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70/p85核糖体蛋白S6激酶1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功能的初步鉴定
1
作者 赵莉 侯敬申 +1 位作者 白晓春 贾春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构建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1(p70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1,p70 S6K1)及p85 S6K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p70 S6K1和pcDNA3.1(-)-flag-p85 S6K1,并鉴定其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的表达及功能。方法:以pRK7-HA-S6K1... 目的:构建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1(p70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1,p70 S6K1)及p85 S6K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p70 S6K1和pcDNA3.1(-)-flag-p85 S6K1,并鉴定其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的表达及功能。方法:以pRK7-HA-S6K1为模板,采用PCR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p70 S6K1、p85 S6K1,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flag-p70 S6K1和pcDNA3.1(-)-flag-p85 S6K1,采用PCR、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将重组载体转染MCF-7细胞,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内p70 S6K1、p85 S6K1蛋白的表达;同时向转染细胞内加入1 mmol/L H2O2处理36 h,观察p70 S6K1、p85 S6K1蛋白对H2O2诱导的细胞死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扩增得到p70 S6K1、p85 S6K1基因片段并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p70 S6K1和pcDNA3.1(-)-flag-p85 S6K1,重组载体经PCR、双酶切鉴定均出现p70 S6K1和p85S6K1预期条带,DNA测序结果显示其全长基因阅读框完整、正确。重组载体在MCF-7细胞中高效表达flag-p70 S6K1和flag-p85S6K1,且p85 S6K1能增强H2O2诱导的细胞死亡。结论: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p70 S6K1和pcDNA3.1(-)-flag-p85 S6K1,均能在MCF-7细胞中高效表达,且p85 S6K1能够增强H2O2诱导的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s6激酶1 基因重组 载体构建 真核表达 细胞死亡 乳腺癌 MCF-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立西呱通过抑制P70S6K磷酸化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
2
作者 王登炜 王华军 韩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5-652,共8页
目的:探讨维立西呱(Ver)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及其对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3月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WKY)组,与之月龄性别相匹... 目的:探讨维立西呱(Ver)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及其对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3月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WKY)组,与之月龄性别相匹配的24只SHR随机平均分为SHR组、SHR+Ver1组(Ver剂量为1 mg·kg^(-1)·d^(-1))和SHR+Ver3组(Ver剂量为3 mg·kg^(-1)·d^(-1)),每天灌胃相应剂量的Ver持续3个月。尾套法测大鼠血压;称量法测大鼠全心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心肌胶原沉积。(2)组织贴块法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CFBs),并以AngⅡ诱导,分别用Ver、尼可地尔(Nic)和P70S6K抑制剂PF-4708671进行细胞干预。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ColⅠ)和ColⅢ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AngⅡ和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T1R、P70S6K和磷酸化P70S6K(p-P70S6K)水平。结果:(1)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HMI、LVMI、胶原容积分数(CVF)及心肌ColⅠ和ColⅢ均增高(P<0.05);与SHR组相比,SHR+Ver1组及SHR+Ver3组大鼠HMI、LVMI、CVF及心肌ColⅠ和ColⅢ均降低(P<0.05)。SHR组血浆和心肌组织AngⅡ水平、心肌组织AT1R、p-P70S6K表达水平较WKY均增高(P<0.05);与SHR组相比,SHR+Ver1组和SHR+Ver3组p-P70S6K水平降低(P<0.05)。与WKY组相比,SHR组心肌组织cGMP水平降低(P<0.05);与SHR组相比,SHR+Ver1组和SHR+Ver3组血浆及心肌组织cGMP水平增高(P<0.05)。(2)Ver可呈浓度(10^(-7)~10^(-5)mol/L)依赖性降低AngⅡ诱导的CFBs ColⅠ和ColⅢ合成水平;与AngⅡ(10-6mol/L)组相比,AngⅡ(10-6mol/L)+Ver(10^(-5)mol/L)组CFBs ColⅠ和ColⅢ水平均降低(P<0.05);Ver(10^(-5)mol/L)、Nic(10-4mol/L)和PF-4708671(10-4mol/L)均能降低AngⅡ(10-6mol/L)诱导的CFBs p-P70S6K、ColⅠ和ColⅢ水平(P<0.05)。