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Repair on Craniofacial Morphology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 被引量:2
1
作者 YUShi-bin LIZu-bing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1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替牙期正常儿童及单侧完全唇腭裂 (UCLP)患者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进行比较研究 ,了解唇腭裂及其手术对颌骨发育的影响 ,探索继发畸形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替牙期的正常儿童及UCLP患者分为四组 :①正常对照组 (Normal) ,本组包... 目的 :通过对替牙期正常儿童及单侧完全唇腭裂 (UCLP)患者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进行比较研究 ,了解唇腭裂及其手术对颌骨发育的影响 ,探索继发畸形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替牙期的正常儿童及UCLP患者分为四组 :①正常对照组 (Normal) ,本组包括 48名替牙期正常湖北地区儿童 ;②未手术组 (NO) ,本组 10名UCLP患者未经任何手术治疗 ;③唇裂修复组 (OL) ,34名UCLP患者已行唇裂修复 ,腭裂暂未手术 ;④唇腭裂修复组 (OLP) ,16名UCLP患者已行唇、腭裂修复。各受试对象拍摄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 ,测量描述颌骨的形态特征及生长方向 ,对各组之间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未行手术治疗的U CLP患者颌骨形态除腭部先天性发育不足外 ,颌骨侧位头影测量与正常无显著性差异 ;OL和OLP组较正常存在严重的颌骨畸形 ,主要表现为上颌后缩、位置后移 ,同时下颌骨向后下旋转移位 ;OL和OLP组上颌后缩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UCLP患者颌骨具有趋于发育正常的生长能力 ;手术是导致颌骨继发畸形的主要因素 ;对于单侧完全唇腭裂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唇腭裂 颌骨形态 头影测量 修复术 唇裂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 Ⅰ型截骨术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的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煜 李自力 +2 位作者 王兴 伊彪 马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0-554,共5页
目的:评价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Ⅰ型截骨术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Ⅰ型截骨术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11例患者(男性7例,女... 目的:评价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Ⅰ型截骨术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Ⅰ型截骨术矫正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的11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1岁(17-28岁),其中9例患者同期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和颏成形术以获得良好的容貌。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测量上齿槽座点(A)水平移动量、蝶鞍中心点-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角(angle of sella-nasion-subsipmale,SNA)和蝶鞍中心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gle of sella-nasion-supramental,SNB)的度数以评价畸形矫正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颌骨畸形矫正效果满意,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即刻上颌骨A点水平前徙量平均为(6.6±1.1)mm,术后6个月时平均为(6.0±1.2)mm。SNA术前平均为75.9°±2.8°,术后即刻时平均为81.6°±8.6°,术后6个月时平均为81.0°±2.6°;SNB术前平均为82.6°±3.7°,术后即刻时平均为78.0°±2.4°,术后6个月时平均为78.5°±2.4°。结论:腭侧入路改良Le FortⅠ型截骨术可成功矫正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并获得良好的咬合功能;该术式术中解除了腭侧瘢痕组织的牵拉,能使上颌骨前移更充分,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Le ForT 唇裂 腭裂 上颌骨发育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盒E1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关联研究
3
作者 贾思璇 张思荻 +4 位作者 尤玥 孙嘉琳 段世均 石冰 贾仲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探究叉头盒E1(FOXE1)基因所在单倍型区域hg19 chr9:100560865-100660865附近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中国西部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第一阶段纳入159名NSCL/P患者,采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的方法,... 目的探究叉头盒E1(FOXE1)基因所在单倍型区域hg19 chr9:100560865-100660865附近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中国西部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第一阶段纳入159名NSCL/P患者,采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的方法,拟筛查FOXE1基因所在单倍型区域附近与NSCL/P发生相关的SNPs位点。第二阶段,选择21个常见SNPs位点,在1000名非综合征型单纯唇裂(NSCLO)患者,1000名非综合征型单纯腭裂(NSCPO)患者和1000名正常对照样本中进行验证。使用PLINK软件对研究人群进行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分析,对常见变异进行关联分析,对罕见变异进行基因负荷分析并使用Mutation Taster等软件对非同义突变的SNPs进行功能预测。结果第一阶段,共筛选出126个变异位点,包括76个SNPs变异位点和50个插入/缺失。纳入的所有SNPs在研究人群中遵循HWE。