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用电机车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高明 周庆凯 谭兴国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7,共10页
目的为解决采用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双电机牵引矿用电机车运行时同步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积分滑模控制与改进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的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设计采用新型... 目的为解决采用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双电机牵引矿用电机车运行时同步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积分滑模控制与改进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的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设计采用新型趋近率的积分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并有效抑制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其次,设计滑模扰动观测器,对电机受到的外部扰动进行观测和补偿,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然后,将传统交叉耦合控制结构中的耦合系数改进为自适应系数,以缓解稳态性能与暂态补偿效果相互矛盾的问题;最后,将新型积分滑模控制和改进的交叉耦合控制结构相结合,搭建矿用电机车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模拟矿用电机车运行时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以验证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系统在遭受外部负载扰动时电机转速变化较小,且系统对两台电机的参数差异不敏感,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在各种突发情况下,所提出的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均能使系统保持较好的同步性能。结论基于新型积分滑模控制和改进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的矿用电机车双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同步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对矿用电机车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机车 双电机同步控制 交叉耦合控制 积分滑模控制 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丰铭 刘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传统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下,电机控制模式切换时导致的系统稳定性差,以及传统RBF-PID控制器输出权值的非精细化更新导致的参数过拟合,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过渡区域切换算法,引入混合权重因子,采用余弦插值与Si...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传统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下,电机控制模式切换时导致的系统稳定性差,以及传统RBF-PID控制器输出权值的非精细化更新导致的参数过拟合,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过渡区域切换算法,引入混合权重因子,采用余弦插值与Sigmoid函数做过渡区域的平滑处理,并在弱磁区引入模糊PI控制器,将自适应梯度下降法与L2正则化策略结合,改进神经网络的输出权值。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过渡区域切换算法,不依赖电机参数,可移植性强,优化了恒转矩区切换至弱磁区的条件,在改进RBF-PID控制器下,转速超调量仅为0.07%,负载调节时间较之传统策略减少了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过渡区域切换算法 RBF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RTC的微秒级采样实时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周杏伟 胡文山 +1 位作者 刘国平 雷忠诚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共12页
随着现代控制系统对高实时性和高精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微秒级采样的实时控制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现有技术高度依赖国外平台的问题,本研究基于STM32微控制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秒级采样实时控制系统,重点解决了... 随着现代控制系统对高实时性和高精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微秒级采样的实时控制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现有技术高度依赖国外平台的问题,本研究基于STM32微控制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秒级采样实时控制系统,重点解决了控制任务的实时性、通信任务的高效性以及自动代码生成的复杂性问题。系统采用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进行任务调度,通过硬件定时器实现控制任务的高优先级执行,同时引入LwIP协议以实现低延迟网络通信,支持实验数据的高效上传与指令接收。此外,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化框图的控制算法解析与自动代码生成方法,通过服务器对用户前端搭建的控制框图进行解析,并生成适配STM32硬件的高效控制代码。以永磁同步电机的场向量控制为案例的实验验证表明,所设计系统在微秒级采样下具备优异的实时性和控制性能,有效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对相关领域发展的限制,显著提升了自主控制系统的研发能力。该成果为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并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微秒级控制 实时操作系统 自动代码生成 永磁同步电机 场向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直控制的南方电网异步联网频率同步运行控制器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惠藩 苏寅生 +7 位作者 许士锦 徐光虎 罗会洪 陈亦平 彭光强 陈钦磊 杨荣照 刘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94,共8页
