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1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oss-CNN:基于CNN和Transformer混合模型的动画跨帧线稿着色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毅丰 钱江波 +2 位作者 严迪群 王翀 董理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91-2502,共12页
对长序列的动画线稿帧进行着色是计算机视觉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一方面,线稿中包含的信息较为稀疏,需要着色算法对缺失的信息进行推断;另一方面,连续帧之间的色彩需要保持一致,以确保整个视频的视觉质量.现有的着色算法多数只针对... 对长序列的动画线稿帧进行着色是计算机视觉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一方面,线稿中包含的信息较为稀疏,需要着色算法对缺失的信息进行推断;另一方面,连续帧之间的色彩需要保持一致,以确保整个视频的视觉质量.现有的着色算法多数只针对单张图片进行着色,这类算法只给出一个开放性的符合合理范围的色彩结果,无法适用于帧序列着色.另一些基于参考帧的着色算法,并没有将2帧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联系起来,导致着色效果不够出色.在同一镜头序列中,同一对象的特征往往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此,可以设计一个根据给定参考帧,即可给线稿自动着色的模型.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和Transformer相结合的模型Cross-CNN,该模型能够从参考帧中寻找并匹配颜色,从而保证时间维度上的特征一致性.Cross-CNN模型参考帧和线稿帧在通道维度叠加,输入预训练的Resnet50网络提取局部融合特征,将融合特征图传给Transformer结构进行编码以提取全局特征.在Transformer结构中设计了交叉注意力机制更好地匹配远距离特征.最后使用带有跳层连接的卷积解码器完成着色图片输出.本文在数据集方面从8部电影中截取画面并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制作了一个包含20000对二元组的数据集用于实验研究.Cross-CNN的SSIM(Structural SIMilarity)达到了0.932,高于SOTA算法0.014.本文算法代码链接:https://github.com/silenye/Cross-C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稿着色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颜色匹配 动画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宇 梁栋 张硕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8,共14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数字化与绿色化两大战略历史交汇点,探索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如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企业层面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指标,以2007—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双化协同对企... 当前中国正处于数字化与绿色化两大战略历史交汇点,探索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如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企业层面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指标,以2007—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双化协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数字化或绿色化单一转型,双化协同能够更高效地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发现,双化协同会综合单一转型优势,同时产生资源协同效应和创新协同效应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拓展企业知识宽度和提升企业创新质量,进而有效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内部特征方面,双化协同对国有、大规模以及重污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在外部环境方面,双化协同对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更易在处于市场竞争程度更大、环境规制强度更高,以及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程度更低的企业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优化,确保数字化与绿色化两大战略的有效实施和深度融合;企业要认清双化协同的积极效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要深入了解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特征,以最大化双化协同的经济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绿色化 协同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全球价值链参与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鑫 佟岩 曹丰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共17页
本文立足“逆全球化”时代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的现实背景,利用2010年至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并... 本文立足“逆全球化”时代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的现实背景,利用2010年至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并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数字化转型基础较好、劳动力需求较高以及成本加成较低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更为凸显。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机制与经济后果的研究框架,为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找到了新的经验证据,对于企业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全球价值链嵌入 融资约束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9
4
作者 郭福春 许嘉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驱动生产力的变革,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趋势和战略选择。以“生产力—科技—教育”理论为逻辑起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以技术赋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为主线...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驱动生产力的变革,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趋势和战略选择。以“生产力—科技—教育”理论为逻辑起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以技术赋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为主线,基于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数据驱动—技术迭代—产业升级—制度革新”四维动力模型,揭示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机理。基于此,指明新质生产力引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进路:加速数字要素融合渗透,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创新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构建更具韧性的教学生态;建立数字孪生融创平台,促进产科教融合模式转型;优化人机协同治理机制,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新质人才 技术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战略升级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与赋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素荣 徐文昊 霍江林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3,共19页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发现:环境战略升级企业比环境战略未升级企业具有更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明环境战略升级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提高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更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驱动和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会弱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驱动作用、增强环境战略升级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而“重污染”的生产属性会限制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发挥。因此,应以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环境战略升级,以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并重点助推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环境战略 战略转型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运行机理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9
6
作者 沈克印 谢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1,共10页
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新质生产力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新动能与行动指南。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依据,以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个特征为赋能导向... 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新质生产力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新动能与行动指南。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依据,以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个特征为赋能导向,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运行机理。研究认为,针对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机制的“缺失错位”、转型基础的“低端锁定”、转型实践的“杯水车薪”,新质生产力赋能缺乏制度环境、动力支撑、经验借鉴。据此,提出完善产业数字化政策配套环境,强化新质生产力赋能的前瞻引领能力;增加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夯实新质生产力赋能的发展转型基础;协同推进体育产业全方位变革,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的高效实践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数字化转型 转型升级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完整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胜强 余鑫月 +1 位作者 胡轩瑜 张宇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3,共12页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创新链视角,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全要素...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创新链视角,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数字化转型—创新绩效—全要素生产率”和“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全要素生产率”三条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上述路径中,内部控制和专业化分工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企业规模、行业特征以及地区差异方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完整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冬林 曾昭懿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2,共12页
