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病变中HPV DNA检测与IHC检测P16蛋白的关联性研究
1
作者 王皓晨 贾利晴 +9 位作者 杨瑜 王乾 郁成礼 田田 毕蕊 涂小予 柏乾明 朱晓丽 周晓燕 任敏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8-308,共11页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态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和宫颈癌分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igh-risk,HR)HPV感染通常与P16蛋白的过表达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上对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时将...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态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和宫颈癌分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igh-risk,HR)HPV感染通常与P16蛋白的过表达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上对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时将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的P16蛋白表达作为判断HPV感染情况的重要依据,但两者之间仍有部分不一致,其相关性有待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进行宫颈活检或手术的61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伦理批号:050432-4-2307E),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 DNA多亚型,包括HR和低危型(low-risk,LR);采用IHC检测P16蛋白水平,比较两者的一致率,评估P16表达在判断HPV感染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618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鳞癌92例,宫颈腺癌257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79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105例,慢性宫颈炎85例。结果:在宫颈鳞癌中,HR-HPV和P16的阳性率分别为88.0%(81/92)和91.3%(84/92),一致率为90.2%(83/92),P16在判断HR-HPV感染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6.3%和45.5%;在宫颈腺癌中,HR-HPV和P16的阳性率分别为54.5%(140/257)和58.8%(151/257),一致率为82.5%(212/257),P16在判断HRHPV感染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7.9%和76.1%;在HSIL中,HR-HPV和P16的阳性率分别为75.9%(60/79)和70.9%(56/79),一致率为82.2%(65/79),P16在判断HR-HPV感染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5.0%和73.7%;在LSIL中,HRHPV和P16的阳性率分别为73.3%(77/105)和8.5%(9/105),一致率为33.3%(35/105),P16在判断HR-HPV感染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4%和96.4%;在慢性宫颈炎中,HR-HPV和P16的阳性率分别为20.0%(17/85)和0.0%(0/85),一致率为80.0%(68/85),P16在判断HR-HPV感染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0%和100.0%。在宫颈鳞癌、宫颈腺癌及HSIL中P16阳性与HPV16/18呈显著正相关(P=0.000),而在LSIL及慢性宫颈炎中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宫颈鳞癌及宫颈腺癌中,P16阳性表达与HPV DNA阳性(HPV感染)的一致率较高,尤其P16表达与HPV16/18亚型感染显著相关。HSIL中P16阳性表达可以初步反映HPV感染情况,但在LSIL及慢性宫颈炎中,P16表达难以准确地反映HPV感染情况。P16与HPV DNA检测不一致可能受感染亚型、病理学类型、样本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实际工作中应仔细分析或用多种方法确定HPV的感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 P16免疫组织化学 宫颈鳞癌 宫颈腺癌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慢性宫颈炎 一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83A与β-catenin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3
2
作者 董芳宁 兰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83序列相似成员A(FAM83A)与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利用UALCAN和GEPIA2.0在线数据库分析FAM83A在正常宫颈和宫颈鳞癌(CSCC)中的表达差异及FAM83A表达与CSCC患者预后的关系,使用... 目的探讨83序列相似成员A(FAM83A)与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利用UALCAN和GEPIA2.0在线数据库分析FAM83A在正常宫颈和宫颈鳞癌(CSCC)中的表达差异及FAM83A表达与CSCC患者预后的关系,使用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FAM83A mRNA共表达基因,利用R语言进行KEGG富集分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正常宫颈组织、8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0例CSCC中FAM83A与β-catenin表达情况。分析FAM83A、β-caten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FAM83A与β-caten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UALCAN数据库分析显示FAM83A在CSCC组织中高表达,GEPIA 2.0数据库分析提示FAM83A高表达者预后不良。LinkedOmics数据库进行KEGG富集分析提示FAM83A的表达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呈正相关。FAM83A在CSCC中的表达率高于LSIL和正常宫颈组织(P<0.001),而与HSI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FAM83A的表达与年龄无相关性(P=0.231),与分化程度(P=0.001)和临床分期(P=0.038)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catenin在CSCC中的异常表达率高于LSIL和正常宫颈组织(P<0.001),而与HSI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4);β-catenin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88),与分化程度(P=0.001)和临床分期(P<0.001)有关,FAM83A与β-catenin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FAM83A与β-catenin在HSIL及CSCC组织中均高表达,两者之间表达存在正相关性。FAM83A的高表达与CSCC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CSCC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83A Β-CATENIN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鳞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st、E-cadherin、N-cadher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范琼 鲍伟 +2 位作者 杨婷婷 刘小奕 吴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3-787,共5页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及相关黏附分子E-cadherin、N-cadherin在人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宫颈鳞癌标本、22例CINⅠ级标本、44例CINⅡ~Ⅲ...