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P、K配方施肥对1年生黄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何军 李小燕 张晓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758-760,共3页
[目的]研究N、P、K配方施肥对1年生黄芩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3因素2次D-饱和度最优试验,考察N、P、K配比对黄芩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商洛黄芩的最佳施肥方法。[结果]各施肥处理中,黄芩各项指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3种元素的配合施用有... [目的]研究N、P、K配方施肥对1年生黄芩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3因素2次D-饱和度最优试验,考察N、P、K配比对黄芩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商洛黄芩的最佳施肥方法。[结果]各施肥处理中,黄芩各项指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3种元素的配合施用有助于黄芩的生长。总体上看,N、P、K 3种元素配合施用的处理组要优于2种元素配比,更优于单质元素处理组。优选出的最佳的施肥条件为N 79.41 kg/hm2、P2O5 150.00 kg/hm2;在此条件下,黄芩多糖的含量为7.4%。[结论]优选出了最佳施肥方法,为黄芩的生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RADIX SCUTELLARIAE) n p k 施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K配施对皖草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勇 杨安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707-707,709,共2页
研究了NPK配合施用对皖草 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NPK肥配合施用可提高皖草 2号产量 ,改善品质 ,其中NPK配合施用较只施N肥增产 11.7% ,比不施肥增产 5 5 .9% ;NPK肥配合施用较不施肥处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增加 9.5 8、1... 研究了NPK配合施用对皖草 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NPK肥配合施用可提高皖草 2号产量 ,改善品质 ,其中NPK配合施用较只施N肥增产 11.7% ,比不施肥增产 5 5 .9% ;NPK肥配合施用较不施肥处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增加 9.5 8、1.45个百分点 ,而粗纤维含量降低 5 .5 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p 皖草2号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春小麦叶片及籽粒N、P、K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段映文 张建花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8期29-31,共3页
在景泰县采用全膜覆土栽培方式,田间设置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试验,分别于春小麦生长3个关键时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测定春小麦叶片N、P、K元素含量,收获后测定籽粒N、P、K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氮肥配施对小麦叶片N、P、K元素... 在景泰县采用全膜覆土栽培方式,田间设置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试验,分别于春小麦生长3个关键时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测定春小麦叶片N、P、K元素含量,收获后测定籽粒N、P、K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氮肥配施对小麦叶片N、P、K元素含量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氮肥和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叶片和籽粒N含量增加,叶片和籽粒的P、K元素含量随着有机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故低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高量有机肥配施低量氮肥均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有机肥 化肥 配施 npk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条件对小麦、玉米N、P、K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4
4
作者 赵炳梓 徐富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0-266,共7页
