 高级 丙酮酸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中依赖于NAD^+的山梨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靳静晨 汪云 +2 位作者 卜媚 陈少菜 刘宗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1-183,共3页
以珊西烟(Nicotiana tabacum L.cv Xanthi NN)为材料,通过RT-PCR,首次克隆了烟草中山梨醇脱氢酶基因(NAD+-SDH),该基因全长1119bp,编码372个氨基酸残基,其氨基酸序列与番茄和葡萄的山梨醇脱氢酶同源性分别为92%和87%。
关键词 山梨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萃取醇脱氢酶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柳畅先 王永美 孙小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9-221,共3页
本文报道了用反胶束体系萃取醇脱氢酶(ADH)的研究结果。在此萃取体系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辛烷和己醇作为溶剂及助溶剂。考察了振荡时间、水相pH值和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及助溶剂浓度等因素对醇脱氢酶萃取... 本文报道了用反胶束体系萃取醇脱氢酶(ADH)的研究结果。在此萃取体系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辛烷和己醇作为溶剂及助溶剂。考察了振荡时间、水相pH值和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及助溶剂浓度等因素对醇脱氢酶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柬体系 萃取 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海藻酸钙凝胶固定化酵母醇脱氢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桂银 杨栋梁 +3 位作者 蒋玉仁 丁萍 黄可龙 李元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0-1516,共7页
对用海藻酸钙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酵母醇脱氢酶催化苯乙酮酸合成(R)-扁桃酸的过程进行研究,比较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游离酶在70℃时酶蛋白变性失去活力,而固定化酶在65℃保温1h的... 对用海藻酸钙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酵母醇脱氢酶催化苯乙酮酸合成(R)-扁桃酸的过程进行研究,比较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游离酶在70℃时酶蛋白变性失去活力,而固定化酶在65℃保温1h的能保持64%的酶活力,在70℃时酶活力仍可保留48.6%;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由30℃升至40℃,最适反应pH值由6.8下降为5.8;固定化酶保留了62.72%的游离酶活性,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分别为37.33mmol/L和358.42nmol/min。该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固定化 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酵母细胞中分离纯化醇脱氢酶 被引量:8
7
作者 柳畅先 吴士筠 胡卫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3-244,共2页
I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ocedure for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lcohol dehydrogenase from yeast cell. The crude extract was treated by saturated ammonium sulfate,further purified by Sephadex G-100 colum... I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ocedure for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lcohol dehydrogenase from yeast cell. The crude extract was treated by saturated ammonium sulfate,further purified by Sephadex G-100 column and DEAE-cellulose ion exchange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recovery Was 2.5%,and purification-flod reached 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 分离 纯化 食品添加剂 生长 细胞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基因转化水稻(Oryza sativa L.)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慧中 卢德赵 +2 位作者 颜美仙 钱前 黄大年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1-445,共5页
以水稻品种秀水 1 1的幼胚为外植体 ,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MS+2 ,4- D 2 mg/L作培养基 ,愈伤组织诱导率达 1 0 0 % ,愈伤组织在 MS+6- BA2 mg/L+NAA 0 .1 mg/L的培养基上 ,分化频率高达 75.3% ;在... 以水稻品种秀水 1 1的幼胚为外植体 ,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MS+2 ,4- D 2 mg/L作培养基 ,愈伤组织诱导率达 1 0 0 % ,愈伤组织在 MS+6- BA2 mg/L+NAA 0 .1 mg/L的培养基上 ,分化频率高达 75.3% ;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枪转化技术 ,将外源的 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基因 (gut D)导入水稻基因组 ,转基因植株表现出对 Na Cl较强的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水梨 水稻 组织培养 基因枪转化 转基因植株 耐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醋酸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乙醇脱氢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霁红 李明泽 +3 位作者 曾朝珍 康三江 张海燕 张永茂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为满足苹果醋液态深层发酵的需要,从果渣、泥土中选育出生长良好、遗传稳定的较优醋酸菌株,实现高效率、高产量的苹果醋中试生产。