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及相关黏附分子E-cadherin、N-cadherin在人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宫颈鳞癌标本、22例CINⅠ级标本、44例CINⅡ~Ⅲ级标本及22例正常宫颈标本中Twist、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组织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0)与CINⅠ级组织(40.90%)、CINⅡ~Ⅲ级组织(68.18%)、宫颈鳞癌组织(70.4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0.91%)明显高于CINⅡ~Ⅲ级组织(54.55%)和宫颈鳞癌组织(14.75%)(均P<0.05);宫颈鳞癌组织N-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0.16%)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27.27%)、CINⅠ级组织(50.00%)、CINⅡ~Ⅲ级组织(68.18%)(均P<0.05)。在61例宫颈鳞癌组织中,Twist蛋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39,P<0.01),而Twist蛋白与N-cadhe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90,P<0.01)。在61例宫颈鳞癌组织中,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组织间Twist、E-cadherin、N-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组织间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在高分化或中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0.47%)明显低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组织(94.44%)(P<0.05);Twist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2.22%)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93.75%)(P<0.05)。结论 Twist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相关;Twist、E-cadherin和N-cadherin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浸润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ST E-CADHERIN N-CADHERIN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癌诊治过程中病理分级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何春年 徐翠清 +2 位作者 赵焕芬 翟金萍 石卫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细胞癌(鳞癌)活检、锥切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分级及转化。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CIN及鳞癌病例,行不同诊治手段,对比分析病理分级及其转化。结果: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证实CIN 217例,平均年龄38....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细胞癌(鳞癌)活检、锥切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分级及转化。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CIN及鳞癌病例,行不同诊治手段,对比分析病理分级及其转化。结果: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证实CIN 217例,平均年龄38.9岁;鳞癌62例,平均年龄53.3岁。其中继续锥切诊治63例,直接子宫全切54例。转阴率、分级转低率、分级不变率和分级转高率分别为14.5%、19.7%、59.0%和6.8%。结论:本组活检诊断与锥切术后病理分级符合率仅59.0%,说明CIN为多点病变,分级变异性较大,活检甚至锥切不能代表真实病变。而且子宫全切术后转阴率较低,且有6.8%的分级转高率。应注意加大锥切的范围,增加其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鳞癌 锥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5
作者 黄斌 李瑞珍 +6 位作者 刘志红 乌兰娜 李鹃 王纯 周艳秋 翁立明 吴瑞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4-828,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09例,其中正常或慢性宫颈炎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68例...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09例,其中正常或慢性宫颈炎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68例、CINⅡ/Ⅲ级84例和鳞状细胞癌(SCC)24例,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宫颈或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Ⅲ和SCC中,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3%(9/33)、66.7%(112/168)、25.0%(21/84)、0%(0/24)。其中CINⅠ组、SCC组与正常或慢性宫颈炎组比较,CINⅠ组与CINⅡ/Ⅲ组比较,CINⅠ、CINⅡ/Ⅲ组与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病变程度的加重,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以30岁和40岁为界分组,不同年龄组间HPV L1壳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高危型HPV DNA负荷量≥1 000 RLU/PC组HPV L1壳蛋白表达率为73.1%,与负荷量<1 000 RLU/PC的各组相比,其表达率明显增加(均P<0.05)。HPV L1壳蛋白检测CINⅡ/Ⅲ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6%、60.2%、52.1%和85.2%。结论HPV L1壳蛋白在CIN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呈下降趋势,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 宫颈上皮内瘤变 鳞状细胞癌 液基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庞晓奡 张瑶 +4 位作者 魏恒 张晶 罗清双 黄成琳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5-1077,108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HMGB1蛋白在60例宫颈癌、5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免疫...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HMGB1蛋白在60例宫颈癌、5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免疫放射测定法检测48例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SCC-Ag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HMGB1的相关性。结果 HMGB1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3.3%(50/60),在CIN中阳性表达率为54.9%(28/51),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2.5%(2/16)。HMGB1的表达与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并且HMGB1的表达与血清中SCC-Ag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HMGB1的表达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递增呈升高趋势,且与临床相关参数密切联系。HMGB1可能作为宫颈癌诊断、预测及评估治疗效果的判定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素表达量增高与宫颈鳞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分级正相关 被引量:8
