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MyoG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林万华 高军 +5 位作者 陈克飞 丁能水 艾华水 郭源梅 李琳 黄路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6,共5页
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南昌白、二花脸、梅山猪、玉山黑猪、乐平花猪、金华两头乌及上高两头乌等中外10个猪种共计561头猪为研究材料,采用3对引物(PCR1、PCR2、PCR3)分别扩增猪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不同区域,扩增产物经限制性核... 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南昌白、二花脸、梅山猪、玉山黑猪、乐平花猪、金华两头乌及上高两头乌等中外10个猪种共计561头猪为研究材料,采用3对引物(PCR1、PCR2、PCR3)分别扩增猪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不同区域,扩增产物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MspⅠ酶切后发现:(1)在PCR1MspⅠ-RFLP位点上,外来品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及培育品种南昌白中极大多数个体表现为AA型,个别为BB型;而6个中国地方猪种除乐平花猪外均以BB型居多。(2)在PCR2MspⅠ-RFLP位点上,6个中国地方猪种除一头玉山黑猪表现为MN型外,其余均为MM型;而外来品种以NN型占大多数,培育品种南昌白更趋向于外来品种。(3)在PCR3MspⅠ-RFLP位点上,所有猪种均可得到扩增产物,但无MspⅠ酶切位点。(4)在梅山猪及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二花脸猪中,没有发现Soumillion等(1997)报道的梅山猪特异性MspⅠ多态性酶切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G基因 pcr-rflp多态性 遗传多态性 肌细胞生成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浪羊MHC-DRB3基因座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云芳 剡根强 王新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由紧密连锁的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遗传区域,它在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PCR RFLP技术首次对多浪羊的MHC DRB3的外显子2进行分子遗传多态性检测与分析。结果显...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由紧密连锁的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遗传区域,它在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PCR RFLP技术首次对多浪羊的MHC DRB3的外显子2进行分子遗传多态性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多浪羊MHC DRB3基因的外显子2在TaqⅠ、PstⅠ和HaeⅢ酶切位点存在多态,其酶切位点分别由2、2和6种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综合3种酶切结果,本实验研究在多浪羊中检测到了DRB3基因的24种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分子遗传多态性 pcr-rflp MHC-DRB3基因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NCOA1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侯永刚 闫守庆 +4 位作者 何晓波 柏蒙蒙 孙泰雷 吴明明 孙金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35-6236,共2页
[目的]研究猪NCOA1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为猪的分子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1头山东寿光六和原种猪场的长白猪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酚-氯仿抽提法从猪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440bp的NC... [目的]研究猪NCOA1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为猪的分子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1头山东寿光六和原种猪场的长白猪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酚-氯仿抽提法从猪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440bp的NCOA1基因目的片段,利用限制性内切酶RsaⅠ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和琼脂凝胶电泳检测,并计算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琼脂糖电泳检测酶切产物出现3种基因型:AA型(1条带:440bp)、AB型(3条带:440、282、158bp)、BB型(2条带:282、158b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4、0.43和0.03;A和B2个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76和0.24。[结论]该研究猪群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AA基因型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OA1基因 pcr-rfl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二花脸和皮特兰猪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波 谈永松 +1 位作者 刘红林 王林云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采用PCR-RFLP法对五指山猪、二花脸猪及皮特兰猪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PCR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SLA-DQB基因外显子2经限制酶HaeⅢ和RsaⅠ酶切共分出9种RFLP组合带型,五指山猪、二花脸猪和皮特兰猪分别有3种、3种和5种组合带型。