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服务下沉研究
1
作者 高铁刚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0,共8页
加速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服务下沉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举措,是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客观要求。研究以公共管理中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服务下沉过程机理及有... 加速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服务下沉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举措,是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客观要求。研究以公共管理中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服务下沉过程机理及有效改进途径。通过对平台应用服务下沉的本质与价值负载分析,揭示了政府利用平台应用服务下沉破解教育发展难题、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重构教育形态的价值追求;基于平台应用服务下沉过程机理分析,揭示了平台应用服务下沉重在服务机制建设,阐述了平台应用服务下沉在空间维度、质量维度、感知维度的覆盖面、供需匹配度、获得感层级递进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技术赋能、制度赋权、组织定序”的平台应用服务下沉基本途径;并从认识、组织、技术三个维度探讨了平台应用服务下沉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推动平台应用服务下沉的建议。研究注重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论建设深度结合,旨在丰富教育数字化转型及公共服务改革认知成果,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服务下沉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公共服务下沉 数字公共产品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数字化资源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陶佳 费先凡 +1 位作者 范晨晨 林雨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08,127,共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究教师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数字化资源选择行为是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重要内容与保障。该文首先从理性和感性选择理论维度构建影响教师数字化资源选择的行为模型。随...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究教师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数字化资源选择行为是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重要内容与保障。该文首先从理性和感性选择理论维度构建影响教师数字化资源选择的行为模型。随后,通过A省C市的2294份中小学教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影响教师在国家平台上数字化资源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及其结构关系。结果表明,国家平台教师数字化资源选择行为的发生频次在不同阶段与性别、任教学段因素产生相关性;理性选择因素是选择行为的核心要素,感性选择因素是选择行为的补充要素。最后,提出探索先进技术服务,把握行为“画像”智能升级;研制精品数字资源,发挥平台“品牌”优势效应;构建高质量集成生态,强化多元参与信任体系的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行为 数字化资源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理性选择 感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测度及时空演进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弘宇 李燕领 +1 位作者 张润晨 杜周康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精准把握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的地区差距及演进态势,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着力点。采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直观反映2016—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时空分... 精准把握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的地区差距及演进态势,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着力点。采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直观反映2016—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剖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演变趋势与收敛特征。结果表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分布呈两极化态势,地区分布上呈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特征;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受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的交叉作用影响,在样本考察期内呈现“W”型浮动趋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差距随时间迁移收敛至稳态水平,地区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对缩小地区效率差距均有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基于此,应采取差异化全民健身发展路径,因地制宜配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强化“全国一盘棋”系统共生理念,统筹区域全民健身事业协调发展;精准补位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资源配置效率 时空演进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中的政企合作:类型、风险与治理
4
作者 张帅正 陈鹏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68,92,共7页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面临“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之间的张力。经由普遍的政企合作,企业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运行的多个维度产生实质影响。为正确评估与应对政企合作,有必要对其进行类型化阐释。从实证视角出发,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属性...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面临“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之间的张力。经由普遍的政企合作,企业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运行的多个维度产生实质影响。为正确评估与应对政企合作,有必要对其进行类型化阐释。从实证视角出发,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属性是数字平台,政府虽掌握平台建设主权,却难以大幅提供平台运维所需的数字技术与教育数据资源,需要广泛开展政企合作。围绕技术与教育数据资源,政企合作呈现技术嵌入型与资源整合型两种类型。技术嵌入型政企合作中,技术要素重塑了权威结构的存在逻辑,导致平台承载的国家教育权出现一定行权障碍;资源整合型政企合作中,“深层链接”的隐蔽性和智慧教育平台的可信赖外观易引发责任主体混淆争议。为此,应基于适应性治理,区分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从而在事前、事中、事后环节调控风险结果;赋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必要的行为义务,即以提示义务增强“深层链接”的公开性,以注意义务维护用户的合理信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政企合作 技术嵌入 资源整合 类型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如何适应人口变化趋势
