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随中子管Penning源诊断及仿真研究
1
作者 叶龙建 董攀 +3 位作者 李杰 张东东 陈宇航 胡志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73,共8页
Penning离子源因为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伴随中子管中。基于实验室所用的潘宁(Penning)离子源,分析其电离时的伏-安特性;通过CCD相机拍摄观察离子源内部等离子体分布情况;采用光谱法诊断氢等离子体中电子的密度... Penning离子源因为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伴随中子管中。基于实验室所用的潘宁(Penning)离子源,分析其电离时的伏-安特性;通过CCD相机拍摄观察离子源内部等离子体分布情况;采用光谱法诊断氢等离子体中电子的密度和温度。基于实验测试用的Penning离子源结构,建立H2分子碰撞电离的全局模型,分析离子源的工作参数与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与离子源的运行压强、磁场和功率密切相关;电子密度随功率增加逐渐增加、随磁场强度和压强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因此需将磁场强度控制在0.03~0.05 T,压强控制在(0.2~2)×10^(-2)Pa之间;电子温度随功率增加逐渐增加、随压强增加逐渐减小。通过模型可知,在Penning离子源的工作区间内,电子平均温度小于10 eV,电子密度数量级为10^(10) 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离子源 离子诊断 氢等离子体 数值分析 全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隔性复合PEN/PET饮料包装瓶的制备及阻隔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梓绮 李雪 +1 位作者 尹昊 任迪峰 《饮料工业》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PET瓶是当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饮料包装瓶之一,但随着消费者对饮料品质要求的提升,对饮料包装瓶的气体阻隔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进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的阻隔性,本实验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EN/PET复合材料,在确定共混... PET瓶是当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饮料包装瓶之一,但随着消费者对饮料品质要求的提升,对饮料包装瓶的气体阻隔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进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的阻隔性,本实验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EN/PET复合材料,在确定共混材料的最佳配比后,加工制得复合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ET)饮料包装瓶,并通过测定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透过量,以及紫外阻隔性能、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对其进行阻隔性能分析。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确定PEN30%wt、PET70%wt为最佳配比。制得的复合PEN/PET饮料包装瓶与普通PET瓶相比,氧气阻隔性增加3.48倍,二氧化碳阻隔性增加7.36倍,水蒸气阻隔性增加2.25倍,除此之外,其紫外线阻隔性等性能也有显著提高。在常温下贮藏70d后,复合PEN/PET瓶对饮料的保存效果明显优于纯PET瓶。复合PEN/PET饮料包装瓶改进了纯PET瓶的阻隔性较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pen 高阻隔性 熔融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纤维帘线浸胶过程中聚集态结构演变和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许惠莹 曹清平 +5 位作者 张耀盾 周群望 甘锋 张扬帆 易宁波 田立勇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67-72,共6页
探讨PEN纤维帘线浸胶过程中聚集态结构演变和力学性能。通过对浸胶整理过程中的干燥一区、拉伸区、干燥二区和定形区这4个区域的样品进行研究,分析了PEN纤维帘线在浸胶后整理过程中聚集态结构、热性能、取向参数、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 探讨PEN纤维帘线浸胶过程中聚集态结构演变和力学性能。通过对浸胶整理过程中的干燥一区、拉伸区、干燥二区和定形区这4个区域的样品进行研究,分析了PEN纤维帘线在浸胶后整理过程中聚集态结构、热性能、取向参数、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PEN纤维帘线在浸胶过程中结晶度由67.85%逐渐增加到69.45%;晶面的晶粒尺寸均略微增大;DSC熔融峰逐渐尖锐,结晶度增加,表明分子链聚集态结构趋于稳定和完善。PEN纤维帘线在热定形处理时纤维非晶区大分子链的取向度无明显下降,帘线的热收缩降为1.50%,有利于提高纤维帘线的热稳定性。动态和静态力学性能表明,PEN纤维帘线的断裂强度和模量未出现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帘线 浸胶后整理 聚集态结构 热力学性能 演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EN扩链反应共混的研究 Ⅰ.共混条件对酯交换及链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海华 马敬红 +2 位作者 李文刚 梁伯润 余亦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48,共5页