Har... 采用PCR-RFLP法对五指山猪、二花脸猪及皮特兰猪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PCR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SLA-DQB基因外显子2经限制酶HaeⅢ和RsaⅠ酶切共分出9种RFLP组合带型,五指山猪、二花脸猪和皮特兰猪分别有3种、3种和5种组合带型。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表明,五指山猪和二花脸猪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两个酶切位点的PCR-RFLP带型达平衡状态,而皮特兰猪中只有RsaⅠ酶切位点达到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DQB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牛DGAT2基因PCR-RFLP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争锋 陈宏 +5 位作者 李秋玲 雷初朝 张春雷 王新庄 王居强 王轶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45-950,共6页
以131头纯种南阳牛为研究材料,利用PCR-RFLPs对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的第6内含子和第7内含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牛在该位点分别检测到两种等位基因A/B和N/M,频率分别为0.875/0.125和0.9... 以131头纯种南阳牛为研究材料,利用PCR-RFLPs对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的第6内含子和第7内含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牛在该位点分别检测到两种等位基因A/B和N/M,频率分别为0.875/0.125和0.971/0.029。A和N等位基因是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该基因内含子6对南阳牛6月龄的体高、2岁体重、6月龄到两岁的胸围和体斜长都有显著的影响,内含子6的AA基因型的6月龄的体高比杂合型高3.8%,两岁体重高3.9%,6月龄到两岁的胸围分别高3.8%、3.4%、3.7%、4.3%;6月龄到两岁的体斜长分别高3.8%、3.6%、3.8%、3.1%。内含子7对18月龄和两岁的坐骨端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两岁的胸围有显著的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AT2 南阳牛 pcr-rflp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矮马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启动子区PCR-RFLP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徐龙鑫 杨胜林 +2 位作者 杨海兵 李爱萍 王忠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2-155,共4页
利用PCR-RFLP技术对贵州矮马、德保矮马和宁强矮马3个品种的45个个体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的启动子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大小为204bp的扩增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SspⅠ酶切后,不同基因型经过测序发现156T→C突变,产... 利用PCR-RFLP技术对贵州矮马、德保矮马和宁强矮马3个品种的45个个体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的启动子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大小为204bp的扩增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SspⅠ酶切后,不同基因型经过测序发现156T→C突变,产生AA和AB两种基因型,没有发现BB基因型。贵州矮马和宁强矮马中AB基因型频率大于AA基因型,德保矮马中AA基因型占优势,在3种矮马品种A等位基因频率均大于B等位基因。卡方检测结果发现,贵州和德保矮马在该酶切位点处于平衡状态(P>0.05),而宁强矮马在该位点分布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矮马 MSTN基因 pcr-rfl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猪种IGF2基因PCR-RFLP多态性与部分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鑫 施启顺 +2 位作者 柳小春 黄生强 蒋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IGF2基因作为控制猪生长性状主基因的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对7个品种/群体共528头猪进行了NciⅠ酶切位点基因型检测,计算了该位点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并对品种间基因型频率进行了x2差异性检验.结合生长性能记录,运用SAS软件... 以IGF2基因作为控制猪生长性状主基因的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对7个品种/群体共528头猪进行了NciⅠ酶切位点基因型检测,计算了该位点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并对品种间基因型频率进行了x2差异性检验.结合生长性能记录,运用SAS软件分析了IGF2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杜洛克、长白、大白中,AA基因型比BB基因型生长速率快,生长性能指数高4.06%~8.31%,等位基因A对猪的生长具有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2基因 pcr-rflp 生长性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PGC1基因PCR-RFLP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碧侠 王学敏 +1 位作者 任守文 葛云山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6-298,共3页
