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3蛋白在周期调节蛋白A1变异引起的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魏宏权 王向远 任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1-243,共3页
为研究p5 3蛋白在周期调节蛋白A1(cyclinA1)变异引起的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以p5 3基因敲除的小鼠和周期调节蛋白A1基因敲除的小鼠杂交 ,获取同胎生单基因变异和双基因同时变异的雄性后代共 4组 12只 .比较它们的性腺和生殖... 为研究p5 3蛋白在周期调节蛋白A1(cyclinA1)变异引起的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以p5 3基因敲除的小鼠和周期调节蛋白A1基因敲除的小鼠杂交 ,获取同胎生单基因变异和双基因同时变异的雄性后代共 4组 12只 .比较它们的性腺和生殖细胞发育 ,并用TUNEL染色法观察和比较生殖细胞的凋亡情况 .在睾丸最大横切面上观察到 :周期调节蛋白A1变异组凋亡细胞最多 (348± 10 4个 ) ,明显高于p5 3 周期调节蛋白A1双基因变异组 (12 1± 38个 ) ,t=3 2 5 79,P =0 0 4 72 .p5 3变异组凋亡细胞最少 (45± 2 4个 ) ,配对t检验显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8 4 0 13,P =0 0 0 35 .这一研究结果提示 ,p5 3基因可能在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中起监视作用 ,并在周期调节蛋白A1变异引起发育异常时启动p5 3途径造成异常细胞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周期调节蛋白A1 精子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把花根片抑制糖尿病肾病足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周乐 王一川 +4 位作者 高冉冉 鲁容辰 高逸爽 韩聪 李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9-1127,共9页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抑制糖尿病肾病(DKD)足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火把花根片组、厄贝沙坦组,每组8只;将8只自发2型糖尿病对照(db/m)小鼠作为对照组。火把花根片组给...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抑制糖尿病肾病(DKD)足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火把花根片组、厄贝沙坦组,每组8只;将8只自发2型糖尿病对照(db/m)小鼠作为对照组。火把花根片组给予火把花根片悬液280.83 mg/(kg·d)灌胃,厄贝沙坦组予以厄贝沙坦悬液14.97 mg/(kg·d)灌胃,对照组、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疗程8周。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肾功能、尿蛋白、肾脏病理及肾病蛋白(Nephrin)、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乙酰化p53(Ac-p53)、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将小鼠肾足细胞(MPC-5)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火把花根片组、火把花根片+SIRT1抑制剂组及火把花根片+EX527+p53抑制剂组。检测足细胞凋亡及Nephrin、SIRT1、Ac-p53、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火把花根片可改善小鼠一般状态、肾功能、尿蛋白及肾脏病理变化,增加肾组织及足细胞Nephrin、SIRT1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因子的表达(均P<0.01);火把花根片+EX527组Nephrin、SIRT1、Bcl-2蛋白表达减少(P<0.01或P<0.05),Ac-p53、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加(P<0.01或P<0.05);火把花根片+EX527+PFT-α组Nephrin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Ac-p53及Caspase-3蛋白表达较模型组、火把花根片+EX527组减少(P<0.01或P<0.05)。结论:火把花根片可通过调控SIRT1去乙酰化p53阻断线粒体途径的足细胞凋亡,发挥DKD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火把花根片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乙酰化 p53 足细胞 细胞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枝蒿总黄酮类调节人肝癌细胞凋亡基因p53、Fas和bcl-2的表达 被引量:29
3
作者 斯拉甫 艾斯卡尔 +2 位作者 伊力哈木江 肖开提 哈木拉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6-229,共4页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及 RT- 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分析了新疆一枝蒿总黄酮类作用后肝癌细胞 (肝癌、ATCC QGY- 770 1 )中凋亡基因 p53、Fas及细胞增殖基因 bcl- 2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结果发现一枝蒿总黄酮可诱导肿瘤细胞分...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及 RT- 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分析了新疆一枝蒿总黄酮类作用后肝癌细胞 (肝癌、ATCC QGY- 770 1 )中凋亡基因 p53、Fas及细胞增殖基因 bcl- 2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结果发现一枝蒿总黄酮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及 DNA的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且指出其诱导细胞凋亡是从细胞周期的 G0 /G1期开始的 .用 5mg/L、1 0 mg/L的一枝蒿总黄酮处理肝癌细胞 2 4 h、36h及 72 h时有大量的野生型 p53基因表达而 Fas及 bcl- 2基因未见表达 .结果表明 ,一枝蒿总黄酮类诱导野生型 p53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它间接清除体内恶变细胞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p53 BCL-2基因 总黄酮类 癌细胞 基因表达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4