结论:Ver可能通过增加cGMP,抑制SHR心肌P70S6K磷酸化及AngⅡ诱导的CFBs胶原合成,从而减轻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立西呱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心肌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Ⅱ 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S6蛋白激酶4基因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江林 许远红 廖德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78-1784,共7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 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胞mc38和CT26、胃癌细胞MFC和肺癌细胞LLC1的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RSK4的表达及其剪接异构体,生物信息学分析RSK4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GL261、4T1、mc38、CT26、MFC和LLC1中均表达RSK4,且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了多个剪接异构体,开放阅读框分析RSK4可能至少编码11个蛋白亚型;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剪接异构体编码的蛋白亚型均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且保守结构域均相同;蛋白互作网络富集分析显示,RSK4主要通过mTOR信号通路和突触持续增强等信号通路在核质和胞浆中发挥激酶的活性。结论RSK4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存在不同的表达谱,可能产生多种氮端不同的蛋白异构体,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不同的生物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s6蛋白激酶4 转录本 可变剪接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S6蛋白激酶p90^(rsk)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被引量:4
4
作者 范衡宇 佟超 孙青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6-509,共4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信号途径对减数分裂有重要调节作用 ,p90 rsk是迄今研究最清楚的MAPK下游靶分子 ,介导MAPK途径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多种功能 ,包括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启动、MⅠ /MⅡ期转化和MⅡ期阻滞的维持等 .p90 rsk的...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信号途径对减数分裂有重要调节作用 ,p90 rsk是迄今研究最清楚的MAPK下游靶分子 ,介导MAPK途径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多种功能 ,包括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启动、MⅠ /MⅡ期转化和MⅡ期阻滞的维持等 .p90 rsk的磷酸化是MAPK激活的结果 ,而细胞退出减数分裂时 ,p90 rsk的去磷酸化也发生在MAPK失活以后 .介绍了在卵母细胞中 p90 rsk的研究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s6蛋白激酶p90^rsk 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失神经腓肠肌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70KD核糖体蛋白S6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梦佳 唐成林 +5 位作者 黄思琴 安荟羽 谭程方 邱丽 朱正威 杨之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22-1026,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延缓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6)和电针组(n=6)。后两组钳夹伤右侧坐骨神经制备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模型。造模后第2天,电针组电针右侧足三里穴和环跳... 目的探讨电针延缓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6)和电针组(n=6)。后两组钳夹伤右侧坐骨神经制备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模型。造模后第2天,电针组电针右侧足三里穴和环跳穴,共2周。取双侧腓肠肌称重,计算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直径;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骨骼肌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 (p-mTOR)、70KD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和磷酸化p70S6K (p-p70S6K)蛋白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骨骼肌中mTOR、p70S6K基因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电针组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及直径显著下降(P<0.001),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右侧腓肠肌mTOR、p-mTOR、p70S6K和p-p70S6K蛋白表达升高(P<0.01);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右侧腓肠肌mTOR、p70S6K基因表达升高(P<0.05);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可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可能与激活mTOR/p70S6K信号通路,影响骨骼肌蛋白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肌萎缩 电针 蛋白合成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70KD核糖体蛋白s6激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A抑制剂H-89通过调节核糖体蛋白S6激酶1的磷酸化阻断SP600125诱导的CMK细胞多倍体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松 杨金刚 +5 位作者 李长岭 邢思宁 于颖 刘硕 蒲菲菲 马东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21-1326,共6页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翻译后修饰在巨核细胞倍体化调控方面的作用。方法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和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单独或联合处理CMK原始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翻译后修饰在巨核细胞倍体化调控方面的作用。