对筛选出的罕见变异进行功能有害性预测和基因负荷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常见变异的关联分析表明,FOXE1基因的rs13292899位点与NSCL/P发生显著相关(P=1.85E-27),并且该位点与NSCLO(P=6.41E-23)、NSCLP(P=2.36E-15)发生也有相关性。随后在验证阶段,发现rs79268293(P=0.013,P=0.022)、rs10983951(P=0.0092,P=0.0076)、rs117227387(P=0.0092,P=0.0076)、rs3758250(P=0.0092,P=0.0076)和rs116899397(P=0.0092,P=0.0076),这5个SNPs位点与NSCLO和NSCPO均有显著关联性;另外,rs13292899(P=0.0085)、rs74606599(P=0.0083)、rs143226042(P=0.0083)和rs117236550(P=0.01),这4个SNPs位点与NSCLO发生相关;rs12343182(P=0.0087)、rs10119760(P=0.012)、rs10113907(P=0.012)和rs13299924(P=0.012),这4个SNPs位点与NSCPO发生相关。结论本研究在FOXE1基因上发现了一个新的易感SNPs位点rs13292899与NSCL/P及NSCLO发生密切相关,以及其他13个SNPs位点与NSCLO或NSCPO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叉头盒E1基因 目标区域捕获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唇腭裂病儿TORCH感染的血清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伟良 何英明 +2 位作者 潘朝斌 陈光晔 任材年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9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弓形虫(TO),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感染与先天性唇腭裂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20例2月龄至10岁唇腭裂病儿和62名正常儿童血清抗TO-IgM,抗RV-IgM... 目的:为了探讨弓形虫(TO),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感染与先天性唇腭裂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20例2月龄至10岁唇腭裂病儿和62名正常儿童血清抗TO-IgM,抗RV-IgM,抗CMV-IgM和抗HSVⅡ-IgM用ELISA法作检。结果:病儿阳性率分别为4.2%,3.3%,33.3%和3.3%,正常儿分别为1.6%,3.2%,21.0%和3.3%,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2~3月龄组病儿抗CMV-IgM阳性率为43.8%,显著高于正常儿的9.1%(P<0.05)。结论:唇腭裂的发生与TO,RV和HSVⅡ感染可能无明显关系,与先天性CMV感染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TorCH感染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家系IFT172基因突变的功能分析
5
作者 罗雯迪 曹海燕 +1 位作者 左伊宁 何淼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对两个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家系中筛查到的IFT172(intraflagellar transport 172)基因突变进行功能分析,进一步明确IFT172在唇腭裂中的致病机制。方法:对前期工作中鉴定的IFT172突变进行保守性分析和蛋白质结构预测。构建野生型和突... 目的:对两个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家系中筛查到的IFT172(intraflagellar transport 172)基因突变进行功能分析,进一步明确IFT172在唇腭裂中的致病机制。方法:对前期工作中鉴定的IFT172突变进行保守性分析和蛋白质结构预测。构建野生型和突变体质粒,转染人胚胎腭板间充质细胞(human embryonic palatal mesenchyme, HEPM),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IFT172基因中的两个错义突变位点,c.4163A>G(p.Y1388C)和c.1507A>G(p.R503G),在物种间均高度保守,两个突变均导致蛋白质空间构象改变。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坏死性凋亡、调控细胞多能性等信号通路。结论:IFT172基因错义突变可能通过改变蛋白质构象,影响细胞凋亡和细胞多能性并参与唇腭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T172 初级纤毛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年龄和先天性唇(腭)裂患儿之间的关系
6
作者 焦建军 柴丛娜 +2 位作者 靳书滨 石光 马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7-962,共6页
为分析出唇(腭)裂疾病的发生概率和其父母年龄的关系,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675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包括404例唇(腭)裂(cleft lip with/without cleft palate,CL±P),271例腭裂(isolated cleft palate,CP),并记录父母生育... 为分析出唇(腭)裂疾病的发生概率和其父母年龄的关系,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675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包括404例唇(腭)裂(cleft lip with/without cleft palate,CL±P),271例腭裂(isolated cleft palate,CP),并记录父母生育年龄。根据裂隙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唇(腭)裂(CL±P)及腭裂(CP)。单侧裂分为左侧裂及右侧裂。研究发现在唇(腭)裂(CL±P)中,父母双方年龄都大时,后代患唇(腭)裂(CL±P)的风险要比父母双方都年轻的高很多。在腭裂(CP)中,父母年龄大比父母年轻的后代更易患腭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分析父母年龄和左右侧裂之间的关系,发现父母年龄和左右侧裂统计学无意义。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后代患唇(腭)裂的风险越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只有当父母双方的年龄都很高时,这种风险才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唇(腭)裂 左右侧裂 父母年龄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与外周血FOXN3-SIN3A复合物表达量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多力昆·吾甫尔 地丽拜尔·依明江 +2 位作者 卡米力江·买买提明 李军 乌丽凡·托勒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研究FOXN3-SIN3A复合物表达量与新疆地区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OC)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NSOC患者60例为病例组,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SCL/P)30例,单纯腭裂(CPO)30例,对照组为30例健康儿童... 