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2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44-5p在不同体型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及靶基因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斯日古楞 于雯 +3 位作者 降晓薇 李子怡 金君健 白浩宇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2-1032,共11页
【目的】探讨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miR-144-5p在脂质代谢中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不同肥瘦程度的两组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后,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对分离的外泌体进行形态学观察与鉴定。提取外泌体... 【目的】探讨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miR-144-5p在脂质代谢中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不同肥瘦程度的两组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后,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对分离的外泌体进行形态学观察与鉴定。提取外泌体总RNA后,进行高通量测序,鉴定筛选出在两组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应用TargetScan和miRWalk在线软件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并利用DAVID和KEGG在线分析系统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含靶位点的野生型载体和突变型表达质粒载体,通过miR-144-5p与293T细胞共转染进行双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检测,验证miR-144-5p与其候选基因的作用关系,探讨其在脂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呈杯状或圆形,直径约100 nm,粒径分布范围为30~150 nm;两组双峰驼外泌体间共有40个差异表达miRNAs,miR-144-5p是差异最显著的miRNA(P<0.01);miR-144-5p序列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预测其靶基因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PGC-1α),该基因主要参与胆固醇平衡和脂质磷酸化等过程,富集于甘油酯代谢、胆固醇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miR-144-5p对野生型PGC-1α-3′-UTR载体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在突变型PGC-1α重组质粒组中,转染后48 h时,miR-144-5p的荧光素酶活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miR-144-5p通过结合PGC-1α基因种子序列来抑制PGC-1α的表达。【结论】本研究揭示了miR-144-5p在不同体型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差异,并证实其通过调控PGC-1α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外泌体 miR-144-5p 脂质代谢 基因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P450基因家族及其参与月季花香形成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君妍 王峰 +2 位作者 龚瑶 方慧仪 张亮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6,共13页
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月季P450基因家族进行进化与表达分析,并对其参与月季花香合成的机制进行探究。在月季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48个P450基因。通过对月季、玫瑰、光叶蔷薇、白梨、桃等14个物种的4 849个P450基因构建系统发育... 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月季P450基因家族进行进化与表达分析,并对其参与月季花香合成的机制进行探究。在月季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48个P450基因。通过对月季、玫瑰、光叶蔷薇、白梨、桃等14个物种的4 849个P450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这些基因被划分为38个家族。其中,CYP71、CYP76、CYP81、CYP82、CYP706、CYP72、CYP714、CYP90、CYP86和CYP94在蔷薇科植物中发生特异性扩张。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月季P450基因表达模式存在组织特异性,有4个基因在花瓣中高表达,且高表达的P450基因多与萜类物质合成相关。结合代谢数据,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到21个可能参与月季花香化合物合成的P450基因,如RcHm_v2.0_Chr1g0351001_CYP86、RcHm_v2.0_Chr2g0115981_CYP71、RcHm_v2.0_Chr1g0359661_CYP82等,其中大部分属于显著扩张的CYP71家族簇。本研究发现多个P450家族在蔷薇科植物中扩张,并鉴定到多个参与花香化合物合成的P450基因,且其大部分来自扩张的CYP71家族簇,表明P450基因扩张可能促进了月季花香多样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450基因家族 蔷薇科 月季 花香 萜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a-miR-1574-5p生物学功能预测及其与G3BP2基因靶向关系验证
3
作者 平玉宇 黄烜 +5 位作者 蔡清清 王强州 王佳兴 白皓 陈世豪 常国斌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81-2991,共11页