方法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和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单独或联合处理CMK原始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DNA的相对量,从而进行DNA倍体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下游靶分子S6K1表达和磷酸化修饰(Thr389和Thr421/Ser424)的变化。使用分子对接和激酶活性检测分析H-89与S6K1结合的关系以及对激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SP600125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CMK细胞多倍体化,同时,上调S6K1的Thr421/Ser424磷酸化和下调Thr389的磷酸化。H-89不但部分阻断SP600125诱导CMK细胞多倍体化,而且下调S6K1的Thr421/Ser424磷酸化和上调Thr389磷酸化。分子对接和激酶活性分析发现H-89通过占据ATP结合位点,抑制S6K1活性。值得注意的是,H-89和SP600125均抑制PKA的活性,而且两者联合进一步抑制了PKA的活性,表明H-89阻断SP600125诱导CMK多倍体化与其对PKA的作用无关,而与S6K1磷酸化修饰状态的改变有关。结论 H-89通过调节S6K1磷酸化阻断SP600125诱导CMK细胞多倍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 巨核细胞 多倍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介导SP600125诱导的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多倍体化依赖于细胞分化程度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丽丽 杨金刚 +5 位作者 李长岭 邢思宁 于颖 刘硕 赵松 马东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36-1341,共6页
目的探讨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在不同分化程度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多倍体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诱导Dami、Meg-01和HEL细胞多倍体化,使用蛋白激酶A抑制剂H-89阻断SP600125药物作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在不同分化程度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多倍体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诱导Dami、Meg-01和HEL细胞多倍体化,使用蛋白激酶A抑制剂H-89阻断SP600125药物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表型(CD41a、CD42a和CD42b)和DNA倍性,Western blot法检测S6K1相关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修饰位点的变化。结果 SP600125诱导多倍体化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磷酸化。然而,SP600125诱导多倍体化的程度不同,对Dami细胞作用最强、HEL细胞次之、Meg-01细胞最弱。而且SP600125上调Dami细胞的S6K1Thr421/Ser424磷酸化并下调Thr389磷酸化,仅上调HEL细胞的Thr389磷酸化,对Meg-01细胞的S6K1无影响。虽然H-89下调SP600125诱导的3种细胞系中4E-BP1磷酸化,但只部分阻断Dami细胞多倍体化及下调S6K1 Thr421/Ser424磷酸化和上调Thr389磷酸化。尽管H-89上调Meg-01细胞和HEL细胞的S6K1 Thr389磷酸化,但其对Thr421/Ser424磷酸化无影响,而且也不能阻断两者的多倍体化。表型分析显示3种细胞系处于不同的分化水平,即Dami细胞最高、HEL细胞次之、Meg-01细胞最低。结论SP600125诱导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的多倍体化依赖于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系内S6K1对SP600125诱导磷酸化修饰的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 巨核细胞 多倍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S6蛋白激酶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妙芳 谢渭芬1 +3 位作者 张新 强晖 孙田美 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 :探讨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级联信号通路的关键效应分子——核糖体 S6蛋白激酶 (ribosom al S6 ki-nase,RSK)与肝纤维化发生的关系。 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二甲基亚硝胺 (dimethylnitrosamine,DMN)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 目的 :探讨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级联信号通路的关键效应分子——核糖体 S6蛋白激酶 (ribosom al S6 ki-nase,RSK)与肝纤维化发生的关系。 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二甲基亚硝胺 (dimethylnitrosamine,DMN)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根据注射时间的不同 ,获取组织标本 ,行 H- E和 VG染色。明确纤维化分期后 ,进一步利用 Northern印迹及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 RSK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 :RSK在正常大鼠肝脏中 ,仅在中央静脉周围的肝血窦有少量表达 ,而随着纤维化的进展 ,其表达量进行性增加 ;在纤维化肝脏 ,RSK主要分布于汇管区间质中 ,肝细胞未见染色。结论 :RSK在肝纤维化进程中持续上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s6蛋白激酶 大鼠 肝纤维化 信号通路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力作用下兔牙周组织中雷帕霉素靶蛋白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奕 郭亚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0-583,587,共5页