作者 吕雷 冯昊 +1 位作者 朱依纯 姚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5-458,共4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细胞 细胞 心肌重构 p53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时NF-κB和P53在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敖启林 熊密 +1 位作者 郝春荣 王迪浔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对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进行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无血清培养基 (SFM)组中 PASMC核因子 - κB(NF- κB)阳性指数明显低于低氧 48h (H48h)组 (P<... 对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进行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无血清培养基 (SFM)组中 PASMC核因子 - κB(NF- κB)阳性指数明显低于低氧 48h (H48h)组 (P<0 .0 5 ) ,H48h组 P5 3阳性指数与 SFM组相比有增高趋势。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指数(PI)在 SFM组明显低于 H48h组 (P<0 .0 5 ) ,SFM组抑制性 - κBα(I- κBα)的含量是 H48h组的 2 .5倍 ,SFM组的凋亡指数 (AI)明显高于 H48h组 (P<0 .0 5 ) ;NF- κB阳性指数与 AI呈负相关 (r=- 0 .737,P<0 .0 5 )而与 PI呈正相关 (r=0 .80 2 ,P<0 .0 5 )。提示 :低氧时 PASMC中 NF- κB活性明显增加 ,表明 NF- κB可能抑制 PASMC的凋亡并促进其增殖 ;低氧时 P5 3有增高的趋势 ,其对 PASM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可能被激活的 NF- κB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ΚB p53基因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 低氧 肺血管构型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P2以p53非依赖形式促进自噬引起Hep3B细胞凋亡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凯 王安娜 +8 位作者 姜涛 温韬 殷继明 刘道洁 乔录新 石英 李莉 李宁 陈德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6-642,共7页
p53凋亡刺激蛋白2(apoptosis stimulating protein 2 of p53,ASPP2)能特异性地与p53蛋白结合并增强其促凋亡的功能,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本室前期研究发现,ASPP2可以通过p53-DRAM-自噬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在本研究中,利用ASPP2腺病毒感染He... p53凋亡刺激蛋白2(apoptosis stimulating protein 2 of p53,ASPP2)能特异性地与p53蛋白结合并增强其促凋亡的功能,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本室前期研究发现,ASPP2可以通过p53-DRAM-自噬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在本研究中,利用ASPP2腺病毒感染Hep3B细胞(p53缺陷型肝癌细胞系)并用甲基磺酸(MMS)处理后;Calcein AM/PI和M30染色检测细胞凋亡;GFP-LC3质粒转染细胞后检测自噬;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自噬基因表达.结果表明,ASPP2在p53缺陷的Hep3B细胞内可诱导发生凋亡;在MMS存在和缺失条件下,Adr-ASPP2均引起自噬体水平升高及自噬基因的表达增加,且MMS协同Adr-ASPP2能使自噬水平增加;进一步用VPS34 siRNA和DRAM siRNA抑制自噬发现,细胞凋亡水平下降,说明由Adr-ASPP2诱发经损伤相关自噬调节蛋白(DRAM)介导的自噬参与了肝癌细胞系凋亡的发生.综上结果表明,ASPP2可以通过非p53依赖的DRAM介导自噬,并促进肝癌细胞凋亡.该研究可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刺激蛋白2(ASpp2) 损伤相关自噬调节蛋白(DRAM)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p65、Bcl-2、Bcl-xL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和凋亡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克君 李德春 朱东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5-109,共5页
背景与目的:核因子κB通过调控下游bcl-2家族基因表达参入细胞凋亡调节过程,而p53除了参入细胞周期调节外也参入依赖bcl-2基因的细胞凋亡调控。在胰腺癌中NF-κBp65、Bcl-2和Bcl-xL蛋白表达与p53和凋亡的关系还不清楚。本研究系统地分... 背景与目的:核因子κB通过调控下游bcl-2家族基因表达参入细胞凋亡调节过程,而p53除了参入细胞周期调节外也参入依赖bcl-2基因的细胞凋亡调控。在胰腺癌中NF-κBp65、Bcl-2和Bcl-xL蛋白表达与p53和凋亡的关系还不清楚。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核因子κBp65及其下游的bcl-2和bcl-xL抑凋亡基因在胰腺癌(PC)中的表达以及与P53蛋白表达和凋亡指数(AI)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胰腺导管腺癌(PC)和9例正常胰腺组织(NP)中P53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法分析NF-κBp65蛋白表达;RT-PCR分析Bcl-2和Bcl-XL蛋白表达,TdT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标记(TUNNEL)法了解胰腺癌细胞凋亡情况(AI)。