【目的】gga-miR-1574-5p是细胞营养匮乏反应相关的miRNA。本研究旨在分析gga-miR-1574-5p功能并鉴定其与G3BP2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为进一步解析gga-miR-1574-5p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线工具miRBase获得gga-miR-1574... 【目的】gga-miR-1574-5p是细胞营养匮乏反应相关的miRNA。本研究旨在分析gga-miR-1574-5p功能并鉴定其与G3BP2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为进一步解析gga-miR-1574-5p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线工具miRBase获得gga-miR-1574-5p的成熟序列;使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gga-miR-1574-5p的靶基因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预测其与G3BP2基因的结合位点;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gga-miR-1574-5p与G3BP2的靶向关系;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表达gga-miR-1574-5p对G3BP2基因表达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鸡巨噬细胞中gga-miR-1574-5p对G3BP2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GO功能富集显示,gga-miR-1574-5p的潜在靶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核、细胞质膜等细胞组分;RNA聚合酶Ⅱ的转录调控、RNA聚合酶Ⅱ的正向转录调控等生物过程;以及蛋白质结合、ATP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显示,靶基因主要富集到卵母细胞减数分裂、TGF-β信号通路和线粒体自噬通路等。TargetScan数据库检测到gga-miR-1574-5p种子区与鸡G3BP2基因3′-非翻译区(3′-UTR)存在结合位点;与G3BP2-3′-UTR野生型质粒和NC-mimics共转染组相比,G3BP2-3′-UTR野生型质粒和gga-miR-1574-5p mimics共转染组的双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NC-mimics组相比,转染20 nmol/L gga-miR-1574-5p mimics后对G3BP2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而转染30、50 nmol/L gga-miR-1574-5p mimics组中G3BP2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gga-miR-1574-5p mimics(20、30、50 nmol/L)后G3BP2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低于转染NC-mimics组(P<0.01)。【结论】gga-miR-1574-5p与G3BP2基因存在靶向关系,且gga-miR-1574-5p能通过与G3BP2-3′-UTR特异性结合抑制鸡巨噬细胞中G3BP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a-miR-1574-5p 基因 G3Bp2基因 应激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P34蛋白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调控活性分析
4
作者 桑莹莹 李珊珊 +3 位作者 鲍薇 徐东 张雪 赵艳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大豆P34蛋白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其上游启动子很可能具有调控下游基因在种子中高表达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大豆P34蛋白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及其启动子的调控活性,通过qRT-PCR方法检测大豆P34蛋白基因在大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克隆大豆P3... 大豆P34蛋白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其上游启动子很可能具有调控下游基因在种子中高表达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大豆P34蛋白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及其启动子的调控活性,通过qRT-PCR方法检测大豆P34蛋白基因在大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克隆大豆P34蛋白基因5′端上游序列(GmP34P),生物信息学分析其转录起始位点和顺式元件;构建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检测转基因烟草中GUS的表达。结果表明,P34蛋白基因在大豆种子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根、茎、叶和花的表达量;克隆获得GmP34P序列长度为1 380 bp,预测分析表明,该序列的转录起始位点为第1 342位上的碱基A,序列中含有多种与种子高表达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RY element、Skn-1 motif、2S seed protbanapa等;获得含有GmP34P启动子驱动GU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GmP34P;通过潮霉素、PCR及RT-PCR筛选阳性转基因植株;对pCAM-GmP34P阳性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他组织,GUS基因在转基因烟草种子中的表达量达到极显著差异;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GmP34P启动子能够调控下游GUS基因在种子中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p34蛋白 启动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年桐物种特异PGK3-TPS10-CYP726基因簇挖掘及其进化和表达特征
5
