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与导航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丁辉 王广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1,共8页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和导航系统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为立体定向技术提供稳定平台,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进行手术规划,通过无标记点注册技术实现亚毫米级定位,并基于高自由度机械臂和集成传感器精...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和导航系统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为立体定向技术提供稳定平台,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进行手术规划,通过无标记点注册技术实现亚毫米级定位,并基于高自由度机械臂和集成传感器精准进行立体定向脑电图检查、脑深部电刺激术和磁共振引导激光间质热疗术等高精度定位定向操作。手术导航系统则通过光学或电磁定位追踪技术,结合多模态影像学数据,辅助术者准确追踪重要结构和目标病变组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手术机器人和导航系统软件可自动生成个性化手术方案,减少人工误差。此外,多种技术融合将覆盖更广泛的神经外科手术范式,不仅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而且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推动神经外科向智能化、微侵袭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机器人手术 神经导航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三级公立医院四级手术安全管理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勍 赵大仁 +4 位作者 李超 蒋帅 岐宏政 黄翔 张挥武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7,82,共5页
目的 调查四川省三级公立医院四级手术安全管理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34家三级公立医院四级手术开展的基本情况、手术量和手术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34家三级公立医院中,2023年出院患者四级... 目的 调查四川省三级公立医院四级手术安全管理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34家三级公立医院四级手术开展的基本情况、手术量和手术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34家三级公立医院中,2023年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18.96%,低于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2022年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水平;部分医院未建立四级手术工作领导小组(占17.65%)、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度(占14.71%)、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各科室相关专家库(占41.18%)、多学科联合查房(占23.53%)、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监测及评价机制(占20.59%)。结论四川省三级公立医院四级手术量有待继续提升,建立标准化的四级手术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公立医院 四级手术 安全管理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颖 陈静 +2 位作者 雷梦君 孙碧海 薛长莹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 :建设并应用满足手术室护理管理需求的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为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安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建设完成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随机抽取3个手术间作为检测点位,比较系统应用前(2023年6... 目的 :建设并应用满足手术室护理管理需求的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为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安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建设完成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随机抽取3个手术间作为检测点位,比较系统应用前(2023年6月—7月)与应用后(2023年11月—12月)的手术间平均使用效率、手术间平均周转时间、患者入室前平均等待时间、医护人员等待患者平均时间、手术室工作人员对系统的可用性评价、患者满意度情况等。结果 :系统应用后,手术间平均使用效率提高(P=0.013),手术间平均周转时间缩短(P=0.007),患者入室前平均等待时间缩短(P<0.001),医护人员等待患者平均时间缩短(P=0.014)。对37名手术室工作人员采用后测系统可用性问卷进行调查,各维度均分在5.98~6.08之间,处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患者满意度调研显示患者对手术室整体服务的评价提升(P<0.001)。结论 :手术室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的应用优化并规范了手术室护理辅助人员的行为,有效提升了手术周转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保障了医疗安全,推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 手术周转 效益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氏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3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白耀邦 吴振华 +2 位作者 齐玉娟 焦妍 姜楠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孙氏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术后发生3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外科行孙氏手术治疗的224例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7... 目的探讨孙氏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术后发生3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外科行孙氏手术治疗的224例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7例(74.6%)。以患者入院时血肌酐水平为基线值,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共识的AKI诊断和分期标准,将患者术后分为3期AKI组和非3期AKI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孙氏手术治疗的TAAD患者术后发生3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依据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模型对孙氏手术治疗的TAAD患者术后发生3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224例TAAD患者术后有34例发生3期AKI,发生率为15.2%。与非3期AKI组比较,3期AKI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中夹层累及肾动脉比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肌酐水平较高和总蛋白水平较低,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较长、输血量较大、使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比例较高和术后血小板计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夹层累及肾动脉(OR=2.734,95%CI:1.102~6.786,P=0.032)、术前血肌酐水平(OR=1.019,95%CI:1.008~1.030,P=0.001)、术中输血量(OR=1.114,95%CI:1.008~1.288,P=0.037)和术后血小板计数(OR=0.980,95%CI:0.964~0.996,P=0.017)是TAAD患者经孙氏手术治疗后发生3期AKI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对孙氏手术治疗的TAAD患者术后发生3期AKI的预测准确性为84.3%(AUC=0.843,95%CI:0.774~0.913)。结论夹层累及肾动脉、术前血肌酐水平高、术中输血量大和术后血小板计数低的TAAD患者行孙氏手术治疗后更容易发生3期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氏手术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妇科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冬青 任卿 +2 位作者 李谦 方芳 刘敬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43-1546,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妇科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在我院妇科行腔镜手术治疗的128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手术...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妇科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在我院妇科行腔镜手术治疗的128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9%)低于对照组(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腔镜手术 预见性护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梦甜 徐俊 +4 位作者 胡谢佳 洪敏 景继勇 何宇轩 张旭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420,共6页
