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反向点杂交法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断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秀卿 王革非 +1 位作者 李卓成 黄磊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495-498,共4页
目的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用于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及体检健康妇女分泌物各285份和50份。用生物梅里埃酵母菌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郑州安图真菌快速... 目的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用于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及体检健康妇女分泌物各285份和50份。用生物梅里埃酵母菌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郑州安图真菌快速培养鉴定药敏试剂)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深圳亚能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试剂)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采用PCR及测序方法进行耐药基因的检测。分别以培养鉴定法、MIC法、核酸序列测定法为对比方法,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与培养鉴定法相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6种念珠菌菌种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5%、96%、96%、98%、97%以上,2种方法检测6种念珠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44、0、0、0、0和0,P均>0.05),一致性较好(Kappa均>0.9)。与MIC法相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白念珠菌耐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8%、88%、98%、88%和96%,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一致性较好(Kappa>0.8)。PCR-反向点杂交法与核酸序列测定法相比,对6种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PCR-反向点杂交法在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上与培养鉴定法以及核酸序列测定法的一致性高,比传统检测方法更早期更快速,可应用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白念珠菌 pcr-反向点杂交法 ERG11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耐药变异与基因分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伟 李代红 刘纯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5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PCR-反向点杂交法用于检测HBV基因耐药变异与基因分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HBV基因耐药变异和基因分型检测;用DNA测序法对患者的HBV DNA进行测序,确定HBV的耐药变异与基因... 目的探讨PCR-反向点杂交法用于检测HBV基因耐药变异与基因分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HBV基因耐药变异和基因分型检测;用DNA测序法对患者的HBV DNA进行测序,确定HBV的耐药变异与基因分型情况,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89例标本经PCR-反向点杂交法检出变异株31例,其中rtL180M+rtM204V联合突变株15例,rtN236T突变株4例,rtM204I突变株9例,rtA181V突变株3例;野生株55例,阴性标本3例;HBV基因型中C基因型72例,B基因型14例。经测序确定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准确度、特异度均为100%。结论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基因耐药变异与基因分型可靠、简便、经济、高效,适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乙型 慢性 pcr-反向点杂交法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变异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地区869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耐药突变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许桂丹 肖树荣 +3 位作者 王春芳 韦武均 彭彬 邓益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耐药突变情况与疾病进展和药物疗效密切相关,有效开展其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旨在检测桂西地区869例HBV的基因型及耐药突变基因,为临床抗HBV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右江民族医学院...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耐药突变情况与疾病进展和药物疗效密切相关,有效开展其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旨在检测桂西地区869例HBV的基因型及耐药突变基因,为临床抗HBV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及住院的来自桂西地区且HBV DNA>1.0×103IU/mL的869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CHB)患者。采用PCR和反向点杂交法技术检测其HBV基因分型与耐药突变情况。结果共检出7种基因分型,分别为B基因型304例(34.98%),C基因型268例(30.84%),D基因型147例(16.92%)及B+C基因型、B+D基因型、C+D基因型、B+C+D基因型。63例患者发生耐药突变,耐药突变率为7.25%,其中C基因型31例(49.21%),B基因型19例(30.16%);突变模式有rt204I、rt181V、rt236T、rt180M+rt204V+rt204I等14种,其中rt180M+rt204V突变频率最高(17.46%)。B、C基因型的总体突变率(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西地区CHB患者HBV基因型多样,主要以B、C基因型为主,且耐药突变率较高,突变模式复杂,这一结果为桂西地区临床抗HBV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PCR反向杂交 基因型 耐药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地区598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耐药变异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淑荣 黄显娇 +1 位作者 赵文静 张紫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5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长春地区598例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基因分型及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598例HBVDNA高于检测下限(>1000拷贝/m L)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基因型和耐药变异位点。结果 598例样本... 目的研究长春地区598例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基因分型及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598例HBVDNA高于检测下限(>1000拷贝/m L)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基因型和耐药变异位点。结果 598例样本中,B基因型35例(5.85%),C基因型525例(87.79%),BC混合基因型32例(5.35%),D基因型2例(0.33%),未分型4例(0.67%)。79例发生HBV耐药变异,总体变异率为13.21%,其中B基因型3例(3.80%),C基因型73例(92.41%),BC混合基因型2例(2.53%),未分型1例(1.27%);rt M204检出率最高75.94%(60/79),rt M204变异位点耐药突变模式有10种类型。结论长春地区HBV感染患者基因型以C基因型为主,HBV基因耐药以rt M204位点检出率最高,变异模式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基因分型 基因耐药 PCR反向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