作者 王银行 高暝 +3 位作者 赵耘霄 汪阳东 李伟 陈益存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挖掘高质量物种特异基因簇,为深入分析物种性状和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基因组、转录组、蛋白数据联合分析,利用生物信息手段进行高质量基因簇预测与筛选,对目标基因簇进行基因组共线性、基因组结构...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挖掘高质量物种特异基因簇,为深入分析物种性状和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基因组、转录组、蛋白数据联合分析,利用生物信息手段进行高质量基因簇预测与筛选,对目标基因簇进行基因组共线性、基因组结构、系统进化和转录表达分析。【结果】(1)预测了千年桐高可信度PGK3-TPS10-CYP726基因簇,该基因簇中共包括13个酶编码基因,具体包括: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3(GAPCP3)、CHD4细胞色素P45071D(CYP71D55)、细胞色素P450726A(CYP726A)、萜类合酶10(TPS10)、磷酸甘油酸激酶3(PGK3)等。(2)PGK3-TPS10-CYP726基因簇具有良好的共表达和共通路特征,在千年桐基因组中展示了良好的独特性和完整性。(3)PGK3-TPS10-CYP726基因簇有约一半基因在双子叶植物中存在较高的保守性,但在单子叶植物中存在基因缺失的现象;PGK3基因一直保留于单双子叶植物和苔藓植物中,其序列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推测PGK3-TPS10-CYP726基因簇起源于早期基部类群,并在千年桐物种分化后形成。(4)千年桐物种特异PGK3-TPS10-CYP726基因簇在根部特异高表达,在枯萎病病原菌侵染后的早、中期的千年桐根木质部呈现持续显著高表达。【结论】首次鉴定了千年桐物种特异基因簇PGK3-TPS10-CYP726,并分析了其进化起源和表达特征,为解析千年桐抗枯萎病等特有性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桐 基因 物种特异 进化起源 细胞色素p450 磷酸甘油酸激酶3 抗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P20和P14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慧昕 王君伟 +3 位作者 李宝臣 韩先杰 何海娟 李昭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9,共6页
参考GenBank中BVDVOregonC2 4V株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两对引物 ,利用套式PCR方法扩增P2 0基因 ,扩增出预期 5 2 5bp的目的片段。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_T载体 ,经酶切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OregonC2 4V比... 参考GenBank中BVDVOregonC2 4V株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两对引物 ,利用套式PCR方法扩增P2 0基因 ,扩增出预期 5 2 5bp的目的片段。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_T载体 ,经酶切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OregonC2 4V比较 ,二者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 80 95 % ,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 87 5 0 %。测序结果经NCBI上的Blast(Http :/www ncbi nlm nih gov/BLAST/ )同源性比较 ,克隆得到的基因与Osloss株同源性最高 ,核苷酸同源性为93 6 5 % ,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 95 83%。根据P2 0的测序结果 ,参照GenBank中BVDVOsloss株设计一对引物 ,扩增P14基因 ,经同源性比较 ,扩增的P14基因与Osloss株核苷酸同源性为 94 77% ,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 95 10 % ,通过系统发生分析 ,推测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p20基因和p14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携带耐药基因blaCTX-M-27沙门菌P1-CTX噬菌体-质粒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7
作者 赵秋云 沈焕钧 +2 位作者 宋厚辉 蒋红霞 许成钢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19-3527,共9页
P1噬菌体-质粒作为肠杆菌科细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载体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究携带抗生素耐药基因的P1噬菌体-质粒是否具有诱导和进一步转导等生物学特性问题。对沙门菌中携带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耐药基因blaCTX-M-27的P1噬菌体-质... P1噬菌体-质粒作为肠杆菌科细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载体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究携带抗生素耐药基因的P1噬菌体-质粒是否具有诱导和进一步转导等生物学特性问题。对沙门菌中携带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耐药基因blaCTX-M-27的P1噬菌体-质粒(命名为P1-CTX)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包括噬菌体效价、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温度和酸碱稳定性等。结果显示,P1-CTX噬菌体-质粒可诱导产生有裂解能力的完整噬菌体,效价为10~6 PFU·mL^(-1),最佳感染复数为0.01;P1-CTX噬菌体在低于50℃环境下活力较好,耐强碱而不耐强酸。可感染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且在宿主菌中不产生适应代价,稳定性较好。综上表明,P1-CTX噬菌体-质粒具有正常的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可携带耐药基因通过转导的方式水平传播,且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p1噬菌体-质粒 抗生素耐药基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6a-5p通过靶向PTEN基因调控山羊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
8
作者 王尧悦 史倩倩 +4 位作者 罗琪 高林娜 吴浩 张建丽 丁强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15-3725,共11页
