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HbH病和重型β地中海贫血引起的一个罕见中间型地中海贫血病例及其产前诊断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强 李莉艳 +2 位作者 莫秋华 冯晓勤 徐湘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1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地贫)患者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探索进行重症β地贫复合血红蛋白H病这类复杂基因型组合方式的产前诊断临床实践。方法表型检测采用标准的血液学分析技术测量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组分。采用反向点杂交技... 目的分析1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地贫)患者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探索进行重症β地贫复合血红蛋白H病这类复杂基因型组合方式的产前诊断临床实践。方法表型检测采用标准的血液学分析技术测量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组分。采用反向点杂交技术诊断β地贫基因突变,采用缺口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α地贫缺失突变。通过基于家系调查的表型与基因型分析探讨该病例的发病机制。利用羊水细胞DNA对该家系1例地贫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先证者诊断为β0/β+地贫(βCD17A>T/βIVS2-654C>T)双重杂合子复合血红蛋白H病(--SEA/-α4.2)的偏重的中间型地贫患儿,其父母分别为β地贫杂合子合并轻型α地贫和β地贫杂合子合并静止型α地贫个体。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家庭的地贫高风险胎儿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结果显示胎儿的基因型为重症β地贫合并静止型α地贫,通过遗传咨询实施了中止妊娠。结论首次报道罕见中间型地贫案例,为国内外产前诊断提供可借鉴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型地中海贫血 聚合酶链反应 反向斑点杂交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转移相关基因ATP结合盒转运子E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高英 徐慧慧 +4 位作者 王睿 方辉 薛育东 刘晶玮 田大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1-914,共4页
目的观察ATP结合盒转运子E1(ABCE1)的mRNA和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 目的观察ATP结合盒转运子E1(ABCE1)的mRNA和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ABCE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ABCE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癌旁肺组织(P<0.05),且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3.992,P=0.001)。ABCE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无关(P>0.05),与病理类型有关(P=0.036),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鳞癌;ABCE1 mRNA的表达与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26)。结论 ABCE1的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转移相关,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潜在的肿瘤标记物及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ATP结合盒转运子E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蛋白免疫印迹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实验小鼠自然感染鼠诺如病毒的调查 被引量:23
3
作者 袁文 张钰 +4 位作者 刘忠华 潘金春 王静 罗琴芳 黄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实验小鼠自然感染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7个繁育设施的小鼠206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其感染MNV的情况。结果共检测小鼠盲肠内容物206份,阳性样本为77份,阳... 目的了解广东省实验小鼠自然感染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7个繁育设施的小鼠206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其感染MNV的情况。结果共检测小鼠盲肠内容物206份,阳性样本为77份,阳性率为37.38%。3个设施的小鼠感染MNV,各品系小鼠易感性差异无显著。结论证实广东省小鼠存在MNV感染,部分设施小鼠MNV感染率很高,需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RT-PCR方法可以应用于MNV感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诺如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自然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L4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亚婷 何彩霞 +3 位作者 卢振辉 王琦 杨少奇 李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 检测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ALL4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石蜡HCC标本及其中32例癌旁组织标本SALL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学... 目的 检测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ALL4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石蜡HCC标本及其中32例癌旁组织标本SALL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预后的关系;采用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23例新鲜HCC及癌旁肝组织中SALL4mRNA和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 HCC组织中SALL4蛋白的表达率(81.67%,49/6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25%,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47,P〈0.01);SALL4蛋白在HCC中的表达与甲胎蛋白水平有关(P〈0.05);SALL4高表达和低表达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6.20±2.37、34.05±1.26)个月,SALL4高表达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75.9%、55.2%)显著低于SALL4低表达组1、3年生存率(95.0%、85.0%,χ~2=5.044,P〈0.05)。肝癌及癌旁组织的SALL4mRNA的相对量分别为14.80±8.62、0.17±0.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ALL4蛋白在HCC中的相对量为0.354±0.103。癌旁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结论 SALL4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癌患者判断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SALL4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斑点杂交法和RT-PCR技术检测甘蔗花叶病毒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利君 周仲驹 谢联辉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42-345,共4页