经初筛、复筛、产酸试验、遗传稳定性试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优选菌株Y010鉴定为巴... 为满足苹果醋液态深层发酵的需要,从果渣、泥土中选育出生长良好、遗传稳定的较优醋酸菌株,实现高效率、高产量的苹果醋中试生产。经初筛、复筛、产酸试验、遗传稳定性试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优选菌株Y010鉴定为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进一步研究该菌株在苹果醋发酵过程中乙醇脱氢酶(ADH)活性与产酸量、产酸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菌株在醋酸发酵48 h时酶活较高,达到4.62 U/m L,产酸速率最大达到0.51 g/(L·h),发酵120 h总酸含量最高达到53.12 g/L,其ADH酶活与产酸速率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菌属 筛选 16S RDNA 产酸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中一种新的“濒亡标志物”(醇脱氢酶同工酶)的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宓庆梅 于嘉屏 王爱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 鉴定血清乳酸脱氢酶 (LD)同工酶检测中出现的第 6条带“LD6”的蛋白质性质。方法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提纯“LD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LD6”相对分子质量 ,免疫转移印迹法鉴定人血清中“LD6”抗原性。结果 测定人血... 目的 鉴定血清乳酸脱氢酶 (LD)同工酶检测中出现的第 6条带“LD6”的蛋白质性质。方法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提纯“LD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LD6”相对分子质量 ,免疫转移印迹法鉴定人血清中“LD6”抗原性。结果 测定人血清LD同工酶时出现的第 6条带“LD6”为醇脱氢酶 (alcoholdehydrogenase ,AD)同工酶 ,相对分子质量为 80 0 0 0 ,用western免疫固定转印法鉴定核实。正常人肝组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提纯“LD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表明肝组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的“LD6”与血清“LD6”为同一物质。 1 0 0例患者有 37例血清含有AD ,其中 34例AD活性≥LD总活性7.9% ,病人 1周内死亡 ,死亡率达 91 .9%。结论 正常人血清内不易检测出AD活性 ,而正常肝组织内有强的AD Ⅱ活性。当肝脏受到严重损害时 ,AD从肝细胞内逸出 ,释放入血 ,导致血清AD活性明显升高。血清中AD活性上升可能是一种新的“濒亡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亡标志物 血液 同工 乳酸同工 电泳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果实中肉桂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书田 赵梅 +2 位作者 张彪 Khanizadeh Shahrokh 张绍铃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5,共6页
肉桂醇脱氢酶(CAD)是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本研究分别提取了"砀山酥梨"及"幸水"梨果肉总RNA,并通过RT-PCR、克隆和测序,成功获得了2个CAD的大小为689bp的cDNA片段,并分别命名为PB-CAD(登录号:FJ4781... 肉桂醇脱氢酶(CAD)是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本研究分别提取了"砀山酥梨"及"幸水"梨果肉总RNA,并通过RT-PCR、克隆和测序,成功获得了2个CAD的大小为689bp的cDNA片段,并分别命名为PB-CAD(登录号:FJ478151)和PP-CAD(登录号:FJ478152)。在核苷酸水平上,这两个基因片段只有4个碱基的差异,编码相似性达99.6%的两个氨基酸序列,该序列由229个残基组成。通过蛋白质序列比较,发现梨果实CAD与许多植物中CAD氨基酸序列极为相似,与苹果Malus domestica(AAC06319)、梅Prunus mume(BAE48658)、枇杷Eriobotryajaponica(ABV44810)和葡萄Vitis vinifera(CAO21890)的相似性分别达到97.8%、95%、92.6%和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己醇-辛烷体系分离纯化醇脱氢酶的反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庹浔 陈樱一 柳畅先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5-677,共3页
本文报道了用反胶束体系萃取醇脱氢酶(ADH)的研究结果。在此萃取体系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辛烷和己醇作为溶剂和助溶剂。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及助溶剂浓度,水相pH值对ADH萃取的影响。详细讨论了离子强度、异丙... 本文报道了用反胶束体系萃取醇脱氢酶(ADH)的研究结果。在此萃取体系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辛烷和己醇作为溶剂和助溶剂。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及助溶剂浓度,水相pH值对ADH萃取的影响。详细讨论了离子强度、异丙醇浓度和振荡时间对ADH反萃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向萃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反胶束 反向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固定化醇脱氢酶的制备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庹浔 何秋蔚 柳畅先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20-722,共3页
