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sk transmission evaluation for parallel construction of warships based on IFCM and the cloud model
1
作者 GONG Jun HU Tao YAO L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1224-1237,共14页
To cope with mult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coupling,spreading, amplification, and chain reaction of risks during multiproject parallel construction of warships, a risk transmission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 To cope with mult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coupling,spreading, amplification, and chain reaction of risks during multiproject parallel construction of warships, a risk transmission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integrates an intuitionistic cloud model with a fuzzy cognitive map. By virtue of expectancy Ex, entropy En, and hyper entropy He, the risk fuzziness and randomness of the knowledge of experts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converting bi-linguistic variable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into th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f the intuitionistic normal cloud(INC) model. Subsequently, the threshold function and weighted summation oper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fuzzy cognitive map is converted into the INC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perator to create the risk transmission model based on the intuitionistic fuzzy cognitive map(IFCM) and the algorithm for solving it. Subsequently, the risk influence sequencing method based on INC and the risk rating method based on nearness are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Monte Carlo simul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mutual conversion of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in the risk evaluation results.Example analysis is present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k evaluation multi-project parallel intuitionistic fuzzy cognitive map(IFCM) intuitionistic normal cloud(INC)model warship 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正态云模型构建及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任捷 王迪 +1 位作者 王雅荣 刘颖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45,共13页
为对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区域的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进行评估,从灾害抵抗能力、灾害恢复能力和灾害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正态云评估模型,分析2010—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 为对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区域的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进行评估,从灾害抵抗能力、灾害恢复能力和灾害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正态云评估模型,分析2010—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的安全韧性在此期间显著提升,黄河流域低度安全韧性城市比例下降迅速,中度安全韧性城市比例激增,而较高和高度安全韧性城市较少。在空间分布方面,选取2014年、2018年和2020年三个时间节点,发现安全韧性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下游地区韧性高于上游和中游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推动中游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城市群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投入,完善社会服务和管理机制。通过这些措施,黄河流域城市有望进一步提升安全韧性,实现区域均衡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黄河流域 城市安全韧性 韧性分布 正态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正态云模型的岩爆倾向性评价与三维可视化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柳 曹辉 +2 位作者 童玉升 梁忠豪 纪洪广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岩爆倾向性的准确评价与可视化表征对于深部地下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了基于多指标参量的多维正态云模型来开展岩爆倾向性评价,最大程度的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利用3DMine软件,结合矿山实际工程条件,构建了深部岩体的岩爆倾... 岩爆倾向性的准确评价与可视化表征对于深部地下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了基于多指标参量的多维正态云模型来开展岩爆倾向性评价,最大程度的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利用3DMine软件,结合矿山实际工程条件,构建了深部岩体的岩爆倾向性评价三维模型,实现了岩爆评价结果空间分布特征与井下实际工程的可视化展示,同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截取剖面,更加精确、直观地了解各层和不同深度的岩爆倾向性情况,为矿山深部开采过程中的岩爆灾害防控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正态云模型 岩爆倾向性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CM-FPN的古建筑修缮阶段施工安全综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平 刘广川 +2 位作者 周婷婷 曹金凤 饶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2-1031,共10页