用 1H- NMR方法对 PET/ PEN在少量扩链剂存在下的反应性共混条件对酯交换反应及序列结构的影响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时间、温度对酯交换反应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提高酯交换程度增加 ,而导致共聚酯的数均序列... 用 1H- NMR方法对 PET/ PEN在少量扩链剂存在下的反应性共混条件对酯交换反应及序列结构的影响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时间、温度对酯交换反应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提高酯交换程度增加 ,而导致共聚酯的数均序列长度变短。共混物的组成及少量扩链剂的存在 ,在某些条件下对酯交换反应及序列结构也显现出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pen 扩链反应 共混 研究 酯交换 链结构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酯 扩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EN/DBS共混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桂娟 徐晓多 +3 位作者 徐雪丽 于宝洁 李祎 周恩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3-1177,共5页
采用DSC方法,用修正的Avrami,Ozawa,Ziabicki宏观动力学模型描述PET/PEN/DBS[PF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DBS:1,3:2,4-二(亚苄基)-D山梨醇]共混物的非等温熔融结晶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修正... 采用DSC方法,用修正的Avrami,Ozawa,Ziabicki宏观动力学模型描述PET/PEN/DBS[PF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DBS:1,3:2,4-二(亚苄基)-D山梨醇]共混物的非等温熔融结晶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修正的Avrami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此共混物非等温结晶过程.冷却速率在5~20℃/min范围内,Ozawa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初期结晶过程,但结晶后期由于忽略次级结晶而不适宜.由Ziabicki结晶动力学参数可知,该共混物的结晶随着成核剂DB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结晶速率随着成核剂DBS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在非等温结晶条件下,共混物结晶同时受到冷却速率和共混物组成的影响,与共混物非等温结晶过程的有效能垒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T pen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EN3型电子鼻传感器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丽萍 徐茂琴 +1 位作者 何红萍 李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7-192,共6页
为研究化学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利用基于金属氧化物传感元件阵列的PEN3型电子鼻传感器,根据其对不同食源性致病菌产生代谢产物的差异响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单增李斯特菌这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 为研究化学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利用基于金属氧化物传感元件阵列的PEN3型电子鼻传感器,根据其对不同食源性致病菌产生代谢产物的差异响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单增李斯特菌这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在培养2、4、6、8、10 h以及稀释103、105、107倍后进行PEN3化学传感器响应实验,建立指纹图谱。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式分析(linear di scriminant analysis,LDA)等方法,确定化学传感器对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浓度细菌是否产生有效响应。结果表明,PCA和LDA这两种模式识别方法能够很好地将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菌培养液区分开来,使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的比率达到最大,并在较低浓度条件下,4种食源性致病菌仍有较高的区分度,这表明化学传感器技术检测低浓度致病菌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3型电子鼻 食源性致病菌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包装用高分子材料——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被引量:22
7
作者 何慧 沈家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6-28,共3页
论述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研究现状,合成方法,性能及PEN/PET共混物(或共聚物)的有关情况。
关键词 聚萘二甲酸 乙二醇酯 pen 阻隔性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EN扩链反应共混的研究——结晶与熔融行为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海华 梁伯润 +1 位作者 姜润喜 任夕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1,共6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研究了PET/PEN扩链反应性共混物体系的热性能 ,对共混比例、温度和时间对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并进一步考察了序列结构变化和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比例的PET/PEN都呈现出一个玻璃化温度 ,即PET、PEN...