水、N是影响作物N、P、K吸收的重要因素。通过对 6个水分等级和 5个N肥等级相互搭配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水、高N处理不利于小麦N吸收 ,而玉米是耐肥作物 ,相同灌水条件下 ,玉米的吸N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低灌水条件下 (W 0、W 1处理... 水、N是影响作物N、P、K吸收的重要因素。通过对 6个水分等级和 5个N肥等级相互搭配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水、高N处理不利于小麦N吸收 ,而玉米是耐肥作物 ,相同灌水条件下 ,玉米的吸N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低灌水条件下 (W 0、W 1处理 ) ,玉米子粒吸N量很低 ,变幅为 0~ 17 3kg/hm2 ,并且不受施N量的影响 ;而小麦子粒吸N量仍达 36 6~154 2kg/hm2 。小麦与玉米吸P量的变化趋势与吸N量的变化趋势非常接近。但是 ,作物的吸K量随灌水量增加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在玉米上表现尤其明显 ,并且作物的吸K量主要存在于茎秆中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 小麦 玉米 吸收 磷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P,K配比的沼液肥对叶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德江 王金玲 +1 位作者 高桂丽 刘歆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1,43,共3页
试验以原沼液作对照,设置了4个不同N、P、K配比的沼液叶面肥共计5个处理,分别喷施在白菜、甘蓝及油白菜3种叶菜上。通过比较各处理对叶菜产量,VC,硝酸盐及农残含量的影响,探究出最佳的沼液叶面肥配方。结果表明:向沼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 试验以原沼液作对照,设置了4个不同N、P、K配比的沼液叶面肥共计5个处理,分别喷施在白菜、甘蓝及油白菜3种叶菜上。通过比较各处理对叶菜产量,VC,硝酸盐及农残含量的影响,探究出最佳的沼液叶面肥配方。结果表明:向沼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氮、磷、钾化肥后,其增产效果均高于原沼液,但叶菜中硝酸盐含量也相应提高。综合比较各处理的产量及VC含量,以N∶P∶K比例为2∶1∶4相对较好,为最佳配方,其次为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配方 叶面肥 叶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不同配比N、P、K肥延长沟叶结缕草绿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冯锡振 王加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970-4972,共3页
[目的]实现沟叶结缕草在亚热带地区的四季常青。[方法]在9月26日1、0月11日1、0月26日对沟叶结缕草施用不同配比的N、P、K肥,考察其生长指标。[结果]施肥能增加沟叶结缕草植株高度,10月11日施肥效果好。9-10月施N、NP、NK、NPK肥可增加... [目的]实现沟叶结缕草在亚热带地区的四季常青。[方法]在9月26日1、0月11日1、0月26日对沟叶结缕草施用不同配比的N、P、K肥,考察其生长指标。[结果]施肥能增加沟叶结缕草植株高度,10月11日施肥效果好。9-10月施N、NP、NK、NPK肥可增加草坪绿叶数,增幅达73%-137%。施用不同配比N、P、K肥可增加枯叶生物量,早施肥处理的枯叶生物量比迟施肥处理多。随着施肥时间的推迟,各处理绿叶生物量呈减少趋势。地上部绿枯比接近1.0时施肥延长草坪绿期的效果最好。施肥处理草坪图象的G值都增大,10月11日施肥处理的最大。[结论]10月上旬是沟叶结缕草施肥的最佳时期,同时施N、P、K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叶结缕草 氮肥 磷肥 钾肥 绿期 绿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毛白杨生长量、叶片氮(N)、磷(P)、钾(K)含量及蒸腾作用、气孔阻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段树生 施海 王连军 《广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3期13-17,共5页
对二年生三倍体毛白杨进行了施肥试验,分析了不同施肥水平、不同生长月份以及不同无性系对胸径、树高生长量和叶片N、P、K含量的影响,及其在生长季的变化规律,蒸腾作用和气孔阻力的不同生长月份和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和... 对二年生三倍体毛白杨进行了施肥试验,分析了不同施肥水平、不同生长月份以及不同无性系对胸径、树高生长量和叶片N、P、K含量的影响,及其在生长季的变化规律,蒸腾作用和气孔阻力的不同生长月份和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和生长月份对生长量和叶片N、P的含量有极显著影响;不同的无性系对K的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在生长季毛白杨生长量与叶片N、P、K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吻合;不同生长月份以及一天内不同时间,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日进程呈单峰曲线,高峰出现在中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 毛白杨 无性系 施肥 氮磷钾 蒸腾速率 气孔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鸡骨草GAP基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与供肥能力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乾平 董青松 +3 位作者 白隆华 颜钟亚 陈章源 欧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326-7327,7334,共3页
