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35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宽负荷NO_(x)排放特性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敬池 王菁 +2 位作者 王鹏程 王飞 杨凤玲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双碳”背景下,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持续增加,火电机组逐步从主体性电源向辅助服务型电源转变,由于新能源具有间歇性特点,火电机组需频繁进行变负荷以深度调峰的形式维持电网稳定。为解决深度调峰过程中低负荷下的NO_(x)排放控制这一... “双碳”背景下,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持续增加,火电机组逐步从主体性电源向辅助服务型电源转变,由于新能源具有间歇性特点,火电机组需频繁进行变负荷以深度调峰的形式维持电网稳定。为解决深度调峰过程中低负荷下的NO_(x)排放控制这一行业共性难题,以某超临界35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深度调峰条件下锅炉机组运行数据,综合床温、煤种特性、固硫剂添加等多方面因素对NO_(x)质量浓度的影响,探究变负荷及中低负荷工况下NO_(x)排放特性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床温的变化与负荷呈正相关,温度降低时挥发分氮的氧化作用明显削弱,减少了NO_(x)的生成;但随着锅炉负荷连续降低,为保持流化状态,密相区过量空气系数增加,导致NO_(x)质量浓度相对中高负荷时更高;同时燃用硫分更高的煤种时,炉内脱硫所需的石灰石量增加,对NO_(x)的催生作用越明显。为控制NO_(x)超低排放,采用分区低氮燃烧技术和上二次风SNCR脱硝技术来进行调节。分区低氮燃烧精细化合理化控制给煤量、布风量分布,合理匹配燃料与空气量使得NO_(x)得到精细化控制;而上二次风SNCR改造技术则在更合适位置喷入还原剂,使得脱硝反应处在较合理的温度区间内,从而提高脱硝效率。结果表明这2种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低负荷工况下的NO_(x)排放,为火力发电机组在新能源频繁波动的背景下保持稳定运行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对实现更低的排放水平、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宽负荷运行 石灰石对no_(x)影响 分区低氮控制 二次风SN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SCR系统中N_(2)O和NO_(x)协调技术研究
2
作者 郭圣刚 杨福源 +1 位作者 孙楠楠 吕志华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240,共9页
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在后处理系统中设置前级SCR,可以有效降低冷启动时的NO_(x)排放,但铜基SCR在低温段产生较多N_(2)O,为了降低N_(2)O排放,前级SCR选用钒基SCR催化剂,下游位置选用铜基SCR催化剂,此方案既可降低低温下NO_(x)的... 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在后处理系统中设置前级SCR,可以有效降低冷启动时的NO_(x)排放,但铜基SCR在低温段产生较多N_(2)O,为了降低N_(2)O排放,前级SCR选用钒基SCR催化剂,下游位置选用铜基SCR催化剂,此方案既可降低低温下NO_(x)的排放,又可以控制N_(2)O的排放.通过AVL CruiseM仿真软件搭建钒基及铜基SCR催化剂模型,在模型中增加N_(2)O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尿素喷射量及NO_(2)占比不同对NO_(x)及N_(2)O排放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前级SCR选用钒基SCR催化剂、下游选用铜基SCR催化剂方案,可以实现对NO_(x)及N_(2)O排放的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 no_(x)排放 N_(2)O排放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柴油机SCR系统NO_(X)转化率仿真与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豪杰 温志松 +3 位作者 郑竹安 汪功校 潘军如 李家伟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1期178-182,共5页
为研究车用柴油机SCR系统催化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利用AMESim软件建立SCR系统仿真模型,结合台架试验,分析了排气温度、NO_(2)/NO_(X)值以及排气流量对系统NO_(X)转化率的影响。将不同温度下SCR系统仿真输出的NO_(X)转化率数据进行了实... 为研究车用柴油机SCR系统催化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利用AMESim软件建立SCR系统仿真模型,结合台架试验,分析了排气温度、NO_(2)/NO_(X)值以及排气流量对系统NO_(X)转化率的影响。将不同温度下SCR系统仿真输出的NO_(X)转化率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误差小于5%。仿真结果显示:SCR系统的NO_(X)转化率会随排气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370~450℃为系统性能的最佳温度区间,NO_(X)转化率最大值均在88%以上。NO_(X)转化率随着NO_(2)/NO_(X)值的提高而增加,且当NO_(2)/NO_(X)值为55%~60%时达到峰值。当排气温度处于400~450℃之间时,NO_(X)转化率受排气流量影响较小,转化率稳定在90%左右。确定了SCR系统在发动机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工作性能,为后续的尿素喷射控制研究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SCR系统 催化转化 AMESIM仿真 排放控制 no_(x)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超低NO_(x)与SO_(2)排放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超 宋国良 吕清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5,共9页