目的:构建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结局。方法:课题小组根据文献检索及专家咨询结果,形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浙... 目的:构建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结局。方法:课题小组根据文献检索及专家咨询结果,形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组(n=56)于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采用数智平台方案管理,对照组(n=53)于2022年1月—11月采用常规方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停留时长,比较两组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次数,并采用有效性、满意度、易用性(Usefulness,Satisfaction and Ease of Use,USE)问卷评估平台可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停留时长均缩短,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医护人员关于平台使用的USE问卷得分为(6.34±0.29)分。结论: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有利于缩短该类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停留时长,减少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次数,且该平台可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平台 A型主动脉夹层 手术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参与手术决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钱会娟 胡三莲 +2 位作者 蔡婷婷 吴傅蕾 袁长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27,共5页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病人参与手术决策的要素、TKA病人参与手术决策的影响因素、TKA病人手术决策辅助工具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TKA病人参与医疗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共享决策 病人参与 手术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43所医院无源手术器械配置及管理的现况调查
8
作者 韩小云 徐梅 +7 位作者 陈红 王春灵 罗桂元 罗琦 高玲 龚芝萍 张颖 张成欢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6-800,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医院无源手术器械配置与管理现状,为制订手术器械管理相关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于2024年4月-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 343所医院针对无源手术器械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343所医院常... 目的:调查我国医院无源手术器械配置与管理现状,为制订手术器械管理相关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于2024年4月-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 343所医院针对无源手术器械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343所医院常规无源手术器械配置数量为50(23,120)套,腔镜无源手术器械配置数量为10(5,25)套。手术室是常规无源手术器械及腔镜无源手术器械的主要申购及资产管理部门。消毒供应中心是主要的无源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维护保养及检测部门。483所医院(35.96%)从未进行过无源手术器械系统检测。584所医院(43.48%)定时报废无源手术器械。1 176所医院(87.57%)有无源手术器械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结论:各医院无源手术器械配置数量差异较大,器械维护、保养、检测、报废缺乏统一标准,器械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推进无源手术器械配置与管理的标准及指南的制定,实现手术器械的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手术器械 手术 配置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 远程机器人手术临床应用相关问题思考
9
作者 李红强 殷德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39,共4页
5G远程机器人手术突破了地域空间限制、优化了医疗资源分配、手术操作精准,其独特的技术优势组合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治疗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前沿医疗技术,5G远程机器人手术在远程及应用端医护人员水平和协同配合、... 5G远程机器人手术突破了地域空间限制、优化了医疗资源分配、手术操作精准,其独特的技术优势组合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治疗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前沿医疗技术,5G远程机器人手术在远程及应用端医护人员水平和协同配合、手术安全控制、患者隐私保护、医疗成本控制及法律伦理审查等方面面临挑战。深刻理解并积极发挥5G机器人远程手术的优势,规避局限性,需要医护及设备操作人员、医疗机构、网络设备供应商、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协同合作,以期为5G机器人远程手术的合理应用和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远程手术 5G 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手术机器人产业发展动向及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达 顾一纯 +1 位作者 汪茹 许明飞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0,共5页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我国手术机器人产业结构清晰、类别配置完整,以腔镜和骨科两个相对成熟的类别为引领,在口腔、神经外科和血管介入领域快速发展,眼科、经自然腔道和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领域也开启了探索。放眼全球手术机器人技术和产...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我国手术机器人产业结构清晰、类别配置完整,以腔镜和骨科两个相对成熟的类别为引领,在口腔、神经外科和血管介入领域快速发展,眼科、经自然腔道和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领域也开启了探索。放眼全球手术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我国应结合新质生产力要求,多部门协同,积极探索计算机辅助外科学、外科手术导航等新兴领域,为手术机器人产业能级优化打好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产业发展 专利申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中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系统的模型构建与验证
11
作者 张培海 孙振兴 +3 位作者 张恺 郭毅 陈刚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 构建椎弓根置钉过程中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模型,并评价该导航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并制作可用于脊柱手术导航的视觉追踪导板,并采用视觉追踪导板和增强现实设备完成增强现实图像与真实物体之间的图像配准和实时追... 目的 构建椎弓根置钉过程中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模型,并评价该导航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并制作可用于脊柱手术导航的视觉追踪导板,并采用视觉追踪导板和增强现实设备完成增强现实图像与真实物体之间的图像配准和实时追踪。增强现实导航系统辅助下,先后由两位操作者以克氏针模拟椎弓根置钉操作,并按照克氏针置入点与视觉追踪导板的距离分为邻近组(<100 mm)和远离组(100~200 mm),对比分析不同操作者以及邻近组与远离组置入点误差值和角度误差值以评估增强现实导航系统的精度。结果 两位操作者均顺利完成模型置钉,共获得100例置入点误差值和角度误差值。两位操作者置入点误差值(t=0.835,P=0.406)和角度误差值(t=0.220,P=0.8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远离组置入点误差值大于邻近组(t=3.221,P=0.002),进一步将其分解为x值和y值,远离组置入点误差x值(t=4.980,P=0.000)和y值(t=2.416,P=0.018)均大于邻近组;而角度误差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6,P=0.077)。结论 初步构建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模型,并完成导航系统精度评估,随着置入点与视觉追踪导板距离的增加,置入点定位能力下降,但角度指向性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 增强现实 视觉 手术导航系统 椎弓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部外科机器人手术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的开展现状:基于对比研究文献的评价