结果:P53在PC组织阳性率(56%,14/25),高于NP组织阳性率(P<0.00);NF-κBp65、Bcl-2和Bcl-xL在PC组织表达相对值分别为:1.06±0.16、0.79±0.13、0.76±0.24,分别高于NP组织:0.23±0.016、0.23±0.074、0.18±0.026(分别P<0.05);14例p53阳性PC中,NF-κBp65、Bcl-2和Bcl-Xl表达相对值分别为:1.32±0.23、0.92±0.33、0.82±0.21;11例p53阴性PC中,NF-κBp65、Bcl-2和Bcl-xL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78±0.15、0.54±0.19、0.71±0.28(分别P<0.05,P<0.05,P>0.05);NF-κBp65和Bcl-2分别与P53表达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分别P<0.01,P<0.05),Bcl-xL与P53无相关性(P>0.05),NF-κBp65与Bcl-XL表达正相关(P<0.01),而NF-κBp65与Bcl-2表达无相关性(P>0.05);胰腺癌平均AI为(15.4±6.48)%,NF-κBp65表达与AI负相关(r=-0.297,P<0.05),而Bcl-2、Bcl-xL与AI无相关性(r=-0.203,P>0.05;r=-0.156,P>0.05)。结论:胰腺癌中抗凋亡因子表达上调,凋亡指数主要决定于NF-κBp65蛋白水平;NF-κBp65通过对下游bcl-xL基因表达的调控参与胰腺癌凋亡过程;p53在凋亡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因子κB BCL-2 bcl-xL p53 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骨肉瘤MG-63细胞HIF-1α、P53、Bcl-2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蔡文涛 陈安民 +1 位作者 郭风劲 管频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48-952,共5页
背景与目的:本实验研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eleotides,ASODN)在缺氧环境下对骨肉瘤MG-63细胞HIF-1α、P53、Bel-2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HIF-1α在缺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的作用机... 背景与目的:本实验研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eleotides,ASODN)在缺氧环境下对骨肉瘤MG-63细胞HIF-1α、P53、Bel-2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HIF-1α在缺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设计针对HIF-1α RNA亚基的反义、正义寡核苷酸(sense oligodeoxynueleotides,SODN),并建立骨肉瘤细胞体外缺氧培养模型,观察缺氧培养不同时相(8、16、24h)5μmol/L的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骨肉瘤MG-63细胞HIF-1α、P53、Bel-2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HIF-1α、P53和Bcl-2 mRNA的转录水平,免疫组化(SP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IF-1α、P53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HIF-1α转录水平(8~24h)单纯缺氧组(22.0%~22.6%)及SODN缺氧组(22.0%~22.8%)与常氧组(20.2%~20.9%)比较未见明显改变,而在ASODN缺氧组(16.8%~18.5%)显著降低(P〈0.01)。其蛋白表达单纯缺氧组(33.1%~88.9%)、SODN缺氧组(32.5%~88.7%)随缺氧时间延长明显升高;而P53、Bel-2 mRNA水平单纯缺氧组、SODN缺氧组较常氧组均显著增强(3.4~7.5倍不等)(P〈0.05)。其蛋白的表达这二组也较常氧组均显著增强(2~大于37倍不等)(P〈0.05)。然而在ASODN缺氧组P53、Bel-2 mRNA活性明显减弱(11.5%~13.9%)(P〈0.05),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13.6%~35.4%)(P〈0.05):细胞凋亡率其他三组未见明显变化,但ASODN缺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缺氧可以通过诱导野生型P53的突变使HIF-1α和Bcl-2的过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而HIF-1α反义寡核苷酸抑制HIF-1α活性后,可以抑制野生型P53的突变,降低Bcl-2的表达,导致细胞凋亡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反义寡核苷酸 缺氧诱导因子-1Α p53 BCL-2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30激活后下调P53-PUMA信号抑制全脑缺血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凋亡途径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思含 孙立萍 +3 位作者 赵雨逢 韩东 王瑞敏 胡书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8-574,共7页
目的采用GPR30特异激动剂、拮抗剂作为工具药,已证实GPR30激活具有抗神经炎症和抗凋亡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研究揭示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30(GPR30)激活对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并进一步阐明其对P53-PUMA信号... 目的采用GPR30特异激动剂、拮抗剂作为工具药,已证实GPR30激活具有抗神经炎症和抗凋亡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研究揭示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30(GPR30)激活对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并进一步阐明其对P53-PUMA信号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选择性诱导海马CA1区神经元延迟性死亡。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1d、3d、7d组,GPR30特异激动剂G1处理组(I/R 1d+G1,I/R 3d+G1),P53特异抑制剂Pifithrin-α(Pifi-α)处理组(Pifi-α,I/R 3d+Pifi-α,I/R 7d+Pifi-α),GPR30特异拮抗剂G36处理组(I/R 7d+Pifi-α+G36)。于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同时皮下埋置G1或G36微量释放泵,至实验结束;缺血前侧脑室注射P53抑制剂Pifi-α。