因固有的低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本优势,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已成为商业化程度最好的洁净煤燃烧技术之一。随着超低排放标准的提出,CFB燃烧技术也面临巨大挑战。为满足超低排放标准,通常要使用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导致CFB锅炉污染控制成本显... 因固有的低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本优势,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已成为商业化程度最好的洁净煤燃烧技术之一。随着超低排放标准的提出,CFB燃烧技术也面临巨大挑战。为满足超低排放标准,通常要使用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导致CFB锅炉污染控制成本显著增加。如何低成本实现CFB锅炉NO_(x)与SO_(2)原始超低排放成为关注焦点。系统论述了现有CFB超低NO_(x)和SO_(2)排放技术、最新开发的CFB超低NO_(x)燃烧技术、炉内CFB超低SO_(2)排放技术和CFB超低NO_(x)、SO_(2)协同控制技术等。研究表明:开发高效分离器不仅可提升CFB燃烧效率,也是保证超细石灰石高效脱硫的前提,分离器效率越高,CFB燃烧效率和超细石灰石脱硫效率越高;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发展,炉膛截面越来越大,如何实现超细石灰石在大型炉膛内横向的均匀混合成为第1个技术难点;控制单一气体使其满足超低排放的技术相对成熟,但如何协同控制NO_(x)和SO_(2)使之满足超低排放标准成为第2个技术难点;现阶段CFB炉内超低排放技术仅针对某些特定的燃料可达到超低排放,针对其他常规燃料,NO_(x)和SO_(2)能否达到超低排放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 超低no_(x)排放 超低SO_(2)排放 超细石灰石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型分子筛在柴油车NO_(x)排放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德志 于飞 +3 位作者 常仕英 杨冬霞 马江丽 赵云昆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1,88,共8页
CHA型分子筛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酸性可调控等优势,是柴油车NO_(x)排放控制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载体材料。基于对50多篇文献的分析,综述了近20年来CHA型分子筛在柴油车用PNA和SCR催化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活性组分、分... CHA型分子筛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酸性可调控等优势,是柴油车NO_(x)排放控制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载体材料。基于对50多篇文献的分析,综述了近20年来CHA型分子筛在柴油车用PNA和SCR催化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活性组分、分子筛结构性质、尾气组分等3个方面对CHA型分子筛载体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CHA型分子筛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 no_(x)排放控制 CHA型分子筛 PNA材料 SCR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氨燃料先进清洁燃烧技术研究进展及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远平 马佳琪 +3 位作者 王茜 司桐 王翔 李水清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0,共12页
氨作为协调电力需求响应与可再生源能间歇性的理想清洁能源载体备受国际范围关注。目前,氨燃烧技术的发展面临低排放、多燃料兼容、宽负荷调节和多场景应用的需求,而现有基于传统碳氢燃料的燃烧技术难以匹配氨的高效利用。探寻组织优化... 氨作为协调电力需求响应与可再生源能间歇性的理想清洁能源载体备受国际范围关注。目前,氨燃烧技术的发展面临低排放、多燃料兼容、宽负荷调节和多场景应用的需求,而现有基于传统碳氢燃料的燃烧技术难以匹配氨的高效利用。探寻组织优化与智能化的掺烧技术是提升氨清洁高效燃烧的着力点。首先分析了掺氨燃烧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并归纳了不同工况下氨燃烧过程氮转化路径及NO_(x)生成抑制机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有主要氨燃烧的技术特点、燃烧调控机制及应用现状;从分级分区燃烧组织方式、时空混合特征、燃料改性及智能设计预测与调控等方面,探讨提升多燃料/氨清洁高效燃烧性能的可行性方案及技术路线。