12
作者 李索林 孙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6-511,共6页
当前, 机器人手术在小儿外科逐步开展, 然而, 其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相比, 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仍然存在争议。本文旨在评价小儿机器人手术与常规腹腔镜手术在操作复杂程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优劣。通过对现有对比... 当前, 机器人手术在小儿外科逐步开展, 然而, 其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相比, 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仍然存在争议。本文旨在评价小儿机器人手术与常规腹腔镜手术在操作复杂程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优劣。通过对现有对比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 机器人手术在小儿复杂重建类手术中表现更佳, 但同时也面临高昂成本和设备限制等问题。建议在选择手术方式时, 综合考虑患儿具体情况和手术适应证, 作出更为合理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手术 治疗结果 费用效益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考”及DRG付费的三级医院手术病例质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成 李梦滢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分析公立医院手术病例医保DRG结余情况,为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效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13 127例手术病例为样本,基于“国考”医疗质量指标,分析DRG实际结余率,以及医疗质量与DRG结余率之间关系。结果:样本医院... 目的:分析公立医院手术病例医保DRG结余情况,为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效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13 127例手术病例为样本,基于“国考”医疗质量指标,分析DRG实际结余率,以及医疗质量与DRG结余率之间关系。结果:样本医院手术病例的DRG结余率为0.281 1,其中四级手术和微创手术的DRG结余率较低,CMI值与DRG结余率正相关;非集采手术病例DRG结余率为0.240 8,结余主要来自优势专科和病种。结论:医院要分层分类制定科室精细化管理策略,促进学科发展和内涵建设;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改善医疗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积极参与医保部门的协商谈判,创新多元补偿机制,实现DRG付费下兼顾医疗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改善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公立医院 医疗质量指标 医保DRG结余 手术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膀胱输尿管反流手术后并发症风险
14
作者 刘鑫 杨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5-609,共5页
膀胱输尿管反流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高级别反流患儿常需接受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尽管手术成功率达92%~98%,但术后并发症(如持续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对侧新发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梗阻、术后尿路感染以及下尿路功能障碍等)仍... 膀胱输尿管反流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高级别反流患儿常需接受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尽管手术成功率达92%~98%,但术后并发症(如持续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对侧新发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梗阻、术后尿路感染以及下尿路功能障碍等)仍不容忽视,在某些情况下患儿仍需要再次手术。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笔者的临床体会,对膀胱输尿管反流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行系统阐述,供读者参考和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手术后并发症 泌尿系疾病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肺癌手术患者提供基于微信+全程营养管理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周薇 胡朝 +1 位作者 姚丽芳 李杏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52-354,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全程营养管理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80例肺癌患者分为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基于微信+全程营养管理。对比干预后两组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全程营养管理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80例肺癌患者分为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基于微信+全程营养管理。对比干预后两组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项营养指标数据、免疫指标数据较对照组更理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肺癌手术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全程营养管理能积极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手术 微信 全程营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术前抗血栓药物的管理
16
作者 袁华娣 贺红 +4 位作者 高丽燕 韩娜菲 吴小燕 洪萍花 林吒吒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模式在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术前抗血栓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科学管理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抗血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首次行日间手术并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治疗的39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模式在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术前抗血栓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科学管理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抗血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首次行日间手术并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治疗的39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栓药物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应用前馈控制模式开展药物管理。结果:实验组因抗血栓药当日手术取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6,P=0.009);两组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58,P=0.037);培训前后,护士在抗血栓药的种类和名称、停用抗血栓药物时间、替代药物名称和用法3个方面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模式用于术前抗血栓药物管理,可降低当日手术取消率,提高老年日间手术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护士抗血栓药物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老年患者 日间手术 抗血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手术对绝经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
