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NO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牛结核病易感性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坤
高伟娜
+3 位作者
杨霄
况修冬
赵战勤
薛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2-1239,1252,共9页
为探究中国荷斯坦奶牛NOD1基因多态性与牛结核病(BTB)易感性的相关性,本研究以提取的BTB组(130份)与对照组(130份)共260份的牛全血样品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分段扩增NOD1基因13个外显子的编码区基因序列并测序,通过Chromas软件读取26...
为探究中国荷斯坦奶牛NOD1基因多态性与牛结核病(BTB)易感性的相关性,本研究以提取的BTB组(130份)与对照组(130份)共260份的牛全血样品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分段扩增NOD1基因13个外显子的编码区基因序列并测序,通过Chromas软件读取260份全血样品每段PCR产物的测序结果,以筛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采用SPSS.16.0软件分别统计BTB组与对照组牛NOD1基因中SNP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出现频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计算各组牛中NOD1基因SNP等位基因、基因型出现频率差异的P值、OR值(风险比值)及95%CI值(95%可信区间),通过上述指标确定与BTB易感性相关的SNP位点。PCR及其产物测序结果显示:从260份牛全血样品中均扩增到NOD115个目的基因片段并全部测序。Chromas软件筛选结果显示,从中国荷斯坦奶牛NOD1基因的编码区共筛选出7个SNP位点,其等位基因分别为C/T、A/C、T/A、G/C、C/T、C/G和G/A。7个SNP位点共包含18种基因型,其中4个SNP位点均包含3种基因型,均包括2个纯合子基因型和1个杂合子基因型;3个SNP位点分别包含2种基因型,均包括1个纯合子基因型和1个杂合子基因型。SNP位点鉴定结果显示,rs42935035等位基因T(基因型TT)和rs466132550等位基因A(基因型GA)在BTB组与对照组牛中出现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其OR值、95%CI值均小于1,表明两者均是BTB易感性低风险位点;其余5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在BTB组与对照组牛中的出现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95%CI值均包含小于1~大于1的范围,表明它们均不是BTB易感性相关的位点。利用RNAfold软件测定SNP位点rs42935035等位基因变为T和rs466132550等位基因变为A后mRNA二级结构的自由能(与参考NOD1基因相应SNP位点等位基因相比)后NOD1基因mRNA二级结构的自由能,结果显示两者较参考序列mRNA二级结构的自由能均有所升高,表明其稳定性降低。采用ExPasy软件分析结果显示,仅rs42935035能够引起NOD1相应氨基酸的改变,当其等位基因由C变为T时,对应编码的氨基酸由半胱氨酸(Cys)变为精氨酸(Arg),为错义突变;而rs466132550位点等位基因(由G变为A)的变化不能导致NOD1相应氨基酸的改变,为同义突变。采用SOPMA软件和AlphaFold 2软件的分析结果显示,当SNP位点rs42935035的等位基因由C变为T时,NOD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均未发生改变。本研究从宿主分子遗传学的角度阐述了BTB的发病机制,并提供了一种区分低风险与高风险结核病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nod1基因
SNP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OD1和NOD2基因在牦牛雄性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检测
2
作者
余树民
李计尚
+4 位作者
张于
廖纯颖
姚学萍
沈留红
曹随忠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1-264,共4页
为了解NOD1和NOD2基因在牦牛生殖系统中的表达情况,从脾脏组织总RNA中RT-PCR扩增牦牛NOD1和NOD2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NOD1和NOD2 mRNA在牦牛雄性生殖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NOD1在脾脏、睾丸、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输精管和阴...
