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动态检测技术难点与优化建议
1
作者 杨宏图 孙文韬 魏亚辉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28,共7页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正在逐步向全国推广。由于地震影响是区域性的,在新建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的动态检测过程中,会对周边已建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的线路产生处置信息。总结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正在逐步向全国推广。由于地震影响是区域性的,在新建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的动态检测过程中,会对周边已建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的线路产生处置信息。总结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的技术特点,根据动态检测过程中实际出现的3类问题,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对难点进行梳理和归纳,研究提出减小动态测试风险的可行性建议。结果表明,该研究可进一步完善、改进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的动态检测流程,加强风险把控、提高动态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地震预警监测系统 动态检测 线路隔离 测试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与诊断方法评述 被引量:31
2
作者 律方成 刘云鹏 李燕青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共5页
介绍了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中的主要测量方法,阐述了局部放电检测过程中的电磁干扰抑制、局部放电定位和放电模式识别的研究现状。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局部放电 检测 模式识别 绝缘老化 电测法 非电测法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特高压试验线段电磁环境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广洲 程更生 +3 位作者 万保权 路遥 邬雄 张小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8-441,共4页
特高压电网在提高输电能力、减小输电线路走廊的同时,也因其高电压所带来的电磁环境问题而引起社会的关注。为了解和掌握我国的特高压电磁环境水平,通过对交流特高压试验线段的电磁环境的测试,得到了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的工... 特高压电网在提高输电能力、减小输电线路走廊的同时,也因其高电压所带来的电磁环境问题而引起社会的关注。为了解和掌握我国的特高压电磁环境水平,通过对交流特高压试验线段的电磁环境的测试,得到了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的工频电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试验数据:在选定的测量路径上,好天气条件下测量得到的工频电场最大值为6.1 kV/m,无线电干扰为53.5 dB(基准值1μV/m),可听噪声为A声级36.4dB。比较测试结果与前期电磁环境科研成果,认为好天气条件下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的电磁环境参数可满足环保要求,且与前期科研成果较为一致;但在雨天(毛毛细雨和小雨)条件下,由于线路的金具和导线电晕现象严重,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比好天气时明显变大,分别增大约12 dB和10 dB。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试验线段投运时间较短,测量场地不是十分理想,合理的测量数据将在大量测试的基础上进一步统计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试验线段 电磁环境 工频电场 无线电干扰 可听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长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电磁场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谢莉 赵录兴 +1 位作者 陆家榆 鞠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2,共7页
首先计算单个电晕源在两端开路的短输电线路上产生的电晕电流,根据电晕电流计算整个线路在地面上方空间中产生的电磁场,然后假定电晕源均匀注入,分析多个电晕源在线路上产生的总电晕电流的空间电磁场,将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 首先计算单个电晕源在两端开路的短输电线路上产生的电晕电流,根据电晕电流计算整个线路在地面上方空间中产生的电磁场,然后假定电晕源均匀注入,分析多个电晕源在线路上产生的总电晕电流的空间电磁场,将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与两种类型天线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在一定范围内采用无限长线路无线电干扰的方法计算试验线段的无线电干扰不会带来较大误差,可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干扰 电晕电流 试验线段 高压直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线段无线电干扰试测量方法仿真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彬 张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78-2983,共6页