5
作者 朱家存 齐昱晨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2,共10页
现阶段,我国人口变化具有高流动和少子化的特征。这种人口变化趋势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政策走向显示:在对待人口变化方面,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应付到主动适应的过程。传统的基本公共教育服... 现阶段,我国人口变化具有高流动和少子化的特征。这种人口变化趋势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政策走向显示:在对待人口变化方面,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应付到主动适应的过程。传统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多侧重教育资源的静态分配和效率提升,对人口动态变化因素的考虑相对不足。新时代以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政策越来越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适应人口变化趋势的路径选择主要有:动态预测人口变化整体趋势及学龄人口区域分布情况;优先化解人口集中流入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需矛盾;适时调整同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数字化赋能人口变化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人口变化趋势 教育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赋能到整体重塑: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治理的模式重构、组织变革及推进机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明 许文鑫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3,共8页
数字时代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从“技术赋能”到“整体重塑”的数字化进程被视为一个重塑多元主体治理关系及其能力的演变历程,对于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厘清了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治理的基... 数字时代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从“技术赋能”到“整体重塑”的数字化进程被视为一个重塑多元主体治理关系及其能力的演变历程,对于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厘清了公共体育服务数字化治理的基本内涵及现存困境,重新审视了其模式重构的核心维度,深入阐释了其组织变革的动因特征,重点讨论了其推进机制的实践要素。研究认为:理念重构、价值重构、方式重构等形成模式重构的核心维度;管理思维转换、运行范式转换、决策方式转换等构成组织变革的动因特征;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协调机制等为推进机制的实践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数字化治理 全民健身 大数据平台 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秀芳 黄正华 +1 位作者 米桥伟 柯清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75,93,共9页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教师的持续使用。探究影响中小学教师持续使用该平台意愿的因素,有助于优化和改进平台,推动其深度应用。该文基于信息系统持续理论、信息系统成功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构建了...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教师的持续使用。探究影响中小学教师持续使用该平台意愿的因素,有助于优化和改进平台,推动其深度应用。该文基于信息系统持续理论、信息系统成功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构建了影响教师持续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意愿的整合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对35934份中小学教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影响教师持续使用平台的关键因素及其结构关系,并揭示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在地域、年龄和任教学段上存在差异;满意度是影响教师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社会影响因素的作用略高于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资源优质、功能易用和教学适切是维持教师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基础;感知有用性和期望确认度在满意度形成机制中占核心地位,资源质量是影响期望确认度的关键因素。基于研究发现该文给出了提升教师使用平台意愿、促进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数字教育资源 持续使用意愿 感知有用性 教师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引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质效提升的驱动要素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成博 丁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2,80,共8页
充分发挥数字政府的引领驱动作用,既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质效提升的关键力量,也是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引擎。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厘清数字政府建设引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质效提升的驱动... 充分发挥数字政府的引领驱动作用,既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质效提升的关键力量,也是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引擎。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厘清数字政府建设引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质效提升的驱动要素、阻滞困境和实践指向。研究认为,数字政府建设引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质效提升的阻滞困境:配套政策顶层设计不健全,多元治理主体权责分配不清晰;挖掘和拓展业务场景能力不足,协同创新治理效能不理想;数据资源流通共享不顺畅,数字平台业务调度不灵活;智能运维管理水平偏低,海量关键数据安全保障不到位。据此提出实践指向:加强政府部门数字化建设顶层设计,明确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权责清单与时序;精准识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业务场景需求,协同创新推进场景应用落地见效;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据资源管理体系,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平台业务流程;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平台运维管理效率,加强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建设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数字化 质效提升 数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契机、趋向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智勇 温蓉玉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6,70,共5页