结果表明:通过含氮燃料与碳氢燃料燃料−氧化剂分级分区燃烧,同时结合氨燃料改性,协同实现温度−氧浓度−停留时间的优化匹配,或将成为掺氨燃料稳定清洁燃烧的高效手段。此外,实验室尺度到工业级燃烧室模化技术的突破,以及AI技术的接入,能够加速实现掺氨燃烧技术的工业化。研究为多燃料掺氨燃烧技术及燃烧器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及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氨燃烧 no_(x)技术 组织调控 混合优化 AI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遗传规划的航空发动机NO_(x)排放开环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廙 谭建国 +3 位作者 刘瑶 张冬冬 蒯子函 王欣尧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9-295,共7页
传统航空发动机减排方法主要优化发动机空间结构,这使得其结构变得很复杂,且面临回火、燃烧不稳定、宽范围适应性差等诸多问题。本文使用基于线性遗传规划在时域上调制燃料流量的方法来实现NO_(x)排放控制。实验基于双旋流的单头部燃烧... 传统航空发动机减排方法主要优化发动机空间结构,这使得其结构变得很复杂,且面临回火、燃烧不稳定、宽范围适应性差等诸多问题。本文使用基于线性遗传规划在时域上调制燃料流量的方法来实现NO_(x)排放控制。实验基于双旋流的单头部燃烧室,搭建了开环控制实验系统;使用线性遗传规划算法对中心燃料控制律进行迭代优化;最后结合机器学习,分析了控制律的优化过程。结果表明:线性遗传规划算法通过对重要搜索路径的选取来获得最优控制律,在最优控制律下,NO_(x)排放量相较于无控制状态有效下降了4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no_(x)排放 线性遗传规划 开环控制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废气-燃料重整器控制系统设计
8
作者 陶志文 李煜辉 +2 位作者 张尊华 魏文文 宋汪浩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1,共6页
针对船用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效率和NO_(x)排放等问题,设计开发基于REGR技术的废气-燃料重整器控制系统。以废气-燃料重整器为控制对象,分析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及软硬件实现平台与方案。选用飞思卡尔MC9S12XEP100单片机为主控芯片,根据相关... 针对船用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效率和NO_(x)排放等问题,设计开发基于REGR技术的废气-燃料重整器控制系统。以废气-燃料重整器为控制对象,分析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及软硬件实现平台与方案。选用飞思卡尔MC9S12XEP100单片机为主控芯片,根据相关控制需求构建多种外围控制电路,模块化设计控制软件架构。利用NI LabVIEW开发平台进行控制系统上位机设计,实现人机交互,最后基于废气-燃料重整器与船用天然气发动机联合运行台架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控制系统下,能够实现对天然气与废气流量的精确调节,燃烧效率提高,NO_(x)排放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 废气-燃料重整器 控制系统 no_(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甲醇/柴油发动机排放后处理技术研究展望
9
作者 田新娜 李泽宇 夏菊花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19-126,共8页
本文介绍了船用甲醇/柴油燃料发动机发展现状和排放物特性,针对甲醇发动机存在逃逸的未燃甲醇和甲醛排放问题,对NO_(x)与HC协同脱除技术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船用发动机的排温窗口甲醇SCR技术对NO_(x)转化效率较低,无法满足IMOTierIII... 本文介绍了船用甲醇/柴油燃料发动机发展现状和排放物特性,针对甲醇发动机存在逃逸的未燃甲醇和甲醛排放问题,对NO_(x)与HC协同脱除技术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船用发动机的排温窗口甲醇SCR技术对NO_(x)转化效率较低,无法满足IMOTierIII的限值要求,因此DOC+SCR方案或SCR+DOC方案为推荐的NO_(x)与HC协同脱除技术。采用DOC+SCR的方案,有利于保持NO_(x)脱除效率,反应过程也不会产生有毒的氰化物,但空间布置不占优势。采用SCR+DOC的方案,结构紧凑,但应适当增加SCR催化剂用量,弥补NO_(x)脱硝效率的损失,同时关注DOC去除氰化物的效果。实际应用时,可根据空间布置要求,选择合适的DOC与SCR布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发动机 排放物特性 no_(x)控制技术 no_(x)与HC协同脱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总排口NO_(x)浓度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军 陈鸥 +2 位作者 罗志刚 杨建辉 刘国栋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S01期200-205,共6页
