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宁蒙河段来沙量变化研究
1
作者 王煜 鲁俊 +2 位作者 王小鹏 陈翠霞 张冬青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18,共7页
宁蒙河段沙量变化趋势和未来沙量预估对宁蒙河段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总结了黄河宁蒙河段干支流沙量变化特性,剖析了宁蒙河段沙量减少的原因。1960—2020年宁蒙河段来沙量变化的特征包括:来沙量减少,干流沙量减少更为明显;干支流来沙... 宁蒙河段沙量变化趋势和未来沙量预估对宁蒙河段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总结了黄河宁蒙河段干支流沙量变化特性,剖析了宁蒙河段沙量减少的原因。1960—2020年宁蒙河段来沙量变化的特征包括:来沙量减少,干流沙量减少更为明显;干支流来沙量比例关系发生变化,支流沙量占比增加;干支流来沙量变化各具有明显时间节点,近期减少时间基本同步;近期干支流来沙量变化基本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等。影响来沙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干流水库拦蓄、支流水利水土保持及降雨变化等。考虑降雨总体上长期稳定且呈周期性变化以及库坝拦沙量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减少等因素,以2000—2020年实际产沙条件为基础,分析库坝拦沙能力降低和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新增减沙。研究认为未来宁蒙河段干流下河沿站年均来沙量和区间支流年均来沙量均较近期水平有一定幅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蒙河段 沙量 变化趋势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河段横断面演变特征及其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
2
作者 卢书慧 姚庆锋 +3 位作者 杨明 史红玲 王惠敏 张治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5-372,共8页
河道横断面形态是河道排洪输沙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宁蒙河段横断面演变机理研究对于黄河治理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黄河宁蒙河段横断面演变特征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黄河上游龙羊峡和... 河道横断面形态是河道排洪输沙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宁蒙河段横断面演变机理研究对于黄河治理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黄河宁蒙河段横断面演变特征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黄河上游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联合调控运用后,宁蒙河段水量有所减小,沙量大幅度减小,洪峰流量削减严重;同时期,宁蒙河段平滩河宽缩窄,平滩水深变浅,平滩面积减小,平滩宽深比增大。建立的宁蒙河段横断面演变和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表明,宁蒙河段平滩面积随汛期水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汛期来沙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平滩宽深比随汛期水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汛期来沙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由河床演变原理可知,汛期水量大、来沙系数小,则水沙过程有利泥沙输移,河道平滩面积增大,河道平滩宽深比减小,横断面形态朝着窄深方向调整;汛期水量小、来沙系数大,则水沙过程不利于泥沙输移,河道平滩面积减小,河道平滩宽深比增大,横断面形态朝着宽浅方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宁蒙河段 水沙过程 横断面形态 河道演变 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河段冲淤演变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
3
作者 张海霞 刘孝盈 +1 位作者 杨明 张治昊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9,共5页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内蒙古河段冲淤演变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1968年刘家峡水库蓄水运用,1986年龙羊峡水库蓄水运用,都对进入内蒙古河段的水沙过程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来水来沙减少,洪峰流量削减,洪水发生概率降低。与1...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内蒙古河段冲淤演变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1968年刘家峡水库蓄水运用,1986年龙羊峡水库蓄水运用,都对进入内蒙古河段的水沙过程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来水来沙减少,洪峰流量削减,洪水发生概率降低。与1968年以前相比,1968年以后,内蒙古河段淤积减轻,1986年以后,内蒙古河段淤积加重。内蒙古河段冲淤演变和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表明,汛期来水量小,来沙系数大,流量过程参数小,水沙过程不利于输沙,河段汛期容易淤积;汛期来水量大,来沙系数小,流量过程参数大,水沙过程有利于输沙,河段汛期淤积减轻甚至转换为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内蒙古河段 水沙过程 冲淤演变 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黄河内蒙古河道冰型分类方法研究
4
作者 韩琳 何厚军 +1 位作者 张秀伟 张宝森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7,共7页
