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T和PD-1单克隆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进展和趋势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季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69-1074,共6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血液系统肿瘤。传统化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但截至目前,仅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可能治愈AML的唯一方式。复发、耐药及移植相关死亡仍然是AML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血液系统肿瘤。传统化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但截至目前,仅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可能治愈AML的唯一方式。复发、耐药及移植相关死亡仍然是AML治疗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式以改善和提高AML患者的预后在当下显得迫切需要。近年来,新型免疫治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过去数十年对肿瘤治疗的观念。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和PD-1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取得显著的疗效。本文就近几年CAR-T和PD-1单克隆抗体在AML临床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pd-1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单抗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疗效和预后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青芳 张鹏 李桂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索淋巴细胞亚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接受PD-1单抗联合化疗的5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索淋巴细胞亚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接受PD-1单抗联合化疗的5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期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总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总B淋巴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等)的数据。治疗2周期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的疗效,分为疾病控制(DC)组和疾病进展(PD)组。使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近期疗效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PD-1单抗联合化疗对NSCLC患者的免疫状态产生了显著影响,接受免疫联合化疗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均显著升高(均P<0.01),CD8^(+)T细胞下降。近期疗效显示,DC组患者血清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T细胞比值均高于PD组(均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CD4^(+)/CD8^(+)T细胞比值是PD-1单抗联合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CD4^(+)/CD8^(+)T细胞比值变化量AUC为0.820>0.5,截断值为0.15,CD4^(+)/CD8^(+)T细胞比值变化量≥0.15的患者的PFS更长。结论: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可以预测PD-1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d-1单克隆抗体 免疫治疗 淋巴细胞亚群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PD-1酶联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海竞 陈永井 +4 位作者 苗瞄 张光波 胡玉敏 明志君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25-827,841,共4页
目的:建立人的可溶性PD-1(sPD-1)酶标检测试剂盒并探讨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已成功获得两株识别位点不同的鼠抗人PD-1分子单克隆抗体(1F2和5F10)的基础上,采用该室制备的鼠抗人PD-1分子单克隆抗体(1F2)作为包被抗体,应用本室制备... 目的:建立人的可溶性PD-1(sPD-1)酶标检测试剂盒并探讨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已成功获得两株识别位点不同的鼠抗人PD-1分子单克隆抗体(1F2和5F10)的基础上,采用该室制备的鼠抗人PD-1分子单克隆抗体(1F2)作为包被抗体,应用本室制备的单抗5F10经生物素(biotin)标记后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双单抗夹心的人sPD-1酶标检测方法,并对健康供血员、甲亢、血液病患者的血清中sPD-1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成功研制了人sPD-1酶联检测试剂盒,其灵敏度为200.00pg/ml。该试剂盒4℃放置1个月,离散度(CV%)<±5.17,回收率为95%~115%,提示该检测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准确性。用该试剂盒测得血清中sPD-1的正常值为1.103±0.240ng/ml,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sPD-1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甲亢和器官移植病人血清中sPD-1的含量和正常值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成功研制了检测人sPD-1酶标检测试剂盒,并首次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sPD-1的含量较高,该试剂盒在临床病人sPD-1的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单克隆抗体 可溶性pd-1 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2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鹤 鞠侯雨 +3 位作者 杨文艺 严明 任国欣 胡镜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3-618,共6页
背景与目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单抗免疫治疗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目前具有响应率低、缺乏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问题。本研究旨在确定程序性... 背景与目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单抗免疫治疗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目前具有响应率低、缺乏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问题。本研究旨在确定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2(programmed death ligand-2,PD-L2)能否作为预测HNSCC中PD-1单抗免疫治疗获益情况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50例接受PD-1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的中晚期HNSCC的组织标本及临床数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PD-L2表达量,采用SPSS 26.0软件根据基本临床特征、PD-L1与PD-L2表达量分组统计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软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PD-L2在HNSCC患者中阳性表达率较高,有超过80%的患者肿瘤组织可检出PD-L2表达;PD-L2的表达量显著影响免疫治疗结局,PD-L2高表达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8.8(16.0~21.7)个月,而PD-L2低表达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1.0(9.1~1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2可作为评估HNSCC中PD-1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获益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免疫治疗 pd-L2 pd-1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