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外来品种大约克猪和江苏省地方品种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以及培育品种苏钟猪共144头,结果表明,PGC1基因序列经AluⅠ酶切后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其中大约克猪中AA基因型占优势,A等位基因频率为0.7;江苏... 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外来品种大约克猪和江苏省地方品种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以及培育品种苏钟猪共144头,结果表明,PGC1基因序列经AluⅠ酶切后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其中大约克猪中AA基因型占优势,A等位基因频率为0.7;江苏省地方品种猪中,TT基因型占绝对优势,T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99,梅山猪和二花脸猪均为TT型。PGC1基因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χ2检验结果表明,大约克猪与苏钟猪、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苏钟猪与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C1基因 pcr-rfl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峰黄牛BoLA-DRB3基因外显子2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禹文海 刘红文 +2 位作者 鲁绍雄 连林生 陆润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94-698,共5页
通过PCR扩增获得云南高峰黄牛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284bp的特异性条带,用核酸限制内切酶HaeⅢ,RsaⅠ,BstYⅠ和TaqⅠ对其进行消化分析。其中HaeⅢ酶切位点存在9种基因型,由A,B,D,E和F 5种复等位基因控制;RsaⅠ酶切位点存在46种基因型,... 通过PCR扩增获得云南高峰黄牛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284bp的特异性条带,用核酸限制内切酶HaeⅢ,RsaⅠ,BstYⅠ和TaqⅠ对其进行消化分析。其中HaeⅢ酶切位点存在9种基因型,由A,B,D,E和F 5种复等位基因控制;RsaⅠ酶切位点存在46种基因型,由A,B,C,D,E,F,G,H,I,J,P,L,M,N,U,V,W和Y 18种复等位基因控制;BstYⅠ酶切位点存在10种基因型,由A,B、C,D和E 5种复等位基因控制;TaqⅠ酶切位点只出现了一种基因型。分析发现云南高峰黄牛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61,70,94,104,124,150,154,163,173,182,202和217位的碱基表现出了多态性。经x2检验表明,BstYⅠ和TaqⅠ酶切位点已经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而HaeⅢ和RsaⅠ两个酶切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高峰黄牛 BOLA-DRB3 外显子2 pcr-rfl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α-淀粉酶基因PCR-RFLP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辛静静 刘小林 +3 位作者 李喜莲 王宪宗 黄皓 相建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4-130,共7页
采用PCR-RFLP法对379尾凡纳滨对虾α-淀粉酶基因(AMY)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AMY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引物AMY-5与AMY-6扩增片段均具多态性,引物AMY-5扩增产物有CC,CT和TT 3种基因型,AMY-6扩增产物有AA,AB和BB 3种基... 采用PCR-RFLP法对379尾凡纳滨对虾α-淀粉酶基因(AMY)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AMY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引物AMY-5与AMY-6扩增片段均具多态性,引物AMY-5扩增产物有CC,CT和TT 3种基因型,AMY-6扩增产物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AMY基因AMY-5引物位点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在外显子5的123 bp处发生C→T突变,AMY-6引物位点BB基因型与AA基因型相比在外显子6的81 bp处发生C→T突变,2处突变均未引起氨基酸变化,表现为沉默突变。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CC,CT基因型在体重、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第一腹节长及尾节长6个生长指标上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AA,BB基因型在体长、第一腹节长及尾节长3个指标上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在体重、头胸甲长及头胸甲宽指标上AA基因型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结论:AMY基因多态性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影响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为凡纳滨对虾选育提供分子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Α-淀粉酶基因 pcr-rflp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马肌肉抑制素基因的克隆与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全喜 红海 芒来 《中国草食动物》 2005年第4期11-13,共3页