电网分区异步运行将成为未来南方电网发展趋势,针对分区异步电网间频率失去了同步性和一致性问题,开展分区异步电网频率同步运行控制策略研究,提出了分区异步电网频率同步运行控制器结构,优化确定运行关键控制参数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 电网分区异步运行将成为未来南方电网发展趋势,针对分区异步电网间频率失去了同步性和一致性问题,开展分区异步电网频率同步运行控制策略研究,提出了分区异步电网频率同步运行控制器结构,优化确定运行关键控制参数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鲁西柔直工程作为试点实施分区异步电网频率同步运行,现场实施效果表明该控制能够有效保证分区异步运行电网间实际运行中频率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且与电网AGC策略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实施中未出现两侧电网功率振荡和频率振荡发散情况,有效改善分区电网频率稳定性和提升分区电网间功率的灵活性支援性能,同时也实现全网调频资源的实时、自动共享,推动构建全网统一的调频辅助服务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网 频率同步运行 控制策略 鲁西柔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约束的神经网络VSG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燕峰 李鑫 赵书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8,共12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策略常用于处理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导致系统惯量、阻尼缺失的问题,储能单元的配置制约着VSG惯量阻尼的设定。首先,建立考虑储能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约束的VSG小信号模...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策略常用于处理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导致系统惯量、阻尼缺失的问题,储能单元的配置制约着VSG惯量阻尼的设定。首先,建立考虑储能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约束的VSG小信号模型,计算多约束条件下惯量阻尼取值范围。然后,借助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算法处理连续非线性函数的优点,提出一种计及储能约束的RBF神经网络VSG惯量阻尼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取频率偏差量和频率变化率为输入,输出为VSG转动惯量,根据二阶系统最优阻尼比确定阻尼系数取值。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计及多约束的VSG自适应控制策略能够快速响应系统频率变化,优化系统动态调节能力;减小直流母线电压跌落,增强系统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储能 运行边界 自适应控制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交异步系统准同步控制下直流动态功频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崇涛 陈亦平 +3 位作者 杨若朴 杨荣照 黄济宇 肖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9-67,共9页
经直流输电互联的异步系统通过对直流输电实施附加控制,可实现异步系统的准同步运行,达到实时共享异步系统调频资源的目的。但在准同步控制的工程实践中,不合理的控制结构或参数配置将导致系统出现非预期的功率波动。首先,根据直流准同... 经直流输电互联的异步系统通过对直流输电实施附加控制,可实现异步系统的准同步运行,达到实时共享异步系统调频资源的目的。但在准同步控制的工程实践中,不合理的控制结构或参数配置将导致系统出现非预期的功率波动。首先,根据直流准同步附加控制,构建准同步系统的动态功频响应分析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直流控制参数对功率振荡的影响;进而,分析准同步控制导致的功率波动与传统功角振荡的异同;最后,以准同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功率波动为例进行分析验证,提出抑制直流功率波动的建议,并对准同步控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互联系统 准同步运行 动态功频响应 直流联络线 频率控制 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变换器的飞轮储能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云辉 张建伟 +1 位作者 田桂珍 刘广忱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飞轮储能系统常用的背靠背变换器中间存在直流环节及电解电容,使得变换器体积庞大,而且直流环节电解电容器会带来直流电压控制、寿命和维护成本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矩阵变换器作为飞轮储能系统的控制变换器,有效地融入了矩阵变换... 飞轮储能系统常用的背靠背变换器中间存在直流环节及电解电容,使得变换器体积庞大,而且直流环节电解电容器会带来直流电压控制、寿命和维护成本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矩阵变换器作为飞轮储能系统的控制变换器,有效地融入了矩阵变换器的优势,避免了背靠背变流器中直流环节及电解电容带来的问题。