试验线段可直接用于研究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特性,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实际输电线路不同,试验线段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电流在端部会产生反射,需要研究短线与长线无线电干扰频谱间存在的关系,以保证测试结果和数据分析方法... 试验线段可直接用于研究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特性,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实际输电线路不同,试验线段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电流在端部会产生反射,需要研究短线与长线无线电干扰频谱间存在的关系,以保证测试结果和数据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为此,基于无线电干扰电流传播机理建立计算模型,验证了短线测量无线电干扰的有效性,研究了试验线段无线电干扰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终端特性(开路、短路、接电容)等效以及测量点对无线电干扰测量的影响。分析表明,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于测量无线电干扰电流和空间无线电干扰。短线频谱上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包络线取平均值就可以得到同样电晕电流情况下实际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频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电晕电流 无线电干扰 试验线段 长线段 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试验线段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研究及长线路预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旺龄 万保权 +3 位作者 刘震寰 裴春明 何俊佳 张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953-3960,共8页
为了准确评估特高压交流(UHV AC)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RI)水平,利用模态分析法对多导体试验导线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得出试验导线终端接3种典型的阻抗网络时,导线正下方的无线电干扰电场强度分布特性,并对两端开路情况下的驻波进行了实... 为了准确评估特高压交流(UHV AC)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RI)水平,利用模态分析法对多导体试验导线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得出试验导线终端接3种典型的阻抗网络时,导线正下方的无线电干扰电场强度分布特性,并对两端开路情况下的驻波进行了实际测量。再根据武汉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中线路的布置情况,结合短线路的无线电干扰特性,对试验导线所测得的大雨条件下0.5 MHz的无线电干扰值进行数学反推,得到其激发函数值。利用该激发函数值对实际已运行的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特性进行预测分析和实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施加1 050 k V电压时,8×LGJ–500/35导线的激发函数值为39.3 d B;当测试点与中相导线的距离<60 m时,无线电干扰电场强度实测值与激发函数预测值之间的误差基本<2 d B。因此,可以利用数学反推来计算试验线段的激发函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试验线段 电晕放电 模态分析法 驻波 无线电干扰特性 激发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干扰环境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经超 尹项根 +3 位作者 王志华 袁亮荣 张弛 王永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67-70,共4页
提出了一种解决强干扰环境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难题的实用化新方法,描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测量进出线不在同一个变电站的线间互感(异地互感)的测试方法,并介绍了测试装置的硬件、软件设计及其实现。大量现场实测数据表... 提出了一种解决强干扰环境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难题的实用化新方法,描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测量进出线不在同一个变电站的线间互感(异地互感)的测试方法,并介绍了测试装置的硬件、软件设计及其实现。大量现场实测数据表明,基于同步电源的工频参数测试原理是可行的,所实现的测试装置较好地克服了强干扰电压对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的影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参数 强干扰 同步电源 异地互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三反空间相机主三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 被引量:16
8
作者 沙巍 陈长征 +4 位作者 许艳军 张星祥 刘磊 王永宪 李新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2-1619,共8页