报道了醇脱氢酶(ADH)的固定化和酶学性质研究。以壳聚糖作为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固定化ADH的最适条件为:以6%戊二醛将壳聚糖交联2 h,与ADH反应2.5 h。对游离和固定化ADH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pH均为8.2,最适温度分别为3... 报道了醇脱氢酶(ADH)的固定化和酶学性质研究。以壳聚糖作为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固定化ADH的最适条件为:以6%戊二醛将壳聚糖交联2 h,与ADH反应2.5 h。对游离和固定化ADH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pH均为8.2,最适温度分别为37℃和40℃,对乙醇的表观米氏常数Km分别为33.9 mmol/L和46.2 mmol/L。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固定化 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转染小干扰RNA质粒联合抑制HeLa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转酮醇酶样基因-1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德太 杨文 +2 位作者 涂启明 张科 胡丽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及转酮醇酶样基因-1(transketolase like-1,TKTL-1)是肿瘤细胞磷酸戊糖代谢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的2个重要关键调节酶。拟通过共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 目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及转酮醇酶样基因-1(transketolase like-1,TKTL-1)是肿瘤细胞磷酸戊糖代谢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的2个重要关键调节酶。拟通过共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表达载体同时沉默人宫颈癌Hela G6PD及TKTL-1后,观察其对G6PD和TKTL1的联合抑制作用,旨在探讨共转染siRNA表达载体联合抑制PPP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分别构建靶向G6PD和TKTL1基因siRNA干扰质粒载体,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siRNA干扰质粒载体构建成功后,单独或共转染HeLa细胞株,RT-PCR检测G6PD、TKTL1 mRNA表达并结合G6PD、转酮醇酶(transketolase,TKT)活性测定判断并比较共转染联合抑制Hela细胞G6PD、TKTL1表达的效果。结果共转染靶向G6PD和TKTL1基因的siRNA干扰载体能显著下调G6PD和TKTL1基因表达水平[(0.96±0.05)vs(0.47±0.04),(0.98±0.05)vs(0.41±0.04),P<0.01]。同时,2个酶的活性也显著下降(99.2%vs34.5%和99.8%vs 40.1%,P<0.01)。共转染抑制G6PD基因mRNA表达较单独转染靶向G6PD基因的siRNA干扰载体的效果有显著下降[(0.47±0.04)vs(0.31±0.04),P<0.01)]。结论共转染siRNA干扰载体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PPP代谢通路进行联合抑制是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转酮样基因-1 葡萄糖-6-磷酸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脱氢酶在反胶束溶液中的催化动力学性质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进星 柳畅先 孙小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1-984,共4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辛烷-己醇反胶束体系对醇脱氢酶(ADH)进行固定化,考察了含水量、酶液pH值、CTAB和己醇浓度对ADH固定化的影响。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催化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pH值分别为8.2和8.8,最适温度...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辛烷-己醇反胶束体系对醇脱氢酶(ADH)进行固定化,考察了含水量、酶液pH值、CTAB和己醇浓度对ADH固定化的影响。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催化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pH值分别为8.2和8.8,最适温度分别是31和20℃,对乙醇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12和7.4 mmol/L。在30℃时,游离酶存放150 min后失活90%,固定化酶失活50%,表明反胶束固定化ADH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固定化 催化动力学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中逆胶束增溶醇脱氢酶的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建和 周洁 +2 位作者 朱洁 刘洪来 胡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36-341,共6页
考察了酵母醇脱氢酶在“水/气溶胶OT/有机溶剂”逆胶束系统中催化脂肪醇氧化反应的条件、性能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构成逆胶束连续相的各种有机溶剂中,疏水性越强则酶的活力越高,以异辛烷为最佳。逆胶束中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在2... 考察了酵母醇脱氢酶在“水/气溶胶OT/有机溶剂”逆胶束系统中催化脂肪醇氧化反应的条件、性能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构成逆胶束连续相的各种有机溶剂中,疏水性越强则酶的活力越高,以异辛烷为最佳。逆胶束中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在25℃左右;活化能约为52kJ/mol,比水相系统略低。逆胶束酶的活力随着系统的含水量R增加而升高,但应控制R<50,以不出现相变混浊为限。酶活力与pH的关系与底物醇的浓度有关,仅在浓度很低([s]<Km)时才呈现极值位于pH8.2的钟形曲线,一般在浓度较高时酶活力随pH增大而单调上升。酶在逆胶束中的底物特异性不同于普通的水相系统;正丁醇为最适底物,其表观米氏常数为3.30mmol/L,低于水溶液中的4.34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胶束 有机溶剂 催化性能 增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与醇脱氢酶相互作用的光谱学和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庹浔 刘明浩 +3 位作者 胡满根 杨淑玲 吕小兰 胡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64-1069,共6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利用光谱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秋水仙碱(Col)与醇脱氢酶(ADH)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荧光光谱实验证明秋水仙碱能够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ADH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ADH的酶活力并引起ADH荧光的...