[目的]颗粒细胞的增殖受miRNA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miR-26a-5p在山羊生长卵泡中显著富集,或与卵泡生长发育相关。试验旨在研究miR-26a-5p在山羊颗粒细胞增殖作用机制,以期丰富卵泡发育中分子调控网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m... [目的]颗粒细胞的增殖受miRNA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miR-26a-5p在山羊生长卵泡中显著富集,或与卵泡生长发育相关。试验旨在研究miR-26a-5p在山羊颗粒细胞增殖作用机制,以期丰富卵泡发育中分子调控网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miR-26a-5p在不同大小山羊卵泡中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鉴定卵巢颗粒细胞,并在颗粒细胞中分别过表达和抑制miR-26a-5p。利用EdU增殖和MTT试验检测颗粒细胞转染后的增殖情况;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miR-26a-5p与靶基因PTEN间的互作关系。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颗粒细胞过表达或干扰miR-26a-5p表达后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大小的山羊卵泡中均检测到miR-26a-5p的表达,miR-26a-5p在卵母细胞中也有表达,其中,与其他直径卵泡(<2、4~5和>5 mm)的颗粒细胞相比,miR-26a-5p在中小卵泡(直径2~3 mm)颗粒细胞中显著富集(P<0.05)。在体外培养的颗粒细胞中,过表达miR-26a-5p组增殖细胞比例显著高于NC mimics组(P<0.05);转染miR-26a-5p inhibitor的颗粒细胞与转染NC inhibitor相比增殖比例显著减少(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结果显示,与突变组相比,miR-26a-5p靶向PTEN基因3'-UTR的种子序列显著降低了荧光素酶活性(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转染NC mimics组相比,颗粒细胞中过表达miR-26a-5p可显著降低PTEN蛋白的表达(P<0.05),过表达miR-26a-5p 96 h仍可检测到磷酸化蛋白p-AKT的表达上调及p-AKT/AKT比例增加(P<0.05)。[结论]卵巢颗粒细胞中miR-26a-5p通过直接靶向抑制PTEN基因的表达来活化AKT蛋白,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颗粒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6a-5p pTEN基因 颗粒细胞增殖 pI3K/Λ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菊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黄酮合酶基因分析
9
作者 赵彬凯 陈诗 +3 位作者 廖家豪 雷笛 张景景 刘义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5,共12页
目的系统鉴定和分析野菊中细胞色素P450(CYP450)基因家族成员及其功能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类黄酮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二倍体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野菊P450基因家族成员进行... 目的系统鉴定和分析野菊中细胞色素P450(CYP450)基因家族成员及其功能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类黄酮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二倍体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野菊P450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分析。同时,结合转录组与类靶向代谢组筛选源于CYP93家族的黄酮合酶Ⅱ(FNSⅡ)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从野菊基因组中共鉴定到460个P450基因,归属于8个家族簇的43个家族。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为336-1538 aa,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38.01-175.00 kDa,等电点介于5.61-9.71。染色体定位分析显示,460个P450基因在9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启动子区域中光响应类型元件数量最多。表达模式分析显示,两个FNSⅡ基因(CindChr2G00102820.1和CindChr8G00552890.1)在湖北黄石野菊叶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花。结论全面分析了野菊基因组中的P450基因家族,有助于进一步探究野菊P450基因家族在类黄酮生物合成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 p450基因家族 FNSⅡ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不同组织及细胞中gga-miR-103-3p的表达分析及其关键靶基因筛选
10
作者 黄华云 李瑞瑞 +7 位作者 杨苗苗 赵振华 王钱保 梁忠 黄正洋 吴兆林 李春苗 韩威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7-155,共9页
为初步阐明gga-miR-103-3p对鸡脂肪沉积和肌肉发育的调控作用,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gga-miR-103-3p在S3系鸡和隐性白羽鸡(RR)腹部脂肪、肝脏、腿肌及腹部脂肪细胞、肌内脂肪细胞、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筛选其关键靶基因。结果表... 为初步阐明gga-miR-103-3p对鸡脂肪沉积和肌肉发育的调控作用,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gga-miR-103-3p在S3系鸡和隐性白羽鸡(RR)腹部脂肪、肝脏、腿肌及腹部脂肪细胞、肌内脂肪细胞、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筛选其关键靶基因。结果表明,gga-miR-103-3p在肝脏、腹部脂肪、腿肌及腹部脂肪细胞、肌内脂肪细胞、成肌细胞中均表达,并存在组织和品种(系)差异性。在肝脏中,ggamiR-103-3p在0周龄(0W)S3系鸡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RR鸡,对于S3系鸡,16周龄(16W)时gga-miR-103-3p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0W、2周龄(2W)、8周龄(8W)和14周龄(14W);对于RR鸡,16W和14W时gga-miR-103-3p的表达量显著高于0W和8W。