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树Na^+/H^+反向运输蛋白基因(PtNHX_1、PtNHX_6)的克隆和检测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德强 赵树堂 +1 位作者 卢孟柱 田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9-36,共8页
Na+/H+反向运输蛋白基因(NHX)是在细菌、植物和动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膜蛋白基因家族。迄今已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分离出AtNHX1、AtNHX2、AtNHX3、AtNHX4、AtNHX5和AtNHX6共6个成员,并发现部分成员对盐胁迫有不同程度的响应。以AtNHX1和... Na+/H+反向运输蛋白基因(NHX)是在细菌、植物和动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膜蛋白基因家族。迄今已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分离出AtNHX1、AtNHX2、AtNHX3、AtNHX4、AtNHX5和AtNHX6共6个成员,并发现部分成员对盐胁迫有不同程度的响应。以AtNHX1和AtNHX6的cDNA核苷酸序列为信息探针,基于可利用的杨树EST数据库和毛果杨全基因组测序结果,通过电子杂交辅助的克隆技术,从毛白杨形成层cDNA中分离得到长度分别为1635bp和1709bp的2个cDNA,其分别含有编码544个和526个氨基酸残基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由它们所推导的蛋白质序列与拟南芥、水稻、小麦和玉米的NHX1和NHX6基因的蛋白质序列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为79%、76%、69%和74%以及82%、82%、27%和26%,故将其命名为PtNHX1和PtNHX6(GenBank注册号分别为AY660749和AY832912)。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PtNHX1和PtNHX6均为低拷贝基因(或有一些高度同源的基因),在杨树基因组中以1~4个拷贝形式存在。组织特异性RT-PCR结果显示,PtNHX1和PtNHX6基因在杨树根、茎和叶片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模式稍有不同:PtNHX1在根部、形成层、未成熟木质部、成熟叶和嫩叶中均高度表达,在韧皮部和成熟木质部中有少量表达,而PtNHX6在根部、成熟叶和嫩叶中表达丰度较高,在韧皮部、形成层、未成熟木质部表达丰度较低,在成熟木质部中表达丰度极低。NaCl诱导的杨树叶片差异表达RT-PCR检测结果初步表明,PtNHX1和PtNHX6基因均受盐诱导表达,当溶液中NaCl浓度在100~400mmol.L-1内,随着盐浓度的提高,PtNHX1和PtNHX6基因的表达丰度逐渐增强,但超过400mmol.L-1后,其表达丰度均有所降低,这与所测定的叶片ABA含量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Na^+/H^+反向运输蛋白 反转录PCR 盐诱导的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Na^+,K^+/H^+反向转运体:pH平衡与囊泡运输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立光 叶春雷 +2 位作者 陈军 朱天地 李静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1-158,共8页
细胞内pH和囊泡运输是影响细胞功能的重要影响因子,也是决定细胞是否死亡的重要因素。植物Na^+,K^+/H^+反向转运体是位于细胞膜结构上的跨膜反向转运蛋白,介导Na^+、K^+与质子(H^+)的跨膜反向转运,影响胞内pH的动态平衡。研究表明,NHX... 细胞内pH和囊泡运输是影响细胞功能的重要影响因子,也是决定细胞是否死亡的重要因素。植物Na^+,K^+/H^+反向转运体是位于细胞膜结构上的跨膜反向转运蛋白,介导Na^+、K^+与质子(H^+)的跨膜反向转运,影响胞内pH的动态平衡。研究表明,NHX缺失造成细胞pH失衡的同时,将影响囊泡运输,从而对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主要对植物NHX在pH调节、囊泡运输中的功能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关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K^+/H^+反向转运体 pH平衡 囊泡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山杨液泡膜Na^+/H^+反向运输体的性质鉴定
3
作者 刘晶晶 张旭家 卢存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03-1307,共5页
植物液泡膜Na+/H+反向运输体可将细胞质中的Na+转运到液泡内储存,以减少胞内Na+的毒性.但木本植物如杨树是否有同样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以欧洲山杨的愈伤组织为材料,捣碎破碎愈伤组织细胞,经过差速离心和不连续蔗糖梯度离心得到纯化的... 植物液泡膜Na+/H+反向运输体可将细胞质中的Na+转运到液泡内储存,以减少胞内Na+的毒性.但木本植物如杨树是否有同样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以欧洲山杨的愈伤组织为材料,捣碎破碎愈伤组织细胞,经过差速离心和不连续蔗糖梯度离心得到纯化的欧洲山杨液泡微囊.通过液泡V-ATPase建立质子梯度,该液泡能够利用此梯度调控Na+的转运,表明液泡膜上存在Na+/H+反向运输体活性(表观米氏常数Km是11.4mmol/L).Na+/H+反向运输体的抑制剂——氨氯吡嗪咪能明显抑制转运体的活性.该Na+/H+反向运输体也可以转运K+,但亲和能力比Na+低30%.该结果首次证明木本植物的液泡膜上存在Na+/H+反向运输体.初步功能研究表明,愈伤组织在盐胁迫条件下,Na+/H+反向运输体活性明显下降,提示该机制可能与山杨不耐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山杨 Na^+/H^+反向运输 V-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胞内Na^+/H^+逆向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4
作者 肖前谷 郭建春 +2 位作者 胡新文 段瑞军 符少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8期84-89,92,共7页
该文就植物中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发现、特征、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以及植物体细胞内Na+/H+逆向转运蛋白,在植物细胞的体内平衡及胁迫忍耐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NA^+/H^+逆向转运蛋白 胁迫忍耐 体内平衡 pH值调节 矿物质营养 囊泡运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促进盐胁迫下黄瓜NHX1基因表达及Na^+在液泡中的区隔化效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缑天韵 苏艳 +2 位作者 陈馨航 朱永兴 宫海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3-1934,共12页