在分析储能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考虑到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的限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基于矩阵变换器的飞轮储能系统的运行范围。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飞轮储能系统功率与飞轮转速的关系,然后利用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式实现对飞轮储能系统的控制。电流内环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对矩阵变换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飞轮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Matlab/Simulink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运行范围分析的准确性和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系统 充放电控制 矩阵变换器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运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同步发电机稳态短路电流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茆林仪 陈志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5,共11页
过载运行能力和突然短路时稳定的短路电流输出能力是无刷同步发电机的重要性能要求。在发电机发生突然短路时,发电机控制器需要配合无刷同步发电机进行短路电流控制,在保证足够的短路电流输出能力的同时也要避免短路电流过大损坏电机。... 过载运行能力和突然短路时稳定的短路电流输出能力是无刷同步发电机的重要性能要求。在发电机发生突然短路时,发电机控制器需要配合无刷同步发电机进行短路电流控制,在保证足够的短路电流输出能力的同时也要避免短路电流过大损坏电机。针对无刷同步发电机可能发生的5种短路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梯形电压电流的控制目标曲线,利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短路电流控制,使发电机能在发生各种类型的突然短路故障时输出符合要求的短路电流。建立了发电机和控制器的仿真模型,进行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案的仿真验证,同时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经过验证无模型自适应算法可以将无刷同步发电机的短路电流很好地控制在目标值,验证了该控制算法在发电机短路电流控制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无刷同步发电机 突然短路 短路电流控制 故障保护 过载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路5G-R的自主化机车无线同步操控技术方案
9
作者 杨居丰 徐富宏 +2 位作者 李玮琪 汪洋 欧阳智辉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3,共7页
为探讨基于5G-R的自主化机车无线同步操控技术方案,通过调研自主化机车无线同步操控业务需求,分析我国重载铁路既有通信系统的不足,充分考虑5G-R网络的高带宽、低延迟、IP化链路、分组域传输、QoS优先级保障等特性,提出总体技术方案,重... 为探讨基于5G-R的自主化机车无线同步操控技术方案,通过调研自主化机车无线同步操控业务需求,分析我国重载铁路既有通信系统的不足,充分考虑5G-R网络的高带宽、低延迟、IP化链路、分组域传输、QoS优先级保障等特性,提出总体技术方案,重点论述主从控机车数据传输、可控列尾数据传输、编组请求、多司机通话等功能的实现方案。该研究结果有利于提升自主化机车无线同步操控系统的先进性,确保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运行,对提升重载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和效率具有指导意义,为重载铁路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R 重载铁路 自主化机车无线同步操控 可控列尾通信 多司机通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矢量控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周明磊 游小杰 王琛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0-115,129,共7页
以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为背景,研究了低开关频率下基于多模式同步调制的矢量控制。针对大功率牵引传动系统开关频率低的特点,采用了基于异步调制-同步调制和优化PWM的多模式调制策略。而针对将矢量控制和多模式调制策略结合后的新问... 以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为背景,研究了低开关频率下基于多模式同步调制的矢量控制。针对大功率牵引传动系统开关频率低的特点,采用了基于异步调制-同步调制和优化PWM的多模式调制策略。而针对将矢量控制和多模式调制策略结合后的新问题,通过相角调节器,以及转子磁链幅值、角度的控制和补偿等方面的研究实现了不同调制策略以及定向不准等情况下电机转矩的精确控制。由于方波工况下电压不能调节,还研究了方波工况下的控制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给予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机车 异步电机 矢量控制 同步调制 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断路器电动机驱动操动机构的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邵盛楠 黄瑜珑 +2 位作者 王静君 徐国政 钱家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559,共5页