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研究了PET/PEN扩链反应性共混物体系的热性能 ,对共混比例、温度和时间对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并进一步考察了序列结构变化和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比例的PET/PEN都呈现出一个玻璃化温度 ,即PET、PEN在无定形态是相混溶的 ;冷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与共混比例、共混时间、温度等因素密切有关。PET/PEN5 0 /5 0即使共混短时间 ,亦不结晶。其他比例共混物随共混时间的增加 ,冷结晶温度升高 ,熔点下降 ,与序列长度变化有关。当序列长度小于 7时 ,冷结晶峰消失。当酯交换度大于 30 %时熔融峰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pen 反应性共混 热性能 聚酯 结晶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en 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目标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杰 高美须 +4 位作者 潘家荣 兰丽平 睢珂 牟慧 许舒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4-1179,共6页
以虾致敏蛋白Pen a 1(Tropomyosin)抗原表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利用Pen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致敏蛋白的新方法.Fmoc法合成致敏Pen a 1蛋白的C端含有3个抗原表位的第247 ~284位氨基酸对应的多肽片段,应用马来酰亚胺法将多肽与KLH(匙孔... 以虾致敏蛋白Pen a 1(Tropomyosin)抗原表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利用Pen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致敏蛋白的新方法.Fmoc法合成致敏Pen a 1蛋白的C端含有3个抗原表位的第247 ~284位氨基酸对应的多肽片段,应用马来酰亚胺法将多肽与KLH(匙孔血蓝蛋白)、BSA(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人工免疫抗原(Pep-tide-KLH)和人工包被抗原(Peptide-BSA),免疫人工抗原免疫纯种新西兰白兔,获得多克隆抗血清,抗血清经辛酸-硫酸铵及特异性血清纯化预装柱(HiTrap rProtein A FF)纯化后与溴化氰活化琼脂糖凝4B(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进行偶联.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该多克隆抗体效价为2.05×106,多肽对抗体的IC50(50%抑制浓度)为0.21 mg/L,交叉试验表明该抗体与虾中非Pena 1蛋白无交叉反应性;Bradford法测定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与抗体的偶联率为90.76%.间接竞争ELISA测定1 mL偶联介质的吸附容量为2.84 mg Pen a 1,免疫亲和柱的加标回收率为89.6%~93.6%,亲和柱使用寿命为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 a 1 表位抗体 免疫亲和柱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EN扩链反应共混的研究 Ⅱ.特性粘度及无规度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海华 马敬红 +2 位作者 陈大俊 梁伯润 余亦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4-197,共4页
对 PET/ PEN共混体系中共混条件对体系特性粘度的影响作了研究 ,结果表明 ,扩链剂的添加 ,混合温度和时间对 [η]有明显影响 ,1H- NMR对共混物无规度的表征表明 ,体系首先形成嵌段共聚物 ,随酯交换的进行逐渐向无规共聚物过渡。
关键词 PET/pen扩链反应 共混 研究 特性粘度 无规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优异特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乃青 顾巍 +1 位作者 乔迁 田一光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7-9,共3页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热塑性聚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相比,PEN树脂在热学、力学、化学、光学、电学等方面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
关键词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ning阱存储离子的高分辨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华英 包永芳 刘名扬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根据Penning阱中存储和探测离子的原理 ,研究改善离子谱分辨率的有效措施 ,发现离子谱的分辨率与LC振荡回路的Q值、阱中离子的密度及LC回路的谐振频率等因素有关。实验中 ,谐振频率为 4 80千赫兹 ,Q在 12 0左右 ,电子束流在 4 0微安左... 根据Penning阱中存储和探测离子的原理 ,研究改善离子谱分辨率的有效措施 ,发现离子谱的分辨率与LC振荡回路的Q值、阱中离子的密度及LC回路的谐振频率等因素有关。实验中 ,谐振频率为 4 80千赫兹 ,Q在 12 0左右 ,电子束流在 4 0微安左右 ,真空度合适时 ,得到了较高分辨率的离子谱。最后对离子谱进行了辨认 ,离子分别是H+3 ,H+5,H+6,H+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阱 离子存储 高分辨分析 离子谱 分辨率 离子阱 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ning阱中的量子跃迁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芒 方细明 +1 位作者 施磊 朱熙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73-478,共6页
