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FIC模型视角下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协同治理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泽 赵玉宇 张启林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5,共9页
构建协同治理机制成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可持续发展与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驱动力。文章借助SFIC模型建立分析框架,以温州“南塘街城市书房”为例,分析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协同治理场域中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四个维度的内... 构建协同治理机制成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可持续发展与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驱动力。文章借助SFIC模型建立分析框架,以温州“南塘街城市书房”为例,分析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协同治理场域中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四个维度的内涵及其关联性,建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SFIC协同治理过程模型;提出培育合作土壤、增强协同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过程监管等优化策略,为高效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SFIC模型 协同治理 服务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观视角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思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欧阳慧 梁俊 李沛霖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当前基于单一维度研究解决城镇化重大问题具有局限性。要破除当前以“就市民化论市民化,就产业论产业,就空间论空间,就治理论治理”的城镇化思维,以系统观念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总体思路是:围绕1个核心,立足2个大局,理顺3... 当前基于单一维度研究解决城镇化重大问题具有局限性。要破除当前以“就市民化论市民化,就产业论产业,就空间论空间,就治理论治理”的城镇化思维,以系统观念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总体思路是:围绕1个核心,立足2个大局,理顺3个关系,统筹4个维度。其中以人为核心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本质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把握好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以及乡村全面振兴的关系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保障,实现人口、产业、空间、治理4个维度相匹配是系统观念下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人口 产业 空间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新质人才培养:支持个体的差异成长 被引量:11
3
作者 沈书生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1,共9页
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落实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教育系统需要积极探索如何引导学习者自觉成为肩负国家发展使命、具有主体责任的新质人才。然而,学习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单一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每个学习者的成长需求。因此,本... 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落实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教育系统需要积极探索如何引导学习者自觉成为肩负国家发展使命、具有主体责任的新质人才。然而,学习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单一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每个学习者的成长需求。因此,本研究提出,个体核心素养的形成,不能单纯依赖外部教学因素,而应推动个体主动建立主体责任,使个体充满韧性。本研究通过分析教育领域技术应用的演进逻辑,提出基于数智技术构建的教育生态会影响个体韧性并扩大个体差异;从促进认知发生的视角出发,重构基于数智技术的学习空间,有利于促进多元主体协同,优化学习流程,改进学习模式;借助数智学习空间创设与学生认知相适应的认知场景,可以支持不同主体在相同学习时间线的差异化学习行为,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责任,为不同主体提供差异化认知机会,推动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理解数智技术赋能新质人才培养的价值,可以支持不同学习者建立差异化认知路径,实现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新质人才 核心素养 数智学习空间 学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空间规划供给与治理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京祥 冯广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目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尚未就面向新质生产力的空间供给问题形成共识。针对“国土空间规划如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质空间”这一核心命题,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目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尚未就面向新质生产力的空间供给问题形成共识。针对“国土空间规划如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质空间”这一核心命题,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重点分析其中的“经济—空间”互动逻辑:在科技创新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创新供给,因此在经济与空间的双向互动下,必须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实现新质生产空间创新性配置中的关键作用。据此,将新质生产空间分为知识创新型、技术产业型、功能特性型、跨域融合型4类,探讨其空间需求特征,并从空间的识别与供给、构建与营造、管控与引导、治理与网络构建等方面分别提出匹配新质生产需求的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土空间规划 “经济—空间”互动 空间供给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空间治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宇哲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0,共8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基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空间治理导向是高质量发展,旨在实现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包容、生态空间绿色。生产空间治理要使优势地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为农村地区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城乡融合发展是基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空间治理导向是高质量发展,旨在实现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包容、生态空间绿色。生产空间治理要使优势地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为农村地区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保障,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生活空间治理的重点是改善城乡交通,在城市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供给,从而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而撬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生态空间治理的核心是生态价值实现,在大城市郊区或县城提供改善型住房,并开展农村特色生态旅游、打造国家公园区域公共生态品牌产品体系,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全面振兴 生产空间 生活空间 生态空间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书房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程焕文 朱玲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53,共7页