针对采用离轴三反(TMA)光学系统的空间相机中光学系统主镜和三镜的轴向位置接近的特点,提出了主三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来提高光机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一块高刚度、高度轻量化整体背板替代分离的主镜和三镜背板,以实现主镜和三镜光... 针对采用离轴三反(TMA)光学系统的空间相机中光学系统主镜和三镜的轴向位置接近的特点,提出了主三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来提高光机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一块高刚度、高度轻量化整体背板替代分离的主镜和三镜背板,以实现主镜和三镜光学加工、检测和装调的基准统一。由于此整体背板同时也是主框架的组成部分,故降低了结构整体重量,提升了光机结构动/静态刚度。对采用主三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的空间相机进行干涉检测,结果表明主镜和三镜的各视场镜面面形最大分别为0.024λ和0.013λ,均满足光学公差要求。对铝结构样机进行了多入多出(MIMO)自由模态测试,测得一阶模态频率为48 Hz,对应原理样机一阶约束模态频率114 Hz,满足结构刚度要求。在离子束光学精加工过程中,通过分时对主镜和三镜进行加工,省去了主镜和三镜分离结构加工用的散热时间,加工效率提高了约50%。主、三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的应用提高了离轴TMA空间相机的性能和光学精加工效率,为高分辨力宽视场空间相机的光机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三反空间相机 主镜 三镜 共基准 一体化结构 干涉检测 模态测试 离子束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采用(8+2)分裂导线与常规导线电晕特性对比 被引量:19
9
作者 谢辉春 崔翔 +1 位作者 刘华钢 陈豫朝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6-972,共7页
目前特高压同塔双回路采用常规8×630 mm^2导线,由于线路分裂数对高压线路电磁环境参数影响较大,考虑在确保电磁环境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导线截面提高工程经济性,为此对比(8+2)×400 mm^2、8×630mm^2及10×400... 目前特高压同塔双回路采用常规8×630 mm^2导线,由于线路分裂数对高压线路电磁环境参数影响较大,考虑在确保电磁环境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导线截面提高工程经济性,为此对比(8+2)×400 mm^2、8×630mm^2及10×400 mm^2等常规分裂型式导线的同塔双回路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电晕损失。首先通过有限元方法对(8+2)×400 mm^2方式新增2根子导线优化排列位置进行了研究,再利用各预测方法对各种导线形式进行了全面对比计算,最后利用特高压交流电晕笼进行了相关对比试验。计算与试验结果均表明:新增2根子导线优化排列位置位于分裂圆底部比较合理;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方面,(8+2)×400 mm^2导线在相同方式下比常规8×630 mm^2导线小2 d B左右,与10×400 mm^2导线相差不大。且(8+2)×400 mm^2导线总截面更小,电磁环境更优,有一定工程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线路 无线电干扰 可听噪声 电晕损失 (8+2)分裂导线 电晕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对±800kV直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鹏 郭剑 +2 位作者 杨勇 赵录兴 赵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与导线所加电压、导线布置形式有关,还与天气情况有关,特别是风对无线电干扰的影响较大。文章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机理,在国内首次进行了特高压直流等尺寸试验线路无线电干扰的长...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与导线所加电压、导线布置形式有关,还与天气情况有关,特别是风对无线电干扰的影响较大。文章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机理,在国内首次进行了特高压直流等尺寸试验线路无线电干扰的长期测试,研究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特性,得出了风对无线电干扰的影响规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随从负极指向正极的风速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直流电晕 无线电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线段无线电干扰阻波器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剑 刘云鹏 +2 位作者 邬雄 蒋虹 张波 《陕西电力》 2008年第12期1-4,共4页
为准确测量1 000 kv特高压交流试验线段无线电干扰.需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电源和试验线段之间加装阻波器,既用于阻隔试验电源中的高频电流对试验线段无线电干扰测量的影响,也为试验线段电源侧端部提供了开路状态,可将短的试验线段结果等效... 为准确测量1 000 kv特高压交流试验线段无线电干扰.需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电源和试验线段之间加装阻波器,既用于阻隔试验电源中的高频电流对试验线段无线电干扰测量的影响,也为试验线段电源侧端部提供了开路状态,可将短的试验线段结果等效至长的实际运行线路,因此阻波器是特高压交流试验线段不可缺少的设备。本文为特高压交流单回和同塔双回试验线段设计并制造了无线电干扰阻波器,并提出了新颖的安装方案。经过近1年的实际运行,阻波器运行状况良好,为准确测量无线电干扰提供了保障,可供今后其他试验线段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交流 试验线段 无线电干扰 阻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文 曹琳 王锦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7-633,共7页