数智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5—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 数智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5—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数智化转型能够促进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机制检验发现,数智化转型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融资约束负向调节数智化转型与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环境竞争性则正向调节两者关系;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智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部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智化转型情境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能够促进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结论可为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转型 制造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新质生产力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研究——生产函数变革与要素协同匹配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曹玉平 刘竟威 郑展鹏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96,共17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源泉,是催生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性通用元技术。在识别新一代人工智能全新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性探究其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一方面,基于生产... 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源泉,是催生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性通用元技术。在识别新一代人工智能全新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性探究其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一方面,基于生产函数变革视角,全面阐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对现代经济增长方程的投入要素、函数关系和经济产出等环节的深度变革效应,揭示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传统产业系统性优化重组的理论机制。另一方面,基于要素协同匹配视角,利用信息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理论,深入阐释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全方位构建的理论机制。从微观、中观、宏观、国际和未来五大维度辨识新一代人工智能在驱动中国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建议在微观维度形成有利于智能化转型的创造性破坏生态,在中观领域推进智能经济协调均衡发展,在宏观层面缔造优良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在国际环境中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并在未来视野下前瞻性擘画智能化转型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人工智能 产业转型升级 通用元技术 生产函数变革 要素协同匹配 新质生产力 智能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逻辑、实践困境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为宏 刘慧 彭德雷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强化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已经成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必答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但...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强化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已经成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必答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但仍面临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尚未普遍建立、具有转化价值的高质量专利储备不足、政策体系的协同性与执行力度有待提升、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衔接机制不够畅通等问题。故亟须体系化协调各级政策的落实,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发展;营造“政产学研用”生态系统,加强实现产业化源头供给;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化改革,形成新质生产力合力;建立人才、服务、耐心资本一体化机制,打造全链条的支撑体系。通过系统化、协同化的改革举措,真正释放高校科技创新活力,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原始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政策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和数字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子彪 陈迪 +1 位作者 丁茹伟 李元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选取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是新质生产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增量... 选取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是新质生产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重要途经。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正向调节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异质性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对国有企业、非高污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我国制造业企业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绿色创新 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绿色转型效应:理论阐释与多维实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翔 成鹏东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44,160,共21页
基于理论分析发现,以“三要素升级”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不仅涵盖了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绿色生产力的基本特征,从而对绿色转型具有直接推动作用,还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和绿色转型引导效应这两个关键机制,间接促进绿色化发展。以... 基于理论分析发现,以“三要素升级”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不仅涵盖了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绿色生产力的基本特征,从而对绿色转型具有直接推动作用,还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和绿色转型引导效应这两个关键机制,间接促进绿色化发展。以理论分析为引领,基于创新性测度新质生产力水平而开展的实证检验,证实了理论预判的正确性。进一步的拓展分析显示,新质生产力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证实了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发展并非依赖于压缩经济活动、减缓增长速度或企业“漂绿”行为,而是通过技术进步等内在动力源,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而实现。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重要论断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同时为有效破解经济与生态“和谐共生”难题,从发展新质生产力角度启发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绿色生产力 绿色技术创新 企业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的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蕾 贾乐怡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共19页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的数字赋能过程,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力要素、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产生赋能作用。采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的数字赋能过程,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力要素、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产生赋能作用。采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水平,显著增强了企业的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动态能力(这些能力的增强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供应链外部、内部和整体整合水平(这些整合水平的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即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赋能生产力三要素、动态能力、供应链整合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制造业、非高技术行业、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创新能力较强地区更强。因此,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重视生产力要素、动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的数字化提升,以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数字化转型 企业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 供应链整合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煤炭工业协同转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伯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5,共10页