利用地高辛标记不同长度的 DNA探针通过斑点杂交法对甘蔗花叶病毒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可检测出2 0 0 mg稀释度为 1/10 4 病叶中的病毒 .但不同长度的探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较长的探针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 .根据克隆所得的病毒基因序列... 利用地高辛标记不同长度的 DNA探针通过斑点杂交法对甘蔗花叶病毒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可检测出2 0 0 mg稀释度为 1/10 4 病叶中的病毒 .但不同长度的探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较长的探针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 .根据克隆所得的病毒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利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进行检测 ,同样得到较好的检测效果 ,但灵敏度略低于杂交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花叶病毒 检测 斑点杂交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志强 唐亮 +2 位作者 粟波 沙慧芳 韩宝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55-460,共6页
背景与目的蛋白激酶C(PKC)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使其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重要靶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存在PKC-α的异常表达和活性增高,PKC抑制剂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细胞毒作用及下调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背景与目的蛋白激酶C(PKC)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使其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重要靶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存在PKC-α的异常表达和活性增高,PKC抑制剂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细胞毒作用及下调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通过观察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对四种人NSCLC细胞株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PKC抑制剂CH分别处理四种NSCLC细胞株H1299、H460、A549及耐顺铂A549细胞株,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PKC-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株对顺铂药物敏感性。结果用药前A549/DDP细胞株中PKC-α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NSCLC细胞株H1299、H460及亲本A549细胞株(P<0.05),CH处理后四种NSCLC细胞株中PKC-α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H处理4h及24h后H1299、H460、A549细胞株的凋亡率无明显增加,仅A549/DDP细胞株的凋亡率明显增加,用药后NSCLC细胞株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即IC50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A549/DDP细胞株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四种NSCLC细胞株中存在PKC-αmRNA及蛋白的高表达。通过抑制NSCLC细胞株中PKC-αmRNA及蛋白的表达,PKC抑制剂CH能增加其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与亲本A549细胞株相比,PKC抑制剂CH能通过抑制耐顺铂A549细胞株中PKC-α蛋白的表达及增加细胞凋亡率,而更有效地增加其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蛋白激酶C抑制剂 WESTERN blot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肺栓塞后hnRNP-E1的表达及胶原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圣青 欧阳海峰 +4 位作者 刘阿茹 简文 遆新宇 任新玲 赵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68-197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肺组织中异源性核糖核蛋白E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 E1,hnRNP-E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分别在急性肺栓塞后1、2、7和21d开胸取出肺组织,然后提取...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肺组织中异源性核糖核蛋白E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 E1,hnRNP-E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分别在急性肺栓塞后1、2、7和21d开胸取出肺组织,然后提取肺组织的总RNA和总蛋白,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采取半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hnRNP-E1在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验证hnRNP-E1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Northern blot法分析大鼠肺组织中Collagen α1(Ⅰ)(COL1A1)和Collagen α1(Ⅲ)(COL3A1)在肺栓塞后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羟脯氨酸(HYP)和Masson染色观察急性肺栓塞3周后肺组织内的胶原沉积状况。结果在大鼠急性肺栓塞后的不同时间点,hnRNP-E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有显著升高。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中COL1A1的mRNA表达水平有明显升高,但是COL3A1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HYP分析和Masson染色均显示急性肺栓塞3周后肺组织内的胶原沉积明显增加。结论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内hnRNP-E1的表达升高,可能促进了COL1A1的蛋白表达和胶原在肺部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急性 蛋白印迹 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hnRNP—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激酶抑制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大运 齐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97-601,共5页
背景与目的 Raf激酶抑制蛋白(Raf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属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RKIP参与ERK/MAPK、G蛋白偶联受体和NF-κΒ等信号传导过程,且RKIP的表达减弱或丢失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润转移相关。本研究旨... 背景与目的 Raf激酶抑制蛋白(Raf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属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RKIP参与ERK/MAPK、G蛋白偶联受体和NF-κΒ等信号传导过程,且RKIP的表达减弱或丢失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润转移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RKIP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3例NSCLC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RKIP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均无其它部位原发肿瘤,术前无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史。