平封冰、立封冰、清沟是黄河内蒙古河道稳封期的几种冰面类型,不同冰型分布及其面积是防凌决策需要掌握的重要冰情信息。以内蒙古河道冰型形成及特征分析为切入点,以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为分类器,以多波段光谱、多波段光谱+NDSI+NDFSI... 平封冰、立封冰、清沟是黄河内蒙古河道稳封期的几种冰面类型,不同冰型分布及其面积是防凌决策需要掌握的重要冰情信息。以内蒙古河道冰型形成及特征分析为切入点,以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为分类器,以多波段光谱、多波段光谱+NDSI+NDFSI、多波段光谱+纹理特征为特征向量,组合了6个实验方案,基于资源三号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河道冰面类型进行了分类实验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1)以支持向量机为分类器,以多波段光谱+NDSI+NDFSI为特征向量的监督分类方案对河冰冰型分类的总体精度最高,尤其提高了立封冰和清沟的识别能力;2)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河道冰型识别中,以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为分类器的监督分类算法比近红外单通道阈值法的精度高,稳健性好。研究结果为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河道冰型自动分类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冰型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 黄河内蒙古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变化过程及其与水沙条件的关系
5
作者 姚庆锋 卢书慧 +1 位作者 史红玲 张治昊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变化过程及其与水沙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后,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与刘家峡水库联合调控运用,宁蒙河段年水量和汛期水量有所减小,年沙量和汛期沙量大幅度减小,洪峰流量...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变化过程及其与水沙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后,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与刘家峡水库联合调控运用,宁蒙河段年水量和汛期水量有所减小,年沙量和汛期沙量大幅度减小,洪峰流量削减严重,发生洪水的几率明显降低。水沙过程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宁蒙河段河床演变过程,宁蒙河段平滩流量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3 600~5 800 m^(3)/s减小到目前的1 900~4 000 m^(3)/s。建立的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和水沙条件的响应关系表明,宁蒙河段平滩流量随汛期水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汛期来沙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宁蒙河段 平滩流量 水沙条件 河道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凌封河预报指标法及其在黄河内蒙古河段的应用
6
作者 陈冬伶 霍建伟 刘吉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把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作为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关键指标,明确累积负气温与封河流量、降温强度、河槽形态等的关系,确定现有河槽形态以及海勃湾水库运用影响下不同流量和降温强度封河所需的累积负气温,并建立了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预... 把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作为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关键指标,明确累积负气温与封河流量、降温强度、河槽形态等的关系,确定现有河槽形态以及海勃湾水库运用影响下不同流量和降温强度封河所需的累积负气温,并建立了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预估公式。指标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的预见期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河指标 封河流量 河槽形态 累积负气温 黄河内蒙古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汛期首封影响参数辨识和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亚翡 王涛 周中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黄河上游河道首封时间和地点准确预报是制定科学防凌预案的关键。本研究在总结黄河内蒙古河段首次封冻地点基础上,总结了首封河段同河道弯曲、束窄、桥梁及河心滩等河道特征的关系,定量总结了易发生首封河道的地形特征为:河段处弯曲系... 黄河上游河道首封时间和地点准确预报是制定科学防凌预案的关键。本研究在总结黄河内蒙古河段首次封冻地点基础上,总结了首封河段同河道弯曲、束窄、桥梁及河心滩等河道特征的关系,定量总结了易发生首封河道的地形特征为:河段处弯曲系数大于1.5、束窄系数在0.25~0.60范围内,为首封地点分析预测提供依据。在总结首封日期影响因子特征基础上,分别基于随机森林和BP-DEMATEL模型构建首封日期分析模型,得到影响首封日期的主要因子权重,并应用到首封日期预报中。通过因子选择和模型比较两方面对比,随机森林模型选取出的关键因子得到的预报结果与实测值吻合率100%,其在首封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冰情 内蒙河段 参数辨识 首封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灾害成因分析及防御措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莅茗 卞昱霖 蔺冬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7,85,共7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黄河的防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凌情灾害成因及防御措施变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影响宁蒙河段凌情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热力条件、水动力条件和河道边界条件。