肌肉生成抑制素(MSTN)又称GDF8(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rtor 8),属于TGFβ(transformny growth fartorbeta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一员。是一种对肌肉具有负调控作用的重要激素。研究以三河马、锡尼河马、乌珠穆沁马、乌审马、纯血马5... 肌肉生成抑制素(MSTN)又称GDF8(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rtor 8),属于TGFβ(transformny growth fartorbeta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一员。是一种对肌肉具有负调控作用的重要激素。研究以三河马、锡尼河马、乌珠穆沁马、乌审马、纯血马5个不同马种群共250匹为研究材料,对马肌肉抑制素基因的第一内含子进行PCR、克隆、测序,然后进行PCRRFLP分析,扩增产物经ScaI、MspI、HhaI、DraI、SrfI等5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果DraI在5个种群中具有多态性,并表现为两种基因型(AA和AB),而其他的内切酶均未发现多态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肌肉生长抑制素 基因克隆 pcr-rflp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建安 黄意欢 +3 位作者 李家贤 罗军武 李娟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0-378,共9页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茶树多酚氧化酶(PPO)基因中4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位点在不同品种中的多态性,以研究其与品种适制性及遗传背景的关系。遗传参数分析表明:4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HpaⅡ酶切位点(引物L7...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茶树多酚氧化酶(PPO)基因中4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位点在不同品种中的多态性,以研究其与品种适制性及遗传背景的关系。遗传参数分析表明:4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HpaⅡ酶切位点(引物L7/L8扩增区段)呈现高度多态,BsuRⅠ酶切位点呈现中度多态,这2个酶切位点在不同品种中的基因型分布与品种的遗传背景有直接的关联,可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茶树品种遗传亲源关系分析与亲子鉴定。HpaⅡ酶切位点在引物L7/L8扩增区段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且与品种适制性具有明显关联,适制红茶的品种多为AA基因型,此位点能被HpaⅡ内切酶完全酶切;适制绿茶与乌龙茶的品种多为BB型或AB型,此位点不能被酶切或不能完全被酶切,该HpaⅡ酶切位点可作为茶树品种适制性早期鉴定的遗传标记。对引物L7/L8扩增区域的HpaⅡ酶切位点在祁门4号×潮安大乌叶F1代群体进行分型检测的结果表明,该位点在F1代的分离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x2=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多酚氧化酶基因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小香羊生长激素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13
作者 田兴贵 朱红刚 +6 位作者 王家鹏 冯会利 杨正梅 吴飞 唐静 石照应 刘若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6-139,共4页
为给贵州小香羊品种遗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进一步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更全面地了解其种质特性提供基础资料,利用PCR-RFLP技术对67只贵州小香羊生长激素基因外显子1到内含子2序列、外显子3到外显子5序列分别进行HaeⅢ和FokⅠ内切... 为给贵州小香羊品种遗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进一步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更全面地了解其种质特性提供基础资料,利用PCR-RFLP技术对67只贵州小香羊生长激素基因外显子1到内含子2序列、外显子3到外显子5序列分别进行HaeⅢ和FokⅠ内切酶酶切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所扩增的生长激素基因外显子1到内含子2序列存在HaeⅢ酶切位点多态性,并表现为2种基因型AA和AB,基因频率分别为0.73和0.27,等位基因A的频率(0.87)高于等位基因B(0.13);外显子3到外显子5序列中未检测到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小香羊 生长激素基因 pcr-rfl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奶牛BoLA-DRB3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
14
作者 王彦亮 赵长红 +2 位作者 张兆霞 赖寿贵 何高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8-10,共3页