在腹部脂肪中,gga-miR-103-3p在0W RR鸡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3系鸡。2个品种(系)鸡在0W时gga-miR-103-3p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W、8W、14W和16W,S3系鸡的表达量随着发育时期的推进而下降。在腿肌中,gga-miR-103-3p在16W时RR鸡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3系鸡,在0W时则相反;S3系鸡中gga-miR-103-3p的表达量随着发育时期的推进总体上下降,在0W时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周龄;RR鸡中gga-miR-103-3p的表达量随着发育时期的推进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16W时显著高于其他周龄。在腹部脂肪细胞和肌内脂肪细胞中,gga-miR-103-3p在分化4 d和分化6 d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增殖期;在成肌细胞中,gga-miR-103-3p的表达量随分化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分化5 d和分化7 d时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增殖期。gga-miR-103-3p靶基因的GO、KEGG富集及蛋白质互作分析结果表明,FBXW7、CDK6、NF1和PIK3R1是gga-miR-103-3p的重要靶基因,其中FBXW7和PIK3R1基因尤为关键。综上,gga-miR-103-3p可能是通过FBXW7、CDK6、NF1和PIK3R1影响肌肉发育、脂肪沉积,其中FBXW7和PIK3R1基因尤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沉积 肌肉发育 gga-miR-103-3p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氰苷合成关键酶基因MeCYP79D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1
作者 肖鑫辉 于晓玲 +5 位作者 张洁 符乃方 薛茂富 韦卓文 叶剑秋 王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8-2268,共11页
氰苷含量是木薯改良的重要靶标性状,MeCYP79D2是木薯氰苷合成的限速酶基因之一。本研究以食用木薯品种SC9为材料,克隆木薯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中的MeCYP79D2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不同木薯种... 氰苷含量是木薯改良的重要靶标性状,MeCYP79D2是木薯氰苷合成的限速酶基因之一。本研究以食用木薯品种SC9为材料,克隆木薯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中的MeCYP79D2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不同木薯种质块根中的表达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氰化物的含量,并分析其与MeCYP79D2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MeCYP79D2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1625 bp,编码528个氨基酸,属于不稳定脂溶性亲水蛋白,具有38个磷酸化位点;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保守性较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MeCYP79D2与橡胶及麻风树关系较近;氰苷含量不同的木薯种质资源块根中MeCYP79D2基因表达量与氰苷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茉莉酸甲酯处理后,根中MeCYP79D2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且氰苷含量显著升高。本研究结果表明MeCYP79D2参与氰苷合成,为解析木薯氰苷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 氰苷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微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民英 晁晓芹 +1 位作者 赵扬 赵国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探究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OSCC细胞及组织中LncRNA SNHG20... 目的:探究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OSCC细胞及组织中LncRNA SNHG20、miR-520c-3p、RAB22A mRNA水平及其相互间关系。将OSCC细胞分为对照组、sh-NC组、sh-SNHG20组、sh-SNHG20+anti-NC组、sh-SNHG20+anti-miR-520c-3p组,检测OSCC细胞EMT蛋白表达,检测微管形成数量变化,裸鼠成瘤实验检测LncRNA SNHG20对OSCC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OSCC组织和细胞中LncRNA SNHG20、RAB22A mRNA上调表达,miR-520c-3p下调表达(P<0.05);LncRNA SNHG20与miR-520c-3p、RAB22A与miR-520c-3p之间均有结合位点;与sh-NC组相比,sh-SNHG20组间质样细胞数量较少,上皮样细胞数量较多,微管结构不完整且结节数量较少,LncRNA SNHG20、RAB22A、N-cadherin、vimentin下调表达,miR-520c-3p、E-cadherin上调表达(P<0.05);与sh-SNHG20+anti-NC组相比,sh-SNHG20+anti-miR-520c-3p组间质样细胞数量较多,上皮样细胞数量较少,微管排列较紧密,微管结节数量较多,miR-520c-3p、E-cadherin下调表达,RAB22A、N-cadherin、vimentin上调表达(P<0.05)。sh-SNHG20组比sh-NC组OSCC移植瘤体积较小,质量较低,LncRNA SNHG20、RAB22A下调表达,miR-520c-3p上调表达(P<0.05)。结论:抑制LncRNA SNHG20表达能够靶向调节miR-520c-3p/RAB22A通路抑制OSCC细胞EMT和微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20 微小RNA-520c-3p Rab蛋白22a 上皮间质转化 微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P5CS基因家族进化模式分析及LusP5CS1基因耐旱能力验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玲 张艳萍 +4 位作者 齐燕妮 汪磊 李玉骁 谭美莲 汪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15-2527,共13页