[目的]了解毛鸡骨草GAP基地土壤肥力现状,以及土壤中氮、磷、钾3要素的自然供给能力。[方法]运用改进的内梅罗(Nemoro)综合指数法对基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施肥试验研究了基地土壤中氮、磷、钾3要素的自然供给能力。[结果]土... [目的]了解毛鸡骨草GAP基地土壤肥力现状,以及土壤中氮、磷、钾3要素的自然供给能力。[方法]运用改进的内梅罗(Nemoro)综合指数法对基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施肥试验研究了基地土壤中氮、磷、钾3要素的自然供给能力。[结果]土壤综合肥力系数为1.21,毛鸡骨草产量对土壤的依存率为40.90%。[结论]基地土壤综合肥力属"一般"等级,土壤供应氮、磷、钾的能力分别处于"低"、"高"、"中"等级,较低的土壤含氮量是该基地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供氮磷钾能力 毛鸡骨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氮磷钾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9
作者 陈勇 王家嘉 +7 位作者 孙少利 薜立辉 李远芝 范伟 陈骏 杨中保 束维正 李录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40-142,148,共4页
[目的]通过多地田间试验,研究施用氮磷钾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收益的影响,探究秸秆还田下小麦氮磷钾施肥效应。[方法]设置氮磷钾优化施肥ST,以缺氮、缺磷、缺钾和空白无肥的CK为对照,5个处理,小麦成熟期采样,考察产量性状,计算施肥... [目的]通过多地田间试验,研究施用氮磷钾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收益的影响,探究秸秆还田下小麦氮磷钾施肥效应。[方法]设置氮磷钾优化施肥ST,以缺氮、缺磷、缺钾和空白无肥的CK为对照,5个处理,小麦成熟期采样,考察产量性状,计算施肥效益。[结果]施用氮磷钾对小麦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提升经济收益。4地试验,测土配方施肥ST较缺氮、缺磷、缺钾的对照ST-N、ST-P、ST-K分别增产33.67%~119.90%、6.85%~18.72%和5.87%~12.26%,与CK相比,产量相应提升35.83%~159.28%,平均增产72.73%、12.92%、8.01%和91.18%。按照平均产量计算,小麦施用氮磷钾增收1652~10620元/hm^(2),产投比达(3.15~11.43)∶1。[结论]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能有效提高江淮流域稻田冬小麦籽粒产量,提升种植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 小麦籽粒产量 经济效益 江淮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有机液态肥对城市行道树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东明 王菲 刘巍 《中国城市林业》 2015年第6期20-22,共3页
城市行道树土壤营养面积小、普遍板结、盐碱化严重、污染较重、肥力底下。通过多次对行道树灌施有机液态肥,可改良行道树土壤,提高肥力、含水量,改善质地,降低p H值,促进行道树健康稳定生长。
关键词 有机液态肥 行道树 土壤肥力 pH值 速效n 速效p 速效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 被引量:44
11
作者 宇万太 姜子绍 +2 位作者 周桦 马强 沈善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4-58,共5页
通过17年的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N、P、K的施用均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其增产率分别为32.10%、15.06%、10.95%;循环回田的农家肥养分对作物增产有明显的残效叠加作用,且具有... 通过17年的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N、P、K的施用均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其增产率分别为32.10%、15.06%、10.95%;循环回田的农家肥养分对作物增产有明显的残效叠加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稳产作用,可以满足作物对不同气候年景的适应性。在本试验中,若将保持养分循环再利用基础上施用NPK化肥视为最佳施肥制度,则在保持其他农业技术不变条件下,最大施肥贡献率为0.44。在下辽河平原土壤、气候和生产力水平等条件下,为保证作物持续高产,应同时施用化肥和循环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npk 循环肥 施肥制度 产量 肥料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羊草有性生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俊锋 穆春生 +2 位作者 张继涛 高嵩 李晓宇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53-58,共6页
羊草是欧亚大陆东端草原带的主要建群种,然而在自然条件下有性繁殖能力低,种子产量少,严重制约着对它的人工利用。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时期施用N、P、K肥对羊草抽穗率、结实率... 羊草是欧亚大陆东端草原带的主要建群种,然而在自然条件下有性繁殖能力低,种子产量少,严重制约着对它的人工利用。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时期施用N、P、K肥对羊草抽穗率、结实率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N、P、K肥虽然对当年羊草的抽穗率和抽穗数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羊草的结实率和结实粒数,从而提高羊草种子产量。从施肥种类和施肥时间上看,施用N、K肥和早期施肥对羊草结实和种子产量影响更大。经极差分析得出,理论上在5月羊草孕穗前期施用120 kg/hm2尿素、100 kg/hm2硫酸钾、不施用磷肥的组合为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npk 施肥时间 有性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效应对人工混播草地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学洲 李学森 +4 位作者 顾祥 兰吉勇 陈强 范天文 马来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77-2282,共6页