为了了解含沙率对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影响情况,对比分析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了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参数、湿润锋运移参数与含沙率的关系;提出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 为了了解含沙率对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影响情况,对比分析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了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参数、湿润锋运移参数与含沙率的关系;提出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模型、自由面和交汇面湿润锋运移模型;揭示出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与同一条件下清水的减渗特性及其影响规律.由所得结果发现,浑水含沙率与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入渗系数与含沙率也存在同样的关系,入渗指数与含沙率的相关性为正相关;交汇时间随含沙率逐渐增大而逐渐增加;在同一入渗时间内,随浑水含沙率增大,自由面和交汇面的垂直和水平湿润锋运移距离都不断减小;各种含沙率条件下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与相同条件下的清水对比,减渗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含沙率增大的过程中,减渗率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膜孔灌 单向交汇 交汇时间 减渗特性 入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试验线段无线电干扰驻波3维分布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遥 杨迎建 +2 位作者 卫李静 容健纲 黄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66-3671,共6页
特高压试验线段是模拟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晕特性的一种手段,受试验线段长度以及末端开路的影响,电晕电流在空间形成无线电干扰驻波。对试验线段无线电干扰的驻波进行研究,是获得实际线路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的基础。鉴于此,采用CISPR推荐的... 特高压试验线段是模拟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晕特性的一种手段,受试验线段长度以及末端开路的影响,电晕电流在空间形成无线电干扰驻波。对试验线段无线电干扰的驻波进行研究,是获得实际线路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的基础。鉴于此,采用CISPR推荐的激发函数产生量,求出了单点电晕电流注入量;根据试验线段的电气参数,求得了观测点相对于注入点的传递函数;根据特高压试验线段的末端开路的情况,对注入点电晕电流对计算点的传递函数进行了化简;基于有损大地模型,计算了三相试验线段阻抗导纳矩阵;基于模变换理论,最终求解得到了特高压单回路试验线段下方无线电干扰的3维驻波。计算结果表明,有效计算长度741 m的特高压单回路试验线段,电晕电流产生的0.5 MHz无线电干扰驻波有3个波峰;3 MHz的无线电干扰驻波有15个波峰。无线电干扰驻波的幅值、波峰和波谷出现位置与试验线段的长度和频率均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试验线段 无线电干扰 驻波 模变换 激发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R数字低通滤波器工频干扰抑制能力的提高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璐 张全法 《电子测量技术》 2009年第6期124-126,共3页
用Matlab按窗函数法设计较低阶数的FIR数字低通滤波器时,其工频干扰抑制能力一般需要优化。通过对其幅频特性的研究,发现适当调整截止频率可显著提高其工频干扰抑制能力。设计了Matlab程序,用户只需输入一些基本要求,即可获得具有高工... 用Matlab按窗函数法设计较低阶数的FIR数字低通滤波器时,其工频干扰抑制能力一般需要优化。通过对其幅频特性的研究,发现适当调整截止频率可显著提高其工频干扰抑制能力。设计了Matlab程序,用户只需输入一些基本要求,即可获得具有高工频干扰抑制能力的FIR数字低通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数字低通滤波器 工频干扰抑制能力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的轧辊磨损在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玉燕 闫美素 +1 位作者 周航 吕坤坤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37,共4页
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轧辊磨损在线检测的方法。研究了轧辊磨损量在线检测的原理及方案,利用激光自混合干涉位移传感器进行多点测量,将轧辊磨损量转化为微位移量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磨损量。信号处理中基于相位展开原理进行自混合干涉相... 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轧辊磨损在线检测的方法。研究了轧辊磨损量在线检测的原理及方案,利用激光自混合干涉位移传感器进行多点测量,将轧辊磨损量转化为微位移量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磨损量。信号处理中基于相位展开原理进行自混合干涉相位提取,重建外腔物体运动信息,并利用插值法降低了辊身振动和随机噪声的影响,提高了系统测量分辨率与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分辨力可达到几十微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轧辊磨损检测 自混合干涉 在线检测 位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求解抽、灌水过程水文地质参数的流量—时间配线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学真 常安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7-129,133,共4页