结果 NSCLC中RKI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KIP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有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吸烟、年龄及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结论 RKIP的低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及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NSCLC预测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RAF激酶抑制蛋白 WESTERN blot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和Digoxigenin标记的核酸探针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泽霖 王丽 +2 位作者 阎若潜 刘素云 菅复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用2对已发表的引物和1对自行设计的引物对同一IBVH120株进行RT-PCR,分别获得了S1基因上与引物设计相一致的1720bp,228bp,602bp,的扩增片段。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7个毒株(H120,H52,M4... 用2对已发表的引物和1对自行设计的引物对同一IBVH120株进行RT-PCR,分别获得了S1基因上与引物设计相一致的1720bp,228bp,602bp,的扩增片段。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7个毒株(H120,H52,M41,Conn,Gray,T,Holte)和5个分离株(宜毒,上毒,云毒,HK,118)的含毒尿囊液或纯化病毒进行RT-PCR。结果除Holte株,2个分离株(宜毒,云毒)外,其余均被成功地扩增出602bp的片段。将IBVH120株06kbPCR产物用Digoxigenin标记为探针,分别与上述各IBV毒株的核酸及其扩增产物进行核酸杂交,均呈现阳性反应,而该探针不与IBDV和NDV的DNA,EDS-76病毒的DNA及正常鸡胚尿囊液抽提物反应。RT-PCR和核酸杂交技术提供了直接从尿囊液中快速检测出病毒,作为诊断IBV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支气管炎病毒 鸡病 检测 核酸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红蛋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维德 孙青 +1 位作者 李松 杭春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416-420,共5页
目的研究脑红蛋白(Ngb)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SAH组(72只),SAH组再分为模型建立后3、6、12、24、48及72 h共6个亚组(每组12只)。通过改良后视交... 目的研究脑红蛋白(Ngb)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SAH组(72只),SAH组再分为模型建立后3、6、12、24、48及72 h共6个亚组(每组12只)。通过改良后视交叉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应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AH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Ngb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水平变化和分布。结果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正常脑组织中Ngb含量较少(0.56±0.14)。SAH后3 h脑组织中Ngb表达蛋白水平开始升高(0.77±0.16),24 h达到高峰(1.27±0.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逐渐下降。②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大鼠脑组织Ngb mRNA从SAH后3 h开始增加,6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72 h基本下降到对照组水平。其中6 h及12 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有少量Ngb表达阳性细胞,但多呈弱阳性表达,且在颞叶皮质表达较多,海马区也有少量表达;SAH后Ngb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且多数呈强阳性表达,在颞叶皮质增高最明显。结论大鼠SAH后脑组织内Ngb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均上调,提示Ngb可能参与对SAH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红蛋白 蛋白质印迹法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PCR反向斑点杂交快速检测及鉴定致病性酵母菌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卫平 涂植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81-184,共4页
建立PCR结合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及鉴定致病性酵母菌。将待检酵母菌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固定在尼龙膜上,然后用生物素标记的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的各真菌DNA片段,与固定在膜上的探针杂交。结果表明所用的真菌通用引物... 建立PCR结合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及鉴定致病性酵母菌。将待检酵母菌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固定在尼龙膜上,然后用生物素标记的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的各真菌DNA片段,与固定在膜上的探针杂交。结果表明所用的真菌通用引物可扩增临床常见的真菌DNA,9种特异性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该方法检测35例临床分离菌株,结果与常规鉴定方法一致。该技术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能部分满足临床检测的通量要求,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反向斑点杂交 酵母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HCA-RNA的RT-PCR技术改进与应用
12
作者 吕凌 姚集鲁 +2 位作者 彭文伟 高志良 黄仰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26-231,共6页
以台湾株丙型肝炎病毒的非结构区基因序列(HCV-T_3)设计内外五条呈巢式排列的引物,结合AGPC核酸一步抽提法,寡聚核苷酸探针5′末端标记法和Southern电泳转移杂交法,建立简捷特异检测HCV-RNA的逆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应用这... 以台湾株丙型肝炎病毒的非结构区基因序列(HCV-T_3)设计内外五条呈巢式排列的引物,结合AGPC核酸一步抽提法,寡聚核苷酸探针5′末端标记法和Southern电泳转移杂交法,建立简捷特异检测HCV-RNA的逆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应用这一技术对121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和45例抗HCV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浆HCV-RNA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66.1%(80/121)和66.7%(30/45)。本文对这一技术的方法学、HCV-RNA与抗HCV的关系、血液暴露史对HCV感染的意义以及HBV与HCV的重叠感染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RNA 抗HCV RT-PCR技术 末端标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丙型肝炎病毒 核酸 电泳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Rα mRNA及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李鹍鹏 刘胜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α,ERRα)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及乳腺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进一步探讨ERRα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α,ERRα)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及乳腺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进一步探讨ERRα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P53],以及与乳腺癌分级、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及对应乳腺癌旁组织标本87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Western blot检测ERR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ERRα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ERRα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在乳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且ERRα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指标Her-2、ER以及肿瘤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PR、P53等无明显相关。