档案公共文化服务是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契机,服务内容趋向立体化、服务手段呈现创新性、服务成效更具普惠性。立足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发展要求,提出档案公共文化服... 档案公共文化服务是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契机,服务内容趋向立体化、服务手段呈现创新性、服务成效更具普惠性。立足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发展要求,提出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的推进策略,指出要识别用户需求,坚持文化服务导向;聚焦资源建设,夯实文化服务底座;搭建服务平台,打造文化服务空间;提供优质内容,推动实现双效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服务 公共文化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档案馆 文化服务空间 用户需求 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佳静 孙红蕾 +1 位作者 张婷 郑建明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3,共14页
公共数字文化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厘清了公共数字文化的概念;借助文献可视化工具VOSviewer梳理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相关研究文献,通过聚类提炼该领域的三大研究主题:公共数字文化资... 公共数字文化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厘清了公共数字文化的概念;借助文献可视化工具VOSviewer梳理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相关研究文献,通过聚类提炼该领域的三大研究主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开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利用,并对相关主题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文章对公共数字文化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开展标准化体系构建和数据关联技术研究;推进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融合创新应用;深化用户反馈机制和供需精准匹配机制;重视数字包容、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 文化遗产 资源整合 服务平台 服务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的价值与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昌山 刘嘉豪 +1 位作者 张国良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7,共8页
作为响应UNESCO和UNICEF“公共数字学习门户倡议”的具体行动,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简称“平台国际版”)是“数字共享”和“数字公共产品”的具象体现,也是打造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品牌的关键拼图。该文通过价值分析、战略... 作为响应UNESCO和UNICEF“公共数字学习门户倡议”的具体行动,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简称“平台国际版”)是“数字共享”和“数字公共产品”的具象体现,也是打造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品牌的关键拼图。该文通过价值分析、战略分析和综合对标分析,系统探讨了平台国际版的价值、诉求、优势、现状及挑战,以期提出适应性的平台优化建议。首先,平台国际版的发布与持续迭代标志着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迈向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新阶段。平台国际版不仅为全球学习者建立了随时随地了解中国的新窗口,更将助力于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国际传播与应用的新格局。其次,基于全球“公共数字学习门户”诉求的战略分析,平台国际版在文化传播和政务服务方面具有优势,但在资源管理、平台运营和学习支持方面存在劣势。面临市场竞争和文化适应的挑战,但同时也拥有诸多发展机遇。再次,基于与国际上典型数字学习平台的综合对标,平台国际版在可用性、包容性、有用性等方面具有提升空间。最后,为进一步服务全球学习者,平台国际版的持续优化迭代可从平台资源建设、公共服务贯通、多渠道推广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切入,有序推进平台的适应性升级,为全球数字学习生态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全球公共数字学习门户 数字教育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教育资源发展水平如何?——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证据回应 被引量:25
12
作者 顾小清 王欣苗 李世瑾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3,共13页
数字教育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智慧教育新生态的基础。在政策和研究层面,相关主体高度重视数字教育资源的配置、共享、应用和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探讨。然而,尚未有研究从实践层面出发,系统回应“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发展水平如何”这一核心议题... 数字教育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智慧教育新生态的基础。在政策和研究层面,相关主体高度重视数字教育资源的配置、共享、应用和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探讨。然而,尚未有研究从实践层面出发,系统回应“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发展水平如何”这一核心议题。鉴于此,通过梳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内涵及其关键要素,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评估框架,提出从资源配置、资源共享、资源应用和资源评价方面,测评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水平。在量化层面,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评估对象,客观考察其数字教育资源发展的综合水平和差异表现,据此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路向。评估发现:(1)资源配置方面:主题聚焦于课程教学,小学阶段资源数量占比最多,以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资源为主,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山东省、山西省的资源配置水平位居前五;(2)资源共享方面:资源共享版本主要为英语和数学学科,资源共享的时间高峰值为2019年,资源共享空间呈现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样貌;(3)资源应用方面:小学学段的资源应用水平最高,资源应用学科主要为语文、数学和英语,湖南省、云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资源应用水平位居前三;(4)资源评价方面:小学学段的资源评价人数占比最高,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和政治学科的点赞人数位居前五。在质性层面,以用户对于数字教育资源的反馈内容为分析对象,分析当前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目前资源内容建设重点为标准化的数字资源;资源缺少典型应用场景,难以深化使用;亟需构建数据联通的平台体系。基于量化评估结果与质性内容分析,提出推动我国数字教育资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构建各要素耦合联动的数字教育资源发展机制;打造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数字教育资源发展模式;建设互联互通的多层级智慧教育平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育资源 评估框架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量化分析 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修金 杨向军 +2 位作者 朱传耿 戴健 于善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8,共11页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城乡体育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内在逻辑进行解构,厘清影响合理配置的现实困境,继而回答如何进行合理配置。