7
作者 蒙国照 资源 +2 位作者 李红全 黄铭 高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1-1514,共4页
目的比较核仁素在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表达的差异,探讨核仁素表达增高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50例宫颈鳞癌、6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核仁素的表达,比较核仁素在3种组织中表达... 目的比较核仁素在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表达的差异,探讨核仁素表达增高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50例宫颈鳞癌、6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核仁素的表达,比较核仁素在3种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并分析核仁素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核仁素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核仁素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Allred免疫组化半定量评分显示,核仁素表达量在宫颈鳞癌组织(7.6±0.3)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6.1±0.2)和正常宫颈组织(3.0±0.2),P<0.0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核仁素表达量在中-低分化宫颈鳞癌(7.9±0.1)显著高于高分化鳞癌(7.0±0.2),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0±0.1)显著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4.0±0.2),P<0.01。结论宫颈鳞状上皮在癌变过程中核仁素表达量增高,核仁素表达量增高与宫颈鳞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素 CIN 宫颈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凯贤 郑玉华 +6 位作者 柳晓春 汪洪 胡路琴 陈永连 王玉玲 黄晓斌 李林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635-3638,共4页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宫颈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确诊的宫颈癌患者49例、CIN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40例为...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宫颈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确诊的宫颈癌患者49例、CIN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血清标本,分别运用ELISA及MEIA法检测M-CSF、SCC-Ag表达水平。结果 M-CSF和SCCAg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CIN组(均P<0.01)。M-CSF在CIN组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高级别CIN组显著高于低级别CIN组(P<0.05),但SCC-Ag在CIN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SCC-A和M-CSF显著提高宫颈癌检出率。M-CSF在宫颈癌及高级别CIN患者术后均降低至正常水平,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g则只有在宫颈癌组手术前、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SF可能成为宫颈癌和CIN诊断中有用的血清学指标,可望用于预测CIN和宫颈癌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鳞状癌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TR1、FHIT与PCNA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鳞癌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洪博 何春年 +1 位作者 李聪 杜红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0-974,共5页
目的观察人类铜转运蛋白(human copper transporters 1,hCTR1)、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 目的观察人类铜转运蛋白(human copper transporters 1,hCTR1)、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子宫颈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中的表达,探讨SCC中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4例CIN、40例SCC及23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CTR1、FHIT和PCNA的表达。结果 (1)hCTR1在SCC(87.50%)及CIN 2~3(74.63%)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17.39%)、CIN 1(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FHIT从正常组(100%)、CIN 1(74.07%)、CIN 2~3(44.78%)到SCC(32.50%),FHIT阳性细胞表达逐渐减少。FHIT在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HIT阳性率在SCC及CIN组明显低于正常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HIT阳性率在CIN 2~3与CIN 1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CNA在CIN 2~3(64.18%)、SCC(75.00%)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CIN 2~3与CIN 1之间PC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SCC中FHIT和PCNA表达具有负相关性(P<0.05,r=-0.377);hCTR1与PCNA、FHIT的表达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r hCTR1与PCNA=0.026,r hCTR1与FHIT=-0.296。结论 (1)hCTR1在子宫颈原位癌阳性细胞比率要高于子宫颈早期浸润癌中hCTR1的表达。提示hCTR1与恶性肿瘤生物学特征侵袭可能存在负相关性。(2)FHIT蛋白和PC-NA共同参与调节细胞增殖,二者存在一种平衡关系。检查子宫颈CIN中的FHIT和PCNA蛋白表达情况,可用作高级别的CIN筛查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hCTR1 FHIT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过程中Claudin-1、3、4、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燕 秦蓉 +1 位作者 王弦 陈宗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2,57,共5页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3、4、7在子宫颈正常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1、2、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2例...