通过梳理1989年以来宁蒙河段典型凌灾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黄河的防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凌情灾害成因及防御措施变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影响宁蒙河段凌情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热力条件、水动力条件和河道边界条件。通过梳理1989年以来宁蒙河段典型凌灾情况,发现造成冰凌灾害的严重凌情多受剧烈天气过程、河道流量变化、复杂河道条件等因素影响。为避免宁蒙河段凌汛灾害,针对热力因素,应及早开展凌汛期气温凌情预报工作;针对水动力因素,应优化凌汛期水库群和分凌工程联合调度;针对河道边界条件,应提前拆除临时阻水建筑物,保证河道畅通,协调空军部队在险情发生时及时轰炸破冰,并加快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恢复和长期维持较大的中水河槽过流能力,为宁蒙河段防凌防洪提供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情灾害 凌情影响因素 灾害成因 防御措施 黄河宁蒙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特性研究 被引量:55
9
作者 姚惠明 秦福兴 +1 位作者 沈国昌 董雪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3-899,共7页
统计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1950-2004年流凌、封河、开河日期特征值,并对河道最大槽蓄水增量作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宁蒙河段开河时一般从上游向下游解冻,河槽蓄水量沿程不断释放并加入,使开河时凌峰流量沿程增大;凌情的发生、发展及消失... 统计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1950-2004年流凌、封河、开河日期特征值,并对河道最大槽蓄水增量作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宁蒙河段开河时一般从上游向下游解冻,河槽蓄水量沿程不断释放并加入,使开河时凌峰流量沿程增大;凌情的发生、发展及消失演变的过程,主要取决于河道形态(地理位置、走向及边界特征)、水文条件和气象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水库的运用对凌情的演变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情 凌汛 槽蓄水增量 黄河 宁蒙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河段冰凌变化新特点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吉峰 杨健 +1 位作者 霍世青 饶素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4,共3页
基于冰凌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2000年以来冰凌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河段流凌及封、开河特征发生明显改变;河道冰下过流能力明显下降,槽蓄水增量逐年增大;封、开河水位升高,河道堤防压力增大,凌情形势趋于复杂。建议在加强冰凌... 基于冰凌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2000年以来冰凌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河段流凌及封、开河特征发生明显改变;河道冰下过流能力明显下降,槽蓄水增量逐年增大;封、开河水位升高,河道堤防压力增大,凌情形势趋于复杂。建议在加强冰凌原型观测的基础上,开发具有物理机制的冰凌预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蓄水增量 冰凌 宁蒙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运用对黄河上游水沙关系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姚文艺 侯素珍 丁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依据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进出库水沙定位观测资料,根据河流动力学原理,分析了水库运用对径流泥沙过程的调节作用及其影响,揭示了水库对其下游河道水沙关系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1大型水库运用对进、出库径流泥沙的调节作用与水库的运用... 依据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进出库水沙定位观测资料,根据河流动力学原理,分析了水库运用对径流泥沙过程的调节作用及其影响,揭示了水库对其下游河道水沙关系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1大型水库运用对进、出库径流泥沙的调节作用与水库的运用方式有关,多年调节的龙羊峡水库对径流为线性调控,对泥沙为非线性调控,而不完全年调节的刘家峡水库对径流、泥沙均为线性调控;2水库运用对其下游河道水沙关系具有很强的干扰作用,主要是打破了天然条件下河道通过长期自动调整所形成的输沙规律,改变了挟沙水流的本构关系;3大型水库运用对水沙关系动力学机制的影响主要归因于重新调整了挟沙水流的平衡条件,使洪水传播过程中切应力降低,临界弗劳德数增大,改变了相对平衡输沙状态,挟沙水流则需通过淤积增大比降,满足临界弗劳德数状态下的水流切应力要求,重新实现挟沙水流的平稳状态,从而致使水沙关系发生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库 调控机制 水沙关系 宁蒙河段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段冰凌灾害及水库防凌措施 被引量:18
12
作者 鲁仕宝 黄强 +1 位作者 吴成国 高凡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47,共5页