研究认为,城乡体育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还面临供给主体单一、承接基础薄弱、供给结构失衡...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城乡体育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内在逻辑进行解构,厘清影响合理配置的现实困境,继而回答如何进行合理配置。研究认为,城乡体育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还面临供给主体单一、承接基础薄弱、供给结构失衡及协同融合不足等现实难题,造成乡村体育发展短板明显,制约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此,推动城乡体育资源要素实现合理配置,亟需坚持城乡资源要素优势互补,推动城市优势的人才、组织、资金、科技、设施、赛事等资源要素在乡村地区形成良性汇聚之局,亦需发挥乡村体育文化的优势,促成城乡体育文化互哺发展之势,从而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体育 全民健身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体育资源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评价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柯清超 郑大伟 +1 位作者 张文 管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5,共8页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优质教育资源汇聚与应用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立科学的资源评价机制,是促进平台教育资源、用户与服务和谐发展的关键。该文针对国家资源平台的评价机制建设现状,在对国内外相关教育资源平台开展网络调研与...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优质教育资源汇聚与应用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立科学的资源评价机制,是促进平台教育资源、用户与服务和谐发展的关键。该文针对国家资源平台的评价机制建设现状,在对国内外相关教育资源平台开展网络调研与实地访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小组征询与评估方法,形成了国家资源平台评价机制建设与实现的对策。研究认为国家平台的资源评价机制应包括准入与过滤、推荐与优化、保障与运行三大作用机制,其运行需要政府机构、评审专家、资源用户、资源开发者等参与主体与各子系统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国家资源平台的评价机制实现需要整合新一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评价平台,扩大资源评价的参与面,创新运行机制,实现平台资源建设、应用与评价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数字教育资源 资源评价 三通两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设计 被引量:46
15
作者 汪涛 张秋东 +1 位作者 李惠青 蒋杉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105-112,共8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系统化学习与依托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移动学习正相互融合,逐渐顺应了新形势下混合学习的发展趋势,形成了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两类平台融合的关键在于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各类资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系统化学习与依托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移动学习正相互融合,逐渐顺应了新形势下混合学习的发展趋势,形成了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两类平台融合的关键在于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各类资源优势互补,以适应成人学习者学习方式的革新,进而促进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成效。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历经多年发展已相对成熟,能基本满足成人学习者的远程学习需求,在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下仍占主导地位。随着微信公众平台教育功能的发掘应用而成为移动学习平台的后起之秀,平台契合了成人学习者泛在性的学习环境和碎片化的学习特点,逐渐成为成人学生进行远程教育的必要补充。然而,与发展相对成熟的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学习资源相比,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存在重复建设、表现形式单一、缺乏教学设计支持和交互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在整合两类平台的资源时,应遵循差异性原则、统一管理原则、贯通使用原则、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通过对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学习资源结构和内容的解析,建立课程学习资源库,进而甄选出适合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选择适合微信公众平台的资源呈现方式,按课程需求设计相应模块,从而达到两类平台资源的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学习 移动学习 资源设计 远程教育网络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前景预判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宗凯 熊才平 +2 位作者 吴瑞华 汪学均 丁继红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6,共7页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教育公平追求的目标。文章提出以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作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突破口,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优势,以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模型。该模型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仿真...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教育公平追求的目标。文章提出以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作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突破口,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优势,以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模型。