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3、4、7在子宫颈正常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1、2、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2例CIN1、15例CIN2、28例CIN3和22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3、4、7的表达。结果从正常子宫颈组织→CIN1/2→CIN3→浸润性鳞状细胞癌,Claudin-1、3、4、7的表达逐渐增加。CIN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及CIN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3与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1与Claudin-7、Claudin-3与Claudin-4的表达强度随疾病的进展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Claudin-1、3、4、7可能与子宫颈鳞状上皮的恶性转化相关,联合检测Claudin-1、3、4、7的表达可作为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位癌 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CLAUDIN-1 3 4 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Twist、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丞 饶翔 +1 位作者 罗志飞 黄幼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888-891,894,共5页
目的:研究Twist及Bcl-2蛋白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宫颈上皮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标本42例,CINⅡ~Ⅲ级标本7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7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wist、Bcl-2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 目的:研究Twist及Bcl-2蛋白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宫颈上皮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标本42例,CINⅡ~Ⅲ级标本7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7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wist、Bcl-2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宫颈鳞癌组中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6)、26.2%(11/42)、62.2%(46/74)和72.9%(51/70),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6)、19.0%(8/42)、43.2%(32/74)和68.6%(48/70),正常宫颈组、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及Bcl-2蛋白阳性率逐渐升高,4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宫颈鳞癌组中,Twist及Bcl-2蛋白在低分化肿瘤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肿瘤,ⅡB~ⅢA期阳性率高于Ⅰ~ⅡA期,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年龄的患者比较,两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的高表达与Bcl-2蛋白的高表达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Twist和Bcl-2蛋白的表达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发生、发展中逐渐升高,两蛋白之间呈正相关,是临床早期发现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和判断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有价值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鳞癌 TWIST BEL-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惠娇 陈谭根 李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9-662,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测定50例宫颈鳞癌(CSCC组)、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手术标本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测定50例宫颈鳞癌(CSCC组)、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手术标本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分析RUNX3基因甲基化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CSCC组和CIN组中分别有27例(54%)和17例(34%)存在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对照组未检出;三组间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0,P<0.005),CIN不同级别组(CINⅠ、Ⅱ、Ⅲ级)的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5,P<0.05)。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r=-0.367,P=0.017;r=0.288,P=0.042)。结论 RUNX3作为抑癌基因参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对宫颈鳞癌患者进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RUNX3基因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usterin、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娟 冀静 邢兰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4-907,920,共5页
目的探讨Clusterin和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8例正常宫颈组织、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以及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组织中Clust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3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Clusterin和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8例正常宫颈组织、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以及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组织中Clust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鳞癌、CIN2、CIN3中Clusterin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Clusterin在Ⅰ级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低于Ⅲ级(P<0.01),并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癌灶浸润间质深度无关(P>0.05)。E-cadherin在宫颈鳞癌及CIN2、CIN3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E-cadherin在Ⅰ级、Ⅱ级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均高于Ⅲ级(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癌灶浸润间质深度无关(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Clust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9,P<0.05)。