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利用光谱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秋水仙碱(Col)与醇脱氢酶(ADH)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荧光光谱实验证明秋水仙碱能够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ADH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ADH的酶活力并引起ADH荧光的静态淬灭;不同温度条件下,Hill系数nH均约等于1,表明秋水仙碱对后继配体没有协同作用;同步荧光和红外光谱实验表明秋水仙碱对ADH的构象没有影响。紫外光谱和分子对接研究表明Col与乙醇类似,都是通过O上的孤对电子与ADH活性中心的Zn离子结合并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相互作用 光谱法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乙醇杆菌中醇脱氢酶E的功能与调控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惠 毛忠贵 +1 位作者 武国干 邵蔚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87,共4页
对嗜热乙醇杆菌中的醇脱氢酶E(alcohol dehydrogenase E,AdhE)进行了克隆、表达和鉴定,证明先前报道的醛脱氢酶其实是AdhE。对AdhE在乙醇代谢中的功能与调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测定AdhE的酶学性质、AdhE在嗜热乙醇杆菌的不同生长时期... 对嗜热乙醇杆菌中的醇脱氢酶E(alcohol dehydrogenase E,AdhE)进行了克隆、表达和鉴定,证明先前报道的醛脱氢酶其实是AdhE。对AdhE在乙醇代谢中的功能与调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测定AdhE的酶学性质、AdhE在嗜热乙醇杆菌的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情况以及AdhE高表达时嗜热乙醇杆菌产乙醇/乙酸的比率变化,证明了AdhE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使乙醇产生。分析了嗜热乙醇杆菌在山梨糖(强还原性碳源)、葡萄糖(氧化还原性居中的碳源)和葡糖醛酸(强氧化性碳源)诱导培养下的AdhE表达量,证明氧化还原力是AdhE的表达调控信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乙杆菌 E 功能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大实蝇滞育蛹海藻糖酶和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志雄 袁江江 +2 位作者 李世香 梁玲 李传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4-148,共5页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是我国西南和华中地区柑橘的主要害虫,以滞育蛹在土壤中越冬。为探讨温度对柑橘大实蝇滞育蛹生理状态的影响,本文测定了12、16、20℃和24℃下柑橘大实蝇滞育蛹海藻糖酶和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是我国西南和华中地区柑橘的主要害虫,以滞育蛹在土壤中越冬。为探讨温度对柑橘大实蝇滞育蛹生理状态的影响,本文测定了12、16、20℃和24℃下柑橘大实蝇滞育蛹海藻糖酶和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温(12℃)下,海藻糖酶活性逐渐上升,高温(24℃)下,海藻糖酶活性逐渐下降;不同温度下山梨醇脱氢酶活性变化不尽相同,在起始阶段(10 d时),柑橘大实蝇滞育蛹山梨醇脱氢酶活性普遍较强,随滞育时间的延长,酶活性出现不同的变化,12℃和20℃下,山梨醇脱氢酶活性呈现“U”形变化趋势,16℃下酶活性逐渐减弱,24℃下酶活性先升后降。16℃下,两种酶活性基本低于同时期其他温度处理。交互作用分析显示,温度和化蛹后天数的交互作用对滞育蛹海藻糖酶和山梨醇脱氢酶活性存在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自身生理状态应对不同越冬温度的反应不同,说明越冬温度与柑橘大实蝇滞育期生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温度调控柑橘大实蝇滞育期代谢生理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滞育 越冬温度 海藻糖 山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丹 李晓毓 +1 位作者 陈建 赵德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4期283-287,共5页
以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4、5月份新长成的杜仲幼嫩叶片为材料,在克隆一段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基因的基础上,以杜仲cDNA为模板,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 以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4、5月份新长成的杜仲幼嫩叶片为材料,在克隆一段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基因的基础上,以杜仲cDNA为模板,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了5’端828 bp和3’端798 bp cDNA序列,经5’RACE产物和3’RACE产物序列拼接,获得全长为1243bp的杜仲CAD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编码243个氨基酸,命名为EuCAD(GenBank登录号:DQ142643)。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cDNA序列与苹果树、桉树、红橡树中的CAD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为81%,预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苹果树、桉树、红橡树的同源性分别为73%、70%和70%,因此认为是杜仲肉桂醇脱氢酶基因。该基因为首次从杜仲中克隆,为探索木质素的合成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肉桂 CDNA末端快速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