【目的】针对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人工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运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研究不同N、P、K配比施肥对混播草地第2年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施N 66.01 kg/hm2... 【目的】针对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人工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运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研究不同N、P、K配比施肥对混播草地第2年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施N 66.01 kg/hm2、P2O585.03 kg/hm2、K2O 23.75 kg/hm2时,三茬干草的最高产量达到14 617.86 kg/hm2;影响混播草地产量高低顺序为N肥>P肥>K肥,粗蛋白质含量与豆禾比有明显的规律性,当豆禾比大时,其粗蛋白质含量高。【结论】N、P、K合理配比施肥,对混播草地产草量具有明显的效应作用,对改善牧草品质、提高混播草地生产力具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草地 n p k配比施肥 施肥效应 牧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甘草育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黄亚萍 陈垣 +3 位作者 郭凤霞 徐向宏 张天铜 王永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3-240,共8页
利用"3414"方案进行N、P、K营养液配方设计,在配方营养液浇灌条件下进行甘草育苗质量比较,旨在探寻适宜甘草育苗的施肥配方,为其测土配方施肥和无土栽培育苗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以纯沙石作为育苗基质,在添加Hoagland营养液条... 利用"3414"方案进行N、P、K营养液配方设计,在配方营养液浇灌条件下进行甘草育苗质量比较,旨在探寻适宜甘草育苗的施肥配方,为其测土配方施肥和无土栽培育苗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以纯沙石作为育苗基质,在添加Hoagland营养液条件下,不同N、P、K配比营养液对经98%硫酸处理的甘草种子的出苗质量和幼苗生长发育均具有极显著影响。N2K2配比下出苗质量均优于空白对照,且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出苗质量呈下降趋势,出苗质量依次为N2P0K2>N2P1K2>N2P2K2>N2P3K2。而出苗活力依次为N2P1K2>N2P0K2>N2P2K2>N2P3K2。N2P2K2和N2P1K2处理均可极显著提高甘草根系活力,为培育壮苗奠定良好基础。单纯缺N、缺K和过量N、P和K肥均不利于甘草出苗和幼苗的生长发育。以上说明在甘草出苗阶段需P量小,但出苗后开始显示其营养效应。从育苗效益和环境保护双重考虑,配方施肥宜采用N2P1K2,即添加80mg/L NH4NO3、89mg/L KH2PO4和298mg/L KNO3作为N、P和K营养源,每隔20d浇1次。需要注意的是浇灌后应及时喷灌适量水,使氨态氮下渗到底部基质,以避免氨的挥发而灼伤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3414”肥料设计 n p k配施 育苗质量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低热地区早春番茄平衡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泽英 彭志良 +3 位作者 王海 李裕荣 李莉婕 胡明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140-7141,共2页
[目的]为了研究贵州省低热地区N、P、K施用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以N、P、K为供试因子,番茄产量为目标函数,对贵州省低热地区早熟番茄施肥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获得优化... [目的]为了研究贵州省低热地区N、P、K施用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以N、P、K为供试因子,番茄产量为目标函数,对贵州省低热地区早熟番茄施肥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获得优化施肥技术方案:N、P、K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04.55、112.95、502.95 kg/hm2,产量可达115 719.0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优化N、P、K肥施用量,制定番茄专家系统的施肥决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番茄 氮(n) 磷(p) 钾(k) 施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措施对砂姜黑土小麦生长性状、营养元素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郑学博 崔键 +3 位作者 马超 周静 房春兴 詹其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0-555,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设不施肥、常规施肥、推荐施肥、施控失肥和施缓释肥5个处理,研究其对砂姜黑土小麦单株次生根数、单株分蘖数、叶面积指数、植株干物质和N、P、K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处理小麦单株次生根数、单株分蘖数、叶... 