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蛋白水平;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NeuN染色观察神经元生存情况。结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I/R 7d组海马CA1区NeuN阳性染色细胞数量(7.500±2.320)较假手术组(61.000±2.671)减少(P<0.01),但TUNEL阳性细胞数量(73.667±5.296)增多较假手术组(3.667±1.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 7d组相比,Pifi-α处理组海马CA1区NeuN阳性细胞数(58.143±4.783)增加(P<0.01),而TUNEL阳性细胞数(23.571±3.545)减少(P<0.01)。与I/R 7d+Pifi-α组相比,I/R 7d+Pifi-α+G36组NeuN阳性细胞数量(46.143±4.426)减少(P<0.01),而TUNEL阳性细胞数(46.143±3.985)增加(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GCI后1d、3d海马CA1区P53磷酸化水平均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相应时间点相比,用G1激活GPR30受体降低了缺血/再灌注诱导的P53磷酸化水平(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3d组海马CA1区p-P53免疫荧光强度增强,且与DAPI荧光共定位;而G1处理组类似于假手术组,显示海马CA1区p-P53免疫荧光强度较I/R 3d组降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较,I/R 3d组海马CA1区PUMA水平明显升高,Bcl2水平降低(P<0.01);与I/R 3d组比较,I/R 3d+Pifi-α组PUMA蛋白降低(P<0.01),而Bcl2水平升高(P<0.01)。结论激活GPR30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P53-PUMA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凋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30 p53 p53上调凋亡调节因子 全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醛调控突变型p53基因和AIF基因表达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亚萍 王娟 +4 位作者 吴中惠 张慧 侯小芳 宋琴 夏海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柠檬醛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醛处理NB4细胞48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法检测突变型p53(mtp53)基因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柠檬醛实验组与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柠檬醛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醛处理NB4细胞48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法检测突变型p53(mtp53)基因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柠檬醛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tp53基因表达量减低(P<0.05);柠檬醛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IF基因表达量增加(P<0.05);乙醇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tp53和AIF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差异;随着柠檬醛浓度(5、10、20 mg/L)的递增,mtp53 mRNA表达量逐渐下降,AIF mRNA的表达量逐渐上升,mtp53、AIF在不同浓度柠檬醛实验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柠檬醛通过下调NB4细胞mtp53的表达,上调AIF的表达诱导NB4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醛 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p53 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总生物碱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君 齐雅芝 +4 位作者 唐娅 曹睿 翟燕玲 韩玉生 徐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37-845,共9页
目的研究延胡索总生物碱(TAC)对慢性脑缺血(CCH)大鼠海马CA1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AC高剂量... 目的研究延胡索总生物碱(TAC)对慢性脑缺血(CCH)大鼠海马CA1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AC高剂量组(14 mg/kg)、TAC低剂量组(7 mg/kg),每组6只。运用改良版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BCCAO)法建立CCH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对双侧颈总动脉做分离处理。造模完成1周后,每组分别灌胃给予对应药物或等体积等渗盐水,每日1次,治疗持续14 d。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检测其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Sirt1、P53、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UMA)、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在大鼠海马区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1)4组凋亡细胞数量和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1.417、76.835,均P<0.01)。4组间Sirt1、P53、PUMA、BAX、Bcl-2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78.390、42.465、867.413、110.656和131.801,均P<0.01)。4组间Sirt1、P53、PUMA、BAX、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497、11.863、58.552、186.855和12.466,均P<0.01)。(2)模型组大鼠海马区脑组织神经元较假手术组排列紊乱,胞核固缩增多,胶质细胞和炎细胞明显增多。