17
作者 庄新荣 张桂香 +2 位作者 李杰 高秀娟 张雅丽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590,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性手术对绝经前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POP行盆底重建性手术79例绝经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性手术对绝经前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因POP行盆底重建性手术79例绝经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1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的变化;并分析术后性功能得以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79例患者术后PFDI-20评分由术前53.13(29.17,75.00)分降至8.33(0,16.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SQ-12评分由术前的33.46±7.68分术后增加至37.20±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情感因素、身体因素及伴侣因素3方面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性功能改善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性功能改善组与未改善组在年龄、POP病程及保留子宫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OP病程<2年是患者术后性功能得以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OR 3.689,95%CI 1.355~10.047,P=0.011)。结论:绝经前POP患者经盆底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均得以显著改善,年轻患者在出现POP症状2年内行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手术有助于术后性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性功能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手术导管床保护性约束带设计及应用
18
作者 章雁 金浙夏 +4 位作者 吴春俏 沈富女 沈珑珑 陈璐民 庄一渝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设计自制一种DSA介入手术导管床保护性约束带,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自制约束带由约束单本体、第1活动带和第2活动带组成。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浙江邵逸夫医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应用对象,其中100例为对照组(不... 目的设计自制一种DSA介入手术导管床保护性约束带,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自制约束带由约束单本体、第1活动带和第2活动带组成。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浙江邵逸夫医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应用对象,其中100例为对照组(不使用约束带),另100例为实验组(使用自制约束带)。对比两组患者因素导致的手术中断时间、约束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中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0.26±0.12)min比(1.46±0.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70,P<0.01)。实验组、对照组约束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0,P=0.012)。结论自制介入手术导管床保护性约束带可降低约束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身体约束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减压手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9
作者 崔云鹏 米川 +4 位作者 燕太强 王冰 潘元星 林云飞 施学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评估胸腰椎转移瘤患者接受微创小切口减压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4年3月因脊柱转移瘤在我科行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71例患者临床资料,男55例,女16例,年龄63.9±1.2岁;其中24例患者接受后路微创小切... 目的:评估胸腰椎转移瘤患者接受微创小切口减压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4年3月因脊柱转移瘤在我科行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71例患者临床资料,男55例,女16例,年龄63.9±1.2岁;其中24例患者接受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手术,47例接受传统后路减压手术。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来评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病理类型与血供、手术部位以及术前是否栓塞等基线数据上的差异,以及总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日异体血输入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无明显差异(P<0.001)。微创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日失血量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03)。微创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日输血(P=0.011)、术后总引流量(P=0.000)、引流管留置时间(P=0.000)以及术后住院时间P=0.000均较传统手术组显著降低。小切口微创组患者术后第1天ALB下降程度较传统手术组显著改善(P=0.040)。两组患者在硬膜损伤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功能改善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微创小切口减压手术能有效减少胸腰椎转移瘤患者手术失血及异体血输注,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改善与传统手术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小切口 微创脊柱手术 失血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由骨科医生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手术部位感染聚集事件调查与处置
20
作者 郭艳 陈文森 +3 位作者 付路 刘根焰 洪欣 张翔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一起手术部位感染(SSI)聚集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6—7月某医院骨科发生的SSI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感染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医务人员、环境及手术器械进行微生物采样,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患... 目的探讨一起手术部位感染(SSI)聚集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6—7月某医院骨科发生的SSI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感染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医务人员、环境及手术器械进行微生物采样,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患者与环境分离菌株的同源性。结果从4名医务人员鼻腔分泌物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1名医生D1额及手也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分析发现,2例患者切口分泌物与医生D1鼻腔、额与手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同源性。针对性采用综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暂停医生D1手术与换药等无菌操作;对包括医生D1在内的所有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医务人员进行去定植,要求医生D1定期修剪鼻毛;加强无菌操作与手卫生的宣教与监管;将SSI患者集中隔离等。及时施行以上综合干预措施后,这起SSI聚集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外科医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可能会导致患者SSI,可考虑对参与特定手术的外科医生定期进行主动筛查与去定植,必要时要求鼻毛茂盛的鼻腔定植者定期修剪鼻毛,以减少S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医院感染聚集事件 流行病学调查 脉冲场凝胶电泳 同源性分析 去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