对极低温下囚禁在Penning阱中的单个离子在受到外部扰动时出现的不稳定现象作了量子处理。首先,求解了系统的薛定谔方程,并根据所得的波函数性质,得出了阱内的量子跃迁规则,然后,在此规则下,定量描述了离子在受到扰动后的... 对极低温下囚禁在Penning阱中的单个离子在受到外部扰动时出现的不稳定现象作了量子处理。首先,求解了系统的薛定谔方程,并根据所得的波函数性质,得出了阱内的量子跃迁规则,然后,在此规则下,定量描述了离子在受到扰动后的不稳定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阱 量子跃迁 扰动 离子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p-pen刻蚀技术直接构建聚-L-赖氨酸纳米结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化岚 魏刚 +3 位作者 刘志国 王丽 宋永海 李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759,共3页
Dip-pen nanolithography(DPN) has been developed to pattern monolayer film of various molecules in submicrometer dimensions through the controlled movement of ink-coate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tip on a desired su... Dip-pen nanolithography(DPN) has been developed to pattern monolayer film of various molecules in submicrometer dimensions through the controlled movement of ink-coate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tip on a desired substrate, which makes DPN a potentially powerful tool for making the functional nanoscale devices. In this letter, using direct-write dip-pen nanolithography to generate nanoscale patterns of poly-L-lysine on mica was described. Poly-L-lysine molecules can anchor themselves to the mica surface through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force, so stable poly-L-lysine patterns, such as square, line, circle and cross, could be obtained on freshly cleaved mica surface. From AFM image of the patterned poly-L-lysine nanostructures on mica, we know that poly-L-lysine was flatly bound to the mica surface. These oriented patterns of poly-L-lysine on mica can provide the prospect of building functional nanodevices and offer new options for this technique in a variety of other significant biomolec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pen刻蚀技术 聚-L-赖氨酸 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啤酒瓶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行春丽 石香玉 成战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59,共3页
研究了2,6-萘二甲酸二甲酯(DMN)缩聚为聚2,6-萘二甲酸二乙酯(PEN)共聚物的合成工艺,讨论了PEN化学性质和气体阻隔性能。结果表明:PEN共聚物的合成工艺与普通聚酯切片的合成工艺相近,PEN的啤酒瓶可耐100℃高温,对O2、CO2气体的阻隔性比普... 研究了2,6-萘二甲酸二甲酯(DMN)缩聚为聚2,6-萘二甲酸二乙酯(PEN)共聚物的合成工艺,讨论了PEN化学性质和气体阻隔性能。结果表明:PEN共聚物的合成工艺与普通聚酯切片的合成工艺相近,PEN的啤酒瓶可耐100℃高温,对O2、CO2气体的阻隔性比普通PET瓶提高6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 啤酒瓶 开发应用 萘二甲酸二甲酯 合成工艺 气体阻隔性能 CO2气体 化学性质 聚酯切片 PET瓶 共聚物 二乙酯 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对PET/PEN共混体系热降解与结晶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桂娟 徐晓多 +2 位作者 任秀丽 刘锐 周恩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124,共4页
用热失重(TGA)、X射线(WAXS)和偏光显微镜(PLM)研究了三种成核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N)共混体系的热降解行为、结晶行为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加速了PET/PEN共混物的降解;且DBS[1,3:2,4-二(... 用热失重(TGA)、X射线(WAXS)和偏光显微镜(PLM)研究了三种成核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N)共混体系的热降解行为、结晶行为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加速了PET/PEN共混物的降解;且DBS[1,3:2,4-二(亚苄基)-D山梨醇]对PET/PEN共混物的影响最大,CaCO3对PET/PEN共混物的影响最小;含有DBS的PET/PEN共混物形成了环带球晶,CaCO3与PET/PEN共混物同时结晶,且成核剂的加入使晶体形态更完善。用差减微分法研究了PET/PEN/成核剂共混体系热降解动力学,计算得到了活化能(E)和反应级数(n),计算得到的活化能关系为EPET/PEN>EPET/PEN/DBS>EPET/PEN/CaCO3>EPET/PEN/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pen 热降解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no-Pen眼压计对兔眼不同部位眼压测量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虹 李贵刚 +3 位作者 胡军 胡维琨 孙旭芳 赵春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744-746,共3页