为减轻黄河宁蒙段的冰凌灾害,通过运用水库提高河高水位,加大冰下过流能力,减少河槽蓄水量,以削减开河期的凌峰流量,避免大流冰量的发生,而通过控制凌峰流量与洪量,可以削减下泄流量。同时,按照水力因素和冰情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调整... 为减轻黄河宁蒙段的冰凌灾害,通过运用水库提高河高水位,加大冰下过流能力,减少河槽蓄水量,以削减开河期的凌峰流量,避免大流冰量的发生,而通过控制凌峰流量与洪量,可以削减下泄流量。同时,按照水力因素和冰情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调整冬季河道流速变化,充分发挥水库在控制河冰危害中的作用,从而减轻冰凌危害。刘家峡水库运作后,冰凌灾害最严重的地区石嘴山站开河日期较以前提前了1 d;龙羊峡水库运用后,宁蒙各站开河日期均较以前提前了7~10 d。水库防凌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凌汛自刘家峡等水库投入运用以来,开河期冰坝数由建库前的每年平均14个减少到4.3个,冰凌灾害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凌灾害 黄河宁蒙段 水库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宁蒙河段河道横断面形态对水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5
13
作者 董占地 胡海华 +1 位作者 吉祖稳 王党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5,共6页
采用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各水文站1965-2004年实测资料,分析了宁蒙河段河道横断面形态变化过程及其与来水来沙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宁蒙河段各典型断面具有平滩面积逐年减小和平滩宽深比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平滩面积均随年水量的增加呈增加... 采用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各水文站1965-2004年实测资料,分析了宁蒙河段河道横断面形态变化过程及其与来水来沙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宁蒙河段各典型断面具有平滩面积逐年减小和平滩宽深比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平滩面积均随年水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各断面各时段增加的程度不同,1986年以前增加的幅度较小,1986年以后,宁夏河段增加幅度较小,而内蒙河段增加幅度较大;宁蒙河段断面宽深比随年均来沙系数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其中宁夏河段增大的趋势不明显,而内蒙河段1986年以前随年来沙系数的增加而增大较小,1986年以后随年来沙系数增加而增大的趋势较为明显。由此说明,宁夏河段断面形态变化相对较小,趋于稳定,而内蒙河段断面形态随年来沙系数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宽浅,断面有向宽浅发展的趋势。通过宁蒙河段排沙比与来水来沙的响应关系分析,得出了宁蒙河段河道断面形态趋于稳定即河槽不冲不淤时临界水沙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宁蒙河段 平滩面积 宽深比 排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河段沙样粒度与分形维数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管清玉 桂洪杰 +2 位作者 潘保田 王丽娟 刘子变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分形理论与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黄河宁蒙河段附近地区沙漠表层沙样的粒度及其分形维数特征,发现其机械组成中以细砂、粉砂为主,粒度分形维数值与砂粒呈反相关关系,与粉粒、黏粒呈正相关关系.从腾格里沙漠沿河而下直到库布齐沙漠,4个... 采用分形理论与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黄河宁蒙河段附近地区沙漠表层沙样的粒度及其分形维数特征,发现其机械组成中以细砂、粉砂为主,粒度分形维数值与砂粒呈反相关关系,与粉粒、黏粒呈正相关关系.从腾格里沙漠沿河而下直到库布齐沙漠,4个沙区的分选系数、粒度分形维数值依次减小,并且两者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在粒度及分形维数分析结果中,0.10 mm粒径是一个重要的分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粒度 分形维数 宁蒙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河段冰情预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永鑫 王涛 +2 位作者 杨开林 霍世青 饶素秋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7-69,73,共4页
以黄河宁蒙河段为例,在对河段历史冰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冰情预报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以水文学流量演算、热力学、冰水力学等原理为基础,结合相关经验预报模型,建立用实测资料进行参... 以黄河宁蒙河段为例,在对河段历史冰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冰情预报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以水文学流量演算、热力学、冰水力学等原理为基础,结合相关经验预报模型,建立用实测资料进行参数率定的冰情预报概念性数学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初步探讨了集信息查询、模型参数率定、气温预报、冰情预报等功能为一体的冰情预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情预报 人工神经网络 数据仓库 决策支持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宁蒙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段开河日期预报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冀鸿兰 张傲妲 +2 位作者 高瑞忠 张宝森 徐晶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5,88,共5页