为有效预防古建筑修缮阶段施工安全事故,提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Normal Cloud Model, NCM)与模糊Petri网(Fuzzy Petri Net, FPN)的施工安全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分析古建筑修缮阶段施工特点及风险特性,建立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三脚架事故... 为有效预防古建筑修缮阶段施工安全事故,提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Normal Cloud Model, NCM)与模糊Petri网(Fuzzy Petri Net, FPN)的施工安全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分析古建筑修缮阶段施工特点及风险特性,建立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三脚架事故致因模型(Tripod-Delta),构建指标体系。然后,将指标体系转换为施工安全多因素耦合FPN网络结构,采用NCM确定FPN指标初始状态,通过逆向搜索策略约简FPN冗余指标节点,并运用模糊推理算法与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得出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实例评价结果与现场情况基本一致,协同管理与材料设备是影响古建筑修缮阶段施工安全的关键因素。所提方法能充分表达古建筑修缮阶段施工安全风险的耦合特性,并确定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古建筑修缮 施工安全 三脚架事故致因模型 正态云模型(ncm) 模糊Petri网(F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CM的旧工业建筑再生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慧民 钟兴举 田卫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1228,共8页
为解决旧工业建筑再生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模糊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旧工业建筑再生脆弱性分析方法。从结构-环境脆弱性角度建立旧工业建筑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EWM)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并设... 为解决旧工业建筑再生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模糊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旧工业建筑再生脆弱性分析方法。从结构-环境脆弱性角度建立旧工业建筑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EWM)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并设置评估标准。基于正态云模型计算各评估指标隶属于评估等级的云特征值,评估过程体现了随机性和模糊性。最后以6个旧工业建筑为例进行脆弱性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正态云模型的脆弱性评估在降低评估标准主观性的同时解决了模糊性问题,提供了脆弱性改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旧工业建筑 脆弱性评估 正态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组合赋权-TOPSIS-灰色关联法的加工中心可靠性分配
6
作者 杨戟 杨树清 +1 位作者 范颖 周德才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39,共10页
在数控加工中心可靠性分配过程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结果影响显著,传统方法采用线性加权法对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进行整合,但忽略了决策过程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影响可靠性分配的准确性。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正态云组合赋权-TOPSIS-... 在数控加工中心可靠性分配过程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结果影响显著,传统方法采用线性加权法对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进行整合,但忽略了决策过程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影响可靠性分配的准确性。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正态云组合赋权-TOPSIS-灰色关联法的加工中心可靠性分配方法。利用正态云模型对AHP法、BWM法、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得到的主、客观权重进行整合,得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然后,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对TOPSIS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得到子系统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并计算得到各子系统准确的可靠性分配系数,实现了可靠性的准确分配;最后,利用所述方法对某型号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可靠性分配,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证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中心 可靠性分配 正态云模型 组合赋权 灰色关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装备通用质量过程能力评估方法
7
作者 邓灏 黄泽贵 +2 位作者 蔡忠义 王梦琦 张凯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针对通用质量特性评估体系难以覆盖装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研制过程中装备通用质量特性与功能特性相脱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通用质量过程能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正态云模型的装备通用质量过程能力评估方法。首先,结合承研单... 针对通用质量特性评估体系难以覆盖装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研制过程中装备通用质量特性与功能特性相脱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通用质量过程能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正态云模型的装备通用质量过程能力评估方法。首先,结合承研单位研制模式和装备全寿命周期特点,构建涵盖订购方、承研单位和使用方三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基于主客观权重偏差值ω_(bias)进行权重耦合的AHP-熵权法,完成对指标的组合赋权;最后,参考成熟度模型将装备通用质量过程能力划分为5个等级,并基于正态云模型完成对通用质量过程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估。