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是植物中由P5CS基因编码的一种与干旱胁迫响应紧密联系的关键酶,它主要负责调节脯氨酸的生物合成。研究胡麻P5CS基因家族进化模式对进一步探索其在胡麻耐旱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拟南芥的2个... 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是植物中由P5CS基因编码的一种与干旱胁迫响应紧密联系的关键酶,它主要负责调节脯氨酸的生物合成。研究胡麻P5CS基因家族进化模式对进一步探索其在胡麻耐旱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拟南芥的2个P5CS基因作为查询序列,从胡麻、油菜、大豆、花生、向日葵、水稻、小麦等主要粮油作物的基因组中筛选获得P5CS基因家族成员。并通过分析不同作物P5CS基因受选择压力的大小、位点及功能分化潜力等阐明其进化模式,并在拟南芥中对其进行功能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作物的同源基因相比,胡麻P5CS基因家族成员在基因结构和进化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受正向选择的胡麻LusP5CS1基因可以显著增加转基因拟南芥脯氨酸的积累并增强其耐旱性;在非干旱胁迫下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也表现出明显的适合度优势。本研究为胡麻耐旱分子机制和抗旱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p5CS基因家族 系统发育分析 基因复制 功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p14^(ARF)与p53基因变异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汤绍辉 杨冬华 +2 位作者 黄卫 周旻 周鸿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1-1195,共5页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p14ARF基因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及p53基因突变状况,探讨两者改变的关系及p14ARF-p53通路功能破坏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直接测序、甲基化特异PCR和RT-PCR分别检测56例原发性大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p14ARF基因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及p53基因突变状况,探讨两者改变的关系及p14ARF-p53通路功能破坏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直接测序、甲基化特异PCR和RT-PCR分别检测56例原发性大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14ARF基因纯合性缺失、突变、5′CpG岛甲基化、mRNA表达及p53基因突变状况。结果:①大肠癌组织p14ARF总变异率为27%(15/56),其中1例纯合性缺失,14例5′CpG岛甲基化,未见突变发生。②15例p14ARF基因变异的大肠癌组织其相应mRNA表达阴性(13例)或低水平表达(2例),41例未发生基因变异的大肠癌组织和所有癌旁正常组织p14ARFmRNA均显示明显表达。③大肠癌组织p53突变率为48%(27/56)。④56例大肠癌组织中,12例仅发生p14ARF变异,24例仅显示p53突变,3例同时有p14ARF5′CpG岛甲基化和p53突变,17例p14ARF和p53均无变异,p14ARF-p53通路总变异率为70%(39/56),p14ARF5′CpG岛高甲基化与野生型p53状态有关(P<0·05)。⑤低分化腺癌组p14ARF变异率(44%,7/16)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组(20%,8/40)(P<0·05),但两组间p53突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大肠癌p14ARF基因5′CpG岛高甲基化是其表达失活的主要机制;②大肠癌p14ARF基因高甲基化与p53基因突变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事件,两者的失活可能各自出现于不同的大肠癌亚组中;③p14ARF高甲基化或p53突变引起的p14ARF-p53通路功能破坏在大肠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基因 p14^ARF 基因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基因突变通过调节E-cadherin/β-catenin/p120蛋白复合体形成和RhoA蛋白活性对结肠癌细胞株Caco-2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景南 李潇 +2 位作者 钱家鸣 路新卿 杨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0,141,共6页
目的观察K-ras基因突变通过调节E-cadherin/β-catenin/p120蛋白复合体形成和RhoA蛋白活性对结肠癌细胞株Caco-2转移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结肠癌转移的相关机制。方法将培养的结肠癌细胞株Caco-2分别给予空白质粒phr-GFP转染(对照组)、K-ra... 目的观察K-ras基因突变通过调节E-cadherin/β-catenin/p120蛋白复合体形成和RhoA蛋白活性对结肠癌细胞株Caco-2转移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结肠癌转移的相关机制。方法将培养的结肠癌细胞株Caco-2分别给予空白质粒phr-GFP转染(对照组)、K-ras基因突变型质粒phr-K-ras(Val12)转染(转染组)、phr-K-ras(Val12)质粒转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MAPK抑制组)和phr-K-ras(Val12)质粒转染+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途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处理(PI-3K抑制组),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及其在细胞内定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120蛋白的表达,免疫沉淀检测与E-cadherin结合的β-catenin蛋白水平,Pull-down实验检测RhoA蛋白活性。