目的探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 S6K)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24只日本大耳白兔建立正畸牙移动的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上颌右侧戴矫治器,作为实验侧;左侧未戴矫治器,作为对照侧。分别在... 目的探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 S6K)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24只日本大耳白兔建立正畸牙移动的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上颌右侧戴矫治器,作为实验侧;左侧未戴矫治器,作为对照侧。分别在戴矫治器后3、5、7、14d各处死6只实验动物。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方法观察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及mTOR和p70 S6K表达的变化。结果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实验侧牙周组织较对照侧有明显改建,牙槽骨由致密变得疏松,细胞的排列由有序变得紊乱,牙槽骨的骨壁由平整变得凹凸不平,出现了破骨细胞及骨陷窝。RT-PCR结果显示,加力3d后牙周组织中p70 S6Km RNA表达增强,7d后牙周组织中p70 S6K mRNA明显增强,随后缓慢下降,与对照侧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与RT-PCR结果一致。结论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兔牙周组织中mTOR和p70 S6K的表达明显增强,提示mTOR和p70 S6K参与牙周组织改建,并在牙周组织改建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力 雷帕霉素靶蛋白 核糖体蛋白s6激酶 牙周组织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和佛波酯在蛋白质合成中经不同途径激活p70 S6激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咏梅 付伟 +7 位作者 宋宇彤 王亚杰 刘奕 陈菲 宗志宏 于爱鸣 韩雅玲 于秉治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9-233,共5页
为研究佛波酯 (PMA)和胰岛素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信号传递 ,应用激酶活性测定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 ,分别检测mTOR(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特异性抑制剂rapamycin或磷脂酰肌醇 3激酶 (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 94 0 0 2预处理、PMA或... 为研究佛波酯 (PMA)和胰岛素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信号传递 ,应用激酶活性测定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 ,分别检测mTOR(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特异性抑制剂rapamycin或磷脂酰肌醇 3激酶 (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 94 0 0 2预处理、PMA或胰岛素处理的血清饥饿的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 (CHL)中p70S6激酶 (p70S6K)和蛋白激酶B(PKB)的活性及表达 .结果显示 ,PMA或胰岛素刺激促进p70S6K的活化和表达 .而rapamycin预处理可阻断PMA和胰岛素对p70S6K的激活作用 ,表明PMA和胰岛素可能是通过mTOR 依赖性途径激活p70S6K .结果还显示 ,胰岛素刺激促进PKB的活化和表达 ,而PMA对PKB的活性和表达无影响 .LY2 94 0 0 2预处理可阻断胰岛素对p70S6K和PKB的激活作用 ,但不能抑制PMA刺激引起的p70S6K的活化 .表明胰岛素和PMA介导p70S6K活化的信号途径有所不同 ,胰岛素介导p70S6K的活化可能依赖于PI3K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佛波酯 蛋白质合成 信号传递 p70s6激酶 蛋白激酶B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细胞生长 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矫治力对兔牙周组织中雷帕霉素靶蛋白和核糖体S6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奕 毕玮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9-360,共2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S6蛋白激酶(p70S6K)信号通路在兔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选用12只日本大耳白兔(体质量2.0kg左右),雌雄不限,建立正畸牙移动的动物模型,按照3,5,7,14d随机分组,每组3只,上颌右侧戴矫...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S6蛋白激酶(p70S6K)信号通路在兔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选用12只日本大耳白兔(体质量2.0kg左右),雌雄不限,建立正畸牙移动的动物模型,按照3,5,7,14d随机分组,每组3只,上颌右侧戴矫治器组为实验组,左侧未戴矫治器组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的方法,观察牙周组织中mTOR及p70S6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戴矫治器3d后牙周组织中mTOR和p70S6K表达增强,7d达高峰,14d后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矫治力作用下,兔牙周组织中mTOR及p70S6K表达均明显增强,导致牙周组织发生一系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靶蛋白 核糖体s6蛋白激酶 牙周组织改建 矫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70 S6K信号通路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洁茹 梁爽 +2 位作者 刘济远 赵君 唐休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 S6K信号通路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口腔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标本51例,癌旁黏膜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 目的探讨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 S6K信号通路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口腔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标本51例,癌旁黏膜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口腔鳞癌、癌旁黏膜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中p-Akt、p-mTOR及p70S6K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相互之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p-Akt、p-mTOR及p70 S6K在口腔鳞癌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和癌旁黏膜组的表达。