目的研究FOXN3-SIN3A复合物表达量与新疆地区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OC)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NSOC患者60例为病例组,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SCL/P)30例,单纯腭裂(CPO)30例,对照组为30例健康儿童。采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外周血中FOXN3、SIN3A和NEAT1的表达量,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采用卡方检验对NSOC和对照组FOXN3、SIN3A和NEAT1的表达量进行比较。结果NSCL/P组和CPO组患者FOXN3、SIN3A、NEAT1基因表达较对照组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P组FOXN3、SIN3A、NEAT1的基因序列AUC分别为0.933[95%CI=(0.864,1.000)]、0.822[95%CI=(0.713,0.932)]、1.000[95%CI=(1.000,1.000)];CPO组FOXN3、SIN3A、NEAT1的基因序列AUC分别为0.891[95%CI=(0.806,0.976)]、0.688[95%CI=(0.552,0.824)]、1.000[95%CI=(1.000,1.000)]。结论外周血FOXN3、SIN3A、NEAT1基因表达上升与新疆地区NSOC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可以对将来进一步研究FOXN3-SIN3A复合物作为生物标记物,从而对NSOC的早期筛查、患病预测和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FOXN3 SIN3A NEAT1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在上颌骨前段牵引成骨中的应用及精度测量
8
作者 万腾 姜腾飞 +1 位作者 朱敏 王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评估上颌骨前段牵引成骨(anterior maxillary segment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AMSDO)在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中的作用以及3D打印导板在截骨中的精度。方法·收集12例接受了AMSDO治疗的唇腭裂患者的病例资料... 目的·评估上颌骨前段牵引成骨(anterior maxillary segment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AMSDO)在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中的作用以及3D打印导板在截骨中的精度。方法·收集12例接受了AMSDO治疗的唇腭裂患者的病例资料。手术前在患者的三维模型上进行虚拟手术,并通过3D打印将患者的截骨线制成牙支持式导板。术前(T0)、巩固期结束(T1)以及巩固期后6个月(T2)进行头影测量以评估AMSDO的效果及稳定性。导板的精度通过术后即刻CT与术前设计CT进行叠加,并通过计算位置和角度误差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了牵引治疗,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SNA(S-N-A角)和覆盖从T0到T1以及T0到T2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ANB(A-N-B角)、面部突度、硬腭长度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SNB(S-N-B角)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从T1到T2,所有的参数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导板截骨精度在矢状向的线性均方根误差为0.90 mm,角度均方根误差为5.07°。结论·AMSDO是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3D打印的截骨导板具有良好的精度,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同时降低了手术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前段牵引成骨 唇腭裂 3D打印 截骨导板 上颌骨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度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恩慈 陈曦 +12 位作者 王雪珩 王斯悦 王梦莹 李劲 秦雪英 武轶群 李楠 李静 周治波 朱洪平 吴涛 陈大方 胡永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5-780,共6页
目的:探索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全基因组常见遗传变异对NSCL/P风险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以全基因组单... 目的:探索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全基因组常见遗传变异对NSCL/P风险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以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遗传度和基因组不同分区SNP遗传度评估基因组上常见变异的效应。对GWAS汇总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标准包括数据中无缺失值、弱势等位基因频率≥1%、P值在0~1、SNP正负链明确等。利用连锁不平衡得分回归计算NSCL/P的SNP遗传度,采用分层的连锁不平衡得分回归计算基因组编码区、启动子区、内含子区、增强子区和超级增强子区的分区SNP遗传度,并评估不同分区内的富集度,分析工具为LDSC (v1.0.1)软件。结果:纳入中国人群806个NSCL/P核心家系(2 418人)的GWAS数据,490 593个SNP通过质量控制,被纳入到SNP遗传度的计算中。观测样本中NSCL/P的SNP遗传度为0.55(95%CI:0.28~0.82),由于观测样本患病率较高,按中国人群患病率转换为一般人群后SNP遗传度为0.37(95%CI:0.19~0.55)。SNP遗传度在增强子区的富集度为15.70(P=0.04),在超级增强子区的富集度为3.18(P=0.03)。结论:基因组常见变异有助于解释一部分中国人群NSCL/P目前未被解释的遗传度,同时中国人群NSCL/P的SNP遗传度在增强子分区和超级增强子分区中显著富集,提示该区域中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遗传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 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度 核心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病风险的基因-基因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10