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细胞数量及凋亡率明显上升[分别为(10.8±1.5)个比(2.0±0.9)个和(35.5±4.5)%比(6.2±2.6)%;均P<0.05];Sirt1、Bcl-2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明显降低(84.6±6.6比244.6±4.9,138.5±6.7比210.9±10.0;均P<0.05),P53、PUMA、BAX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明显升高(156.8±11.6比93.5±11.6,151.3±3.3比38.0±4.0,87.0±5.0比38.4±5.5;均P<0.05);Sirt1、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0.51±0.07比0.74±0.07,0.36±0.03比0.53±0.05;均P<0.05),P53、PUMA、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0.37±0.06比0.21±0.02,0.62±0.06比0.23±0.02,1.08±0.06比0.45±0.03;均P<0.05)。(3)TAC高、低剂量组大鼠海马区组织结构较模型组相对紧密均匀,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结构也相对清晰完整。与模型组比较,TAC高、低剂量组神经元凋亡细胞数量[高、低剂量组分别为(3.8±0.7)、(6.2±1.2)个]及凋亡率[高、低剂量组分别为(12.4±2.8)%、(20.2±3.9)%]均明显下降(均P<0.05);Sirt1、Bcl-2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低剂量组Sirt1分别为150.0±4.8、131.3±1.3,Bcl-2分别为207.1±7.4、169.5±3.9)明显升高(均P<0.05),P53、PUMA、BAX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低剂量组P53分别为105.9±8.8、115.5±9.0,PUMA分别为56.8±5.1、74.4±3.9,BAX分别为40.5±5.6、48.4±5.0)明显降低(均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高、低剂量组分别为0.53±0.05、0.47±0.02,P<0.05),P53、PUMA、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高、低剂量组P53分别为0.21±0.02、0.24±0.04,PUMA分别为0.36±0.02、0.28±0.04,BAX分别为0.52±0.02、0.54±0.03;均P<0.05),TAC高剂量组Sirt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0.71±0.05,P<0.05),TAC低剂量组Sirt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52±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可以减轻CCH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降低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TAC激活Sirt1/P53通路、抑制P53蛋白活性,从而调控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总生物碱 慢性脑缺血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p53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通过激活SIRT1/P53通路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抗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潘家钰 康刚劲 +2 位作者 徐曼华 彭正虹 申苑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究雌二醇(estradiol,E2)对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B3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凋亡机制。方法不同浓度H2O2作用于HLE-B3细胞,探索最佳浓度。将HLE-B3细胞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00μmol·L^-1 H2O2),低... 目的探究雌二醇(estradiol,E2)对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B3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凋亡机制。方法不同浓度H2O2作用于HLE-B3细胞,探索最佳浓度。将HLE-B3细胞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00μmol·L^-1 H2O2),低、中、高浓度E2组(100μmol·L^-1 H2O2+0.01μmol·L^-1、0.10μmol·L^-1、1.00μmol·L^-1 E2),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观察不同浓度的E2对HLE-B3细胞的影响。RT-qPCR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mRNA、P5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IRT1、肿瘤抑制蛋白P53、乙酰化P53(acetylate P53,Ac-P5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化学检测SIRT1定位及荧光强度。结果100μmol·L^-1H2O2为诱导HLE-B3细胞氧化应激的最佳浓度。CCK-8检测结果显示低、中、高浓度E2组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模型组(均为P<0.05)。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其他各组,两两比较空白对照组<高浓度E2组<中浓度E2组<低浓度E2组<模型组(均为P<0.05)。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SIRT1表达随着E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浓度E2组>中浓度E2组>低浓度E2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均为P<0.05)。Ac-P53在空白对照组表达与高浓度E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Ac-P53表达比较模型组>低浓度E2组>中浓度E2组>高浓度E2组(均为P<0.05)。空白对照组中P53表达均低于其他各组(均为P<0.05),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共聚焦免疫荧光化学检测结果示SIRT1荧光强度随着E2浓度升高而增强。结论E2对HLE-B3细胞的保护作用与SIRT1/P53通路相关,在生理浓度范围化学检测内,随着E2浓度的增加,SIRT1表达增强,抑制Ac-P53,减少HLE-B3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p53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钩藤碱对癫痫大鼠SIRT1/p53/caspase-3通路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雷琦 朱婷鸽 +1 位作者 何进伟 赵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05-2208,共4页