p-Akt、p-mTOR及p70 S6K在口腔鳞癌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但与口腔鳞癌的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Akt、p-mTOR及p70 S6K在口腔鳞癌的表达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Akt/mTOR/p70 S6K信号通路分子在口腔鳞癌中表达活跃,提示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p70 s6K 口腔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6-5p、Skp2、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灿峰 刘嘉欣 杨文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 目的: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术治疗,对比不同病理特征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术后1年是否生化复发分为复发组(n=21)与未复发组(n=97),比较2组临床资料、miR-296-5p、Skp2、RPL6mRNA表达水平,分析miR-296-5p、Skp2、RPL6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不同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27、22.416、10.088、34.239、20.180、12.208,t=4.649、-5.770、-5.713、4.716、-5.647、-6.884,均P=0.000);miR-296-5p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578、-0.539、-0.517、-0.556,均P<0.001),Skp2、RPL6 mRNA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31、0.507、0.476、0.493、0.494、0.473、0.420、0.505,均P<0.001);复发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切缘阳性率、Gleason评分、高于未复发组,术后辅助治疗率低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miR-296-5p表达水平低于未复发组,Skp2、RPL6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校正前,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术后辅助治疗、miR-296-5p、Skp2、RPL6 mRNA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校正后,miR-296-5p、Skp2、RPL6mRNA仍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miR-296-5p、Skp2、RPL6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的AUC为0.902(95%CI=0.833~0.949),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miR-296-5p、Skp2、RPL6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6-5p s激酶相关蛋白2 核糖体蛋白L6 前列腺癌 病理特征 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P70S6激酶信号通路在腮腺腺癌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奕 包扬 +4 位作者 赵震锦 张扬 方长青 李建华 于秉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 :研究mTOR/P70S6激酶信号通路激活在腮腺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印迹分析测定腮腺腺癌中mTOR和P70S6激酶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与Western印迹分析的结果一致 ,与正常组织相比 ,腮腺腺癌中mTOR和P70S... 目的 :研究mTOR/P70S6激酶信号通路激活在腮腺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印迹分析测定腮腺腺癌中mTOR和P70S6激酶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与Western印迹分析的结果一致 ,与正常组织相比 ,腮腺腺癌中mTOR和P70S6激酶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靶蛋白 p70 s6激酶 腮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蛋白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文涓 王前 +2 位作者 李凤杰 张淑军 曹兰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2-888,共7页
目的:研究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信号通路中的p-Akt,mTOR和p70S6K 3种蛋白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例卵巢癌化... 目的:研究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信号通路中的p-Akt,mTOR和p70S6K 3种蛋白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例卵巢癌化疗耐药和25例化疗敏感组织中p-Akt,mTOR和p70S6K蛋白的表达,分析这些蛋白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耐药的相关性。结果:p-Akt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黏液性癌和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分别为77.14%,50.00%和66.67%,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中分化和低分化癌中的表达分别为73.33%和75.