作者 侯天姣 周治波 +12 位作者 王竹青 王梦莹 王斯悦 彭和香 郭煌达 李奕昕 章涵宇 秦雪英 武轶群 郑鸿尘 李静 吴涛 朱洪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索亚裔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及可能存在的基因-基因、基因-... 目的:探索亚裔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及可能存在的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选取1038个NSCL/P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对TGF-β信号通路上的10个基因的34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研究收集的环境因素包括患儿母亲孕期吸烟、被动吸烟、乙醇摄入量以及维生素使用情况。由于患儿母亲孕期吸烟和饮酒暴露率较低(<3%),因此,仅对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及补充多种维生素这两个环境因素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采用Bonferroni法对结果进行多重检验校正,显著性的阈值设置为P=1.46×10-4。结果:共有4个基因的23个SNP位点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P<0.05),但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后,这些关联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之后,6对SNP[rs4939874(SMAD2)与rs1864615(TGFBR2),rs2796813(TGFB2)与rs2132298(TGFBR2),rs4147358(SMAD3)与rs1346907(TGFBR2),rs4939874(SMAD2)与rs1019855(TGFBR2),rs4939874(SMAD2)与rs12490466(TGFBR2),以及rs2009112(TGFB2)与rs4075748(TGFBR2)]存在显著的统计学交互作用(P<1.46×10-4),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没有达到多重检验校正阈值的显著结果。结论:未发现TGF-β通路基因多态性与NSCL/P的关联,该通路上部分基因可能通过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影响NSCL/P的发病风险。未来仍需其他独立研究的证据支持,以进一步的探索其中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核心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L5在Diamond-Blackfan贫血伴发唇腭裂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婉琼 郑谦 贾仲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9-755,共7页
核糖体蛋白L5(RPL5)是核糖体大亚基的一部分,携带RPL5基因突变的Diamond-Blackfan贫血患者会伴发多种畸形,包括唇腭裂等颅面畸形以及心脏缺陷等躯体畸形。但是在RPL5突变导致核糖体生物发生缺陷的情况下,唇腭裂发生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核糖体蛋白L5(RPL5)是核糖体大亚基的一部分,携带RPL5基因突变的Diamond-Blackfan贫血患者会伴发多种畸形,包括唇腭裂等颅面畸形以及心脏缺陷等躯体畸形。但是在RPL5突变导致核糖体生物发生缺陷的情况下,唇腭裂发生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本文综述了近年对于RPL5的研究,并讨论了突变的RPL5核糖体蛋白与唇腭裂发生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L5 Diamond-Blackfan贫血 唇腭裂 P53 核糖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12
作者 王宇萌 迟丹丹 +2 位作者 张贝贝 段小红 黄永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0-714,共5页
目的:建立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并分析其表型特征。方法:采用灌胃法于孕鼠妊娠10.5 d(gestational days 10.5,GD10.5),以90 mg/kg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或等量玉米油+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 目的:建立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并分析其表型特征。方法:采用灌胃法于孕鼠妊娠10.5 d(gestational days 10.5,GD10.5),以90 mg/kg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或等量玉米油+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剂处理,GD14.5/GD17.5取胎鼠,行体视显微镜、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胎鼠的全身及腭组织结构和发育情况;免疫荧光染色验证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RARα)在小鼠腭部及牙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胎鼠出现腭裂、磨牙发育异常、肢体畸形、心肌致密化不全等表型。实验组RARα表达升高。结论:atRA诱导建立的小鼠腭裂模型具有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特征,可通过激活RARα受体影响小鼠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综合征型唇腭裂 先天性心脏病 磨牙 成釉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序列治疗与关键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73
13