对黄河内蒙古段的冰情特点进行分析,选用1970—1971年度至2007—2008年度共38个冬季的冰情资料,提取合适的预报因子,分别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黄河内蒙古段的开河日期进行预报。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线性... 对黄河内蒙古段的冰情特点进行分析,选用1970—1971年度至2007—2008年度共38个冬季的冰情资料,提取合适的预报因子,分别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黄河内蒙古段的开河日期进行预报。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报样本合格率分别为86.7%和80.0%,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报精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更适用于黄河内蒙古段开河日期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凌 黄河内蒙古段 开河日期 多元线性回归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段孔兑水沙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平 田勇 +1 位作者 侯素珍 张原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9-42,共4页
根据毛不拉孔兑、西柳沟和罕台川实测水沙资料,对黄河内蒙古段孔兑水沙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兑具有水少沙多、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为不均的特点,不同孔兑之间水沙量和水沙组合差异较大;孔兑流量和含沙量变幅极大,同一流量下... 根据毛不拉孔兑、西柳沟和罕台川实测水沙资料,对黄河内蒙古段孔兑水沙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兑具有水少沙多、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为不均的特点,不同孔兑之间水沙量和水沙组合差异较大;孔兑流量和含沙量变幅极大,同一流量下含沙量差异可达上百倍;流量超过一定值后,含沙量存在极限值,不再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孔兑洪水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洪峰流量大、含沙量高、输沙量大,洪水过程中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特点 孔兑 内蒙古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蒙河道水沙变化及冲淤特性 被引量:18
18
作者 周丽艳 崔振华 罗秋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6,共2页
采用断面法对黄河宁蒙河段的冲淤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该河段的水沙变化情况及冲淤特性。结果表明:宁夏河道多年来呈微淤状态;内蒙古巴彦高勒—浦滩拐河段1962—1982年、1982—1991年、1991—2000年、2000—2008年年均淤积量分别为-0.00... 采用断面法对黄河宁蒙河段的冲淤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该河段的水沙变化情况及冲淤特性。结果表明:宁夏河道多年来呈微淤状态;内蒙古巴彦高勒—浦滩拐河段1962—1982年、1982—1991年、1991—2000年、2000—2008年年均淤积量分别为-0.009亿、0.379亿、0.540亿、0.620亿t;内蒙古河道2000—2008年主槽淤积量占全断面淤积量的90.9%,造成平滩流量减小,严重威胁防凌、防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法 冲淤特性 水沙变化 宁蒙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宁蒙河段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苏晓慧 张晓华 田世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5,共3页
基于黄河上游4个水文站点1950—2009年实测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河上游来水来沙的时空变化特征、突变特点和变化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60 a来... 基于黄河上游4个水文站点1950—2009年实测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河上游来水来沙的时空变化特征、突变特点和变化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60 a来,黄河上游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明显减少趋势,头道拐站年径流量减幅最大,下河沿站年输沙量减幅最大;②径流量和输沙量序列均存在显著突变,但突变时间存在差异性,且输沙量的敏感性更强;③黄河上游水沙序列存在多时间尺度变化,但变化尺度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 突变检验 小波分析 输沙量 径流量 宁蒙河段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洪水对黄河内蒙古段冲淤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子文 秦毅 +2 位作者 陈星星 王文海 吴秋琴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695,共9页
2012年洪水是内蒙古河段1989年以来历时最长、洪峰流量最大的洪水过程。为了解粗泥沙对黄河内蒙古段河床冲淤变化的影响,依据宽河谷河段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头道拐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河道2012年洪水水沙特征,通过计算推移质... 2012年洪水是内蒙古河段1989年以来历时最长、洪峰流量最大的洪水过程。为了解粗泥沙对黄河内蒙古段河床冲淤变化的影响,依据宽河谷河段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头道拐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河道2012年洪水水沙特征,通过计算推移质输沙量和比较断面河底变化,探讨了粗泥沙对河底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年洪水造成粗泥沙在上游段冲刷、下游段淤积;固定低水位下过流断面存在涨冲落淤的规律;洪水过后,巴彦高勒和三湖河口低水位面积分别扩大了19 m^2和29 m^2,头道拐减小约100 m^2。由于粗泥沙排沙不平衡,底部河床的真正高程并没有降低,防洪风险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泥沙 河床冲淤 水沙特征 黄河 内蒙古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