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Ⅱ期和Ⅲ~Ⅳ期中的表达分别为18.18%和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OR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黏液性癌和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分别为77.14%,100.00%和83.3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中分化和低分化癌中的表达分别为80.00%和78.5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Ⅱ期和Ⅲ~Ⅳ期中的表达分别为27.27%和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70S6K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黏液性癌和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分别为80.00%,100.00%和100.00%,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中分化和低分化癌中的表达分别为93.33%和78.5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Ⅱ期和Ⅲ~Ⅳ期中的表达分别为45.45%和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t蛋白在卵巢癌化疗耐药和敏感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8.89%及64.00%;mTOR蛋白在耐药和敏感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4.44%及68.00%;p70S6K蛋白在耐药和敏感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00%及72.00%,3种蛋白在耐药组中的表达均高于敏感组(P<0.05)。结论:p-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中的3种蛋白可能参与卵巢癌的侵袭和转移,这3种蛋白的表达上调可能与卵巢癌化疗耐药有关,在临床上可作为预测卵巢癌化疗耐药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紫杉醇 耐药 AKT蛋白 mTOR蛋白 p70s6K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70 S6激酶在腮腺腺泡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奕 兰仁刚 +2 位作者 冯翠娟 张扬 于秉治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研究P70S6激酶信号通路在腮腺腺泡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Westen印迹分析测定腮腺腺泡细胞癌中P70S6激酶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的结果与Westen印迹分析一致,和正常组织相比,腮腺腺泡细胞癌中P70S6K的表达明显增加... 目的:研究P70S6激酶信号通路在腮腺腺泡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Westen印迹分析测定腮腺腺泡细胞癌中P70S6激酶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的结果与Westen印迹分析一致,和正常组织相比,腮腺腺泡细胞癌中P70S6K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P70S6K的表达增加是提示腮腺腺泡细胞癌发生的重要生物化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0 s6激酶 腮腺腺泡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A通过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引起RAW264.7细胞自噬 被引量:5
17
作者 安志远 丁文一 +1 位作者 郑春明 黄骁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67-2270,2276,共5页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标准株ATCC 19606(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TCC 19606)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Omp A)对RAW264. 7细胞的自噬诱导作用。方法:建立Omp A刺激RAW264. 7细胞的模型,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标准株ATCC 19606(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TCC 19606)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Omp A)对RAW264. 7细胞的自噬诱导作用。方法:建立Omp A刺激RAW264. 7细胞的模型,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Omp A对RAW264. 7细胞自噬的影响。结果:Omp A可以引起自噬蛋白LC3B-II表达升高,并抑制Akt/mTOR/p70S6K的磷酸化水平;雷帕霉素可以进一步降低mTOR和p70S6K磷酸化,并提高Omp A引起的LC3B-II表达升高。结论:鲍曼不动杆菌Omp A通过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引起RAW264. 7细胞自噬。这为将来进一步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引起自噬的分子机制及找到对抗其感染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外膜蛋白A RAW264.7细胞 自噬 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下调大鼠海马PI3K/Akt/p70S6K信号传导通路(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英 范莹 +3 位作者 闫恩志 杨菁 宗志红 齐志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98,共9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淀粉样β蛋白(Aβ)的沉积是否损害神经细胞存活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实验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β25-35组;Aβ25-35+布洛芬组;Aβ25-35+布洛芬+LY294002组;Aβ25-35+LY294002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布洛芬7.5或1...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淀粉样β蛋白(Aβ)的沉积是否损害神经细胞存活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实验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β25-35组;Aβ25-35+布洛芬组;Aβ25-35+布洛芬+LY294002组;Aβ25-35+LY294002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布洛芬7.5或15 mg.kg-1,每日1次,连续3周后,左侧脑室内注射Aβ25-35(10 μL, 1 mmol.L-1),之后继续灌胃给予布洛芬1周。PI3K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 (5 μL, 4 mmol.L-1)在注射Aβ25 -35前1 h左侧脑室内注射。