为了解NOD1和NOD2基因在牦牛生殖系统中的表达情况,从脾脏组织总RNA中RT-PCR扩增牦牛NOD1和NOD2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NOD1和NOD2 mRNA在牦牛雄性生殖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NOD1在脾脏、睾丸、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输精管和阴茎中均相对低表达,而NOD2在脾脏、睾丸、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输精管和阴茎中均相对高表达。结果表明,NOD1和NOD2在牦牛雄性生殖组织中广泛表达,提示其在牦牛生殖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nod1基因
nod
2
基因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O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牛结核病易感性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坤
高伟娜
杨霄
况修冬
赵战勤
薛云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洛阳市动物细菌性传染病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分子诊断实验室
出处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2-1239,125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2899、31672530)
河南省科技公关项目(212102310741)。
文摘
为探究中国荷斯坦奶牛NOD1基因多态性与牛结核病(BTB)易感性的相关性,本研究以提取的BTB组(130份)与对照组(130份)共260份的牛全血样品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分段扩增NOD1基因13个外显子的编码区基因序列并测序,通过Chromas软件读取260份全血样品每段PCR产物的测序结果,以筛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采用SPSS.16.0软件分别统计BTB组与对照组牛NOD1基因中SNP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出现频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计算各组牛中NOD1基因SNP等位基因、基因型出现频率差异的P值、OR值(风险比值)及95%CI值(95%可信区间),通过上述指标确定与BTB易感性相关的SNP位点。PCR及其产物测序结果显示:从260份牛全血样品中均扩增到NOD115个目的基因片段并全部测序。Chromas软件筛选结果显示,从中国荷斯坦奶牛NOD1基因的编码区共筛选出7个SNP位点,其等位基因分别为C/T、A/C、T/A、G/C、C/T、C/G和G/A。7个SNP位点共包含18种基因型,其中4个SNP位点均包含3种基因型,均包括2个纯合子基因型和1个杂合子基因型;3个SNP位点分别包含2种基因型,均包括1个纯合子基因型和1个杂合子基因型。SNP位点鉴定结果显示,rs42935035等位基因T(基因型TT)和rs466132550等位基因A(基因型GA)在BTB组与对照组牛中出现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其OR值、95%CI值均小于1,表明两者均是BTB易感性低风险位点;其余5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在BTB组与对照组牛中的出现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95%CI值均包含小于1~大于1的范围,表明它们均不是BTB易感性相关的位点。利用RNAfold软件测定SNP位点rs42935035等位基因变为T和rs466132550等位基因变为A后mRNA二级结构的自由能(与参考NOD1基因相应SNP位点等位基因相比)后NOD1基因mRNA二级结构的自由能,结果显示两者较参考序列mRNA二级结构的自由能均有所升高,表明其稳定性降低。采用ExPasy软件分析结果显示,仅rs42935035能够引起NOD1相应氨基酸的改变,当其等位基因由C变为T时,对应编码的氨基酸由半胱氨酸(Cys)变为精氨酸(Arg),为错义突变;而rs466132550位点等位基因(由G变为A)的变化不能导致NOD1相应氨基酸的改变,为同义突变。采用SOPMA软件和AlphaFold 2软件的分析结果显示,当SNP位点rs42935035的等位基因由C变为T时,NOD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均未发生改变。本研究从宿主分子遗传学的角度阐述了BTB的发病机制,并提供了一种区分低风险与高风险结核病牛的新方法。
关键词
牛结核病
nod1基因
SNP
易感性
Keywords
bovine tuberculosis
nod
1
gene
SNPs
susceptibility
分类号
S852.61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OD1和NOD2基因在牦牛雄性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检测
2
作者
余树民
李计尚
张于
廖纯颖
姚学萍
沈留红
曹随忠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1-264,共4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09zb054)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IRT08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2379)
文摘
为了解NOD1和NOD2基因在牦牛生殖系统中的表达情况,从脾脏组织总RNA中RT-PCR扩增牦牛NOD1和NOD2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NOD1和NOD2 mRNA在牦牛雄性生殖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NOD1在脾脏、睾丸、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输精管和阴茎中均相对低表达,而NOD2在脾脏、睾丸、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输精管和阴茎中均相对高表达。结果表明,NOD1和NOD2在牦牛雄性生殖组织中广泛表达,提示其在牦牛生殖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牦牛
nod1基因
nod
2
基因
组织表达
Keywords
Bos grunniens
nod
1
gene
nod
1
gene
tissue expression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Q959.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NO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牛结核病易感性相关性的研究
王坤
高伟娜
杨霄
况修冬
赵战勤
薛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NOD1和NOD2基因在牦牛雄性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检测
余树民
李计尚
张于
廖纯颖
姚学萍
沈留红
曹随忠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