作者 石冰 傅豫川 +18 位作者 尹宁北 黄洪章 刘建华 陈仁吉 朱洪平 刘强 黄永清 任战平 鲁勇 肖文林 宋庆高 李万山 李盛 王洪涛 张浚睿 蒋莉萍 马利 王玲 何等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7,共10页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唇腭裂多学科序列治疗专家共识,对提高我国的唇腭裂治疗水平具有较为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将21家医疗单位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唇腭裂的外科前治疗,唇、腭裂的外科修复,正畸治疗,牙槽突裂的植骨修复,唇裂鼻畸形的整复,唇...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唇腭裂多学科序列治疗专家共识,对提高我国的唇腭裂治疗水平具有较为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将21家医疗单位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唇腭裂的外科前治疗,唇、腭裂的外科修复,正畸治疗,牙槽突裂的植骨修复,唇裂鼻畸形的整复,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二期整复,腭裂术后穿孔的处置,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诊断与治疗,语音治疗,腭裂分泌性中耳炎的处置,颌骨畸形的外科矫治,心理评估和咨询及围手术期的护理等治疗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达成一致意见。其中对唇裂、腭裂、牙槽突裂和腭咽闭合不全的外科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对语音治疗、正畸治疗和颌骨畸形牵张成骨等主要方法的应用也形成了共识。笔者希望通过这一努力,能够引导更多医护人员参与唇腭裂序列治疗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工作,最终形成中国唇腭裂治疗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序列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28
14
作者 龚彩霞 严苗 +5 位作者 蒋菲 陈泽华 隆渊 陈丽先 郑谦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学龄前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10月住院的3~7岁学龄前唇腭裂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1、2、3,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1采用常... 目的:观察学龄前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10月住院的3~7岁学龄前唇腭裂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1、2、3,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1采用常规护理加镇痛药物治疗,试验组2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试验组3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并辅以镇痛药物治疗。分别在术后6、12、24、48h,运用疼痛评估量表对4组患儿进行疼痛自评,以及家长、护士评分,比较其评分结果。结果4组患儿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为50.0%~73.3%。4组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1、2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1),而试验组3与其余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学龄前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发生较为普遍;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加镇痛药物治疗的方法,可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疼痛 护理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临床治疗准则初探 被引量:26
15
作者 石冰 郑谦 +3 位作者 王 李盛 尹恒 龚彩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7-290,共4页
为探讨合理的唇腭裂临床治疗模式和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在近年临床治疗方法比较的研究中,开发和引进了多种国内外临床治疗模式与方法。现以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为依据,按时间序列和技术方案序列对唇腭裂发生发展过程中各... 为探讨合理的唇腭裂临床治疗模式和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在近年临床治疗方法比较的研究中,开发和引进了多种国内外临床治疗模式与方法。现以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为依据,按时间序列和技术方案序列对唇腭裂发生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治疗原则和方式方法进行总结,初步形成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临床治疗准则,希望以此来促进整体临床治疗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序列治疗 治疗方法 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患儿家长的心理分析 被引量:39
16
作者 郑雷蕾 郑谦 +1 位作者 石冰 石文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9-491,共3页
目的评价唇腭裂患儿家长心理状态,探讨唇腭裂患儿家长负性心理状态与唇腭裂类型的关系,及改善唇腭裂患儿家长负性心理的有效途径。方法筛选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家长100名作为试验组,另选择34名正常儿童家长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按照患儿... 目的评价唇腭裂患儿家长心理状态,探讨唇腭裂患儿家长负性心理状态与唇腭裂类型的关系,及改善唇腭裂患儿家长负性心理的有效途径。方法筛选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家长100名作为试验组,另选择34名正常儿童家长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按照患儿唇腭裂类型分为3个亚组:单纯性唇裂组(CL组)、单纯性腭裂组(CP组)和唇腭裂组(CLP组)。选用生活事件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家长的心理状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试验组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3个亚组间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和负性事件刺激量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CLP组最高,CP组最低。焦虑自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焦虑自评总分值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家长普遍处于一种负性心理状态,少数表现出躯体症状,唇腭裂患儿的畸形类型不同,家长的负性心理状态也不同,唇裂畸形比腭裂畸形对家长心理的影响更重,说明唇腭裂患儿家长更在乎患儿的容貌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家长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心理干预对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杨洋 信燕华 +3 位作者 马坚 辛秀红 石冰 黄永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对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2名唇腭裂患儿的父亲或母亲在入院当天进行调查,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定期地进行心理... 