结论 Clusterin的高表达与E-cadherin的低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有关,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可能对宫颈鳞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E-CADHERIN CLUSTERIN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IMP3表达与MVD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亚军 蒋欣 +2 位作者 江月 程明达 李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6-999,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 目的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颈(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NCE)、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low-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L)、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H)和SCC组织中IMP3表达及MVD值,并分析二者与SCC的关系。结果 (1)IMP3在NCE、CIN-L、CIN-H和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0/15)、0(0/11)、37.5%(9/24)和86.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45,P=0.000);与NCE组相比,CIN-H、SCC组中IMP3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8 3);与SCC组相比,CIN-L、CIN-H组中IMP3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8 3);(2)子宫颈组织中MVD值随子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968,P<0.01),各组之间MVD值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3)SCC组织中IMP3阳性率及MVD值与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SCC组织中IMP3表达与MVD值具有相关性(rs=0.323,P<0.05)。结论 IMP3在SCC的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微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IMP3 M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鳞癌中γ-干扰素及白介素-10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瑞萍 邱春霞 徐建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鳞癌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10(IL-10)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共8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15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鳞癌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10(IL-10)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共8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15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R-HPV的感染状态及分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中IFN-γ及IL-10的表达并采用图象分析技术对其阳性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正常宫颈组、CIN组和宫颈鳞癌各组的HR-HPV感染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正常宫颈组、CIN组及宫颈鳞癌组中IFN-γ阳性表达的IOD值分别为(3.556±1.356)、(3.085±1.081)及(1.617±0.754),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IL-10阳性表达的IOD值分别为(3.384±1.310)、(4.381±1.295)及(7.276±1.98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3)在HR-HPV非感染组与感染组中IFN-γ阳性表达的IOD值分别为(3.340±1.053)和(2.481±1.210),IL-10阳性表达的IOD值分别为(3.590±1.350)和(5.772±2.048),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局部IFN-γ的表达减弱,IL-10的表达增强,与HR-HPV的感染结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Γ-干扰素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RAR-β2表达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伍娇娇 冯定庆 +3 位作者 田园 徐汉杰 李兵 凌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RAR-β2表达及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RAR-β2表达及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AcH3、RAR—B:和Involucrin的表达;分析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与RAR-β2表达及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AcH3、RAR-β2和Involucrin的表达逐渐降低,甚至缺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与RAR-β2表达呈正相关(r=0.797,P〈0.05),AcH3和RAR-β2的表达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5479(Ach3),r=-0.585(RAR-β2),P〈0.05]。结论: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RAR-β2表达调控有关,并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 RAR-β2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鳞状细胞癌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MMP_2和β_1integrins在CINⅡ-Ⅲ、宫颈鳞形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颖 王德芬 +2 位作者 陆惠娟 杨雁 徐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8-37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CD44v6、MMP2和β1integrins在CINⅡ-Ⅲ、宫颈鳞形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外基质降解在宫颈鳞形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宫颈鳞形细胞癌组织切片20例,CINⅡ-Ⅲ组织切片15例,正常宫颈组织切片10例,免疫组化法... 目的通过研究CD44v6、MMP2和β1integrins在CINⅡ-Ⅲ、宫颈鳞形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外基质降解在宫颈鳞形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宫颈鳞形细胞癌组织切片20例,CINⅡ-Ⅲ组织切片15例,正常宫颈组织切片1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CD44v6、MMP2和β1integrins表达。