结果转染组Caco-2细胞的迁移率为(19.8±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4.2)%(P=0.001)和MAPK抑制组的(15.8±1.2)%(P=0.044),但与PI-3K抑制组的(17.5±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膜上的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和PI-3K抑制组细胞内p120总蛋白表达减少。免疫沉淀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和PI-3K抑制组细胞内与E-cadhenn结合的β-catenin蛋白水平下降。Pulldown实验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内的RhoA蛋白活性增加。结论K-ras基因突变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株Caco-2的转移,其可能是通过MAPK途径减少E-cadherin/β-catenin/p120蛋白复合体形成,增强RhoA蛋白活性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基因 突变 E-cadherin/β-catenin/p120蛋白复合体 RHOA蛋白 结肠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调宁蛋白样蛋白P14基因疫苗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小牛 汪礼文 +1 位作者 姚勇 汪学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2-596,共5页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调宁蛋白样蛋白P14基因DNA疫苗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制备无内毒素DNA疫苗,用于免疫小鼠。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生理盐水组给予100μL/鼠/次;空质粒组100μg/鼠/次、pcDNA3.1(+)-SjP14组、pcDNA...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调宁蛋白样蛋白P14基因DNA疫苗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制备无内毒素DNA疫苗,用于免疫小鼠。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生理盐水组给予100μL/鼠/次;空质粒组100μg/鼠/次、pcDNA3.1(+)-SjP14组、pcDNA3.1(+)-SjP14+pcDNA3.1(+)-SjGST组分别给予100μg/鼠/次;每2w免疫一次,共3次。末次免疫后2w,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1)条/鼠。尾蚴攻击6周后解剖小鼠,收集成虫,计算减虫率;同时留取肝脏,部分消化后在显微镜下行虫卵计数,计算减卵率,部分肝脏用于组织病理学分析(HE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变化及肉芽肿情况。结果与NS对照组比较,pcDNA3.1(+)-Sj P14p核酸疫苗组减虫率和减卵率分别达到44.6%和61.6%;SjP14核酸疫苗与SjGST核酸疫苗联合免疫组减虫率和减卵率分别提高至56.2%和73.5%。肝组织切片镜下显示,pcD-NA3.1(+)-SjP14组肝脏病变较生理盐水组和空质粒组明显减轻,pcDNA3.1(+)-SjP14+pcDNA3.1(+)-SjGST组肝脏损伤程度最轻,虫卵肉芽肿周围炎症反应轻,肉芽肿面积较小。结论 pcDNA3.1(+)-Sj P14核酸疫苗有一定程度的抗血吸虫感染作用,pcDNA3.1(+)-SjP14与pcDNA3.1(+)-SjGST疫苗联合免疫能增强小鼠对血吸虫感染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核酸疫苗 p1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株肿瘤细胞P53基因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家烈 韦芳 +4 位作者 李惠明 田毓华 陈霞芳 王丰 黄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检测14株肿瘤细胞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根据P53基因5~8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序列设计引物,分别对人肺癌、脑胶质瘤、肝癌、胃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脉络膜恶性黑素瘤、视网膜成细胞瘤等9种肿瘤14株细胞的P53基因5、6... 目的:检测14株肿瘤细胞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根据P53基因5~8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序列设计引物,分别对人肺癌、脑胶质瘤、肝癌、胃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脉络膜恶性黑素瘤、视网膜成细胞瘤等9种肿瘤14株细胞的P53基因5、6、7、8的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DNA测序,并与正常的DNA序列比较;抽提肿瘤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4株肿瘤细胞P53基因热变区5、6、7、8外显子的扩增产物经电泳鉴定与预期相同。DNA测序结果表明,14株肿瘤细胞中8株存在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其中肺癌细胞H1299、肝癌细胞Hep3B、肝癌细胞SMMC7721、脉络膜恶性黑素瘤细胞OCM-1检测到以前未报道过的突变;突变主要发生在外显子的编码序列,多数为单个碱基替换导致的错义突变,也有部分表现为同义突变;2株正常细胞未检测到突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有基因突变的8株肿瘤细胞中仅6株有P53蛋白表达;所有P53基因未突变的肿瘤细胞株和正常细胞株均未检测到P53蛋白。结论:检测的14株肿瘤细胞中有8株细胞P53基因热变区存在突变,其中4株检测到以前未报道过的突变;2株正常细胞未发现P53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p53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p14ARF和p16INK4a基因协同表达缺失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楠 胡义德 +2 位作者 周决 曹晓运 曹世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位点INK4a ARF在肺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状况 ,揭示p14ARF和p16INK4a协同表达缺失与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用RT PCR和Westernblot对 6株肺癌细胞 (SPC A 1,Calu 1,H44 6 ,SH77,A5 49,H46 0 )的INK4a ARF基因位点在...