注射Aβ25-35后1周,取海马CA1区,Western免疫印迹法观察P53,Bax, FasL, Bcl-2, Akt和p70S6K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测定试剂盒分析caspase 3活性变化,RT-PCR方法观察p70s6k mRNA表达水平。结果脑室内注射Aβ25-35可引起大鼠海马CA1区磷酸化Akt/PKB和磷酸化p70S6K表达明显降低,分别从对照组1.32±0.14和0.769±0.028下降到0.69±0.08和0.479±0.032。同时,海马CA1区促凋亡蛋白P53, Bax和FasL表达及caspase 3活性明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降低。预先注射LY294002可使caspase 3活性较单独注射Aβ25-35组进一步增加。给Aβ25-35前后连续给予布洛芬4周可明显对抗Aβ25-35引起的上述变化。LY294002可明显减弱布洛芬上调磷酸化Akt/PKB和磷酸化p70S6K表达的作用。结论 Aβ25-35引起抗凋亡通路PI3K/Akt/p70S6K下调可能参与AD的神经元损伤。布洛芬具有较好的对抗作用,这可能与上调PI3K/Akt/p70S6K通路中的一些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 Akt/蛋白激酶B p70s6K 海马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siRNA转染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p70S6K及4EB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席亚慧 刘红玲 +1 位作者 刘明月 姜梦圆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04-809,共6页
目的研究m TOR-siRNA转染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B3(human lens epithelial line B3,HLEB3)后,对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蛋白p70S6K及4EBP1表达的影响,并与雷帕霉素的作用作对比。方法 HLEB3分为m TOR-siRNA组(培养基加入Lipo2000和m TOR-si... 目的研究m TOR-siRNA转染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B3(human lens epithelial line B3,HLEB3)后,对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蛋白p70S6K及4EBP1表达的影响,并与雷帕霉素的作用作对比。方法 HLEB3分为m TOR-siRNA组(培养基加入Lipo2000和m TOR-siRNA)、control-siRNA组(培养基加入Lipo2000和control-siRNA)、Lipo2000组(培养基加入Lipo2000)、雷帕霉素组(培养基加入雷帕霉素)和空白对照组,于转染24 h、48 h、72 h后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和密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时间点各组细胞p70S6K及4EB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 TOR-siRNA组随着转染时间延长,HLEB3细胞分布稀疏、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贴壁不良。转染24 h、48 h、72 h时,m TOR-siRNA组细胞密度均较其他四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转染24 h后,各组细胞4EBP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 TOR-siRNA组及雷帕霉素组p70S6K蛋白表达均下降(均为P<0.05);转染48 h、72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 TOR-siRNA组及雷帕霉素组4EBP1及P70S6K蛋白表达均下降(均为P<0.05),而control-siRNA组、Lipo2000组4EBP1、P70S6K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m TOR-siRNA及雷帕霉素均可影响HLEB3的增殖及生长活性,并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蛋白p70S6K和4EBP1的表达,且m TOR-siRNA的早期作用较雷帕霉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后发性白内障 雷帕霉素 p70s6K蛋白 4EBp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虚化瘀法对产后抑郁低雌激素大鼠海马核糖体S6激酶和丝裂原活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春雨 刘梦 谢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104,共4页
探讨补虚化瘀方药参归仁合剂对产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内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通路的影响,测定P90核糖体S6激酶(RSK1)和丝裂原活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MEK1)蛋白表达量。用56只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归仁高、中、低剂量组(... 探讨补虚化瘀方药参归仁合剂对产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内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通路的影响,测定P90核糖体S6激酶(RSK1)和丝裂原活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MEK1)蛋白表达量。用56只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归仁高、中、低剂量组(7、3.6、1.8 g·kg^(-1)·d^(-1))、盐酸舍曲林组(4.5 mg·kg^(-1)·d^(-1))、苯甲酸雌二醇组(10μg·d^(-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造模,模拟产后抑郁状态。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海马P-RSK1和P-MEK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归仁中剂量组和舍曲林组在海马组织中P-RS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归仁中剂量组、舍曲林组和苯甲酸雌二醇组在海马组织中P-ME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证明参归仁合剂可增加海马组织中P-RSK1和P-MEK1蛋白表达量,且参归仁中剂量组效果显著,参归仁合剂可起到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虚化瘀法 参归仁合剂 产后抑郁 p90核糖体s6激酶 丝裂原活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