为提高高压断路器的工作特性,研究了一种运用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直接驱动断路器的新型操动机构。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基于TMS320LF2407A硬件平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断路器的控制系统。仿真计算和试验测量... 为提高高压断路器的工作特性,研究了一种运用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直接驱动断路器的新型操动机构。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基于TMS320LF2407A硬件平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断路器的控制系统。仿真计算和试验测量表明,PMSM驱动的操动机构可根据预先设定的操作特性曲线实现对断路器的操作。研究说明用电动机来驱动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的方法可行,能满足高压断路器操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操动机构 电动机驱动 永磁同步电机 操作特性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对低压微电网运行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姚勇 朱桂萍 刘秀成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4,共4页
由小容量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负荷组成的低压微电网,因供电方式灵活及可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微电网容量小,且大量采用电力电子装置实现组网,其运行更易受到谐波的影响。分析低压微电网中谐波... 由小容量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负荷组成的低压微电网,因供电方式灵活及可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微电网容量小,且大量采用电力电子装置实现组网,其运行更易受到谐波的影响。分析低压微电网中谐波的主要来源,即微电网自身的非线性负荷产生的谐波、微电源电力电子接口产生的谐波和配电网的谐波渗透,阐述其影响及微电网与传统大电网的不同之处。介绍微电网的运行方式和并网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分析非线性负载和配电网侧谐波电压渗透对微电网正常运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谐波电压 非线性负载 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组合列车分布动力机车重联控制系统无线传输同步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蔚 陈特放 +1 位作者 李辉 雷满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106,共5页
为提高重载组合列车各重联机车无线控制的同步性能,基于800MHz无线电空间波无线传输模式,建立重载组合列车分布动力机车重联控制无线传输同步性的马尔可夫决策模型,并采用有限阶段向后递归迭代算法进行求解。利用给出的决策模型和算法... 为提高重载组合列车各重联机车无线控制的同步性能,基于800MHz无线电空间波无线传输模式,建立重载组合列车分布动力机车重联控制无线传输同步性的马尔可夫决策模型,并采用有限阶段向后递归迭代算法进行求解。利用给出的决策模型和算法构建重载组合列车分布动力机车重联无线同步控制系统,并安装于神华线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的机车上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机车间重联信息无线传输的平均周期仅为2.5s,小于美国GE公司LOCOTROL系统3s的平均周期,能够满足神华线重载组合列车运行的基本要求;采用800MHz双频点组成双网传输,在无线电波弱场区能克服空间波传输受到干扰的影响,减少延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组合列车 动力分布 机车重联 无线传输 同步控制 马尔可夫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不对称运行的矢量控制 被引量:45
14
作者 欧阳红林 周马山 童调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5-150,共6页
该文通过对双Y形6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出现一相或多相绕组开路故障时磁动势的分析,建立了多相PMSM在此种不对称情况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不对称情况下多相PMSM在转子磁场定向控制时的矢量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故障前后定子侧产生恒定磁... 该文通过对双Y形6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出现一相或多相绕组开路故障时磁动势的分析,建立了多相PMSM在此种不对称情况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不对称情况下多相PMSM在转子磁场定向控制时的矢量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故障前后定子侧产生恒定磁动势为原则,对定子侧电流进行补偿。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可使多相PMSM在不对称运行工况下的运行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矢量控制 数学模型 控制策略 电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制动过程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荣 邓智泉 严仰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0-36,共7页
阐述了伺服系统制动过程中电机所处的运行状态,即减流阶段、反接建流阶段、回馈发电制动阶段、能耗制动阶段(或者速度调整阶段)。仔细研究了系统制动过程中各阶段电机电流、电压、速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制动过程的各种因素。提出了... 阐述了伺服系统制动过程中电机所处的运行状态,即减流阶段、反接建流阶段、回馈发电制动阶段、能耗制动阶段(或者速度调整阶段)。仔细研究了系统制动过程中各阶段电机电流、电压、速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制动过程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提高电机制动响应性能、抑制速度超调的措施,以及在系统设计、调整和构成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文章还分析了电机制动时能量的回馈和直流侧母线电压的变化,以及直流电压变化对系统的影响。仿真和实验证实了文中所做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磁场定向控制 制动运行 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参考电流控制的低压微电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建华 杨洪耕 +1 位作者 张洁 李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9-1535,共7页