分别采用HaeⅢ和BstYI内切酶,以PCR-RFLP方法检测了新疆地区引进的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BoLA-DRB3基因的多态性。结果显示:在HaeⅢ酶切分析中检测到6种基因型,3个等位基因,其中基因型AB频率最高,等位基因A为优势基因;在BstYI酶切分析中共... 分别采用HaeⅢ和BstYI内切酶,以PCR-RFLP方法检测了新疆地区引进的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BoLA-DRB3基因的多态性。结果显示:在HaeⅢ酶切分析中检测到6种基因型,3个等位基因,其中基因型AB频率最高,等位基因A为优势基因;在BstYI酶切分析中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2个等位基因,其中基因型AA频率最高,等位基因A为优势基因。经χ2适合性检验,BoLA-DRB3基因的HaeⅢ酶切位点的碱基突变偏离Hardy-Weinberg(P<0.01)平衡状态,而BstYI酶切位点碱基突变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BOLA-DRB3 pcr-rfl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绒山羊CSN3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纪英卓 罗光彬 +3 位作者 白文林 孙明亮 韩迪 曹亮 《吉林畜牧兽医》 2006年第10期7-9,共3页
本试验以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为实验动物,采用PCR-RFLP技术对-酪蛋白基因(CSN3)片段的Ⅰ的酶切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2个山羊群体中均存在CSN3基因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且均有A、B两个等位基因。辽宁绒... 本试验以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为实验动物,采用PCR-RFLP技术对-酪蛋白基因(CSN3)片段的Ⅰ的酶切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2个山羊群体中均存在CSN3基因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且均有A、B两个等位基因。辽宁绒山羊群体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6和0.54;内蒙古绒山羊群体中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31和0.69。CSN3基因Ⅰ酶切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辽宁绒山羊群体中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0.01),在内蒙古绒山羊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0.05),但两个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绒山羊 K-酪蛋白基因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小型猪SLA-DQA基因外显子2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16
作者 张建明 王玉珏 +2 位作者 李金泽 岳敏 顾为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83-83,共1页
目的分析西藏小型猪SLA-DQA基因第2外显子不同酶切位点的基因型多态性以及等位基因的多态性,检验这些酶切位点上的基因频率是否达到Hardy-Weiberg平衡态。方法采用EcoRⅠ和Alu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西藏小型猪SLA-DQA目的基因的第1和第2... 目的分析西藏小型猪SLA-DQA基因第2外显子不同酶切位点的基因型多态性以及等位基因的多态性,检验这些酶切位点上的基因频率是否达到Hardy-Weiberg平衡态。方法采用EcoRⅠ和Alu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西藏小型猪SLA-DQA目的基因的第1和第2内含子部分序列以及完整的外显子2进行PCR-RFLP分析。结果经EcoRⅠ酶切后,以纯合子BB基因型居多,BB、AB、AA基因型频率分布为45.000%、31.667%和23.333%,其中B为优势等位基因(60.833%);经AluⅠ酶切后,MN基因型频率(50.000%)分别高于MM型(30.000%)和NN型(20.000%),其中M为优势等位基因(55.000%)。经卡方适合性检验验证,EcoRⅠ酶切位点χ2值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AluⅠ酶切位点χ2值则具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双酶切结果,共出现7种组合带型,其中BBMM组合带型出现的频率最高(30.000%),暂没有发现AANN以及BBNN两种组合带型。结论西藏小型猪SLA-DQA基因在AluⅠ酶切位点上没有达到Hardy-Weiberg平衡态,在该位点的遗传选择压力较EcoRⅠ位点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型猪 SLA-DQA基因 pcr-rfl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昌水牛Bola-DRB3基因第二外显子的PCR-RFLP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智华 顾磊 钟金城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6期49-53,共5页
本研究应用PCR-RFLP方法,对德昌水牛MHCⅡ类基因座位的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HaeIII酶切出现7种基因型,即AA、AB、AD、BC、AC、BF和BB,共有A、B、C、D、F 5个复等位基因控制;AA型的频率最高,为优势基因... 本研究应用PCR-RFLP方法,对德昌水牛MHCⅡ类基因座位的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HaeIII酶切出现7种基因型,即AA、AB、AD、BC、AC、BF和BB,共有A、B、C、D、F 5个复等位基因控制;AA型的频率最高,为优势基因型,A基因为优势基因。RsaI酶切结果出现3种基因型,即GH、GG、HH,共有G、H 2个基因控制;GG的频率最高,为优势基因型,G基因为优势基因。这表明德昌水牛在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上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在RsaI酶切位点上,德昌水牛未达到Hardy-Weiberg平衡状态,显示在群体中有选择、基因突变、近交、遗传漂变等因素的一定影响,这是对保种极为不利的,应引起畜牧工作者的关注。