癫痫是一种致人衰弱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大脑中异常的电活动可导致自发性癫痫反复发作[1]。癫痫发作有各种病因,从遗传和先天性到神经元异常,这些异常可由缺氧、感染和炎症引起[2]。神经元凋亡在癫痫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药... 癫痫是一种致人衰弱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大脑中异常的电活动可导致自发性癫痫反复发作[1]。癫痫发作有各种病因,从遗传和先天性到神经元异常,这些异常可由缺氧、感染和炎症引起[2]。神经元凋亡在癫痫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药物干预可能成为治疗癫痫的一条新途径[3]。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IRN)为钩藤属植物的主要生物碱成分,用于治疗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4]。SIRT1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内源性凋亡抑制因子作用。p53可调节细胞生长和凋亡,SIRT1可通过催化p53去乙酰化调节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异钩藤碱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生物碱成分 抑制因子 去乙酰化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MA介导大蒜素诱导人卵巢癌耐顺铂SKOV-3/DDP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金兰 万慧芳 +3 位作者 涂硕 朱伟锋 余乐涵 万福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73-1579,共7页
目的探讨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在大蒜素诱导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SKOV-3/DDP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大蒜素组(于培养基中加入终质量浓度为20μg/mL大蒜素作用细胞48 h)、顺铂组(5... 目的探讨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在大蒜素诱导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SKOV-3/DDP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大蒜素组(于培养基中加入终质量浓度为20μg/mL大蒜素作用细胞48 h)、顺铂组(5μg/mL)、大蒜素+顺铂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PUMA、bax及bcl-2的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蒜素组SKOV-3/DDP细胞凋亡率有明显的增加(P<0.05),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UMA,Bax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大蒜素组比较,顺铂+大蒜素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有显著增加(P<0.05),Bax表达上调及Bcl-2表达下调的程度大于单用组(P<0.05);用特异性SiRNA沉默PUMA后,大蒜素组细胞凋亡率呈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 PUMA在介导大蒜素诱导SKOV-3/DDP细胞凋亡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上调调控因子(pUMA) 大蒜素 SKOV-3/DDp细胞株 人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MA介导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付晶晶 段荣 +1 位作者 李红 万福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目的研究促凋亡蛋白p53上调凋亡调制物(PUMA)在大鼠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缺氧5 h后复氧2~12 h以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靶向PUMA的siRNA转染大鼠心肌细胞以建立PUMA沉默表达模型。采... 目的研究促凋亡蛋白p53上调凋亡调制物(PUMA)在大鼠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缺氧5 h后复氧2~12 h以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靶向PUMA的siRNA转染大鼠心肌细胞以建立PUMA沉默表达模型。采用Annexin V-FITC联合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PUMA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R处理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迅速上升;PUMA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上调及Bcl-2的表达下调。靶向PUMA的siRNA转染后,Bax上调表达及Bcl-2下调表达的程度明显被抑制。结论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PU-MA表达明显升高,其可能通过下调Bcl-2表达及上调Bax表达导致Caspase-3活性增加以介导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上调调制物 BH3-only蛋白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P2调控GRP78在L-NAME诱导胎盘滋养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琳 张辉 +7 位作者 丁宁 王艳华 吴凯 曹军 王青青 刘昆 张慧萍 姜怡邓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5-770,共6页