以某装备为例,通过与不同的赋权方法和评估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符合客观实际,权重分配较为科学合理,评估方法能较好地兼顾模糊性和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特性 过程能力 正态云模型 评估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 评估模型 武器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突变理论的富水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实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包其刚 许家伟 张健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为解决隧道突涌水风险性评估结果模糊、评价指标定量化较差、评价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建立了突涌水风险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将正态云模型理论与突变理论相结合,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基础上优化了风险评价体系。以阳宗隧道典型区段为例,应... 为解决隧道突涌水风险性评估结果模糊、评价指标定量化较差、评价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建立了突涌水风险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将正态云模型理论与突变理论相结合,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基础上优化了风险评价体系。以阳宗隧道典型区段为例,应用该方法对所选5个典型标段进行突涌水风险评价实验,并与现场实际开挖情况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基于正态云模型-突变理论的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实验结果准确,且与隧道实际开挖情况相符,是富水岩溶隧道突涌水评价的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云模型 突变理论 层次分析法 岩溶隧道 隧道突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多维正态云模型的深井矿山岩爆倾向性综合评价
9
作者 李奇 王雷 +2 位作者 李建壮 徐柳 王堃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6-1395,共10页
立足于现有的岩爆预测研究现状,充分考虑到岩爆的众多影响因素如岩性、能量等,选择了σ_(θ)、σ_(c)、σ_(t)、σ_(θ)/σ_(c)、σ_(c)/σ_(t)、Wet这六个指标作为岩爆倾向性评价指标。基于所收集的岩爆数据,运用箱线图法进行数据清洗... 立足于现有的岩爆预测研究现状,充分考虑到岩爆的众多影响因素如岩性、能量等,选择了σ_(θ)、σ_(c)、σ_(t)、σ_(θ)/σ_(c)、σ_(c)/σ_(t)、Wet这六个指标作为岩爆倾向性评价指标。基于所收集的岩爆数据,运用箱线图法进行数据清洗,得到567组岩爆数据。利用云模型这一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级预测评价,同时基于组合赋权法优化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最终评价准确率能达到82%,相比于用其他权重法的云模型评价准确率更高。基于实际工程背景,运用组合赋权—多维正态云模型对深井矿山岩爆倾向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某深井矿山深部岩体的岩爆倾向性,相比于其他单一指标的岩爆判据要更为准确且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正态云模型 岩爆倾向性 弹性应变能 组合权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运输船舶航道航行风险实时预警方法研究
10
作者 周宁 曹乐巍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1,共5页
油气运输船舶装载着易燃易爆的油气资源,一旦发生事故,将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故而船舶航行风险预警的精准性至关重要。鉴于航道航行风险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提出油气运输船舶航道航行风险实时预警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航道自然环境因素... 油气运输船舶装载着易燃易爆的油气资源,一旦发生事故,将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故而船舶航行风险预警的精准性至关重要。鉴于航道航行风险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提出油气运输船舶航道航行风险实时预警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航道自然环境因素和航行行为因素,深入分析油气运输船舶航行状态,构建合理性与全面性俱佳的油气运输船舶航道航行风险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综合权重,以体现指标重要性;利用正态云模型结合综合指标结果计算各指标与风险等级间的隶属度,进而评估航行风险等级并实施相应预警。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仅能够准确确定各个指标的综合权重,还能计算出各指标的最大隶属度结果,从而有效评估航行风险等级并完成相应等级的预警,为油气运输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输船舶 航道航行风险 实时预警 正态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组合权重⁃MNCM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沈时 王栋 +2 位作者 王远坤 耿雷华 侯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7-895,共9页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评价对于查明区域水资源现状从而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提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组合权重?MNCM(Multidimensional Normal Cloud Model)法.首先,改...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评价对于查明区域水资源现状从而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提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组合权重?MNCM(Multidimensional Normal Cloud Model)法.首先,改进AGA-AHP(Accelerating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以优化专家评价矩阵并确定主观权重,运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应用组合权重公式得到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其次,采用多维正态云模型法得到确定度;最后,对评价指标进行了障碍因子诊断.运用组合权重?MNCM法对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与单一云模型法和AHP-TOPSI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进行对比.该评价方法考虑了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能够高效、直观地得到评价结果,并且诊断出指标的障碍度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可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AGA-AHP法 熵权法 多维正态云模型法 障碍度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与灰云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需求响应效益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盛四清 张佳欣 李然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2,I0008,I0009,共14页