目的研究兔眼球不同部位测量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值的相关性规律。方法采用Tono-Pen眼压计全身麻醉下测量40只新西兰白兔角膜中央、旁中央区、角膜缘及巩膜部位IOP值,同时采用Schiotz眼压计测量角膜中央IOP值。采用SPSS软件... 目的研究兔眼球不同部位测量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值的相关性规律。方法采用Tono-Pen眼压计全身麻醉下测量40只新西兰白兔角膜中央、旁中央区、角膜缘及巩膜部位IOP值,同时采用Schiotz眼压计测量角膜中央IOP值。采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部位IOP测量值间的相关性。结果兔角膜中央区、旁中央区、角膜缘及角膜缘后4mm巩膜部位IOP值分别为(19.44±2.33)mmHg(1kPa=7.5mmHg)、(19.44±1.95)mmHg、(21.66±4.26)mmHg和(21.83±4.84)mmHg,Schiotz眼压计测量角膜中央IOP值(19.27±3.14)mmHg。角膜旁中央区与角膜中央区IOP值有相关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R=0.615,P=0.007<0.01),而角膜缘、角膜缘后4mm巩膜与角膜中央区IOP值相关系数及P值分别为0.537/0.021、0.215/0.391。结论采用Tono-Pen眼压计测量兔眼角膜旁中央区或角膜缘眼压可以反映眼压实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NO-pen眼压计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no-Pen眼压计测量人角膜不同部位眼压的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新宇 栗静 +1 位作者 刘磊 汪明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用Tono-Pen眼压计测量人眼角膜中央、旁中央、角巩缘部位眼压值,比较不同部位值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正常角膜用Tono-Pen眼压计依次测量角膜中心、旁中心、角膜缘眼压值,方差分析不同部位眼压的差异,分析结果的相关性。结果:Tono-... 目的:用Tono-Pen眼压计测量人眼角膜中央、旁中央、角巩缘部位眼压值,比较不同部位值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正常角膜用Tono-Pen眼压计依次测量角膜中心、旁中心、角膜缘眼压值,方差分析不同部位眼压的差异,分析结果的相关性。结果:Tono-Pen眼压计检测得出的眼压平均值角膜中央为16.28±2.73mmHg,旁中央为16.33±2.69mmHg,角巩缘为16.58±2.58mmHg.角膜中心与旁中心的相关系数r=0.966,P=0.000,角膜中心与角膜缘的相关系数为r=0.897,P=0.000,角膜旁中心与角膜缘的相关系数为r=0.910,P=0.000。不同部位眼压值差异没有显著性(F=0.093,P=0.913>0.05)。结论:不同部位眼压值密切相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ono-Pen眼压计测量不同部位眼压均可取得较为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NO-pen眼压计 角膜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压制备工艺与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建 陈晋南 代攀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107,115,共5页
为了实现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单聚合物复合材料(SPCs)的制备,使用DSC热分析法确定了制备PEN SPCs的加工温度范围,根据PEN的过冷性质热压制备了PEN SPCs.通过SEM研究了PEN SPCs的界面粘结性,使用万能试验机比较了PEN SPCs与未增强PE... 为了实现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单聚合物复合材料(SPCs)的制备,使用DSC热分析法确定了制备PEN SPCs的加工温度范围,根据PEN的过冷性质热压制备了PEN SPCs.通过SEM研究了PEN SPCs的界面粘结性,使用万能试验机比较了PEN SPCs与未增强PEN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N SPCs中的基体PEN树脂与增强体PEN纤维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性;制备的PEN SPCs的拉伸强度为224 MPa,是未增强的PEN拉伸强度的3.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单聚合物复合材料(SPCs) 热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ning型负氢离子源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攀 龙继东 +3 位作者 杨振 王韬 何小中 张开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03-2506,共4页
为了给小型医用回旋加速器提供负氢离子,研制了一台Penning型负氢离子源。采用发射光谱法对该负氢离子源进行了诊断,同时结合离子源功率变化对离子源工作状态进行了分析。实验测量了不同氢气流量、离子源弧流及磁场条件下,该离子源等离... 为了给小型医用回旋加速器提供负氢离子,研制了一台Penning型负氢离子源。采用发射光谱法对该负氢离子源进行了诊断,同时结合离子源功率变化对离子源工作状态进行了分析。实验测量了不同氢气流量、离子源弧流及磁场条件下,该离子源等离子体氢原子巴尔末系中前三条谱线的相对光强和离子源功率变化,分析了不同工作条件对离子源工作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可调节范围内,该离子源的工作状态主要受氢气流量的影响,对离子源弧流及磁场的变化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ning型离子源 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 离子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