截至2018年底,除部分地区外国内火电机组已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对火电机组喷氨总量控制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控制方式由于控制精度不高、延迟较大等问题导致总排口NO_(x)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或为保持总排口NO_(x)达标而过... 截至2018年底,除部分地区外国内火电机组已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对火电机组喷氨总量控制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控制方式由于控制精度不高、延迟较大等问题导致总排口NO_(x)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或为保持总排口NO_(x)达标而过量喷氨,导致催化剂和空预器堵塞,影响装置的寿命和使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成本。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浅层神经网络、决策树回归、极端随机树回归等4种模型,分析锅炉负荷、炉膛总风量、给煤量、一次风、二次风、燃尽风等对总排口NO_(x)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极端随机树回归在训练集、验证集、交叉验证集上均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效果。在分析的各测点中,炉膛总风量、氨气流量、入口烟气压力、入口烟气温度、入口NO_(x)浓度、锅炉负荷、各燃烧器一次风速、各磨煤机给煤量等对总排口NO_(x)浓度的影响较大;超低排放控制需对总排口NO_(x)浓度进行精准控制时,需重点考虑这些测点。入口O_(2)浓度、省煤器出口含氧量、锅炉左右侧二次风量、前后墙燃尽风量等测点对总排口NO_(x)浓度的影响较小,在建立预测模型时可忽略。选取影响最重要70余个测点,对总排口NO_(x)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各算法的预测精度及特点。对比结果表明,极端随机树分析模型预测的总排口NO_(x)值与实际测量值吻合度较高,可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脱硝 总排口no_(x)浓度 精细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802.1X的可信网络连接技术 被引量:13
11
作者 凤琦 王震宇 +1 位作者 李向东 周武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5-167,共3页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能有效防止不安全终端对网络的威胁。该文介绍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其实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802.1X的可信网络连接模型,给出网络连接的认证流程及终端隔离技术的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保证...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能有效防止不安全终端对网络的威胁。该文介绍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其实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802.1X的可信网络连接模型,给出网络连接的认证流程及终端隔离技术的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保证终端的可信接入,并对不安全终端进行隔离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访问控制 可信网络连接 802.1x技术 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XY精子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光勤 李建民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8-171,共4页
论述了哺乳动物精子性别分离的各种方法 ,并对流动细胞测定技术分离法进行了详细叙述 ,表明其是一种效率高且准确率高的精子分离方法 。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分离技术 研究进展 精子分离 性别控制 流动细胞测定技术 x精子 Y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驱动锅炉燃烧优化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顺春 李龙千 +1 位作者 卢志民 李峥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43,共16页
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深度调峰过程中负荷多变、燃烧失稳等不稳定工况对火电机组的燃烧优化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为锅炉参数预测建模及优化提供了重要手段。在机器学习算法方面,总... 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深度调峰过程中负荷多变、燃烧失稳等不稳定工况对火电机组的燃烧优化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为锅炉参数预测建模及优化提供了重要手段。