在德昌水牛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存中,作者认为应严格划定杂交改良和保种区的范围;在杂交改良区内可以进行选育、品种间杂交,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其生产性能;而在保种区或群中不进行杂交,同时减少选育;使德昌水牛遗传资源的有效保存和充分利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昌水牛 Bola—DRB3基因 PCR—RFLP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美利奴羊IGFBP-3基因内含子4区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敏 王文君 +3 位作者 杨永林 马春萍 刘守仁 李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4-138,共5页
本研究针对在绵羊IGFBP-3基因内含子4区新发现的1个SNP位点(C218T),建立了PCR-RFLP的基因分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353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有CC(249bp)、CT(249/216/33bp)和TT(216/33bp)3种基因型,基因... 本研究针对在绵羊IGFBP-3基因内含子4区新发现的1个SNP位点(C218T),建立了PCR-RFLP的基因分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353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有CC(249bp)、CT(249/216/33bp)和TT(216/33bp)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2、0.41和0.07;有C、T2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2、0.28。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部分羊毛生产性能有一定的影响,CC基因型个体的毛丛长度显著短于TT基因型个体(P<0.05),其毛囊密度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个体(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单核苷酸多态性 羊毛性状 中国美利奴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叶绿体DNA非编码区扩增及PCR-RFLP多态性分析
19
作者 徐建堂 祁建民 +3 位作者 林培清 张高阳 陶爱芬 方平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70,共5页
为研究红麻叶片叶绿体DNA(cpDNA)非编码区的序列特征,采用改良CTAB方法提取红麻总DNA,以8份红麻光钝感突变体及其4份近缘种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8对植物cpDNA通用引物对红麻cpDNA非编码区序列进行PCR扩增,优化cpDNA非编码序列PCR的扩增... 为研究红麻叶片叶绿体DNA(cpDNA)非编码区的序列特征,采用改良CTAB方法提取红麻总DNA,以8份红麻光钝感突变体及其4份近缘种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8对植物cpDNA通用引物对红麻cpDNA非编码区序列进行PCR扩增,优化cpDNA非编码序列PCR的扩增条件,应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HindⅢ、TaqⅠ、AulⅠ)酶切扩增片段.结果表明:所筛选的通用引物适用于红麻cpDNA非编码序列扩增,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电泳检测,片段大小为400-2000 bp,共扩增cpDNA片段大小约13000 bp.将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每个片段均有相同的酶切位点,只有cp4引物对cpDNA的扩增产物经AluⅠ酶切获得多态性片段,红麻光钝感突变体及其对照的cpDNA存在部分变异,该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红麻叶绿体基因组种内的变异情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叶绿体DNA pcr-rflp 光钝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额牛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智华 顾磊 +2 位作者 钟金城 胡汉傈 李子良 《中国牛业科学》 2007年第2期4-8,共5页
本文应用PCR-RFLP方法研究了大额牛MHCⅡ类基因座位的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HaeⅢ酶切出现3种基因型,即NN、OO、NO,由N和Q两个等位基因控制;NO为优势基因型,O为优势基因。RsaI酶切也出现3种基因型,即PP、PQ、QQ... 本文应用PCR-RFLP方法研究了大额牛MHCⅡ类基因座位的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HaeⅢ酶切出现3种基因型,即NN、OO、NO,由N和Q两个等位基因控制;NO为优势基因型,O为优势基因。RsaI酶切也出现3种基因型,即PP、PQ、QQ,由P和Q两个等位基因控制;QQ为优势基因型,Q为优势基因,说明大额牛在有些基因位点上,特别是在Bola基因系统中还是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经X^2适合性检验表明两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这对保种是有利的。作者认为目前大额牛的保种应以传统保种方法为主,在泸水县、福贡县等地引种,异地纯繁成功的基础上,国家给予重点扶持,建立保种场和核心群进行重点保种;同时,应积极探索冻精、冻胚以及分子标记辅助保种和基因库保种等方法,加大生物技术保种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在必要的条件下建立大额牛冻精、冻胚的“基因库”,开展细胞工程、胚胎工程方面的研究,并探讨细胞核移植作为大额牛遗传资源保存的可行性和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额牛 Bola—DRB3基因 PCR—RFLP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