结果CD44v6低表达与CINⅡ-Ⅲ病变有相关性(P<0.05),与宫颈鳞形上皮癌变有高度相关性(P<0.001);β1integrins低表达与CINⅡ-Ⅲ病变有高度相关性(P<0.001);MMP2高表达与宫颈鳞形上皮癌变有高度相关性(P<0.001),但与CINⅡ-Ⅲ病变无相关性(P>0.05)。结论CD44v6、β1integrins和MMP2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细胞外基质作用减弱有利于宫颈癌变的发生,其本身结构的破坏有利于宫颈癌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MMP2 β1integrins 宫颈癌 子宫颈上皮肉瘤变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p5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浸润性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凤琴 凤林 胡向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p16和p53在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及浸润性鳞癌(S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例LSIL、11例HSIL和43例SC组织中p16和p53的蛋白表达。结果①从LSIL→HSIL→SC,p16和p53的表达逐... 目的探讨p16和p53在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及浸润性鳞癌(S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例LSIL、11例HSIL和43例SC组织中p16和p53的蛋白表达。结果①从LSIL→HSIL→SC,p16和p53的表达逐渐增加,p16和p53的表达强度和疾病的进展呈明显的正相关(rs=0.566,0.392);②p16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组织分级相关,p53与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未见明显相关;③SC中p16和p53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r=-0.332),二者的ROC曲线结果均显示它们的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5。结论p16和p53的表达随宫颈上皮恶变的进展而增加,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宫颈癌中二者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蛋白质P16 蛋白质P5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末端酶基因的扩增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斌 李瑞珍 +7 位作者 汤惠茹 刘志红 乌兰娜 李鹃 王纯 周艳秋 翁雷明 吴瑞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46-1649,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末端酶(hTERC)基因在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扩增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5月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门诊就诊的309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按细胞学分组分为未见上皮内瘤变(NILM)72例,未明确诊断...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末端酶(hTERC)基因在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扩增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5月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门诊就诊的309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按细胞学分组分为未见上皮内瘤变(NILM)72例,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71例、不除外高度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19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8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9例和鳞状细胞癌(SCC)18例;按组织学分组分为正常或慢性宫颈炎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68例、CINⅡ/Ⅲ级84例和SCC组24例。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结果在NILM、ASC-US、LSIL、ASC-H、HSIL和SCC中,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5.56%、14.09%、15.00%、42.11%、67.35%、100%。在正常或慢性宫颈炎、CINⅠ级、CINⅡ/Ⅲ级和SCC中,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6.06%、7.74%、54.76%、100%。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变程度增加,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均增加(P<0.001)。hTERC基因在HR-HPV阳性与阴性组中扩增率为29.08%与1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C基因检测CINⅡ/Ⅲ级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81%、92.54%、82.35%和83.04%。结论 hTERC基因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异常密切相关,且随着病变程度增加其扩增阳性率增加,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生物遗传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荧光 人类染色体末端酶基因 宫颈上皮内瘤变 鳞状细胞 液基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威 陈瑞萍 +1 位作者 黎清 徐建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宫颈鳞癌,48例宫颈CIN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γ-IFN的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及阳性单位(positive unit,PU)值表达... 目的:探讨γ-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宫颈鳞癌,48例宫颈CIN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γ-IFN的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及阳性单位(positive unit,PU)值表达γ-IFN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的结果。结果:(1)γ-IFN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CIN及宫颈鳞癌中表达的PU值分别为(30.80±2.62)、(16.47±1.25)及(9.80±1.62),3组比较P<0.05;(2)在宫颈CINⅠ、Ⅱ、Ⅲ中γ-IFN表达的PU值为(18.17±2.35)、(13.48±1.75)、(10.20±3.54),3组比较P<0.01;(3)在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宫颈鳞癌中γ-IFN表达的PU值分别为(12.75±1.06)、(9.48±1.28)及(6.06±1.13),3组比较P<0.05;而在Ⅰ、Ⅱ、Ⅲ期宫颈鳞癌中γ-IFN表达的PU值分别为(8.91±0.72)、(8.05±0.77)及(7.79±0.45),3组比较P>0.05。结论:宫颈CIN及宫颈鳞癌的发生与γ-IFN的表达减弱有关;而且宫颈鳞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也与γ-IFN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Γ-干扰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