目的探讨p53凋亡刺激蛋白2(apoptosis stimulating protein 2 of p53,ASPP2)调控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在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itro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诱导胎盘滋养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 目的探讨p53凋亡刺激蛋白2(apoptosis stimulating protein 2 of p53,ASPP2)调控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在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itro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诱导胎盘滋养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临床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HTR-8/SVneo人胎盘滋养细胞,分为对照组(0μmol·L^(-1)L-NAME)和L-NAME组(100μmol·L^(-1)LNAME),干预48 h后,分别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检测胎盘滋养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运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12、GRP78和ASPP2的蛋白变化; ASPP2干扰腺病毒感染人胎盘滋养细胞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SPP2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RP78的蛋白表达水平;给予100μmol·L^(-1) L-NAME干预48 h后,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分别检测caspase-12和GRP78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NAME组胎盘滋养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加(P <0. 05);吖啶橙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NAME组细胞多数呈现鲜亮的橙色,晚期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同时caspase-12、GRP78和ASPP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 <0. 05,P <0. 01);干扰ASPP2后,caspase-12和GRP7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结论下调ASPP2可降低GRP78的表达,进而抑制L-NAME诱导的胎盘滋养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刺激蛋白2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N-硝基-L-精氨酸甲酯 胎盘滋养细胞 细胞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PUMA的siRNA对缺氧/复氧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付晶晶 罗达亚 万福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1-678,共8页
为探讨p53上调凋亡调制物(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H/R)损伤中的作用,本研究将靶向PUMA的siRNA(si-PUMA)转染大鼠心肌细胞以建立PUMA沉默表达模型,观察其对心肌细... 为探讨p53上调凋亡调制物(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H/R)损伤中的作用,本研究将靶向PUMA的siRNA(si-PUMA)转染大鼠心肌细胞以建立PUMA沉默表达模型,观察其对心肌细胞H/R损伤的影响.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最适转染浓度50 nmol/L si-PUMA能靶向抑制H/R损伤心肌细胞的PUMA表达;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及培养基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测定结果发现,si-PUMA组细胞存活率较H/R 6 h模型组明显提高,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降低(P<0.01);分光光度法及Annexin V-FITC/PI联合染色流式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si-PUMA组caspase-3活性较H/R 6h组明显下调,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RT-PCR结果提示,与H/R6 h组相比,si-PUMA组Bax及Bcl-2表达分别出现显著下调及上调(P<0.05).以上结果表明,靶向PUMA的siRNA转染能明显增强心肌细胞耐受H/R损伤的能力,对心肌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PUMA介导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上调调制物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PUMA(S10A)对Hela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18
作者 熊为国 孙洁 +1 位作者 黄伟 郑泽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53-1557,共5页