通过田间试验,设不施肥、常规施肥、推荐施肥、施控失肥和施缓释肥5个处理,研究其对砂姜黑土小麦单株次生根数、单株分蘖数、叶面积指数、植株干物质和N、P、K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处理小麦单株次生根数、单株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在抽穗期表现最好,较不施肥、常规施肥、推荐施肥和控失肥处理,单株次生根数分别增加24.7%、19.7%、7.2%、22.1%,极显著高于不施肥、常规施肥和控失肥处理,显著高于推荐施肥处理;单株分蘖数分别增加25.0%、11.1%、11.1%、20.0%,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39.1%、23.1%、10.3%、8.5%。缓释肥处理促进了小麦生长中后期植株干物质与N、P、K的累积与转移,氮、磷(P2O5)肥利用率分别为43.35%、19.92%,极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3.66%和8.15%;其钾(K2O)肥利用率为37.63%,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推荐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2.01%和9.47%。产量方面,缓释肥处理小麦单产(烘干重)6 424 kg.hm 2,极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常规施肥、推荐施肥和控失肥处理分别增产71.8%、6.4%、4.5%、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控失肥 缓释肥 砂姜黑土 小麦产量 npk素累积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对杂交棉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龚江 王桂花 +1 位作者 谢海霞 吕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78-1881,共4页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效应对杂交棉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并通过产量建立施肥模型。【结果】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效应对杂交棉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并通过产量建立施肥模型。【结果】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施肥不足或过量都造成产量下降,其中氮素对棉花生长影响最大。膜下滴灌氮、磷、钾与产量三元二次方程为:Y=4 382.22+5.456N+1.937P+6.823K+0.013 84NP-0.009 24N2-0.307 5P2-0.027 72K2。由模型方程得到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383.26、117.76和123.07 kg/hm2,其产量为5 961.8 kg/hm2。【结论】氮、磷、钾合理的组合可以获得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npk试验 产量 膜下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与施肥对次生盐碱地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科元 贾倩民 +3 位作者 陈彦云 刘秉儒 韩润燕 李旺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6-202,共7页
通过正交设计L18(61×36)在宁夏盐池次生盐碱地进行草地建植试验,探讨牧草品种、有机肥、NKP肥及苦豆子秸秆对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设计方法得到提高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含量及... 通过正交设计L18(61×36)在宁夏盐池次生盐碱地进行草地建植试验,探讨牧草品种、有机肥、NKP肥及苦豆子秸秆对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设计方法得到提高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含量及降低胞间C02浓度(Ci)的最佳组合为草木樨(Melilotus offcinalia)+有机肥36 t·hm-2+NPK(N 165 kg·hm-2、P 135 kg·hm-2和K 135 kg·hm-2)+秸秆15 t·hm-2,这与Pn、Gs、WUE、叶绿素含量最高及Ci最低的处理15相一致,证实了正交设计结果的可靠性;4个因素对蒸腾速率(Tr)、Pn、Gs及Ci的影响程度大小均为品种>有机肥>NPK>秸秆,对WUE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品种>NPK>有机肥>秸秆;品种和有机肥对Pn、Tr、Gs、WUE及叶绿素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NPK对Pn、Gs、WUE及叶绿素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Tr和Ci影响显著(P<0.05),苦豆子秸秆对Pn和WUE影响极显著(P<0.01);豆科的Pn、Tr、Gs、WUE及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禾本科(P<0.05),草木樨的Pn、Gs、WUE及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禾本科披碱草(Elymus cylindricus)的Pn、WUE及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相关分析表明,Pn与Tr、Gs、WUE及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品种 次生盐碱地 光合特性 有机肥 n p k 苦豆子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配比对多叶型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学洲 兰吉勇 +4 位作者 张荟荟 张学沣 张一弓 王玉 李学森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270-273,共4页