因应“十五五”时期城市书房高质量发展需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查法等,探讨城市书房面临的空间、文献、经费、人力等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及其对策,全民阅读的根本问题及其对策,以及社会参与的发展问题及其对策,以促进现代公共... 因应“十五五”时期城市书房高质量发展需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查法等,探讨城市书房面临的空间、文献、经费、人力等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及其对策,全民阅读的根本问题及其对策,以及社会参与的发展问题及其对策,以促进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书房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教育转型: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样式 被引量:6
7
作者 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18,共8页
技术发展进程中涌现的数字化、智能化与智慧化等特征,让现代社会充满了数智属性,并推动了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形成。学校教育作为数智社会的一部分,既要基于社会发展开展教育活动,也要通过教育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形成与社会发展相一... 技术发展进程中涌现的数字化、智能化与智慧化等特征,让现代社会充满了数智属性,并推动了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形成。学校教育作为数智社会的一部分,既要基于社会发展开展教育活动,也要通过教育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形成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教育实践样式。数智社会,个体的身份、时空、行为、资源、数据、决策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学校需要基于社会的变革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体现真实场景的教与学活动,引导个体学会自我评价,促进个体建立主体责任。借助数智技术,可以在内容表征、差异过程、多元方法、高效管理、认知品质等方面赋能学习变革,丰富学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数智社会 数智学习空间 新质人才 学习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希望的田野上——对中山市“稻田香山书房”的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程焕文 程诗谣 王昊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3,共10页
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梳理中山市三乡镇桥头村稻田香山书房从初建到升级改造的过程,总结其在管理运营、馆舍选址、营销推广、品牌孵化四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并从属地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公共阅读空间运营者、“全民阅读+”和... 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梳理中山市三乡镇桥头村稻田香山书房从初建到升级改造的过程,总结其在管理运营、馆舍选址、营销推广、品牌孵化四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并从属地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公共阅读空间运营者、“全民阅读+”和图书馆资源配置四个角度提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书房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社会参与 香山书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9
作者 王垚 李爱民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4,共12页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中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但长期以来,中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国土空间分布失衡问题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已经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形成掣肘。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新征程阶段的...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中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但长期以来,中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国土空间分布失衡问题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已经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形成掣肘。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新征程阶段的国土空间开发应以“全域高质量发展、整体生态保护与局部重点开发有机结合”为特征,以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强空间分工与合作、开拓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提升重要功能区的保障能力为主要思路,逐步确定“四横四纵”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大功能区。同时,为支撑创新驱动、制造业强国、对外开放、能源安全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还需要重点布局科技创新高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多层次对外开放聚集区、能源安全保障基地等功能区。在此基础上,新征程阶段的国土空间开发应以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实施分类管理的差别化国土空间政策、明确中央与地方责任和分工为施策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国土空间 开发保护 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就地消纳的综合园区电动汽车时空优化调度
10
作者 刘俊峰 李国璋 +2 位作者 曾婧瑶 赵紫昱 曾君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5-1355,共11页
大规模无序充电的电动汽车(EV),相当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序的电力负荷,可能会造成局部过负荷、线路堵塞等问题,给电网的运行带来巨大冲击.本文以综合园区内电动汽车时空优化调度为研究目标,建立了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 大规模无序充电的电动汽车(EV),相当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序的电力负荷,可能会造成局部过负荷、线路堵塞等问题,给电网的运行带来巨大冲击.本文以综合园区内电动汽车时空优化调度为研究目标,建立了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在空间维度上,以电动汽车综合等待时间最短的目标,为其分配最优充电站;在时间维度上,在充分考虑新能源就地消纳的前提下,建立综合园区管理系统(CPMS)与主动EV之间的主从博弈模型,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成本降低,最小化CPMS互动成本以及维持整个综合园区的功率平衡的目标,从而完成电动汽车的时空优化调度.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优化调度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时空优化调度 主从博弈 新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空间化发展批判与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空间建构的意义
11
作者 刘怀玉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31,F0002,共11页