目的观察突变型PUMA和野生型PUMA对Hela细胞在促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差异,并探讨导致这些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随机分为:空载体质粒组、野生型PUMA组、突变型PUMA 3个实验组,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分别将空载质粒... 目的观察突变型PUMA和野生型PUMA对Hela细胞在促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差异,并探讨导致这些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随机分为:空载体质粒组、野生型PUMA组、突变型PUMA 3个实验组,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分别将空载质粒、野生型PUMA质粒、突变型PUMA质粒转染Hela细胞中,转染24、48 h后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UMA表达情况;野生型实验组和突变型实验组分别加入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后,Western blot法检测PUMA蛋白的表达;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野生型PUMA与突变型PUMA对细胞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结果在相同转染效率的情况下,通过Western blot法分析野生型PUMA组和突变型PUMA组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突变型PUMA蛋白比野生型PUMA蛋白有一个更高的稳定状态。转染24 h后诱导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的PUMA细胞中均加入放线菌酮,结果表明,突变型PUMA蛋白降解延迟、半衰期延长;光密度值测定结果显示细胞转染两种质粒后,细胞存活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且转染突变型PUMA质粒在24、48 h的存活率均比野生型PUMA组低(P<0.05,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着PUMA转染时间的增加,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均逐渐升高,并且突变型组细胞比野生型组细胞的凋亡率增加更加明显(P<0.05,P<0.01)。结论 PUMA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而其10号位的丝氨酸被丙氨酸取代后增加了突变型PUMA的稳定性、延长了其半衰期,导致突变型比野生型PUMA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功能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上调调制物 定点突变 蛋白稳定性 细胞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线粒体抗体在MELAS综合征患者骨骼肌中的表达及相关凋亡因子的作用
19
作者 窦海玲 王金兰 +2 位作者 吕海东 瞿千千 陈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患者骨骼肌中抗线粒体抗体(AMA)的表达情况及凋亡因子Bcl-2、Bax、P53的作用。方法收集经临床、肌肉病理活检确诊的MELAS患者10例,正常健康者3例及非线粒体相关肌病(进行...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患者骨骼肌中抗线粒体抗体(AMA)的表达情况及凋亡因子Bcl-2、Bax、P53的作用。方法收集经临床、肌肉病理活检确诊的MELAS患者10例,正常健康者3例及非线粒体相关肌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肌肉组织活检标本均行AMA、Bcl-2、Bax、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光镜下AMA免疫组化染色可见,MELAS综合征患者骨骼肌中有大量棕褐色肌纤维,与Gomori染色下的不整红边纤维(ragged red fibers,RRF)形态类似。Bcl-2在3组患者的小血管中均有表达,在MELAS组的RRF下表达明显。Bax和P53在3组患者中均未见表达。结论 AMA在MELAS患者骨骼肌中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诊断MELAS综合征的一个病理指标,且其表达可能与患者的病情轻重有关系;MELAS中存在凋亡相关因素的调节,Bcl-2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粒体抗体 MELAS综合征 bcl-2 p53 线粒体脑肌病 因子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源神经营养因子(MDN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缺氧时p53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鄂玲玲 周长满 徐忠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8,共6页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缺氧时肌源神经营养因子(MDN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p53蛋白表达的影响。从成鼠和胎鼠骨骼肌中提取MDNF。在胎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培养第7 d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包括成鼠MDNF组和胎鼠MDNF组),取100μl MDN...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缺氧时肌源神经营养因子(MDN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p53蛋白表达的影响。从成鼠和胎鼠骨骼肌中提取MDNF。在胎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培养第7 d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包括成鼠MDNF组和胎鼠MDNF组),取100μl MDNF(0.1μg/ml)加入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培养液中,对照组加入等量的PBS。然后用液体石蜡封闭液面造成神经元缺氧损伤,缺氧3 d后,应用Nissl染色、原位末端标记、免疫组化方法,对损伤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培养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缺氧3 d后,经MDNF孵育可使脊髓运动神经元TUNEL、p53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神经元存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胎鼠MDNF的效果更好。提示: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缺氧后可出现神经细胞凋亡,但胎鼠MDNF较成鼠MDNF更能减弱缺氧时脊髓运动神经元p53的表达,抑制缺氧后神经元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源神经营养因子 p53 细胞培养 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