针对WL343HQ多叶型紫花苜蓿品种在新疆推广种植,采用测土配方"3414"回归最优设计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组合对苜蓿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磷、钾量对苜蓿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氮肥增产效应主要表现在施纯... 针对WL343HQ多叶型紫花苜蓿品种在新疆推广种植,采用测土配方"3414"回归最优设计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组合对苜蓿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磷、钾量对苜蓿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氮肥增产效应主要表现在施纯N 30 kg/hm^2水平上,随着氮肥量的增加苜蓿增产幅度呈递减趋势;磷肥对苜蓿产量的增产效应是非常明显,在施P2O_5135 kg/hm^2水平时对应的苜蓿产量开始下降;钾肥对苜蓿产量的增产效应不是非常明显。N、P、K配比施用,影响苜蓿干草产量高低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最佳施肥量为纯N 49.3kg/hm^2、P_2O_583.4 kg/hm^2、K_20 33.4 kg/hm^2,产量达到20 641.2 kg/hm^2,氮肥、磷肥、钾肥的最佳施用比例为0.56∶1∶0.34;施肥对苜蓿品质的改善均有积极的影响。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的处理为施纯N 3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 20 kg/hm^2,产投比为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型苜蓿 npk配比施肥 施肥效应 苜蓿品质 产投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氮磷钾用量和配比协同促进盆栽牡丹营养和生殖生长
20
作者 何晗颖 赵俊福 +4 位作者 吴欣宇 马海林 刘方春 杨婧 司东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3-1052,共10页
【目的】牡丹是我国著名的木本观赏植物,施肥不平衡严重影响盆栽牡丹的生长和观赏效果。研究开花前后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和配施比例对盆栽牡丹生长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氮、磷、钾施用量及配比,为盆栽牡丹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牡丹是我国著名的木本观赏植物,施肥不平衡严重影响盆栽牡丹的生长和观赏效果。研究开花前后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和配施比例对盆栽牡丹生长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氮、磷、钾施用量及配比,为盆栽牡丹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5年生牡丹‘紫二乔’为供试材料,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进行盆栽试验,结合隶属函数法评价牡丹的生长状况,利用肥料效应模型拟合牡丹植株的综合隶属函数值与施肥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得出牡丹最佳生长的氮、磷、钾肥推荐施肥量。【结果】牡丹开花前后施用氮磷钾肥显著影响植株株高、茎粗、冠幅、花径和单株花数(P<0.05),适宜氮磷钾用量和配比促进盆栽牡丹营养和生殖生长的协同提高。氮、磷、钾三因素配合处理的牡丹综合隶属函数值均大于缺素处理,缺素处理又大于无肥处理,N_(2)P_(2)K_(2)处理的综合隶属函数值(0.73)是N_(0)P_(0)K_(0)的3.17倍。氮磷钾对牡丹综合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氮>磷>钾。氮、磷、钾肥对牡丹营养和生殖生长存在明显交互作用,任一肥料水平的过量或不足均会抑制牡丹植株生长,降低观赏效果。采用一元二次、二元二次、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拟合牡丹的综合隶属函数值和施肥量,二者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综合各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的推荐用量及相应的综合隶属函数值,得出牡丹开花前后氮(N)、磷(P_(2)O_(5))、钾(K_(2)O)的最优推荐施肥量分别为4.21、2.07、2.52 g/株,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49∶0.60。【结论】开花前后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可提高牡丹的农艺性状,促进牡丹的营养和生殖生长协同提高。氮、磷、钾的最优推荐施肥量为4.21、2.07、2.52 g/株,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49∶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牡丹 氮磷钾肥料 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最优施肥量 养分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