“空间化”或“空间的生产”一词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空间哲学意义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解。“空间化”概念既涵盖任何社会形态之内在关系与总体结构的生产机制与具体化表现方式,更特指现代社会从“空间中的”物质生产向“社会空间本身”... “空间化”或“空间的生产”一词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空间哲学意义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解。“空间化”概念既涵盖任何社会形态之内在关系与总体结构的生产机制与具体化表现方式,更特指现代社会从“空间中的”物质生产向“社会空间本身”的再生产的飞跃发展的趋势。这种空间本身的“自我生产”的“空间化”发展方式,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主要表现为城市化、国家化与全球化的三位一体或三个空间尺度的生产与互动过程。从空间辩证法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发生于城乡关系结构、国家—区域建构和参与并引领全球化发展格局这三重规模上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空间生产。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生产方式促成了具有文明新形态与发展空间新形式上的现实与前景,其中包含着与中华优秀传统根脉相融合的现代民族文化观念、全面融入世界新文明的宽阔视野以及启迪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作出新选择的创造性力量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化 空间的生产 全球化 中国式现代化 新文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普遍性意义
12
作者 金成武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48,共9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本文旨在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新质生产力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普遍意义。生产力的时间性、空间性、体系性,可以...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本文旨在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新质生产力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普遍意义。生产力的时间性、空间性、体系性,可以通过新质生产力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本文进一步考察各类生产力间的关系,生产关系间的关系,以及这两大类关系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可以丰富与深化我们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两者间关系的创新性认识。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普遍性意义,在于既能增强本概念的理论价值,以及对长期指导我国高质量发展实践的现实意义,还可以推动中国理论界为人类经济思想发展作出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时间 空间 生产力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区域合作战略调整与对外开放新空间:贸易视角的考察
13
作者 黎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3,共13页
就地理分布而言,中国的贸易伙伴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及亚太地区,在供需两端都存在着经济安全隐患。鉴于此,中国加快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基于贸易视角,探讨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的动因及思路,从贸易... 就地理分布而言,中国的贸易伙伴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及亚太地区,在供需两端都存在着经济安全隐患。鉴于此,中国加快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基于贸易视角,探讨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的动因及思路,从贸易市场多元化及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存在传统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新兴市场替代能力相对有限、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尚未形成等问题。着眼于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安全,中国应以加快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稳定和巩固“向东开放”;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扩大和提升“向西开放”;依托国内链主企业和市场潜力,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对外开放新空间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公共体育空间微更新的逻辑、困境与路径
14
作者 郭伟 兰昊沄 武晓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0,共7页
本文立足新质生产力的全要素视角,深入剖析其驱动公共体育空间微更新的逻辑和困境,并提出可行性路径,旨在为新质生产力驱动公共体育空间微更新提供全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引,助力全民健身事业迈向新高度。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驱动公共... 本文立足新质生产力的全要素视角,深入剖析其驱动公共体育空间微更新的逻辑和困境,并提出可行性路径,旨在为新质生产力驱动公共体育空间微更新提供全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引,助力全民健身事业迈向新高度。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驱动公共体育空间微更新的困境体现在基础设施失衡、基本管理低效、基本服务薄弱3个方面;基于此探索公共体育空间微更新的发展路径:调和需求张力与城乡发展协同共进,转变政府职能与优化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人才赋能体系与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公共体育空间 微更新 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粒计算研究现状与展望
15
作者 张超 丁雨欣 +1 位作者 李文涛 徐伟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7,共13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驱动为核心,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自主操控等新特征。然而,海量数据处理、多模态语义融合、模型可解释性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亟需坚实的方法论支撑。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粒计算从... 新一代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驱动为核心,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自主操控等新特征。然而,海量数据处理、多模态语义融合、模型可解释性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亟需坚实的方法论支撑。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粒计算从多层次与多视角等维度建模。采用粒度粗化与粒度细化策略,粒计算通过以满意近似解替代精确解的方式为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问题的分解与处理提供理论框架。首先,系统梳理粒计算的发展历程与核心概念。其次,对模糊集、粗糙集、三支决策、商空间、概念认知学习以及粒球计算等模型进行总结。然后,通过文献计量法,分析粒计算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研究领域以及关键词共现叠加等。最后,对粒计算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计算 新一代人工智能 模糊集 粗糙集 三支决策 商空间 概念认知学习 粒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机理与路径
16
作者 陶言诚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2,共7页