该模型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从资源配置效益、资源建设质量和用户使用效率三个方面深入研究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以市场竞争提升教育资源质量和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破解基础教育公平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公共服务均等化 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驱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化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走向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军 赵亮 +3 位作者 段娟娟 董蕾 严家高 邵雪梅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58,共10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数字驱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化治理的理论内涵出发,依照平台化治理特征,聚焦数字平台、数据要素、协同合作和技术升级4个方面对数字驱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化治理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数字驱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化治理的理论内涵出发,依照平台化治理特征,聚焦数字平台、数据要素、协同合作和技术升级4个方面对数字驱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化治理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厘清制约数字驱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化治理的问题症结,并针对数字鸿沟差异造成数字不平等现象突出、公共属性偏离诱发数据权力与权利冲突、应用场景复杂难以明晰数据归属与责任、数据监控固化滋生安全危机与权益损害等阻滞困境,提出深入践行数字包容理念,有效破解数字化隐性焦虑;健全数据权利保护制度,加强数据安全自律管理水平;明确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效能;提升数据协同治理水平,加大数字平台技术监管力度等纾解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数字驱动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平台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视角下构建区域性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22
18
作者 韩劲松 赵立波 +1 位作者 贺晓光 徐宏伟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5,共7页
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下,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但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各高校的继续教育部门各自为政,优质教育资源并不能得到共享;现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不能保证数据安全,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公正互信。... 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下,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但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各高校的继续教育部门各自为政,优质教育资源并不能得到共享;现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不能保证数据安全,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公正互信。通过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区域内多种继续教育形式,在确保信息安全可信的前提下,实现校际继续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提供有公信力的成绩及证书查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区块链 公共服务平台 公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平台智能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永和 何超 +3 位作者 冯翔 王健 沈健 任友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1-192,共12页
"跨平台智能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项目是上海市科委重大任务科研专项项目,其主要目标是构建跨平台智能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并研究其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本文从设计理念、系统设计以及研究实现三方面阐述跨平台智能数字化教育... "跨平台智能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项目是上海市科委重大任务科研专项项目,其主要目标是构建跨平台智能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并研究其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本文从设计理念、系统设计以及研究实现三方面阐述跨平台智能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的研制与应用;从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和系统部署及应用阐述了该系统平台的教育资源管理云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管理、移动终端学习、教育资源超市以及在线互动教育等四个子系统的实现;说明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教育资源开发;论述了该系统的可用性评测,并从二维码应用和互动教育应用两种服务方式与商业模式阐析了其应用示范与模式.最后给出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平台 二维码 教育服务平台 教育资源 可用性测试 数字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实施状况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吕书红 李长宁 +2 位作者 吴敬 卢永 刘继恒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82-1086,1120,共6页
目的回顾分析项目实施10年整体情况,总结经验得失,为更好地推进基公项目健康教育工作提质增效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分类梳理27个省份基公项目健康教育10年总结报告和2009—2018年23省健康教育服务数量及经费信息报表,对各省报告文本进行... 目的回顾分析项目实施10年整体情况,总结经验得失,为更好地推进基公项目健康教育工作提质增效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分类梳理27个省份基公项目健康教育10年总结报告和2009—2018年23省健康教育服务数量及经费信息报表,对各省报告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分类总结;工作开展指标数据录入Excel表,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项目实施10年,各项政策、制度和保障机制和服务管理能力逐渐完善,基本公卫健康教育各项服务的开展数量、覆盖人群、经费投入等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自主设计和创作的手册、折页、招贴画及实物材料的种类分别是26667、1146904、6000、10221,制作传统音像制品25657种、累计播放42695624 h,开发手机短信、微信分别是66933872、4688413条,乡、村两级分别制作宣传栏213210和421904块,举办讲座、咨询分别是1731950、1087578次、参加人数分别达到48409321和38446900人,与2009年相比均有显著增加,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4.18%。评估也发现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未达预期,群众参与度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服务提供人员数量不足,服务能力与群众健康需求仍有差距。结论10年来,财政制度性的投入加大以及项目对健康教育人员设置和服务设施的配置,巩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服务的功能定位,基本公卫健康教育成效显著。未来仍须进一步统筹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和原有健康教育项目,提升基层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创新健康教育形式,更好落实基层健康教育工作并提升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健康教育 进展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