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位点INK4a ARF在肺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状况 ,揭示p14ARF和p16INK4a协同表达缺失与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用RT PCR和Westernblot对 6株肺癌细胞 (SPC A 1,Calu 1,H44 6 ,SH77,A5 49,H46 0 )的INK4a ARF基因位点在mRNA、蛋白质水平上进行检测 ,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分析。结果 :6株肺癌细胞中 ,有 3株细胞 (H46 0 ,Calu 1,A5 49)的p16INK4a基因表达缺失 ,其中 ,Calu 1表达正常p14ARF的mRNA ,而在H46 0和H5 49这两株非小细胞肺癌中 ,p14ARF和p16INK4a发生协同表达缺失。结论 :p14ARF基因与p16INK4a一样 ,是肺肿瘤细胞中的失活靶点之一。揭示了p14ARF缺失导致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14ARF p16INK4A RT-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2-3p靶向调控mll-af4融合基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窦立萍 李永辉 +2 位作者 徐诚望 王莉莉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595-1599,共5页
本研究探讨mll-af4融合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以筛选靶向调控mll-af4融合基因的microRNA。利用Targetscan在线分析软件预测特异性靶向mllaf4基因3′端非翻译区域(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的microRNA,采用PCR方法从1例健康供... 本研究探讨mll-af4融合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以筛选靶向调控mll-af4融合基因的microRNA。利用Targetscan在线分析软件预测特异性靶向mllaf4基因3′端非翻译区域(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的microRNA,采用PCR方法从1例健康供者DNA中扩增mll-af4基因3′UTR序列,插入经EcoRI和PstI双酶切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M,采用脂质体SuperFect包裹荧光素酶重组质粒及microRNA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miR-142-3p mimics以脂质体Hiperfect转染至RS4;11细胞,选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ll-af4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有1935bp、2104bp和1371bp的mll-af4基因3′UTR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质粒pGL3-AF4-3′UTR,并通过酶切及基因测序方法鉴定得到证实。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提示,miR-142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RS4;11细胞中过表达miR-142-3p可以明显下调MLL-AF4融合蛋白及mRNA表达。结论:miR-142-3p通过靶向结合mll-af4基因3′UTR的结合位点特异调控mll-af4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白血病 mll-af4融合基因 miR-142-3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对人HCC-9204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戴大英 翟为溶 +2 位作者 万大方 朱腾方 朱虹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5-517,522,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 p5 3对人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催化亚单位hTERT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的影响 ,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法将野生型p5 3(wt p5 3)导入端粒酶 /hTERTmRNA阳性、内源性 p...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 p5 3对人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催化亚单位hTERT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的影响 ,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法将野生型p5 3(wt p5 3)导入端粒酶 /hTERTmRNA阳性、内源性 p5 3突变的HCC 92 0 4人肝癌细胞中 ;用Westernblot鉴定转染效率 ;PCR ELISA、TRAP 银染、原位杂交和RT PCR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和hTERTmRNA表达 ;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改变。结果 :外源wt p5 3基因转染后HCC 92 0 4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受抑 ,hTERTmRNA表达水平下调 ,bcl 2表达减少 ,细胞呈现凋亡改变。结论 :外源wt p5 3基因表达可抑制人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活化、hTERTmRNA表达存在 p5 3依赖性调节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肿瘤抑制基因p53 基因转染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