选取2012—2023年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政府数据平台上线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公共数据开放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公共数据开放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且该影响还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 选取2012—2023年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政府数据平台上线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公共数据开放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公共数据开放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且该影响还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新质生产力在公共数据开放与高质量充分就业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公共数据开放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正向推动作用在重点城市、非正规就业类型中更加明显。为此,提出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激发高质量充分就业潜能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质生产力 空间杜宾模型 双重差分模型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城市群“三生”空间发展评价及驱动机制研究
17
作者 张自英 郏禹聪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8-81,87,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城镇化中“三生”空间不同发展水平及驱动机制,为浙江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三生”空间内涵和实际资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城市群“三生”功能进行定量识别评价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2003... [目的]研究新型城镇化中“三生”空间不同发展水平及驱动机制,为浙江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三生”空间内涵和实际资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城市群“三生”功能进行定量识别评价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2003—2022年浙江省城市群“三生”空间的评价值逐年增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整体上都是逐年升高。总体上看,生产空间增长最快,生活空间增长最慢。2003—2022年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上逐年提高,协调指数从2003年的滞后发展水平为主到2022年较高级发展水平为主,“三生”空间发展逐渐优化。2003—2022年浙江省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由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影响大演变到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有较大影响,并且影响指标和驱动效应是逐年增强的。[结论]“三生”空间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程度变大,且驱动效应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新型城镇化 协调指数 驱动机制 浙江省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中国地区经济追赶空间缩减的机制研究
18
作者 杨万平 黄若滢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6,共15页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背景下,统筹“量增”与“质升”的高质量追赶型经济模式成为后发地区缩小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技术前沿,以产出差距定义地区经济追赶空间,系统探究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地区经济追赶空间的...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背景下,统筹“量增”与“质升”的高质量追赶型经济模式成为后发地区缩小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技术前沿,以产出差距定义地区经济追赶空间,系统探究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地区经济追赶空间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地区经济追赶空间呈递减趋势,北方地区缩减幅度较南方地区更大;南北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但北方地区增长仍显滞后;新质生产力对地区经济追赶空间的影响呈倒U型,影响效果在南方地区更为突出;投入要素结构效率在新质生产力与地区经济追赶空间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传统生产力对南方地区的驱动效应有弱化趋势。据此提出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体系,释放后发地区经济追赶潜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要素结构配置促进生产关系适配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传统生产力转型与新兴生产力培育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追赶空间 经济发展差距 南北差距 新质生产力 要素配置结构 地区经济增长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治理视角下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婷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5,共10页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满足群众阅读需求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3+2读书荟”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挖掘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治理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公共阅读空间通过多维...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满足群众阅读需求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3+2读书荟”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挖掘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治理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公共阅读空间通过多维空间生产、多重文化赋能、多面治理优化推进文化治理,多维空间生产是融涵实体空间、关系空间、制度空间、精神空间的策略性实践;多重文化赋能强调从文化认知到文化责任,再到文化参与,最后到文化自觉的常态化建构;多面治理优化则是整合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工具的话语表达。作为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形态,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治理机制为理解中国情境下的文化治理和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文化治理 治理机制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与地方的耦合关系探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超 杨馥端 严明晖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数字化时代,网络流量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生产与生活,也给地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重点关注流量与地方的耦合关系问题。本文聚焦流量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总结流量影响地方发展的态势,深入分析流量对地方在空... 数字化时代,网络流量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生产与生活,也给地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重点关注流量与地方的耦合关系问题。本文聚焦流量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总结流量影响地方发展的态势,深入分析流量对地方在空间、情感、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重构,建构流量与地方发展的关系图式,划分了流量与地方强耦合、弱耦合和解耦3种类型,并延伸探讨了新的地方性生成与地方治理问题。地理学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流量与地方的互塑互构过程与机理,实现地方理论的创新,并服务治理现代化的国家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流量经济 治理 新质生产力 社会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