目的对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2名唇腭裂患儿的父亲或母亲在入院当天进行调查,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定期地进行心理干预,并于出院当天及3个月后再进行问卷调查。以126名正常儿童的父亲或母亲作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患儿父母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9个维度上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3个亚组(唇裂组、腭裂组、唇腭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出院当天与入院时的统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与入院时的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身健康状况较差,早期心理干预对唇腭裂患儿家长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患儿的心身健康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父母 调查 早期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自体髂骨骨松质修复牙槽嵴裂及口鼻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陆斌 顾晓明 +2 位作者 孙沫逸 何黎升 封兴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 :分析小切口自体髂骨骨松质修复牙槽嵴裂的手术方法及影响植骨成功的因素。方法 :对同一术者所行牙槽嵴裂植骨术的唇腭裂患者 2 2例进行临床研究 ,所有患者均有术前及术后 6个月以上的完整资料。探讨植骨区X线影像的临床分级与手... 目的 :分析小切口自体髂骨骨松质修复牙槽嵴裂的手术方法及影响植骨成功的因素。方法 :对同一术者所行牙槽嵴裂植骨术的唇腭裂患者 2 2例进行临床研究 ,所有患者均有术前及术后 6个月以上的完整资料。探讨植骨区X线影像的临床分级与手术年龄、手术类型、裂隙类型等的关系。结果 :①植入骨成活率95 .8% ,临床成功率 91.7% ;② 18岁以上年龄组、完全性唇腭裂组、双侧唇腭裂组患者植骨的临床成功率相对较低 ;③本组病例均采用小切口 ,以骨移植用圆筒形取骨器切取髂骨骨松质 ,局部创伤小 ,术后疼痛轻。结论 :①以骨移植用圆筒形取骨器通过小切口切取自体髂骨骨松质是进行牙槽嵴裂植骨的一种良好方法 ;②良好植骨床的形成和植骨区无张力的严密缝合是保证牙槽嵴裂植骨成功的关键 ;植骨时机是植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③牙槽嵴裂的植骨效果与手术年龄、裂隙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自体髂骨骨松质 修复 牙槽嵴裂 口鼻瘘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郭晋臻 宋晓明 +3 位作者 汪云 朱文丽 李书琴 李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相关性。方法:收集97个核心家庭和104个对照家庭,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MTHFR基因C677T位... 目的:探讨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相关性。方法:收集97个核心家庭和104个对照家庭,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检测;用人群关联研究、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disequlibrium test,TDT)、单倍型相对风险率(haplotype-based haplotype relative risk,HHRR)、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检验(family-basedas-sociation test,FBAT)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群关联研究分析表明,子代、父亲、母亲的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代、父亲、母亲组,CT基因型携带者相对于CC基因型携带者的OR分别为1.02(95%CI0.47~2.21)、0.62(95%CI0.29~1.32)、0.66(95%CI0.31~1.40);TT基因型携带者相对于CC基因型携带者的OR分别为1.10(95%CI0.44~2.74)、0.95(95%CI0.39~2.32)、0.68(95%CI0.28~1.66);T相对于C基因的OR分别为1.07(95%CI0.72~1.58)、0.98(95%CI0.66~1.46)、0.83(95%CI0.56~1.24)。携带有突变基因T并不能增加患NSCL/P的危险。病例组核心家庭分析表明,TDT检验χ2=1.817,P>0.05;HHRR检验χ2=1.76,P>0.05;FBAT检验Z=1.348,P>0.05。结论:没有发现MTHFRC677T多态性和NSCLP无关联性,该基因位点的变异可能不会导致中国东北地区人群NSCL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四氢叶酸脱氢酶 多态现象 遗传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唇腭裂患儿智能发育的因素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振东 陈京奕 +1 位作者 吴金环 张学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唇腭裂患儿智能发育的因素。方法 :随机对 14岁以下唇腭裂患儿 15 2例及对照组健康儿童80名进行智商 (IQ)或发育商 (DQ)测查 ,同时调查患儿畸形类型和程度、围产期情况、喂养方式、患儿心理状况、父母概况及儿童教育等 ,... 目的 :探讨影响唇腭裂患儿智能发育的因素。方法 :随机对 14岁以下唇腭裂患儿 15 2例及对照组健康儿童80名进行智商 (IQ)或发育商 (DQ)测查 ,同时调查患儿畸形类型和程度、围产期情况、喂养方式、患儿心理状况、父母概况及儿童教育等 ,所得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进行比较。结果 :唇腭裂患儿IQ(DQ)总体上属正常范围 ,但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唇裂组及腭裂组均优于唇腭裂组 ,Ⅱ°畸形优于Ⅲ°畸形 ,母乳喂养优于人工喂养 ,5岁以上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家长有各种不同精神压力。结论 :唇腭裂患儿的智能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畸形类型程度影响最显著 ,喂养方式、疾病及社会心理因素分别在患儿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应在患儿智能发育关键期 (5岁以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智能发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