在机器学习算法方面,总结了特征筛选与建模算法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传统统计学方法与线性降维方法的科学解释性较差且不能很好地辨识高维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的特征筛选方法在处理复杂的火电机组数据时优势更明显;对比了多种神经网络在NO_(x)排放浓度建模中的优缺点,其中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在处理时序数据时效果更好、集成模型通过组合不同学习器的优势可提高整个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在预测模型的应用方面,通过对SCR脱硝系统建立预测模型可以方便运行人员模拟并修正可调参数,同时作为软测量手段监测燃烧系统运行状态;引入NO_(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的前馈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先进控制手段可有效改善火电机组传统PID控制效果较差的问题;在多目标优化中NO_(x)脱除效率通常与锅炉效率或脱硝成本共同作为优化目标,以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no_(x)排放 深度调峰 预测模型 多目标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照片冲洗及质量控制
14
作者 程相晨 王玉锦 梁开运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 :探讨X线照片的冲洗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对本院 2 0年来 3 0万例 (份 )X线片的冲洗方法及保存质量进行跟踪观察 ,对照片粘连、发黄、退色等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0万份照片发黄 15 0 0份 ,退色 85 0份 ,粘连62 0份 ,呈网... 目的 :探讨X线照片的冲洗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对本院 2 0年来 3 0万例 (份 )X线片的冲洗方法及保存质量进行跟踪观察 ,对照片粘连、发黄、退色等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0万份照片发黄 15 0 0份 ,退色 85 0份 ,粘连62 0份 ,呈网花状纹样改变 2 5 0份。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胶片发生时间相对集中。经分析主要原因有 :①胶片冲洗不充分 ;②定影液疲劳 ;③没能延长冲洗时间 ;④照片保存条件不良 ;⑤使用高温显影液 ,显、定影液与冲洗用水之间温差过大 ,引起胶片脱胶。结论 :照片冲洗质量影响照片保存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控制影响水洗速率的各种因素。必要时采取措施加快水洗速率。经常性的水洗效果检测可保证水洗效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检照技术 x线照片 冲洗技术 质量控制 水洗速率 水洗效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火电厂NO_(x)减排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珑慧 林德海 +7 位作者 王颖 季广辉 马少丹 曹子雄 刘伟 刘子林 马子然 王宝冬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共11页
随着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完成,产生了成本增加、喷氨超标等问题。通过机器学习对电厂运行数据建模和优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综述了NO_(x)减排中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及其应用场景。在算法方面,归纳了数据预处理、算法模型和模... 随着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完成,产生了成本增加、喷氨超标等问题。通过机器学习对电厂运行数据建模和优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综述了NO_(x)减排中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及其应用场景。在算法方面,归纳了数据预处理、算法模型和模型参数优化3个过程的研究现状,给出了各个过程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情况及适用性,提出了变工况数据预处理方法、多目标优化中目标函数的构造方法等未来研究方向。在应用层面,总结了机器学习在炉内低氮燃烧、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运行优化、全系统综合节能降耗等过程的实施方法及其运行效果,展望了长周期动态建模控制及多电厂联合建模等未来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x)排放 SCR 模型预测控制 大数据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岔15-332X井密闭取心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峰 席凤林 +3 位作者 张巨夫 杨钢铁 黄学芳 赵红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9年第3期42-43,共2页