考虑到当前综合能源系统研究缺乏完善的需求响应量化评估方案,难以在优化运行层面综合评估需求响应效益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HP群决策—CRITIC组合赋权与灰云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需求响应效益评价方法。首先,从综合能效性、社会... 考虑到当前综合能源系统研究缺乏完善的需求响应量化评估方案,难以在优化运行层面综合评估需求响应效益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HP群决策—CRITIC组合赋权与灰云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需求响应效益评价方法。首先,从综合能效性、社会经济性和需求侧互动性三个维度构建了需求响应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一致性和权重拟合性更优的指数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降低赋值误差,并通过AHP群决策法确定主观权重,从而削弱主观极值偏差对权重的影响;在由CRITIC法确定客观权重后,基于最小欧氏距离建立组合权重模型,并通过非线性规划求取最优组合权重;针对评价等级信息的模糊性与隶属等级的随机性,采用正态灰云白化权模型确定指标分类等级与场景评分。最后,以北方某综合能源系统为例,根据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方式设置了4种运行场景,分析了不同需求响应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与作用,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科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需求侧响应 综合评价 AHP群决策法 CRITIC法 最小欧式距离 正态灰云白化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生物质电厂库存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金良 胡泽萍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168,共12页
生物质电厂库存优化策略的制定是保障区域电力供应的基础,然而生物燃料的季节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给库存优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降低多类不确定因素对库存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生物质电厂库存随机-鲁棒优化模型。首先... 生物质电厂库存优化策略的制定是保障区域电力供应的基础,然而生物燃料的季节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给库存优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降低多类不确定因素对库存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生物质电厂库存随机-鲁棒优化模型。首先,使用椭球不确定集描述了生物质燃料价格及质量水平的不确定性,并利用情景树法构建典型生物质可用性场景,降低燃料供应季节性对库存策略制定的影响。其次,考虑误差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利用生态云发生器模拟了3种用户的负荷曲线,提高了需求曲线拟合的准确性。最后,以库存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生物质电厂库存随机-鲁棒优化模型,并通过算例对比确定型、随机和随机-鲁棒3类优化模型的优化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机-鲁棒优化模型的生物质电厂库存总成本最低,为269.15万元。相比随机优化模型,所提策略的库存总成本降低了34.59%,能够提升库存优化策略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鲁棒优化 椭球式不确定集 正态云模型 生物质电厂 库存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飞机生产质量偏差数据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陆航 张冬冬 +2 位作者 卢鹄 李汝鹏 葛小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949-956,共8页
随着现代工业水平和对飞机精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对飞机生产质量的分析和管控方法越来越受到各大航空企业的重视。当前阶段,针对飞机装配偏差存在可参考样本数据少、不确定性大、非线性、多层级装配等固有特征,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准确地... 随着现代工业水平和对飞机精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对飞机生产质量的分析和管控方法越来越受到各大航空企业的重视。当前阶段,针对飞机装配偏差存在可参考样本数据少、不确定性大、非线性、多层级装配等固有特征,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准确地构建飞机生产偏差分析模型。因此,以飞机生产过程的偏差为研究目标,对飞机生产质量偏差数据分析与预测方法展开系统研究。首先分析各个零件之间的偏差关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对总偏差影响最大的关键零件,找到重点预测的目标;接着从实际生产的类正态数据出发,重点关注关键零件,实现了基于正态云模型的偏差数据预测、生成与验证,得到更多样本的飞机生产质量偏差数据及其隶属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样本”的问题,并基于k-折交叉验证对预测模型进行了评估;最后构建了基于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的多源数据融合的装配偏差波动区间协同预测模型,“小样本”问题的缓解使得区间预测更加精细、科学,在公差数据的参考下,预测飞机生产质量偏差所在的区间范围,为实际生产和制定公差修正机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数据 飞机生产质量管控 数学建模 主成分分析法 正态云模型 k-折交叉验证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正态云模型的小净距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盛诞杰 汤瑞 +2 位作者 王凯 代声庆 谭飞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5,共7页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小净距隧道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由于地质条件的原因,部分小净距隧道可能会穿越岩堆体,而影响其施工安全的风险因素繁多、关系模糊复杂、风险因子不确定性大,导致风险发生概率存在...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小净距隧道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由于地质条件的原因,部分小净距隧道可能会穿越岩堆体,而影响其施工安全的风险因素繁多、关系模糊复杂、风险因子不确定性大,导致风险发生概率存在各种不确定性。针对穿越岩堆体的小净距隧道,提出一种基于熵权-正态云模型的小净距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模型,选取工程地质条件、隧道设计、外部因素和工程管控等4个方面的15个评估指标,并以某实际隧道工程为例,论证了该模型在小净距隧道施工风险定量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独特优势。该研究对其他类似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施工风险评估 熵权-正态云模型 岩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和正态云模型的电子对抗系统健康状态评估