煤矿智能化建设已成为驱动煤炭工业协同转型的关键引擎。中国煤矿智能化建设面临建设进度不一、持续运行能力较弱、数据互联互通受阻、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尚待创新突破、人工智能与煤矿管理双端人才支撑不足等关键问题。推进煤炭产业向高... 煤矿智能化建设已成为驱动煤炭工业协同转型的关键引擎。中国煤矿智能化建设面临建设进度不一、持续运行能力较弱、数据互联互通受阻、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尚待创新突破、人工智能与煤矿管理双端人才支撑不足等关键问题。推进煤炭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平稳转型,需要政府与煤炭生产企业协同努力、精准施策,具体路径包括促进产业整体发展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上下游协同优化;加强智能化技术研发应用与跨领域技术合作共享,全面提升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与应用水平;构建适应煤矿智能化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煤炭工业 协同转型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价值核算主要做法及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智广 涂安国 +4 位作者 于来会 盛菲 肖胜生 王海燕 郑海金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24-28,31,I0005,共7页
2024年12月10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祝家坞马家柚基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在南昌签约成交,这是江西省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第一单交易,是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在全国... 2024年12月10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祝家坞马家柚基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在南昌签约成交,这是江西省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第一单交易,是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在全国的率先突破,对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的水土保持新路径、推动“两山”理念指导发展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实践案例。以本次交易为例,阐述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主要做法:①研究确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本原则与技术路线;②全面查清项目区概况及水土保持措施现状;③依规研判确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④调查研判生态产品功能量与其单价;⑤核算生态产品价值量。为增加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程度,在下一步工作中应注意坚持合规性、客观性、可比性的原则,全面调研掌握项目实际情况,分析和确定生态产品类型及其价值核算的指标与功能量、单价,保证核算所得价值量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产品 价值核算 “两山”转化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与企业发展新动能——基于新质生产力培育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史永东 于仕洋 +1 位作者 王淏淼 陈火亮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金融科技是支持企业发展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发展新动能指标,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发展新动能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有利于企业发展新动能。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科技企业、非... 金融科技是支持企业发展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发展新动能指标,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发展新动能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有利于企业发展新动能。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科技企业、非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较大企业、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金融科技对其发展新动能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而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本文为金融科技促进企业发展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 金融科技 融资约束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巧芝 郭紫晴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4,共13页
通过数字化转型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剖析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理,为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 通过数字化转型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剖析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理,为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长期与短期影响存在差异,短期表现为提升整合、配置及运用资源能力,长期表现为增强其创新变革的感知、抓取与转化能力;(2)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中,短期影响的正向作用显著,长期影响不显著。不仅如此,市场竞争强度的正向调节作用不容忽视;(3)根据异质性效应结果,东部地区影响显著为正,中部与西部地区则较为微弱;国有企业的驱动效应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样本。研究结论为提升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供了新的赋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 新质生产力 资源基础论 动态能力理论 赋能机制 市场竞争强度 异质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进化”: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内容生产与角色转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林容 田园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7,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图书编辑工作正经历着智能化迭代。文章从“补偿性进化”视角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出版业底层逻辑的重塑,即在效率维度上,实现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排版设计、营销发行全流程的效率跃迁;在职能维度上,推动编辑角...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图书编辑工作正经历着智能化迭代。文章从“补偿性进化”视角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出版业底层逻辑的重塑,即在效率维度上,实现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排版设计、营销发行全流程的效率跃迁;在职能维度上,推动编辑角色从内容加工向意义构建的变迁。但技术补救的背后潜藏着“进化悖论”,过度追求效率会导致数据依赖与质量塌缩的恶性循环,职能畸变会引发算法殖民与认知降维的主体性危机,最终形成系统性的递归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人性化再平衡”策略,主张通过数据理性运用与质量管控升级来破解效率陷阱、通过维护编辑主导权与提升人机协作层次来矫正职能的畸变、通过优化效率补偿机制与构建职能协同体系来突破系统性异化。文章通过剖析技术补偿带来的编辑工作范式的转变,探索了编辑主体在技术浪潮中的定位与价值重构路径,为图书编辑在数字时代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编辑进化” 内容生产转变 补偿性媒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融合:产品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浩 徐子贤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构建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投入产出的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不同于已有的研究,从产品创新的视角,基于企业资源能力的理论,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制造行业中,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进入并主导制造业的产业链,以及... 构建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投入产出的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不同于已有的研究,从产品创新的视角,基于企业资源能力的理论,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制造行业中,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进入并主导制造业的产业链,以及产品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制造企业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传统制造企业的产品吸引力。但是,随着产品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企业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占有更多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得传统制造企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失去竞争优势。提出的理论解释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产品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经济效果,丰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两化融合)的理论内涵,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传统制造业 产业融合 产品数字化转型 产品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收集保管到生产治理:面向数智转型的档案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越男 赵婧羽 +1 位作者 田国庆 庞浩然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随着数据要素价值的社会共识不断加强,人工智能对高质量、大规模数据需求的凸显,数据概念和数据工作不断发展,促使档案界从数据的视角来思考档案资源建设问题。论文从需求升级、结构扩张、内容拓展三个方面分析了数智转型背景下档案数... 随着数据要素价值的社会共识不断加强,人工智能对高质量、大规模数据需求的凸显,数据概念和数据工作不断发展,促使档案界从数据的视角来思考档案资源建设问题。论文从需求升级、结构扩张、内容拓展三个方面分析了数智转型背景下档案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的整体性变化。即档案资源体系由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向档案数据资源体系转变,其结构由档案原文数据向衍生档案数据资源扩展,其建设内容在收集保管的基础上新增数据生产和数据治理,由此形成新的实践空间和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资源体系 档案数据化 数据生产 数据治理 数智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