岔15-332X井是为了解冀中凹陷岔河集油田岔15断块长期注水后的油层情况而设计的一口密闭取心井。密闭取心对钻井液的滤失性、防塌性、携砂性和防卡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岔15-332X井各井段的钻井液配方及其维护处理措施,以及... 岔15-332X井是为了解冀中凹陷岔河集油田岔15断块长期注水后的油层情况而设计的一口密闭取心井。密闭取心对钻井液的滤失性、防塌性、携砂性和防卡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岔15-332X井各井段的钻井液配方及其维护处理措施,以及密闭取心段的钻井液工艺。现场应用表明,该井所用的钻井液配方及维护措施是合适的,它满足了密闭取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岔15-332x 密闭取心 钻井液技术 油气井 水基钻井液 配方 性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技术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群力 苏媛 +3 位作者 刘涛 黄昊天 郭颖杰 李彦鑫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4,83,共8页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节能减排尤为重要。相比于传统化石燃料,天然气锅炉燃烧所生成的污染物较少,然而,燃气锅炉燃烧过程存在着NO_(x)排放量过高的问题。为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降低燃气锅炉燃烧全过程产生的NO_(x)排放量...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节能减排尤为重要。相比于传统化石燃料,天然气锅炉燃烧所生成的污染物较少,然而,燃气锅炉燃烧过程存在着NO_(x)排放量过高的问题。为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降低燃气锅炉燃烧全过程产生的NO_(x)排放量至关重要。相较于尾部脱硝技术,低氮燃烧技术具有更优秀的经济性与更广泛的适用性,因此常用于燃气锅炉改造中。简述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和还原机理,综述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加湿燃烧等多种应用较广泛的低氮燃烧技术,并分析各自的降氮原理、影响因素及减排效率,总结各技术的优缺点。除此之外,关于低氮燃烧技术存在燃烧不稳定、效率低的问题,分析多种低氮燃烧技术集成实现降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燃烧技术 燃气锅炉 no_(x)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久老化车辆的实际道路行驶NOx排放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胜龙 宋军 袁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3-671,共9页
为满足国六排放法规中在用车辆16万km RDE(real driving emission)检查要求,对两辆耐久老化车辆展开苛刻的1℃环境下转毂激进RDE试验研究。通过调整发动机的控制策略,对试验中NO_(x)排放偏高的两个极端工况:冷起动后急加速及热机起步急... 为满足国六排放法规中在用车辆16万km RDE(real driving emission)检查要求,对两辆耐久老化车辆展开苛刻的1℃环境下转毂激进RDE试验研究。通过调整发动机的控制策略,对试验中NO_(x)排放偏高的两个极端工况:冷起动后急加速及热机起步急加速至超高速阶段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然后在多种组合下的转毂循环及实际道路行驶排放中对优化前后的策略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VVT、过量扫气系数、目标空燃比及老化催化器窗口控制分别对耐久老化车辆的冷、热机超大负荷运行工况下NO_(x)排放量影响较大,合适的策略可使NO_(x)整体下降超40%;先基于耐久老化车辆开展转毂激进RDE开发,再进行实际道路行驶排放验证,是一种有效的RDE开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E no_(x)排放控制 耐久老化 PEMS 催化器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组件高能X射线CT扫描控制子系统设计
19
作者 潘喆 谢乔 +1 位作者 张向阳 何高魁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4-227,共4页
对于应用于燃料组件照射后检测的高能X射线CT技术,扫描控制子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重建图像的质量。本课题利用微型计算机、ACR9000专业运动控制器、安川伺服驱动器、安川交流伺服电机等设计了一套服务于二代扫描方式的扫描控制子系统,... 对于应用于燃料组件照射后检测的高能X射线CT技术,扫描控制子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重建图像的质量。本课题利用微型计算机、ACR9000专业运动控制器、安川伺服驱动器、安川交流伺服电机等设计了一套服务于二代扫描方式的扫描控制子系统,系统不仅能驱动燃料组件与探测系统相对运动,还为计算机提供了精确的空间位置数据,为乏燃料组件的照射后成像检测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x射线CT技术 ACR9000专业控制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控制结晶技术
20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70,共1页
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化学教授Chad A.Mirkin说,X射线技术能使科学家检测最终的结晶产物,但是不能了解结晶如何成长、发展成为最终形式的信息。Mirkin与同事们发现一种能自始至终详细追踪从微小的晶种一直到结晶... 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化学教授Chad A.Mirkin说,X射线技术能使科学家检测最终的结晶产物,但是不能了解结晶如何成长、发展成为最终形式的信息。Mirkin与同事们发现一种能自始至终详细追踪从微小的晶种一直到结晶的形成过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技术 精密控制 x射线技术 西北大学 形成过程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