16
作者 金建刚 蔡忠义 +2 位作者 黄泽贵 邓灏 游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40-4148,共9页
针对当前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健康状态不掌握、作战使用和保障决策缺乏可靠支撑的问题,综合运用组合赋权法和正态云模型,提出一种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健康状态量化评估方法。首先,根据机载电子对抗系统主要能力及其表征性能指标,建立其健康状... 针对当前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健康状态不掌握、作战使用和保障决策缺乏可靠支撑的问题,综合运用组合赋权法和正态云模型,提出一种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健康状态量化评估方法。首先,根据机载电子对抗系统主要能力及其表征性能指标,建立其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组合赋权法综合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再将规范化的数据输入相应的正态云模型,映射出各指标对各健康状态等级的隶属度,进而逐级开展电子对抗系统健康状态评估。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优势,且评估结果兼顾随机性和模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系统 健康状态评估 正态云模型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点动态选择的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素雅 何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9-634,共6页
针对典型的点云配准方法中伪特征点过多导致配准效率低和配准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动态选择的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方法。该方法在粗配准阶段,采用动态特征矩阵求解法获取粗匹配特征变换矩阵以避免伪特征点的干扰。在精... 针对典型的点云配准方法中伪特征点过多导致配准效率低和配准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动态选择的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方法。该方法在粗配准阶段,采用动态特征矩阵求解法获取粗匹配特征变换矩阵以避免伪特征点的干扰。在精配准过程中,采用二次加权法向量垂直距离法在人脸流形表面选择更有效的特征点以减少伪特征点的数量,并采用基于特征融合与局部特征一致性的迭代最近点方法进行精配准。经过对比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高精度且快速的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且均方根误差达到1.8165 mm,相较其他算法,其在模型重建精度和效率方面都有所提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 动态特征矩阵 二次加权法向量垂直距离 特征融合 局部特征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模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21
18
作者 付斌 李道国 王慕快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0-426,共7页
云模型融合了概率论和模糊集合论的观点,更好地刻画了自然语言中概念的不确定性,反映了随机性与模糊性之间的内在关联。综述了云模型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着重梳理了云模型的主要理论、技术和方法及其在数据挖掘、算法改进... 云模型融合了概率论和模糊集合论的观点,更好地刻画了自然语言中概念的不确定性,反映了随机性与模糊性之间的内在关联。综述了云模型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着重梳理了云模型的主要理论、技术和方法及其在数据挖掘、算法改进、网络安全等众多领域的应用成果,并针对云模型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云模型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云模型 正态云 云发生器 云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隧道塌方风险等级评价 被引量:50
19
作者 杨光 刘敦文 +2 位作者 褚夫蛟 彭怀德 黄维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101,共7页
针对造成隧道塌方事故影响因子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基于云模型理论,选取影响隧道塌方风险的10项因子,建立了4个风险等级的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根据云模型的数字特征计算规则计算各因子隶属于不同风险等级的云模型数字特征,结合正向正... 针对造成隧道塌方事故影响因子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基于云模型理论,选取影响隧道塌方风险的10项因子,建立了4个风险等级的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根据云模型的数字特征计算规则计算各因子隶属于不同风险等级的云模型数字特征,结合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和各项评价因子的权重,获得云模型的综合确定度,最终由最大综合确定度确定隧道塌方风险等级。工程实例样本应用中,构建的隧道塌方风险评价云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符,同时与相应的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结果相吻合,表明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体现出云模型中定性语言描述和定量数值间不确定转换的优点,且结果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隧道塌方 风险评价 正态云 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综合评估方法 被引量:39
20
作者 王威 田杰 +2 位作者 马东辉 苏经宇 韩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4-770,共7页
为有效解决城市抗震减灾能力综合评估中由于一些基础资料不能被准确提供而造成分析指标和评价结果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城市抗震减灾能力综合评估方法.云模型是一种实现定性概念和定量数值之间转换的工具... 为有效解决城市抗震减灾能力综合评估中由于一些基础资料不能被准确提供而造成分析指标和评价结果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城市抗震减灾能力综合评估方法.云模型是一种实现定性概念和定量数值之间转换的工具,用来统一刻划基于语言值的定性概念和数值表示之间的相互映射关系.云的数字特征期望值Ex、熵En和超熵He把模糊性和随机性完全集成在一起,作为知识表示的基础.该评估算法以不确定性为出发点,在理论上借鉴了层次分析法的某些处理手段,可以较好地处理指标体系中广泛存在的泛层次树形结构现象,将其用于某城市抗震减灾能力综合评估中,评估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 云模型 隶属云 正态云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