利用基于割离井法的流量时间配线法反求抽水过程和井回灌过程的水文地质参数,并与泰斯法、裘依公式法、割离井公式法的求解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潜水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求解选用流量-时间配线法求解精度高,可以减少繁琐的计算,... 利用基于割离井法的流量时间配线法反求抽水过程和井回灌过程的水文地质参数,并与泰斯法、裘依公式法、割离井公式法的求解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潜水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求解选用流量-时间配线法求解精度高,可以减少繁琐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对等水文地质条件下,井抽水过程求得的水文地质参数稍大于井回灌过程求得的水文地质参数,但可以用抽水过程求参方法近似求解井回灌过程的水文地质参数;运用泰斯法近似计算潜水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结果显著偏大,建议一般不予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离井法 水文地质参数 流量-时间配线法 抽水与井回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抽水蓄能电站~#6机组甩负荷试验仿真与实测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美琴 冯雁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8-131,174,共5页
在某抽水蓄能电站~#6机组甩负荷试验前,用特征线方法对试验过程中的导叶开度、机组转速、蜗壳末端压力及尾水管进口压力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仿真预测,并将仿真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方法与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较高;... 在某抽水蓄能电站~#6机组甩负荷试验前,用特征线方法对试验过程中的导叶开度、机组转速、蜗壳末端压力及尾水管进口压力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仿真预测,并将仿真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方法与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较高;以机组在过渡工况中的工作点运行轨迹为基础数据,分析试验机组在甩负荷过程中的运行状态,探究了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出现差别的内在原因,为后续电站出现类似情况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甩负荷试验 轨迹线 水力过渡过程 现场实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知识诊断的集成系统故障隔离测试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培先 范锐 《电子测量技术》 2008年第11期99-102,111,共5页
针对当前国内集成研发系统普遍缺乏专家诊断系统和可维护性技术资料带来的现场故障隔离困难问题,提出基于知识诊断进行集成系统故障隔离测试的思想。通过对测试参数均方差处理,蓄电池内阻测试电路设计以及初充电流估算和进一步实验,揭... 针对当前国内集成研发系统普遍缺乏专家诊断系统和可维护性技术资料带来的现场故障隔离困难问题,提出基于知识诊断进行集成系统故障隔离测试的思想。通过对测试参数均方差处理,蓄电池内阻测试电路设计以及初充电流估算和进一步实验,揭示了各测试结果与故障之间的关联度,验证了分析结论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采取治疗性充电方法解决了某车载式电子通信集成系统自动掉电问题,并对故障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了解析。给出相关测试电路、测试结果以及分析方法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测试 均方差 故障隔离 治疗性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阵目标左右舷分辨概率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飚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3-207,共5页
基于二元假设检验理论,研究了双线列阵对目标方位左右舷分辨的正确和错误概率。根据阵列接收窄带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定义了左右舷判决统计量,当信号快拍数足够大时,左右舷判决统计量接近正态分布,从而可得到窄带信号的左右舷分辨概率... 基于二元假设检验理论,研究了双线列阵对目标方位左右舷分辨的正确和错误概率。根据阵列接收窄带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定义了左右舷判决统计量,当信号快拍数足够大时,左右舷判决统计量接近正态分布,从而可得到窄带信号的左右舷分辨概率。利用子带信号左右舷分辨概率的频率加权或波束加权,得到频率或波束加权的宽带信号左右舷分辨概率。理论和数值分析表明,窄带信号的左右舷分辨概率取决于双阵间距,而宽带信号的左右舷分辨概率对阵间距的宽容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阵 左右舷分辨 指向性函数 左右舷分辨概率 左右舷抑制比 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动化PCB在线测试系统
20
作者 林福华 吴克欣 《电子测量技术》 1997年第1期28-32,39,共6页
在线测试仪是一种自动测试设备。该设备由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两部分组成。系统硬件包括计算机接口、开关矩阵、控制及测试电路。系统软件包括系统信息设置、测试程序的编辑、在线值读取、磁盘调用及打印输出等模块组成。文中重点讨论了... 在线测试仪是一种自动测试设备。该设备由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两部分组成。系统硬件包括计算机接口、开关矩阵、控制及测试电路。系统软件包括系统信息设置、测试程序的编辑、在线值读取、磁盘调用及打印输出等模块组成。文中重点讨论了电子元件在线测试技术、在线隔离技术、硬件和软件框图及干扰抑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测试 在线隔离 干扰抑制 自动测试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