结论:ERRα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作为乳腺癌一个预后不良的新的分子标记物,为乳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Rα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放射性反相杂交法在HLA-DQA1位点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李国选 王申五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6期664-667,共4页
将遴选的经适当接尾的12个HLA-DQA1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固定在一张滤膜上,用生物素标记的DQA1特异性扩增产物与滤膜上的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在四甲基氯化铵杂交体系中杂交,然后经洗膜封膜,杂交信号用非放射性的碱性磷酸... 将遴选的经适当接尾的12个HLA-DQA1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固定在一张滤膜上,用生物素标记的DQA1特异性扩增产物与滤膜上的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在四甲基氯化铵杂交体系中杂交,然后经洗膜封膜,杂交信号用非放射性的碱性磷酸酶显色法检测,根据杂交斑点的显示结果分析标本的基因型。采用这种方法初步确定了HLA-DQA1位点8种单倍型等位基因:DQA10101、0102、0103、0201、03011、0401、0501和0601.非放射性反相杂交法可对各种来源的杂合性标本进行HLA-Ⅱ类基因快速分型,并适合在临床器官移植的组织分型配型、疾病易感性研究和法医鉴定等领城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抗原 DQAI基因 基因分型 反相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如病毒RT-PCR-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甜 董英 +2 位作者 薛强 邹明强 王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3-177,180,共6页
旨在建立诺如病毒RT-PCR-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方法。选取诺如病毒较为保守的RdRp基因作为扩增对象,经RT-PCR扩增后将目的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中。以重组质粒为模版,选择合成寡核苷酸探针及生物素标记引物。生物素标记引物的扩增产物经热... 旨在建立诺如病毒RT-PCR-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方法。选取诺如病毒较为保守的RdRp基因作为扩增对象,经RT-PCR扩增后将目的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中。以重组质粒为模版,选择合成寡核苷酸探针及生物素标记引物。生物素标记引物的扩增产物经热变性后与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探针进行杂交反应,经显色后判定结果。出现明显的蓝紫色斑点为诺如病毒阳性,如无斑点则为阴性。对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以RT-PCR对比验证。结果显示,利用反向斑点杂交法对重组质粒的检测限为100拷贝/μL,在5例实际样品检测中有1例为阳性,与RT-PCR判定结果一致。建立了诺如病毒的RT-PCR-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反向斑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4及c-My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国全 黎晖 +2 位作者 张才全 吴泉峰 孙建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3-939,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全世界多发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及术后复发率高。目前治疗胃癌的手段主要是手术及放化疗,但总体效果欠佳。随着经济及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胃癌的发生、发展与...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全世界多发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及术后复发率高。目前治疗胃癌的手段主要是手术及放化疗,但总体效果欠佳。随着经济及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胃癌的发生、发展与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癌基因的过表达相关。CDC4/Fbxw7为重要的抑癌基因。本实验通过研究CDC4(F框/WD-40域蛋白7,也称为FBXW7、Sel-10、Ago)及c-Myc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RT-PCR)、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40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C4、c-Myc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患者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CDC4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而c-Myc蛋白的表达在胃癌中显著增高,阳性率同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4、c-Myc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而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P<0.05)。CDC4和c-Myc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CDC4在胃癌中表达量显著下降,可能与胃癌的浸润、分化及转移相关,其表达缺失可能导致c-Myc的过度表达。CDC4可能成为早期诊断、判断胃癌预后及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4 C-MYC 免疫组化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蛋白[质]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快速检测和鉴定医学重要真菌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梅 牟兆钦 +2 位作者 谢湘峰 陈建魁 尹秀云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以PCR为基础的的检测和鉴定医学重要真菌的方法。方法 将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的种特异性探针加尾后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 ;用标记生... 目的 建立一种以PCR为基础的的检测和鉴定医学重要真菌的方法。方法 将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的种特异性探针加尾后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 ;用标记生物素的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经提取的各真菌DNA ,与固定在膜上的探针杂交。结果 所用的真菌通用引物可扩增12种临床常见的真菌DNA ,扩增片段长度在 35 0bp左右。 8种特异性探针分别与上述真菌PCR扩增产物杂交 ,结果表明 8种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通过 39例临床标本和 2 5例临床分离菌株的检测 ,PCR -反向杂交法与真菌培养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且鉴定时间也由传统培养鉴定方法约需 1周的时间缩短至 2天。结论 该方法可快速、正确地将 8种临床常见真菌鉴定到种水平 ,如经大量临床标本的检测验证 ,可望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反向斑点杂交法 快速检测 鉴定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