【目的】硅可提高植物的耐盐性,但不同植物中硅提高耐盐性的机理并不相同。探究硅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氧化损伤、Na^+积累和激素水平的影响,以阐明硅提高黄瓜耐盐性的机制。【方法】以基因型为Mch-4的黄瓜幼苗为试材,进行水培试验。营... 【目的】硅可提高植物的耐盐性,但不同植物中硅提高耐盐性的机理并不相同。探究硅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氧化损伤、Na^+积累和激素水平的影响,以阐明硅提高黄瓜耐盐性的机制。【方法】以基因型为Mch-4的黄瓜幼苗为试材,进行水培试验。营养液中NaCl的胁迫浓度为65 mmol/L,施硅水平为Na2SiO3·9H2O0.3 mmol/L。在处理10天后,测定黄瓜幼苗生物量、Na^+含量与分配、Na^+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激素含量。【结果】施硅可改善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减轻植株的氧化损伤。硅对盐胁迫下黄瓜根系和叶片Na^+含量无明显影响,可显著降低根和叶中质膜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SOS1的表达量,对高亲和力钾转运蛋白基因HKT1的表达均影响不大,但促进了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NHX1的表达。对盐胁迫下黄瓜叶片Na^+的亚细胞定位发现,硅处理使叶绿体中Na^+含量下降,而液泡中Na^+含量升高。硅处理提高了盐胁迫植株根和叶片中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水平。【结论】施硅可提高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NHX1的表达,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进而降低叶绿体中的Na^+含量,缓解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氧化损伤;硅还诱导产生了较多的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其调控Na^+积累和黄瓜幼苗的氧化损伤的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NHX1 Na^+区隔化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桦BhNHX的克隆及其与CaM在胁迫下的协同表达(英文) 被引量:6
6
作者 曾幼玲 张海波 +1 位作者 兰海燕 张富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08-2415,共8页
以盐桦组培苗为材料,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液泡膜Na+/H+反向运输体基因BhNHX,采用DNAman软件和BLASTN对cDNA序列进行分析并与其他植物的NHX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最后对BhNHX和钙调蛋白基因(CaM)在各种胁迫条件下的协同表达进行半定量的RT-... 以盐桦组培苗为材料,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液泡膜Na+/H+反向运输体基因BhNHX,采用DNAman软件和BLASTN对cDNA序列进行分析并与其他植物的NHX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最后对BhNHX和钙调蛋白基因(CaM)在各种胁迫条件下的协同表达进行半定量的RT-PCR分析.结果显示:(1)获得了BhNHX的全长cDNA序列,包含1 623 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一个540个氨基酸的多肽,有11个推测跨膜区,与已报道的液泡膜Na+/H+反向运输载体蛋白跨膜区数目一致;(2)BhNHX的核酸序列与其他植物NHX具有较高同源性,与葡萄NHX序列一致性达到76%;(3)BhNHX和钙调蛋白基因CaM可同时被盐、低温、干旱所诱导;但ABA只能较明显诱导BhNHX的表达,而对CaM的诱导表达不明显.研究表明,在盐桦受到盐、低温及干旱胁迫时BhNHX和CaM可能协同表达,而在ABA诱导时两者可能具有不同的表达调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H^+反向运输体基因 盐桦 钙调蛋白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NAi技术抑制拟南芥NHX1基因家族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原江锋 杨建雄 +2 位作者 俞嘉宁 王丽娟 张志琪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35-1741,共7页
采用RNAi抑制NHX1基因家族的表达,并观察其对拟南芥耐盐性和耐旱性的影响.根据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cDNA中扩增出编码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长度为210 bp高度保守序列作为RNAi的靶标区,并正反2个方向插入载体pHANNIBA... 采用RNAi抑制NHX1基因家族的表达,并观察其对拟南芥耐盐性和耐旱性的影响.根据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cDNA中扩增出编码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长度为210 bp高度保守序列作为RNAi的靶标区,并正反2个方向插入载体pHANNIBAL中,2个片段用intron连接;将RNAi表达框连入具有NPTⅡ筛选标记基因的表达载体pART27中,构建以拟南芥NHX1基因家族为靶标的RNAi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真空渗透法转化拟南芥,得到T0代转基因拟南芥种子.对转基因阳性植株进行RT-PCR检测以及耐盐性和耐旱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实验构建的NHX1基因家族RNAi载体,拟南芥NHX1基因家族表达被成功地抑制;耐盐和耐旱分析表明RNAi技术对基因表达沉默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H^+反向转运蛋白 NHX1基因家族 RNAI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CHX1基因克隆及转基因植株获得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红心 杨晓坡 +1 位作者 苏勇波 陈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47,共4页
利用RT-PCR扩增水稻的Na+、K+/H+反向转运蛋白(OsCHX1)基因全序列,将其与35S启动子连接后,插入到p1301中,构建植物过量表达载体p1301-35S-OsCHX1-NOS.将该质粒转化农杆菌EHA105,并对水稻愈伤组织进行转化,获得了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 利用RT-PCR扩增水稻的Na+、K+/H+反向转运蛋白(OsCHX1)基因全序列,将其与35S启动子连接后,插入到p1301中,构建植物过量表达载体p1301-35S-OsCHX1-NOS.将该质粒转化农杆菌EHA105,并对水稻愈伤组织进行转化,获得了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GUS和PCR鉴定,发现超过85%的再生植株为阳性植株.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OsCHX1基因功能提供了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K^+/H^+反向转运蛋白 植物表达载体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