在PQ控制和V/f下垂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微电网2种运行模式下均适用的等效参考电流控制法。对于电压幅值和频率,将其参考值与各自实际运行值的偏差分别引入到参考电流的dq轴分量中,通过对引入偏差的控制使分布式电源在微电网2种运行模式... 在PQ控制和V/f下垂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微电网2种运行模式下均适用的等效参考电流控制法。对于电压幅值和频率,将其参考值与各自实际运行值的偏差分别引入到参考电流的dq轴分量中,通过对引入偏差的控制使分布式电源在微电网2种运行模式下具有相应的运行特性。该方法避免控制方法因运行模式变化而切换,确保了运行模式间的平滑转换;还能有效改善孤岛运行时电压和频率的动态调节效果,实现并网运行时的直接功率控制。同时,针对该控制方法设计了同步并网控制器,实现了微电网的平滑并网。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低压微电网 孤岛模式 并网模式 同步并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频器并联运行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华明 胡海兵 +1 位作者 邢岩 何中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8-53,共6页
提出一种变频器并联控制方法。通过局部反馈,将变频器的并联控制解耦为变频正弦基准信号的同步控制及均流控制。首先将单台变频器的角速度积分得到的相位信息用方波表示,并在变频器模块之间交流,用于变频器的同步控制,控制各台变频器先... 提出一种变频器并联控制方法。通过局部反馈,将变频器的并联控制解耦为变频正弦基准信号的同步控制及均流控制。首先将单台变频器的角速度积分得到的相位信息用方波表示,并在变频器模块之间交流,用于变频器的同步控制,控制各台变频器先保持同频、同相;然后采样环流信号,将其注入到正弦基准中进行均流调节,实现各台变频器的输出电流均分。搭建一套并联系统样机,由两台全数字控制变频器并联驱动一台异步电机。20~50Hz工作频率下的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器 电机驱动 并联运行 同步控制 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96
18
作者 李浩源 张兴 +1 位作者 杨淑英 李二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53-2664,共12页
无传感器控制技术有利于改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系统成本,已经成为交流电机传动领域的一项热门及前沿技术。高频注入法利用电机的凸极特性估计转子位置,不依赖电机反电动势模型,非常适合永磁同步电机零速及低速运行。针... 无传感器控制技术有利于改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系统成本,已经成为交流电机传动领域的一项热门及前沿技术。高频注入法利用电机的凸极特性估计转子位置,不依赖电机反电动势模型,非常适合永磁同步电机零速及低速运行。针对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进行调研和整理归纳,并将这些方法总结为传统的高频正弦波注入法、改进的高频正弦波注入法和高频非正弦波注入法三类。首先,分别介绍每类方法中的典型实施方案,并指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其次,针对三类方法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对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技术 高频注入法 零速及低速运行 凸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滑模变结构PMSM直接转矩控制无传感器运行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英培 栗然 梁宇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89,100,共5页
提出基于双滑模变结构永磁同步电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无传感器运行。以电磁转矩误差、定子磁链误差和转速等信号作为磁链和转矩滑模控制器输入信号,其输出实现电压空间矢量调制,取代了传统DTC中滞环比较器和开关电压矢量选择表,... 提出基于双滑模变结构永磁同步电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无传感器运行。以电磁转矩误差、定子磁链误差和转速等信号作为磁链和转矩滑模控制器输入信号,其输出实现电压空间矢量调制,取代了传统DTC中滞环比较器和开关电压矢量选择表,有效地降低磁链和转矩脉动,并保证逆变器开关频率恒定;设计滑模观测器对转速进行准确估计,实现PMSM无传感器运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滑模变结构 直接转矩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运行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细作业系统的立体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平 姜成山 +1 位作者 章云 杨宜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44-447,共4页
微细作业系统进行三维精细操作 ,要求能够实时显示微操作的动态过程。本文分析了立体成像的技术状况 ,确立了模拟式立体成像方案 ,提出了解决立体成像技术的软、硬件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加上两路 CCD视频信号模拟人的双眼 ,经过同步控... 微细作业系统进行三维精细操作 ,要求能够实时显示微操作的动态过程。本文分析了立体成像的技术状况 ,确立了模拟式立体成像方案 ,提出了解决立体成像技术的软、硬件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加上两路 CCD视频信号模拟人的双眼 ,经过同步控制器的处理后 ,实现了立体视频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作业系统 立体成像 同步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